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马家军武器装备

马家军武器装备

发布时间:2021-02-04 20:33:21

A. 张国焘红四方面军长征路路线是什么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按不同的历史时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鄂豫皖苏区到川陕苏区(三千里的西征转战)
红四方面军未能突破国军的第四次围剿,开始先是找贺龙的红叁军,没有找到,于枣阳新集再陷重围,一番激战,丢下一千多红军重伤员不管,被迫继续西行。漫川关一战,红四方面军以两千余人的牺性为代价,冲破包围,死里逃生,进入陕南。全军二越秦岭,进抵小河口。 在小河口会议上,决定出秦岭,南下汉中建立新根据地。小河口会议后,全军走出秦岭,向南进入汉中盆地的城固地区。正是在这里,曾中生提出南渡汉水,看看那一带有没有搞根据地的条件,若不行,则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南渡汉水后,红四方面军终于甩掉敌人,至此,经过五十余天的艰难远征转战,全军剩下一万四千人,西北军委会再次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全军翻越大巴山,南下川北,建立新根据地。 两天后,红四方面军全军越过大巴山,胜利进入川北,就此结束了退出鄂豫皖苏区后近叁个月长达叁千里的艰难远征,开始了川陕根据地时期。

第二阶段: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
前期,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红军总司令部为左路军。不久,中央北逃,四方面军南下,百丈关战役后,退却到天全、芦山、大小金川等地。
后期,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长征到达甘孜地区的红2、6军团会师。7月2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2、6军团正式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红军总部决定将第32军编入二方面军建制。7月初,红二、四方面军编成左、中、右三路纵队北进。左路纵队由贺龙率领,7月3日从甘孜地区出发。中央纵队,由徐向前率领,7月2日,从炉霍地区出动。右路纵队由董振堂率领,7月10日,从绥靖(大金)、崇化地区出动,负责后卫。10月,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胜利会师。

第三阶段:西征

宁夏战役失败后,渡过河西的红军为3个军,其中9军和30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5军则为原来的红一方面军部队。11月10日,西路军正式组成,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最高领导为军政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任西路军总指挥。下辖红5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有3000余人,枪1000余支,平均每枪5发子弹;红9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有6500余人,枪2500支,平均每枪15发子弹;红30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有7000人,枪3200支,平均每枪25发子弹。此外,还有骑兵师、妇女独立团及机关人员,全军总数为21800余人。可以看出,西路军的武器只能装备全军一半人马,弹药更是缺乏,此次远征前途多难。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一手创建了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在担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后,他指挥红军进行了许多次重大战役,作战风格以狠、勇、缠著称,令国民党军非常头疼。蒋介石当年对这个学生并没放在眼里,不料日后竟成了心腹大患。蒋介石出了10万大洋买徐向前的人头,价码和毛泽东、朱德的一样。陈昌浩则是留苏学生,当年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中的一个。此人年轻气盛,作战勇猛,因紧跟中央路线而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委,成为红四方面军中仅次于张国焘之下的人物。
西路军渡过黄河后,即向一条山方向杀去,将挡路的青海军阀马步青的部队杀了个落花流水,前锋直向西进。初战胜利,红军上下充满了乐观情绪,认为马家军不过如此。其实,大错特错了。马家军是指青海和宁夏军阀马步芳、马步青和马鸿逵的部队,都是封建家族世袭统制的军队,其中马步芳被称为“青马”,马鸿逵则被称为“宁马”。西路军所要作战的对象正是马步芳和马步青的青马。青马部队士兵主要来自甘、青两省交界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人。在上层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观念蒙蔽驱使下,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隔阂与仇杀,青马士兵在对外族的征战中表现了很强的内聚力和奋勇精神以及残暴行为。青马军队作起战来极为凶悍顽强,擅长骑兵奔袭与白刃格斗,经常残杀俘虏,臭名远扬。此次红军大举西进,所过之处正是马步芳的地盘,他惟恐红军会占着不走,急忙调集青马军队主力步、骑共7万余人,大举向红军杀来。

西路军以红30军为先头部队出凉州,红9军出古浪,红5军断后。因为地势和人口稀少的原因,全军成一字长蛇阵形,一个团与另一个团之间也隔着一天路程。11月15日,红9军占领古浪城。古浪为河西走廊的要冲,南北两面临山,只有东西一条狭长的通路。红9军以2个师驻于古浪城外制高点,军部及机关人员驻于城内。因为对马家军估计不足,红军的战斗情绪松懈了下来。16日清晨,马家军以3个骑兵旅、2个步兵旅和4个民团兵力向古浪发起突袭。马家军骑兵在旷野戈壁上奔驰迅速,闪电而至。9军仓促迎战,陷于被动之中。马家军武器虽比不上国民党中央军,但比红军可强多了,而且还有山炮助战。城外红军很快被分隔开,许多人被压缩进古浪城中。守卫南山的1个团部队孤军无援,在马家军的反复攻击下几乎全军覆灭。马家军随即向古浪城发动猛攻,古浪城墙残破,多处有缺口,红军阻击火力薄弱,终被马家军突破。马家军骑兵冲入城内,沿街道猛烈砍杀。城内有许多红军机关人员,并没有枪,结果死伤惨重。9军组织反击部队顽强苦战,总算把马家军赶出城去。这时红军又犯了一个错误,竟出城进行追击。不料马家军进退神速,骑兵很快杀回将出城红军截断于旷野之上。经过苦战,这些红军全部战死。马家军又返回攻城,红9军官兵拼死守城,用木棍、大刀片、甚至砖头瓦块与敌血战。危急关头,城外的红9军1个师冲破马家军封锁,向古浪接应而来。马家军见天色已晚,又不惯夜战,便收兵而去。

古浪之战,红9军损失2000多人,达全军三分之一,特别是电台及技术人员损失很大,可以说元气大伤。当日夜里,红9军放弃古浪向永昌退去。许多红军重伤员无法带走,只好留在古浪,并留书信希望马家军善待俘虏。第二天马家军进入古浪空城,第一件事就是把红军伤员全部杀光。

古浪一战的失利,已暴露出西路军面临的困境。西路军装备低劣,人数又远少于马家军,从作战态势上就处于下风。而马家军盘踞河西多年,地形熟悉,且多是骑兵作战,机动迅速,战斗力甚至强于国民党中央军。河西地区人烟稀少,物产贫瘠,西路军补充不易,粮弹缺乏,前途不容乐观。

11月19日,中共中央电示西路军,要求他们暂停西进,在永昌、山丹、凉州一线建立根据地。实际上这里地形狭窄,南北都是高山沙漠,村庄零落,居民回汉杂处,实不容易建立根据地。以徐向前为首,西路军高级指挥员都对中央的这个命令很不理解。许多年以后,徐向前才弄明白,当时国民党重兵云集陕北,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的情况极为危急。中央此令意在摆出河东红军可能渡河向西与西路军会合的假象,使国民党分兵扼控黄河沿岸,陕北红军主力可借机向东或向南突围。

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西路军苦苦坚守于永昌、山丹、凉州一线。西路军已伤亡达6000余人,马家军死伤也差不多,双方打得筋疲力尽,战斗渐渐停息。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突然发动“兵谏”,扣压了在西安督战剿共的蒋介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已有意发动第二次长征,率陕北的红军主力向南渡过黄河另寻根据地。西安事变的发生,真可以说是绝处逢生。中共中央立即派周恩来前往西安,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永昌,西路军将士一片欢腾。对面的马家军也有些傻了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停止了向红军的进攻。12月22日,中央来电令西路军东返??要营救蒋介石。红军已和东北军、西北军订立三位一体的联盟,准备联手抗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中央令西路军东返,意在从西面牵制国民党军,以策应西安局势。此时河西走廊已是寒冬天气,西路军缺乏补给,伤员病号又多,大军行动非常不便。如果回头向东,面对的将是国民党军和马家军主力,如果再向西走,则只有马家军的拦击。就现时情况而言,向东不如继续向西。然而中央下了命令,西路军只有执行。正在大军集合的时候,中央又来电,说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蒋介石已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路军仍执行向西打通新疆的任务。中共中央的意思还是希望西路军能建立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因国共谈判还没有结果,万一不行,中央也好有个依靠。
12月下旬,西路军以5军开路,9军和指挥部居中,30军断后,顶风冒雪向西开进。1937年1月1日,红5军攻占高台县城。这一带粮食较多,西路军停下来进行短期休整。如果红军继续向西走,马步芳是乐得让他们快点离开的。可红军一停下来,他又急了,立即调动2万部队围攻过来。1月5日,西路军指挥部各机关和红9军在甘州(今张掖市)西南的甘浚堡遭到马家军骑兵突袭,结果部队被打散,损失200余人及大部分电台等通讯设备。此后西路军各部队联系不便,严重影响了统一指挥。 1月16日,中央来电要求西路军分兵向东。此时西路军人困马乏,损失严重,可说已到危急时刻,中央如何这样要求呢?原来此时蒋介石已回到南京,将张学良扣押,国民党大军兵围西安,局势又紧张起来。中央又有了放弃陕北的打算,想让西路军东进配合。而马步芳已看清了形势,立即向蒋介石表示效忠,同时集中兵力开始猛攻西路军。1月12日,马家军以一部兵力进攻红9军和30军,主力则绕道向西围住了高台。此时高台城内有军长董振堂在内的红5军3000余人,5军政委黄超带着5军仅有的一部电台和部分兵力驻守临泽,高台守军遂与西路军总部失去了联系。马家军猛烈进攻高台,红军苦守数日,顽强击退了马家军的一次次进攻,最后枪弹耗尽,开始展开肉搏。军长董振堂一面指挥部队战斗,一面准备突围。不料政委黄超派人送来一信,要求5军死守高台。董振堂长叹一声,这个自宁都起义以来屡建战功的红军著名战将,已决心与高台共存亡。 1月20日,马家军再次向高台发动猛攻。红军用刺刀、砖瓦与敌拼搏,董振堂手提大刀亲自登上城墙指挥部队战斗。马家军仗着兵力优势一次次轮番进攻,终于攻进城内。红军战士依托城内建筑,逐街逐屋地与敌人展开巷战,城内到处是惊心动魄的浴血拼搏。激战至最后,军长董振堂、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13师师长叶崇本壮烈牺牲,3000多红军战士大部战死,少数重伤被俘。马家军不但屠杀了全部俘虏,还残忍地将董振堂和杨克明的头颅割下,送到西宁去向马步芳请功。几十年后,董振堂的遗孀见到了当时拍下的首级照片,泪如泉涌。

西路军总部开始并不知道高台被围的消息,直到1月23日才得讯,急派唯一的骑兵师前去救援。路上遭遇优势的马家军骑兵,经过一场血战,红军骑兵大部伤亡,骑兵师长董俊彦和政委秦道贤也牺牲了。 高台既失,临泽的红5军余部转而向西路军主力靠拢。不想路上又遭到马家军骑兵截杀,红5军损失数百人,辎重也大部丢失。幸好红9军政委陈海松带一部人马前来接应,经过苦战,总算将5军剩余部队救出。高台之战后,西路军实力大损,而马家军仍穷追不舍。陈昌浩、徐向前等西路军领导决定全军东返,趁实力仍在杀回河东。 1月28日,西路军全军集结到了倪家营子,还剩1万多人,其中能战斗的人员只有不到一半。这里是个小村落,稀稀拉拉地分布着几十个土围院落。马家军立即尾随而至,开始发起进攻。每日清晨,马家军以土炮向倪家营子轰击,然后密密麻麻的步兵发起冲锋。红军子弹缺乏,只能以手榴弹阻击一下,然后手持大刀、长矛、木棍等扑上去御敌于营垒之外。双方反复厮杀,从旷野杀进土围内,又从土围内杀回旷野,一直到日落方息。这样的战斗持续了近10天,倪家营子内外鲜血已流成了河,很多红军女战士和伤员也加入了拼杀,有的伤员为了不拖累部队,握着手榴弹就扑进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 西路军至此已是弹尽粮绝,伤员众多,且又全无补充。而马家军有后方供给,源源不断而来,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西路军再在倪家营子坚守下去,只有覆灭一途。这时中央又来电,要求西路军就地坚持。因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总算是停止了对陕北红军的围剿,国共谈判正在进行之中,将来要划分防区,西路军如能在河西坚持下去,则等于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自遵义会议以来,毛泽东指挥红军可以说是调度有方,得心应手。可这次为了顺应瞬息万变的形势,朝令夕改,生生将西路军拖垮了。 陈昌浩和徐向前觉得不能再坐等下去,便向中央发电请示行动并要求派红4军和31军前来接应。2月17日,中央发了一封措辞严历的电报给西路军,批评他们不听指挥并将之提到了政治上的高度。因为红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领导下曾于1935年9月犯了南下分裂的错误,当时的主要领导人陈昌浩和徐向前也背了严重的政治包袱。这回中央如此电示,将过去的错误与眼下的行动联系在了一起,二人顿感压力沉重,无法动弹。 经过西路军委员会开会讨论,明摆着眼下是无法再坚持下去了,大多数人支持东返。2月21日,西路军从倪家营子向东突围,边战边走。2月23日,西路军到达西洞堡。这时马家军又追了上来,红30军88师在师长熊厚发的带领下,猛烈出击,将追敌1个团全部消灭,缴获了相当多的武器弹药和物资。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可陈昌浩此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提出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继续建立甘北根据地。徐向前和各军主要领导一齐反对这个建议,认为好不容易冲出来了,只能一鼓作气杀回河东,绝没有再入虎口的道理。然而陈昌浩原来曾反对过中央,这次为了表示回到正确的中央路线上来,不顾实际情况,只是机械地坚持要执行中央要求的就地坚守的命令。陈昌浩是军政委员会主席,是西路军最高领导,有最后决定之权,徐向前等人只好表示服从。 2月底,西路军重返倪家营子,这里已是一片焦土,留在村里的红军伤员全遭马家军杀害。马家军见红军返回,立即又围上来发动进攻。红军缺粮少水,有限的弹药很快又耗尽了,指战员们再次抡起大刀与马家军展开血战。马家军兵力源源而来,轮番围攻,加以炮火轰击,红军有耗无补,伤亡惨重。
此时陈昌浩也知大势已去,急电中央请求增援。毛泽东得知西路军的惨况后心急如焚,西路军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共产党还要依靠着他们打天下呢!毛泽东急忙致电正与国民党谈判的周恩来,要他出面请求蒋介石下令让马步芳停止进攻西路军。同时电令前方的彭德怀、刘伯承等将领,命立即抽调红军部队组成援西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克日西渡黄河以解西路军之危。可是,蒋介石想消灭红军还来不及,怎么会让自己的部下停手呢?马步芳更是纯粹的地方军阀,他不管是什么军,侵入他的地盘就是不行。而援西军虽于2月27日组成,可渡河、造船、长途行军都需要时间,起码要1个月才能与西路军会合,无论如何来不及了。 西路军在倪家营子日夜血战,牺牲消耗巨大,援军又久盼不至,再也坚持不住了。3月5日,西路军乘夜向祁连山突围。马步芳则严令马家军,务必将红军赶尽杀绝!3月8日,西路军进至了临泽以南的三条流沟地区,马家军尾随而至,残酷的战斗又展开了。红军被马家军分隔包围在三条低洼的古流水沟里,以大刀、木棍顽强拼杀,每天都要承受马家军的数次猛攻。马家军发现红30军人最多,也最能打,就重点向他们进攻。30军将士与马家军苦苦缠斗,无数在雪山草地中都没有倒下去的战士,在这里倒下了。30军政委李先念亲自上阵指挥,而最勇的88师师长熊厚发则在混战中被打断了左臂。三条流沟里的血战直持续到了3月11日夜里,西路军总部集合各部人马互相接援,杀出重围向祁连山口的梨园口退去。

雄伟的祁连山横穿河西走廊,而梨园口则是进入山谷的一个关口。徐向前命红9军政委陈海松带9军余部1000余人把守关口,掩护西路军总部及伤员向山中转移。马家军很快围攻上来,陈海松带领9军将士冲出阵前,挥舞大刀奋勇御敌。马家军人多势众,骑兵部队往来奔袭,轮番进攻。红军战士筋疲力尽,仍苦战不退,最后全部牺牲。陈海松,这位被朱德称为“极有前途和希望”的红军将领也战死沙场,年仅29岁。 9军全部伤亡后,30军又冲上来堵住敌军。为了掩护总部和伤员转移,30军将士同样血溅沙场,以无畏的奋勇精神殊死战斗,在打光了全军的2个主力团后,终于击退了马家军。西路军全军陆续汇合到了祁连山中的康龙寺地区,而妇女独立团则在转移路上被马家军截断,全部覆灭。3月12日夜,陈昌浩、徐向前再次向中央告急。中央回电要西路军化整为零,轻装突围。 3月13日,马家军追至康龙寺,一场血战后,虽然击退了敌人,但红30军也终于垮掉了。至此,西路军全军已不到2000人,且大部为伤员病号,枪弹已尽,粮食断绝,已无力再战。3月14日,残余部队来到了一个叫石窝的地方,马家军又追了过来,李先念带30军剩余部队掩护全军边打边撤,直至傍晚才摆脱追敌。当日夜,西路军所余高级将领开了一个会,决定陈昌浩和徐向前脱离部队回陕北向中央报告,西路军余部则分散打游击,突围出去一个算一个。 3月16日夜,徐向前和陈昌浩在一个警卫排的护送下,悄然向东而去。余下西路军则分成数股,各自突围。西路军的河西远征至此失败,遗下了不尽的人间血恨。 徐向前、陈昌浩带警卫排走出祁连山后,即分散行动。徐陈一路,走了几日,投宿到一个湖北医生家中,陈昌浩是湖北人,见到老乡分外高兴。第二天再要走时,陈昌浩提出太累,要休息几天。徐向前是山西人,留下来有危险,便单独上路。徐向前化装成羊倌,一路谨小慎微,晓行夜宿,靠讨饭为生,一直走过黄河,总算出了马家军的地盘。其后翻过六盘山进入平凉地区,在这里遇到了红军援西军部队,终于苦尽甘来。徐向前很快被护送回陕北,向中央和毛泽东报告了西路军的血战征程。日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徐向前仍受重用,被任命为以红四方面军组成的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再往后,徐向前又指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山?北老乡家病了一场,病好后却没回陕北,反而去了武汉,直到抗战爆发后才回到延安。陈昌浩向中央写了报告,检讨了在西路军的指挥上及红军南下时所犯的错误。然而中央认为他开始时紧跟张国焘,后来又极力洗刷自己,不老实,将他送到苏联接受共产国际的审查。直到1952年才回国,被分配到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任副局长。一个曾叱咤风云的红军高级领导人,就这样沉落了。 在分散而行的西路军部队中,副总指挥王树声、红9军军长孙玉清等人一路,结果遭遇马家军被打散。王树声靠讨饭走回了陕北,日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孙玉清则受伤被俘,坚贞不屈,被马步芳杀害于西宁,年仅28岁。

李先念、李卓然等率最大的一股近千人的红军队伍直向西行,沿路躲避马家军的搜查,餐冰饮雪,历尽辛苦,终于走出祁连山。那个英勇善战的88师师长熊厚发,因臂伤严重,不想拖累部队,自愿留下。后被马家军仍获,押到西宁,残忍地绑在炮口上,活活轰死了,年仅24岁。在甘肃西部,又遭遇马家军的围攻。李先念率部队且战且走,在戈壁滩中顽强突围,沿途很多人伤亡掉队。直至1937年4月底,终于到达新疆,只剩420余人。当时新疆军阀盛世才正与苏联及共产国际结盟,对中共也比较友好,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亲自将李先念等西路军将士接到了迪化(今乌鲁木齐)。日后李先念返回陕北,再起武装,投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之中。再后来,他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

西路军21800余名将士中,力战牺牲的超过了一半,被俘的有6000余人。除了被马家军残忍杀害的外,日后国共合作期间被中共中央陆续营救,加上流落民间通过各种途径返回陕北的共约6000余人。西路军苦战4个多月,以巨大的牺牲支援了河东红军的行动,功不可没。然而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西路军的历史在很长时期内被说成是执行了张国焘的逃路主义路线,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很多老战士都是带着遗恨离开人世的。直到90年代后,中共中央才为西路军恢复了名誉。 徐向前自河西兵败后,一直想率部队打回去,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1949年,毛泽东和中央原本已有意让他带兵解放西北,可是这时徐向前却病倒军中,只好将这个使命交给了彭德怀。彭德怀率第一野战军挺进甘肃、青海,在兰州战役中痛歼马家军精锐,终于为西路军的无数英魂一洗前仇。

B. 东北军进入陕西后如果强占陕西地盘,17路军与西北马家军联合能把东北军赶出陕西吗

根本就不可能,双方的综合实力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差距过大。东北军的将领几乎内全部接受过正规训练,多数容毕业于讲武堂,还有一部分是在海外深造的,全军装备精良,火力充足,入陕之前已经打过很多硬仗了。与红军作战失利的原因就是东北军无心恋战,之后就爆发了兵变,这一块不用我多说。
马家军成年盘踞在大西北荒凉之地,装备低劣,意识陈旧,离现代化差的太远,在军阀里都算最土的,现代化程度不知比东北军差了几个档次。
也不用哪抗日战绩说事,马家军和日军一共才干几仗?东北军从关外杀到江南,又杀到国外,纵横十四年,创下许多辉煌战绩,获得三十四枚青天白日勋章,马家军怎么比啊。十七军的现代化程度虽然要比马家军高出一大截,但和东北军相比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就算马家军和十七军联手也不行,仍然是差的太远了,这不是夸大谁或者贬低谁,打仗,最重要的决胜因素就是武器,东北军枪炮俱全,弹药充足,马家军和十七军有啥?真要是打起来,往死了打,估计马家军和十七军用不了一个月就全军覆灭了。

C. 谁能介绍一下西北马家军着重从武器方面

武器方面,很杂的

新中国建立时,有上百种来自各个国家的武器。马家虽然属版于地方军阀,但武器种类也绝对权不少。

给你个建议哦,马家骑兵较多,你可以从各国步骑枪和卡宾枪方面入手去找找看。

给你个连接,介绍马家军的,有点乱!

D. 如果布琼尼骑兵对抗马家军会怎么样

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胜利
看看苏俄内战和之后打波兰的时候,布琼尼的骑兵屡屡上演远距离回大迂回和大答包抄,这个战术素养和战略水准就甩马家军100条长安街
更别说装备差异、训练水准和士兵的纪律性
马家军还是封建时代的军队,靠着宗教信仰凝聚,但远远无法和布琼尼的部队相比,人家已经是有信仰、有纪律的现代军队了

E. 当年的马家军军事实力怎么样

实力非常的强,他们的士兵训练有素,而且武器装备精良,士兵的战斗意志很高,战斗力很强。

F. 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有哪些

红军使用的部分轻武器
★步枪
除各种毛瑟步枪及仿制品外,红军使用过的步枪还有日本三八式和英国恩菲尔德两种。三八式6.5毫米步枪即后来所称的“三八大盖”,在当时而言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武器,1917年北洋政府陆军部通过泰平公司一次即购买过4万支,后来奉系、粤系、晋系都曾大量进口过。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1924年开始仿制,最高曾月产3000支,东三省兵工厂也有仿造。红军在创立初期即接触到这种步枪,如广州起义的主力--教导团就全部装备的是从奉军手中缴获的三八式。而西路军西征途中遇到的马步芳、马步青所部,也装备有部分新购进的三八式步枪。 红军使用的恩菲尔德步枪主要是一战前后生产的MK Ⅱ或者MK Ⅲ型,采用独特的后闭锁榫及闭膛时才进入待击的设计,射速快、精度好、坚固耐用,缺点是重量较大。由于其口径是国内较少使用的7.7毫米,因此应用不象德、日式步枪那样广泛,甚至不及俄式“水连珠”步枪,主要分布在受英国殖民势力影响的长江流域,江浙和四川的地方军阀部队都有所装备。另外藏区由于与当时属英殖民地的印、巴地区相邻,英式武器输入比较方便,因此该枪使用较多。
★轻机枪
在反映长征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红军使用的轻机枪都是捷克ZB26。由于该枪闭锁可靠、更换枪管迅速,因此很快成为后来国内轻机枪的主要品种。当时使用的ZB26除了进口的外,还有大沽造船所、重庆武器修理所、广东兵器制造厂和巩县兵工厂仿造的,不过除巩厂产品外质量均较差。事实上,红军当时使用最多的轻机枪还有哈其开斯M1922/26,该枪有多种口径和供弹方式,国内进口的都是7.92毫米的,使用25发弹板供弹,枪管可以更换,该枪为导气式原理,性能可靠,缺点是重量较大,超过14公斤。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亦制造过这种枪,月产曾达20挺,1932年6月国民政府兵工署召开全国制式兵器会议,打算以其改进型为制式轻机枪,虽因抗战爆发未能实现,但也是对该枪性能的一种肯定。 红军使用过的轻机枪还有“勃朗宁”、“歪把子”和路易斯机枪。“勃朗宁”即勃朗宁M1918的各种仿制和改进产品,是红军装备的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类轻机枪,产地包括美国、比利时等国。其中比利时生产的称为FN M30,它是在M1918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外形与美国原品有较大不同,口径为国内通行的7.92毫米,因此使用更加广泛。这些机枪不仅中央军中有装备,地方部队也有使用,特别是滇军,曾大量进口过比利时造勃朗宁机枪。 红一方面军进入云南后,在与滇军的战斗中缴获过这种武器,而红四方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时也缴获过一定数量的美国造勃朗宁机枪。“歪把子”即日本大正11年式6.5毫米轻机枪,特点是采用漏斗供弹,该枪1920年代中期装备日军,但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就开始仿制,称十三年式轻机枪,1928年正式投产后改称十七年式轻机枪,月最高产量40挺。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苏区同中央军和西北军作战时,缴获过不少这种机枪,并在1933年初入川后粉碎“三路围攻”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11师在进攻鸡子顶的战斗中使用了10余挺“歪把子”,一下便打垮了川军刘存厚部一个团,取得竹峪关大捷。路易斯机枪又称“转盘机枪”,是一战中英军的制式装备,口径7.7毫米,采用上置的圆形弹盘,枪管外有大型铝制套筒,红二、六军团中曾有少量装备,红9军在1933年万源保卫战中也从刘湘所部手中缴到过这种武器。
★重机枪
红军使用的重机枪包括水冷和气冷两类。水冷式主要是马克沁和三十节式。除德国原产品外,红军接触较多的马克沁还有两种国外的变形,一种是英国的维克斯7.7毫米机枪,一种是俄国的索科洛夫7.62毫米机枪,前者冷却水筒表面带有横向棱槽,采用特殊的笼状枪口消焰器,后者则改用双轮式枪架并带有护盾。 马克沁是旧中国最普及的制式机枪,有金陵兵工厂、广东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大沽造船所等10余个厂家仿造过,多数仿自M1899及M1908/15,结构大同小异,巩厂还仿造过俄式轮架马克沁。当时最新式的是金陵兵工厂根据M1908/15改进的24年式,特征是消焰器后的圆形遮光片,该枪投产后被迅速投入到“剿共”一线,当1935年夏内蒙德王赴北平要求政府拨发武器时,何应钦曾对他说:“现在新式机关枪都用以'剿共',不能多拨。”国产重机枪数量仅次于马克沁的是三十节,其生产厂除汉阳外,还有上海和华阴兵工厂等,1931年时全国月产超过140挺。该枪是根据美国勃朗宁M1917测绘仿制,外形与马克沁相似,但机匣尾部是手枪式独立小握把而非立柱式双握把。 进口的气冷式重机枪主要有法国哈其开斯和日本的三八式、大正三年式。哈其开斯是其中使用最多的型号,从民国初年开始进口,常见的为1914式,口径7.92毫米,特征是采用30发弹板或250发钢制弹链供弹,枪管后部有大型散热片,机匣尾部有方便操作的握环。该枪从地方军阀到中央军都有广泛装备,其1930式还一度有希望取代马克沁成为全国统一的制式重机枪。三八式、大正三年式都是哈其开斯的改进产品,日本曾利用这些武器来扶植亲日的地方实力派,因此早期使用该枪较多的是袁世凯的北洋军,后期则包括粤系、奉系和晋系军阀,后者还分别进行了仿制,如广东兵工厂、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制过三八式6.5毫米重机枪,东三省兵工厂则根据三年式生产了十三年式重机枪,口径有6.5毫米和7.92毫米两种。
★冲锋枪和自动手枪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在讲到强渡大渡河的17勇士时,称他们“每人装备一支驳壳枪、一挺花机关、一把马刀,还有8颗手榴弹……”。这里提到的“花机关”,是指德国MP18/28冲锋枪,正式的叫法是“白格门(伯格曼的音译)手提机枪”。1925年汉阳兵工厂率先仿制MP18,但口径改为7.63毫米,1926年上海兵工厂和金陵制造局也开始仿造,两年中共生产了6000支,广东、巩县兵工厂和大沽造船所也先后仿造此枪并有所改进,口径包括9毫米、7.65毫米和7.63毫米。由于这些武器具有木制全枪托、左侧横置弹匣的共同外形,而且枪管护套上布满圆孔,因此通常将其统称为“花机关”。 “花机关”对红军而言并不算新鲜,因为此前国内已经有比较广泛的使用。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各路敌人中,即使是较弱的川、黔、甘、青等的地方军阀,都装备有多少不等的“花机关”,《随军西行见闻录》甚至提到少数民族武装拥有的这种武器:“彝家均有武装,有数千快枪并有少数手提机关枪,均缴自汉军……”。 红军在建立根据地的作战中,已陆续缴获过部分“花机关”。如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红四军在兴国方石岭全歼敌52师韩德勤部,就缴获过20多支“花机关”。为满足部队急需,洪湖、鄂东南、闽浙赣等兵工厂都曾少量仿造过“花机关”,银坑弹药厂也用步枪弹壳改制过冲锋枪弹。 中央红军在离开江西时携带的武器中,就包括271支“手花机关”和6.7万发冲锋枪弹。外国传教士R.A.勃沙特在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队伍共同生活一年之后,在1936年10月写了一本《神灵之手》,其中提到一个红军小战士,因为他出天花时留下了麻子,被战友们善意地起了一个“小机关”的绰号,意思是说他的脸像“花机关”的护套一样,这至少说明当时红军对这种武器是非常熟悉的。 而德国M1932自动手枪对于长征途中的红军来说,却是一种新式武器。该枪增设了在卡尔·威斯汀格专利基础上设计的单、连发机构,使用加长的20发弹匣,因此通常称为“快慢机”或“20响”,装上木制枪套后,外形和火力都接近于冲锋枪,而在实际战斗的确也是把它当作冲锋枪来使用的。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曾记述1936年3月,红二方面军6师18团与敌万耀煌纵队在章坝附近的一次遭遇战,红军以重大牺牲为代价,缴获了8支敌人刚刚装备的“快慢机”,当时18团遇上的恰是万耀煌的指挥部,虽然万部并非嫡系,但按当时国内军队指挥机关的惯例,其卫队还是配备了相当数量的M1932之类的速射武器。不过18团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武器,在石阡以西突破敌人封锁线、歼敌23师一个营时,就缴获过一支“快慢机”,时任师政委的廖汉生将军在回忆录中谈到:“过去我们的驳壳枪都是打单发的,这次缴的20响驳壳枪既可以打单发又可以打连发,手指头勾住扳机不松,哗哗哗……20发子弹全打出去,象机关枪一样。这是我们部队第一次缴到20响驳壳枪,郭鹏师长高兴得爱不释手,于是成均团长、余秋里政委把这支枪送给了郭师长。” 在各次战斗中缴获的“快慢机”实际上成为红军长征中的重要装备之一,在娄山关、大渡河、泸定桥等一系列战斗中,突击队员们依靠其炽烈火力,一再成功将红军带出了绝境。装备最多的当属红四方面军,长征中在和胡宗南部的战斗中曾有多次缴获,这些武器后来在西路军的倪家营子、石窝等一系列悲壮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时任红30军代理军长的程世才回忆:1937年4月,在走出祁连山后,发生了西路军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战斗--白墩血战,当时西路军余部被两个旅的马家军骑兵分割包围,当敌人马队已冲到30米内的危急关头,程世才和警卫员硬是凭借7支“快慢机”的火力,从1700名敌骑的两路包抄中杀开一条血路,最终带着最后的近500人突出重围。
★手榴弹
手榴弹是红军的重要装备之一,也是除大刀、梭镖和复装子弹外,红军唯一能大量制造和装备的武器。中央红军出发时共携带76526枚,几乎达到人手一枚。红军常用的手榴弹有两种--木柄手榴弹和麻尾手榴弹。当时的木柄手榴弹有巩造、汉造、晋造、宁造等式样。巩造仿自德国M1924式,但改用铸铁弹体和钾梯炸药,晋造、汉造、宁造构造与巩造相近,个别尺寸有所不同,其中晋造按体型大小又分为若干号。虽然1934年根据地兵工厂便能制造木柄手榴弹,但因为制造要求和成本较高,所以红军使用的木柄弹几乎全为缴获,自行生产的全部是无柄的麻尾手榴弹。 麻尾手榴弹国内同样使用较早,北伐时曾大规模使用,上海、金陵等兵工厂也短期生产过,广西炸弹厂一直生产到1936年,主要供给地方军阀部队,因此长征中红军的对手也常常使用这种武器。红军生产的麻尾弹没有统一的型号,各根据地自行组织生产,但都采用铸造弹壳,弹壳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铸有纵横沟槽,有的制造精细的还铸有镰刀斧头图案及标语口号。 弹壳较大的一端装有撞针、撞针簧、碰火等组成的碰发机构,撞针平时靠保险销或铁皮制成的保险片固定,另一端一般铸有或焊有圆环,拴有一条长近半米的麻、棕或皮条制成的绳辫,“麻尾”之名即来于此。使用时的方法类似于投石带,用手握住绳辫末端,抡圆后甩出,近距离时直接手握弹体投出,弹体在空中飞行时绳辫拖在后面,确保弹体前端着地发火。 红军制造的麻尾弹除铸铁壳外,还有大量的铜铸弹壳,原因是铜的熔点稍低,便于铸造,而且其材料以铜钱为主,来源广泛,再者就是铜质软,手工即可加工弹壳口部的螺纹。长征中,红四方面军的随军修械所一直坚持生产这种手榴弹,供给部队需要,西路军即使在倪家营子被围的艰苦环境中仍没有停止生产。但麻尾弹携带不便,特别是性能比较落后,由于引信部分外露,容易受潮和发生意外,而且其发火方式很不可靠,落在水中及软地上即不能正常起爆,也不能在空中爆炸,因此长征结束后逐渐停止了使用。 长征中使用手榴弹最多的一仗便是夺取腊子口。腊子口是红军遇到的最难攻克的天险要隘,宽仅丈余,敌人在隘口内设有机枪工事,以交叉火力封锁隘口,并在山腰上布置一连守兵,见红军进攻,便向下猛掷手榴弹。红军进攻一天一夜均未得手,伤亡很大。1936年发表的杨定华所写《雪山草地行军记》中这样描述战后战场情景:“……隘口周围五十米内单不爆炸之手榴弹就有一两百个,树木则被炸成残灰……”。红军最后赢得战斗胜利的法宝也是手榴弹,红2师师长陈光亲率17名战士,夜间从左翼攀登上山,然后迂回到右翼山上敌人据点,以手榴弹进行猛攻,守敌相继败走,隘口内的敌人怕被包围也随即撤退,红军遂乘胜占领腊子口。

G. 长征中红军的轻武器有哪些

长征中,红军的主要轻武器有:

1、“老套筒”步枪

——红四方面军制造的马尾手榴弹。除表面铸有镰刀斧头图案外,弹尾皮条上还穿有定向用的铜钱

H. 中国抗日时期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骑兵

抗日战争时期,最精锐的骑兵应当是青海军阀马步芳麾下的骑兵师。番号82军骑3师
1937年8月,马步芳、马步青派遣军队参加抗战,征调大通、互助、湟源3个县的民团共8000余人组成。其中有回、汉、撒拉、东乡、保安、藏等各民族人民,以回族较多。全师辖3个旅。 马步芳、马步青先后派出了两个师的兵力,分别是暂编骑兵第一师和暂编骑兵第二师。第一师师长是马彪,第二师师师长是马禄。马家军作战英勇,以骑兵见长,曾发生过马家军士兵不愿做俘虏,数百名骑兵投河自杀的壮举

青马士兵凶悍顽强,但是武器比较差,但青马的内聚力和士兵的战斗精神弥补了装备上的缺陷,因此在战场上屡屡获胜,打西路军、西俯战役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青马士兵在战斗中敢于和善于近战格斗,其利器就是马刀。此外,士兵后面亦有严酷的督战队督战。因此,若对方火力弱,工事不坚是很难对付青马的。红军西路军吃亏就是这样,红军火力弱,难以阻挡青马的死命冲锋(而且往往是行动迅速的骑兵),最后在白刃格斗中被优势敌人消耗。咸阳战斗,解放军集中了优势炮火始击退青马,兰州战役时,解放军各军都将自动火器集中于一线才起了作用。
红军一向认为,青马除了武器装备差以外,青马士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同日军是等同的,很难对付。彭德怀对部下说过:要象打鬼子一样打青马;解放战争要结束时,青马仍是“全国有数的顽敌”。那段时间,从毛泽东与一野的电报来往可看出毛对马家军的重视和警觉。
在对藏军或藏民部落土兵作战时,面对枪械比自己更差的对手,青马士兵表现更为出色,曾有青马一个营(300人)击退数千藏军的围攻并使之弃尸数百的战例。在青马与藏民和藏军的争斗中,后者处于绝对劣势,其火器、战术、社会组织的落后根本无法与青马抗衡。
青马被“誉”为残暴,同其历来残忍屠杀征伐对象和俘虏的记录有关。1935年四方面军的偏师曾深入过青海,众多伤病员和俘虏被青马活活砍死。西路军俘虏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仅活埋的就近千人,而活埋的理由仅仅就是为了节约子弹和节省力气。战斗俘获后当即砍杀的无从统计,估计西路军阵亡的数字中相当部分属于这种情况。

I. 武力值爆表的马家军,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1949年9月23日下午,宁夏兵团代表与解放军19兵团达成《和平解决宁夏问题之协议》。至此版,“宁夏王”权马鸿逵苦心孤诣经营数十年的老巢土崩瓦解。
马家军,民国时期实际控制中国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地方军阀名称;其主要人物包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合称为“西北三马”;马家军分为青海马家军和宁夏马家军;在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时期,他们承认中央政府,保持治理权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围剿了进入西北地区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抗日战争期间,参加抗日,给予日寇沉重打击;1949年,他们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争斗中失败,马鸿宾投诚,马步芳、马鸿逵逃往台湾,后死于异国他乡;马家军的主要人物多为回族、撒拉族,信奉伊斯兰教,但马家军后期有相当部分是汉民。

J. 马家军骑兵碰到德军步兵能占到便宜吗

问题有点像关公战秦琼,它们是不在一个档次的,和二战的德国机械化军队相比,马家军只相当于原始武装,相战是以卵击石。

阅读全文

与马家军武器装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