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战手段有什么特点
进入新千年后,世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格外引人瞩目。人们在密切关注它们给各个应用领域带来的一系列新突破的同时,也特别关注其未来发展趋势。据报道,美军针对战争形态变化,凭借其高技术方面的优势,提出了“21世纪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方案。该方案首要的一条是实现指挥与控制系统以及武器装备的智能化。武器装备和作战指挥的智能化,将最大限度地延伸“人体”的功能,成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此,有人预言,“未来高技术战场将主要使用计算机和无人驾驶的飞机、火炮、坦克、导弹等智能武器”,甚至认为,“谁能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取胜,谁就将取得21世纪的军事主动权”。
一、智能技术的出现
人工智能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电子计算机为载体,实质上是集现代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精密机器加工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科学理论于一身的高智能、高自动化技术。这一开拓性的技术在当今高技术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当今世界3大尖端科学之一。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后,一直沿着“军事专家系统”和“军用机器人”两个方向协调发展。
军事专家系统也被称为“知识库系统”,存储有大量的知识程序,拥有3个子系统:一个是能够自动控制、传递和更新存储知识的“知识库管理系统”,另一个是具有存取、使用和修改知识存储能力并能作出推理判断的“推理子系统”,第三个是与“专家系统”交叉联系的“人—机接口子系统”。
军用机器人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从作用功能上可分为执行攻击任务的智能武器和执行勤务保障任务的机器人两大类。
人工智能科学和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军事领域具有广泛的可应用性,而且越来越受到各国军事部门的重视和青睐。目前,这门发展势头强劲的学科在军事领域里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已成为军事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高技术发展的智能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对21世纪的武器装备、作战样式乃至战略战术都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智能较量成为主角
战争是既是力量的角逐,又是智慧的较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较量的比重日益增多,地位也愈来愈重要。智能较量主要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决策科学、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并且把运用智能较量的科学成果作为战争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前面提到的“军事专家系统”就是进行智能较量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技术是“专家系统”。这个系统把战场态势、敌我双方兵力部署和作战效能、最优化战略战术、武器装备特性等因素都编入计算机程序,通过“思考”、“分析”来制订出行动方案,供指挥员或武器操作人员进行选择。指挥决策系统的智能化也使军事谋略产生了革命性变化:军事谋略成了被物化了的“高技术化的谋略”。军事谋略由单纯人脑的运筹变为以计算机为辅助的快速决策,从而大大提高了指挥作战的效益。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几乎无处不用电脑。从侦察卫星到通讯系统,从飞机导弹到坦克军舰,从战略指挥到战术行动,从作战计划到后勤保障,其核心系统都是建立在电脑芯片上。它“能够把成千上万的微小细节、无线电频率、油轮集合地、炸弹形状、谁支持谁、谁作护航飞行……放在一起,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把它们按任务顺序排列,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张同唱一首歌的乐谱”。美国空军所有的轰炸行动计划都是靠计算机使用空军系统分析部门的战区攻击模型完成的。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优势实质上“就是硅对钢的胜利”。由此可见,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智能较量已成为军事决策的先导,高技术战争已经迎来了智能化战争的新时代。
三、智能武器成为战场亮点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武器装备更新的基本动力。新世纪之初,尽管战场上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的发展仍然是新旧并存的局面,但高技术群的出现必然会加快武器装备的发展步伐,以高度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武器的研制日益受到重视。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给了人们多方面的启示,其中之一是空中格斗、近战肉搏等“短兵相接”式的体能、技能型的战争已经逐步让位予大范围的、远距离的“背对背”式的智能型战争。敌对双方依赖高技术、运用智能型的武器系统相互攻击,使作战方式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通过运用智能化的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把以往战场上用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完的事,压缩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使作战进程几乎与决策时间同步,做到了实时发现、实时指挥、实时打击、实时机动、实时保障。
各类机器人是智能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它们具有一定的思维、感觉、知觉以及分析和判断能力,能模仿人的行为执行多种军事任务——执勤站岗、侦察保障、布雷扫雷、执行攻击任务等。它们代替人到战场上去冲锋陷阵,使战争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实现“零死亡”。目前,世界上五花八门的机器人已达百万之众,一些国家的机器人已经从军服役,有的还投入了战斗使用。美军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均投入了智能机器人参加实战。智能武器还有各种智能弹药、各种战术导弹和炸弹。它们能自动寻找、确定攻击目标,比普通弹药的精度提高30~75倍。
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趋势就是智能武器装备的超微型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研制出的超微型机器人像蚂蚁般大小,能飞、能爬、能潜水,具有很强的破坏能力。一些专家预测,到21世纪中叶,与蝴蝶、蜻蜓、苍蝇、蝗虫等昆虫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将会大批面世。智能武器的微型化将引发起一场真正意义的军事革命。由于智能武器装备具有超常的作战效能,在高技术战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各国军界都把这类高技术武器装备列为常规武器发展的重点之一,以增加平时威慑和战时获胜的砝码。
四、智能技术使战场变得“无人化”
美国《21世纪战略技术》报告里面有个结论让人眼睛一亮:“20世纪的核心武器是坦克,21世纪的核心武器是无人系统。”事实确将如此。比如,美国空军计划2020年前后,将30%的作战飞机实现无人化。美国陆军的未来目标部队中,无人平台的数量可能超过有人平台。
目前,军用无人系统中发展最快的是无人机。2004年3月和11月,美国的x-43A无人机试飞成功,飞行时速超过11265千米,接近10倍音速。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吸气式超音速冲压喷射发动机,能够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燃烧,大大减轻了平台重量。2025年左右,美军可能装备全球到达无人轰炸机,2小时内可打击全球任何一点。难怪美国人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说这项技术“将使美国空军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太空军队。”
小型无人机,起飞重量超过45吨,武器载荷7吨,续航时间50小时;大型无人机,总重量只有0.5~2.8公斤,续航时间30分钟。可以在每小时55公里的阵风条件下正常工作;远航式无人机,利用太阳能作动力在1.2~3万米高空,飞行时间可达6~9个月。
快速部署型无人飞艇,成本不超过10万美元,可以塞进巡航导弹,发射到100公里的高空,自动充气展开,旋停在同温层持续监视战场;水下无人攻击母机,可由潜艇发射,精确到达目标区后释放多个自主制导导弹,尔后自动返回潜艇,重复出动;超大型无人飞艇,载荷达到1000吨,能够把一支完整的部队,例如1个4000人的机步旅,直接投送到11000公里以远的战区。
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无人车辆、无人舰艇、智能机器人等。最新的试验,是利用老鼠的脑神经细胞培养人造脑,可以控制F/A-22飞行模拟器,而学习这种复杂技能的时间还不到15分钟。
⑵ 什么是武器智能化
武器具有人工智能,可自动寻找、识别、跟踪和摧毁目标的现代高技术兵器。通常有:精确制导武器、无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坦克、无人操纵火炮、智能鱼雷和自主多用途智能作战机器人等。其中智能鱼雷不仅可存储和记忆有关信息,还能分析、鉴别各种不同目标;自主多用途智能作战机器人可自主地完成地形、地物及敌我目标的识别、选择前进道路,判断敌情,独立完成侦察、运送弹药、扫雷、射击、投弹等作战任务。智能武器通常由信息采集与处理分系统、知识库分系统、辅助决策分系统和任务执行分系统等组成。智能武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已取得一些实用科研成果,它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武器之所以比精确制导武器更先进,就在于它可以“有意识”地寻找、辨别需要打击的目标,有的还具有辨别自然语言的能力,是一种“会思考”的武器系统。例如,智能导弹是在巡航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能在敌方上空自动搜索、识别、跟踪目标并进行优化处理,根据目标特征选择最佳战斗部位实施攻击,消灭一个目标后立刻转向另一目标继续攻击,可在目标区上空持续战斗60分钟。又如,广域智能引信地雷带有多功能传感器,可对目标的各种物理场进行判定。当坦克进入距地雷半径100米范围时,即由微机控制发射智能子弹药,先以35°仰角将子弹药射出,尔后子弹药在空中主动寻找目标,攻击坦克薄弱的顶装甲。而智能化作战,则是运用智能武器手段、广泛实现高效指挥控制和灵巧精确打击的高技术作战形式。
⑶ 智能化武器装备,名词解释,考试速急
智能武器指的是具有人工智能的武器,通常由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知识库系统、辅内助决策系统和任务执容行系统等组成。能够自行完成侦察、搜索、瞄准、攻击目标和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情报等军事任务。
智能武器能识别飞机、坦克、火炮、舰船及其他军事设施;能从复杂的信号中筛选出有用的信号;能将搜集到的情报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汇报给控制中心;能“有意识”地寻找目标,判断并首先攻击对己方威胁最大的目标;能根据新的指令迅速改变攻击新的目标。
(3)什么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扩展阅读:
“智能武器”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初。现在泛指具有一定智能或自主制导能力的武器,可以在最少的外部或人工支持下检测和攻击目标。智能武器(智能弹药)指利用计算机制导系统的武器。传感器、算法和处理器技术等方面的进步促进了全自动武器发展。
智能武器主要使用图像/红外、激光或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制导。根据武器类型可分为导弹,包括空对地导弹或地对空导弹;消耗品例如弹药;传感器融合武器或电磁脉冲武器;制导火箭弹,例如反潜火箭、反坦克火箭、空对地火箭或空对空火箭;制导导弹或火器;智能子弹等。
⑷ 信息化武器的本质特征
信息主导。
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主导为本质特征,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体系作战,实现侦察监视、态势感知、指挥决策、精确打击、快速机动、全维防护、综合保障的高度统一,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层面高度透明融合,实现多种战法高度灵活运用,实现各种作战要素高度实时精确。
信息主导要求树立制信息权观念。自觉超越传统战争的制胜机理,对战争在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认知空间的对抗要有全新理解,对信息争夺的激烈程度要有充分准备,对全维领域信息控制和信息攻防要有科学的研判,对复杂电磁环境下敌我态势的高速转换要有全方位的应对。
同时要在关键环节和局部领域确立信息优势,临机应对多战场、多层次的作战情况,灵活作出决策,以局部优势赢得信息化战场的主动权。
(4)什么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扩展阅读:
武器装备信息化,直接导致武器系统的智能化和作战系统的一体化:
武器装备信息化,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联网,实现自动化和实时化。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出现,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及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作用于传统武器平台的必然结果。
信息化武器装备与传统机械化武器装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网络系统中的武器,后者是单个武器平台。
⑸ 什么是信息化武器
信息化抄武器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武器装备在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的网络化、自动化和实时化。
武器装备信息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
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如C4ISR系统、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
(5)什么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扩展阅读:
世界上融入信息化建设和改造的国家军队大约有十几个,从先行一步的发达国家军队的实践看,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和建设上,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选择:
一是“休克式”的彻底换代,即按照未来信息作战的需求,直接生产平台与系统一体的信息化武器装备。
二是“渐进式”的滚动微调,即运用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机械化武器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
三是“复合式”的同步发展,即“远近兼顾”、“软硬并进”,开发与改造并重,选择的是一条中间道路。
⑹ 智能武器的智能化战略
随着智能武器装备作战部队并广泛应用,必将对军队的编成、作战样式与方法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军队的编成将更加精干。由于智能武器部分代替了人的工作,因而作战构成将发生变化,直接参战人员会随着智能武器装备的增加而减少,但对参战人员的素质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参战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熟练驾驭智能化武器装备,充分发挥其效能。其次,传统的“直接参与”式作战方式将被打破,信息对抗的地位作用将更加突出。由于智能武器装备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系统集成,其中,信息的获取、传递系统是它的“神经”,能快速精确地分析、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是它的“大脑”。因而保护己方和破坏对方的信息系统,夺取控制信息权,就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现在大国和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全球军事竞争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大国和大军事集团之间的“规模化战争”是一种军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相连动的总体战,因此在智能武器和智能化作战方面明显出现了一种战略化的动向。战略智能武器是更高层次的人与各种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其中“软性智能武器”占有很大比重。主要目标是在使己方尽可能“隐形化”的同时使对方“全透明化”,从而从根本上掌握战略主动权,既可以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又可以在需要时打不对称战争。
这种动向首先表现在对目标方军队全建制编成的全方位行为模拟。
前述智能化的辅助指挥系统,还只是战役战术层面的东西。其实大国和大军事集团在智能化指挥方面已走得很远,完全具备了对目标方军队各级指挥员、各军兵种、各作战单元的心理活动、行动特点、装备和训练程度、作战预案及其调整、开进路线、集结和展开方式、联勤保障、人员和装备与作战地域的气象地理环境和民风民情的结合状况等等的宏观-微观模拟,并且在最高指挥层智能化“兵棋推演”中加以演绎。这种涵盖面很广、渗透性很强、集成度很高、连动性很灵的全方位模拟,既仰赖强大的经济实力、计算机技术海量处理能力的发展、以及大量智能化硬件的部署,也得益于长达数十年的跟踪研究和经验积累。通过这种使目标方军队“全透明化”的全方位模拟,智能化作战的内涵就提升到了很高的战略层面上了,完全超出了一般的首长司令部演习和敌情分析的范畴,它是大战略与物质手段的高级结合方式。
这一点是军事大国与中等发达军事力量之间的重要区别,也是历史上的战争与现代战争之间的重要区别。一般的实兵演习和模拟演习也要设置各种复杂情况,历史上的战争也有许多深入分析作战对手特点从而有针对性作战的杰出范例,现在即使是友好国家也会相互分析对方军队、尤其是指挥官的特点。但它们与这种全方位模拟相比,仍是很有限、零散、或然的,原因就在于智能武器和智能化作战手段的使用密度已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例如,只有具备全时空解析各级思维活动与各单元微观行为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才使得掌握对方核心密码成为一种带有因果必然性的事情,而核心密码智能破译系统又使前者更加“透明化”。又如,由于有了不仅能扫描物体、而且能看到对方雷达群怎样扫描和处理这些物体的智能雷达,才使得对方的雷达网全面“透明”。
其次表现在对目标方军事、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动向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和作用。
如前所述,大国和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博弈,总体战的特征尤为突出;现在军事大国与中等发达军事力量之间的重要区别,也表现在对目标方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作用能力上。因此,军事大国的全方位模拟和博弈并不限于军事系统,而是进一步延伸到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在战略层面上掌握、作用它们与军事行为的连动。
人们谈得较多的是现代战争在空间上不分前方和后方,但也要充分注意更宽泛地理解它在时间上的不分平时和战时,并且对经济与军事等等的关系也不应仅从战争潜力的角度去把握。事实上,现代战争不仅造成了逐步攻击和渐次防守的战役战斗程序的改变,出现了先纵深、后前沿、“中心开花”由内向外打的逆程序和战场的各种非线性特征,而且也使经济战与典型军事作战的时空特征和界限划分发生了变化。
现在,对目标方经济活动的全面掌控和战略遏制,已成为一种更隐蔽、更复杂的战争。而这种战略行动离开智能武器和智能化作战手段的高密度使用,显然也是不现实的,相反更需宏观、深入的全方位模拟来保障。现代智能武器同样可以使目标方的所有显性经济活动“全透明化”,同时也能全方位实时分析各利益群体、投资和消费阶层的心理曲线等等。
⑺ 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构成信息化战争力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它主要包括什么
信息化战争构成要素为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在局部地区进行。
信息化战争指主要使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武器装备系统、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中心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以争夺信息资源为直接目标,并以相应的军事理论为指导的战争。
信息实力包括:
信息高速公路、C4ISR系统、精确制导弹药、太空兵器、智能部队以及具有高技术、高知识、高素质的人员。
而信息能力已成为衡量作战能力高低的首要标志。信息能力,表现在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利用和对抗等方面,通过信息优势的争夺和控制加以体现。
信息优势,实质就是在了解敌方的同时阻止敌方了解己方情况,是一种动态对抗过程。它已成为争夺制空权、制海权、陆地控制权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7)什么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扩展阅读: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⑻ 制造高科技武器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
机械化战争时代,指挥员的威慑力多体现在谋略运筹、机智勇敢、战场经验等方面,而信息化战争时代,这种威慑力不仅体现在政治能力、军事能力、筹划能力上,也体现在科技思维、科技运用、科技能力上。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高科技武器装备不断涌现,其智能化、远程化、精确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科技因素、装备因素在战争制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叙利亚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就运用了无人机、无人战车等高科技武器装备,并取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
未来战场上,指挥员既要指挥传统装备,又要指挥智能装备;既要指挥有人装备,又要指挥无人装备,必须锤炼较强的“科技头脑”。否则,一旦上了战场,指挥效能就很难得到充分发挥。
(8)什么是智能化武器装备的集中代表扩展阅读
科技素养很大程度体现在装备素养上。新武器装备聚集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融合了最先进的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等。对各级指挥员来说,要锤炼“科技头脑”,从掌握驾驭装备入手是条捷径。
面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现代战争,每名指挥员都要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增强科技素养。只有具备了强大的“科技头脑”,指导练兵才会有底气,指挥作战才能有胜算。
⑼ 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主要由什么组成
武器装备信息化简介
发展方向
武器装备信息化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简单否定抛弃,而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改造和提升。形象地讲,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模块形式嵌入机械化武器装备之中,使机械化武器装备具备类似于人的“眼睛、神经和大脑”的功能,从而使其综合作战效能倍增,满足信息战争作战的需要;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如C4ISR系统、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武器装备信息化将使电子信息系统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相应的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日益重要,武器装备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硬杀伤兵器,还将出现软杀伤兵器。
相关条目
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既是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我军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
信息化装备,指信息技术含量高、信息起主导作用的作战武器和保障装备,主要包括军队的C4ISR系统、信息化作战平台、智能化弹药、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单兵系统等。
武器装备信息化,指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联网,实现自动化和实时化。武器装备信息化,直接导致武器系统的智能化和作战系统的一体化。
信息化作战平台则是指采用信息技术研制或改造的、装配有大量C4I设备并联网的各类武器系统,主要由“软”“硬”两个部分组成。“软”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主要标志,即具有感知、获取并传递各种目标信息的器材和装置,如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等。“硬”组成部分则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武器装备,即具有运载功能并能作为火器依托的载体部分,如坦克、步战车、舰艇、飞行器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作战平台本身的性能已经接近物理极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发现在武器平台上加装信息设备,可以成倍提高平台的作战能力,由此引发武器装备的信息革命。
直到今天,一些同志在习惯上仍然把硬平台看作武器装备,没有把软系统作为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重视。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出现,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及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作用于传统武器平台的必然结果。
信息化武器装备与传统机械化武器装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网络系统中的武器,后者是单个武器平台。
武器装备信息化的现状和选择
现状
目前,世界上融入信息化建设和改造的国家军队大约有十几个,从先行一步的发达国家军队的实践看,在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和建设上,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选择: 一是“休克式”的彻底换代,即按照未来信息作战的需求,直接生产平台与系统一体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二是“渐进式”的滚动微调,即运用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机械化武器平台进行信息化改造。三是“复合式”的同步发展,即“远近兼顾”、“软硬并进”,开发与改造并重,选择的是一条中间道路。
选择
由于国情军情不同,这几种选择,各有各的道理,但从实践情况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休克式”快捷,但需要大量财力投入,一般国家不敢干也干不起。“渐进式”稳妥,但只能在发达国家后面跟进,难以有大的作为。“复合式” 既积极又稳妥,比较可取,可以边开发边改造边形成战斗力。 这三种办法,有的我们可学,有的不可学,有的是我们学不了的。我军处于后发之势,要想实现跨越,完成好双重历史使命,而不是在发达国家后面尾随或跟进,就不能不从自己的国情军情出发,先思而后动,在借鉴和扬弃的基础上,选准目标,走出自己的路。
这条发展道路应该是:以未来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满足国家安全需求为目的,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充分吸纳和运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成果,开发与改造并重、信息化战场环境建设与武器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和改造并重,软硬件建设兼顾,找准短板,突出重点,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相结合;不求最好,只求足够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发展道路。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发达国家变革实践的经验教训看,仅仅进行了武器平台的信息化改造和研制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进行武器平台的信息化开发和改造建设的同时,尽快编织国家和军队战略级的“天网”与“信息伞”,没有“天网”和“信息伞”提供支撑和屏护,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信息的采集、数据的融合、系统的集成和无缝隙的链接等,一切都将无法实现。
实质上,“天网”建设本身就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几场局部战争不难看出“天眼”和“天网”的重要性。没有空间优势,就没有信息优势。制信息权源自制太空权,信息时代也是太空时代。空间优势不仅在军事上具有战略意义,在国家经济建设上也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美军新版转型计划的核心就是发展空间攻防武器装备,谋求太空优势。
过去打仗,是平台对平台。现在和未来打仗,是系统对系统。未来战争是“ 信息伞”加精确制导武器的战争,即网络加平台的战争,二者作为同一个系统的相互要件,缺一不可。
武器平台的信息化改造,是我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过程中的一种选择。这种过渡时期的选择和设计,应作为国家和军队的统一行为。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和开发,虽然也需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但不能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与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改造混为一谈。
⑽ 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主要由什么构成
信息化武器装备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个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另一个方向是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信息化不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的简单否定抛弃,而是对机械化武器装备改造和提升。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以模块形式嵌入机械化武器装备之中,使机械化武器装备具备类似于人的“眼睛、神经和大脑”的功能,从而使其综合作战效能倍增,满足信息战争作战的需要;
研制新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包括C4ISR系统、计算机网络病毒、军事智能机器人等。武器装备信息化将使电子信息系统在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相应的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武器装备体系中除了传统的硬杀伤兵器,还将出现软杀伤兵器。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点:
1、智能化
智能化,就是指信息化武器采用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应软件,使武器部分具有人的大脑的思维功能,能利用自身的信号探测和处理装置,自主地分析、识别和攻击目标。现代化的导弹,与传统武器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部分地具有了人的思维功能。
2、网络化
网络化,就是利用信息网络将单件武器装备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互连互通操作能力的大系统。在信息技术大发展的今天,由电缆、光纤和无线电台、卫星等各种电子设备构成的有形的和无形的“信息公路”,密布于陆上和地下、海上和海下、天空和太空等各种空间,构成一个无缝链接、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
3、一体化
一体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功能上的一体化,即过去由几件装备遂行的作战职能,现在由一个武器系统来完成;二是结构上的一体化,即通过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把战场上各军兵种的武器装备联为一体,使各种作战力量紧密配合、协调行动,提高整体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