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公元955年至970年五代十国末期到北宋初期的著名人物,年轻点的最好。谢谢各位
如果要来著名人物,我这个比较自全了,详细事件你可以查网络。
韩匡嗣
耶律屋质
符彦图
符彦彝
符彦伦
安德裕
张永德
耶律休哥
赵匡义
张洎
石曦
赵普
潘美
刘继元
徐铉
宋偓
李崇矩
钱弘俶
沈义伦
刘廷让
王彦超
杨业
张元徽
张美
周保权
石守信
王溥
高怀德
薛居正
刘继兴
赵德昭
郭进
郭无为
金傅
李煜
李继勋
党进
苏晓
赵匡胤
王全斌
吕馀庆
吕胤
符彦通
符彦卿
陈乔
王审琦
韩重赟
韩令坤
高继冲
刘继顒
潘佑
符彦琳
郭廷谓
欧阳迥
钱弘倧
植廷晓
郭崇岳
张令铎
窦贞固
魏仁浦
罗彦瓌
耶律述律
游简言
陈承昭
赵彦徽
刘承钧
刘继恩
孙光宪
张光翰
元德昭
李处耘
窦仪
全师雄
张汉思
侯益
郭崇
孟昶
李昊
石重贵
折德扆
范质
慕容延钊
王景
张藏英
高保勗
周行逢
留从效
董源
李璟
李谷
韩通
李筠
药元福
高保融
耶律李胡
冯延巳
完颜函普
王赞
向训
刘重进
李重进
赵匡赞
刘赟
蔚进
郭忠恕
卫俦
李隐
㈡ 同为五朝元老,一门三后,独孤信和符彦卿谁能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
同为五个朝代的抄元老级人物,我还是感觉独孤信是史上最牛的老丈人,首先我们要知道,独孤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都可以称得上是战神的存在了,而且独孤信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发生了很多的历史趣事。
但是,我感觉从戎马一生角度上就可以说,独孤信绝对是历史上最牛的老丈人,潇洒,自由,做任何事都是踏踏实实的,嫁女儿也是很随性的,这样的老丈人,可不多见。
㈢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岳父”其中谁的实力最一般
不管在什么时候,做父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个好的归宿,最好还能再挑个东床快婿。在古代封建社会,不存在什么“自由恋爱”,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女儿一生的幸福基本就掌握在父母手里,但有时候他们也难免会“看走眼”,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两个人,堪称是“古今第一岳父”,女婿都做了皇帝,女儿也都封为皇后。
总结这两位“古今第一岳父”,四百年后的符彦卿还是没有独孤信厉害,虽然在其他方面符彦卿略胜一筹,但是从“选女婿”这方面来说,还是独孤信经验丰富,所以这“古今第一岳父”的头衔给独孤信才算名副其实!
㈣ 魏王的后周魏王符彦卿
符彦卿(898年抄 ─ 975年),字冠袭侯,五代、北宋时宛丘人。中国五代及北宋初期将领,曾多次与辽朝军队作战。他出身武将世家 ,祖父乃吴王符楚,父亲是秦王符存审(李存审,为李克用养子,赐姓李)是中华名将,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中书令。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卒赠太尉,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兄弟九人均为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由淮阳王进封封魏王。其有三个女儿为皇后母仪天下。
㈤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偏偏不敢动符彦卿
我觉得是因为符彦卿很有能力而且兵权也不小,赵匡胤对他很敬畏,更想与他处好关系,所以赵匡胤自然是不会轻易去动他。
㈥ 同为五朝元老,一门三后,独孤信和符彦卿谁能称为史上最牛老丈人
现在老丈人是许多年轻人都谈之色变的词,但是中国的历史上却有一位最牛的老丈人,他的名字就叫做独孤信,独孤信的三个女儿最后都成为了皇后,而他也成为了三个朝代的国丈,这样的身份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说独孤信对于自己的女儿有很好的教育,但是他的下场并不是很好,反观符彦卿,他凭借着自己国丈的身份,获得了非常显赫的地位,同时自己的女儿们也是权倾朝野,因此符彦卿最后可能才是最大的赢家,但是按人品来看,独孤信才是最配得上最强老丈人这个称号的。
㈦ 宋送怎么这几期都没有参加非常完美啊
随便说说,1、周世宗和宋太祖是君臣关系,宋太祖早年便投奔了郭威,后来又得到世宗极大的信任,高平之战中,在樊爱能等高级将领退却的情况下,惟独初出茅庐的赵匡胤振臂一呼,挥军直击汉辽联军,为周军挽回了战局,并奠定了周世宗的威望。 \r\n \r\n延伸到2,赵匡胤出自军旅,一辈子都跟军事打交道,而柴荣从小跟着义父郭威,对于他早年从军的记载较少,较多的是跟父亲处理政务,应该说,在政治能力上突出,类似于现在的普京,当一把手能起个很好的带头作用。赵匡胤的军旅生涯如数家珍,除了高平之战外,还有随世宗三征南唐,北征辽国,均是领兵在第一线的将领,所以在军事能力上,我个人认为赵匡胤高出一筹。二人在军事上也有分歧,在世宗北伐,平定燕南之地的时候,诸将纷纷表示出兵四十二天,兵不血刃收复三州十七县,乃不世之功。一番恭维后,又劝言,幽州乃辽国南京,有重兵把守,不容易攻克,不如就此撤军,世宗不允,后来赵匡胤单独面见柴荣,意见仍然是撤军,后来世宗病重,才不得已撤军。当时幽州的形势,当辽国皇帝听到周师逼近幽州后,已亲自带兵增援,若两方相撞,真的是一场大战,但是幽州仍不能顺利攻克,诸将可能有畏惧心理,但赵匡胤久经战争,他也认为不如见好就收,可见从纯军事观点讲,周军并无攻克幽州的十足把握。世宗的意图应该是政治上的,消除北方的边患好放心统一全国,而赵匡胤从纯军事的观点入手,劝世宗收兵,也有统一全国再北伐,成算更大的意思。 \r\n \r\n另外,虽然世宗北伐时期,正是辽国\“睡王\”当政时期,政治黑暗,贵族倾轧不休的时期,但是周军的逼近,无疑于一场国难,内部再大的矛盾也能团结到一起,加上辽国军事实力本来就不弱,若团结一心与周国作战,胜负真的不好说。 \r\n \r\n3、4合起来回答,周世宗刚正严明,大权独揽,而宋太祖八面玲珑,工于心计,尤其是赵匡胤的为人处世哲学高明,文的,他有赵普这个核心谋士,武的,又有义社十兄弟,所以,赵匡胤的人望非常好,善于拉拢人心,而周世宗,在这方面就逊色的多,比如周世宗的一个美谈,一次开封建造宫殿,世宗视察时,发现民工连吃饭的筷子都没有,于是立斩内侍孙希延,此举很振奋人心,但是五代时期北方经济残破,民工的生活状况更不用说,世宗此举过于鲁莽,已有民国学者蔡东藩认为,这是一桩冤案。另外立有大功的大将孟汉卿,只因一点贪污就被世宗赐死,当时就有言官表示孟汉卿罪不至死,但世宗表示非常时期用非常之法。世宗时期,执法严峻,不少功臣大将或被处死,或被流放沙门岛,虽然执法刚正不阿,但是缺少政治手腕,大臣武将极为畏惧,战战兢兢,对他们来说,皇帝是一个让他们畏服的人,这一恶果,和陈桥的出奇顺利也有关系。可以说,世宗是个刚正、严明、重大义,但是缺少政治手腕和心计的人。反观赵匡胤,手段灵活的多,为人亲切平和,继位后讨伐后蜀,当时天寒地冻,赵匡胤特别派人送了件貂皮大衣给前线将领,让其感动不已。另外,赵匡胤做事很讲究政治利益,不过于拘泥原则,陈桥时,赵匡胤下令不可杀一人,但是军校王彦升不但把侍卫司指挥使韩通给杀了,而且还把他全家都屠了,赵匡胤本想和平的交权,在百姓心中建立一个正面形象,但全被鲁莽的王彦升所毁,而且直接暴露了他的篡位野心,光辉形象破产,使赵匡胤极为恼怒,几次声明要杀王彦升以正法纪,但最终没有动手,可见为了维护最高利益,他可以不杀王彦升这个\“乱陈贼子\”。 \r\n \r\n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赵匡胤统一全国的光辉功业背后,更应该重视的是,赵匡胤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这些,恰恰是世宗打下的,世宗即位时,国力贫弱,他硬是花了五年时间,是大周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代,这五年,他连年发动战争,征汉、征蜀、征唐、征辽,连年兴修工程建设,他营建都城开封,修造运河以利军运,他带头烧制瓷器,发展经济,兴建水军,为南征做准备,这热火朝天的五年,民生经济不但没有凋敝,反而有所提高,要是换在别的朝代,绝对是不可想象的。正是世宗的励精图治,迅速使大周从一个贫弱的朝代变成一个具有统一实力的强有力的过度,这些,都是世宗创下的,并走上了统一道路,最后,由宋太祖接任。 \r\n \r\n柴荣和赵匡胤,一个是大才,一个是天才,赵匡胤的过人之处在于不仅军事才能一流,而且政治能力不输世宗,而且手段巧妙,做事圆滑,这是他最大的优势。 \r\n \r\n但是有一点,赵匡胤永远比不了柴荣,这就是世宗的影响,远远大于太祖,赵匡胤虽然名列毛泽东的诗句\“唐宗宋祖\”之中,但他带来的,是一个积弱不振,三百年来只会称臣赔款的朝代。而世宗英武不凡,锐意进取,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迅速划过黑暗的天际,给汉人带来无比的希望,他励精图治、亲历亲为,爱民如子、甚至牺牲了自己的肉身也要促进国家的进步,他在那个汉族受胡骑欺凌的时代,敢于向强大的契丹铁骑挑战,并一举奠定了胜利,他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尊严! \r\n \r\n \r\n论人品,周世宗是正义的化身,是百姓的福星。而赵匡胤集大奸大忠于一身,是个最务实的政治家。不能用道德来评价他。当然,他的人品不如世宗高尚。 \r\n \r\n套句关于将军的名言,伟大的将军,要么是让人畏服的,要么是让人敬畏的,世宗属于前者,太祖属于后者。 \r\n \r\n最后说下陈桥,这是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政变,在五代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中,都显得非常干净、文明,相比之前历次血性政变,只死了韩通一家,可说非常完美。关于完美的原因,赵匡胤有些运气的成分,对世宗忠心的人不是没有,比如号称五代诸葛亮的王朴,就是对世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而且只死在世宗之前3个月,倘使他多活6个月,赵匡胤的把戏能不能成功还是个问题。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柴荣的皇后符氏,她是五代的一个奇女子,当初她的原配夫家造反,整门被灭,唯独她不惧追兵,大义凛然的表示自己是符彦卿的女儿,且与追兵的将军郭威是至交,追兵不敢伤害,护送到了郭威处,后来许配给了柴荣。她于显德三年病逝,世宗又少了一个肱骨之人,相比后来的小符后,真是一个任人摆布的弱小女子。 \r\n \r\n显德六年,正是世宗班子最脆弱的时候,肱骨之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别看大臣对他都敬敬畏畏,其实都是墙头草,站在大树下而已,一旦有个强势人物出现,他们会立即追随,这也跟世宗平时用法严峻,刻薄寡恩有关。另外,世宗回京10天就病死了,也没时间从容布置后事,让赵匡胤钻了空子,可以说,世宗的身后真的是非常不幸。 \r\n \r\n而赵匡胤的形势非常有利,他本来在军中就有很高的声望,又被提拔为殿前司一把手,在7岁的柴宗训和20芳龄的小符后面前,可以放心安插自己的亲信,经过半年的秘密准备,突然发难,一举端掉了韩通这个忠心有余而智力不足的钉子,宗训和小符后一下子成了他的刀上俎、板上肉,只能乖乖就范。赵匡胤建立一代新朝,这和他的机运与才智能力是分不开的。
㈧ 他是赵匡胤一辈子最怕的武将,杯酒释兵权没敢动他一根毫毛,他是谁
题主说的应该是张琼。
有部小说叫作《飞龙传》,讲的就是赵匡胤龙兴的故事。赵匡胤微时,跟同样落魄的柴荣、郑恩义结金兰,相当于三国的刘关张。后来柴荣当了后周皇帝,对赵郑二人大力提拔,付以重用。柴荣死后,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欺负孤儿寡母,夺取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大宋王朝。郑恩对赵的做法非常不感冒,多次在私下或者公开场合大发牢骚,说赵是个忘恩负义之徒。赵于是下了杀心,在一次宴会上假装醉酒,把郑恩推出去斩了。郑恩老婆是个悍妇,听说老公死了,带兵就把皇宫围了,要求赵匡胤给个说法。赵匡胤被逼无奈,只好给郑恩风光大葬,而且披麻戴孝,守灵七日。哭灵有一句非常出名,阿Q哥哥经常唱:悔不该,错斩了郑贤弟。郑恩的原型就是张琼。
此人被赵匡胤猜忌,在杯酒释兵权中没有交出兵权。
㈨ 有谁知道符彦卿的详细资料(越详细越好)
符彦卿(898年 ─ 975年),,字冠侯,五代、北宋时宛丘人。中国五代及北宋初期将领,曾多次与辽朝军队作战。他出身武将世家 ,祖父乃吴王符楚,父亲是秦王符存审(李存审,为李克用养子,赐姓李)是中华名将,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中书令。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卒赠太尉,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兄弟九人均为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由淮阳王进封封魏王。其有三个女儿为后母仪天下。宋史·符彦卿传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父存审,后唐宣武军节度、蕃汉为步军都总管中书令。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天成三年,以龙武都虞候、吉州刺史讨王都于定州,大破契丹于嘉山。明年克其城,授耀州团练使。改庆州刺。奉诏筑堡方渠北乌仑山口,以招党项。清泰初,改易州,兼领北面骑军,赐戎服、介胄、战马。尝射猎遂城盐台淀,一日射獐、彘、狼、狐、兔四十二,观者神之。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鄜延。少帝幼与彦卿狎,即位,召还,出镇河阳三城。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州。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又李守贞讨平青州杨光远,移镇许州,封祁国公。
开花运二年,与杜重威、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盱阳城,军中乏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为左右所间,会再出师河朔,彦卿不预,易其行伍,配以羸师数千,戍荆州口。及杜重威以大军降于滹水,急诏彦卿与高领禁兵屯澶渊。会彦泽引辽兵入汴,彦卿与行周遂归辽。辽主以阳城之败诘彦卿,彦卿对曰:“臣事晋王,不敢爱死,今日之事,死生唯命。”辽主笑而释之。
会徐、宋寇盗蜂起,辽主即遣彦卿归镇。行次甬桥,贼魁李仁恕拥众数万攻徐州。彦卿守习缒而出,大呼贼中曰:“相公当为国讨贼,何故入虎口,乃助贼攻城?我虽父子,今为仇敌,当死战,城不可入。”贼惶愧罗拜彦卿前,乞免罪,彦卿为设誓,乃解去。
汉祖入汴,彦卿自徐州来朝,改镇兖州,加兼侍中。乾祐中,加兼中书令,封魏国公,拜守太保,移镇青州。及杀杨邠辈,召促赴阙下。
周祖即位,封淮阳王。刘铢诛,以其京城第宅赐彦卿。及征兖州,彦卿朝行在,献马及锦彩、军粮万石,连被赐赍。俄移镇郓州。会召魏府王殷,欲以彦卿代镇。俄辽人起兵,留殷控扼,故彦卿不入朝。殷得罪,即以彦卿为大名尹、天雄军节度,进封卫王。
世宗初,并人扰潞州,潞兵败,命彦卿领兵从磁州固镇路压其背。及帝亲征,命为行营一行都部署知太原行府事,领步骑二万亓讨。
初,彦卿之行也,世宗以并人虽败,朝廷馈运不继,未议攻击,且令观兵城下,徐图进取。及周师入境,汾、晋吏民望风款接,皆以久罹虐政,愿输军须以资兵力,世宗从之。而连下数州,彦卿等皆以刍粮未备,欲旋军。世宗不之省,乃调山东近郡挽军食济之。及世宗至城下,命与郭从义、向训、白重赞、史彦超率万骑屯忻口,以拒北援,又下盂县。
辽人驻忻北,游骑及近郊,史彦超以二千骑当其锋,左右驰击,彦超死之;败辽众二千余,辽骑遁走。先知为辽人所掩,重伤数百人,诸将论议矛盾,师故不振。世宗乃班师,数赐彦卿缯彩、鞍勒马,遣归本镇。还京,拜彦卿太傅,改封魏王。恭帝即位,加守太尉。
太祖即位,加守太师。建隆四年春,来朝,赐袭衣、玉带。宴射于金凤园,太祖七发皆中的,彦卿贡名马称贺。
开宝二年六月,移凤翔节度,被病肩舆赴镇,至西京,上言疾亟,请主不医洛阳,从之。假满百日,犹请其奉,为御史所劾,下留司御史台。太祖以姻旧特免推鞫,止罢其节制。八年六月,卒,年七十八。丧事官给。
彦卿将家子,勇略有谋,善用兵。存审之第四子,军中谓之“符第四”。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或马病不饮龁,必唾而咒曰:“此中岂有符王邪?晋少主既陷契丹,德光之母问左右曰:“彦卿安在?”或对曰:“闻其已遣归徐州矣。”德光母曰:“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其威名如此。
镇大名余十年,政委牙校刘思遇。思遇贪黠,怙势敛货财,公府之利多入其家,彦卿不之觉。时藩镇率遣亲吏受民租,概量增溢,公取其余羡,而魏郡尤甚。太祖闻之,遣常参官主其事,由是斛量始平。诏以羡零部余粟赐彦卿,以愧其心。彦卿酷好鹰犬,吏卒有过,求名鹰犬以献,虽盛怒必贳之。性不饮酒,颇谦恭下士,对宾客终日谈笑,不及世务,不伐战功。居洛阳七八年,每春月,乘小驷从家僮一二游僧寺名园,优游自适。
《宋史》
周世宗宣懿皇后、太宗懿德皇后,皆彦卿女也。自恭帝及太祖两朝,赐诏书不名。子昭信、昭愿、昭寿。昭信,天雄军衙内都指挥使、领贺州刺史。周显德初,卒,赠检校太保、阆州防御使。
昭愿字致恭,谨厚谦约,颇读书好事。周广顺中,以荫补天雄军牙职,俄领兴州刺史。
开宝中,改领恩州。彦卿养疾居洛,入补供奉官。四年,改领罗州刺史。七年,迁西京作坊副使。俄授尚食使,出护陈、许、蔡、颍等州巡兵。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巡检使。及攻幽州,命与定国军节度偓率兵万余,置砦城南。师还,真拜蔡州刺史,知并澶二州。不逾月,复移并门兼副部署。丁内艰,起复,为本州团练使,连知永兴军、梓滑二州。
咸平初,又为天雄军、邢州二钤辖。三年,以疾求归京师,诏遣中使、尚医驰传诊视。既还,帝赐以名方御药,拜本州防御使。四年,卒,年五十七。车驾临哭,赠镇东军节度。子承煦,为左千牛卫将军。
昭寿,初补供奉官。开宝七年,改西京作坊副使。历迁六宅副使、领兰州刺。雍熙二年冬,命与刘知信护镇州屯兵。命遣将北征,又与知信为押队都监,转尚食使,真拜光州刺史。端拱二年,知洪州。淳化四年,改定州。咸平初,迁凤州团练使、益州钤辖。
昭寿以贵家子日事游宴,简倨自恣,常纱帽素氅衣,偃息后圃,不理戎务,有所裁决,即令家人传道。多集锦工就廨舍织纤丽绮帛,每有所须,取给于市,余半岁方给其直,又令部曲私邀取之。广籴黍稻,未及成熟者亦取之,悉贮寺观中,久之损败,即勒道释价之。纵其下凌忽军校。
剑南自李顺平后,人心汹汹,知州牛冕缓驰无政,昭寿又不能御军,人皆怨愤。神卫卒赵延顺等八人谋欲害昭寿,未敢发。三年正旦,中使自峨眉山还京,昭寿戒驭吏具鞍马将送之,延顺等悉解厩中马<革畺>,奔逸庭下,阳逐喧呼,登厅执昭寿杀之,并杀二仆,据甲仗库,取兵器。都监王泽闻之,急召本军都虞候王均率兵擒捕。延顺左执昭寿首,右操剑,彷徨无所适,卒见均至,即与众推均为帅,合骁猛、威武兵为乱。牛冕洎转运使张适奔汉州。是秋,官兵讨平之。见《雷有终传》。
昭寿子承谅,娶齐王女嘉兴县主,至内殿承制。
人物评价
彦卿将家子,勇略有谋,善用兵。存审之第四子,军中谓之“符第四”。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或马病不饮龁,必唾而咒曰:“此中岂有符王邪?晋少主既陷契丹,德光之母问左右曰:“彦卿安在?”或对曰:“闻其已遣归徐州矣。”德光母曰:“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其威名如此。
镇大名余十年,政委牙校刘思遇。思遇贪黠,怙势敛货财,公府之利多入其家,彦卿不之觉。时藩镇率遣亲吏受民租,概量增溢,公取其余羡,而魏郡尤甚。太祖闻之,遣常参官主其事,由是斛量始平。诏以羡零部余粟赐彦卿,以愧其心。彦卿酷好鹰犬,吏卒有过,求名鹰犬以献,虽盛怒必贳之。性不饮酒,颇谦恭下士,对宾客终日谈笑,不及世务,不伐战功。居洛阳七八年,每春月,乘小驷从家僮一二游僧寺名园,优游自适。
《宋史》有论曰:五季之乱,内则权臣擅命,外则藩镇握兵.宋兴,内外廓清,若天去其疾,或纳节以备宿卫,或请老以奉朝请.虽太祖善御,诸臣知机,要亦否极而泰之象也.彦卿一门二后,累朝袭宠,有谋善战,声振殊俗,与时进退,其名将之贤者欤。
㈩ 求符彦卿谥号
符彦卿(898年 ─ 975年),,字冠侯,五代、北宋时宛丘人。中国五代及北宋初期将领,曾多次与辽朝版军队作战。他出身权武将世家 ,祖父乃吴王符楚,父亲是秦王符存审(李存审,为李克用养子,赐姓李)是中华名将,符存审曾任宣武节度使、蕃汉马步军都总管中书令。他的大哥符彦超曾任安远军节度使,卒赠太尉,二哥符彦饶曾任忠正军节度使,兄弟九人均为镇守一方的军事将领。在这样的一个武将家庭中,他13岁就能骑射,25岁当了吉州刺史,因破兵于嘉山,累官天雄节度使,拜太傅,由淮阳王进封封魏王。其有三个女儿为后母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