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国民革命军武器装备

国民革命军武器装备

发布时间:2021-02-24 15:53:45

A. 1926年北伐国军主要武器装备有什么呢

长沙会议之后,1926年8月16日,蒋介石发布了《讨吴佩孚宣言》。宣言说:现在国民革命军将要和北洋正统军阀吴佩孚决战于江汉,这次决战,不仅决定了军阀的存亡,也决定了中国国家和民族能否恢复自由与独立。当时,北洋军的兵力集中在平江、泪罗、岳州、澧州、安乡一带,以泪罗江为第一道防线,以羊楼司、五里牌、云溪为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以宋大霖、余荫森等部守汩罗江北岸的长乐街、浯口市、张家牌,以陆法部守平江。

19日晨,第四军经肥田、红石嘴、团山铺,向平江攻击前进,由缪培南的第三十五团进攻审思岭、天岳山、鲁肃山,牵制敌人,叶挺独立团和黄琪翔的第三十六团进攻平江城,经短时交战,北伐军就从北门攻入,陆法率卫队百余人躲进了下西街的肖曹庙,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陆法举枪自杀,参谋长以下官兵百余人投降。第三十五团也占领了鲁肃山、天岳山等敌军重点防守地区,守敌大部分被歼。

B. 国民党十大主力及武器装备详情.

1. 攻击王牌军--第2军 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亲兼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该军兵员充足,全部为美械装备。国军部队大多守强于攻,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2. "广西狼兵"--第7军 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既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作战勇悍,有"广西狼兵"之称。
3. 精锐种子军--第18军 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该军先后产生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号称"种子军"。
4. 攻守双料军--第25军 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是国军内战主力,配备快速纵队,火力强大、凶猛。
5. 铁甲机械军--第5军 第5军是抗战期间唯一的机械化军,是嫡系中的王牌,号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都是黄埔毕业生。部队兵源素质高,火力强大,但指挥官自主能力差。
6. 魔头乱世军--第8军 第8军是抗战中远征军的主力之一,为半美式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及迫击炮排,每个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火力远比其他部队佳,战斗力强大。该军在内战中是国军的机动生力军,解放军有"打垮七十三,拖死第八军"的口号。建国后,少许残部逃出国境,且在西南边境祸害多年。
7 新锐实力军--新1军 新1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都是一代强将。但军种派系争执厉害。
8. 虎贲御林军--第74军 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都是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强,攻守兼备。该军是国军的一等主力部队,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9. 杂牌强悍军--第35军 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尤其以"善守城"出名,在抗战中多次痛击日伪军,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它的军力介于中央军与地方军之间。
10 野战凶悍军--第52军 第52军既抗日,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是"倚海剑",又是"千里驹";既会吹牛,也敢斗狠,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号称"国军第六大主力"。
排名出自《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9年10月出版,本书是畅销书作家陈冠任的最新力作,叙述了国民革命军第2军、第7军、第18军、第5军、第25军、第35军、第8军、第74军、新1军和第52军征战和兴衰历程,对它们所参加的大战争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讲述了国民党将领统兵打仗的趣闻轶事,语言诙谐,生动有趣,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C. 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人数有多少武器装备主要是什么

有三个军,十万人,武器主要是步枪汉阳造,还有手榴弹神马的

D.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正规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什么是守备团

1.那时候国军手里来多是旧军阀的枪械自(像汉阳造之类的6.5毫米口径步枪,LS说三八大盖是不对的,那时三八大盖在国军只是少量装备,日军那才是标配)。野炮山炮较少,而且杂得很。重武器最多的是掷弹筒(这玩意几乎不计型号的)。置于装甲车,连战区司令部出门都骑马装甲车能有多少。
2守备团原来是为了地方守卫组建的部队,但战斗力小得可怜,在战争中几乎是忽略不计的(注意不是战略防守而是战术防御,而且往往也没有真正达到一个团的建制)。
3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几乎是国军撑下来的,要不然叫GCD去淞沪撑他三个月?抗日战争中GCD的主要功劳在敌后战场,正面只有一个百团大战,所以国军的功劳不比GCD小。
4国军抗日不是全都不积极,只有一部分是消极抗日,而剩下那些是因为腐朽的军队结构让他们看上去不积极。当然,国军高层的反共热情一直都是很高的,所以是同时积极反共积极反日。
而阵亡多的原因是因为国军负责的是正面战场,他们是直接面对的是关东军精锐而且不可能像GCD一样打游击战。
其实真的让GCD和国军打一场估计也是平局,GCD的战斗意志比国军高,优良指挥人员略多,而国军的装备比GCD好,背后有整个南方经济带提供战争资源。

E. 国民党二战时的的装备

一.手枪

1.汉阳,大沽,巩造毛瑟手枪

作为美军从一战至80年代中期的主力制式手枪,1911口径为11.43毫米,采用7发插入式弹匣,管退式作用原理。

珍珠港事件后,此款手枪也开始从美国运往中国,主要装备驻印军,反攻滇缅的远征军,以及中美合作所下属的忠义救国军。

二.步枪:

1、国产毛瑟1888式步枪

俗称“汉阳造”,制造工厂为前清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设立的汉阳兵工厂,自1895年至1944年,汉阳兵工厂一共生产了100万支以上的仿造毛瑟1988式步枪。是近代中国生产量最大的枪支信号。

2、浙铁造77式步枪

即仿造的比利时FN1930式步枪,生产厂家是1938年于浙江丽水成立的浙江铁工厂,之所以命名为77式,是取不忘77事变之意。77式的枪机可以与辽造13式互换,枪长1.11米,重4.08公斤,采用5发内藏式弹仓,共计生产了32000支

3、辽造13式步枪

这是一款集合了毛瑟1907以及日本三八步枪额“混血产物”。枪机为38式,撞针弹簧在撞针之中,保险用毛瑟的转钮。此枪总体性能良好,生产了大约14万支,主要供应东北军。

4、中正式步骑枪

此枪仿造自毛瑟1924式步枪。枪长1099毫米,重3.875公斤,上弹方式为5发内藏式弹夹。1932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全国制式武器会议,决定将此枪作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的统一制式武器,

5、意大利1891式步枪

民国9年,12年,13年,北洋军政府曾三次进口此枪,累计9万6千支, 后国民政府也有少量购入,主要装备福建部队。

6、美国造春田1903式步枪

俗称春田30,是美国根据毛瑟1898式改造的短步枪,二战爆发后,主要装备伞兵,以及战略情报局下属的突击大队,1943年滇缅远征军中成立伞兵大队,也装备了此枪。

7、美国造M1卡宾枪

M1卡宾枪是美国温彻斯特军工厂为军队中的非一线战斗人员制造的辅助性武器,枪长504毫米,重2.48公斤,该枪主要装备于“中美合作所”下的敌后游击部队忠义救国军以及美械整编师中的非一线战斗人员。

三.轻机枪

1、捷克造ZB26式轻机枪

ZB26由两人操作,空弹夹由枪手取下,助手装上新弹夹并默记弹夹数量,在射完10个弹夹后,就需要更换枪管,这是因为国内仿造ZB26,所用钢材不过关。

原厂ZB26所用优质钢材来自斯柯达厂,即使枪管打红,立刻浸入冷水中冷却,再取出重新射击,也无大碍。

ZB26还有一项优秀设计,即快速装弹器,可以把10到12个装满子弹的桥夹放在装弹器中,快速拉动拉柄,桥夹自动滑出,装满一个20发的弹夹只要几秒钟,这使ZB26在抗战8年中,始终是国军最可信赖,且性能优于对手的基础压制武器。

2、川造仿启拉力KE-7轻机枪

KE-7在抗战中主要装备川军,台儿庄之战前夕,川军125师746团即记载,每个连补充3挺重庆制造花筒机关枪。这花筒机关枪就是KE-7, 因枪套筒上的圆形散热孔而得名。

3、加拿大勃然(bren)轻机枪

美国宣布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后,美国即向加拿大英格力斯军工厂进行订货,采购勃然轻机枪以供应中国军队。

至抗战结束,一共有18135挺勃然轻机枪送往中国,输送途径为驼峰航线以及1945年初重开的滇缅公路。主要配发部队为驻印军与位于云南的远征军。

4、比利时造勃朗宁mLe 1930(FM 30)自动步枪

本来设计的原始目的是一款单兵使用重火力武器,但因重量偏大,经过改进后装上两脚架,成为2战中美国步兵班使用的重管自动步枪(BAR)

从1933年至1937年,国府从比利时共计进口9148挺FN30,抗战开始后又订购了8000挺。

四.重机枪

1、勃朗宁1917式水冷重机枪(卅节式)

枪长960毫米,重15.6千克,上弹方式为250发弹链,理论射速500到600发每分。1921年10月,开始在汉阳兵工厂仿制生产,称为卅节式,前后生产了大约1万多挺。

由于是反向工程,国产仿造式质量不稳定,没有一挺可以连续发射200发子弹以上,但是原厂1917式在美国陆军的测试中,曾有一口气发射39500发子弹而无零件故障的记录。

1943年起,根据租借法案,美国开始向中国提供步兵轻武器装备,其中包括2448挺重机枪,由于美国提供的1917A式基本与卅节式相同,所以训练使用不是问题,弹带和零部件也可以通用。

2、马克沁24式水冷重机枪

早在1889年,金陵兵工厂即开始仿造。直到抗战开始,共计生产18964挺。枪长1197毫米,枪重20公斤,上弹方式为250发弹链,理论射速480到600发每分钟

1936年,金陵兵工厂改进了24式的扳机,双把手前各有一垂直的联动杆,任何一边向后拉,就可以击发,简单自然,优于原来的左手拇指推开保险,右手拇指压扳机而击发的复杂设计。

3、捷克造ZB37气冷重机枪

枪长1096毫米,重18.66公斤,上弹方式为100发或者250发金属弹链,理论射速500至700发每分钟。

1937年,国府向捷克订购1000挺,但只有850挺运抵,因其优秀性能,优先装备中央军。ZB37的特色设计包括能调整射速,每分钟450发至700发,握把部分与扳机组兼做拉柄,并配置有弹链装弹器,装弹简单迅速。

五.冲锋枪

1.白格门(bergmann)手提机枪

由于枪口和枪管外壳上密布的圆形散热孔又被俗称为“花机关枪”,或者格早龙。

枪长820毫米,重4.33公斤,7.65毫米口径,上弹方式为40发双行插入式弹匣,理论射速500到600发每分钟。金陵与上海兵工厂从1928年开始仿制,主要装备部队 包括川军与晋绥军。

2.美国汤姆逊冲锋枪。

枪长865毫米,重4.87千克,口径11.43毫米,上弹方式为20发双行插入式弹匣或者50发圆形弹鼓,理论射速600到700发每分钟。

自1923年开始,广东,山西,四川兵工厂开始仿造汤姆逊,主要装备川军,晋绥军。

自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开始根据租借发案向中国提供轻武器,汤姆逊1928式(M1)冲锋枪开始配发驻印军和云南远征军,理论上每个整编美械师步兵连配备18支汤姆逊,做近距离火力压制之用。

(5)国民革命军武器装备扩展阅读:

由于当时国民政府腐败严重,有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维持这个摊子勉强运作,以便于各位军政大员好好捞钱。至于国军的装备如何,这些军政大员们好像并不太在乎。仔细看看国军的装备建设就能看到,国军的陆海空军装备建设规划基本都是一塌糊涂的。

这些国军的高层决策者们哪怕面对众多国内国外的军事威胁,他们也对此并不上心,哪怕918事变之后,哪怕上海遭到日军轰炸之后。他们依旧能够气定神闲喝茶跳舞,悠哉悠哉地享受他们的静好岁月。

以至于在抗战全面爆发的时候国军装备的要么是前清的老古董(典型代表是大量的汉阳造步枪和几艘清末购买的海字号巡洋舰和一群老旧炮艇)。

要么是国外那些技术不成熟的试验品(例如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没敢进口和装备的垃圾战斗机P66),要么是外国军方拒绝接受接受的有设计缺陷的不合格装备(典型代表是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敢自行起火爆炸的P43战斗机)。而且他们并不在乎装备体系的建设。

F. 抗战期间,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的武器来源非常的杂。这基本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军工业实在太落后了,导致军队的武器配置也是参差不齐。抗战初期,国民党有178个师,总作战兵力在200万人以上,数量相当于侵华日军的3倍。但按照欧洲标准衡量,绝大部分只算是准军事部队,连正规陆军都算不上。其中,大约只有30个师勉强算是轻装步兵师,只有6个是按德国标准建立的轻步兵师,中国全国当时只有一个机械化炮团。这还是正规军了,更不要说是军阀部队或者是共产党的军队那个装备就更弱了。

我们就来简单的盘点一下关于武器装备的问题。

一、钢盔。

钢盔作为几乎是唯一的保护工具是判断这只部队是不是正规军的重要指标。国军中的德械师最典型的装具就是德制M35钢盔。此钢盔于1935年定型,所以命名为M35,刚刚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有22万顶之多。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用户。该枪在国内进行仿制生产于1939年停产,从抗战爆发至1939年停产共生产约1900挺.

G. 请问国民革命军陆军配备的武器装备都有哪些,最好全一点。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仿佛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这是源于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经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帝国--满清王朝的覆灭之后,苦难的中国就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军阀们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大量购进西方列强的各式武器,我国渐渐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国军事博物馆”。同时也就出现了纷纷乱乱的军服及装备。直到中原大战的结束,国民党南京政府才在形势上基本统一了中国。但军队中除中央军外,还保留着大量的军阀残余部队。其都保留着原有的装备特征。 谈及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必须先从国民革命军的整军运动说起。 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整军计划。在整军过程中,不同编制的部队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理师、整编师、调整师、新编师四种称谓,按照德国顾问塞克特《陆军改革建议书》所提方案.要将全国陆军重新编组成60个师,称为整编师,装备德国进口武器,应用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 但其整理师的概念是最早提出来的。1934年12月,尚未轮到编组的部队根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表》的四团制师为标准进行整理,故整理师。它的编制为2旅4团,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讯、辎重各1个营,1个卫生队,1个特务连。 1935下半年,第一批10个师的整编计划开始实施,由于当时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只得在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一些内部调整,故称之为调整师。但lO个师中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它完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异于国民革命军其它师级部队。 1936年,军事委员会对整军方案作了进一步规划,确立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小单位,特别是充实团以下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人事、经费等方面的整军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整编的部队称为二十五年调整师(1936年即民国二十五年),初步计划年内完成20个师的整编,先从中央军和东北军开始。中央军的37个师师共186个团,除正在围剿红军的一线部队外,其余部队一律改为四团制的整理师。各军师直属的骑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则集中进行整训。预定中央军参与整军的135个团中先整编出18个四团制的整理师,再将其余63个团合编为32个团,在此基础上组建8个新编师,新编师基本上以2个整理团合并为1个团。东北军的18个师54个团计划整编为10个整理师(由原来40个团组成)和2个新编师(由原来8个团组成)。 整理师与新编师的差别在于,整理师的各级军官基本还是以原来的各级军官为基础,而新编师则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编制,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国家军队。整军过程中,当时担任第五任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法肯豪斯对该计划提出了建议:“各师应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编制和装备为标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组建工兵营和通讯营的,可以先组建工兵连和通讯连;加强炮兵建设,各师应尽量配属一个辖3个炮兵营的炮兵团(山炮营、野炮营和105毫米榴弹炮营各1个);轻武器方面应统一武器制式,并在师建制里组建一个修械所负责武器的保养维护和修理。” 到1937年7月,中央军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和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军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一些全部实现了德械化,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已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至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共计20个师,第三期的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实际上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中央军教导总队,为装备最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被扩遍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全师下辖3个旅,每旅下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下辖3个步兵连(配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配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配2门82毫米迫击炮)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 基本编制如下: ㈠ 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配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配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配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个通信营(配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㈡ 全师下辖2个步兵旅; 每旅下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配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配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每团下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配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每营下辖3个步兵连; 每连下辖3个步兵排; 每排下辖3个班(每排配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㈢ 全师下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整军计划实施的同时,1936年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也颁布了《陆军服制条例》,但限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各地被服工厂的规格而有所差异,抗战后期更趋于混乱。在日本投降后,国民党部队的中央军三个军通过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抢运到华北、东北等地接受日本投降时,被美军评价为“装备不佳,使用不同枪械,穿着各色制服”,这些部队统统都是国民革命军中的嫡系部队,嫡系部队尚且如此,其他地方部队的状况当可想而知了。 如果对国民革命军陆军装具进行细分的话,主要可分为标准服制(即国民政府军队的基本服制)、中央军部队服制(主要以德械步兵师的步兵装具为主)及普通部队服制(主要以原地方军阀的部队装具为主)三大类。

H. 红军时期武器装备

1、红军“功勋炮”

1935年6月14日,红军红、6军团(后组建为红2方面军)以一部分兵力佯攻湖北咸丰县,打响了著名的“忠堡战斗”的枪声。在战斗中,我红军指战员始终英勇作战。

然而,面对几倍于我军的敌人,在对国民党的“围剿”部队实行分割反包围作战的时候,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遇到了国民党军队强大的火力阻击,人员伤亡比较大。在情急之中,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用一门仅有的山炮和数门迫击炮,对敌军实施火力压制。就在这次战斗中,这门山炮凸现了其神威。

当时,红军的炮手连续向敌军发射了3发炮弹,一举摧毁了敌军的火力据点。红军战士趁势发起攻击,在忠堡附近的构皮岭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41师,并活捉了国民党纵队司令兼第41师师长张振汉。

2、捷克式步枪

前捷克斯洛伐克自行研制的54式7.62mm狙击步枪有许多零部件与前苏联的莫辛 ·纳甘1891/30式狙击步枪相同,但外表上有很大区别。前捷克斯洛伐克54式7.62mm狙击步枪一直在前捷克斯洛 伐克部队中服役,直到华约组织统一使用前苏联研制的СВД7.62mm狙击步枪时才撤装。

3、毛瑟冲锋手枪

在红军装备使用的五花八门的手枪中,数量最多的是毛瑟冲锋手枪,它还有个中国名字叫“盒子炮”。因为它们是国民党政府兵工厂统一制造的,而国民党军队是红军武器的主要来源。据说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向中国倾销的各种毛瑟冲锋手枪达40万支之多。当时在中国,不同地区对外国武器各有选取,唯独对有木盒托的毛瑟冲锋手枪可以说是“人见人爱”。

4、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为手动步枪,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三八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

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一向俗称为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5、勃朗宁手枪

勃朗宁研制手枪始于19世纪末,其产品主要由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

接下来主要介绍比利时制造的勃朗宁手枪。比利时FN国营兵工厂制造的勃朗宁手枪种类较多,其中有军用手枪、警用手枪和袖珍手枪,口径有6.35mm、7.65 mm和9mm,手枪的自动方式主要有自由枪机式和枪管短后坐式。

I. 北伐军装备

1924年10月7日,苏联运抵黄埔的武器有大炮、机枪和8000支步枪,飞机9架,步枪弹药专1000万发,足属够装备一个2,3万人的军。

到北伐战争开始,苏联接连数次运送大批武器弹药给准备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包括日式步枪4000支,子弹400万发;俄国步枪14000支,子弹1800万发;各种机枪90挺,各种炮24门,总价值将近300万卢布。这些军火足可以装备装备5到6万人的部队

此外,加上各路自身的装备,但比较杂
有汉阳造、日本的30步枪,还有毛瑟
以汉阳造为主

J. 二战时!小鬼子的人员编制和武器装备!国民革命军的人员编制及武器装备!

日军二战时陆军单兵装备大至如下:
士兵:6.5毫米38年式友板步枪,30年式刺刀,11年式轻机枪(仿丹麦制,中国习惯就它歪把子)28式重机枪,94甲水壶,前后盒弹匣(120发子弹),30年式钢盔等。至于防毒面具等就不列举了!
日军还有一种特殊装备-89式掷弹筒,这是一种类似微型迫击炮的东西,其结构是一节底部封闭的圆筒后接一段钢管用于握持,钢管底部再铰接一底座,类似迫击炮的座钣,发射微型榴弹,无支架及瞄准具。可以用来填补迫击炮与手榴弹之间的支援火力空白,威力不比手榴弹强多少。与枪榴弹相比不占据步枪枪口,但相对枪挂榴弹发射器并无任何优势,作为一种单兵面杀伤武器,曾普遍装备一线部队。
日本陆军的作战编制
日军的基本单位是师团,它有多种编制。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一个大队炮小队(二门70mm步兵炮),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四个骑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以及其他部队。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炮兵联队辖有四个大队(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四门山炮)、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总编制为28500人。一是挽马制,炮兵联队有三十六门野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步兵联队辖有一个联队炮中队与一个速射炮中队(37mm速射炮四门),总编制为25000人。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二个骑兵联队与一个骑炮兵联队、一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三十六门120mm榴弹炮与十二门75mm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二十四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联队(十六门100mm加农炮)、独立重炮兵大队(八门150mm加农炮)、迫击炮大队 。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单位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单位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四门步兵炮)。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为二十四门山炮或野炮,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其他如辎重、工兵等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步兵大队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炮兵队辖一个山炮中队与二个野炮中队。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己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
中国军队:《以国军最精锐的德械师为例》
抗战前,国民政府对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整编。在整军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编制的部队有着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编师、调整师、整理师、新编师等四种称谓。
至1937年7月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计20个师,第三期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实际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其接受德式装备和德国顾问的训练程度也各有不同,实际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下述各师: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至1937年7月,国军中中央系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运用调整方式而未完成的有5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系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几个师是接近全部实现了德式装备,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以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不少军事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抗战再晚一年爆发,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军队接受先进的德式装备和德式战术思想训练,抗战局面至少说可以乐观很多.
步枪: 德式师主要单兵武器是国造7.92毫米中正式或德制1924年式标准型毛瑟系列步枪,也就是K98k的前身。当然由于种种原因,在德式师里还有其他各式型号的步枪,如汉阳造等。
轻机枪: 德式师装备的轻机枪多是国造仿制捷克ZB26,也有少量的比利时和法国的轻机枪。但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最为出名的MG—34轻机枪却没有采购装备,中国也没有仿制生产。轻机枪装备数量基本能达到每班一挺的标准。

手枪: 德式师装备的手枪自然是名闻遐迩的驳壳枪,也叫盒子炮、快慢机或二十响,在很多电影和小说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其真正的名称应是7.63毫米毛瑟M1932型半自动手枪,欧洲多称为C96手炮。这种手枪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极高的评价,很多军人莫不以得到一把驳壳枪为荣!当然,德式师装备的毛瑟手枪可不同其他部队里由中国兵工厂、修械所甚至私人制枪作坊仿制的,全都是正宗从德国进口的原装货。
重武器
重机枪: 多采用仿制马克沁的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该枪是根据1934年由德国兵工署向中国免费提供的马克沁重机枪全套制造图纸生产的,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与德国陆军装备的1908式重机枪稍有不同,确切地说应是1909式外销型号,采用250发帆布弹带供弹。一般情况下,重机枪的装备数量是每个步兵营建制里设有一个重机枪连,共3个排6挺。这一配置标准只相当于德国陆军标准步兵营的一半!
火炮
这是现代化军队所必不可缺的武器装备,可惜中国由于技术和财力所限,连号称最现代化的德式师在此方面与现代化军队的差距都是非常悬殊的。德式部队中,除了教导总队拥有自己独立的直属重炮部队,其他各德式师都没有师属重炮部队,就以装备最好的第36、第87、第88师为例,也只有1个师属炮兵营而已(在最初的计划中应是1个辖3个营的炮兵团)外加战防炮连和高射炮连各1个。炮兵营下辖3个榴弹炮连,每连装备4门德制75毫米克虏伯山炮(或75毫米博福斯山炮),全营共12门,战防炮连装备4门德制37毫米Pak35战防炮,高射炮连装备6门20毫米高射炮(高射炮型号较多,主要有瑞士的奥力根(Oerlikon)、丹麦的麦迪森(Madsen)、德国莱茵公司瑞士子公司的索罗通(Solothurn)等)。除了师属炮兵营外,每个步兵团还有迫击炮连和小炮连各1个,迫击炮连装备6门仿制法国81毫米布郎得(Brandt)迫击炮的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小炮连装备6门20毫米索罗通机关炮。 为弥补炮火不足的缺陷,德国顾问建议将少量先进火炮集中编成独立炮兵旅或炮兵团,统一使用,由火力的集中调配,来达到支援作战的目的。为此组建了一些装备重炮的独立炮兵旅或炮兵团,如装备75毫米瑞典制L/14博福斯(Bofors)山炮的炮兵第2旅、装备75毫米德制L/29克虏伯(Krupp)野炮的炮兵第六旅。火炮性能最好当属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2sFH18莱茵公司(Rheinmetall)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0团(1934年采购)和装备24门150毫米德制L/30sFH18克虏伯重榴弹炮的炮兵第14团(1936年采购)。
编辑本段通讯
在法肯豪斯将军的强烈要求下,德式师在师通信营的建制内设立一个无线电通信排,配备15瓦无线电台,并在各步兵团团部建立一个配备5瓦无线电台的无线电通信班,构成了师团两级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每个士兵标准个人装具包括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弹带为帆布长条形,不同与德军的皮制弹包,通常是一条长弹带由肩上斜绕一周至腰间再绕一圈,最后以布条打结扎紧,可以携带20个子弹夹。也有少量采用两条短弹带或在胸前如X型交叉,或在两肩下如V型分叉,或在肩上腰上各一条。很遗憾,德式师没有配发二战中德军标志性的个人装具Y形背带。水壶一部分是从德国采购,一部分是由国内仿制,椭圆形木塞盖,肩背带。这与德军所采用的系在腰带上的金属盖水壶略有不同。干粮袋为方形,背带跨肩,也与德军系在腰带上不同。防毒面具是采购德国的1930式面具,也有部分仿制的,但与德军不同的是装在帆布袋中,而非装在圆筒中。但是不少照片资料上可以看到德式师士兵携带的防毒面具是装在圆筒中,其实那是仿制法国的防毒面具圆筒容具,两者区别在于德军圆筒容具上是直向形增强条纹,而仿制法国的则是横向形增强条纹。
编制:

中央军校教导总队
德式师的编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这是一支装备最齐全,训练最正规的精锐之师,1937年11月扩编为3旅6团的甲种师,总兵力达三万余人,其中3个团即第1、第3、第5团为全德式装备,另3个团(多为新兵)则在整训之中。 基本编制如下: 师直属炮兵营、骑兵营、工兵营、通信营、军士营、特务营、输送营各1个。 师辖3个旅,旅辖2个团。 以全德式装备的第1团为例: 团直属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信连、输送连各1个。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辖3个步兵连(9挺轻机枪)、1个重机枪连(6挺重机枪)、1个迫击炮排(2门82毫米迫击炮)。

新式中央军
德式师的另一类是以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为代表的所谓新式中央军,基本编制如下:(一)师直属部队:
1个炮兵营: 3个榴弹炮连(12门75毫米山炮) 1个战防炮连(4门37毫米战防炮) 1个高射炮连(4门20毫米高射炮)
1个工兵营
1个通信营(2个有线通信连,1个无线通信排)
1个辎重营
1个特务营
1个卫生队(平时为师医院)
(二)师辖2个步兵旅: 旅辖2个步兵团: 团直属部队: 1个迫击炮连(6门83毫米迫击炮) 1个小炮连(6门20毫米机关炮) 1个通信连 1个特务连 团辖3个步兵营: 步兵营直属部队: 1个机炮连(6挺重机枪,2门82毫米迫击炮) 营辖3个步兵连: 连辖3个步兵排: 排辖3个班(每排3挺轻机枪,30支步枪) (三)师辖2个补充团:采用换装德式装备时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全师总兵力约1.4万人。

1937年9月,教导总队一部参加淞沪会战。同年11月奉军政部命令扩为三个旅六个团制的甲种师。所属六个团中,三个团(第1、3、5团)已完全实现德式装备与编制。南京保卫战中教导总队损失惨重,余部退到汉口后进行整编,与戴嗣夏第46师合编重建为三个旅六个团制的第46师。

总的里说,抗战中,中国军队的中央军精锐部队在轻武器方面是绝对不输给日军的,但是在战场火力支援方面,在重炮.坦克.飞机等方面就差很多。再加上指挥上的问题,结果精锐部队很快在各个战场消耗掉了。

阅读全文

与国民革命军武器装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