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海军不但航空母舰载有飞机,其他水面舰艇,如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版、两栖舰和一些辅助舰船权都载有飞机,甚至最近建造的小型舰艇也有设计装载飞机的。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不是一二个海军大国的情形。许多有海军的国家都在这样做。
2. 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 武器装备什么趋势明显
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
3. 未来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是
简单来说越来越贵复
具体来说,首先随着制战争次数减少,地区冲突增加,武器智能化,小型化的高威力武器
其次,武器无人化,大规模采用隐身技术。
近些年来太空技术的发展卫星武器可以大规模装备
卫星的战略价值上升后卫星干扰技术,以及高科技电子信息战。
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慢慢退出舞台,成为核威慑。
4. 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的主流
1、美海军新型对地攻击驱逐舰DD-21进入初步系统设计阶段 11月,美国海军授予利顿工业回集团合同,要求完成DD-21的概念设计。答
2、英法意对新型驱护舰计划各有选择 4月,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宣布放弃“地平线”级新型护卫舰联合研制计划。9月,英国完成45型驱逐舰 的设计大纲的制定工作,并计划建12艘,以替代现役的42型驱逐舰。法国和意大利则继续实施“地平线”计划,并已完成初步系统设计,法国计划建造4艘,意大利计划建造2艘。
3、日本计划建造大型水面舰 9月,日本防卫厅制定新的“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2001~2005年),准备建造4艘万吨级大型水面舰,以取代4支护卫舰队现役的5000吨级旗舰。
5. 当今世界军事发展主要趋势是什么
军事发展的趋势大体就是武器高科技化,战争信息化局部化,军事战术小型化灵活化,注重单兵能力。部队建设技术化。
1、军事技术: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
在西方国家,属于机械化军事范畴的工程革命始于二战期间。它的作用是, 通过不断采用新的工程工艺技术,使飞机、舰艇和地面战斗车辆等作战平台的性 能指标不断提高。属于信息化军事范畴的信息革命则始于70年代,分为军事传感 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两个阶段。军事传感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出现了计算机控制 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计算机化,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极 大提高;单个作战平台的性能成倍地提升。据测算,装有新型传感器的作战平台 ,其探测距离相当于过去的5倍,探测范围和探测到的信息量是过去的25倍。军事 通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可以处理大量数 据信息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 C 4 I系统)。目前,传感器 材可搜集超视距信息,卫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只供给单个作 战平台使用,目标识别和快速攻击问题就无法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于 “数字化的实时通信”,确保各种兵力兵器和作战系统之间在目标探测、情报、 跟踪、火控,指挥、攻击、毁伤评估等方面的信息畅通,从而实现“整体力量综 合”。
军事技术革命的发展在世界各国是不平衡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军事 工程革命,接近完成军事传感革命,正在全力推行军事通信革命。而广大发展中 国家则仍处于军事工程革命阶段,或刚刚开始军事传感革命。
2、武器装备:由机械平台向信息平台过渡
当前,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大趋势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装备正在逐步 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装备过渡。这一过渡将持续很长时间,各国过渡的速度也会 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进展快,其武器系统的主 体已经实现信息化。例如,美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0%以上,美海 、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虽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武器装备 仍然是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备,但是它们也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走上了装备信息 化的发展道路。
信息化装备是指,信息技术含量高,信息技术对军事装备性能的提高及对其 使用、操纵、指挥起主导作用,具有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 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主要有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 机器人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以及 C 4 I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 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实现联网化、 自动化和实时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 用有很大提高,并成为作战系统的“眼睛、神经和大脑”;将产生软、硬杀伤概 念,出现软、硬杀伤兵器;在各类兵器中,电子信息系统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 作用也日益重要。
3、军事组织体制: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在一场全面军事革命中,最先发生变革的是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 ,最后完成变革的是军事组织体制。军事组织体制变革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改革军事组织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扯的问题多,各种矛盾 集中。这次军事组织体制变革的实质,是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创新性作战理论所 蕴含的作战潜力实现“物化”,而“物化”的最终成果是信息化军事形态的组织 体制。
改革工业时代机械化军事形态,其大方向就是使军队体制编制“适于信息的 快速流动和使用”。一是变纵长形“树”状领导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领导 指挥体制。适用于机械化战争要求的领导指挥体制已经暴露出信息流程长、信息 流动速度慢、抗毁能力差等弊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横 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网”状领导指挥体制。二是进行陆军结构改革。近十多年 来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陆军的地位和作用在下降。改变陆军结构就成了 各国面临的重大军事问题。小型化、轻型化、多能化,是军事强国陆军改革的大 方向。三是组建信息战部(分)队。为了实施和打赢信息战,一些国家开始组建 信息战攻防部(分)队,如建立专门负责实施进攻信息战的航空队,“黑客部队 ”与“反黑客部队”,各种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和计算机网络防护分队。
4、战争形态: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
机械化战争逐渐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战争形态 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漫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机械化 战争的成分会越来越小,信息化战争的成分越来越大。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战争 形态,我们称之为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 生的,既有机械化战争的性质又有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一种混合型或过渡性战 争形态。
一般认为,高技术战争始于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那么,高技术战争的终点 在哪儿?它何时才能过渡到信息化战争?对此要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必须明确 打信息化战争应具备的最基本、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出现信息化军队,有 信息化军队,才有资格打信息化战争。目前,军队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计划到21世纪中叶建成信息化军队。届时,高技术战争将转化为信息化战 争。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战 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它有六个基本点:一是时代性。在信息时代, 有多种形态的战争,但信息化战争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战争形态。二是交战双 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机械化军队或半信息化军队打不了信息化战争。三是 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网络化、一体化。四是要在七维战 略空间进行,特别是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进行的战争要 占相当比例。五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 作用,信息能严格调制在战争中表现为火力和机动力的物质和能量。六是战争中 的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将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这六 条标准判断,迄今为止发生的所有战争都还够不上信息化战争.
二、军事交流与国防现代化建设
自从一九九一年波湾战争以来,中国即积极地进行高科技战争的国防现代化建军备战,军事外交被要求要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中国认为军事外交是了解世界军事全貌,达到知彼的重要的公开合法的管道。通过军事外交活动,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特别是军事大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主要军事大国的军事实力、军事制度、军事战略、军事思想、作战原则、军事经济、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军事科技、军工生产、军品贸易、军事动态、等重大军事情况,有共同利益的可以进行合作,有冲突的应引以为惕,有安全威胁的应研究对策加以防范。而除了作为中共了解世界的桥梁外,同样地也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整体而言,军事交流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有下列几项战略意涵:
(一)军事外交的任务是,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质量建设的成就。(二)军事外交的职能是,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三)军事外交的内容是,为武器装备的联合研制、开发、生产、销售搭桥牵线与铺路。
6. 未来海军的兵器发展方向如何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海军装备主要有航空母舰、核动力(常规动力)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巡洋舰和两栖登陆舰等。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海军的兵器也呈现出了革命性的变化。海战样式也将从“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发展。各种数字化的战舰将通过数字链路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作战效能将大大提高。
一、未来的航空母舰
航母俗称海上“巨无霸”,长度将近200米,排水量达上万吨。航母尽管具备“陆海空”一体作战能力,可是巨大的身躯往往容易被敌人发现,成为众多兵器打击的“靶子”。因此如何把这个巨大的怪物隐藏起来,成为未来航空母舰的发展趋向。隐形航母和水下航母将登上未来海战场。
未来航母隐形主要是彻底改变传统航母的上层结构,大大降低光学特征和雷达反射截面积。未来的航母将取消传统突出的桅杆、旋转雷达天线、烟囱和各种通信天线,而采用与舰桥融为一体的封闭式桅杆和传感器,并将导弹、舰炮等各种武器放置在舱面以下,外形更显扁平、低矮、光洁。如美国的新一代隐形航空母舰CVNX的上层建筑就将设计成倾斜的多面体。另外还会对一些凸出部位采用涂敷雷达吸波涂料等措施,从而达成隐形的目的。除此之外,未来航母在降低红外辐射、消除舰体磁场和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等方面也将采取相应的隐形措施,采用新型动力推进系统,大大降低舰艇的自身噪声,减小音响特征,如现代潜艇般安静。
水下航空母舰,可像潜艇一样潜伏在深海,可以实施远距离隐蔽机动。当浮出水面时,则可以作为战机的起降平台,可以说是将航母与潜艇的优点集于一身。
未来还会出现气垫式的航空母舰,这种气垫航母将是一种不受地域、海域限制,不受水雷等水中武器威胁的海上浮动平台。这种航母还会具有登陆的能力,浅滩搁浅的威胁在它身上将不会起作用。
二、未来的水面战舰
自从人类制造出水面战舰以来,一直没有跳出抗浪性和适航性差的单体船型的范围。由于未来的作战是诸军兵种一体化作战。未来水面战舰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必须向抗浪性好、适航性强的小水线面双体船、三体船以及地效飞翼艇方向发展。
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外形结构都是由平面构成的,船舷的侧身是倾斜45°的平面。小水线面双体船水下部分由两个样子好像是水雷,全浸在水中的船身提供,同时使战舰构成小线面双体形。该种舰艇由潜没于水中的鱼雷状下体、高于水面的平台(上体)和穿越水面连接上下体的支柱三部分组成,其优点在于水线面面积较强,受波浪干扰力较小,在波浪中具有优越的耐波性。另外,还具有宽阔的甲板面和充裕的使用空间。小水线面双体船的上述特点,使这类船在波浪上航行时,波浪对其影响很小。就排水型船型来说,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船能比小水线面双体船在波浪上航行时波阻力小、失速少、适航性好。传统的海军单体战舰只能在5级海风以下达到最高速度,而小水线面双体船能在更大海风中全速平稳行驶,是最理想的海战平台。小水线面三体船则比双体船的平稳性要好得多,它除了有一个主船体之外,在两侧还分别延伸出两个翼片,排水量达上千吨,舰体长度达百米,能持续航行20天。
地效飞翼艇,这是一种既能在海上飞驰,又能在空中翱翔的新型战舰。这种战舰利用地面效应和动力增升原理,实现高速掠海飞行,很像贴地飞行的飞机。地效飞翼艇无需害怕水中障碍和雷区。机动能力非常优越,甚至可以在沙地、沼泽地以及其他普通运输工具难以行进的地形上随意起降。未来的地效飞翼艇,适合执行反舰、防空、反潜、扫雷、海上运输等多种任务。
三、新概念舰艇
隐形舰艇。由于未来的海战场也将是透明的,在海上活动的战舰很容易被敌方的侦察设备探测到,使舰艇隐身化,成为提高舰艇战场生存能力的关键。隐形舰艇利用隐身技术降低舰艇各种信号,以减少被探测到的几率,常常能“出奇不意”地出现在敌人面前,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重创。
超导舰艇。传统的舰艇,不论是核动力的还是常规动力的,都无法解决螺旋桨产生的噪声问题,噪音很容易被敌方的声纳探测器探测到,从而暴露自己的位置,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超导舰艇则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超导潜艇既没有马达也没有螺旋桨,几乎不产生任何噪音。这种潜艇是根据磁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用一块超导磁铁,使水向后排放,从而产生向前的推力。
三栖舰艇。这种舰艇是一种能在太空、海上、深海活动的高性能军舰。它集飞机、水面舰艇、潜艇的性能于一身,可以随意选择栖身场所。
袖珍舰艇。这种舰艇几十厘米长,体内安装有体积小能量高的炸弹,具有自动识别跟踪系统,在指挥中心的控制之下,能像幽灵一样向敌舰发起攻击。在死神到来之前,敌舰会毫无知觉,因为袖珍舰艇在大海上就像一个小小的泡沫,很难被侦察到。纳米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袖珍式的微型舰艇成为可能。
四、未来的舰载固定兵器
传统的舰载武器主要是火炮、导弹、机枪。随着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新概念武器也会被陆续应用到战舰之上。
舰载电磁炮。电磁炮具有射速高、不怕电子干扰的特点,是未来水面战舰的重要武器。电磁炮靠电磁力发射弹丸,没有火焰、响声和后坐力,利于隐蔽作战,而且具有非常高的精度和打击力。
舰载激光武器。由激光发射器、测距仪、计算机控制元件等部分组成,能发射蓝色的激光束。激光束的射速达30万公里/秒,对方的导弹刚一发射就有可能被击毁。舰载激光武器具有抗干扰强、反应速度快的特点。
7. 未来全球主战武器发展方向
装备模块化,打击能力全天候,打击范围全方位(海 陆 空 天立体化),信息技术和机动性能的大大提高还有无人利器使战争越来越高科技…比方美国研发激光武器以及下一代航母采用磁动力…谢谢采纳!
8.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军事技术:由工程革命走向信息革命 在西方国家,属于机械化军事范畴的工程革命始于二战期间。它的作用是, 通过不断采用新的工程工艺技术,使飞机、舰艇和地面战斗车辆等作战平台的性 能指标不断提高。属于信息化军事范畴的信息革命则始于70年代,分为军事传感 革命和军事通信革命两个阶段。军事传感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出现了计算机控制 的探测器材,以及单个作战平台和武器系统的计算机化,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极 大提高;单个作战平台的性能成倍地提升。据测算,装有新型传感器的作战平台 ,其探测距离相当于过去的5倍,探测范围和探测到的信息量是过去的25倍。军事 通信革命的主要成果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出现了可以处理大量数 据信息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与计算机系统(即 C 4 I系统)。目前,传感器 材可搜集超视距信息,卫星可搜集全球信息。但是,如果这些信息只供给单个作 战平台使用,目标识别和快速攻击问题就无法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依赖于 “数字化的实时通信”,确保各种兵力兵器和作战系统之间在目标探测、情报、 跟踪、火控,指挥、攻击、毁伤评估等方面的信息畅通,从而实现“整体力量综 合”。 军事技术革命的发展在世界各国是不平衡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军事 工程革命,接近完成军事传感革命,正在全力推行军事通信革命。而广大发展中 国家则仍处于军事工程革命阶段,或刚刚开始军事传感革命。 2、武器装备:由机械平台向信息平台过渡 当前,世界各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大趋势是,工业时代的机械化装备正在逐步 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装备过渡。这一过渡将持续很长时间,各国过渡的速度也会 有很大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装备信息化建设起步早,进展快,其武器系统的主 体已经实现信息化。例如,美陆军的信息化装备已占其装备总量的50%以上,美海 、空军的信息化装备已达70%。虽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武器装备 仍然是半机械化、机械化装备,但是它们也已经不同程度地开始走上了装备信息 化的发展道路。 信息化装备是指,信息技术含量高,信息技术对军事装备性能的提高及对其 使用、操纵、指挥起主导作用,具有信息探测、传输、处理、控制、制导、对抗 等功能的作战装备和保障装备。主要有信息化弹药,信息化作战平台,军用智能 机器人系统,单兵数字化装备,以及 C 4 I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 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预警探测、情报侦察、精确制导、火力打击、指挥控制、 通信联络、战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采集、融合、处理、传输、显示实现联网化、 自动化和实时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作战保障装备的地位和作 用有很大提高,并成为作战系统的“眼睛、神经和大脑”;将产生软、硬杀伤概 念,出现软、硬杀伤兵器;在各类兵器中,电子信息系统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 作用也日益重要。 3、军事组织体制:向“便于信息快速流动与使用”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在一场全面军事革命中,最先发生变革的是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 ,最后完成变革的是军事组织体制。军事组织体制变革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 改革军事组织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牵扯的问题多,各种矛盾 集中。这次军事组织体制变革的实质,是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和创新性作战理论所 蕴含的作战潜力实现“物化”,而“物化”的最终成果是信息化军事形态的组织 体制。 改革工业时代机械化军事形态,其大方向就是使军队体制编制“适于信息的 快速流动和使用”。一是变纵长形“树”状领导指挥体制为扁平形“网”状领导 指挥体制。适用于机械化战争要求的领导指挥体制已经暴露出信息流程长、信息 流动速度慢、抗毁能力差等弊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应逐步建立外形扁平、横 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网”状领导指挥体制。二是进行陆军结构改革。近十多年 来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陆军的地位和作用在下降。改变陆军结构就成了 各国面临的重大军事问题。小型化、轻型化、多能化,是军事强国陆军改革的大 方向。三是组建信息战部(分)队。为了实施和打赢信息战,一些国家开始组建 信息战攻防部(分)队,如建立专门负责实施进攻信息战的航空队,“黑客部队 ”与“反黑客部队”,各种计算机应急反应分队和计算机网络防护分队。 4、战争形态: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 机械化战争逐渐向信息化战争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战争形态 从量变到质变、从部分质变到整体质变的漫长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机械化 战争的成分会越来越小,信息化战争的成分越来越大。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战争 形态,我们称之为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产 生的,既有机械化战争的性质又有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是一种混合型或过渡性战 争形态。 一般认为,高技术战争始于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那么,高技术战争的终点 在哪儿?它何时才能过渡到信息化战争?对此要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必须明确 打信息化战争应具备的最基本、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出现信息化军队,有 信息化军队,才有资格打信息化战争。目前,军队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美国计划到21世纪中叶建成信息化军队。届时,高技术战争将转化为信息化战 争。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等七维战 略空间用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它有六个基本点:一是时代性。在信息时代, 有多种形态的战争,但信息化战争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战争形态。二是交战双 方至少一方是信息化军队,机械化军队或半信息化军队打不了信息化战争。三是 要使用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装备,各作战单元网络化、一体化。四是要在七维战 略空间进行,特别是在航天空间、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进行的战争要 占相当比例。五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等构成作战力量的诸要素中,信息起主导 作用,信息能严格调制在战争中表现为火力和机动力的物质和能量。六是战争中 的必要破坏和“流血暴力”依然存在,但附带破坏将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这六 条标准判断,迄今为止发生的所有战争都还够不上信息化战争. 一、军事交流与中国的世界战略 中国对外军事交流是配合其外交战略布局而推动,是和他的世界战略息息相关,从中国的地缘战略来看,分为全球面和亚欧大陆面及周边地区面。中国是以可产生重要影响的大国且有号召第三世界的力量为目标,在欧亚大陆,是以有广泛影响力的主要国,且是促进地区稳定的力量为目标,在周边地区,中国是以联结周边国家的纽带为目标。 从全局考量,中国的地缘环境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美国、俄罗斯、日本及印度四个全球行或地区性大国,以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因此,在军事交流方面也是以这些国家地区为重点。事实上,中国是较有筹码从事军事交流,首先,他运用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可以用维持和平部队的派遣,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军事接触,减少中国本身的资源用在这些国家。其次,利用他的军事现代化成果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使得周边国家主动要求和中国展开军事交流,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第三,中国拥有核子武器与技术,也有制造各类短中长程飞弹的技术,中东地区国家不少国家会主动找上门来和中国进行合作.不须费太多精力去经营即可取得成果。对中国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上述地缘战略的国家与地区的军事交流,尤其是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之后,中国就积极的与美国、中亚地区国家、印度进行交流。 整体说来,这些地缘战略国家与地区都是和中国有战略利益冲突,而且长期而言是有零和性,因此,军事交流的进行并不代表中共会得到他的战略目标,不过,会是中共未来一段时期对外军事交流的重点。 二、军事交流与国防现代化建设 自从一九九一年波湾战争以来,中国即积极地进行高科技战争的国防现代化建军备战,军事外交被要求要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中国认为军事外交是了解世界军事全貌,达到知彼的重要的公开合法的管道。通过军事外交活动,可以了解世界各国,特别是军事大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主要军事大国的军事实力、军事制度、军事战略、军事思想、作战原则、军事经济、军事训练、军事教育、军事科技、军工生产、军品贸易、军事动态、等重大军事情况,有共同利益的可以进行合作,有冲突的应引以为惕,有安全威胁的应研究对策加以防范。而除了作为中共了解世界的桥梁外,同样地也作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整体而言,军事交流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有下列几项战略意涵: (一)军事外交的任务是,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质量建设的成就。(二)军事外交的职能是,为中国与外国之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