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实力

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实力

发布时间:2021-02-24 01:54:47

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怎么样

电视剧不能信。
正面战场上,八路军和新四军很少跟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直接对决,最主要回的原因就是武器答装备差距太大,只能通过敌后游击战等形式跟日军纠缠。
国民党主力部队,有一些装备德械或者美械的,在相同人数的情况下,可以跟日军打的有来有回。但是这些主力部队在国民党部队中占得比例太小了,大部分都是杂牌军

❷ 国民政府抗战前后的军事力量分别如何

抗战前部队整体素质的确高过共军,无愧于国军称号,部队也能打狠仗。抗战后,部队装备大幅提升,近多数中央军全部美式装备,但相应的军队骄横情绪蔓延,而且已经打不了大仗了。

❸ 抗战时期哪个地方的军事实力力最强

广西吧。记得有人统计过当时的广西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包括预备兵员之类的力量都是极为强悍的。

❹ 抗日战争中日兵力对比

抗日战争中日兵力对比:日本遥遥领先中国整整一代。

1、一国的军事实力强弱,归根到底由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来决定。

抗战爆发前中日双方的一系列数据对比: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

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也就是说,当日本已紧跟世界潮流大踏步迈入机械化军事时代之际,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拿得出手的主战兵器。

2、以双方海军军力对比为例:

“七七事变”前夕,中国海军兵员共约两万五千人,共有66艘舰艇,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五类,总吨位57608吨。

而截止到1937年6月,日本海军兵员十二万七千人,共有舰艇285艘,总吨位超过115万吨。其中作战军舰约77万吨。

包括航母4艘(近7万吨,总吨位,下同),水上机母舰2艘(约3万吨),战列舰9艘(约27万吨),重型巡洋舰12艘(近10万吨),轻型巡洋舰21艘(近11万吨),驱逐舰102艘(超过12万吨),潜艇59艘(超过7万吨)。

还有练习舰、潜水母舰、布雷舰(艇)、海防舰、炮舰、水雷舰、扫雷舰数十艘,总吨位约13万吨,以及修理舰、运输舰、练习特务舰、测量舰、布雷艇、猎潜艇等配套舰艇。

此外,又有战列舰2艘、航母2艘、轻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12艘、水上机母舰3艘、水雷舰4艘正在建造。其中2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武藏”,每一艘的排水量都在7万吨以上。换言之,日本一艘大型战列舰的排水量,就超过了当时的整个中国海军。

(4)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实力扩展阅读:

在兵员的训练上,中日同样存在着重大差距。

抗战前,中国士兵大部分是文盲,截至1936年底,中国训练完毕之高中及同等学校的合格预备兵,仅17490人。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候补军官仅880人。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抗战时当过国军排长,他发现基层军官连花名册都点不了,平日多不研究战术,打仗全凭血气之勇。进攻时以密集队形蜂拥蚁附,失利时又鸟奔兽散。

以单兵射击训练论,当时一发子弹的价值在中国相当于七斤半大米,或35个鸡蛋。所以平时训练多数是打空枪,就算物质条件最好的中央军,也不过每兵配发15发子弹作实弹射击,开战后每兵配发20发子弹上战场。

而日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结果日军每个中队都有三分之一的步枪兵可以达到优秀射手的水平。

至于双方步兵重火器威力的落差,就更不用说了。“七七事变”前,中国75mm以上口径的火炮仅800多门,重炮只有可怜的48门,虽全部从德国进口,但总数连日军同类火炮的零头都不到。

❺ 抗战期间中日军队实力对比如何

日本方面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日军在侵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英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及苏军在东北消灭的日军。);另一说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
国军方面
据中华民国国防部1946年统计,国民政府军作战伤亡322万7926人、病亡42万2479人,总计损失365万0465人;军令部统计自七七事变以来陆军阵亡131万9958人、负伤176万1135人、失踪13万0126人,空军阵亡4321人、负伤347人。
中共方面
中共抗日《部队发展史略》记载:中共抗日部队人员损失共计58万4267人,其中伤29万0467人、亡16万0603人、被俘4万5989人、失踪8万7208人。
早在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就开始扩充军备、整编部队。据统计,归中央管辖的兵工厂,库存有1000万发子弹、正在制造的有2000万发子弹、向国外订购的有3000万发,合计6000万发子弹,可供10个4团制的师一个月三分之二的用量,而各部队自身所存的弹药仅够一个半月。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兵工署统计,仅有子弹5亿发、长江北岸各地库存山野炮弹卜福式山炮弹12万枚、克式野战炮炮弹10万枚,合计21万枚,仅够20个师三个月的用量。
武器方面,国民政府虽然采购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武器,但在重武器方面十分匮乏。比如号称精锐的德械师,并没有清一色的德械装备。
抗战全面爆发前,装备少量德式武器的20个调整师,比如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全师步枪采用中正式步枪,机枪是自己仿造的捷克式、马克沁重机枪(仿造的叫“二十四式”)。团、营级采用的迫击炮则是仿造法国布朗德的81毫米迫击炮,也就是二十式82毫米迫击炮,其中有极个别团有哈衣哈75毫米步兵炮。
师直属炮兵第87师、第88师采用日造大正六年式75毫米山炮(41式),每个营12门,第36师采用38式野战炮和六年式山炮。战车防御炮只有第87师、第88师各分到1个连6门,第36师则没有。
有部分德械的野战部队只有教导总队,该部队第1、3、5团每个团有一个平射炮连(47毫米平射炮4/6门),一个步兵炮连(德制75毫米步兵炮4/6门),并有4门德制37毫米高射炮,直属炮兵营是德国克虏伯军火工业的子公司,瑞典卜福斯厂制造生产的卜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共计12门。
但这种装备与日军相较还是差距巨大,炮弹远远不如日军充足,同时极度缺乏重炮。据保存在台湾的一份军械司的火炮统计表记载,当时中央直属炮兵旅、团共有如下火炮:

其中克式山炮型号十分陈旧,最远射程只有4300米,远不如日军的41式山炮和94式山炮。38式75毫米野战炮是战前从日本军火商处购买而来,但此时的日军常设师团、3个单位制师团都使用改造38式野战炮,射程远远大于38式。
实力雄厚的日军
相比之下,日军每个师团都有一个野战炮兵联队,其中常设师团炮兵联队是36门75毫米野战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特设师团是36门毫米野战炮/山炮,3单位师团是24门75毫米野战炮和12门105毫米榴弹炮。其中由中国驻屯军改编的第27师团,山炮兵第27联队第2大队管辖新式6/8门96式150毫米榴弹炮,并参加过华北作战、武汉会战等战役。
而日军在华的军直属炮兵(不含关东军)截止到1937年12月底,光野战重炮兵联队就有11个、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个、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2个。

中国军队算上炮兵第8团、第17团和其余地方部队的150毫米榴弹炮,加上炮兵第10团的德制150毫米榴弹炮,共计69门,数量上远远不如日军。而在炮弹数量方面,日军更是远远多于中国军队。
打个比方,中国炮兵第10团每门大炮只有不到200枚炮弹,打完就没有了,需要进口补充。而日军第10军登陆杭州作战时,直属的野战重炮兵第6旅团48门150毫米榴弹炮就有2万枚炮弹。虽然德制150毫米榴弹炮射程远,但火炮少,炮弹更少。加上日军还有射程15公里的105毫米加农炮和射程18公里的150毫米加农炮,又有绝对的制空权。
同时国军重炮少,十分宝贵,对日军炮击基本属于打游击,无法有效压制日军火力,就是把炮团拆开来,每个集团军、军都临时配属一个连或一个排对日军进行炮击,而且每进攻一轮就要换一个炮兵阵地,防止日军炮兵反击和航空兵轰炸。
而日军重炮种类多、数量多,而且炮弹充足,在观测器材、水平上都高于中国军队,更有绝对的空中优势。日军每次重点进攻一个地方,都会加强炮兵力量,例如淞沪会战大场镇战役、台儿庄战役、南昌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桂林保卫战等。
1938年,中国虽然得到苏联几批军火援助(包括160门76.2毫米野战炮、80门115毫米榴弹炮),但随着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的作战消耗,这批军火尤其是山野炮消耗惊人,炮弹更是所剩不多。
到了1939年,在炮兵力量的对抗上,中国军队已经处于绝对劣势。很多军、师已经没有山炮或者野战炮,都是清一色的82毫米迫击炮。而有山炮的军、师数量也不多,炮弹更是极度缺乏。
例如南昌会战,日军为了突破中国军队在修水沿线的第19集团军,特意加强了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的炮兵力量。

算上第101师团、第106师团自身的野战炮兵联队,日军进攻修水沿线的共有194门/198门7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并装备了整整10个基数的炮弹(山野炮每门火炮1个基数300枚、榴弹炮100枚、加农炮70枚)。
而防守修水沿岸的第19集团军共计13个步兵师10万多人,共有迫击炮227门、平射炮13门、75毫米山野炮21门。由此可见,日军拥有7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194门,而国军只有21门,并且没有105毫米重炮,这足以反映中国军队与日军火力上的绝对差距。
到了1940年,中国军队7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越来越少,同时炮弹的存量已经见底。比如1941年的上高会战、1943年的鄂西会战。
按照中国台湾史政编译局编著的《抗日战史》(101卷)的记载,在这两场会战中,中国军队75毫米以上山野榴大炮的炮弹消耗加起来才1000来枚。这与日军每个师团两三天就能消耗千枚75毫米以上口径山野榴炮弹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1945年4月的湘西会战,按理说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已经收复滇西失地,打通了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应该有大批美式装备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更何况参加湘西会战的几个军更是蒋介石嫡系军中的嫡系。
但由于之前美式山野榴炮运到国内的比较少,而且绝大部分都在反攻滇西的部队里,因此湘西会战的第4方面军只有为数不多的美械武器。

整个第4方面军只有第73军消耗了美式75毫米山榴炮,而炮弹数量相较之前的会战,确实有所上升。而号称抗战铁军的第74军仅消耗了苏76.2毫米山炮弹,数量上1个月仅仅打了1471枚,和日军比确实少之又少,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已经很多了。另两支嫡系部队第18军、第100军几乎没有山野榴炮,可见到了1945年时,中国军队火力上仍处于劣势。
从1937年、1939年、1941年、1945年这几个时间段来看,国军火力上除了反攻滇西和驻印军反攻缅北外,其余战场上的军队从没有超越日军,一直属于绝对劣势。尤其到了1945年,第18军、第74军这样的国军王牌部队,火力上仍然十分薄弱。
参考http://cul.sohu.com/20150815/n418934037.shtml

❻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实力与日军相差多少

说白了,起初抄解放军的装备必不好,远远不如小日本的枪械弹药,但中国人靠不怕敌人,无所畏惧的、铁的精神,靠自身缴获,把装备慢慢搞起来,中国人靠的是自己,没有什么差不差的区分,你提这个问题,我反而怀疑你,中国人从抗战走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是非常不容易的,你没权力说相差多少,中国人比小日本强百倍千倍,小日本就不是个东西。

❼ 二战时国民党军事实力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军事实力:
陆军方面,中央有统一番号者有175个步兵师,59个独立步兵旅,43个独立步兵团;9个骑兵师,5个独立骑兵旅,3个独立骑兵团;炮兵4个旅,18个团,15个营(独立建制);工兵2个团;交通兵3个团;通信兵2个团;宪兵11个团3个营。另外税警总团约2个师的兵力,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约一个加强师的兵力。总计官兵2029000人。
175个师中包括中央军、晋军、原东北军、原西北军、黔军、滇军、原镇嵩军、粤军、宁夏回军、川军、湘军、陕军等地方派系军力,还有新编步兵师6个。
其他部队:装甲团一个(保密未公开),团长杜聿明,配有战车一营,炮兵二营,高炮一营。另有新疆部队10个师,不在中央编制。此时中央红军已改编为八路军后又旋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辖115师(林彪12000人)120师(贺龙6000人)129师(刘伯承8000人),另陕北警备旅(萧劲光4000人)。
陆军编制,当时国民党中央规定两种:其一,每师三个步兵团,另加师属特种兵——炮、骑、工、辎重、通信等连(或营)及卫生队,此类师多轻装备。其二,每师二步兵旅,四步兵团,另师部直属,炮兵团、工兵、通信兵、辎重兵营、特务连、卫生队、探照灯排,装备较好。
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小炮排。团部直辖炮兵(82迫击炮)连,通信、特务排,全团按编制应有2000余人。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每团大约1700人就很不错了。
陆军装备
1.中央军
以中正式步枪为基准,骑、炮兵用中正式马枪(中正式步枪与捷克式7.9厘米步枪相类同)。驳壳枪(德制自来得,可连发,近距离冲锋用),手枪,重机枪(营机枪连6挺)。轻机枪(每步兵连6挺),小炮(每营2门),步兵炮(82迫击炮)每团步兵连4门。山炮或野炮(以75口径为准)每师炮兵团36门)。实际上步兵团大致相同,其他特种兵——炮、骑、工、辎重、通信等不尽相同。炮兵多集中使用。师炮兵团等有的有有的没有。枪支则是有什么就用什么,国外进口加中国制造。口径为7.9或6.5两种,尽可能使一个团或一个营枪支口径一致,以便作战时可以交换子弹使用。有些枪支还是由清末新军或北洋军传承下来的,继续使用。
2.东北军
因张作霖缘故,多用日式武器,明治30年和38年式步枪较多。张学良请德国技师研制88式火炮,后为日军所获,视为珍宝,大量装备。
3.旧西北军
除了北洋传承武器外,有大量苏联援助武器。自己有兵工厂造轻武器。
4.晋军
部分北洋传承,太原兵工厂炼钢较差,所产轻武器性能不佳。炮兵有十团,集中使用。
5.桂军
所用武器部分为民国初年陆荣廷、谭浩明、沈鸿英等遗留下来的。部分是北伐时收自各地方部队。广西较贫瘠,故实行精兵政策,只有六个步兵师,装备还可以。、
6.粤军
广东富裕,广州兵工厂可自造,重武器有港口进口方便,装备较佳。每师有炮兵、工兵、辎重兵、特务兵各一营,骑兵、通信兵各一连,电信兵一队,军医院一所,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陆军建制、装备最佳的部队。
7.川、滇、黔等军
川军以刘湘部编制装备较为完整,其余部队装备较差;滇军装备较好,有部分法式装备;黔军与滇军关系较好,故装备尚可。何健湘军多中央化,与中央军类同。
8.陕、宁、甘等军
陕军已中央化,装备平平;宁夏军因随韩复渠跑过河南、山东,加上自身有钱,武器外购较多;装备皆不错。甘肃马步芳,武器部分由其父马琪传承,部分外购,以骑兵为主。
数据来源《战略与历次战役》杨天石 臧运祜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❽ 抗战时期,中国军事实力到底跟日本有多大的差距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因为中日之间的实力相差悬殊是非常惊人的。从经济基础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业产值相当于60亿美元,中国当年的经济产值也就13.6亿美元,日本当年的钢产量是580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4万吨。日本当年煤的产量是5070万吨,中国是2800万吨。中国那么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点。日本的石油储备169万吨,中国的石油只有1.31万吨。铜呢,日本是8.7万吨,中国只有700吨。飞机,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当年就能造这么多,中国一架也造不了。大口径的火炮,日本当年生产了744门,中国连一门也造不了。日本当年造了330辆坦克,中国一辆也造不了。汽车,日本当年造了9500辆,中国也是一辆造不了。军舰,日本当年生产的军舰是52400吨,中国一吨也造不了,也就是说当世界进入这个机械化军事时代的时候,中国居然不能生产任何一种机械化时代的主战兵器,坦克、飞机、军舰、大炮都不能造,那么无论是经济形态、技术形态还是军事形态,日本都已经遥遥领先中国一个时代。

具体到双方军事实力的直接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差别就更大。卢沟桥事变以前,中国海军,中华民国的海军两万五千人,装备舰船是66艘,分为巡洋舰、轻巡洋舰、运输舰、练习舰、鱼雷艇等等,总吨位只有57608吨。

而日本海军截止到1937年,它拥有舰船285艘,总排水量达到115万吨,比中华民国的海军整整多了110万吨,日军的海军编成是12.7万人,当时的编成,有4搜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是6.9万吨,将近7万吨。水上飞机母舰2艘,3.1万吨,战列舰9艘,27万多吨。重型巡洋舰12艘,轻型巡洋舰21艘,驱逐舰102艘,潜艇59艘,练习舰1艘,一个练习舰就有1万吨排水量。潜水母舰5艘,还有布雷舰、海防舰、炮舰等等,一大批的军舰还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大和”号和“武藏”号。一艘军舰的排水量就在7万吨,也就是说日本一艘军舰的排水量相当于整个中华民国海军海军的吨位,这就是双方当时海军的差距。

❾ 抗日战争中日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抗日战争可以说是是一场典型跨越时代的遭遇战,其主要的关键,不仅在于双方武器内装备上的巨大差异,更容在于总体国力,举凡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上的差别。当时的日本,已是一个工业化的军事强国,无论是社会组织与国民观念,都已能适应现代化的总体作战。但是当时的中国,却仍在落后与农业化生产的社会结构之下,因此难以发挥总体作战的能力。同时日本对外的作战力量是团结一致的,中国则有着国、共对立以及各地山头的分裂问题。

❿ 抗日战争国民党军事实力到底怎么样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几百万军队,人数多,但和小日本军队战斗力相比,要差不少,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老将抗日不是很积极,剿共却积极。不得不承认日军的战斗力很强悍。

阅读全文

与抗日战争时期军事实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