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军事装备 > 炮兵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炮兵武器装备作战效能

发布时间:2021-02-23 15:18:05

Ⅰ 炮兵战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说到炮,“龙的传人”可以引为自豪——中国是火炮的故乡。早在公元前5世纪,我国就发明了古代炮——抛石机。抛石机是用皮子包着石头抛射出去,所以古代将石字旁加一个包字则为“砲”。《战国策》中记载,齐将田单曾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但当齐军连续收复70余城之后,却在攻打狄族的一座山寨时碰了“钉子”,连攻3月,未能攻克。这个狄族山寨的壁垒森严之处在于布设了数架抛石机,准备了很多飞箭。每当齐军兵临城下,寨内士兵便齐拽抛石机。狂飞的乱石和弓弩手们发射的飞箭,使齐军惊恐不已,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败下阵来。这种原始炮在古战场上一经使用,就大显身手。随着火药的问世并用于军事后,火炮成为冷兵器时代后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火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炮兵火力杀伤的敌人占70%,被誉为“战争之神”。战后几十年.炮兵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军队中火炮的数量之多,仅次于冲锋枪。

现代战斗,将以火力交战为主要作战形式。炮兵作为陆军中最大的兵种,已成为现代合同战斗中的主战力量之一。它以其悠久的历史和能够参加各种战斗的广泛实践,伴随着军事科学的进步,不断发展和丰富着自己的战术。

炮兵战术的基本原则,是指导炮兵战斗行动的准则。合同战斗中,炮兵战术在总体上应遵循合同战术基本原则,并受其影响和制约。二者在内涵上有许多共同性。诸如“知己知彼,因势利导”。炮兵指挥员及机关必须熟知部属的战斗素质和所支援部队的情况,并同敌军特别是敌人的火力单位进行对比,只有弄清敌情乃至目标的具体位置,炮兵才能有效地发扬火力、地形、气象等条件对炮兵的行动特别是射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每战必须熟悉战斗环境。炮兵是以火力打击敌人的攻击型战斗力量,反之也是敌人火力打击的重点。“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合同战术原则,对指导炮兵战斗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其他合同战术基本原则,都是炮兵战术运用的依据。

此外,炮兵作战还有体现其特点的一系列原则,主要是:

集中兵力,集中火力

炮兵的威力体现在具有比枪弹大得多的杀伤力和强烈的精神震撼作用。

早在古代攻守城寨的战斗中,人们就发现了火炮的这些特殊功效,冠以“霹雳炮”、“震天雷”的美称。当炮兵普遍使用于战场不久,军事家们很快发现集中使用炮兵是充分发挥炮兵威力的奥秘所在。炮兵战术就初始于集中使用,发展至今,集中使用炮兵已形成一套法规性的做法。如炮火准备就是集中使用炮兵的具体体现。它通常要求大部或全部炮兵参加,必要时还可临时使用第二梯队的炮兵参加炮火准备,以保证形成优势的炮兵火力,支援步兵、坦克兵一举突破敌防御。

在编组上的炮兵群,可以对包括不同建制的炮兵火力单位实施统一的指挥,有利于集中使用炮兵于主要方向和重要时机。拿破仑创造的炮兵预备队,以及尔后为对付装甲集群编组的反坦克预备队,已成为现代作战中常用的编组形式,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能在重要时机增强和保持炮兵火力的优势。

炮兵的集中使用,包括集中兵力和集中火力两个方面。集中兵力是集中火力的基础,集中火力是集中兵力的目的。炮兵兵力的集中使用,在进攻作战中,一是,要求在总兵力的对比上,构成对敌优势。二是,在战斗部署上,应将大部炮兵使用于主要攻击方向,形成绝对优势的炮兵兵力,从而保证炮兵火力的绝对优势。1951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马良山战斗中,炮兵兵力达5倍于敌,而在主要方向上又集中使用74%的兵力,有效地保证了顺利歼灭防御之敌。

防御作战中,在总的兵力对比上难以构成优势的情况下,应将炮兵的主要力量集中使用于主要防御方向,并将反坦克炮兵集中使用于敌坦克的主要威胁方向。在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的同时,还要注意兼顾次要方向,因为现代战场上军队机动能力大大提高,情况变化急剧,当主次方向发生变化时,要能适时集中兵力于新的主要方向。

炮兵集中火力尤为重要。强调集中炮兵兵力,目的是为了集中火力。而兵力集中,并不等于火力集中。特别是现代战场上需要火力打击的目标很多,即使集中了优势的兵力,要想处处打击,也是不可能达到集中火力的。而当炮兵兵力没有构成优势时,更需要将有限的火力使用于要害之处,撒胡椒面的打法,往往处处不得力。

因此,炮兵必须在集中兵力的基础上,将火力形成拳头,实施重点打击。这里讲的重点,一是重要时机,二是主要目标。所谓重要时机,既包括关系到战斗全局的重要时机,如进攻战斗的炮火准备;也包括战斗某时节中的重要时机。所谓主要目标,既指对整个战斗有重要影响的要害目标,如敌指挥系统、核袭击兵器等;也指各个战斗时节需要重点打击的目标,以及同时出现数个目标时首先取其重。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如何使用好炮兵的火力,是炮兵战术最关键、最精彩的地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其要旨就在于能否善于适时集中火力打在点子上。

现代战斗中的地面、空中火力突击能力大大增强,炮兵往往是对方火力打击的重点。加之,火力突击任务繁重,弹药保障困难,必须节约使用。这些情况,对炮兵的集中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兵力集中要合理,火力集中要适度,而不是越多越好。

统一部署兵力,疏散隐蔽配置

炮兵战斗部署,是为送行作战任务,对炮兵兵力进行的统一区分、编组和配置。它是合成军队战斗部署的组成部分。总的要求是,将主要兵力部署在主要作战方向上,形成重点;便于发挥各种火炮、导弹的特长,充分发扬火力;便于利用地形作纵深梯次、疏散隐蔽地配置;便于指挥,有利于与其他兵种特别是步兵、坦克兵的协同;便于实施兵力、火力机动。

1.炮兵的区分

炮兵的区分,就是将建制和加强的炮兵进行统一的分配,并规定其配属和支援关系。区分炮兵时,通常给主要作战方向上的兵团、部队较多数量炮兵的加强,使其具有较强的火力突击力量。在次要方向上,主要以其自身建制内的炮兵完成任务,根据瓦可适当加强。对第二梯队通常不予以加强,待其进入战斗时由上级炮兵予以支援,也可将第一梯队的炮兵转隶给二梯队。反坦克炮兵要多加强到主要方向上第一梯队的部队和分队。

2.炮兵的战斗编组

炮兵的战斗编组,就是根据战斗需要,将建制和加强的炮兵编成各种战斗组织。通常有炮兵群、反坦克预备队、炮兵预备队,防御时还有机动炮队。

炮兵群是团以上各级战术兵团均可建立的战斗编组,它是本级合成军队指挥员掌握的火力骨干力量,由本级炮兵指挥员直接指挥,在攻防作战中执行主要的火力突击任务;团炮兵群主要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坦克兵作战;集团军炮兵群由射程远、威力大的火炮编成,主要用于压制敌纵深内的炮兵及其他重要目标;师炮兵群则兼有直接支援步兵、坦克兵战斗和打击纵深内目标的任务。

根据各级战术兵团在攻防作战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任务,战斗样式及炮兵数量,可三级编群、两级编群或一级编群,多数情况下是师、团两级或一级编群,集团军只建立炮兵预备队。在次要方向,当炮兵数量不多时,也可一级编群,通常是编组师炮兵群。步兵团在未编组炮兵群时,为保障某一重要战斗行动,可将团、营属炮兵集中使用,编组临时轻便炮兵群,主要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坦克兵战斗,完成任务后归建。

反坦克预备队是各级合成军队的反坦克机动力量,以反坦克火炮和反坦克导弹为主编成。在攻防战斗中,团以上各级战术兵团均应建立反坦克预备队。需要时,临时展开执行与敌坦克作斗争的任务。

炮兵预备队是合成军队指挥员掌握的炮兵预备力量,兵力不少于1个营。集团军通常建立炮兵预备队,师在炮兵数量多时也可建立。它主要用于必要时增强主要方向上的炮兵力量,或接替受损失的炮兵以及担任反空降等临时任务。

防御时,集团军和师还可以机动性能好的炮兵编组机动炮队,在防御纵深内机动作战,隐蔽、突然地打击敌人。

3.炮兵战斗队形配置

炮兵战斗队形,是炮兵为执行战斗任务,按部署展开成的队形。包括指挥所、观察所、炮阵地,是合成军队战斗队形的组成部分。炮兵指挥所通常分为基本指挥所、预备观察所、前进指挥所,其性质与合同指挥所类同。

炮兵观察所是炮兵指挥员和指挥分队观察战场、指挥射击的机构和场所。通常分为基本观察所、预备观察所、前进观察所和侧方观察所基本指挥所执行主要的观察与指挥射击的任务;预备观察所用于接替基本观察所;前进观察所由基本观察所派出,跟随所支援的步分队指挥员行动,以密切与步的协同,负责报告情况、呼唤火力,必要时指挥射击;侧方观察所用于加强翼侧的观察。炮兵群及其以上各级炮兵,均应建立基本指挥所和预备指挥所,必要时建立前进指挥所,并在主要方向上开设观察所。炮兵营应建立基本观察所、预备观察所,必要时派出前进观察所和侧方观察所。

炮阵地是火炮为准备战斗进行射击所占领的位置。通常分为基本基本阵地、预备阵地、临时阵地;火箭炮还有待机阵地。其本阵地是主要的射击阵地,应有较好的条件和比较完善的设施;预备阵地是在基本阵地遭破坏或其他情况需要时,用于继续执行射击任务,有条件时可多选择几个预备阵地;临时阵地是为了不过早暴露基本阵地位置,在执行临时任务时占领的射击阵地,依所担负的射击任务来确定其位置和数量,应尽量避开基本阵地。

炮兵战斗队形的选择及配置,应根据合成军队的战斗部署、火炮的性能和地形情况,按阵地分散、火力集中、纵深梯次、疏散隐蔽的要求统一地进行配置。

一方面,要做到能在主要方向上集中之力和向上机动火力,即有利于消灭敌人。另一方面,由于炮兵阵地是集团配置,加之火炮体积较大,发射时火光、烟尘明显,易暴露阵地的位置,炮兵必须注重保存自己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矛盾,是炮兵战斗队形部署的关键和难点。把握的要点是适当分散。

通常要求炮兵群内营与营、连与连之间要相对分散,其间隔以敌人的一枚小型核弹不致同时毁伤两个营、敌人一个炮兵营的集中射击火力不致同时压制两个炮兵连为参考尺度。而基本射击单位的炮兵连内炮与炮之间不宜过于分散,以便于射击指挥和保证射击精度,炮与炮的间隔要能避免敌人的一发炮弹同时毁伤两门火炮及人员,并采取不规则的配置队形和其他措施,提高其生存力。

炮兵是以火力执行战斗任务的,对炮兵火力运用的要求,历来成为炮兵战术的重要原则之一。各国军队普遍强调炮兵火力的集中、准确、快速、突然和猛烈,以期获得最佳的火力突击效果。我军炮兵在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就提出了“快、准、猛”地运用火力。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在为中央军委起草的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的贺电中指出:“炮火的猛烈和射击的准确,实为制胜要素。”50年代,我军炮兵在总结以往作战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快、准、狠、省”四字要求,其中的“狠”主要指炮火的效果,也是猛烈的意思;“省”是指节省弹药。60年代,又正式将“迅速、准确、突然、猛烈”作为炮兵火力运用的原则性要求。

迅速,就是要抓住战机,快速反应及时开火。由于现代技术装备的发展,使军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坦克、步兵战车可以随时机动、自行火炮连占领阵地的时间是牵引火炮连的1/5。大量目标的不稳定状态,使得炮兵射击的时间非常短暂。繁重的火力突击任务,又要求炮兵必须快速机动火力,增加火力打击频率。

因此,现在许多国家的军队都十分注重提高火力反应的速度。如北约军队使用的炮位侦察雷达能在对方发射出第一发炮弹后20~30秒钟内测定其阵地位置。苏军炮兵营的火力反应时间已由6~8分钟缩短到1分钟内。这些都表明,现代战场上敌对双方的火力战斗处在抢时间、比速度的竞争状态。谁的火力反应速度快,就能争得先机之利,否则将被动挨打。

鉴于此,近几年我军炮兵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作为全面提高炮兵作战能力的突破口,在狠抓训练改革的同时,研制装备了炮兵射击指挥自动化系统等先进的技术装备,炮兵的火力反应时间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效地增强了炮兵的战斗效能。

准确,就是射击要准,力求首发射弹命中目标或首群射弹覆盖目标。这里讲的首发射弹命中目标,主要是指对运动目标行直接瞄准射击时第一发即命中;首群射弹覆盖目标,是指间接瞄准射击中,不经试射对目标直接行效力射时首群射弹按规定标准覆盖目标。炮兵射击达到这两点要求,并非易事。特别是间接瞄准射击,要在炮阵地上将弹丸射向若干公里远的目标上,受到目标位置射击诸元计算的精确度、火炮技术和操作水平以及弹道、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过去为了保证对目标的射击效果,经常采用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是对目标先行试射,用实弹求取并修正偏差后再对目标进行效力射。这种方法耗时长,且易暴露企图,不符合战术要求,目前仅作为保留项目。

为了增大首次火力突击的效果,许多国家的军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火炮、弹药及射击保障手段等方面解决提高炮兵射击精度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美军80年代装备的铜斑蛇制导炮弹,采用半自动激光制导技术,对几十公里外的目标射击,其圆公算偏差仅1米。击毁一辆坦克平均只用2发,而用常规炮弹平均耗弹250发。多年来,我军炮兵通过改进技术装备和训练改革,已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首发射弹的命中率和首群射弹的覆盖率,提出了“首发命中,首群覆盖”的射击标准,作为炮兵火力运用的要求之一,以适应现代战斗的需要。

突然,就是要出敌不意地打击敌人。出奇攻敌,历来是军事上制胜的高招,炮兵的火力运用亦如此。突如其来的火力,使目标来不及规避,射击效果倍增。据有关资料统计,对暴露有生力量杀伤的80%以上是在火力突击开始后的15秒内。突然,在战术上有利于隐蔽行动企图。进攻开始的炮火准备,无不是突然实施,以求打敌措手不及,便于迅速突破。

猛烈,就是要在短促时间内,以稠密的火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和强烈的震撼。时间短促和火力稠密这两个要素的结合,除了能对敌人的物体毁伤产生更为明显的效果外,还能给敌战斗人员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常常使其暂时丧失战斗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步兵在炮兵射击精度有保证的情况下,有时将进攻出发阵地尽量靠近敌人阵地,利用炮火突击的效果,在幸存敌人未能恢复战斗状态时一举占领阵地。为了在作战中达成炮火的猛烈:

一要多增加战场上火炮的投入量。现在,炮兵连编制普遍由4门增加到6门,苏军实行了8门制炮兵连。在军队编制中,合成军队各级直至步兵连都编有炮兵,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致使炮兵成为陆军中最大的兵种之一。二要加大单位时间内对目标射击的火力密度。如在装备上,现代火炮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装弹系统,加快了射速。新式火箭炮的管数增多,有的火箭炮营一次齐射,在20秒左右可发射40吨炮弹,单位时间内抛射到目标的弹药量比过去增大了10至15倍。战术上,强调集中火力于主要目标。不打则已,打则打痛,是炮兵火力使用的要则之一。

迅速、准确、突然、猛烈,是互为作用,紧密相关的。只快不准,难以奏效;过于求准,则往往不利战机;欲达突然,就必须迅速准确,并以猛烈的火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消耗,获取最佳的突击效果。

适时、迅速、隐蔽地机动

机动,作为现代战斗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炮兵战术的运用极为重要。

因为炮兵除了通常的兵力机动外,火力机动更是炮兵进行作战任务的特有方式。可以说,炮兵的战术最终都是通过机动火力来完成的。火力机动,是以不变换阵地位置而实施的火力转移,将火力适时迅速地指向需要压制、歼灭的目标。它可以使配置在不同位置的炮兵将火力集中到某一重要目标上,火力机动具有比兵力机动快得多的反应速度,能够一个接一个地对不同方位的敌人实施猛烈的打击。通过火力机动实施火力假转移、火力佯动,常常将敌人消灭在不意之中。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炮兵灵活地实施火力机动,迷惑、诱歼了大量敌人,并为步兵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战机。现代战斗中,炮兵的兵力机动也更加频繁。为了适时形成炮兵战斗力量的聚合,在主要方向和重要时机达成火力优势,实施灵活多样的机动作战,已成为炮兵战术的重要内容。

为此,出现了机动炮队这一新的编组形式。过去作战中,炮兵依赖火力机动可以在占领阵地后一打到底,而现在为了减少敌人的火力杀伤,在战斗过程中必须经常变换阵地,在动中求生存。第4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的炮兵在一个阵地上停留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半小时。机动,是炮兵作战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基本途径。

组织炮兵机动要做到适时、迅速、隐蔽,实现兵力的集中和完成任务后的兵力分散,都不能过早或过民主党。行动起来必须迅速、隐蔽。长途行军须如此,短距离变换阵地更要如此,特别是火箭炮,发射时火光大,易暴露阵地,更要快打快转移。战场上频繁的火力突击行动,也须讲求时机,快速反应,突然开火,及时将火力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灵活高效地打击敌人。

发挥运动战优点和长处,实施纵深打击

炮兵的射程由古代的百十米发展到今天的上千公里,其火力之手越伸越长的发展趋势,给炮兵战术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现代远程袭击兵器的普及和军队高速机动的性质,使纵深打击成为现代作战的重要内容。苏军进一步发展了大纵深立体进攻的理论,其中强调以强大的炮兵火力支援装甲集群的机动作战,配合空降兵行动,实施大纵深、高速度进攻。美军提出的空地一体作战理论,也强调了作战的纵深性,并将炮兵的任务区分为近接火力支援、遮断射击和反炮兵战,后两项任务主要是纵深打击。

我军在以往战争中以劣势装备战胜敌人的传统战法之一是近战歼敌。近战,也是炮兵过去强调的战斗原则。这是因为过去我军炮兵的装备差、数量少、弹药缺,技术水平低。主要靠敢于在近距离上开火,采用直接瞄准射击和抵近射击,以保证火力的准确性。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我军炮兵装备的远战性能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炮兵实施纵深打击的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现代战场上,军队采取纵深部署,摩步师在距对方4~25公里的纵深内的目标占目标总数的50%以上,特别是指挥、火力、后勤和技术保障系统以及诸预备队等重要目标都配置在纵深内。

鉴于此,炮兵战术必须改变过去只着重前沿对抗,从前沿打起,层层向纵深打击的方法,而必须前沿纵深同时打击。包括支援步兵、坦克兵的战斗,除了以火力直接保障其当前的行动外,还要注重压制敌纵深内的火力系统,以减少敌火力对我步兵、坦克兵的威胁。

由于纵深打击的需要和可能,现代炮兵不仅要完成大量支援步兵、坦克兵战斗的任务,还要单独以火力完成某些作战任务。如我军在50年代末,进行的隔海炮击金门作战和8O年代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经常实施的炮击作战,都是在步兵未与敌人直接冲突的情况下山炮兵以火力达成一定的作战目的。两伊战争后期,交战双方进行的“导弹袭城战”,就是以地地战役战术导弹为主展开的一场远程火力交战。炮兵具有的远战优点和长处,将在强调纵深打击的现代战场上大显身手。

主动配合,密切协同

炮兵与步兵的协同是最早的兵种协同。而随着历史的演进,炮兵又总是与新生的各个兵种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世纪,骑兵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兵种,当时就出现了骑炮兵与骑兵结为运动战中的好伙伴。坦克大量使用于战场之后,又有了自行火炮,与“铁甲骑兵”一并纵横沙场。炮兵与航空兵的火力常常你引我导,密切配合,不时对敌方构成立体性打击。必要时,炮兵可以用火力破坏障碍物,协同工兵开辟通路。炮兵与电子对抗兵协同,能够对敌实施“软”、“硬”结合的杀伤破坏。如可以用火炮发射箔条干扰弹,甚至可将小型通信干扰机装在炮弹内发射到敌纵深进行抵近干扰等等,炮兵与各个兵种都有着密切的协同关系。

由于装备技术的发展,在炮兵内部,除了战炮分队外,还有各种专业分队。只有与这些专业分队密切协同,才能使炮兵展开行动,并将炮弹准确地射向目标。就炮兵的整体而言,也需要将各种直瞄火炮和间瞄火炮、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远程火炮和近程火炮以及火炮与导弹之间有机地协调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效应。

不难看出,炮兵是一个具有复杂的战技协同性能和与其他兵种之间广泛联系的作战力量。在高度合同化的现代战斗中,协同,是炮兵最普遍的战术动作。

作战中,炮兵与步兵、坦克兵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协同动作通常以步兵、坦克兵的行动为主,使炮兵的火力与步兵、坦克兵的行动按目的、时间、地点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协同的方法一般按计划实施火力支援,或由步兵、坦克兵在战斗过程中临时召唤炮兵火力支援。由于步、坦、炮之间的协同是大量的、经常的,炮兵指挥所通常与合成军队指挥所配置在一起或在其附近。

为了密切配合步、坦行动,有时还将炮兵群内的炮兵营与主要方向上的一线步兵营建立直接支援关系,以便及时支援其行动。炮兵与轰炸航空兵和强击航空兵协同的特点是区分。一是区分目标,炮兵射程以远的目标,一般由航空兵实施火力突击;二是需要共同突击同一目标时,则区分时间。时间的区分要以分秒计算并严格执行。区分的目的是为了使炮兵与航空兵的火力既互相配合,又不相互妨碍。

炮兵与其他兵种的协同通常是在合成军队指挥员统一组织下进行。当炮兵加强给其他部队时,应以所加强部队的行动为主,密切配合。在战斗前,应根据所支援或配属部队的战斗行动方案制定炮兵火力计划。战斗过程中,要与其他兵种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主动地配合和支援其行动。

由于火力是现代战斗中杀伤敌人的主要手段,所以战场上,组织各种火力之间的协调以及火力系统与步兵、坦克兵之间的协同动作,无疑是现代合同作战指挥工作的一个重心。炮兵作为合成军队火力突击的主要力量,其指挥员有责任协助合成军队指挥员组织好有关火力行动的协同动作。应当通过及时了解作战意图和战场情况的变化,在决策形成过程中积极参与运筹,计划组织火力协调的一般性业务,来当好合成军队指挥员运用火力的助手。

这样做,一是能够发挥炮兵指挥员熟谙火力的专长,有利于各种火力的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二是能够减轻合成军队指挥员的负担,特别是现代战斗中大大增加的诸多火力手段,都各有其复杂的战术技术性能,合成军队指挥员直接指挥和协调大量火力行动的具体使用问题,既难以做到,也不利于提高合成军队指挥员对战斗全局的总体指挥效率。美军在作战中,从连到军各级都建立火力支援协调机构。其陆军野战条令中规定:“各级作战部队中职位最高的野战炮兵军官被指定为火力支援协调员”,并担任火力支援协调机构的负责人。

其条令还指出:“作战部队指挥官和他的火力支援协调员密切合作,可产生最大限度的战斗力。”并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火力支援手段的作用,指挥官在其定下决心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都要让火力支援协调员参加。”这种做法,对兵力行动与火力支援之间的密切协同,不无益处。

除了上述炮兵战术基本原则外,还有关于炮兵战斗指挥、战斗准备和组织各种保障等方面的战术原则,从而构成了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作为全面指导炮兵战斗行动的准则。

——引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世界军事网络之作战谋略》

Ⅱ 印度陆军炮兵更新武器装备 这个和我国的谁强谁弱

其实炮兵的装来备并不是决源定性的,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装备的效能,这才是炮兵战斗力的关键。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期处于以弱势对抗强势,炮兵力量有限,但炮兵的训练水平很高,射击水平一流,每一炮都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抗美援朝胜利后,中国虽然很少开战,但是在万炮震金门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炮兵几乎都被轮训个遍,所以在中越中印边境战争中,炮兵都有明显的树建。
印度长期和印巴处于战争中,但是印军的作战水平与巴基斯坦有一定的距离,只不过印度的人口和国力要大大高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军队在数量上的劣势非常明显。所以总体上印度在印巴冲突中占有优势。
应当说,印度的装备水平其实并不比中国差多,它买的都是苏联的好家伙什,但是其训练水平和作战组织能力实在是不敢恭维……

Ⅲ 炮兵精确打击的概念

精确打击就是区别于以前的狂轰滥炸。1968年,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计划炸一座桥,这座桥叫做清化大桥。美国为了把这座桥炸掉先后出动了600多架次飞机,投放了5000多吨炸弹,经过了好几天的狂轰滥炸后,这座桥还是安然无恙,没有被炸掉,相反却有14架飞机被桥两边的高炮部队击落。飞行员为了躲避高炮部队的防空火力就必须飞得很高,飞得高了以后在飞行员眼里这座桥就像一根线一样,很不好炸,因此投了一堆炸弹也没炸掉。现在我们在南联盟见到的任何一座桥或是任何一座建筑,都只需要一枚至两枚导弹或少量制导炸弹就足以把它摧毁。没有必要再使用600架次飞机和5000多吨炸弹去摧毁一个目标。因此节省了弹药,提高了作战效能,加快了作战节奏,增大了摧毁的威力,还给后勤运输和补给省了不少事儿。这就是现代战争很重要的一些特点。

那么精确打击到底精确到什么地步?什么才叫精确呢?从理论上来讲呢,命中概率在50%到80%以上的武器就可以被称作是精确制导武器。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武器精确到什么程度。简单来说,使用导弹进行攻击,用得好的话,应该比我们打步枪打手枪还要准。给你十发子弹,最后你可能能够打一个至两个十环,但是飞行员发射导弹发射得好可以做到百发百中,而且每发都是十环。1991年1月18日,海湾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要对伊拉克的一座水电站进行空袭。这个水电站位于巴格达附近,美国使用了从航母上起飞的两架飞机,一架叫做A-6入侵者攻击机,一架叫做A-7海盗攻击机。飞机飞到了沙特阿拉伯上空,在那里进行了一次空中加油,然后就开始向目标附近飞去,在距目标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发射导弹。飞机发射完导弹后进行机动和规避,导弹继续往前飞,在飞行过程中先进行惯性导航,再使用GPS卫星进行制导。惯性导航就是按照飞机发射出去的大致方向飞行,所谓GPS制导就是导弹利用二十四颗GPS全球导航与定位卫星进行自动定位和校正弹道。通常飞行100多公里制导误差能够达到十几公里,所以精度还是不够,这就需要再给导弹配备更加精确的制导系统。当导弹飞到距离目标还有十到十五公里时,导弹弹头上的红外摄像机就自动打开,主动对目标即水电站全景进行搜索和拍摄。这个时候飞行员的座舱里有一个电子显示屏,飞机上的控制人员通过显示屏即可看到100公里以外的水电站实景。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射击瞄准器进行瞄准,要打哪个地方,他可以随便选。当时飞行控制人员选择的点是打水电站的一面山墙,所以就控制导弹直接将这面山墙炸开一个大洞,这个洞的直径达到10米左右。

水电站的山墙被炸毁了,但发电机还在,只是取得了阶段性战果,并没有达成作战目的。所以,飞机就又重新对目标进行定位,装订发射诸元,再次发起攻击。于是,第二枚导弹又发射出去。第二枚导弹的制导方式与第一枚是一样的,但是这次是要摧毁发电设备。因此第二枚导弹在飞行控制人员的精确制导下从第一枚导弹炸开的那个十米直径的大洞里面穿墙入室,直奔发电厂大厅而去。导弹进入大厅之后,控制人员在百里之外通过飞机电子屏幕上传送过来的电视图像来寻找发电机的确切位置,找到发电机后就引导导弹把它一举炸毁了。这时发电站的房子依然是好好的,但是发电机却被炸掉了。这就跟外科医生做手术类似。他要摘一个心肝肺什么的,其他部位都损害不了。就像中国武术中的点穴一样,我只需要点你的穴道,将你的全部武功废掉,但并不一定要杀死你。我没有必要把你的整座楼都摧毁,因为要摧毁整座楼很简单,精确地摧毁楼内的具体目标反而很难,但这样做很有效。这种导弹精确制导技术目前已经开始用于临床医疗。当然,医生用的"t导弹"t很小,但制导和摧毁方式是一样的。医生将一个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导管插入病人体内的某个部位,然后在显示器上观察病灶,如果是胆结石之类的病症,引导一枚"t导弹"t将这个结石摧毁就完了。非常节省时间,病人也减少了许多痛苦。在海湾战争中还有很多突出的战绩。例如在炸巴格达电话电报大楼的时候,F-117隐身战斗机投放的激光制导炸弹,就是从大楼顶部的通风口投进去的。当时这个飞行员是很牛气的。他说,你们F-16、F-15战斗机的飞行员还要人护航,一出去就是几十架飞机,而我就不用,一架飞机独往独来。F-117为什么不要护航,因为它是隐身的。让那些非隐身飞机给它护航反而会增大它被发现的可能。他说我投弹也不像你们那样,扔在房顶上就赶紧跑,我是把2000磅的激光制导炸弹一直引导到楼顶的通风口里,让炸弹顺着烟囱直接贯到地下室后再爆炸。你们扔一枚炸弹可能只是炸毁一个屋顶,而我敢在距离地面60到80米的超低空投放激光制导炸弹,一枚炸弹就足以把一座高楼夷为平地。F-117A飞行员这牛越吹越大,说是我的飞机要炸男厕所决不炸女厕所。这个大话放出去之后,当时就引起美国海军的强烈反感,他们说你不要再吹牛了,你那隐身水平只能骗一骗萨达姆,你每次起飞和降落我们宙斯盾舰艇上的雷达系统都能够发现和跟踪,要是用舰上的导弹打的话,绝对没跑。这次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军民使用导弹和高炮就击落了一架F-117A隐身战斗机,这中间虽有不少偶然因素,但也说明F-117也有走麦城的时候。

在报道和描述这次北约轰炸南联盟时,不少同志仍在沿用狂轰滥炸这个词,其实更多的应该是精确打击了。我们讲狂轰滥炸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说帝国主义野蛮轰炸的本性,是一种政治词汇和用意。就军事角度来讲,目前已较少使用狂轰滥炸了,起码在科索沃战争初期没有进行狂轰滥炸,多数轰炸都是精确打击。这次使用的精确打击武器很多,许多是新研制的武器。据从战场上回来的同志讲,武器的精确程度非常高,这边一个社会党总部主楼给炸了,旁边一个妇产医院却仍然是好好的。1986年美国打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一边是一个军营,被炸毁了,旁边是一个幼儿园,里面的小孩子好好的,一点儿也没伤着。所以,精确制导武器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当然这次也出现了一些误炸,但这种误炸呢又分好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美国在试验武器,比方说它这次使用的集束炸弹就带有某种试验性质。什么是集束炸弹呢?打个比方说,我们过去扔的那种手榴弹,手榴弹是一枚一枚的,每一枝的杀伤力是有限的。于是人们在战争中就创造了一种战法,把十枚手榴弹捆在一块儿,一块儿扔过去可能就能炸毁一个碉堡。也就是说,集束之后呢,它的爆破威力就大了。集束炸弹也是这个概念,就是把很多炸弹捆在一块儿。它是这样的,一个飞机,飞机下面带着一个弹箱。当然这个弹箱很大了,大概有三到五米长。飞机飞到目标上空后弹箱就自动打开,弹箱等于是母弹,从里面飞出一百多枚甚至几百枚子炸弹。子炸弹大约像可口可乐瓶或易拉罐那么大。子炸弹里面是炸药和预制破片。在目标上空爆炸后能飞出数百个小钢片,这种小钢片有点像我们用的刮胡刀那样的小钢片,很锋利的。炸开以后它就飞快地向周围扩散、旋转。这样,对集群目标的威胁相当大,一个小可乐瓶这样的子炸弹可以杀伤上百人。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子弹药了。例如爆炸后能放出来一百多个小地雷。

小地雷可以吸到坦克的顶部,打坦克的顶装甲,或者是在地面采取音响引信。一般的车辆很轻,噪音很小,它就不爆炸。当坦克过来了,声音很大,或者是地震波很强,这个时候它突然爆炸,炸毁坦克。这就是子母雷。还有一些小钢珠,用钨合金做的小钢珠飞散开来以后把人打死,集束炸弹非常残酷。在这次战争中,一个集束炸弹爆炸后,周围百平方米以内的树都被削断。有一次一枚集束炸弹造成现场一百多难民死亡,所以说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另外,此次还使用了一些集束石墨炸弹。石墨炸弹主要是用来炸电网造成大面积断电的。断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水电站。火电站炸毁,这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了,给你炸毁以后你就再也发不出电来。还有一种方式是对付核电站的。根据国际法,核电站是不能够轰炸的,核电站是受国际法规和战争法规保护的。南联盟有三座核电站。那么不炸核电站的情况下怎样使你停电呢?那就是使用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能释放出很多纤维丝,像渔网一样粘乎乎的搭在高压电网上,造成电网短路。这种武器在海湾战争中也用过。海湾战争的时候它主要使用的是碳纤维棒。战斧式巡航导弹爆炸后出来的是很多很多的碳纤维棒,搭在高压线上使高压线短路。那么现在呢又进了一步。这一次还使用了微波炸弹,其中主要是强电磁脉冲炸弹。强电磁脉冲炸弹在爆炸后能产生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是以电磁能的形式释放出来的。在爆炸瞬间,这种能量可能会引起几百安培的感应电流。它的持续时间很短,可能只有几秒钟。但是就在这几秒钟它能把你正工作的计算机主板以及其他电器核心组件都给烧毁,这样就很难再修复。所以它的破坏威力非常大。当然,精确制导弹药也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在这次北约空袭南联盟中,出现了不少误伤的情况,主要就是为避开地面防空火力,北约飞机往往要飞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另外南斯拉夫地区恶劣的天气也使北约所使用的精确制导弹药变得不那么精确,结果造成大量平民的伤亡.

Ⅳ 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主要是由什么规模决定

数字化智能化武器系统。包括超级计算机、卫星、无人机等等!

Ⅳ 炮弹制导化对未来炮兵作战有什么影响中国在精确制导炮弹上有什么发展

个人观点:
一:精确制导炮弹的特点是自身无动力装置,其弹道的初始段需火炮投掷,进行未端制导。

1,炮兵生存能力大大提高。炮弹制导化可以实现射后不管,打了就跑。具有较高隐蔽性和进攻突然性。
2,最重要的还是精确打击,效能高,效费比高。
今后炮兵部队有可能朝小型化轻型化方向发展。(因为我觉得不可能单单打精确制导炮弹,还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与传统炮弹,炮射导弹结合来打。)
3,炮兵将更依赖战地侦查,情报和信息引导。更依赖于数据交换与传输。

二。中国炮兵很早就从前苏联引进过与美国“铜斑蛇”精确制导炮弹相似的“红土地”精确制导炮弹,因此上对精确制导炮弹技术的研究并不算晚。
具体的成果我不知道,知道也不能说~呵呵。。。

附:
我们已经在精确制导武器领域(主要是导弹技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未来中战争,这些武器会发挥重要作用,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信心。当然,由于我国总体经济力量和科技水平所限,我们的精确制导武器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尚存在一定差距。在装备上,我军现役精确制导武器多数相当于国际第二代水平,部分达到了国际第三代水平。主要差距为: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较差,射程较近,可靠性、可维护性和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我们正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迎头赶上。但是,发展高技术武器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而且还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精确制导武器的问题上,我们是有明确的方针的,即有所赶,有所不赶,集中力量有重点地发展最需要的武器装备。而且,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进一些先进装备,可以提高我们自己的研制水平,加快速度。此外我们也要拓展装备研制思路,发展别人没有的武器,提高我国精确制导武器的威慑和实战能力。

Ⅵ 炮兵如何做到精准打击

提高炮兵精确作战能力的关键,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没有精通精确作战的指挥人才,就失去了实施精确作战的组织基础;没有信息化的武器装备,就失去了精确作战的物质基础;没有高质量的军事训练,就失去了精确作战的能力基础。必须紧紧围绕炮兵精确作战需要,加强指挥人才培养,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深化炮兵部队军事训练改革。

一、培养精通精确作战指挥人才:

按照精确作战需要培养指挥人才。院校应着眼精确作战对指挥人才的需求,通过广泛调研,集智攻关,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确保人才培养沿着正确的方向,有计划、有重点、可持续、高效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等进行系统研究,制定符合规律、满足需要、适应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着眼指挥精确作战知识能力需求构建新型教学内容体系。尽快在现有基础上构建精确作战教学内容体系,开展精确作战基本理论、组织指挥、战法研究等教学。应牢牢把握精确作战谋划决策、指挥控制、战法运用与创新等支撑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节点,使培训对象切实掌握精确作战的谋划决策方法,熟悉精确作战指挥控制手段、方式和流程,正确运用精确作战战法,结合实际自主创新战法。以关节点上的突破带动培训对象任职能力全面提升,造就胜任精确作战组织指挥的人才队伍。

依据精确作战指挥能力生成要求营造逼真教学环境。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际教学为重点,突出模拟化、实战化教学。加大教育训练投入,为院校配备炮兵精确打击武器系统和精确制导导弹,完善模拟训练、基地化训练机制,建设专业训练场,使院校精确作战教学做到模拟仿真训练有平台、技术训练有实装、战术演练有实弹,不断改善教学训练环境条件。

遵循精确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规律创新教学训练方法手段。教学方法是最能充分体现教学艺术的基本要素。精确作战指挥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示范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手段,最大限度地把学员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主动性调动起来,主体性体现出来,真正达到提升训练思维、掌握理论、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强化作战体系集成目标建设:

适应炮兵精确作战火力任务范围、打击精度、毁伤效能等要求,发展远程精确打击兵器和弹药,实现战役战术全纵深精确打击。当前,我军炮兵武器装备虽有长足发展,但与遂行精确作战任务需要相比,仍存在着纵深火力打击平台数量不足、精确高效信息化弹药种类数量偏少等问题,严重制约炮兵作战效能的充分发挥。应发展炮兵战役战术导弹、远程火炮、火箭炮力量,增加编制装备数量,增大射程,配备精确制导弹药,使炮兵具备实施战役战术全纵深连续精确打击能力。

优化炮兵作战单元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构建满足精确指挥控制需要的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作战系统紧密联接。进一步完善炮兵指挥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实现指挥信息系统终端向单个武器平台甚至是单兵的延伸,提高不同层次指挥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建立目标情报信息获取与火力打击平台的无缝链接,实现“侦察—打击—评估”一体化。着力完善指挥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使之成为精确决策的可靠保证。

着眼目标精确定位和信息传输时效需求,发展远距离、多手段、高精度和抗干扰的侦察通信装备,实现炮兵精确打击能力整体跃升。我军炮兵主战武器平台火力打击范围大幅度提升,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侦察、通信装备;侦察校射无人机要增大航程和滞空时间,增加侦察监视手段;炮兵侦察校射雷达要增大侦察距离,提高识别定位精度。还要注重炮兵情报信息系统横向之间互联互通,提高炮兵点对面、点对网多手段综合侦察能力。

三、全面加强精确作战能力训练:

部队军事训练科目内容应坚持精确化标准。应确立“紧贴实战、动态更新”的训练内容理念,以训练大纲为基础,依据提高精确作战能力实际需要,不断创新与拓展训练内容。应着眼炮兵精确作战能力的生成与提高,进行精确作战理论学习,开展精准操作训练,突出精确指挥、精确协同技能训练。应着眼炮兵精确作战使命任务,丰富炮兵部队要素演练、指挥所演习和综合战术演习科目设置,切实使精确作战的关键环节在综合性训练中得到充分体现。

部队军事训练方法手段应坚持实战化标准。炮兵部队精确作战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坚持训练方法手段的实战化标准。确立“多法并举、灵活组训”的训练方法手段改革理念,积极探索与精确作战训练相适应的训练方法手段。切实以复杂电磁环境为炮兵精确作战训练的背景条件,实现激烈信息对抗条件下的精确作战。注重模拟训练与实兵、实装训练有机结合,以模拟手段练精确作战技能,以实兵实装手段提升精确作战能力。坚持基地化对抗训练机制,使炮兵部队军事训练跳出相对封闭的环境,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精确作战训练。正确处理从难从严训练与训练事故的关系,杜绝因担心发生事故而降低训练标准等问题。

部队军事训练质量考评应坚持战斗力标准。炮兵部队军事训练考评,应确立“训评分离、找差寻症”的训练评估理念,以查找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实现“训练—评估—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应从实战要求出发,研究制定精确作战中信息获取、指挥控制、兵力机动、火力突击、整体防护和综合保障诸要素全过程的评价标准,以此作为炮兵部队军事训练质量考评的核心指标。应改变训练组织者同时也是考核者的做法,创新训练评估组织模式,真正实现训评分离,保证训练评估客观公正。应尽快开发炮兵部队军事训练综合考评系统,完善训练监测设施,以训练质量考评牵引作战训练创新与发展,推动炮兵部队精确作战能力迅速提升。

Ⅶ 军事信息技术已成为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什么

军事信息技术已成为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军事上用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军事信息材料、器件、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综合.集成和作战应用等方面的技术。是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电子信息装备及武.器装备信息化等各个方面,是电子信息装备的技术基础及发展的重要动力。军事信息技术研究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军事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特点和分类等。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物质文明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同冶炼技术产生了农业时代,蒸汽机技术产生了工业时代一样,信息技术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多次局部战争呈现出信息化战争趋势,使军事信息技术作为国.家技术实力的重要象征,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军事信息技术为指战员在信息化战争中夺取信息优势、决策优势进而取得战场优势奠定了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
①集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各种技术之大成的指挥信息系统,为武.装力量构造了“神.经中枢”和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②以电磁干扰、压.制和网络对抗为核心、用以打击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战,成为夺取信息优势和克敌制胜的关键。
③信息化武.器平台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精确制导武.器,成为军.队的主战装备,并继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④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战争的形态,产生了“网络中心战”等新的作战理论,推动了军.队的体.制、编制和指挥方式的变革。军事信息技术是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是国防技术群中的核心和骨.干技术。

Ⅷ 炮兵在敌人的反炮兵雷达的监测下如何有效隐蔽作战

敌人部署先进炮位雷达的情况下,普通的牵引式火炮就已经没有生存空间,这种落后专的火炮系统展开和撤走属都要进行很多作业,耗时耗力,先进的炮位雷达能在一分钟之内探测解算出你炮兵位置,没等你撤出发射阵地,敌方就已经做出反击,留给你的就只有死亡。要反制炮位雷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撤出发射阵地,所以就应运而生了自行榴弹炮

Ⅸ 高技术条件下什么是现代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高技术条件下信息是现代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阅读全文

与炮兵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