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军事博物馆的观后感
今天,我和同学们怀着格外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开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地铁。馆内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军事历史与军事文化,还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和中国国防建设的新成就。我们踏上了一条红色的回忆之路,在历史车轮的辙印中为千年来寻求自由和新生的英雄们感慨不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奔赴抗日最前线,冲锋陷阵,浴血疆场。无数的共产党员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许多同学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肖像面前合影,表情如宣言时一般的严肃,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仿佛在对烈士说“昨天你们为了我们而牺牲,今天我们将继续奋斗!”
在回学校的路上,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支撑一批衣衫蓝缕的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跋涉上万里?我想是信念,是责任,是精神,更是民族的灵魂一直伴随他们。四大文明古国中,惟有中国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而其精髓就是贯穿始终的民族精神,它穿越黑暗却从未终断,历尽磨难但仍日积年累。长征精神就是对民族精神的最好概括,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坎坷,都一往无前…
❷ 参观军事博物馆的感受
参观完来军事博物馆,使我懂得了源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落后,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就要被人看不起,就要挨打。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做一名科学家,研制出更先进,更强大的武器,保卫我们国家的和平和安宁。
❸ 参观军博感受150字
参加军博的感受,其实就是我国军队成长的一个过程。参观以后就知道了我们军队的不容易。
❹ 参观军事博物馆感想#
2010年5月9日,参加了党校高级班的党日活动——参观位于北京市复兴路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次的党日参观学习活动使 我们收获良多,获益匪浅。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西长安街。老远就能看见,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老式的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馆内陈列以中国军事历史为主线,展示了近五千年来主要的军事事件、军事人物、军事论著、军事科技、兵器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国防建设与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新成就。分七大展馆展出,分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馆、兵器馆、中国古代战争馆、中国近代战争馆。其中中国古代战争馆和中国近代战争馆的设立,标志着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史扩展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军事史,初步形成了中国军事通史陈列。军事博物馆有藏品13万余件,历史照片45万余张,图书资料10万余册。基本陈列展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军事历史与军事文化,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历史和中国国防建设的新成就。藏品丰富,陈列形式多彩,具有民族风格。
进入军事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雕像,他风姿飒爽凝视东方,顿时让同学们感觉到整个大厅变得庄严肃穆,心中油然满腔敬畏之情。走进大厅深处,一件件展品映入视野,有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生锈,有的还沾有当年的血迹,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看着它们我好像也回到了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强烈的历史凝重感扑面而来。
位于一、二、三层楼分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馆,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三个馆用五千多件文物和图片介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人民军队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
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减轻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冲锋在前,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历史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先锋队。
从博物馆中一路走来,看到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在新中国蓬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党一路成长的艰辛与自强,更深刻的感受到“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名党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深深的震撼着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激励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不断充实自身,加强理论修养,发扬不怕吃苦,自强不息的伟大革命精神,从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因为只有思想上先入党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更加积极起来,更加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❺ 北京军博的观后感!!!
没有可观的,内部装修。
❻ 六年级小学生在九.一八这天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600字
看“校园往事”吧,回忆似水年华
❼ 军事博物馆参观心得
2010年5月9日,参加了党校高级班的党日活动——参观位于北京市复兴路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这次的党日参观学习活动使 我们收获良多,获益匪浅。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西长安街。老远就能看见,正门上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匾额,匾额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老式的建筑,巍峨壮观,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馆内陈列以中国军事历史为主线,展示了近五千年来主要的军事事件、军事人物、军事论著、军事科技、兵器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国防建设与人民解放军建设的新成就。分七大展馆展出,分别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馆、兵器馆、中国古代战争馆、中国近代战争馆。其中中国古代战争馆和中国近代战争馆的设立,标志着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已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史扩展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军事史,初步形成了中国军事通史陈列。军事博物馆有藏品13万余件,历史照片45万余张,图书资料10万余册。基本陈列展示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军事历史与军事文化,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历史和中国国防建设的新成就。藏品丰富,陈列形式多彩,具有民族风格。
进入军事博物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的雕像,他风姿飒爽凝视东方,顿时让同学们感觉到整个大厅变得庄严肃穆,心中油然满腔敬畏之情。走进大厅深处,一件件展品映入视野,有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生锈,有的还沾有当年的血迹,它们是历史的见证。看着它们我好像也回到了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强烈的历史凝重感扑面而来。
位于一、二、三层楼分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馆,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三个馆用五千多件文物和图片介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人民军队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
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减轻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冲锋在前,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历史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先锋队。
从博物馆中一路走来,看到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现在新中国蓬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党一路成长的艰辛与自强,更深刻的感受到“与时俱进”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名党员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换来的,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深深的震撼着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以革命前辈的伟大精神激励自己,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生活中不断充实自身,加强理论修养,发扬不怕吃苦,自强不息的伟大革命精神,从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因为只有思想上先入党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更加积极起来,更加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❽ 急求1份关于参观中国军事博物馆有感的文章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屈辱的一页。一百多年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而不屈的中国人民,则一直在黑暗中苦苦寻找复兴之路,经过一百多年的追寻与探索,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胜利的喜悦,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本月13日,再现了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复兴的展览《复兴之路》,在军事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五个部分,分别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此次展览的展品由国家博物馆提供,其中包括图片748幅,文物630件,其中70件是国家一级文物。
三千斤大炮抵不住二千英军
展览第一个重量级文物是林则徐向清政府报告“虎门销烟”的奏折。奏折中,林则徐详细叙述了在虎门销毁英国鸦片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以至于使道光皇帝看得热血沸腾,朱批道:“大快人心一事,知道了。”但这一大快人心事,很快就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军进犯广州,遭到抵抗后,转攻厦门,又被邓廷桢的军队击退。1841年1月7日,2000多英军又进攻沙角、大角炮台。这次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很快炮台失陷。展览中,由抗英名将邓廷桢和关天培监制的虎门大炮,见证了这段历史。
这大炮纯铁铸成,体长2.5米,重3000斤,射程1000米。炮身为筒形,前小后大,两侧有耳轴,炮身上镌刻有“道光十六年七月”“炮重三千斤”等铭文。但这样的庞然大物,却抵挡不住2000英军的进攻,很快虎门陷落,广州陷落,镇海陷落……清政府在英国的尖船利炮下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
黑暗中摸索前进的道路
经过鸦片战争的失败,一批进步的中国人,抛却了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他们开始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政治制度,企图找到一条自强之路。展览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集中展出了一批清末民主人士为探索救国之路而办的刊物。其中,1897年由严复等人创办的《国闻报》就在展出之列。它不但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而且是报道国内外新闻、介绍西学新知、发表时事评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阵地。
另一个与严复有关的是他翻译英人赫胥黎《天演论》的手稿,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启发了一批国人。此外,中共二大宣言、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各个版本等文物,都记录着中国人民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展厅中,一个巨大阴森的绞架吸引了很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个绞架正是当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革命先行者李大钊使用的。绞架由纯铁制成,顶部可以固定绳索,脚下有两个可以抽拉的踏板。据国家博物馆展览二部副主任曹欣欣介绍,这个绞架是反动军阀专门从德国进口的,它也是最早收藏进国博的藏品,编号为001。
1927年4月28日,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张作霖不顾各方舆论的压力,杀害了李大钊等20多名革命志士。但共产主义理论却并没有被扼杀,它像星星之火燃遍了整个中国,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复兴之路”。
“血石”见证八年抗战烽火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军民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
在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成为第一个为抗战牺牲的高级将领。1940年5月为抗击武汉日军的进攻,在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进行的枣宜会战开始了。会战首先以枣阳为中心的展开。为了完成围歼日军队任务,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亲率一部深赴敌后,误入日军包围。张自忠将军率部血战到底,不幸牺牲。这次展览展出了两块被张自忠鲜血染红的“血石”。这两块暗红的石头看起来触目惊心,仿佛把观者带回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沙场。
八年,无数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于迎来了胜利的那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在南京黄埔路(今解放路)国民党陆军总部,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向中国投降书上签字。同时向中国政府交出的,还有冈村宁次象征军权的军刀。这把染着无数中国人鲜血的军刀,也在此次展览之列。
新文物记录新中国的成长
除了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以外,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变化的新文物。
1954年4月,苏、美、英、法、中五国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登上国际舞台。对于长期被孤立和包围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全面打开外交局面的好机会。周恩来总理当年出席会议时,身穿黑色大衣,头戴黑色礼帽的潇洒形象,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顶记录着历史的礼帽,这次也在展出之列。同时展出的还有周总理在会议上的发言稿原件。曹欣欣告诉记者,为了这次展览他们还专程收集了一批新文物。山东普通农民刘元玖40多年的家庭账本就是其中之一。这二十多个账本,记录了刘元玖一家日常的收支情况。它不但记录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生活的变迁,也折射出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面对这些记录了中国百余年来寻找“复兴之路”的展品,一位89岁高龄的老观众李唯实感慨不已。他说:“我1919年生人,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近百年历史也是我的人生,看着这些展品,好像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在我年轻的时候,绝对想不到中国能有今天这样富强,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选择了共产党领导这样一条正确的道路。”
❾ 参观军事博物馆有感开头
庄严、肃穆、壮观,刚走进军博,迎面而来的是几幅巨型画像,暗黄的色调,让你心中顿时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