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带去多少军队
根据不完全统计,
台湾约有140万原籍大陆的老兵,
大部分都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带去的.
❷ 蒋介石去台湾之前,台湾得经济就非常得发达吗
之前台湾就是一个穷困的小岛。
1949年以来,台湾经济发展大致经历四个时期: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当时台湾人口剧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而军事性开支却占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为此,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与措施,土地改革、改革币制、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肥料及纺织工业等。50年代台湾农业发展迅速,增长率年均达各4.7%。此外,从1950年下半年起,美国开始对台湾实行经济援助,注人大量资金帮助台湾恢复经济。到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二)以农养工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经济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均逆差严重,外汇极度短缺,民众因收入低而无力消费进口工业品。台湾当局以稳定中求发展为指导思想,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总出口中的比重非常高,1957年高达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当局又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在工业方面,重心放在资金需求量不大、技术要求不高、建厂周期短的民生工业上,以岛内生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的消费水准,并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及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油、面粉、塑胶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和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工业。
(三)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中)。
由于台湾市场狭小,当时进口替代工业的产品市场已趋饱和,若继续发展将导致经济后劲乏力。台湾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廉工资的国际比较利益,大力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并陆续修正或制定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与措施,如进行外汇贸易的改革、实施"奖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对外销厂商实行税收和融资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这个时期外资对台湾工业化和出口扩张起了重要作用,民间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力。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从1963-1973年,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的年均增长率达20.1%,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6O年的26.9%提高到1973年的43.8%;出口贸易额中工业制品的比重由l960年的32.3%增至l973年的84.6%。至此,台湾工业建立起了一个以出口加工区为依托,以轻纺、家电等加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支柱,由此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经济转型时期(l986年至今)。
自8O年代以来,由于台湾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力短缺,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逐渐丧失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当局于1986中提出了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并以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重大调整内容,确定以通讯、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天、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及制药、医疗保健及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为支柱产业。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经济在自由化、国际化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升级也初现成效,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目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其产值已名列世界前茅。台湾对外出口市场的重心也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国出口比重已由1984年的48.8%下降到1995中的23.7%,对亚洲的出口比重则由1998年的32.8%上升到1995年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和运输工具产品已占总出口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度增长,开始成为净资本输出地区,累计至1995中,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在这一时期,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的经济联系也日趋密切。
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得益于大量的美国经济援助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从1950年至1965年给台湾的经济援助共计l5亿美元。15年间,"美援平均约占台湾投资毛额的34%,从而弥补了台湾商品及劳务人超的91%"。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不仅限于资金或物资,还包括军事援助、低利贷款、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湾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美援,"台湾经济至少要比现在落后20-3O年"。此外,战后西方国家在60-7O年代的经济繁荣,给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二)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运送黄金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这些资金和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三)台湾民众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台湾民众勤奋节俭、吃苦耐劳,对台湾在提高储蓄率以集聚资本,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作出了牺性,中小企业者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四)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五)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十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祖国大陆在台湾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上升,减轻了台湾外贸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对台湾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台湾经济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但内需市场狭小,自然资源较少,科技基础薄弱,井受此制约,形成了"浅碟子经济"的特点。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海外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较高。1980年,台湾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95.6%,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也达47.89%;1995年的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81.65%,其中对出口贸易依存度还有42.36%。近几年来虽然台湾产业升级取得一定成效,但关键技术仍然对外依赖性较高,如集成电路芯片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其电路设计这一关键技术仍主要依靠发达国家。所以,台湾产业升级虽有进展,但整体工业技术并无突破性发展,工业技术自主开发能力不强的基本格局仍未改变。台湾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较大。近几年台湾经济能维持适度增长,新市场开拓、贸易创造效果大于技术创造效果。
长期以来,台湾财政状况不佳,税基萎缩,赋税收入年增长率从1992年19.7%一路下滑到2001年的-6.7%。同时,各级公库和"国库"支出增长很快,在支出结构中,军备开支占了财政预算的很大比重,如1996年的财政预算中,"国防支出"(未含外购军备的特期预算)占了22.1%;若再把行政开支计入,整个财政开支中非生产性开支的比重很大。财政状况持续恶化,至2002年,台当局总负债已接近4兆新台币,债务余额占GDP比重超过30%。
台湾经济发展还受岛内政争激烈和两岸关系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台湾政党之争异常激烈和频繁,大大影响了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也成为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黑金政治"猖獗,使许多重大项目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受到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台湾当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两岸关系的不稳定,影响了台湾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意愿。
综上所述,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均是政治、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虽然台湾当局采取了某些相应措施,其中某些措施不乏助益,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得益于大量的美国经济援助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从1950年至1965年给台湾的经济援助共计15亿美元。15年间,“美援平均约占台湾投资毛额的34%,而弥补了台湾商品及劳务入超的91%”。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不仅限于资金或物资,还包括军事援助、低利贷款、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人才支援等。美援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台湾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美援,“台湾经济至少要比现在落后20-10年”。此外,战后西方国家在60-70年代的经济繁荣,给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从祖国大陆带去的财物和人才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时,从上海运送黄金80万两以及大量银元、美钞到台湾,由孔、宋家族将20亿美金转移至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并带去了大批各类财经人才。这些资金和人才对台湾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将大量的机器设备运到台湾。
(3)台湾民众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台湾民众勤奋节俭、吃苦耐劳,对台湾在提高储蓄率以集聚资本,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做出了牺牲,中小企业者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4)台湾当局制定了稳定中求发展等经济政策。如在发展策略上先发展农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再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然后发展出口导向工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并有效地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契机。
(5)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近10多年来,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已具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其贸易收支的平衡,且提高了其在本岛的投资能力。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并且有利于台湾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特别是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祖国大陆在台湾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上升,减轻了台湾外贸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对台湾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❸ 蒋介石到台湾时有没有兵权怎么现在执政党不是国民党了
国军为人民服务。
属於全国国民 不是那一党的军队
是整个国民的军队
因为..孙中山说要.....三m主义
所以台湾就变成自由民z的国家了
❹ 蒋介石离开大陆时,究竟还有多少军事实力呢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的百姓并未过上和平生活,蒋介石出尔反尔,对共产党发起了攻击和围剿,这场持久不下的内战又一次打响了。面对国民党的不守诚信,共产党也展开了激烈的反抗,虽然当时的国民党在各个军事装备上都比共产党要好很多,可是在全国老百姓的支持下,共产党最终还是打败了国民党,建立起了新中国。
可是因为军人士兵的缺少,这些装备摆着也是没用的,因为伤残士兵,根本就没有办法驾驶这些东西,就连最基本的军队训练都没有办法全部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蒋介石即便是有再大的野心,这点军事力量也没有办法撑起他的野心。
就这样,他没有再回过大陆,并且此后的一生也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大陆看一看了。
❺ 台湾军事实力如何,军工业是个什么情况
整体军来事实力不弱
但是在海自军方面没跟上时代,是最大的短板
军工上要求自立自强
但是实际上自主产品大多性能一般
还是依赖美国军工产品
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蓝绿两营互相拆台
在陈水扁上台时期叫停了很多很有前途的军工项目
导致近20年来台湾军工停滞不前
❻ 谁能介绍下国共战争时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和装备、
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国民政府军取得根本性胜利,迫使中国共产党政权大范围迁移,但是由于西安事变、日军侵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事件,双方的交战一度停歇了近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又再度爆发第二次国共内战。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宣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逐步终结了中华民国在中国大陆的实质统治和管辖权利;而以中国国民党人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则迁往台湾,至此形成台湾海峡两岸直至今日的长期分治及对立。
在第一国共内战时————国民党蒋介石与德国当局紧密联系,与美国关系密切(军事装备许多由德国提供,并提供了军事训练团,美国等也大力支持蒋介石共同抵制苏联的扩张)————所以在第一次国共内战以大优势击溃了毫无外力支援的内陆共产党部队
第二次内战,由于与日军的激烈交战和长期作战(国军损失严重达300万)——外界的德国支援也消失了(德国和日本是盟友),美国对蒋介石的大国思想很排斥拒绝给予支援(美国要求国民党政府同意蒙古独立换取苏联同意德国的分属管辖)——中正先生拒绝了这一意见
装备有限的美式武器——主要是出兵助英美时获得装备。和花钱购置的遗留武器,收缴的日本武器
而此时共军接收了东北日军的武器和山东等地的日军武器——并得到苏联的支援(在抗日中损失小——反而壮大了力量)
所以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第二次失败了撤退到台湾(后悔了的美国只能i望洋兴叹了)
❼ 蒋介石带多少军队过台湾
1950:
六十抄万陆军
政府工作人员袭:约200万人
还有海军,空军,预备部队
公约百万军队
1949:
加上桂系50余万人,云南,西藏...100万人
共150万
这就是教科书上说的:国民党百万之众在西南一隅顽抗
1948:
350万(三大战役前预备扩充至500万)
江北: 东北60万 华北60万 中原80万
1947:400万
抗日战争前:
200万现役 100万预备兵力
❽ 蒋介石在台湾是什么地位现在在台湾人心中,蒋介石是什么形象
蒋介石在台湾的评价很多样.....
爱他的(10%)称他为先总统蒋公.....称赞他领导对日抗战光复国土专.....怀念他的属土地改革改善台湾人民生活环境.....
恨他的(20%)把他打妖入魔.....说他因为在大陆贪腐所以失了民心退到台湾.....说他是228事件幕后的杀人魔.....说他是想做皇帝又不敢做的独裁者.....
一般台湾人(70%)认为他功过各半.....承认他的贡献.....也没忘记他政治争权引发的内战.....和对台湾人民的伤害.....
书中和小说的"时空背景"很重要.....有些近代作品是故意怀旧回到当时时空背景.....
早些年台湾尚未民主化时期.....蒋公形象的确是被神化的伟人.....
十年前台湾民主大鸣大放.....蒋公形象又变成独夫.....
近年来.....台湾人对蒋介石的评价已经中立.....褒贬都有.....
❾ 蒋介石有军事才能吗
蒋介石的军事才能: 蒋介石早年肄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曾东渡日本学习军事。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先后指挥国共合作进行的北伐战争,率部参加国民党新军阀混战,调集重兵多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统率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进行抗日战争,在美国支持下全面发动反人民内战,1949年败据台湾省。 蒋介石的军事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末期,既有对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特别是曾国藩等人思想的继承,又有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德、日、美等国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吸收,也有其领率军队和指挥作战的实践经验总结。蒋介石的军事才能主要反映在其各个时期的讲话、文电中。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关于国防 蒋介石认为,无国防,即无国家;近代国防决非单指军事国防,尚有经济(工业)国防、精神(思想)国防等;战争时期,一切生产必须以国防为中心;现代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应以巩固国防为惟一目的,实行民生与国防合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明确提出并制定守势国防方针,加强战略后方建设。强调政略高于战略,战略服从政略,以政略为依归,并以政略目的贯彻于战争全过程。为在全国实行军事化,提倡尚武精神、明耻教战,要求学生和全体国民进行军事训练,寓将于学,寓兵于农。实行征兵制的兵役制度。在全国推行军事体制,规定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等一切设施,皆以军事为中心,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战斗体。蒋介石的国防思想虽在某些方面符合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但他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使其指挥的正面战场连遭失败。 二、关于军队建设 蒋介石所确立的建军主要原则是: (1)军权至上。他一生视军队如生命,认为有军则有权,有军就有党,强调建国必先建军,建国必须以建军为中心,始终牢牢抓住军队和军权不放,以此作为实行独裁统治的基本手段。他以国民党和国民革命的名义,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又凭借军事实力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国民党内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人物。他以军事打击、政治拉拢、经济收买等手段,击败反对势力,排除异己,培植嫡系,扩充实力,逐步建立起一支以黄埔系为核心,归其直接控制的庞大的中央军。 (2)重视军官培养。认为用兵的关键在于将,胜败的关键更在于将,打仗就是打将。因此,提出士兵教育干部化,干部教育超级化,即要求士兵具备干部的军事理论知识,干部达到超一级指挥的水平。军官特别是高级将领一定要进军事院校深造,接受现代军事思想和科学知识。为此,除扩建陆军大学校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外,还设立分校和一些特种兵学校,并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举办各种类型的军官训练团,亲自兼任主要学校校长和训练团团长,聘请德、意、美等西方国家和日本军事教官任教,培养军事骨干。 (3)注重军队现代化建设。为适应战争需要,强调研究和掌握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学术,尽速实现军队现代化。指出建设现代化军队,不求其多,但求其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对陆军的编制及其行政管理、军事教育训练等制度加强规范化,套用日、德、美等国的一些军事制度、军队条令。引进军事技术,扩大兵工生产,更新武器装备,建立快速机动的机械化部队,组建和整训特种兵,开启了中国陆军多兵种合成作战的新时代。重视后勤建设,建立战时联勤体制,方便各军种、兵种的供给。同时,组建空军和扩大海军。 (4)以治心为治军之本。指出教育是军队的生命所托,建军首重精神建设。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除把三民主义作为建军办校的指导思想外,还大力推崇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军原则,在蔡锷的《曾胡治兵语录》基础上增辑《治心》一章,明确提出“治心即为治兵之本”。所谓治心,就是极力向官兵灌输封建伦理道德,把“礼义廉耻”四维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作为军队的精神支柱,提倡发扬以“仁”为中心的“智信仁勇严”的武德和“不成功,便成仁”、“冒险犯难”的精神。 (5)以绝对信仰统帅为首要纪律。强调信仰统帅是振作士气、维系军心的惟一动力,充分发挥统帅的权威是制胜的惟一要素。提出一个统帅、一个命令,要求全体军人绝对信仰、服从最高统帅,不能再有个人思想和言行的自由。提出纪律重于一切,命令重于生命。长官对部属要恩威并重,赏罚严明。在《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 》的讲话中,规定“受伤不退”、“ 退却不溃”、“被俘不屈”、“被围不惊”为最高战斗纪律。建立特务组织,监视官兵言行。颁布实施《连坐法》,以严刑酷律维系军纪和强制广大官兵投入反共内战。充分反映出蒋介石建军思想的实质就是把军队现代化与封建主义、法西斯主义结合起来。 三、关于作战指导 蒋介石在各个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战略战术。主要是:在北伐战争时期,根据敌对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和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以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战略方针。在十年内战期间,吸取前四次“围剿”红军失败的教训,第五次“围剿”强调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在军事上采取持久和“堡垒主义”的新战法。抗日战争初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针对日本速战速决的侵略企图,主张持久消耗战略,以空间换取时间,逐次消耗日军,变劣势为优势。其后针对日军“ 确保占领地区 ”、“以华制华”策略,提出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在前线发动有限攻势,积小胜为大胜。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保存实力,坐待胜利的原则。在三年反人民内战时期,在美国援助下,倚恃其军队在数量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过高估计自己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以占领城市和控制交通线为作战指导思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受挫后改取重点进攻。在国民党军丧失大量有生力量的情况下,被迫相继转入全面防御、分区防御和重点防御。经过战略决战,终因政治腐败,民心丧失,军队士气低落,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主力被歼,从而结束了其在大陆的反动统治。 蒋介石的军事思想带有深刻的社会痕记和阶级烙印,随着政权和军队性质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国民党军队的建设和作战具有指导意义,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