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非洲军团的武器装备

非洲军团的武器装备

发布时间:2021-02-24 23:02:41

⑴ 斯图卡的军用战机

型号: 双座反坦克强击机
动力: 一台Junkers Jumo 211J-1型发动机,最大动力1059千瓦 ( hp) ,2600转/分 ;最小动力887千瓦 (1190 hp),2400转/分。
速度: 最大速度410 km/h,最大巡航速度310 km/h ,常规巡航速度190 km/h。
升限及航程: 实用升限7290 m ,巡航半径448 km
载重: 空载重量3900 kg ,满载重量6600 kg
尺寸: 长11.5 m,宽15m,高3.88 m,机翼面积33.69 m2
武器装备: 两门BK 37型37 mm机关炮,一挺MG 81型7.92mm轻机枪(位于座舱后部),携带6枚总重1800 kg炸弹。 斯图卡轰炸机以精湛的攻击表演赢得了一战德国王牌飞行员、时任德国空军技术部主管的Ernst Udet的青睐后,他下令所有后来设计的轰炸机都必须具有俯冲攻击的能力,因此,很多诸如He 177型重轰炸机等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设计被迫修改或取消。
在进攻波兰的战役中,超过300架斯图卡轰炸机参与了对波兰的空袭行动,并且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而在1940年进攻法国和低地国家的行动中,斯图卡的表现则让世界为之震惊。英国、法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军队数量和坦克数量都超过了德军,而德国空军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这使得德军地面部队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向前推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这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斯图卡就像一门会飞的火炮,具有大范围的作战能力和灵活的攻击性,在盟军的阵线后方集结的法军装甲部队常常在运输途中就遭到了斯图卡毁灭性的打击。在一战中德军始终无法突破西线协约国军队的防线,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防御的一方总能迅速的调集大量的援兵去填充战线的缺口。然而,斯图卡颠倒了这个程序:德军可以利用装甲摩托化部队快速的挺进,而盟军则在自己的防区中举步维艰,盟军部队犹如爬行般的行进速度是因为德国空军不停顿的反复空袭所造成的。然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之所以有出色的表现,还是得益于当时德国空军具有压倒型的空中优势。但是,即便如此,在法国的空战中,斯图卡轰炸机还是暴露出其防御能力不足的弱点,一挺7.92mm机枪根本不足以挡住敌方战斗机的攻击。 少量的斯图卡战机进入了非洲军团和意大利空军服役,但所造成的影响十分有限。而在东线,Ju 87充分的展现了其优良的攻击性。在1941年,苏联空军彻底被德国空军所压制,290架之多的斯图卡轰炸机在前线根本没有任何受威胁的感觉而从容的对目标发动攻击。Hans Ulrich Rudel,希特勒最宠爱的飞行员之一、德国空军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在对Kronstadt的空袭中成功的用斯图卡轰炸机击沉了苏联战列舰Marat号,接着,他在使用了装备着37mm反坦克炮的号称“坦克棺材”JU-87G型斯图卡轰炸机之后,取得了击毁519辆坦克的惊人纪录。到了1943年中期,斯图卡轰炸机开始面对恢复元气的苏联空军的严重威胁。
JU-87S也曾提供给罗马尼亚、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空军使用,在其生产高峰期每年产量达1814架,截至1944年共有5700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投入使用。
JU-87作为一架出色的俯冲轰炸机,在不少的经典战役中基于他的优良性能都发挥出色。 同时德国又是一个充满王牌飞行员的强大国家。在列宁格勒战役中,当时驻扎在此的第7俯冲轰炸航空团发挥出色。其中王牌艾迪·埃特上尉出击50余次,共打击苏军坦克187辆、火炮526门,令苏军闻风丧胆,被授予铁十字勋章 。由于表现出色,后被希特勒召回德国用于宣传。三个月后他·回到战场。直至战争结束,他共摧毁苏军坦克317辆 、火炮869门。但是不幸的是战争结束后遭遇空难,不幸身亡,年仅29岁。 译名: 斯图卡
片名: Stukas
导演: 卡尔里特
主演: 卡尔拉德达茨 Hannes Stelzer Ernst von 克利普施泰因
日期: 1941年6月27日 德国
国家: 纳粹德国
对白: 德语
字幕: 无
发行: 德意志帝国 二战时期,纳粹第三帝国时期的宣传之作。影片讲述了1940年4-6月,一位年轻的德军飞行员,驾驶着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在法国执行轰炸任务,战争的残酷使其渐渐沮丧,意志消沉,失去了生活情趣。后来在听了瓦格纳的音乐,使他重新鼓舞了斗志...

⑵ 隆美尔的非洲军有多少人,装备

德国抄的非洲装甲兵团1941年袭7月的战斗序列 第21装甲师: 第5坦克团 第104装甲输送车团 第3侦察营 第104自行火炮团 第200机械化步兵营 第15装甲师: 第8坦克团 第115装甲输送车团 第33侦察营 第33自行火炮团 第33机械化步兵营 第90轻装师: 第36步兵团 第155步兵团 第200步兵团 第580侦察营 第900机械化步兵营

⑶ 隆美尔元帅的北非军团中有多少德军部队,装备如何

隆美尔元帅的北非军在最多时约有十多万左右的德军部队

德意志非洲军( Deutsches Afrikakorps  )是二次大战北非战场中的德国装甲军。不同时间里其编制、人数有浮动变化:

非洲军于1941年2月12日建立,最初只有第5轻型师,由第5装甲团(2个坦克营共150辆)、第104摩托化步兵团(2个营装甲掷弹兵)、第3摩托化侦察营、2个反坦克营和1个炮营组成,后改称第21装甲师。随后加强的第15装甲师构成了非洲军的核心。

1941年8月,得到第90轻型师、意大利第20军、第21军和萨沃纳师加强的非洲军升格为非洲装甲集群。1942年发展成非洲装甲集团军,加入了第164步兵师和1个伞兵旅。该部也称为德-意装甲集团军,后来改称意大利第1集团军,1943年2月与1942年增兵进入突尼斯的德军第90军发展而来的第5装甲集团军合并成为非洲集团军群。

第5装甲集团军1943年3月辖第10装甲师、第21装甲师、第334步兵师、第999步兵师、混合伞兵-装甲掷弹兵师以及2个空军高炮师和意大利步兵部队。1943年3月非洲集团军群达33万多人,人数约1/3的德军是作战主力

空军参战的部队包括第26驱逐机联队第III大队、第27战斗机联队第I大队、第26战斗机联队第7中队、第2俯冲轰炸机联队第II大队,另外还包括第3夜间战斗机联队第1中队、第2夜间战斗机联队第2中队以及来自其他单位的成员。

武器装备:

1、坦克

非洲军主要使用I号、II号、III号坦克,有少量的38t和IV号坦克,也有使用意大利轻型坦克的情况。第5装甲集团军在1943年投入了33辆虎式坦克,虽然击毁大量美军坦克,但已经无法扭转战局。

2、火炮

Pak35/36,Pak38 反坦克炮;FH 18型105毫米榴弹炮;88毫米防空炮,SkKfz 10/4型20毫米自行高炮。

3、飞机

主要型号是梅塞斯米特 Bf 109 和 Bf 110 型战斗机,以及容克 Ju 87“斯图卡”攻击机

【参考文献】:

1、Von Luck, Hans (1989). Panzer Commander: The Memoirs of Colonel Hans von Luck

2、Heeresgruppe Afrika, Pipes, Jason Retrieved May 12, 2005

3、Mitcham, Samuel W. (2007). Rommel's Desert War: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Afrika Korps.

4、Afrika Korps,en.wikipedia.org

总体而言,隆美尔的非洲军在重装备上比欧洲战场要低一个档次,许多部队在调入北非时被要求替换现有装备,转而使用一些过时的武器(如将手头的Pak38 反坦克炮换成Pak35);坦克数量和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由于地中海运输航线的脆弱,补给无法跟上,装备补充不易,连过时的I号,II号甚至还不够用。

⑷ 德军非洲军团军服是什么样的,和欧洲战场上的党卫军与国防军一样吗,官兵都穿不穿马靴

此帖原创
非洲军的衣服用了沙漠色和粉红色
因为粉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很不起眼版
能起到伪装隐蔽权的作用
国防军的制服是灰色(原野灰)的 在城市战中很好用 和墙的颜色一样
党卫军的制服是黑色的 夜战效果突出
后来党卫军第一个列装了迷彩服

⑸ 二战时意大利的武器装备能排上号吗

1 维内托级战列舰

⑹ 二战德军非洲军团:请问德军在北非都曾经使用了哪些重型装备,比如88mm高炮、三号G、极初期虎等等

战斗序列(年)
师部
第200摩托化地图班
第200摩托化通信队
第200建筑队
第5装甲团
第104步兵团
第8机枪营
第155炮兵团
第3侦察营
第39反坦克营
第200工兵营
第200通讯营
第200野战补充营
师补给单位
1941年2月刚好是新的装甲师编制标准颁发的时间,根据该标准,每个装甲营应编有1个营部连、两个轻型坦克连和一个中型坦克连,外加一个坦克中队负责管理所有多余的坦克。营部连包括了一个通讯排(2辆指挥坦克和一辆III型坦克)和一个装备5辆轻型坦克的坦克排(第5装甲团的两个营各有两个轻型坦克排,外加在团部多另一个排)。每个轻型坦克连包括一个连部(2辆III型坦克)、1个轻型坦克排(5辆轻型坦克)、3个轻型连(5辆III型坦克)。中型坦克连有1个轻型坦克排和三个坦克排(4辆IV型坦克)。加上团部连的8辆坦克(编制同营部连),整个装甲团的编制应拥有6辆指挥坦克、45辆II型轻型坦克(第5装甲团有60辆)、71辆III型坦克和28辆IV型坦克。

而当第5装甲团最终在3月10日抵达的黎波里的时候,该团拥有7辆指挥坦克、25辆I型坦克、45辆II型坦克、61辆III型坦克(另有10辆在海上运输时损失)和17辆IV型坦克(3辆海运时损失),可以看到这一数量是相当符合编制要求的,除了II型坦克由于数量不足部分地被I型坦克所替代。
装备方面,I型坦克可以确定为是早期的PanzerIA型,II型坦克是属于II C型,III型坦克的型号难以确定,但根据命令所有运往北非的III型坦克至少是装备了50mm火炮,包括那些装备37mm炮的早期型号也要进行改装。而IV型坦克则是当时最普遍的D型和E型。

第39反坦克营在接到前往北非的命令时,被要求将原有的新式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上交,换为旧式的Pak35/36型37毫米炮,但最终前往北非时,每连的第1排仍然是新型Pak38。第39反坦克营下辖的3个反坦克炮连中,1排装备3门Pak38,2、3排装备4门Pak35/36。该营最终在41年9月份的时候将所有37毫米炮换装为50毫米炮。

第605反坦克营装备的全部是Panzerjager I(全名47mm Pak (t) L/43 (sfl) auf PzKpfw I Ausf. B),该营下辖三个连,每连三个排,每排三辆Panzerjager I自行反坦克炮,该自行反坦克炮在北非一直到1942年下半年仍然有不少还在北非德军中服役。
防空部队方面有两个单位:第606高炮营(摩托化)和第33高炮团第1营(摩托化),虽然都是高炮部队,然而前者是属于陆军,而后者是属于空军。前者的正式写法是Fla-Bataillon (mot) 606,后者是I./Flak-Regiment 33,写法上Fla和Flak是不同的。606营有3个高炮连,每连12门20毫米高射炮。33团1营有3个重型高炮连和2个轻型高炮连,重高炮连每连4门88毫米炮,轻高炮连每连12门20毫米炮。SkKfz 10/4型20毫米自行高炮

步兵、炮兵、侦察部队装备情况。
步兵方面由两个机枪营组成,不同在于第2机枪营的第5连是工兵连,而第8机枪营第5连则是反坦克炮连。

每个营的装备数量为46挺轻重机枪、9挺反坦克枪、15门50毫米或80毫米迫击炮、6门反坦克炮(第8机枪营为15门)。机枪连人员定额为4名军官、39名军士,163名士兵。装备方面是134支步枪、60支手枪、16支冲锋枪、12挺重机枪、3门50毫米轻迫击炮和3挺反坦克枪。至于具体型号的装备型号就从略了,无非是Kar98、MG34等等。
炮兵方面还是leFH 18型105毫米榴弹炮,第75炮兵团第1营下辖3个炮兵连,每连4门。
第3侦察营方面,装备各型轮式装甲车44辆,型号包括SdKfz 221/222/223/231/232等。另外重武器连装备有6门反坦克炮。

另外,非洲军团没有装备虎式坦克,装备虎式坦克的是德意非洲集团军群(司令为J.阿尼姆大将)里面的 德第5装甲集团军

⑺ 谁介绍一下二战时德军的武器装备

1933年德军重整军备时,急需一种结构简单, 造价低廉且适合训练用的坦克以供新成利的装甲部队进行训练并从中吸取经验。 德国埃森( Essen) 和克虏伯 (Krupp) 兵工厂便及时提供了一种符合要求的LK-B1的原型车。此车受英国维克斯 (Vickers)六顿坦克影响甚大, 故外型上有多处象似。1934年2月三日完成第一次试车后,德国陆军即定购150辆,定其型号为 Pzkpfw I Model A。改进后的Model B型推出后, 德国陆军部再次大批定购(2000)辆。
1939年3月15日,德军侵入布拉格,占领了捷克全境。这样,捷克在二战期间便成为德国的“保护国”。二战期间,捷克共生产了 LT-38坦克 (德国人称为38(t)战车)A型一G型1414辆(含原型车3辆),各型号之间仅有微小差别。 在1939年5月一11月间共生产A型150辆。其特点是由原型车的3名乘员改为4名乘员,换装了德国制造的电台和瞄准镜。 1940年1月一5月间共生产了B型110辆,C型110辆。A型-C型参加了德国入侵法国的战斗,装备了德国的第7、第8坦克师。 D型共生产105辆。E型共生产了275辆。E型在车体和炮塔的正面均装有附加装甲,车体侧面的装甲厚度也增加到30mm(原为15mm)。 F型共生产了250辆。 S型共生产了90辆,这是因为它是由瑞典特许生产再归德军使用的,因此得名。 G型共生产了321辆。
早在1933年,希特勒就下令德国各军工公司研制一种重15t,装备有37mm或者50mm火炮的装甲指挥坦克。古德里安打算让这种坦克成为德国新组建的装甲师的主力装备。1936年,苯兹公司在柏林制造出第一辆原型车,其他公司也制造出他们的样车。1937年5月,苯兹公司制造出第一辆PzKpfw III.A战斗坦克。其后又有3种改进型:B,C,D型。不过PzKpfw III.A,B,C,D这4种型号都属于试验型,生产量很小。1939年德国开始生产E型,这种型号是正式装备部队的初生产型,后期的E型开始装备一门50mm短身管火炮,这个型号是德军入侵波兰的主力坦克。到1941年,德国又开发了F,G,H这3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它们统一的编号为Sd.Kfz.141,这几种型号的III型坦克和以后J型早期型都装备短身管50mm或者37mm火炮。1941年到1943年之间PzKpfw III战斗坦克又增加了4种型号:J,L,M,N型。除了N型和J早期型,都安装一门长身管50mm火炮。J,L,M统一编号为Sd.Kfz.141/1。而在1942年至1943年间生产的N型则是装备一门短身管的75mm火炮,它的编号为Sd.Kfz.141/2。在它的12种型号中J型是生产量最大的,分两批一共生产了3OOO余辆。到1945年,各种型号的PzKpfw III战斗坦克大约生产了6000辆(有些资料上说有12000辆之多)。
(Pzkpfw-Ⅳ型 中型坦克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号坦克,为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希特勒于1934年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mm火炮的Ⅳ号坦克,Ⅳ号坦克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A型坦克出厂,战前Ⅳ号坦克的A、B、C型仅有小批量生产,大多用于测试和训练,但波兰战役中的部分参战坦克受到部队的高度赞誉。1939年10月D型投产,成为最初的生产型。1940年E型投产,1941年F型(F1)投产,Ⅳ号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苏德战争开始时,Ⅳ号坦克装备数量不过数百。
战争开始后,面对苏联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国性能最好的Ⅲ、Ⅳ号坦克也大为逊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相当部分反坦克任务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国坦克的装甲薄弱,难以抵挡苏联步兵反坦克武器攻击。但德国坦克战术运用的出色,以及良好的步坦协同,所以能够避实击虚,在战争初期取得很大战果,此外苏联各级军事指挥的无能也促成了这一结果。但Ⅳ号等坦克的性能劣势是无法回避的,随着苏联红军战术指挥能力的逐步回复,结果就是德国在莫斯科战役的惨败。 而后,德国人除开始研制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开始对Ⅲ、Ⅳ号坦克大加改进。首先Ⅳ号坦克F1型改装长身管75mm火炮,成为F2型,然后42年G型投产,两种型号坦克的增强了装甲,火力也大为加强,勉强可对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运至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该坦克火力强、结构好,是当时非洲战场德意军队最倚重的装备。 1943年H型和J型投产,进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护,产量均超过3000辆,在数量上逐步取代Ⅲ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不足,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Ⅳ号坦克总产量达8000辆以上。此外,Ⅳ号从战争初期开始就推出变形车,包括旋风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熊式155mm自行榴弹炮等。最重要的当属以Ⅳ号底盘发展的驱逐战车,安装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简称“Ⅳ驱”。这些变形车数量达2859辆,在各个战场的德军装甲兵团、装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队中都有广泛使用。
黑豹”坦克是德国二战后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视,在后期德国坦克生产中平均产量最高,D、A、G三中型号达到了6042辆。1944年5月还开始研制“豹”F型,但到战争结束只生产了20辆左右。此外,豹式的后继型号豹2准备安装88mm火炮,但只出现了原型车。
“黑豹”坦克与对方的T-34/85相比,防护性能绝对优于T-34/85,火炮口径虽然为75mm,但70倍口径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于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于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从全方位性能上超过英美各型同类坦克。不过这一切的背后就是豹式全重高达44~46吨之多,几乎和苏联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个级别。但同样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颇有标准不同的缘由。豹式的工艺复杂,产量难以和T-34、M4“薛尔曼”等盟军坦克相比,因此经常处于战场上的数量劣势地位。豹式还是最先安装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坦克,开创了坦克夜战设备的时代。豹式坦克的变形车主要包括豹式指挥坦克和“猎豹”坦克歼击车等。豹式指挥坦克产量多达1750辆,是豹式变形车数量最多的一种。而赫赫有名的“猎豹”歼击车则有“二战时期最优秀坦克歼击车”的美称,火力堪与“虎2”坦克相比,装甲防护也超过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样出色的机动性,成为德军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过“猎豹”产量只有382辆。
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末,仅生产了1,355辆“虎I”坦克。44年4月,“虎I”的月产量达到最高水平,生产了105辆。“虎I”最终被“虎II”所取代,但它仍然是二战中令人畏惧的德军坦克的象征。
“虎王”重型坦克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⑻ 非洲军团的二战非洲军团

1941年2月,北非的意大利军队正在灾难性的溃败边缘苦苦挣扎。从1940年12月9日起,英军便势不可挡地使他们从埃及节节败退。1941年2月5日,英军在位于Beda Fomm的沿海道路上把意军溃退队伍一分为二。两天内,在英军步步逼近Tripolitania时,沿路除了7000名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以外,其他意军均已被粉碎。 此时,英军业已摧毁了意大利的四个军团,俘虏了130,000人、400辆坦克及大约1,300门火炮,己方则为500人战死、1,373人受伤、55人失踪。 阿道夫.希特勒并非无视北非战场的局势。意军的失利不仅会严重削弱法西斯同盟的政权,而且对轴心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在1940年10月,Wilhelm Ritter von Thoma将军被派往北非视察及评估支援行动的可行性。但此事一直拖到12月英军发动几乎要打败意军的攻势才得以付诸行动。1941年1月22日,英军攻占了托布鲁克(Tobruk)码头,此时德国人才勉强答应出兵。原计划是派遣第十Fliegerkorps到Sicily去攻击英国皇家海军和停靠在地中海的其他英国人,同时于2月派遣第五轻装师到北非。但在Beda Fomm遭遇战败后,计划便改成在三月份派遣一支增加了第十五装甲师的装甲部队抵达北非。 希特勒挑选了埃尔温.隆美尔将军(Generalleutnant Erwin Rommel)作为新成立的德国非洲军团(Deutsches Afrika Korps,简称DAK)指挥官。他在1938~1940年间曾任Fuhrerbegleit营的营长,1940年在法国担任第七装甲师的师长。DAK本是由意军的加里波第将(Gen.Gariboldi)指挥,隆美尔的部队只是他手下的一个作战单位,但只要他觉得意军的命令对他的指挥不利,可以直接向位于柏林的OKH上诉。在2月11日与墨索里尼(Mussolini)及意军高级将领们在罗马会晤后,隔天隆美尔就和他的副官们乘飞机飞抵Tripoli了。 2月14日,第一批德军作战单位抵达托布鲁克港。在一段时间的行军后,他们很快被派遣到位于东部的El Agheila。在那里,隆美尔计划建立一条靠东的防御战线。但加里波第将军却不同意,他想在西面一点儿的地方建立战线。隆美尔对此置之不理,在部队刚刚到达后马上命令他们向东行军。 2月24日,DAK与英军首次遭遇,击毁了三辆装甲车、一辆卡车,俘获了另一辆卡车而己方无一伤亡。3月23日,德军侦察部队报告El Agheila防守比较薄弱,于是隆美尔下令第五轻装师隔天拿下该城。紧接着,德军于3月31日进攻了Mersa Brega。英军招架不住,纷纷撤退,这使得德军步步逼近Agedabia。此时,隆美尔实在难以抵挡追赶穷寇的诱惑,派遣了一支装甲车辆小分队往沿着Benghazi的海岸线沿路追击,4月4日将之打垮。同时,一列坦克、火炮编队穿过农村直抵Mechili,最终于4月6日到达。有些德军作战单位油料短缺,隆美尔以个人名义运了点给那些束手无策的炮兵部队,自己却迷路闯入敌军部队,所幸免于被俘的命运。 与此同时,英军的O’Connor和Neame将军却在司机误闯德军部队所在地时而被俘虏。到了4月11日,除了一小支部队还包围着托布鲁克以外,英军已被从Cyrenaica彻底赶出。但是第五轻装师在4月14日与4月30日对英军防御阵地的两次进攻均以惨败告终,致使英军在此地站稳脚跟并围攻德军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夺取托布鲁克的失败对德军造成了负面的深远影响,因为它对于在Tripoli与Alexandria之间长达1,000英里的战线上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中继站,英军对此地的占领可以大大缩短隆美尔的生命线。此外,它持续的抵抗对提高盟军士气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4月25日,德军进攻了Halfaya隘道并沿着海岸线将英国人赶回Buq Buq。隆美尔没有理由不欣喜若狂:他在短短两周内已将英军从意军那里夺走的版图尽复囊括手中。德军开始巩固战果,在Halfaya隘道及Sollum隘道两地修建了工事、布下雷区及铁丝网。 由于英国首相丘吉尔(Churchill)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尽快解围托布鲁克,5月15日,Wavell将军策划了一次针对Halfaya隘道的进攻,此次进攻代号是“简短行动(Operation Brevity)”。这条通道经历了几次激烈的交火后很快地和Capuzzo要塞一起被英军夺回来。然而5月27日,隆美尔携增援部队再次从英军手中相继拿下了Capuzzo要塞和隘道。而后德军在隘道里增加了驻军并划归Hauptmann Wilhelm Bach管辖,他很快将由于防守得力而赢得声望,此为后话。虽然经历失败可英军并未感到沮丧。 在接收了新的坦克及军队后,Wavell于6月15日再次发动了进攻Halfaya隘道的“战斧行动(Operation Battleaxe)”。隆美尔已从截获的电报中得知这一即将到来的进攻,因此德国炮兵们均做好准备,摩拳擦掌静待猎物上门。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著名的88mm炮就一举摧毁了11辆马蒂尔达(Matilda)MK.2型巡航坦克。同时,德军也得到了新的增援。第十五装甲师于4月24日、5月2日及6日分三次抵达。当第五轻装师向Sidi Omar反方向推进时,第十五装甲师的第八装甲团在Capuzzo要塞与英军的第四及第七装甲旅发生激烈交火。此时,第五轻装师和第十五装甲师一起向Halfaya隘道推进,意图拦截后撤的英军。但英军却向东撤退,沿路丢下了不下220辆坦克在战场上,其中87辆被彻底摧毁。后来,英国方面宣称他们击毁了100辆以上的德军坦克,但德国人坚持说只损失了25辆。 经历了这一战,Wavell难咎其责“光荣”下岗,他的位子被拥有爵士头衔的Claude Auchinleck将军顶替。
另一方面,隆美尔于7月1日被晋升为将军而且他统帅的军队也升格为Panzergruppe。另一个德军师“非洲师z.b.V”——由一些在北非服役的空降部队组成的独立作战单位——也划归隆美尔指挥。Panzergruppe是由DAK中的第五轻装师、第十五装甲师、非洲师z.b.V以及意大利55 Savana步兵师加上意大利第二十一军组成。其中第二十一集团军拥有四个步兵师,名称分别为:17 Pavia、25 Bologna、27 Brescia及102 Trento摩托化步兵师。 新成立的Panzergruppe Africa的首次行动是在1941年9月,他们进攻了位于埃及边境线上的Bir Khireigat。它被德军误以为是一个巨大的英国燃料及补给品供应站。结果在发现一无所获后,隆美尔再次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托布鲁克。 英军继续不断地增强自身实力,组成了新的第八军。它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及南非的部队组成,指挥官是拥有爵士头衔的Alan Cunningham将军。目的在于切断德国在Halfaya隘道驻军、解放托布鲁克的“十字军行动(Operation Crusader)”于11月18日开始。当隆美尔意识到英军强大的兵力后,他指挥着由第五轻装师重组而成的第二十一装甲师自东从Sidi Azeiz至Gabr Saleh一线发起反击。在这个地方隆美尔的军队和英军第四装甲旅交战并给予重创。11月21日,隆美尔下令DAK向Sidi Rezegh的第七装甲旅发动进攻。当时此地的机场被英军占领,他们还摧毁了一些飞机。战斗十分激烈,双方均损失惨重。 英军的损失使隆美尔确信他应该把DAK派到两军交界处并尽可能多地消灭第八军的有生力量。于是以隆美尔座车为先锋,DAK沿着Trigh el Abd向东全速前进,一路上英军望风披靡,四散逃窜。Cunningham将军的座机刚要起飞时挨了炮弹,他本人也差一点被俘。与此同时,隆美尔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座车在路上抛锚了。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乘坐缴获的英军“猛犸(Mammoth)”ACV的Cruwell将军并被接上车。由于被困在两军交界处迷了路,且担心被路上不断出没的敌军巡逻队发现,他们摆了一晚上“车阵(leaguer)”,提心吊胆的一宿才过去。 虽然给英军造成重创,德军自身的损失也使DAK元气大伤。 12月上旬,由于几乎没有可资使用的坦克及油料的严重短缺,隆美尔得出结论——他不得不退出Cyrenaica。前几个月送来的补给品最终只有1/3左右送达,而隆美尔也得到了1942年1月以前将没有任何增援的坏消息。24天后的11月26日,英军又一次对托布鲁克发动围攻。12月7日、8日两天,德军的撤军开始了。到了1月10日,他们已成功地退到意大利在El Agheila的防线之后。英国的追兵由于供给跟不上,也被迫停下了脚步。 1月5日,望穿秋水的首批增援终于到达了,包括54辆坦克、20辆装甲车、许多对空炮及炮兵,还有大量燃料及军需品,大部分坦克被分配给第十五装甲师。隆美尔再次发动攻势,与1月21日重新夺回Agedabia和Beda Fomm。情报显示,此时英军正面临着严重的补给不足的问题,于是德军的这次行动马上转变成了一次大规模的总攻。1月29日夺取Benghazi后几天,德军继续将溃退的第八军赶到Gazala防线。此时由于供给不足,隆美尔停下了脚步。1月30日,希特勒对隆美尔的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双方各自养精蓄锐,战事稍歇。 5月26日,在所有德军机动部队扫荡“自由法兰西”,攻取南方的Bir Hacheim并向西挺进到英军后部的同时,意大利X与XXI军团攻击了Gazala防线,与第一南非师发生交火,借次造成意在全力猛攻Gazala的假象。在两天时间内,德军被牵制在被称为“大釜(Cauldron)”的Sidi Muftah战场上。6月12日,德军装甲师从东南两面杀出重围,击退了英军第一次反击。 次日,英军从Gazala战线退至Tobruk东面。6月18日,德军再次包围了Tobruk并于6月20日早发动进攻,驻军很快就投降了。这是隆美尔职业生涯中的顶峰,希特勒为此将他晋升为陆军元帅,这样他就是当时最年轻的元帅了。在损失了超过50,000人的军队及许多装甲车辆后,第八军被允许退至Mersa Matruh。在DAK不断施加的强大压力下,英国人不得不进一步收缩战线,退至阿拉曼(El Alamein)。 此时,隆美尔的注意力转向了开罗。他要求得到北非所有意军的指挥权并希望得到在英军得以喘息前对其乘胜追击的准许。在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批准下,他开始着手策划攻击。在6也26日DAK准备向Mersa Matruh进军时,陆军元帅凯塞林(Kesselring)到隆美尔指挥所里视察。他强烈反对隆美尔的计划,两人发生激烈的争执,但隆美尔意志坚定,不可动摇。6月19日早,Mersa Matruh落入德国人手中,此时第21装甲师已在Fuka西面45英里处,到了英军的阿拉曼防线时,手头只剩下55辆坦克而且油料短缺。前方拉开了一条北起地中海(Mediterranean)南至不可通行的Qattara凹地的战线,而且早已疲惫不堪的部队在英国空军持续的骚扰下更是筋疲力尽。 在7月2日到7月14日几次不成功的进攻之后,隆美尔不得不放弃这次行动。7月14日及7月21日,英军沿着Ruweisat脊地的几次有限的反击使隆美尔更加确信僵持局面马上就要来临了。由于Auchinleck拒绝在部队作好完全准备前有任何进一步的行动,他的职位被爵士头衔的Harold Alexander将军取代了。同时第八军也调来了一位新的指挥官:蒙哥马利(Bernard Montgomery)中将。
此时隆美尔已病魔缠身,他的身体被八月份在阿拉曼发动的进攻计划搞垮了。事实上,由于糟糕的伙食及恶劣的环境,德军很大一部分高级军官都不同程度地忍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 总攻于8月30日打响,南方侧翼的轴心国主力突击集团军在夜间长驱直入,31日清晨,他们在Alam Halfa脊地部署完毕。期间遭遇了完全没有料到会出现的雷区,车辆也在松软的沙土上耗费了更多燃料,延缓了进度。结果,他们无法按原计划到达东面地区,只得向北移动,直接沿着山脊进入英军的防御工事。在他们发现找不到回去的路时,要突围到海岸线一带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了。9月3日,隆美尔只得不情愿地接受失败是现实,命令德军后撤。自8月30日至 9月6日,德军损失了2910名士兵、49辆坦克、55门火炮及395辆其他车辆。 希特勒终于同意让身心俱疲的隆美尔回国休息一段时间,其间由Georg Stumme将军顶替他的职务。他于9月19日走马上任,隆美尔23日飞回德国。 在10月23日傍晚英军炮火撕裂德军阵地时,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时Stumme将军的谈话被一阵倾泻的炸弹爆炸声打断,于是他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跑上前线去看战局到底恶化到什么程度。虽然直到第二天才发觉,但当天晚上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着实让他的心脏病又犯了,因此von Thoma临时接替了他的指挥工作。 10月26日傍晚,隆美尔回到北非战场,当时的战况让他觉得情势实在是不大妙:倾泻的炮弹正严重摧残着他的军队及装备,有些作战单位仅剩下一半不到的战斗力,第15装甲师可使用的坦克也从119辆骤减到31辆。至此轴心国投入了489辆坦克,其中218辆是意大利的M13或M14坦克,先进的德国四号坦克F2型(长身管75mm炮)只有可怜的30辆。英国方面投入了1029辆坦克,其中179辆是“格兰特.李(Grants.Lee)”,252辆“谢尔曼(Sherman)”。虽然英军损失了近300辆,但大部分经过简单维修就又可重返战场。因此直到10月26日,可使用的坦克仍有900辆之多。11月1日,隆美尔由于担心被围困,命令部队北撤。两天后,希特勒发出了“不许后撤”的命令。这时隆美尔只好派他手下的一名副官到OKH解释到如果贯彻他的命令,Panzerarmee将会在几天内损失殆尽,因此这条命令发布两天后即被撤消。到了11月9日,大撤退开始了。在另一方面,美军已于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 从11月4日德军向Fuka撤退直到1943年1月23日Tripoli沦陷,接下来的是一次井然有序的大撤退。Panzerarmee一退再退,一边要与自己的意志作斗争,一边要时刻提防着穷追不舍的第八军。如今处于意大利的管辖下,德军被命令坚守位于Mersa Brega的防线。在11月24日与凯塞林及一些意军上峰的会议中,隆美尔认为要守住Mersa Brega防线,他至少需要50辆全新的四号坦克、50门75mm Pak40反坦克炮、80门大口径火炮、运输车辆、4,000吨燃油、军需品以及空军的增援。然而几天后,他就被命令用手头现有的军队进行攻击,隆美尔无奈之下发了道撤军令后马上于11月28日飞往拉斯腾堡(Rastenburg)去向希特勒索要援助。此时隆美尔内心十分清楚,如果他固守此地,他的部队将难逃被包围的命运,因此几天前他就疏散了驻军。当英军12日发起进攻时,整条战线已是空空如也,Panzerarmee已撤至Buerat。 到了1月19日,德军穿过Tripolitanian边境返回Mareth,在那里耸立着一排以前法军留下的筑城。几乎是在隆美尔及第一批军队到达此地整两年后的1月22日晚,Tripoli及其码头的德军撤退了。1月26日隆美尔收到消息说如果军队后撤到Mareth防线他将被解除兵权,后来这条命令被搁置了下来。 美军没遇上什么抵抗的对手就在北非登陆后,凯塞林开始一股脑地把增援部队向突尼斯(Tunisia)倾泻。到11月底,已有25,000德国及意大利军队在突尼斯。其中包括第501重坦克营及第10坦克师的新式武器——虎式(Tiger)坦克。他们由Panzertruppe的Walter Nehring将军指挥,此人在1942年8月负伤前一直在指挥着DAK。部队集结起来以后,被重新组编为Pz.A.O.K.5。12月9日,Nehring把指挥权交给Generaloberst Jurgen von Arnim。 Von Arnim与隆美尔的两支军队均把矛头指向凯萨林(Kasserine)隘道。Von Arnim的第10及第21装甲师于2月14日(第21装甲师在穿过突尼斯边境时被转编为Pz.A.O.K.5)穿过Faid隘道向Sidi bou Zid发动进攻,狠狠赢了无甚经验的美国大兵一把。 两天后隆美尔及他的DAK穿过Gafsa发动进攻,没有经过战斗即拿下该城。如今隆美尔看到了向Tebessa发动猛攻的绝佳机会,可von Arnim却怀疑这次行动的可行性,拒绝合作并命令自己的军队向胜利前景更为有限的Sbeitla进发。然而2月18日,隆美尔攻下凯萨林隘道,给美军以重创。掌握指挥权的Alexander将军不仅不下令撤退,还继续给予位于Thala及Sbiba的盟军增援以防止轴心国军队的突围。2月22日,隆美尔下令停止攻击。直到2月25日,凯萨林隘道又再度落入盟军手中。仅从伤亡统计上来看,这仗是轴心国打赢了,他们用2,000人的伤亡换来了盟军10,000人的伤亡。然而,盟军能够及时补充损失而德国却不行。 接下来,隆美尔于3月6、7日两天攻击了位于Mareth战线上的Medenine的第八军。在那里他们损失了50辆——大约是总数的1/3——的坦克,但退兵后却发现一无所获,这将是隆美尔在北非的最后一战。
他将指挥权交给von Arnim自己则飞回德国面见希特勒,请求他给予补给救救自己在北非的军队,但却碰了一鼻子灰。隆美尔现在只能希望靠自己回去力挽狂澜,但希特勒却不准他离开德国。 3月20日,蒙哥马利攻击了Maneth。3月26日,靠着一个装甲师及空军的帮助,他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向南的侧翼进攻,使德军战线被迫转至El Hamma。为了免于被包围的境地,轴心国军队退至Wadi Akarit。 4月中旬,所有轴心国军队被挤到位于Tunis和Bizerte附近的一块小小地盘。他们的坦克火炮严重不足:当时的形势是盟军以1,200辆坦克和500门火炮对轴心国军队的130辆坦克和500门火炮。失败的结局已不可避免了——1943年5月12日,Generaloberst von Arnim投降。 北非的德军取得了当时首屈一指的荣誉与声望,靠着隆美尔活力四射、身先士卒的领导,DAK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敌人闻风丧胆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弱胜强的奇迹。他们靠的是在其他战场上都无可与之匹敌的行动、高超的战斗技巧及日耳曼骑士精神。他们在技术装备及战场的即兴发挥上都胜盟军一筹,这些宝贵的财富将一直被沿用到大战结束。 德国的非洲装甲兵团1941年7月的战斗序列:
第21装甲师:第5坦克团,第104装甲输送车团,第3侦察营,第104自行火炮团,第200机械化步兵营
第15装甲师:第8坦克团,第115装甲输送车团,第33侦察营,第33自行火炮团,第33机械化步兵营
第九十轻装师:第36步兵团,第155步兵团,第200步兵团,第580侦察营,第900机械化步兵营

⑼ 二战非洲前线的德国都是什么坦克

德军非洲军团主要装备坦克和装甲车:
1.侦查部队:主要装备II号F型版坦克(全名:Panzerfwagen II) sdkfz222型4轮装甲侦察车 sgkfz250型(装甲运权输车)sdkfz232型 sdkfz231型 sdkfz263型(8轮装甲侦查/通讯车)

2.主要战斗部队:II号F型坦克,III号G型坦克,III号F型坦克(37毫米火炮)III号J型(50毫米火炮)
sdkfz 6型坦克歼击车 sdkfz233型(50毫米火炮8轮装甲车)

3.后期运来的新式武器:Iv号F2型坦克(75毫米长身管炮),虎式坦克(数量稀少)III号突击炮

4.运输车辆类:欧宝3吨卡车,奔驰L3000型卡车,sgkfz250型半履带式装甲运输车,kfz15型吉普,多尔切斯特型(隆美尔的指挥车,英国货,德方更名“猛犸”)sdkfz7型8吨半履带拖车

【隆美尔手下缴获车辆(包括收复意大利失地时所所编的意大利货)占全军力量的很大比重,这里只介绍德军自产的】

⑽ 二战北非战场上德军使用过虎式坦克吗

可以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豹式坦克并没有在北非的角逐中亮相专。
非洲战局僵持不下属,而资源并不充分隆美尔急需一切可以增强战斗力的武器装备,在北非战场上就是四号坦克F2型(装备75mm L/43型长管火炮,它是除了88mm防空炮外唯一能对付英军玛蒂尔达II型的坦克。好在希特勒并未真正忘记这位老将,同时也怕一旦非洲军团失败,英军能从地中海方向威胁自己的意大利盟友,于是希特勒为隆美尔派去了德军首个重型坦克营——德国国防军第501重型坦克营。
没错,我们的虎I型战车就这样踏上了非洲的征途!

阅读全文

与非洲军团的武器装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