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什么要详细的!!
在这里://ke..com/view/299193.htm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中国军事网络全书》军事思想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这一定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的。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1927.8“八一”南昌起义——1935.1遵义会议)
毛泽东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路、如何建军、如何作战三个基本问题,它们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已初步形成。
2、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建立(1935.1遵义会议——1945.8抗日战争胜利)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确立了毛泽东的威信,1945年朱德同志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并对此做了阐述。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时期)
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2、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3、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包括:人民战争、人民军队、战略战术、国防建设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⑶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
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
2.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必须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
3.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4.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5.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面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
6.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可以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同,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
7.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
⑷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什么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失败的严重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进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以游击战争“十六字诀”等为主要内容的红军作战原则,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基本建军原则和中国革命必须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思想,从而奠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关于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原则,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战役,尤其是辽沈、淮海、平津、渡江等大规模战役;并撰写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等著述。这样,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但有了战略防御的系统理论,而已有了关于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和战略追击的系统理论,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重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了将人民军队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国防军的历史任务,阐述了在现代条件下进行人民战争的若干新的军事原则,并且领导制定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战略方针。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l)人民军队。坚持把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2)人民战争。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广大民兵相结合,团结和争取一切进步的社会力量,开展以军事斗争为主,并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斗争形式紧密配合的全民战争。(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立足于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己之长击敌之短,灵活机动地打击和消灭敌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着眼于战争的发展和战争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
——引自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世界军事网络之作战谋略》
⑸ 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内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容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⑹ 毛泽东军事理论思想是什么
毛泽东军事思想核心是人民战争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
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
2.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必须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
3.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4.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5.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面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
6.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可以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同,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
7.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
⑺ 毛泽东军事理论的介绍
毛泽东军事思想: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的源头和基石
任何军事理论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继承性。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尤其是不能割断我们党的军事理论的发展历史。新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是建国前我们党的军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始终是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领导武装斗争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肯定这一点,不仅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继承、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的正确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新中国军事发展的理论源头。新中国军事发展的历史前提和基础,就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军事实践和军事理论创造。这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军事时代,创造了一个宏伟的军事活动舞台。伟大的军事实践需要和创造伟大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中国革命战争与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光辉结晶和科学指南。我们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是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的党和军队,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即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个思想,是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的理论表现,是开辟新军事时代的理论先导,提供了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众所周知,毛泽东军事思想,深深根植于我们党所领导的中国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前所未有的理论系统性、完整性和独创性,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军事理论体系,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性质、领导力量、社会基础、动力和对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正确回答了关于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创立了战争规律论、战争认识论、人民战争论和战争方法论,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标志着具有崭新形态的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理论的确立,在我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实现了军事观及战争观上的一次最深刻的伟大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丰碑。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我党我军提供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指导思想,也奠定了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新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必然历史延续。我们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的军事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不同阶段构成的统一过程。其内在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各个阶段的军事斗争及军事建设,虽然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是中国***领导的军事活动,都是围绕着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军事目的、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所进行的军事实践,具有政治目的和实践基础的统一性;二是各个阶段的军事实践活动,都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具有理论基础、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上的统一性;三是各个阶段形成和创立的军事思想,都是中国***的军事理论,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在军事上的理性反映,是我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的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继承、运用和发展,同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具有理论根源和理论性质上的统一性。所有这一切,从根本上规定着我们党领导的军事活动的各个阶段具有客观的内在统一性,这就从根本上规定着在这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形成的军事思想也必然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新中国军事理论发展的直接理论依据。任何军事科学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军事实践的产物,也都离不开一定的军事理论作基础,新中国军事理论的发展也不外此。众所周知,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独创性地解决了我们党领导军事活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由一系列原理、观点和方法所构成的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覆盖了我党我军军事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既反映了军事活动的普遍本质和根本规律,又揭示了我党我军在不同时期军事活动的特殊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长期稳定的普遍真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为新中国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战争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深刻阐明了下列重要观点;战争发展根源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经济是战争的根本物质基础;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战争则是这种矛盾和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战争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暴力斗争,阶级的政治就是战争的本质,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贯彻于战争的全过程,渗透到战争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决定着战争的目的和性质,强烈地影响着战争的范围、规模、强度、进程和结局;战争的目的决定着战争的性质,要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革命战争之最深厚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要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二是战争双方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提出战争是人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战争胜负取决于交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主观指导和自然条件等因素,战争规律根源于战争双方诸因素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一切政治的、军事的战略战术归根到底都是由此产生的;论述了战争双方诸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对抗的两种综合力量,进而在战争过程中表现为力量的强弱推移及转化,呈现出一个量变质变的辩证过程,决定着战场优劣态势和主动被动地位的变化,决定着交战双方作战方式的运用及其变换;强调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及其一切发展变化,取决于交战双方力量强弱对比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交战双方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对比变化。三是战争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论述战争实践决定战争认识,战争实践是战争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动力,战争认识对战争实践有能动作用;阐明了正确的战争认识在本质上只能来源于战争实践,战争认识就是由战争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战争实践,新的战争实践必然导致新的战争认识的产生,新的战争认识又反作用于战争实践,新的军事理论正确与否还须在军事实践中检验,军事理论的发展就是随军事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战争认识与战争实践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军事理论的发展。四是战争的主观指导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提出战争中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一切战争指导的基本矛盾,客观决定主观,主观是对客观的反映,主观通过实践又反作用于客观,指导战争就是由客观到主观、再由主观回到客观的循环往复过程;强调战争主观指导与战争客观实际相符合,是战争指导的根本原则,指导战争过程就是不断地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相统一,这是打胜仗的关键。五是军事力量建设状况取决于社会状况。论述社会制度决定军事力量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因素的状况决定军事力量建设的状况,军队是军事力量的主体和骨干;强调军队建设发展是一个矛盾运动过程,军队建设本质上就是处理军队内部、外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各种矛盾关系。六是研究和指导军事及战争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军事矛盾分析方法和战争矛盾分析方法;军事上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军事上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军事上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军事系统方法和军事结构方法等。
归纳起来,毛泽东研究和指导军事及战争问题,始终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军事实践相结合,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及人民军队建设诸方面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的思想认识路线、战争指导路线和一系列基本原理、观点、方法和指导原则。诸如:关于战争矛盾和战争因素的理论,关于战争本质和战争社会基础的理论,关于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的理论,关于认识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关于战争力量对比消长的理论,关于人民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关于对战争进行历史分析、阶级分析和矛盾分析等科学方法。所有这些理论和方法,提供了科学解决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一系列重人问题的理论武器,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光辉范例,也提供了新中国军事理论创新和发展的锐利思想武器。
⑻ 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内容编辑
人民战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2.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必须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3.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4.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5.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面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6.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可以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同,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7.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人民军队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军队在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中的作用,强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789页)他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系统地创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成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1.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着广大人民利益而建立、而战斗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紧密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这支队军队的唯一宗旨。2.这支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也执行工作队、生产队等革命政治所要求的其他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担负作战这项主要任务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设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工作,并利用作战间隙进行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3.这支军队作为忠实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的工具,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指挥枪,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兵权只属于党,决不属于任何个人。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最高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一切行动听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军队中要建立党的各级组织,作为各级部队(分队)的领导核心。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实施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4.这支军队实行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对军队实施领导而在军队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军队中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官兵实行进步的政治教育,灌注革命精神和先进思想,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实行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的团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并配备相应的政治工作人员,领导和管理部队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挥为人民而战斗,而工作和训练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5.这支军队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建立自觉的严格的纪律,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政府,爱护人民;时刻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6.这支军队要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不断用现代化的武器和新的技术装备部队,提高战斗力。7.这支军队要加强教育训练,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掌握新的技术和随之而来的最新战术,全面提高指战员的军政素质。要办好各类院校,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8.这支军队要加强军事科学研究,注重把自己的战争经验上升为理论,同时批判地借鉴中国古代和外国军事思想的有益成分,发展中国现代的军事科学。战略战术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人民军队在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1.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战略防御阶段必须实行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通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达到战略上不断消耗敌人,借以逐渐改变战争力量的总体对比,最终把战略防御推向战略进攻。2.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作战的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城市和地方的夺取或保守是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3.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必须贯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力求打歼灭战,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力避打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4.实现歼灭战,必须审慎地选择打击方向和攻歼目标,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5.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实行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就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而言,运动战是大量歼灭敌人,决定战争命运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消耗和歼灭敌人的重要作战形式,战略防御阶段主要执行阻击和钳制敌人的任务,在战略进攻阶段主要执行攻歼据守之敌,夺取城市的任务。游击战则应提高到战略地位,它不仅是配合正规战争必不可缺的辅助作战形式,而且在长时期内,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应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有主有次,灵活运用,并适时实行以转换主要作战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转变。6.力求主动,力避被动,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应慎重初战。每战须预有准备,立足于能够应付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力求有胜利把握,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7.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于近战夜战的优良战斗作风;善于利用作战间隙休整部队,以利再战。8.立足现有装备战胜敌人,同时注重从作战缴获中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装备。9.把对敌军的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起来,重视利用敌人营垒内部的各种矛盾,在军事打击的强大压力下开展有力的政治攻势,利用多种方式解决敌人。10.大力组织支援前线,搞好后勤保障,切实做好人员和各种物资的动员补充工作及医疗救护工作。1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1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1]国防建设一,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抵御外敌入侵二,确立了向国防科技尖端技术发展的战略三,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1]人民军队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的性质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三,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必须坚持“三大原则”资料来源:http://ke..com/view/299193.htm?fr=aladdin⑼ 关于毛泽东军事思想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版相结合的产物;权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⑽ 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名著有什么
《论持久战》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分,主要是说明抗日战内争为什么是持久容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主要是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