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国家记忆军事博物馆

国家记忆军事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2-04 16:48:41

A. 日本和德国的二战博物馆:究竟是博物馆还是纪念

要想精确洞察变化总是不甚容易,因为事物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多数悄无声息,无人留意。但就战争记忆而言,1990年代初在日本可谓是一段大变动的时期;或者起码看似如此。自1980年代末以来,退伍老兵开始公开谈及往事。1991年,原韩国慰安妇及部分幸存中国劳工赴日索赔。在大阪和京都,两座着重反映日本侵略历史的新博物馆对外开放。总而言之,似乎打开了几扇窗,放进来一缕清风。对此有两种常见的解释,一是1989年裕仁天皇撒手人寰,二是里夏德·冯·魏茨泽克于1985年在德国国会所做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谈到,“任何对过去视而不见的人对现在也一样盲目。不论是谁,只要他拒绝铭记过去的惨无人道,就存在染上新疾的风险。”演讲稿被译成日文,读者甚众。许多日本人都跟我谈起过此文,说这为他们树立了榜样。
但日本的侵略史之所以重新得到了突出,还有一个更为政治化的原因。海湾战争引发了一场对日本武装力量今后扮演之角色的严肃讨论。一部新法案(《协助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简称PKO法案)获得通过,使得日本自1945年以来首次能够以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的名义向海外派兵。这乍听起来好像很轰动,实则不然,因为自卫队只能携带轻武器,且不能参与任何战斗。但这一尺度对不少日本反战主义者而言已经够过分的了,他们将其视为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又一迹象。呼吁在平和会馆设立“侵略者一角”的广岛活动家是这么想的,作家兼政治活动家小田实也是这么想。两座崭新的战争博物馆—大阪国际和平中心和京都世界和平博物馆—背后也折射出强烈的和平主义思潮。二者均非日本政府拨款所建。大阪的博物馆由大阪县政府和市政府建立,而京都那家则隶属于立命馆大学。
两座新博物馆都是世俗机构,并无义务供奉任何人的灵位;这里既没有“遗物”,也不存在“圣地”,更不见对舍生取义的颂扬。话虽如此,反战主义并非没有自己的宗教氛围。一走进京都世界和平博物馆大厅,就能看到漫画家手冢治虫所绘的两幅巨型壁画,内容是两只惊慌奔逃的鹤—一只飞离幽暗而残酷的过去,另一只正飞向光芒万丈的未来。用宣传册的话讲,艺术家倾尽全力,想要“歌颂生机勃勃的宇宙,歌颂让所有生灵都能活出精彩的上苍”。
大阪国际和平中心位于一幢富丽堂皇的现代建筑三楼,中心最后一个展厅呈现了人类依然面临的危险:核威胁、生态危机和社会危害。耳畔萦绕着新世纪风格的音乐,空灵而飘逸。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录像,阐述自己对和平的见解。一名美国女性表示,战争属于男人,只有女性的治愈力量才能带来和平,因为她们会纺纱织布,培育后代。
撇开上述景象,两座博物馆的宗旨简单明了:改变战时日本的形象,使之从受害者变为侵略者。日本人的苦难并没有被忽略;大阪博物馆的一个展区就十分详尽地—尤其是从孩子的视角—展示了大阪是如何被燃烧弹摧毁的,以及遭到打击是何种滋味。在当时儿童所绘的一幅彩色图画里,逃命的人群惊慌失措地飞奔过桥,身旁炸弹爆炸,婴儿的头颅被炸上了天,鲜血四溅。可是,不同于广岛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小心翼翼想表达的是,这一切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日本发动的战争。
满满一屋子“十五年战争”的文物、档案和照片清楚展现了这点。没有什么是被粉饰的;南京大屠杀、化学战部队、慰安妇,这些都有介绍。但除了只言片语外,解释并不详尽。很明显,这么做是因为不想过多触及战时宣传的本质—国家神道鲜有提及—而是让年轻的参观者对战争的残酷性有所体认(据悉,他们多为初中生,因为高中生正忙于应付考试)。
由于对日常生活的军事化管理、压制言论自由和民族主义宣传给予了更多关注,京都博物馆的启迪意义更大,涉及政治的内容更多,对战后历史所做的简短概括也符合左派常有的结论。比方说,某本供小学生使用的插画书就写道,越战是美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但“渴望自由和独立的越南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话说回来,这么做的目的与其说是鼓吹反美主义,不如说是为了彰显战争都是邪恶的。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宣传册的话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而富饶的日本,但战争阴云依然笼罩在我们上空。‘十五年战争’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本没有所谓的正义战争。”
大阪博物馆创立人之一胜部元(Katsube Hajime)教授在一本由他撰写的、名为《日本的角色》的小册子里,进一步厘清了反战主义的政治背景。在书中,胜部探讨了《日美安保条约》和PKO法案。在他看来,政府故意歪曲或掩盖日本战时历史,以此为日本军事大国地位的恢复背书。他希望日本能斩断“如今同美国的霸权主义全球伙伴关系,并成为民主和平阵营的一分子……”,另外,“如果选择走这条路的话,日本就必须承认它在‘十五年战争’里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并对战争受害者作出赔偿”。
胜部教授为人光明磊落,他似乎一向如此。由于在私人研究团体内部质疑日本的战事,他于1943至1945年间蹲了两年大牢。他指出,同所有政治犯一样,释放他出狱的不是本国政府,而是美军。这段经历给他造成了创伤,打那以后他就一贯以最大的恶意揣测日本政府。他的穿着一副年迈进步主义者的模样,很是随意:灰色运动衫、蝶形领结、宽松长裤。他向我解释大阪国际和平中心标志的意义—紫色的圆圈中央有个绿点,他说,绿点象征大阪,传递着和平的讯息,紫色圆圈则代表世界各国。
参观完博物馆后,某位馆员领着我来到天台。站在那儿,我们俯瞰围绕大阪城天守阁而建的大型公园,那里曾是日本帝国陆军操练和演习的地方。我回想起先前参观过的日本战争博物馆,有大阪的,有京都的,有设在九州原神风特攻队基地的,有广岛的,还有靖国神社里的“游就馆”。诚然,战后的日本确有变化,可是基本的争论依然如故。正方心目中的日本,已从罪行中吸取教训,再也不会走向战争。反方认为,日本应有重新成为“普通”军事强国的自由。只要一方运用历史罪孽来支持其和平畅想,另一方就会加以否定。
* * * * *
迪特·舒尔特(Dieter Schulter)是我在德国遇到过的怨气最重的人之一。七年来,他一直担任波茨坦历史博物馆馆长。该市位于原民主德国,是诸多宫殿和军营的所在地。两德合并后,他被开除了。一位来自西柏林的中世纪史学家接替了他,并被指派修缮博物馆。她形容舒尔特是个“死硬派党员”,还告诉我,秘密警察斯塔西的办公室就在他头顶上。
我们约在一座破败宫殿裙楼内的季诺咖啡馆,这个地方很现代,光线昏暗。舒尔特衣冠楚楚,身穿熨烫过的蓝色牛仔裤和花纹毛衣,脚蹬一双柔软的便鞋,一头白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富有光泽,说明最近刚修剪过。他讲话时,视线不停地在屋内游移,不说话时则撅起嘴唇。
他说,放弃在博物馆的工作并不容易,因为这曾经是他生活的重心。另外,他对时局的变化也很不满。他谈到波茨坦的历史地位。自腓特烈大帝以来历朝历代都将波茨坦作为展现其形象的工具,他解释道。波茨坦在1920年代是右翼政治活动的中心。战时,希特勒的高级将领都驻留于此,就连策划1944年未遂政变的那批人也不例外。然而,这一切在博物馆里都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舒尔特相信,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展现历史的法则”。
在面见舒尔特之前,他的继任者比尔申克太太已经带我在昔日博物馆的一些地方转了转,包括陈列二战馆藏的展厅,那里迄今未改作他用。自德国统一后,这些展厅就对外关闭了。里面散发出一股霉味,闻着有点像熟蘑菇。新馆长开了灯,揭开盖在玻璃展柜上的一块白布,露出“新制度的象征”,即共产主义德国诞生前的旧政权。标志物排成一行:有个一战的德式尖顶钢盔,一顶财阀戴的高帽和一顶冲锋队的褐色军帽。它们排列的次序就跟历史法则一样顺理成章,和多米诺骨牌一样整整齐齐。在展厅的其他角落,我学习了法西斯主义为何是“魏玛共和国内部民主体制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
我问舒尔特,这些文字是谁写的,他是否还相信这一套。他撅撅嘴,望向我身后,开口说道,声音轻得几乎像是在耳语:“这些差不多是七年前写的,科学知识后来进步了……”
他的想法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仍然相信,社会主义必须是探寻社会关系和语境的基础。历史不能只是由细节拼接而成的马赛克,只展示物品的博物馆算不上是博物馆。”
接着,他话锋一转,谈起自己在共产主义统治下的不易,比方说,每次办展都必须得到审查人员批准,然后才能落实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物资,譬如印刷用的纸张。
他是否觉得德国比过去更自由?“不,我们从来就不自由,从来就没自由过!”哪怕是相对而言么?“没错,你瞧,就跟我们过去为了拿到纸张或资金,不得不作出妥协一样,现如今某件事如果和资本主义制度不合拍,那你照样什么也办不成。必须噱头十足,必须如何如何。好吧,也许历史博物馆会更有趣……”
我对舒尔特无甚好感,他是个共产党官僚,跟前人没啥两样。他的口气听着甚至很像1945年突然发现自己的世界轰然崩塌的那些纳粹低级官僚。当被问起办公室楼上的斯塔西时,他说自己一无所知:“从没人告诉过我,我不知道,这种事怎么可能知道?我知道啥,我啥都不知道。”
但他关于博物馆的一番话有一定道理。一座博物馆,特别是历史博物馆,不能只是随随便便展示些物品。展品必须根据观念进行排布。没有故事的历史是令人费解的。这不是说,世上根本就没有真相,所有故事都是宣传。但要是想抓住真相,就必须有对抗,有争论,有阐释,还有重新阐释—简言之,有一种无休无止的叙述。问题在于,如何在博物馆里呈现这点。
东柏林或许给出了一种答案。民主德国解体前,每栋住房、每所学校、每家工厂、每座军事基地都有一个所谓的“传统之屋”(Traditionskabinett)。这些屋子实为一间间微型博物馆,概括性地展示了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德国工人运动,共产主义反法西斯抵抗运动,苏联红军解放易北河以东的德国领土,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国。这里呈现的是最纯粹的历史“传统”,为共产主义国家提供了合法性。同无处不在的列宁胸像一样,这些地方中的大多数在1990年后已被拆除。然而,在东柏林某公园一角,一间“传统之屋”仍保存完好。不过,它的主题不再是历史,而是宣传。展品四周贴满了标签,在解释展出内容的同时,也进行批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在解构旧政权留下的神话。
虽说两者并不完全一致,但我还是联想到了汉堡一座著名的警示碑,作者是雕塑家阿尔弗雷德·赫尔德利奇卡(Alfred Hrdlicka)。赫氏的作品刻画了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尸体和骨瘦如柴的囚犯,是对一旁一座年代更为久远的纪念碑的批判—此碑丑陋至极,形似巨型地堡,立于1936年,目的是纪念第二汉莎步兵团76营。浮雕上刻着成排一模一样的士兵,正环绕石碑行军。在他们佩戴的头盔上方,刻着一行哥特字体的文字,摘自海因里希·莱什(Heinrich Lersch)作于1914年的一首诗:“我们终有一死,而德意志永垂不朽。”(Deutschland muss leben, und wenn wir sterben müssen.)几乎所有纳粹纪念碑都难免被拆毁的命运,但这块碑却逃过一劫。人们选择将赫尔德利奇卡的尸体石雕立于其侧,是一种更为妥当的回应。这座警示碑存在的意义是进行反驳。
然而,诸如此类的例子十分罕见,也并未为历史博物馆或纪念碑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际解决途径。当总理科尔于1983年提议联邦德国建立属于自己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时,他脑子里盘算的肯定不是上述做法。为了向柏林建城七百五十周年献礼,其博物馆计划要到1987年后才开工。
赫尔穆特·科尔在保守派学者米夏埃尔·施蒂默尔等顾问的熏陶下,对历史很有兴趣。同其他保守派一样,他担心联邦德国缺乏历史认同感。在酝酿建造博物馆的计划时,里夏德·冯·魏茨泽克还是柏林市长。魏茨泽克表示,东德人起码有更为连贯的历史观—东柏林还有一座德国历史博物馆,一座大号的“传统之屋”,位于壮观的巴洛克式军械库内。米夏埃尔·施蒂默尔曾写道,“追寻我们丢失的历史”不仅“在道德上具有合法性”,而且“在政治上具有必要性,因为这关乎联邦德国的内在延续性和外交政策的可预测性”。基民盟国会议员阿尔弗雷德·德莱格尔(Alfred Dregger)担心,倘若对“德国整体历史”了解不够,年轻一代的德国人就不会充分支持“民主国家”。“整体历史”(die ganze Geschichte)是句黑话。他要表达的是—而且在一些场合确实说过—对于纳粹时期历史给予的关注过多了。简单地说,上了一定岁数的德国保守派担心,国家被一分为二,联邦德国的公民会自感不是完整的德国人。历史—即“整体历史”—会帮他们增强认同感。
因此,当科尔在1985年就博物馆项目再次做国会演讲时,他指出有必要知道“我们从哪儿来,作为德国人今天又身居何处,以及将向何处去”。不过,他还提到了和东德的关系,所谓的“德国政策”(Deutschlandpolitik),这触及“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我们国家和欧洲命运的核心”。
一个由史学家和博物馆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应运而生,接踵而至的是一场辩论。左翼政客和知识分子对科尔的想法完全不感冒。他们怀疑保守派政府的计划背后动机不纯,对保守派民族认同思想更是极度不信任。可以说,在他们心目中,身份认同压根不关政府的事。社民党政治家弗莱穆特·杜维(Freimut Duve)在1986年声称:“历史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政治。在民主国家中,政府既不能、也不应以过去封建领主的方式建立博物馆。”就这样,正反两方你来我往,相持不下,直到1990年整件事变得多此一举后,这场口水仗才告一段落:两德合并,又只剩下一个“德国”了。
今天,最接近官方历史博物馆的,是坐落在柏林的德国历史博物馆(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其位于东柏林的军械库内,过去是共产主义德国历史博物馆。早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不久,就有人试图改造它。那时,门口的一块牌子上写道,“我们如今知道,这座博物馆反映的是一种为越来越官僚和集权的社会正名的历史观,它禁止人们同过去和现在建立积极而主动的联系……所有一切都有待改变,有待得到新的评价。欢迎您不吝赐教,协助我们以真正可取的方式呈现历史。”
这番话里能读出一丝急切,暗示东德人尽管有世上最强的意志,但单靠自己也无力应对。因此,西德人参与了进来,军械库内部被拆除一空,代之以新博物馆。崭新的德国历史博物馆没有设永久性馆藏;历史主旨和话题呈现于各种临时展览中。据馆长克里斯托弗·施托策尔(Christoph St?lzl)介绍,“如此设计,是为了促使人们思考。”
施托策尔来自慕尼黑,是个品味考究的自由派,仪容整洁,很有英国范儿(style anglais),扎真丝领结,穿花呢西服:他既是美学家,也是经验丰富的行政人员,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像个做广告的。施托策尔出生时恰逢战争末期,不过他身上没有折磨许多“六八一代”知识分子的那种对罪行的道德关切。他以一句评论开启了我俩的谈话:“你不可能为某件你没做过的事进行心理哀悼。”无疑,他指的是奥斯维辛之后身为德国人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
“你能做的,”他说,“只是些象征性的事,形式上的。比如设立一年一度的奥斯维辛日,给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捐款,这些都不错,总比自我反省更有建设性。可是,德国理想主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幻想不切实际的事,却忽略那些可以做到的。”
我来拜访施托策尔,是想就他供职的博物馆请教几个问题,可他却滔滔不绝地谈起了纪念馆。不过,他尝试对二者进行区分:“我认为,应该用象征性和艺术性的姿态来面对过去,但有不少德国人觉得,应以话语取代仪式。问题在于,他们把探讨变成了一种准宗教活动,而不是政治活动。”
在博物馆,审美和政治话语的结合是行得通的,纵使总有些人会抱怨,说艺术成了话语的牺牲品,或者倒过来,话语成了艺术的牺牲品。而在纪念馆里,仪式和分析恰恰无法相融。施托策尔也许会因为过于强调艺术性而遭人指摘,毕竟,现在谈的可是历史博物馆。他关心的是外在形式,就纪念馆而言,这也许是他应有的关切。但就连他,也会将博物馆和纪念馆混淆起来—尽管这有时或许在所难免。
比方说,对设在万湖别墅内的大屠杀博物馆,施托策尔就持批评态度,因为其选择的形式是错误的。据他称,博物馆把大屠杀中的犹太人描绘成“永恒的受害者”。他反对展示死亡营和隔离区的照片。在他眼里,写不写实不是重点。他希望记忆的形态能鼓舞人心。相比较下来,他更青睐天主教公墓对逝者的呈现方式。透过墓碑上的照片,逝者可以活在人们心中。“这么做,”施托策尔表示,“才像是复活。我觉得,最好还是把逝者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缅怀,而不是被卷入工业化杀戮机器的骷髅或尸体。”
然而,万湖别墅的问题在于,它究竟是博物馆还是纪念馆?这点存在模糊之处。想必二者皆有,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你能通过艺术作品、仪式、分析和话语来铭记大屠杀,但这一切不能在同一时空进行。我向施托策尔指出,仪式化和艺术性对待历史的态度是天主教的立场,而强调道德话语更符合新教的传统。他认可了我的说法,称没准是这么回事。事后,我觉得这一概括或许可以进一步延伸,因为德日两国的纪念馆和博物馆面临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记忆既可以是宗教化的,也可以是世俗化的。两种说法都成立,但不能混淆。德国在避免二者被混为一谈这点上,做的并不比日本要好多少。宗教思维依然在相同程度上纠缠着这两个国家。

B. 印度为何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

在我们的国家,虽然人口有很多,但是我们的人种只有一种,就是黄种人,但是在很多其他的西方国家,他们因为受到了殖民地侵略的原因,所以在他们的国度当中会有着很多不同的人种共同存在,印度就有着一个世界人种博物馆的称号。印度之所以有着这样的一个称号,是因为在他的地域当中,人种的数量是非常多的,高达五种,而且各种肤色的都有,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因为印度一直受到了很多外来侵略,才形成了这种局面。

三、外来侵略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种族都曾经遭受过外来侵略,印度因为他们的经济一直都比较落后,所以他们的生产力,包括军事实力都是非常低的,就相当于是一个软柿子,会受到很多外来种族的强势入侵,印度对于这些种族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所以这些种族就在印度定居了下来,并且开始繁衍生息,最终就形成了种族大熔炉的局面,也就有了世界人种博物馆这样的一个称号。

C. 孙立新的作品展示

许向群
在当今军旅油画家群体中,孙立新是以全面、稳健而为人称道的一位。他的画笔或在沉厚的历史中徘徊回响,或在当下生活和军营中游走激荡,或在自然的怀抱里畅怀吟咏……体现出非同寻常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当过十年美工师的孙立新,至今还记得这样一句话:“看不到导演痕迹的导演才是好导演。”“不刻意”可能是他做人的准则,也可能是他艺术的追求。但是朴素、真诚地去画画,却是他一生不变的理想。凡熟识孙立新的朋友,都不难感觉到他沉静、儒雅背后的自信与坚持。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不善言说的,或许他的话都精彩地留在了他的一幅幅作品里。
军事历史画创作的情结与自觉
军事历史画创作可以说在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域占据了重要的比重和地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的革命军事历史美术精品,如《南昌起义》(莫朴)、《红军不怕难》(董希文)等,而且汇聚了一批在军事历史画创作方面具有开创意义和特殊贡献的杰出画家,如高虹、何孔德、郑洪流、彭彬等。作为现任军博美术创作室主任的孙立新,显然感受到这种历史所赋予的荣耀和压力。
首先,作为一名军龄近40年的军人,孙立新所受的教育以及他的成长履历,已经和这支人民军队建立了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和情感寄托。革命军事历史在他的脑海里,既是惊天动地的传奇,更是指引方向的灯塔。因此,对于军事历史画的创作,他既有深受感染与触动的便利条件和环境,更有情感上的认同和思想上的共鸣。其次,孙立新辈画家的艺术经历,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立和倡导的新型美术形态而成长的一代,“红色经典”的青春记忆,现实主义的指导思想和造型理念,在他们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方面奠定了基础。所以说,传承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优秀传统,并使它们在当下的艺术格局中占有相应的位置和发展的空间,成为这一代军旅画家的目标甚或自觉。
1987年,正是西方各种美术思潮在中国轮番上演的喧嚣时期。而孙立新完成军艺学习的毕业创作,却是一幅严谨写实的战争题材历史画《1938年鲁南郭里集惨案》。这幅饱含悲剧色彩的历史画,可以看出他在艺术道路上的抉择,也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与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传统同质而天然的承继关系。1999年,孙立新调入军博的首张军事历史创作是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的一场著名战斗——《激战松骨峰》。有着亲历朝鲜战场经历的何孔德与郑洪流,不仅在画面的立意构思上给他精心的指导,同时在历史画的整体性掌控及画面大关系的先行设计等技术层面给予他有益的帮助,使孙立新在军事历史画创作领域建立了信心,找准了途径。
《走过岷山》是孙立新军事历史画创作的重要篇章。在这幅大型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他“用真诚的心去感悟沉甸甸的历史,用朴实的画去赞美不朽的魂。”(孙立新语)为此他用两个月的时间,经四川、过甘肃、进青海,重走了红军当年的路程,画了大量的写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将自己对军事历史画的理解和体悟,倾注在《走过岷山》的画里画外。画面以全景式的开阔构图,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翻越岷山北上抗日的英雄壮举。这幅作品与以往传统的历史画有所不同,首先,它将革命领袖与战士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处理,他们既没有非同一般的动态,也不处在画面视点的中心,而是与相互搀扶、艰难前行的战士们融在一起;其次,它没有选择翻越雪山这个既具有动感又能体现主题的场景来描绘,而是截取红军征服艰险之后踏上坦途的瞬间来构建画面,着眼点独特而有寓意;第三,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追求凝重与真实,人物的表情不是外化的符号般的昂扬,而是内敛的个性化的坚忍。人们严峻而疲惫的神情,沉重而坚定的步伐,使画面增添了一层内在的精神厚度。第四,油画技法的处理上,坚持了传统写实画法的精髓,造型更加深入细腻,色彩更加单纯简明,驾驭大场面、塑造多人物的能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泥泞的山路,背景的雪山均有写生为依据,使得通常大型创作中“用力过猛”的现象得到遏制,环境的处理生动自如,在营造画面意境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工作和事业的高度统一,可能也是孙立新在军事历史油画创作领域多产的一个重要原因。自他在军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以来,军事历史画一直是他研究、创作的主攻方向,不论是馆里的任务或外单位的约件,还是自主选择的题材,他都把它们当作一次严肃的创作工程来对待。近年来,他完成了《杨靖宇将军》(2005年)、《我们一定会回来》(2006年)、《高原颂》(2007年)、《情系西柏坡》(2011年),与白展望等同道合作了《百团大战》(2002年)、《华南烽火》(2005年)、《会师金汤桥》(2009年)等大型军事历史画创作。其中《会师金汤桥》是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作品,历时三年才最终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几位艺术家通过不断碰撞、协调、统一、提升,最终在画面的时代感、表现力,造型语言方面有了令人欣喜的突破。作品的整体气势和氛围具有浓郁的英雄主义情怀,视觉上有一种撞击人心的崇高感。正如孙力新在后来的创作日记里所记叙的那样,他们“是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全身心追求,说‘呕心沥血’亦不为过。”
现实军旅题材的创作及扩展
作为一名军旅美术家,关注军营生活,塑造军人形象,是与自身的成长紧密相关的。像大多数军旅画家一样,孙立新也经历了先业余后专业,先自学后深造的成长历程。如果说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他“业余”的状态起点比较高。入伍即是军乐团的学员,系统的音乐理论学习与演奏训练,对他的艺术品位和感觉的养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知名军旅画家高泉老师画室学习的机遇,使他在专业上比苦苦摸索自学的画者少走了许多弯路。军艺的学习,尤其是后来中央美院油画博士生课程班的学习,使他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一个超越自我的高度。简述孙立新的艺术简历是想说明:他们这批以描绘军营生活起家,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部队画家,面对着新潮美术的冲击和影响以及中国主流美术出现的变化和调整,军旅画家也有多样的选择和机遇,但他们大部分依然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运用写实的造型语言来关照现实,并努力从传统的写实样式中拓展出新的写实手法,从而体现出现实主义的时代性和生命力。这其中,孙立新显然是一位充满自信、信念坚定的实践者。
《绿色年华》是我第一次对孙立新的油画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结实的造型、饱满的色彩,强烈的光影,概括松动的用笔,构成了一曲抒情烂漫的青春歌谣。反映女性通信兵的作品不在少数,但这幅画的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绿”色为意象,朴素的女兵形象,统一的迷彩服装,绿色的植物背景,组成了“绿”的光影交响。它的节奏是明快的,质地是铿锵的,画面散发着一种军营特有的酣畅、清新和柔曼。不停留在一个场景的表面,不依赖具体的情节说明,注重画面的色彩“表情”和画面所传达的意境,是我喜爱孙立新油画的重要原因。
而随着后来的交往和熟悉,看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孙立新的勤奋和专注令我印象深刻。他涉足的题材十分宽泛,在现实军旅题材中也不局限于某个兵种或某类特定题材。在我的印象里,题材对于他好像从来就不是问题,他更在意地是如何去表达。孙立新非常注重油画本质的东西,强调对绘画性的精研与享受,不太喜欢一些绘画以外的辅助手段,如在他的画上很少看到做肌理或运用一些特殊材料来增强视觉效果的现象。他非常在意画面大的间架关系和空间处理,注重整体感和书写性,不论是画面主调的把握,还是形象的具体塑造,不刻意,少雕琢。他曾向我谈起央美博士生课程班学习的感受:刚入学时,同学们一看导师是靳尚谊、詹建俊、朱乃正、钟涵、袁运生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家都非常兴奋,以为可以学到一些“独门绝活”。结果先生们讲得还是一些基础,有时候就是几块颜色怎样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体悟后,孙立新从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基础有多“强”,路就能走多远。毕业创作《金甲风尘》汇集了他的学习成果和体会,在这幅反映当代装甲兵精神风采的作品中,人物的组合穿插,色彩关系、虚实关系、空间关系的展开和呼应,均处理的十分精心而自然,传达出一种单纯、朴素而又高贵的气息。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惊中外,部队美术家迅疾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深入一线抢险救灾,为创作搜集素材。孙立新是在灾区的帐篷里接到“心系汶川——全国美术特展”的征稿通知的,因为有灾区的体验,他的油画《脊梁》完成得非常顺畅。虽然是“急救章”,但丝毫不影响作品的艺术水准,反而使画作陡添了一种生命的冲动和激越。画面以十分直接的视角聚焦了一个抢救伤员的动感场面,人物造型坚实有力,由士兵背影组成的刚性构架直抵画心,使雕塑般的群像有了动势和方向。低沉的乌云和飞溅的雨丝,将画面笼罩在一个昏暗、阴霾的冷灰色调中,女军医高擎输液瓶的形象成为画面最显著的亮色。泥泞的废墟有着写生般的概略和直率,军人雨衣的亮光和雨水的溜痕,处理得既笔力沉雄又挥洒自然,钢盔上溅蹦的雨珠,给人铿锵声在耳的紧张感。这幅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抗争意志和勇敢精神,画面所具有的强悍冲击力和真实的现场感,都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意犹未尽的孙立新,后来又创作了该画的姊妹篇《亲人》,并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受灾群众与子弟兵的关系。画面前景是安详的老大爷和安然入睡的孩童,背景是仍在废墟中抢险的士兵。这个孙立新在灾区亲眼所见的一个场景,被他通过艺术的提炼凝固在画布上,前景的安宁与背景的繁忙形成视觉上强烈的对比,主题人物的深度刻画与整体氛围的精心营造,充分阐释了主题的深意。
在钟情于当代军事题材的同时,孙立新的画笔也涉足了当代现实生活。可能与他擅长历史画创作的原因有关,有关主题性的大型场景绘画,往往成为他选择和喜爱的题材。如《地铁建设者》和《生命赞歌》等作品,均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结构复杂的大型油画,它们在风格上,可以看成是孙立新军事历史画在现代题材中扩展和延续。
从未间断的写生行旅
写生贯穿着孙立新的整个绘画人生。可以说,写生对他油画面貌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沐浴在自然的光辉里,我的绘画才能充满生机”(孙立新语)写生给了他视觉的智慧,写生使他面对画布时,充满自信,底气十足。詹建俊先生在《现实主义精神仍值得深入研究》的访谈中指出:“当下现实主义创作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照片式的描摹场景。”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缺乏对生活的体验和艺术语言的锤炼外,用镜头代替眼睛是导致这种弊端的根本原因。而孙立新是从不依赖照片的,在他的眼里,平面的、没有空间感的照片是索然无味、了无画意的,面对自然的那种鲜活的感受、发现的喜悦、乃至蠢蠢欲动的欲望,在画室里是永远感知不到,也相象不出来的。写生对造型能力和造型意趣的锤炼,对色彩的感知力与敏锐度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诚如画家自己所言:写生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与对事物的敏锐,写生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97年孙立新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了《孙立新油画写生展》,这对于非央美毕业的画家来说,能在这个国内顶尖的美术学院面对专业而挑剔的观众,是件即令人忐忑又值得荣耀的事。美术理论家范迪安在展览前言里对他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他称孙立新“钟爱写生几乎到了以写生为业的地步,并且愈发画得从容自信。”1999年,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孙立新油画展》,其中展出的大部分作品仍然以写生为主。从某个角度来说,专业绘画领域对孙立新学术上的认可和欣赏,应该是从他的写生开始的。
“凡是能从大自然中汲取不竭真美养料的人,其精神境界必然开豁或得到升华。我想,这就是写生的奥谛和价值所在”。导师朱乃正的一席话道出了写生对于一个画家的艺术生命成长发展过程来说,是一种最质朴的存在需要。写生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融入了画者的发现和情感,“在画布上留下的即时感觉也多是神来之笔。”(范迪安语)因此,孙立新热爱写生,重视写生。每年创作任务再忙,他都要抽出专门的时间外出写生。近千幅的写生作品,不仅见证了他三十多年的坚持和实践,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用心从大自然中挖掘的宝藏。”(孙立新语)如他2002年高原写生的感受:《正午的阳光》是他被蓝天白云下几块单纯而强烈的颜色所吸引,两小时的一气呵成中,画面气韵的流畅是他十分在意的画“眼”。《雨后的尕海》关注的是滤掉多余颜色的雨后景物,他不厌其烦在草垛、土墙、房子、泥与水中找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着自然内在的“秩序”。《土房子》中高低错落、自然天成的旧址,在冷暖不同、大小不一的灰色块中,组成值得细细品味的微妙色彩交响。通过这些具体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孙立新在写生中所处的状态和艺术上的追求。长时间的写生和观察,使他养成了“看”对象的生动性,以及“悟”的提炼、概括能力。在他的写生作品里,我们可以读出“故事”,看到“境界”。
从孙立新《黄河从我家门前流过》这幅融入了更多想象与创造的写生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原始质朴的美,能够意识到民族渊源的根。那苍茫的塬、混沌的水、生生不息的黄土坡,像是一曲高亢而悲怆的信天游,将生命的坚忍和力量彰显得粗犷、倔强、昂扬。2004年的山西临县八堡村的写生,是为博士课程班毕业创作做准备的一次写生活动,孙立新与同学一起,在这个黄河边的小村里住窑洞,吃农家饭,和乡亲们唠家常,生活写生了一个来月。他的毕业创作,就是《黄河情——八堡村生活组画》。在这批人物与风景油画中,孙立新有意将自己的写生感受与在美院学习的体会融合在一起,使写生与创作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将学院的理性和精致扩展到写生里,而将写生的亲历感和生动性保留在画面中。孙立新在总结这批作品的体会时说:“认识的不断提高,得益于实践的不断积累。画本身的东西更重要。”
“开拓通达中国独自的油画之路”(朱乃正语),是几代中国从事油画创作的艺术家的长期实践和毕生追求。孙立新阶段性、常态化的写生行旅,使他在风景画创作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文积累,《朦胧故乡雪》系列的诞生,可以看成是他“井喷”式的一种释放。这些由形制相同的正方形画面组成的风景画,以故乡为主题,以雪景为基调,写实与写意相互融合,有一种梦幻悠长的情调和深邃柔漫的诗意。组画笼罩在“朦胧”的意象之下,《晓色》、《飞雪》、《早春》……是对北国故乡的怀想和迷恋,《绵长》、《轻纱》、《月色》……是对白山黑水亦真亦幻的描绘和倾诉,这种由“景象”抵达“心境”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创作过程中进入了悟与化的境地。如《轻扬》,以层次丰富的灰白色为主调,展现了风的魅力,它轻抚前景中枯黄的野草,在雪原上铺陈出灵动的线条,远景的树向着统一的方向倾斜,与静谧的村庄、逶迤的山峦构成纯净的“世外桃源”,人们能够感受到雪粒在风中弥漫落下的质感和声响,现实中“犀利的北风”幻化成“天籁般的圣境”。在这幅非写实的风景作品中,画家葆有了写生的生动和敏感,但更精心于对景物的重组与构建,突出了意境的营造和渲染。难能可贵的是这种营造和渲染毫无雕琢和刻意的痕迹,是一种修养的自然流露和情绪的水到渠成。如果说化物成像,得意忘像,悟象化境,是形成悟境油画的主要因素,那么,作为《悟象化境》专题展的被邀艺术家之一,孙立新的《朦胧故乡雪》系列作品十分准确地辉映了展览的主题。他的这些作品完成了由实景而“心景”的质变提升,注入了更浓郁的感情因素和人文情怀,具有中国文化独特的意境和韵致。它们从悟象化境的涵义去延伸展开,已然敏锐地触及了中国和西方、传统与当代之间难分难辨的实质问题,在探索“中国独自的油画”路径上走出了具有个人面貌的坚实步伐。
作为当代军旅画坛的中坚力量,孙立新有着淡定而自信的心态。他是一个有规划、有目标的人,经过多年的创作和积累,他对自己和未来均看的非常清晰,他信奉:“创作是一首生活的歌,必须用心去吟唱,用情去体悟。”在艺术理念上,他践行着在朴实与自然的表达中体现令人震撼的革命理想、民族品质和高尚情怀的创作路径。孙立新说他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因为他“始终觉得前面有一个灯塔在引领着,催人去奋进和攀登”。 朱乃正
“写生”,如今已不太时行,尤其对那些眼睛只盯着西方时尚和流行艺术的人来说,早就鄙弃之而不屑一顾。尽管如此,在我们生长的这块辽阔本土,仍还有众多执着坚持写生的痴迷者,有老有少,乐此不疲,自适自得。立新君便是其中一员。近期,他把奋积多年的劳作示我于付梓之前。翻阅再三,这些前前后后的大量作品,都印记着他的生活历程,艺术理念和事艺的足迹。我以其心诚、勤勉、守业所动,有感欲言。
写生,对于一个画家的艺术生命成长发展过程来说,是一种最质朴的存在需要。犹如人每日必须的空气、水份、食粮,而不是豪筵席上的奇珍异馐:也正如取暖御寒藉以蔽体布帛衣衫,而非登台表演的模特时装。可以说,这无疑是一种本能所致。而自然造化中的万千物象,在真诚的艺术家里,无不充满魅力,心神永远为之倾倒而震动,遂能不余遗力去捕捉再现,进而必欲潜心研究。研究之首要者,当是自然造化的内外规律,于此研究的反复程序中,实际上也将自己的心志徐徐融入,并在与自然对话中陶冶磨练自己。与此同时,对造型艺术的规律和要素亦逐步随之而深入探求。由是,画者之内心亦动亦静,真情得以激发而使心、眼、手高度统一相谐,达到物我相契两忘,最后方得集中流露于笔端。此可谓艺术视觉之智慧也。综观中外古今佳作,莫不闪烁这一智慧的光华而魅力四射。我们从立新君的诸多作品中,同样能透视出这种智慧之光。
作为一个军人,立新君长期受到军旅生涯的历练,养成了坚忍不拔的精神,不辞劳苦、不计寒暑,行万里路,踏遍大江南北。所以,无论天穹变幻无穷的云霞,一池清彻倒影,伸展多姿的树枝,远坡上连接天际的树丛,闪亮洁白的桦树干,村舍坎坷不平的小路,劲挺的秋草,覆盖着白雪的原野……,虽似平凡,但在他眼里都未曾忽略而轻易放过,因为这里有自然造化之内美,一旦被有心人去开挖出来,即变成美的语言。凡是能从大自然中汲取不竭真美养料的人,其精神境界必然开豁或得到升华。我想,这就是写生之奥谛与价值所在。
立新君的写生作品,初看似缺亮丽色彩,细看来却能够从中咀嚼出单纯之美。试以音乐相譬喻,他显然不是将各类乐器组成宏大的交响乐章,而是单种乐器奏出的如诗般的妙曲。我想,他应充分认识这一特质,不必枉顾左右而更加精进。

D. 北京博物馆排名是怎样的

北京博物馆排名: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

1、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其中有巨型山东龙、中华龙鸟等恐龙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学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身的鱼类、鸟类、昆虫等珍贵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雌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国宝级珍品。

E. 在北京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地方

我认为是北京的天安门鸟巢这些地方都值得去,我们去吧,还有光这样能让我们对版原先有着深刻的记权忆,有很多东西我们都忘了让我们去看一看,我感觉尤其是北京天安门的升旗,我们值得去看一下,因为那是日出最刚开始的地方能看见日出,我觉得这个地方还好,

F.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基地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国家的

有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探秘:前苏联825GTS基地 据俄报报道,南克里米亚半岛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苏联潜艇的秘密藏身之处,这里有一个地下军事工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设施,隐藏在此处的核潜艇是苏联发动核报复性打击的最后一张牌,因此,这座设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镇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这里也成为苏联时期安全措施最严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苏联已经解体,冷战也画上了句号,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设施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混凝土墙有56米厚 在苏联时代的文件档案中,那个停泊核潜艇的地下设施被称为“825GTS设施”。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令世界震惊,当然也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避免苏联遭受这样的袭击,斯大林下令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反核防御设施,秘密等级为一级。 斯大林认为,建设这样一座设施是必须的,因为一旦发生核袭击,这个设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苏联的潜艇,从而保证苏联有能力发动报复性的核打击。斯大林死后4年开始动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个天然良港,水深而阔,这个港的一侧与独特的塞姆巴洛废墟相联,那是一个中世纪的要塞,而另一侧则在陶罗斯山的山底下,这个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语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这座山把整个地下设施压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开几个洞口作为通向设施的通道,覆盖设施的混凝土墙有56米厚! 这个设施可以抵挡住10万吨级的核武器的直接打击,而厚厚的大门绝对密封,一旦受到核袭击,3000人可以在里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设施里安装能够独立提供空气的机器,还有数台功力巨大的柴油发电机、油管和水管。更令人惊奇的是,设施里面有地下铁路线用于必要的运输,更不用说里面还有完美的指挥所、面包店、润滑油和燃料储存区、医院、居住区、餐厅、厨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娱乐室等,这一切都既能相互联合成一个防御网,又可以独立运作。 停泊7艘苏联时代的核潜艇 “825GTS设施”是一个军事工程学上的综合水道,它包括一个船坞、修理厂、用于储存鱼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储存室,山的两侧各有两个通道,还有一个入口可以从港口进入设施内部,一旦需要,这条通道可以用一个可充气的船锁封死,在山的北侧,还有一个船锁朝向海的门。两个在岩石上的进出口都巧妙地被伪装起来。 有一些数字足以说明这个地下军事设施有多么巨大,一条地下隧道长500米,而有主工作间的走廊长300米,手电筒的光线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远,无法估计出运河的长度,不过向导告诉说是360米长。混凝土的拱门之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12米,高18米。运河的水深达7米。游客中没有人敢走到运河边上看一看。 这么大的地下设施容量惊人,无怪乎可以很轻松地停泊7艘苏联时代的核潜艇或者14艘不同级别的常规潜艇。在里面完成一艘潜艇检查的时间最长是3周,在这个地下设施运作的30年里,维修计划一直没有停止。 苏联海军的辉煌成为美好记忆 今天的游人无法亲眼看到苏联海军在这个地下军事设施中创造的奇迹,光荣已经属于过去。由于苏联的黑海舰队分裂,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地下设施也被破坏了。1991年,里面的潜艇被从地下设施里转移出去,里面设备也被拆除并运走,所有的秘密技术也被销毁,剩下的设备比如管道、电缆、储存罐以及包括档梯和扶手在内的金属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谁进行了这些野蛮的破坏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游客只能用手电筒照一照已经发霉的混凝土墙,偶尔发现一些扭曲的金属部件从墙里伸出来,不过仍可以发现一些指导如何操作鱼雷的说明,但油漆几乎脱落光了。幸运的是还能够发现一个用来运送武器的电车停在铁道上,在和平时期,各个密封的门也已经锈迹斑斑,因为小偷是无论如何也拆不走这些大门的。运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静,仿佛是一条被人遗忘的死河。在苏联时代,建造这个巨大的军事设施花费了巨额的时间、人力和金钱,从现在的破败中仍能看出苏联时期的军事实力,凡是进去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约翰·亨克利说:“我仍然记得我们害怕苏联的时代,现在,我相信我们仍感到害怕。”令人惊奇的是不仅有来自美国的游客,还有来自波兰、加拿大、以色列、荷兰、法国以及德国等国的游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这个地下海军设施的情况,你可以问一问附近的渔民,他们所有的人都声称曾在那里工作过。他们喜欢告诉你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里面有许多旅游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详情。比如,在过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训练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国海军的“海豹小队”那样的苏联海军特种部队保护着。 在工作时,维修工人会被全付武装的海军一直陪同着。潜艇进出只在夜间进行,所以一旦有潜艇进出的时候,巴拉克拉瓦镇的电就会被切断,以保证军事设施的行动。还有传闻说,当船坞里放进水以便让潜艇进去时,里面就会有很多鱼。为了赶走这些鱼,工人们就放烟薰它们,结果这些烟从山上冒出去,说明里面有一艘潜艇正在维修,尽管这个地方有秘密伪装,但由于有烟,间谍仍能发现里面的秘密。 如何处置现在仍是未知数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军事设施已经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开了面纱。但未来这个设施到底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会成为一个博物馆吗?会成为显示苏联军事强大的纪念馆吗?或者只是作为一个和平主义的象征?这些现在都是未知数。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中央博物馆的一个概念性计划,这个地方将被建成一座博物馆,陈列一些主题,包括这个城镇本身的历史、克里米亚战争、在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塞瓦斯托波尔港所起的作用以及乌克兰海军的历史。为了增加效果,将在运河的水面上放置几艘模拟潜艇。 据称,这个地下设施总面积有35万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该市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研究调查工作,以便获取这个城市的地下设施的所有信息,这个委员会发现了600多个地下设施:指挥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阵地、用于储存鱼雷、导弹、炸弹和弹药的储藏室、储存军事设备和食品的储存区、保护军事人员和当地人的掩体等。一些旅游开发专家认为,这个军事设施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应该将它好好地保留下来,毕竟它曾经代表着苏联的一段辉煌历史,现在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杨孝文 任秋凌)

G. 有关抗美援朝老战士的所有资料、事迹

2007年6月6日下午,黄继光的战友、上甘岭战役志愿军45师前线指挥所秘书——年届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谢万丁风尘仆仆赶赴北京,亲手将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组黄继光遗照孤品无偿捐赠给军事博物馆,弥补了黄继光无照片传世的缺憾。军事博物馆专家对照片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进行了认定,并现场为谢万丁颁发了文物收藏证书。

真实记录特级英雄黄继光遗容的照片共5张,均为黑白版,规格为36×24毫米,因年代久远,照片已经发黄,但因谢老精心保存未见丝毫损伤。该组照片中,有俯卧式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张,照片中黄继光两手高擎,保持着扑向敌人枪口时的姿势;另有正面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张,是将烈士遗体倚靠在树上拍摄的,照片中黄继光的胸膛被敌人的子弹打成了蜂窝状,惨不忍睹。由于照片太小,加之照相机简陋,致使英雄的五官难以辨认,但圆脸庞却一览无遗,与传世的画像一致(画像是据黄继光的亲人和战友的回忆所绘);第五张是两名身穿白大褂、脸捂口罩的女卫生员正给烈士包裹白布。

谢万丁讲述了此组照片的由来:1951年3月,他随部队入朝,担任上甘岭战役前线45师指挥所秘书。随着战争进入白热化,很多指战员牺牲,领导安排谢万丁负责保管烈士的遗物。一次,谢万丁无意中发现了这些照片,有着极强政治敏感性的他意识到资料的珍贵性,于是就设法保存了下来,没想到这一存就是55年……

在得知军事博物馆有收藏的意向后,为免出差错,谢老不顾家人的规劝,执意将照片亲自送往军事博物馆。让英雄的照片有合适的归宿是谢老一直以来的心愿,他说自己早就想将照片捐献给国家,但当时他对照片的真实性有些吃不太准,怕万一出了差错负不起责(因为此前黄继光没有照片传世),直至多家媒体向官义芝等当时装殓过黄继光的当事人求证,确认了照片的真实性后,他才敢放心地将照片捐赠给军事博物馆。

因本组照片是惟一记录黄继光事迹的孤品资料,显得弥足珍贵。从照片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当时战争的残酷及英雄的大无畏精神,是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贴切的学习资料。

H.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基地在那个国家

有个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
世界上最大的军事设施探秘:前苏联825GTS基地
〔 作者:杨孝文 任秋凌 转贴自:舰船知识网络版 点击数:2073 更新时间:2004-10-15 文章录入:admin 〕

据俄报报道,南克里米亚半岛的海港巴拉克拉瓦曾是苏联潜艇的秘密藏身之处,这里有一个地下军事工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设施,隐藏在此处的核潜艇是苏联发动核报复性打击的最后一张牌,因此,这座设施的保密程度自不待言,古老的巴拉克拉瓦镇严禁无关人员进入,这里也成为苏联时期安全措施最严密也最神秘的地方。苏联已经解体,冷战也画上了句号,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事设施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混凝土墙有56米厚

在苏联时代的文件档案中,那个停泊核潜艇的地下设施被称为“825GTS设施”。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令世界震惊,当然也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避免苏联遭受这样的袭击,斯大林下令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反核防御设施,秘密等级为一级。

斯大林认为,建设这样一座设施是必须的,因为一旦发生核袭击,这个设施可以有效地保护苏联的潜艇,从而保证苏联有能力发动报复性的核打击。斯大林死后4年开始动工,1961年完成。巴拉克拉瓦是一个天然良港,水深而阔,这个港的一侧与独特的塞姆巴洛废墟相联,那是一个中世纪的要塞,而另一侧则在陶罗斯山的山底下,这个山的名字在土耳其语中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正是这座山把整个地下设施压在了自己的下面,在岩石上打开几个洞口作为通向设施的通道,覆盖设施的混凝土墙有56米厚!

这个设施可以抵挡住10万吨级的核武器的直接打击,而厚厚的大门绝对密封,一旦受到核袭击,3000人可以在里面逃生,且能工作3年之久。设施里安装能够独立提供空气的机器,还有数台功力巨大的柴油发电机、油管和水管。更令人惊奇的是,设施里面有地下铁路线用于必要的运输,更不用说里面还有完美的指挥所、面包店、润滑油和燃料储存区、医院、居住区、餐厅、厨房、浴室、淋浴室以及娱乐室等,这一切都既能相互联合成一个防御网,又可以独立运作。

停泊7艘苏联时代的核潜艇

“825GTS设施”是一个军事工程学上的综合水道,它包括一个船坞、修理厂、用于储存鱼雷以及其它武器的储存室,山的两侧各有两个通道,还有一个入口可以从港口进入设施内部,一旦需要,这条通道可以用一个可充气的船锁封死,在山的北侧,还有一个船锁朝向海的门。两个在岩石上的进出口都巧妙地被伪装起来。

有一些数字足以说明这个地下军事设施有多么巨大,一条地下隧道长500米,而有主工作间的走廊长300米,手电筒的光线太弱了,根本照不了多远,无法估计出运河的长度,不过向导告诉说是360米长。混凝土的拱门之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宽12米,高18米。运河的水深达7米。游客中没有人敢走到运河边上看一看。

这么大的地下设施容量惊人,无怪乎可以很轻松地停泊7艘苏联时代的核潜艇或者14艘不同级别的常规潜艇。在里面完成一艘潜艇检查的时间最长是3周,在这个地下设施运作的30年里,维修计划一直没有停止。

苏联海军的辉煌成为美好记忆

今天的游人无法亲眼看到苏联海军在这个地下军事设施中创造的奇迹,光荣已经属于过去。由于苏联的黑海舰队分裂,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地下设施也被破坏了。1991年,里面的潜艇被从地下设施里转移出去,里面设备也被拆除并运走,所有的秘密技术也被销毁,剩下的设备比如管道、电缆、储存罐以及包括档梯和扶手在内的金属部件全部被拆除偷走,到底是谁进行了这些野蛮的破坏至今也不得而知。

今天的游客只能用手电筒照一照已经发霉的混凝土墙,偶尔发现一些扭曲的金属部件从墙里伸出来,不过仍可以发现一些指导如何操作鱼雷的说明,但油漆几乎脱落光了。幸运的是还能够发现一个用来运送武器的电车停在铁道上,在和平时期,各个密封的门也已经锈迹斑斑,因为小偷是无论如何也拆不走这些大门的。运河的水在黑暗中非常寂静,仿佛是一条被人遗忘的死河。在苏联时代,建造这个巨大的军事设施花费了巨额的时间、人力和金钱,从现在的破败中仍能看出苏联时期的军事实力,凡是进去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约翰·亨克利说:“我仍然记得我们害怕苏联的时代,现在,我相信我们仍感到害怕。”令人惊奇的是不仅有来自美国的游客,还有来自波兰、加拿大、以色列、荷兰、法国以及德国等国的游客。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这个地下海军设施的情况,你可以问一问附近的渔民,他们所有的人都声称曾在那里工作过。他们喜欢告诉你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里面有许多旅游指南中不曾提到了详情。比如,在过去的巴科科拉瓦,附近有训练有素的海豚以及像美国海军的“海豹小队”那样的苏联海军特种部队保护着。

在工作时,维修工人会被全付武装的海军一直陪同着。潜艇进出只在夜间进行,所以一旦有潜艇进出的时候,巴拉克拉瓦镇的电就会被切断,以保证军事设施的行动。还有传闻说,当船坞里放进水以便让潜艇进去时,里面就会有很多鱼。为了赶走这些鱼,工人们就放烟薰它们,结果这些烟从山上冒出去,说明里面有一艘潜艇正在维修,尽管这个地方有秘密伪装,但由于有烟,间谍仍能发现里面的秘密。

如何处置现在仍是未知数

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神秘的地下军事设施已经不再神秘,它向世界揭开了面纱。但未来这个设施到底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会成为一个博物馆吗?会成为显示苏联军事强大的纪念馆吗?或者只是作为一个和平主义的象征?这些现在都是未知数。

据乌克兰武装部队中央博物馆的一个概念性计划,这个地方将被建成一座博物馆,陈列一些主题,包括这个城镇本身的历史、克里米亚战争、在伟大的爱国战争中塞瓦斯托波尔港所起的作用以及乌克兰海军的历史。为了增加效果,将在运河的水面上放置几艘模拟潜艇。

据称,这个地下设施总面积有35万平方米。自1984年至1987年,该市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进行研究调查工作,以便获取这个城市的地下设施的所有信息,这个委员会发现了600多个地下设施:指挥所、通信中心、岸上火炮阵地、用于储存鱼雷、导弹、炸弹和弹药的储藏室、储存军事设备和食品的储存区、保护军事人员和当地人的掩体等。一些旅游开发专家认为,这个军事设施的规模之大令人震惊,应该将它好好地保留下来,毕竟它曾经代表着苏联的一段辉煌历史,现在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杨孝文 任秋凌)

I. 秦始皇兵马俑堪称"世界八大奇迹"它是我们中华名族的骄傲.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中华名族的骄傲.它堪称"世界八大奇迹"

J. 今日祖国的强大的资料是

今日祖国的强大的资料是
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我们的祖国走向了繁荣;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了;1997年,东方明珠——香港回归了;1999年,澳门的炎黄子孙也唱着“七子之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WTO);2001年,我国申奥成功了;2003年,太空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祖国举行了;2010年,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海宝”踏着欢快的歌来到了中国!

二、军事科技上:科技越来越发达,赶上世界先进行列。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州飞船发射成功、嫦娥一号登月成功、龙芯的开发研制成功等。
三、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四、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中国的GDP 位列世界第四位。。
五、社会文化上: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六、生活更有质量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平均出游率达到84.8%,文化产品也大大丰富。2006年,为了让普通百姓看得起风景,享受更有质量的生活,给政府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努力的空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
七、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
一、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 

1、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向外国侵略者割地赔款。
2、受到外国的侵略,被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掠走珍贵的国宝和文化遗产。 
3、祖国的人民受到外国侵略者的欺辱和残杀,如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被无辜杀死的中国人近39万人。
4、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很低,被称为“东亚病夫”。

与国家记忆军事博物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