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器性能检测和效能评估主要研究什么要详细点
主要研究武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满足实战需要,在使用中是否有设计中没有发现的问题。武器性能和效能掌握以后就可以根据武器性能和效能制定战术。
『贰』 军事效能评估方面投什么期刊好 见刊快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主办单位:军事科学院军回事运筹分析答研究所
快捷分类:工业武器工业与军事技术
出版地区:北京
国际刊号:1672-8211
国内刊号:11-4662/E
创刊时间:1987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
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I
综合影响因子:0.361
期刊级别: 国家级期刊
应该可以的!杂志之家 还有很多其他的,你可以看一下!
『叁』 如何评价战斗机的性能好坏,有哪些方面具体的
作战 效 能 评估技术是近年来航空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项目,是二十一世纪综合性、前沿性技术。综观飞机的研制过程,战效评估在飞机战术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阶段以及作战使用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飞行力学和计算机数学模拟仿真的角度出发,对歼击机空战效能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自 动 化空战模拟原理。提出战术动作、飞机质点运动方程、战效评估准则以及计算机计算有机结合的闭环模拟机理,给出适合飞机方一案论证阶段使用特点的空战模拟方法。 2) 空 战 初始态势设置、空战战术动作组合的战术理论依据。通过对可能面对的作战使用环境下的作战对象能力分析,从飞行力学的角度出发,提出符合飞机战术使用原则的战术动作组合的理论依据,建立战术动作理论数学模型。 3) 根 据 近距空战的特点,分析近距导弹带离轴角发射的使用条件,建立适于空战模拟的数学模型。 4) 以 某 第三代战斗机为例进行空战模拟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模拟双方不同的高度、速度、两机距离和方位的态势下,能够实现多次的自动化模拟仿真计算,计算的战损情况与国外相关资料数据对比总体趋势吻合,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表明了本文中给出的空战效能评估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模拟方法、数据处理、战术动作链以及数学模型是正确的。另外,还对影响超视距、近距空战效能的主要胜机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 本研究对型号研制和预先技术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空战模拟,战效评估准则,空战初始态势,战术动作链.
1.1概述
歼击 机 作 为现代的武器装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各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越来越完善和先进。随之而来的问题,飞机的研制经费和单机价格相应增高,研制周期也随之增长。在新机研制、老机重大改进等投资决策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效费比分析。歼击机效费比分析的基础和难点在于如何评价其作战效能。空、海军使用部门对某机型制定采购计划或向研究部门提出新要求时也迫切要求分析与作战对象对抗的作战效能情况:研制部门在研制工作中,对某项新技
术做技术决策时,在技术上可行,经费不超指标的情况下,主要考虑尽最大可能满足部队的需要,而判断是否满足需求的重要方面需进行作战效能分析。因此,歼击机空战效能分析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所推动出来的要求;是从事武器装备研制各层次人员工作的客观需要。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评估是一项综合技术和一种衡量战斗机优劣的手段,是将战斗机作为一个武器系统来评估的,其充分反映了飞机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对作战能力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空战经验和战术理论研究的发展,由于在不同的空战阶段中,战斗机机群的组成、机动飞行轨迹、火控系统和使用武器各不相同,
因此,战斗机的空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超视距空战,近距空战。超视 距 空 战效能主要取决于机载设备和武器;近距空战效能主要取决于飞机的机动性能和导弹的离轴能力(包括采用光电雷达或头盔)。作为第一.二代飞机,基本上没有超视距空战能力(只有少数第二代飞机改进型实现了超视距攻击),近距空战效能相对也较差。第三 代 飞 机的早期型,如F一比A飞机,以改善机动能力,提高近距作战效能为主,第三代飞机机动性比二代飞机平均高70%左右,导致两代战斗机的近距作战效能相差2一3倍,随着技术的发展,第三代战斗机的改进型,如F一16C飞机,挂装了AIM一7F中距导弹,超视距作战效能大大加强。第四代 战 斗机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的作战效能,远距采用隐身技术和超音速巡航方式,装远距离探测雷达,挂主动雷达型空空导弹;近距则采用先进的气动布局,具有良好大迎角气动特性和推力矢量,在第三代飞机的机动性基础上,强调提高飞机的敏捷性、过失速机动能力队.空战效 能 分析工作早已为世人所重视九十年代前评价歼击机的作战有效性,主要用加权参数法,该方法属静态评估法,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使用者的经验。八十 年 代 ,我国研究空战模拟的途径,主要用微分对策,该方法计算工作量大,也不能直接反映飞机及其武器系统的参数影响。飞机设计中使用甚为不便,且其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往往也令人产生怀疑。八十年 代 末,我国自行研制出一个可以模拟飞机作战动作的空战战效分析软件。该软件对火控系统和导弹等模拟的简单,对评价现代歼击机的作战效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2国外作战效能技术发展动态
美国,俄罗斯等航空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军用飞机的作战效能的研究,都设立专门的机构从事这些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俄罗斯的高斯尼亚斯,由专门的部门进行航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研究。
国外 早 在 七十年代就提出用计算机仿真和半物理模拟相结合,有人在环的空战模拟装置。建造这种设施耗资大,而且计算周期长,美、前苏联、法、英、德等国都曾建造过这类设施来进行空战模拟。
八十 年 代 随着电子计算工作站和微机的迅速发展,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美、欧还是俄罗斯都采用数字仿真为主的战效分析手段。美国的F一22飞机设计时,为确定飞机、火控系统和武器等参数的匹配,曾在微机上进行一百万次包括各种情况的空战模拟,每天要完成一万次的空战模拟。从国外 各 种作战效能研究的情况看,可以把飞机作战效能研究按其复杂程度初步分为四级[8::对比法(性能参数分析),计算评估法(效能指数分析),计算机模拟法(模拟器空战半物理仿真和计算机空战全数字仿真)和试飞(真试飞及空战演习的全物理仿真)。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适合一定的应用范围,很多时候不同方法需要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其中模拟器空战仿真和计算机空战仿真在顶层分析论证阶段被广泛采用。
1)对比法
这种 方 法 在工程应用中经常使用,其主要的表达形式就是以列表方式,根据所要比较的作战对象,将主要指标参数同时列于表中,然后进行比较分析一般列 于 表中的参数主要有:性能参数,雷达参数,导弹参数以及RCS等性能 参 数 包括飞行包线(飞机高度、速度范围)、定常盘旋过载、瞬时盘旋角速度、爬升率、航程和作战半径、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等。雷达参 数 包括雷达的探测距离、跟踪距离、搜索及跟踪空域等。导弹参数包括导弹的攻击距离、过载、离轴角、末制导距离等。
2)计算评估法
计算评估法是选择与作战飞机效能密切相关的参数,按一定规律进行计算得出代表效能的指标或效能高低代表值的方法。该种方法的例子如近距攻击系数方法、作战效能指数方法等。近距攻击系数方法具体的公式表达为N(稳定盘旋过载),Nyinax(最大使用过载)SEP(单位剩余功率)的一个方程,通过选取上述参数值,就可以计算出近距攻击系数值,经过不同飞机的上述计算,就可以得出每架飞机作战效能的高低。
作战效能指数法又可分为空空效能指数和空地效能指数,运用计算评估法关键的问题是选择评估参数。对不同的作战飞机应按其主要任务选择关系密切的参数,例如,评估空空效能可选用与机动性武器攻击力和探测目标能力有关的参数:评估空地效能可选用载弹量、外挂武器的挂架数量和生存力、突防能力等有关的参数。对于有些参数难以通过技术计算得出结果的,可通过专家决策来选取。
3)计算机模拟法
计算机模拟法分为数字模拟方法和空战仿真(空战模拟器)方法。其中模拟计算都是依据飞机的确切数据和运动方程逐步计算出飞机的飞行轨迹进行空战,计算结果都是以损失比的形式给出,并且需要多次空战模拟计算,才能最终得到统计平均值。空战仿真是在数字模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增加了座舱视景系统、飞控系统和教官监控系统等,操作需要有油门杆、脚蹬、驾驶杆及雷达截获、武器发射按钮。
4)试飞法
试飞方法相对复杂,能够真实评价空战双方的作战效能,但花费的时间、经费和人很大,实现起来有很大的困难。由于数字模拟方法综合了飞机气动性能、雷达火控、导弹和隐身等专业技术,并与.咙斗机的空战战术要紧密相结合,国内目前从理沦和仿真方面尚需要完善。从发展的趋势看,战效评估技术将成为未来飞机设计的必备技术,因此,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此项研究,跟踪世界先进技术,更好的为型号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1.3空战的基本特点及效能评估研究的意义
第三 代 战 斗机是以导弹作为主要武器进行空战的战斗机,通常认为现代空战由超视距空战(BeyondVisualRailge)和近距(closein,或视距内winvisuRange) 空战两个阶段组成,但各阶段的空战特点不同在超视 距 空战阶段,战斗机的活动带有机群作战的特点.一般,战斗机被分为不同的战术任务组,其中每一组都应完成总作战意图所规定的任务,例如拦截敌方轰炸机群,准备与敌方护航战斗机遭遇等等。但无论如何,每一机组为完成预定任务所做的机动飞行都应保证战斗机进入武器发射的有利状态。为此,可认为战斗机的空战模式由以下阶段组成:
一 接近与搜索阶段。此时战斗机按地面(或空中)指挥员的命令爬升到预定的飞行高度,并向目标接近。当目标进入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探测范围之内时,战斗机的飞行力图使雷达截获目标。随后,战斗机进入保证导弹发射条件的预备性机动阶段;
— 预备性机动阶段。在此阶段中,为了保证机载雷达始终截获目标,并使尽快地达到导弹发射条件,战斗机必须进行相应的曲线跟踪飞行.
— 发射导弹以及发射后的制导阶段。当目标进入导弹攻击区时,即可发射导弹。但导弹发射后,对于采用半主动雷达末制导的中远程导弹,还要求战斗-机的雷达继续照射目标(为导弹提供修正目标位置误差必要的信息),直到该导弹进入主动导引段开始为止.
— 规避敌方导弹的攻击阶段。在此阶段中,战斗机完成急剧的机动飞行(例如加力转弯,俯冲等)以规避敌方导弹的攻击,最后战斗机退出超视距空战或进入近距空战。
近距空战是在驾驶员目视可见目标,且没有地面(或空中)指挥员的信息支持进行的。由于此时敌我双方距离近,故决定了战斗的短暂性,且战斗机要完成各种急剧的机动飞行。在此条件下,急剧的机动飞行可划分为:
— 搜索目标的机动飞行。例如目标在战斗机的上方时,采用战斗转弯机动飞行;反之,采用半滚倒转飞行等;
— 保证实现发射导弹条件的预备性机动。在使用可离轴发射的全方位攻击导弹时,战斗机可能进行机动飞行的准则是使飞机的纵轴迅速指向目标。因为,在近距空战中,第一次发射导弹的有效性如何是对空战结局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在双方导弹性能对等的条件下,战斗机提前瞄准目标的时间应不小于导弹飞到目标所用的时间;
『肆』 影响战斗机作战因素
1、飞行性能,机动性、航程、作战高度;还可细分比如盘旋性能、爬升性能等2、电子设备性能,雷达、通信、警告系统等3、武器系统性能,机载武器包括对空武器、对地\海武器等, 如果要详细的请说
『伍』 武器破坏效应专家讲述什么是毁伤评估
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是为解决武器装备效能评估问题新研发的一款软件,武器效能评估系统用于武器装备论证、研制、试验、使用等不同阶段的效能评估,武器效能评估系统为作战体系、装备体系评价和优化提供定量依据。武器效能评估系统能够使用仿真、靶试、演习等多种来源的实验数据,将效能评估贯穿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
1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介绍
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是为解决武器装备效能评估问题新研发的一款软件,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用于武器装备论证、研制、试验、使用等不同阶段的效能评估,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作为作战体系、装备体系评价和优化提供定量依据。武器效能评估系统能够使用仿真、靶试、演习等多种来源的试验数据,效能评估贯穿武器装备全生命周期。
北京软件开发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1、支持实时评估;
3、支持专家在线打分;
4、集成化评估环境;
5、友好易用的图形化界面;
6、多种形式的评估结果展示;
7、支持用户自定义评估算法
8、提供包含81中算子的指标计算流程编辑工具;
9、所及即所得指标体系、评估方案、评估流程设计;
10、系统支持32/64位的Windows XP/Windows 7,以及麒麟国产化操作系统。
2系统架构
2.1功能架构
武器效能评估系统主要包括评估工程管理、指标体系管理、评估任务管理、数据处理、评估预算、报告生成和资源管理7大模块,具体的功能架构图如下:
灵敏度分析
3.7资源管理功能
支持算子管理、支持数据集模板管理。
『陆』 沙漠之狐行动的效能评估
美国发射战斧导弹数目
交战双方在各自发表的战报中所公布的巡航导弹数字显然有很大的分歧,美军声称在前两轮空袭中就发射了500枚战斧巡航导弹,而伊拉克则宣布,摧毁了来袭的100多枚巡航导弹。究竟应该如何判断巡航导弹的使用数量和作战效能呢?据美国国防部在海湾战争最终研究报告中所做的统计,当时从海上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 288枚,从空中发射的巡航导弹仅有35枚。考虑到此次18日之前在海湾担负空袭任务的海军部队只有海湾战争时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不可能携带多达 400-50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由于在前两轮空袭行动中,增援的航母战斗群未参加战斗,所以估计从海上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不会超过 300枚,因为一个航母战斗群正常情况下能够携载多少枚战斧导弹是有个基本规律的,除非有的巡洋舰或驱逐舰超常增加了战斧导弹的携载数量。由于海上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和空中发射的 AGM86巡航导弹有许多相似之处,不排除有些人为的错误统计或出于某些原因过分喧然性统计,也有可能把 AGM86和舰载机发射的空地导弹也错误地计算到战斧巡航导弹之中。
美军究竟发射了多少枚导弹数量不可信,伊拉克所公布的所拦截导弹的数量是否就可信呢?从电视屏幕上看,景象的确颇为壮观,密集的防空炮火就象是放烟花炮竹,似乎都在向来袭的导弹和炸弹进行英勇还击。根据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战报,在前两轮空袭中已经用这样的方法击毁了77枚战斧式巡航导弹,而且把导弹袭击中死伤人员较少归功于人们的英勇反击。在后来发布的战报中就更离奇,水份更大,号称在周五14:35(北京时间19:35)至周六上午 9:00(北京时间14:00)的第三轮空袭中,其防空火力击落了美英发射的60枚导弹中的23枚。
对伊拉克这些战报还需要进行详细分析,从技术上分析,达到这样的作战效果是不可能的。战斧导弹的命中概率一般在 80%以上,个别可达90-95%。海湾战争中和海湾战争以后,美国多次使用过这种导弹,有时命中精度高,有时很低,但很少出现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被拦截的情况,何况这次使用的都是经过改装的、比海湾战争时更为先进的战斧-III型导弹。我们不排除使用低劣的枪炮和导弹拦截来袭的低空亚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但要想达到这样的作战效能是非常难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伊拉克缺乏空中预警系统,不知道巡航导弹和飞机何时抵达目标、将要袭击哪些目标。由于美军在实施空袭前进行了大量电子干扰,并最先把指挥控制系统、情报系统和地面防空雷达系统摧毁,伊拉克地面防御和指挥体系被打乱,没有了“眼睛”和“耳朵”,盲人摸象般地缺乏组织和指挥,单纯靠单兵使用步枪、高射机枪、高射炮或地空导弹进行防空,命中概率是非常低的,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更低。我们在引用和对待这样的战例时一定头脑清醒,不可因此而轻易断定伊拉克就是以劣胜优的典范。当然,如果以后进行的深入研究表明,伊拉克果然用最传统的武器击毁了来袭300枚导弹中的100枚,那简直是个奇迹,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可能将因此而重写,甚至调整为以发展低技术武器,而不再是象巡航导弹这样的高技术武器为主。
在现代作战行动中,强调交战各方必须遵守战争法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目标区分原则”。就是在战争中,只能袭击军事目标,如果袭击民用目标则被认为是非法。从历次作战实践来看,要完全达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但必须向这个方努力。美军只所以选择在深夜和凌晨进行空袭,可能已经考虑到这样的原则,即便如此,实际上已经给巴格达的平民和民用目标造成了大量损伤,这也说明高技术武器在性能上的不稳定性。虽然战斧导弹已经发展到第三型,比海湾战争期间有了根本的改进,但命中精度仍然令人怀疑。有一枚战斧导弹本来是想袭击巴格达的总理府,却差一点炸毁旁边的共和国大桥;有一枚战斧导弹想袭击总统府,结果在建筑物附近爆炸,据说是被密集的防空炮火击中后爆炸的;还有一枚可能是弹上GPS定位和导航系统出了毛病,本来想打巴格达,结果飞到了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的霍拉姆沙赫尔市,幸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8 月份美军袭击阿富汗和苏丹的时候,也有一枚落在了巴基斯坦境内。更不幸的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家妇产科医院居然接连被四枚导弹所击中,这应该算是违反战争法原则的一起恶性事件,因为按照战争法原则,医院是受保护和免遭袭击的。据当地记者反应的情况,巴格达市中心热闹商业区内的克拉德大街,留下了2米深、5米宽的弹坑,造成多人受伤,一些民宅、商店和建筑物遭到破坏。有的导弹还击中了市内人口密度较高的阿德勒住宅区。当地的一家医院已收治了包括儿童在内的30多名伤员,另外还接收了5名死者的尸体。
预定作战目标是否达到
美英真的达到预定作战目标了吗?
由于空袭行动刚刚结束,对作战效果的评估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交战双方发表的战报都存在许多相互矛盾之处,有些问题还有许多疑点,比如:在四次空袭中都使用了什么武器?除已经公开报道的武器之外,美国是否使用了F-117A隐形战斗机?B-1B战略轰炸机首次海湾亮相是否象美国宣称的那样只携载了500磅的MK-82式常规通用炸弹?海湾战争后美国一直热衷于研制的钻地炸弹、联合远程制导弹药及毫米波制导炸弹等是否在此次空袭中进行了首次实战试验?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武器进行了实战试验?美国到底发射了多少枚战斧巡航导弹,是 500枚,还是只有 300枚?或者更少?这些武器的作战效能究竟如何?是象预期的那样高达80%以上,还是象伊拉克所宣称的那样有四分之一被摧毁?这许多问题当然应该留待战后逐步深入研究和分析,就四次空袭所达成的作战效果来看,有几点应该予以强调:
一是对美英空袭作战效果不应有过高的估计。
在战争进行时双方一般都会过高地评价各自的作战能力,但战后进行的科学评估中一般都会保持冷静的分析。美国宣称,总共袭击了120多个目标。果真如此,如果按照500枚战斧巡航导弹,数百枚空射AGM-86巡航导弹,还有每个波次至少投放上百吨炸弹的轰击强度来计算的话,平均到每一个目标后就会发现,效费比出现了重大问题。显然武器使用强度过大,休要说使用如此先进的高技术武器,即便是完全使用无制导常规炸弹,轰炸建筑物之类的非机动、非加固、非装甲目标也用不了费这么大劲。如果真是这样,那只能说明两个问题:要么是战斧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在空袭中的命中精度可能不会超过50%; 要么是美国所宣称的导弹等武器使用数量含有较大水份。
二是美英空袭作战样式不具备普遍性意义。
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历史上非常少见的一次战争,伊拉克给多国部队半年的时间进行准备,战争中虽经历了某激烈的交战,但最后仍是坐以待毙。这次空袭就更是一边倒,美国和英国动用最代化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进行大规模空袭,而伊拉克则基本上是使用轻型武器和非制导武器进行抵抗,这种空袭与反空袭的较量完全不是在一个水平上进行的,就连平时的正常军事训练中的对抗强度也不如。所以,不能过分喧染此次空袭作战的样式和效能。很简单,这种没有电磁干扰环境、没有恶劣气候影响、没有强威胁对手的空袭作战,对指导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没有多大的军事价值和实用价值。
三是应慎重判断此次空袭行动对伊军事实力所造成的破坏。
美英原定的空袭计划是打算完全彻底摧毁伊拉克研制、存储、修复和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设施,彻底摧毁以共和国卫队为骨干的伊拉克武装力量,最终推翻萨达姆政权。从这三个目标来看,最后一个目标显然没有达到,即便是前两个目标也似乎没有完全达成,判断的主要理由是:第一,从空袭中死伤人员数量来看, 除2架舰载机因飞行事故导致 4人死亡外美军和英军无一人死伤,伊拉克虽然遭受了四轮空袭,却只有68人死亡,受伤者也仅有200多人,而且多数是平民百姓。这说明,美英在空袭中没有能够准确命中预定目标,也说明这些空袭没有对共和国卫队等精锐兵团构成根本的威胁或造成致命的损伤,因为军队中的有生力量基本没有受到损伤;第二,综合现场或交战双方的各种报道,没有或很少看到炸毁多少坦克、装甲车辆、飞机、地面防空导弹、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以及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数量统计,相反,轰炸更多的是政府机构、要害部门的建筑物、油田、电视台等,这说明,伊拉克军队的实力可能得到保存,空袭并没有伤及武装部队的筋骨,更没有陷入瘫痪或被摧毁。从五角大楼展示的图片及录像来看,机载激光制导炸弹的确摧毁了许多雷达站、导弹仓库和导弹制造工厂等军用设施,但在这些大规模轰炸中却没有造成核、生、化等有害气体的泄露,这说明,美国等始终认为伊拉克仍藏匿有大量大规模性武器的说法值得怀疑。如果真藏匿有这些武器,必然在大规模轰炸中造成泄露。
为何收兵
美英为何匆匆收兵?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四轮空袭开始前约半小时,发表讲话说,尽管美英两国对伊拉克已经进行了三天的空袭,但美国没有停止军事打击的打算,并“随时准备再次动用武力。”就在这个讲话发表数小时之后,美国经过对第四轮空袭效果的评价,克林顿听取了军事顾问和外交顾问班子的建议后突然决定,暂停对伊拉克的空袭行动。美英为何突然决定停止对伊空袭?停战后海湾态势将会怎样?联合国是否将派特委会重返伊拉克进行核查?这些,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
美英在连续进行了四天的空袭之后,于1998年12月17日突然做出停战的决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美英这次联合对伊动武,具有极大的冒险性质,与1991年的海湾战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时,有联合国安理会 678号决议的授权,而这次却是两个国家自作主张,抢在安理会讨论巴特勒核查报告之前,发动的突然袭击,属随意性军事行动,不仅师出无名,而且严重违反国际法准则。空袭事件发生后,中国、俄罗斯等许多爱好和平的国家和组织,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的人民,纷纷开展各种外交斡旋和努力,呼吁立即停止各种形式的战争行动。美英两国不得不从全球战略进行考虑,所以空袭行动的突然停止,应该被认为是和平力量对战争力量成功进行遏制的一个直接结果。
其次,美伊斗法看似只是双边矛盾的冲突,其实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国际背景,即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新安全观和国际战略格局问题。
冷战结束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跨世纪的主题,各国都在确立新安全观,希望以睦邻友好、和平合作、友好协商和相互对话来代替武力对抗、军事对峙、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冷战模式,希望大国、特别是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放弃以军事优势谋取国家利益的做法,按照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美国和英国悍然出兵对一个本来就没有多少反抗能力的弱小主权国家进行动武,无疑是对正在形成的这种国际战略格局、新安全观和国际法准则的破坏,大国之间或集团之间的关系将会因此而留下阴影,联合国安理会也将在如何制约美英这种随意诉诸武力的权威性方面大打折扣。在国际关系中象美英这样随意使用武力和推行强权政治,不仅不利于争端的解决,相反可能导致战火的蔓延和扩展。对因此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和影响,美英两国不得不慎重考虑。
最后,经过八年的核查和大量高技术侦察监视装备的长期监视和定位,美国对伊拉克境内所有要害目标应该说是非常清楚,先攻击哪些,后攻击哪些,在哪些目标用什么样的导弹、炸弹,是使用战斧来打击,还是动用作战飞机,美军早就心中有数。
关于此次空袭的计划和方案肯定在计算机上进行了若干次模拟和优化,最后才付诸实现。因此,既然美英愿意主动停止空袭行动,这起码说明,原来预定的袭击目标已经有大部分,或者是绝大部分(80-90%)已经遭到摧毁,而且摧毁的程度十分令人满意,否则,既然已经开战,两国不达目的是绝不会轻易罢手的。克林顿称,尽管对此次行动作更细致的评估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此次行动的“任务已经完成”,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研制工程、发射系统以及军事指挥系统等都遭到“重创”布莱尔称,英美两国对伊拉克的空中打击已达到目的,伊拉克军队的防空、指挥系统以及生产导弹和生化武器的军事设施均受到实质性打击,其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也受到重创,因此英美两国决定结束这次为期四天的军事行动。
核查危机将向何处发展
美国与伊拉克在核查问题上虽然长期存在争议,但毕竟核查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伊拉克把全力配合特委会核查,争取年内解除制裁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并为之而作出许多努力和奉献。12月15日巴特勒对重返巴格达后一个月的总结报告递交安理会各成员国后,如果再等待几天,可能安理会将对如何客观公正地进行核查及评价核查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讨论,如果这样的讨论是积极的话,伊拉克有可能看到解除制裁的曙光和希望。可就在这时,美英两国不由分说,动手就打,让世界为之难堪。特别是为解决核查危机而作出重大贡献的安南秘书长,更是苦不堪言。战时已起,只得想法赶紧灭火。战火总算是消停下来,短短四天的战争虽然不长,但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却是难以消除的。本来就处于僵局的核查危机干脆进入了冰点,如何化解危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未来核查危机的前景大致有三个趋势:
首先,核查还有没有必要?伊拉克在签署联合国一系列决议时之所以同意进行全面的、无条件的武器核查,是为了尽快解除制裁。
美国总统即将完成三个任期,不仅制裁没有解除,反而布什的继任总统又挥师海湾,大开杀戒,此举可能伤透了伊拉克人的心。他们原本是相信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准则的权威性,后来开始相信联合国秘书长的权威性,再后来开始相信世界和平力量的权威性,美英自作主张兴兵动武、使伊拉克再次饱受战争创伤的事实,有可能迫使伊拉克政府采取某些极端的作法,比如停止与安理会的合作,不再允许特委会重返巴格达进行核查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可能采取更为极端的作法,那就是恐怖主义破坏活动。果真如此,世界将更不安宁,海湾将迅速成为一个火药桶,战争将会不断造访这个地区。
其次,美国的底牌是什么?明目张胆地提出推翻萨达姆·候赛因政权,而且提供9700万美元的经费支持。
在这次空袭行动开始之前,许多人也作过分析,认为有可能借空袭之机干掉萨达姆,同时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对此,不少人表示赞同,因为在1986年的美利冲突中,卡扎菲险些在空袭中丧命;而在1989年的美军袭击巴拿马行动中,美国军队干脆派兵到这个国家抓了一个活生生的总统,然后把他带到美国去审判。此次空袭是发生在 8年核查之后,而核查小组成员中象海军陆战队前上尉里特那样被怀疑为间谍和特务的大有人在,无论是萨达姆的办公处所还是私人住所,核查组都曾经光顾过,相信美国军方对于它的方位、环境、特征和是否加固都不陌生,所以干掉萨达姆似乎并不算什么难事。当然,我们也注意到,担任此次空袭任务的美国战区总指挥、中央司令部司令津尼上将似乎对此就持有异义,如果就除掉萨达姆,伊拉克和海湾地区就会乱成一锅粥。因为伊拉克虽然派别林立,但谁也没有力量对现政权构成威胁。从美英空袭突然停止来看,它没有达到原定的全部计划,属于临时性策略性停战,主要考虑可能大致有两个:一是通过这次空袭削弱伊拉克军事力量,为反对派消除部分军事威胁;二是利用已经设立的两个南北禁飞区,大力扶植和支援以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为主的反对派,使之不断壮大。等待羽翼丰满之后,再从伊拉克国家中独立出来,或与伊拉克政权进行武装斗争。此次轰炸中美军特别对南部禁飞区内的多个目标进行轰炸就是一种明显的昭示。从美国对俄罗斯车臣问题、中国台湾问题、南斯拉夫联邦的科索沃问题等所持原则性立场来看,支持民族分裂和独立的倾向将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外交斡旋将重新定位,新的冲突和战争将在所难免。空袭行动停止后,外交斡旋可能立即掀起热潮。
外交斡旋的主要目的仍将是如何打破核查僵局和尽快解除对伊制裁问题。这样的外交目标将非常艰难。美国当然仍将积极参加对伊核查,关键是伊拉克让不让他再重返巴格达,如果双方差距很大,又将造成新的的冲突点。俄罗斯等国是否抛开联合国,反其道而行之?既然美英能够置国际法和联合国所不顾,其他国家还有多大必要非得维持永无止境的对伊制裁?倘若一个、两个,甚至多个国家自行决定恢复对伊正式关系和单方面取消制裁,美英及其盟国将采取何种态度?美国的目标既然不是为了解除制裁,那么伊拉克也没有必要再配合核查,武装斗争和冲突可能将逐渐发展并恶性膨胀。美国通过这次军事行动,确立了在中东地区多年来、特别是无所作为和步步后退的被动局面,转而掌握了主动权。在世界上,也向各国表明,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时刻,美国发动这样的空袭,旨在证明,美国有能力、有实力在未来世纪中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如果这种强权政治和为所欲为的行径在国际上得不到谴责和制裁,必将对今后的国际安全和国际新秩序带来不利影响,人们会认为长期追逐的和平目标日渐暗淡,只有发展军事力量才能维护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