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日本武士的武器装备

日本武士的武器装备

发布时间:2021-02-28 08:40:26

① 日本武士有多少把配刀,分别都是什么名字

一般的武士佩刀两把,一把长的叫打刀,刃口朝上佩戴,一把短的叫肋插。真正高贵的武士(将军有官名之类的)配戴的是太刀,比打刀弯些,刃口朝下配戴

② 日本战国时期打仗主要用什么武器

50%以上的是普通士兵,叫足轻,用长矛,20%以上的是弓箭手,只有一把短刀
10-15%的精锐有盔甲,一般用长刀
5%武士有盔甲,用中长刀(日本叫剑),只在主将附近

③ 关于日本武士身上的两把刀

日本武士配的刀学问很多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都不一样。按德川时期一般来说,最外一层带插的是打刀,外面第二层插的是短刀(小太刀,60CM以内),再里面一层插的是肋指(和肋差有区别,肋指多为平造,实战用刀),最里面一层是插折扇的。同时在打刀的刀鞘上粟型的一面,身份高的还会有一把“小柄”。
至于用处,打刀(或者之前的太刀),短刀(小太刀),肋指,皆为实战用,配的刀装都是卷柄色鞘。而肋差,作为自杀用,配的都是白木装。
剖腹不管是哪一种,作为武士生命的终结仪式,始终是慎重严肃的,除了请人介错外,还要求有场地布置等等。只有在极端的条件下(比如战败)才会使用实战刀自我了断。
至于小柄,完全是贵族们消遣把玩的东西,一般都是平造,无镡,彤物型一般为虎豹狮龙,也有竹,樱等其它的。
找了几个例子给你看看你就清楚了
平造肋指
http://www.samuraisword.com/nihonto/TBH/Yokei_Kunikane/index.htm
http://www.samuraisword.com/nihontodisplay/Hozon/Hiroyoshi/index.htm
小柄http://www.samuraisword.com/nihontodisplay/TBH/Yoshimichi/index.htm

(这把是丹波京四代的作的刀,小柄就是插在粟型那的)
井上真改的刀,我不作介绍了
http://www.samuraisword.com/nihontodisplay/TBH/Shinkai_daisho/index.htm

④ 日本武士的全装备有哪些急求!!

日本贵族刀或日本普通刀,只有有权利或贵族武士才能佩戴贵族刀。贵族刀分金把刀.玉把刀.铜把刀。日本武士盔,上半盔是铁磷为边饰铁甲为主,下半盔是粗布所致,外边是铁磷为饰。武士甲是铁甲,武士靴是内棉外铁,其他有武士护甲,武士膀肩,武士钢膝组成。

⑤ 日本武士用的刀或剑叫什么

武士佩刀一长一短,长刀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为胁差(小太刀),两把刀使用上有分回野,长刀是主武答器,胁差是备用武器,是在长刀损坏时,才使用的,平常不会使用。 按习惯武士出门之前,先会将胁差插在腰带里,然后用右手提著刀,走到门口的玄关处穿上鞋子以后,才再将刀插在腰带里。刀佩带在左腰 ,是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短刀除外,尤其是为配合盔甲的马手指(めてざし,Metezashi) 短刀。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为荣耀,碰撞武士的刀鞘,会被视为不礼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行走是靠左走)。而且刀佩带左面,即使两个武士在狭巷相遇,他们的刀鞘也不会互相碰触。武士到人家中探访,也会先在玄关把刀解开,然后用右手提著,再进入屋内。用左手提刀进入屋户表示可以随时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现。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左撇子),否则也会被视为不礼貌。

⑥ 想了解日本武士及日本武士的刀具

何为武士?日文中武士一词其本意是侍者,贴身随从。武士要遵守不畏艰难,忠于职守,精干勇猛。然而这一准则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诚、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领主能对武士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奖赏的主从制度上。
源流
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历史学家认为,中国的朝代衰落原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臣和武将之间的长期冲突,双方互相排斥贬低,造成了严重的内耗。而日本则似乎不存在这种情况,作为职业军人的武士也是和平时期的行政管理者。武士因此被要求学习文化,懂得欣赏艺术,在茶道、棋道等方面都要附庸风雅。
直到明治维新,武士都是统治日本社会的支配力量,而他们从体制、职能上看,更类似西方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与一般的亚洲国家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在明治维新后改变,1871年是最重要的一年,6月,平民被准许骑马,9月,武士被允许“散发”、“废刀”,10月,准许武士和平民通婚。当时据统计(1972年),日本有士族425872人,加上家属合计1941286人,他们每年领取的俸禄消耗了日本政府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明治政府采取了渐进的手段,以发行债券或赎买等方式逐渐取消俸禄,消灭了武士阶级。一部分高级武士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爵位,成为仅次于皇族的华族,但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华族阶层也成为了历史。
今天,有些日本人还记着自己祖先的武士身份,但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在笔者住所附近,一户住宅的门口立着“幕末剑士某某习武之地”的石碑,那只是一个历史的遗迹。然而,武士的思想遗产,比如武士道,仍旧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
武士制度的完备象征是德川幕藩制,整个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由以将军、大名为代表的高级武士到最低级的足轻(步卒)低级武士组成,而从丰臣秀吉的时代起,就实行了兵农分离制度。武士完全脱离了生产。不过,武士之间的生活水准是相差极大的,即便同为藩主大名,在长崎的也和在山形的截然不同。
占武士大多数的是中下级小人物,他们如果不能依靠一位有钱有势的主公,生活往往是在穷困中勉强维持。在江户时代的一个笑话说:“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倘若依附的主公犯了事被开革,或是主公的财政困难必须削减人手,低级武士们就只能成为浪人,有的便去为黑社会之类的势力作打手,成为“用心棒”。虽然现代日语中的“浪人”指的是未考上合适高校的学生,但在那个时代,浪人是日本社会重要的不安定因素。为了避免国内矛盾的激化,官方就常常默认或怂恿浪人的对外武装侵略。浪人对于对外战争则充满野心,郑成功为反清复明,曾派人到日本借兵,幕府虽然拒绝,但下面浪人纷纷请战。在反映清末民初的影视作品中,日本浪人在中国各地流窜,正是明治维新改革等级制度的结果。
在《黄昏的清兵卫》中,下级武士清兵卫在吃饭时还要用饭团把汤碗擦一遍,显示出了生活的贫困。《最后的武士》导演爱德华·兹维克称他最爱读“维新三杰”之一西乡隆盛的传记,西乡出身倒数第二级的下层武士,年轻时为了贴补家用就要
去做抄写的零工。他的故乡萨摩是日本著名强藩,70万人口中武士家族占了20多万,财政一直紧张。这些底层武士的生活在日本国门被打开之后,穷困潦倒的情况加剧,终于成为维新的主力军。在维新之后,一部分上层武士转化为资产阶级或政府官僚,而下层武士日趋没落,还制造了一系列暴乱,连西乡也卷入其中。因此,日本在近代化进程初见成效后,立即展开了对外扩张。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的下级武士很多人没钱讨老婆,而他们的军事体制和男权传统文化又使得解决众多武士的性问题成为社会性症结。于是,宣扬儒学的幕府却绕开了一些儒家提倡的家庭伦理,特别是女性的贞操观念。直到山本五十六那一代乃至今天,武士(男人)在色情场所和艺妓(妓女)的鬼混也受到了默认,甚至是妻子的容忍。

武士刀

以中国唐朝时期大量装备军队的横刀(短柄)与陌刀(长柄)为原形发展而来的刀型。后为日本武士所广泛使用,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与内涵。

根据历史的记载,葡萄牙人在日本战国时代(注:自西元一四七〇年[应仁之乱]起,至一五七三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为止)初期,首先将西洋文明传至日本。相反的,日本文化却因江户时期(注:指由德川家康所创的德川幕府时代,从西元一六〇三年到一八六八年止)德川幕府实施[锁国政策]的影响,迟至十九世纪初才被介绍到欧洲。

当时最令欧洲人讶异与感兴趣的乃是浮世绘(即风俗画)和日本刀(即武士刀),因为这两样东西的艺术韵味及制作技法,均远远逾越西洋人的想像领域。浮世绘因对日后在法国兴起的印像画派,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广为人知,可是武士刀却在人们先入为主的偏差观念下,一直被视做单纯的杀人工具而被冷落一旁,甚至延至今日,一般人仍对它持有一股莫名的畏惧感。

实际上,在西元一八七六年明治天皇颁布[废刀令]以前,武士刀除被用做护身的武器外,同时还被日本人视为像征民族传统精神的一项灵器。现在,虽然它已不再具备实用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它在日本民族美的意识演变过程中,仍居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剑有双刃适于戮、刺,而日本刀仅一刃,因此两人对峙时,必得用双手握刀以砍、劈的方式御敌,所以一把保存良好的日本刀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刀口没有碎裂、刀身没有弯曲变形、锋芒依旧锐利,但足以令这把刀永垂不朽的还在于符合美学、工艺的流线设计。

千锤百炼始成好刀,日本刀以造型和长度,分成太刀、打刀、胁差及短刀。太刀及打刀长在六十公分以上,平安时代(十二世纪)末期到室町时代初期,流行佩戴太刀于马上或仪仗典礼;室町时代中期(十五世纪后半)到江户时代末期(十九世纪中叶),则开始使用打刀,刀长在三十公分与六十公分之间者则称做‘胁差’;三十公分以下则称做短刀。

成就一把好刀需要经过不断的冶炼:高温加热反复折叠、锤平,尤其为使刃口更为坚锐,还需使用两种以上的钢材,并将之锤炼如剃刀般锋利,如此反复的锤炼,遂使武士刀的锻造成为日本工艺的极致代表之一。

如何鉴赏一把好刀?首先曲度必须幽雅,也就是所谓的刀姿,同时造型匀称、另外刃文也很讲究,就连与之匹配的刀鞘质感与图案、缠绕刀柄回旋绳线的特殊设计,都极尽考究,所以尽管锻造方法人人皆知,但只有极少数名家精心冶炼的刀,才会被武士真心接纳为肢体的一部分,并为其后世子孙代代相传下来。

日本武士刀之种类,似可分为下列各种:
(l)玉缠横刀 此刀为伊势大神宫之神宝,柄与环均以五色玉镶缠。又副铃八玉二个、鲋鱼皮鞘。
(2)节刀 据日本《本朝军器考》,凡大将出征时均授以节刀。节如牦牛之尾,使者所执也。日皇宫有二宝剑,曰:日月护身剑及三公斗战剑。往古王政盛时,征夷大将军及遣唐大使等出发时仪仗甚严,天皇亲临佩剑而授与节刀焉。

(3)仪刀 仪刀为仪仗、仪式所用之兵器。古太刀及长刀有为仪仗之用者。武士入参禁卫时、军中出兵列兵仗时。其威仪之具为仪刀。后世有用木刀者,如天皇即位,庭上所立者。

(4)[食芳]太刀 此亦为仪仗之用,如一种装饰剑。节会、大赏会之际用之。古物[食芳]剑有木制者,系天皇敕赐诸大臣上殿佩带之物。

(5)莳绘大刀 此为昔关东卫府太刀之称,极为华美。三位以上之人佩者可用金饰,四位以下用银饰,白鲛为柄。于节会、大赏会、贺使节、任大臣、立后、御幸时佩之上殿。其名目有螺钿太刀、木地螺钿太刀、平尘太刀、薄尘太刀、黑漆太刀、沃悬地太刀、海部太刀、鹦鹉太刀、苇手绘太刀、琉璃柄太刀、水精柄太刀、[木通]螺钿太刀等等名目。此等真刀与江府所造刀同,用生铁造刃,鞘上筚篥形位极细致。

(6)野太刀 野太刀之名称出于近代,古代无之。凡武太刀、白太刀、黑太刀、丝卷太刀均属于野大刀一类。与装束时佩带之[食芳]太刀、莳绘太刀、卫府太刀有别。然有螺钿莳绘等野太刀,与纽小刀、匕首、打刀、腰刀等同称。

(7)打刀 打刀一名锷刀,刀长锷利,须视持刀人之臂力以定其长短。此为战阵带铠时所用之刀。

(8)大太刀 大太刀为镰仓幕府时代前后所出之刀。田山重忠所用备前作之太刀,平四寸,长三尺九寸(其后元弘、建武之间有长至五尺六尺者),皆泽山所出之战场用刀也。当时武士兼佩小太刀,大小二刀不离。大太刀且有长至七尺者,然不多见,因太长则腰佩、出战不便也。

(9)鞘卷 此谓拔刀时其刃卷鞘而出之义。此刀武家所用,军阵之中与野太刀并重。鲛鱼皮饰而锦布装,并以赤铜、鱼子、玉缘、毛雕为饰,并副以大切羽、小切羽、胴金模样等柄头,鞘有莳绘唐草类。

(10)胁差 胁差系插腰之刀,为近代所出之物。古代有守刀、短刀、怀刀、隐剑等插腰之器,系密置怀中之物。其长大抵仅八九寸,可以破铠。近代胁差较大,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均较古代为长,于是亦不能密藏怀中而显然插于腰外矣。

(11)兵库锁太刀 此类刀系以金或银饰其柄与鞘之全部。兵库锁者谓古时禁卫中兵库寮之义,刀成而纳藏兵库也。故其手工装饰均极细腻,与兵库寮其他兵器如甲胄剑等同重,兵库锁名垂至今,后世以为细工之称。

(12)丸鞘太刀 此谓鞘如船形并常包金也。

(13)细太刀 细太刀非实用之刀,系仪式用而饰金之太刀,重臣佩之。

(14)佩太刀 佩太刀为常佩之刀,与出战之野太刀不同,须视佩者之身体大小长短及腕与手之长短以为制刀之尺寸,俾便于常佩而美观。其长度大概至长三尺、至短二尺,普通在二尺数寸之间。

(15)银剑 银剑与银作太刀大概均为上古礼式进物。德川时代有大和国多武峰总献上银剑之事。

(16)黑作太刀 其鞘与锷均涂黑色,与黑太刀同。

(17)长伏轮太刀 谓其长及筋金也。

(18)锦包太刀 以锦布为鞘袋,并以锦坚缝包卷刀柄。

(19)守刀 守刀极小,密藏怀中,长仅六寸五分左右。以锦布包其栖鞘,件便入怀。

(20)ツカヒ太刀 此为太刀进物,应仁以来战乱丧失,今只有目录及刀铭可考。

(21)小太刀 小太刀仅长一尺余。

(22)革卷太刀 鞘用革包坚缝之,皮上饰金物作施卷形,鲛柄涂黑。

(23)中平太刀 此为战场使用之太刀,较长于佩太刀而较短于大太刀,故谓之中平。

(24)葬礼刀 短刀无锷,白绢为袋。德川时代武家用胁差,以白纸包其柄。

(25)大小 此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代始用之物,其长短在刀与胁差两者之间,类于古代腰刀。

(26)木刀 木刀或称木太刀,系看而不用、佩而不拔之刀。木雕涂漆,外表类于真刀。或有以竹为刃者,大概儿童所佩或无力置备真刀之人佩之(然日本昔时医士亦佩之)。

日本武士刀是收藏艺术的珍品.一把日本刀是用两种不同硬度的钢包制锻打而成,因为两种钢的特制不一样在冷却的时候会自然的形成弯度,而并不是特意做的,刀外刚,无坚不摧甚至可以劈开子弹,刀内柔,不易折断韧性十足,制刀手艺都是名家代代相传,分三年制,和七年制,甚至更长,直到达到%100完美为止.当然价格是不菲的,通常都是日本王室珍藏,很少有

⑦ 明治维新的武士们都用什么武器

按照日本作者大山抄柏的著作《戊辰战袭役史》中记载,当时的旧幕府军(德川幕府)使用的武器主要是新式小统(一种新式的火qiang),然后配刀。
远距离的时候用小统射击,近距离用刀肉搏,不过由于当时射击精度不高所以打到后面往往是肉搏。
而明治ZF军与旧幕府军的武器大致类似,火qiang方面不如旧幕府军优秀,但多了不少大炮。

⑧ 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哪七种武器

古代的时间长了--。。。。。
如果是战国的话只会带枪和刀和肋差(匕首)版
枪是作战时的主要武权器,
只有抢折断或者损坏时,才会用刀砍
肋差是战败或者别的情况下,用来切腹的

再要说别的武器的话,就是弓箭,铁炮(洋枪)了
这些都是由专门部队装备,武将级的人基本不会带

加在一起也没7种啊,,,不知道你是从哪看来的--。。。
忍者的话,倒是会在身上带n种武器-v-

⑨ 日本武士那个像双叉的武器叫什么!

官方称呼为“十手”,即琉球三叉刺。日文作“サイ”,该型武器英文名由日文音译为“Sai”,中文作“十手”。现在常用于硫球空手道的器械教学,又称空手道短叉。忍者匕首称法是自忍者神龟这一动画产生后叫出的俗称。

十手是由我国传统器械之一的铁尺,在16世纪末传至硫球(此时硫球王国还是大明的藩国,日本吞并硫球是在十九世纪末,所以绝不可说十手是日本人改进的)后由硫球人改进而成的。

十手是用来克制刀剑用的。自近代起,十手将中刺(saki)两旁的横架(monouji)改成了向上的样子;持柄末端加上锤头(saikasika),用于加强直拳反击的破坏力。十手成为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形态。该设计是针对太刀的,用于卡刀——断刀——攻喉,而且很明显,其防御力强于攻击力。再没有什么资源的硫球人手中,中国的铁尺被发展成了“十手”这么一类由低碳钢,甚至仅仅只是生铁构成的低成本武器。

十手的原始形态——铁尺原本是流传我国湖南各地的一类短器械,其套路不一,打法也不尽相同。主要用于制敌和自卫。在sai于硫球演变的同时,我国的铁尺技法也发展迅速。以流传株洲地区的铁尺为例,它系清朝少林寺憎人雷明光所创。雷明光祖籍河南,年青时因反清复明失败,入少林寺削发为憎,后潜心研究南北诸家武功,取武术名家器械之精华而创编“铁尺”功,自此苦练日久,造诣颇深,铁尺功被列入少林看家:功法之一,不得轻使。

17世纪开始,自江户幕府发“禁兵令”,规定惟武士阶级可以佩刀后,从硫球引进的十手成为浪人们自卫用的极好武器。后来,日本占领琉球,并将之改名为冲绳,同时亦执行禁武,禁兵器令.但当地民众仍群起反抗,他们以学自中国(当然有加入琉球本身)的武术,甚至加上用作生活的工具(如打禾用的双截棍,撑船用的桨严加反抗.此种用以反抗,战斗的武术当然是以杀人为目标。)此时十手在硫球空手道体系中系统性地演化并发展出特定的套路,成为硫球空手道的经典兵器。由此自20世纪以来,又称其为空手道短叉或浪人叉。

硫球空手道关于十手的习练重点强调:内练气,外练力,以气催力,刚柔相济,发劲勇猛;攻守兼备,步法稳健,进退自如,简朴多变,要求手、眼、法、步、神、气合为一体。主要特点:套路短小精悍,攻防紧凑,使用灵活。这与我国铁尺的练习要诀基本相同。

YouTube上有八十年代出的全套Karate-Sais教学片,切成九段,分别为历史、选择、握持及打击点、基础、套路(2把/3把)、套路解释、格斗到实践教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Lg5FhrkyB0
这是握持篇,其余的八篇可在该页面上找到

其实十手也是不冷门的,一般来说在空手道馆中高段弟子都可以学。我的小臂较长,所以现在用的长度为55cm,和小尺寸(30—45cm)的一样灵活称手。

为你做了一张[十手的各部位名称]图(各部分名称以日文英译而成),到我空间上看一下吧,如果要学的话,你必须知道,以便获知各部位的使用方法。

阅读全文

与日本武士的武器装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