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军事变革是什么
所谓新军事变革,也叫军事信息化变革,它的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回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答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变革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四个“革新”也就是:革新军事技术,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革新体制编制,重新编组军队的结构;革新作战方法,以发挥信息化装备的优势;革新军事思想,以新的理念谋划作战与军队建设。一个“转变”,就是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演变。
② 新军事变革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世界新军事变革新论
概要介绍:
本书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纵观世界军事变革的全局,全面阐述全球军事变革的现状与进燕尾服,全书分五部分:一是论述新军事变革的动历与条件、实质与内函、基本内容与特征、深远的历史影响。二是介绍21世纪初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如信息战理论的新突破,加强信息优挚 新举措,数字化部队建设的新进展等。三是阐述新军事变革的核心问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内容、方法。四是用当代活生生的战争实例说明新军事变革的现实存在和鲜明特点。五是对我国应对世界军事变革挑战的战略思考与建议。本书是这一领域的最析研究成果,值得读者关注。
作者简介:
王保存,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著名外国军事研究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博士研究生导师,少将军衔。1967年,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1970年入伍。1972-1972年在英国留学、学习国际政治。1990-1991年在国防大学基本系指挥员班学习。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2000-2001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应邀到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空军军事学院、海军军事学院、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等院校讲学。在外军管理、外这质量建设等领域造诣深。近10多年来,又潜心研究世界新军事变革、军队信息化建设、信息战和信息化战争、提了了很多已被全军接受的创新性观点,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性军事理论家。出版译著20余部、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280多篇。
目录:
第一章 新军事变革总论
一、新军事变革发生发展的条件与动因
(一)内因之一:人类文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
(二)内因之二: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内因之三:各国安全战略的内在要求
(四)外因之一;长期相对和平稳不定期的国际环境
(五)外因之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推动作用
(六)外因之三:美国军队的示范效应
二、新军事变革的实质
(一)机械化军事形态的沿革
(二)信息化军事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三、新军事变革的基本点
(一)把握时代性,认清新军事变革的根据本动困
(二)抓住信息性,充分发挥信息能的作用
(三)重视集成性,全面建设“军事大系统”
(四)突出创新性,大力倡导与实施全面军事创新
四、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一)深刻性
(二)广泛性
(三)不平衡性
(四)快速性
五、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
(一)继续开发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将大量出现
(二)军队转型全面展开,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军事理论特别是作战理论将得到不断创新
(四)军事组织体制改革可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六、新军事变革的主要影响
(一)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新军事变革的经验教训,可为推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提供借鉴
(二)将为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历史性机遇
(三)信息技术有很强的扩散性,有利于我军武器装备的“跨时代”跃升
(四)发达国家国队的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系统有脆弱性,发展中国家发展武器提供了依据
(五)美国已成为具有超级军事实力的顶尖军事强国
(六)将延缓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进程
(七)美国与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军事技术
……
第二章 新军事变革的新发展
第三章 新军事变革中的军事理论创新
第四章 新军事变革推动下的武器装备发展
第五章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军队信息化建设
第六章 新军事变革孕育的作战样式与战争形态
第七章 新军事变革条件下的几场高技术战争
第八章 推进有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思考
③ 第一次军事变革以什么为标志
第一次军事变革以热兵器取代冷兵器为标志。
热兵器取代冷兵器真正的改变应该是出现在1800年左右,尽管1789年占领巴士底监狱的法国人手里都拿着长矛,但是后来的拿破仑战争中,拿破仑对火炮的配置的改革和各个国家对火枪的性能进行不断的提高,使得步兵单纯用冷兵器冲锋已经是件伤亡惨重的事,因此长矛兵彻底为端着上有刺刀的火枪兵所取代。
冷兵器时代的终结时代在一战的战场上。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一共发生了有四次军事变革,首先是由热兵器取代了冷兵器,到机械化武器取代了热武器,再到核武器取代了机械化武器,最后一次军事变革是由信息化武器取代了核武器。
(3)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改革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以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这是现代霰弹枪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纪,中国的火药和金属管形火器传入欧洲,火枪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15世纪初,西班牙人研制出了火绳枪。后来,被明王朝仿制,称之为鸟铳,直到公元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发明了燧发枪,将火绳点火改为燧石点火,才逐渐克服了气候的影响,且简化了射击程序,提高了射击精度,可随时发射。
后装枪的发明是19世纪枪械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步枪出世500年都是从膛口用探条把弹丸装进枪膛内的历史,被有些史书称之为“开辟了轻武器和步兵战术的新纪元”。
④ 问题:西方近代史上第一次军事变革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第一次军事革命发生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
表现为滑膛枪炮取代长矛刀剑,宣 告了火器时代的到来;步兵成为战场的主 角,炮兵开始受到人们的瞩目。
⑤ 人类历史上共发生几次军事变革
一共发生了四次变革:
1、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
2、热兵器向机械化武器转变;
3、机械化武器向核武器转变;
4、核武器向信息化武器转变。
冷兵器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阶段。时间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热兵器最早出现在12世纪时的中国南宋时期。热兵器随后首先在欧洲普及,到了16世纪欧洲首先进入了热兵器时代。
(5)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改革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火的发现和使用,基本扭转了人与动物之间战争的不利局面,并加速了人类向更智慧方向进化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结束实际上是另一阶段的开始,当绝大多数动物对部落不构成威胁的时候,部落之间的相互威胁便产生了,从此,以冷兵器为战争工具的时代开始了。
人类的文明史,大多数时间是冷兵器作战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时期,利用枪炮等武器不紧密接触便可大规模杀伤敌人时,热兵器时代才来临。
⑥ 军事变革的历程
军事变革让未来军事换新颜
军事变革初露面
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正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技术形态正在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的转变必然会促使军事形态发生改变,加速知识军事的到来。可以说,知识经济和知识军事是经济领域和军事领域在信息社会表现出的一对孪生兄弟。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资源,脑力劳动为生产形式的经济形态。知识军事是以知识为资源、以智能化的信息对抗为主要作战形式的军事形态。
未来武器装备系统的先进科技知识含量将越来越高。知识在军事上的作用并非始于今日,但知识在军事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大。军事领域作为高新技术的先入领域,广泛地吸纳着当今高新科技成果,使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技术武器装备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知识的高度集成品,其开发和运用都凝聚着各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军事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比如,传感技术的发展使战术导弹具备了超视距制导能力,使飞机、舰艇、坦克、火炮等作战单元的性能指标成倍地提高。这些高技术含量非常密集的武器装备是知识化了(信息化就是知识化的一种)的军事斗争工具。军事知识化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军官整体素质将进一步提高。培育高素质的军官无疑是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先决条件,因为人是知识的生命载体,是一切知识最终转化为物质成果的根本依托。不同的时代对军人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冷兵器时代要求军人身强体壮、弓马娴熟,与之对应的就是体能型军队。机械化时代要求军人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各种兵器,与之对应的是技能型军队。在信息化时代,与之对应的就是智能型军队。因此,注重军队“知识化”建设将成为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培养高级军事人才、提高军官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建军的重点,使军事力量构成中的知识、技能型军官的数量明显增多。
“知识士兵”将大量走进士兵队伍。在未来的战争中,由于实现了“人—机 ”一体化,每个士兵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复杂战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种将知识和技能综合集成于一体的士兵系统将使未来战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士兵正在不断走进士兵队伍,已经使士兵队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已相继推出“士兵现代化计划”,大力开发未来士兵综合作战系统,其目的就是为造就未来的“知识士兵”作准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战争中,“知识士兵”是军队力量组成中的重要成分,对战争胜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未来军事对抗表现为以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对抗”。“信息对抗”是信息化战争所表现出的新的对抗形式和特点。它是与传统战争中的“体能对抗”、 “物能对抗”相对而言的。在传统战争中,战场对抗是以作战双方的体能、技能(含武器性能)的优势来决定胜负。而在现代战争中,无论是单兵对抗、小规模对抗还是集团大规模对抗,不再是作战力量单元之间的较量,而是以网络为纽带、以整体对抗为表现形式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信息争夺已成为系统对抗的核心要素。在信息网络系统的对抗中,军人并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作战平台。每个军人面对的是己方和敌方两大网络化的信息平台,“信息成为整个军队的心脏”。一切作战资源都必须依赖信息才能发挥作用。在两军交战的过程中,谁获取信息最快、占有信息最多、处理信息能力最强、利用信息能力最好,谁就可以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进而谁就能够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此,争夺制信息权的斗争将渗透于未来战争的各个领域,并将贯穿于整个作战的全过程,直接影响战争的成败。需要说明的是,“信息对抗”并不排斥电子对抗、火力对抗和机动对抗等传统对抗形式,而是寓于各种具体对抗形式之中,并成为其他各种对抗的“ 灵魂”。
信息化军队上战场
作为军事斗争的主体,在军事变革的演变过程中,军队明显地表现为由机械化军队转变为信息化军队。
这里首先表现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更高。21世纪军队的武器装备系统将是高度信息化的系统。这种高度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具有综合一体化、智能化和高效能的特点。所谓综合一体化,主要是指各种主战武器与C4ISR系统紧密结合起来,使作战人员、作战平台和打击火器等都纳入统一的网络系统。所谓智能化,是指高度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使越来越多的武器系统能自动侦测和识别目标,掌握最佳攻击时机,准确打击目标,表现出较高的智能化水平。所谓高效能,是指综合作战效能高。以精确制导武器、新型军用卫星、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战装备和反导弹系统等为代表的高技术武器杀伤力成倍增加,打击精度空前提高,综合作战能力大大增强。这种信息化的武器装备系统将使得未来战场高度透明。
军事力量的指挥控制网络化。军队的指挥控制系统将利用先进的数字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高新技术,不断向外层空间扩展,向战斗单元、火力单元延伸,把各级指挥部门和战场的各种武器系统、各参战部队乃至单兵都有机地编织在统一的网络之内,形成覆盖全维的作战空间,使军队信息系统的抗毁性和稳定性显著增强,信息传输速率加快、资源共享程度提高、指挥层次减少,使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联合作战。
军事训练模拟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实现模拟部队、模拟战场、模拟攻击、模拟作战、模拟指挥控制等模拟化的军事训练活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军事训练活动已开始从实物转为虚拟化,不必亲身到现场就可以完成各种军事训练活动。这种在作战实验室中就能完成的军事训练活动使部队不必动用实兵就可达到军事训练、研讨战法和验证作战理论的目的。在海湾战争中,尽管美军缺乏沙漠地区的作战经验,但是却打败了伊拉克军队。这主要是由于美军在参战前凭借计算机模拟技术演习了在相同战场环境下的各种作战。
军队行动智能化。以智能武器和指挥自动化为主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使传统的作战方法发生深刻的变革,迫使军队彻底实现由体能、技能型向智能转变,人类战争因而也从“力量”的搏击进入“智战”时代。武器装备的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武器系统能自动侦测和识别目标,并可在最佳时机准确攻击目标。21世纪将会有大量遥控和“自控”的机器人涌入战场。它们有可能会取代现在的有人驾驶坦克,成为未来战场的核心武器。此外,由传感器、信息处理器和制导装置组成的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灵巧弹药不需人工控制就可以有选择地攻击目标。这种高度智能化的军队将具有全维感知、全球打击、精确作战和全方位防护的能力。
作战保障精确化。随着军队武器装备系统向信息化、智能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作战保障要实现精确化。比如,现已出现的“集中保障”、“精确保障 ”以及“聚焦后勤”等保障理论都要求能够及时跟踪并转移包括在运物资在内的各种资产,以便作出快速反应,为军事行动提供适时、适地的精确物质保障,特别强调将信息、保障及运输技术融为一体,实现精干高效的精确化作战保障。 (李大光)
新军事变革缘何而来?
当前,最热衷这场军事变革的国家主要是那些军事强国,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军事大国。然而,首先洞察军事变革的并不是美国人,而是前苏联的将军们。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以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为代表的一批军事家就预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必将引发一场新的革命。他们将这种时代性的革命称为“军事技术革命”,并认为这种“军事技术革命”正在使发展着的新技术武器装备发生深刻变化,并将从根本上打破陈旧的军事理论,极可能出现比核武器更有效的杀伤性兵器,从而影响到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正式拉开了这场世界性军事革命的序幕。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军事效益,使战争向着以信息处理能力为基础,以隐形、远程精确打击为重要手段的新形态转变。到了1993年,当时任美国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的马歇尔认为,技术革命不足以反映这场军事革命的全部内涵,提出用“新军事革命”取代“军事技术革命”。1998年,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在该年度国防报告中专门就新军事革命定义作了说明。他认为,当今这场世界性军事革命是采用新技术的军事系统同创新的作战理论与变革的军队组织体制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军事行动特点和进行战争的方式,简单地说,就是 “三新两变”。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当今这场军事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必然产物,是国际政治斗争需要与科学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军事领域矛盾运动规律的必然反映,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内在的历史动因。
社会是孕育军事革命的母体。军事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变革总是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度不同而不同。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产生、交换、传递、控制和利用等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前这场军事变革已深深地打上了信息时代的烙印。比如,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就成为战斗力构成要素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成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成果物化到武器装备中去,就形成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于提高军事实力、夺取战争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新的生活观念和生产方式影响到军事理论,使得战争形态、作战理论、作战方法和作战样式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在工业社会中,机械化导致成批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化使许多经济部门的成批生产结束,生产是以“精确”生产模式为其基本生产模式。这种思想导致当今的精确作战理论的产生,并最终导致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同样信息时代的高效集约型劳动力结构也相应地影响到军队的组织结构和体制编制。建立一支信息化、智能化的高度合成型军队已成为信息时代各国军队建设普遍追求的目标。可以说,实现军事系统的高度信息化,是这场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
军事需求特别是战争需要始终是军事革命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一定的需求,军事发展和变革就会失去了方向和动力。军事革命不是简单自然发生的客观物质运动,而是对抗主体的能动行为,是战略需求驱动和战略主体选择的必然结果。这场军事变革是在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在新的军事需求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冷战结束以后新的军事需求使军事斗争的形式和手段发生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局部战争和地区性武装冲突已经取代以往的那种大规模战争,成为军事斗争的主要形式;二是常规高技术武器装备取代以往的大规模杀伤核武器,成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三是精确、区别、有限地使用军事力量取代了“不加限制地使用军事力量”,成为军事斗争的重要方式。而近些年来发生的局部战争,特别是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对这场军事变革具有内在的推动作用。
军事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种面临风险的创新活动,因此,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来进行周密的战略筹划,需要大量的经费和物资来保障军队进行各种试验,同时这种试验还不能承担战时的风险。因此,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是军事革命产生的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历史证明,深刻的军事革命往往都是发生在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而不是被惨烈的战争实践所催生。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各国集中精力思考和规划军事革命,利用经济、科技的发展成果推进军队建设,为军事变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⑦ 一场军事变革中最先发生变革的是什么最后完成的是什么
一场军事变革中抄最先发生变革的是中下级军官的作战意识和训练模式,最后完成的是理论的建立和推广。只有实践才是理论的发源地,历史上有影响的军事变革无不是中下级军官领悟和应用,为更高级别指挥人员总结、推动,最后形成理论。
作战方式的变革。技术决定战术,作战方式的变革依赖于军事技术的发展。新的武器装备及改进后的武器装备的使用,经过一定作战实践经验的积累,往往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或变革。
(7)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改革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变革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革新”、一个“转变”。四个“革新”也就是:
1、革新军事技术,推进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2、革新体制编制,重新编组军队的结构;
3、革新作战方法,以发挥信息化装备的优势;
4、革新军事思想,以新的理念谋划作战与军队建设;
一个“转变”:就是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革新,推动战争形态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演变。
⑧ 军队改革什么时候开始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2014年3日下午在北京开幕。来自军方的多位政协委员表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强军、打胜仗的保证,势在必行。
“积极推进国防和军队的改革方针,势在必行,目前形势很好,我们非常乐观。”来自第二炮兵的政协委员张西南少将表示,深化改革现在机遇大好,中央已作出全面部署,今年是深化改革攻坚之年,军队改革也会抓住这个机遇乘势而上。
来自空军的政协委员朱清益中将在谈及军方改革时表示,应积极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部队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来自第二炮兵的政协委员邓天生中将表示,为加强国防建设做一定调整,增强国家实力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各国也都在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我们自己这一块也需要通过改革来发展,最终达到强军目的。”
“关于军队改革方针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改革也是强军、打胜仗最基本的保证。”来自总后勤部医务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赵铱民少将说,部队一些制度已滞后于现代化战争条件所需要的体制。
赵铱民表示,现在的国家安全形势严峻,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高度警惕,对外要有足够应对国家安全挑战的思想准备,国内也要反颠覆、反分裂。目前军队改革大的方针定了,已有计划,相信会尽快实施。
⑨ 论述人类历史的三次军事变革,并说明为什么其中一次叫新军事变革
第一次就是它发生在抄2000多年前,人类社会由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发生了第一次全面的军事变革,当时由徒手战争转变成冷兵器战争。第二次就是300年前,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转变的结果就是由冷兵器战争转变成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这次人类社会形态的第三次大转型,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导致第三次军事变革,也就是世界新军事变革。
世界新军事变革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这次世界新军事变革在我们国家叫着新军事变革,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叫着新军事革命,它发生酝酿在20世纪70年代,真正启动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
⑩ 明朝时军事上的改革是什么
革元朝来军事制度创立了自独具特色的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此制在维护明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卫军实行屯田制度。按规定,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徵粮。洪武至永乐年间,全国军屯约有八九十万顷。除大量军屯外,还实行商屯作为补助手段,即按“开中法”,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