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德会战详细过程
常德又只是一个普通城市。如果你不是 中国军队与日军激战
湖南人,也许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但是有一点你应该知道:在六十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争,有数以万计的生命为这个城市,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民族,为了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里有被有些史学界人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 参加常德会战的74军57师机枪阵地
1943 年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常德与日寇进行了一次大会战。这次会战,其规模之大,兵力之多,战线之长,仅次于台儿庄会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1943年11月初,日寇的大本营和派遣军总司令部为了挽救起必然失败的命运,悍然把矛头指向湘西北常德这一军事要地,出动了第11军5个师团和四个伪军师在内的16万多兵力,与国民党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2个师约21万人,在以常德为核心的十几个县市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血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常德是湘西北门户,沅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川贵物资集结中心,1939年初,日寇企图南下,开始轰炸常德。1941年11月4日,日寇公然违反国际法,在常德使用细菌武器,空投了大量感染鼠疫的谷,麦,豆子,高粱等物,虽采取了紧急措施,前后仍有 600多人死亡。 常德会战,又叫“常德保卫战”,负责保卫常德城的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 常德会战纪念碑
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最后几乎全军阵亡,仅有80余人幸存,但给日军也造成了重大伤亡,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千具尸体,其战斗力大伤元气。师长余程万率部死守常德的战斗业绩,在我国抗日民族英雄的战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并又一次证明了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实力!张恨水先生据此于1945年,写成《虎贲万岁》这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2009年,常德保卫战被搬上银幕,根据“常德会战”改编拍摄的电影名为:“喋血孤城”。
㈡ 抗日时期常德保卫战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版物资,打击中国权军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日军第11军出动约9万人攻克常德,中国74军57师苦战16昼夜,几乎以全军覆没的代价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的反包围赢得了主动,6天后中国军队收复常德。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
㈢ 常德会战,八千将士最后仅剩83人,蒋介石为什么还要枪毙师长
时间回到年11月,为了牵制国军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队的士气,狂妄叫嚣的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湖南常德,而国军集中了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迎战,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在湘北地区展开,史称常德会战(又称湘北战役),国外学者誉之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时的师长余程万是黄埔一期,还是军长王耀武的学长,不过他从黄埔毕业后,一直在读书,国立中山大学政治系,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学历之高,在国民党军队将领中少见,在军队中的资历和战功却比较弱。但毕竟是科班出身,在军事指挥上还是有点能力的。
当日军打到常德城下时,57师已经在常德驻守半年有余,早就构筑了坚固工事严阵以待,但是敌众我寡,兵力对比处在1:4的劣势。从11月18日在牛鼻滩与日军先头部队接战开始,经过连续多日的激战,虽然57师拼死奋战,但终究兵力火力悬殊太大,据守的阵地不断缩小,至28日日军已经突入常德城区,双方在市区展开惨烈的巷战,很多时候都是白刃肉搏。
此时,外围的中国军队也在军委会的一再严令下向常德逐步靠拢,合围常德城下日军的态势已经基本形成。日军第11军军长横山勇也看出了危机,一面命令外围日军死守要点阻止中国军队形成合围,一面命令主攻日军加强攻势,不惜伤亡务必尽快攻占常德。甚至还运用围三阙一的战术,故意在常德东南开放一个缺口,以诱使守军撤出常德。
但57师根本不为所动,坚持到12月2日,所控制的阵地只有中央银行到笔架山区区几百米的范围,全师连伤员在内也总共不过几百人,真正是弹尽粮绝。3日凌晨余程万召集师团干部开会,最后决定由169团团长柴意新率百余人留守,余程万则率另外两百多人突围。天亮前,余程万率两百多人冲出常德,最后他带着仅存的83人找到了外围友军,柴意新和留守的百余人在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后又主动发起自杀性的决死冲锋,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常德会战,打退了日军的攻势,并给予日军相当的杀伤,重创来犯日军,从战略上毫无疑问讲是一场胜利。而57师坚守常德,无疑是整个会战中可圈可点的亮点,但是战后师长余程万却遭到军法审判。据说本来蒋介石要枪毙他。消息传出,常德民众群情激愤,六万多人联名作保,请求免余程万一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74军军长王耀武也出面求情,57师幸存的官兵更是感到奇冤难辩:师长已经竭尽全力守城了,全师八千人打到最后只剩三百人,为什么还要被处罚?最终,余程万被刑两年。刑期未满,王耀武就将余程万保出,后来出任第26军军长。
指责余程万的理由是战前信誓旦旦,誓与常德共存亡,但最后却丢下伤员弃城突围。还有说是当时蒋介石正在开罗出席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议,本来是想守住常德来挣面子的,结果在最后关头还是失了颜面,所以这才用擅自弃城的名义来处罚余程万。
㈣ 常德会战57师军官都有谁
余程万
㈤ 张灵埔将军于抗战时期参加了那些战役指挥那只部队歼敌多少缴灭的最高敌军是什么军衔
1、淞沪会战、万家岭战役、常德战役、第四次长沙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上高会专战、雪峰山属战役等
2、先后指挥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
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
第74军第58师
3、歼敌很难计算例如上高会战歼敌16000人,是57、58两个师合力打的,很难计算歼敌数目,而淞沪会战,张灵甫不过是个小团长,自然也算不上歼敌人数。
4、没有最高军衔!
㈥ 指挥常德保卫战的那个中国将军叫什么啊最后死没死
57师余程万师长
突围了!
常 德 会 战
www.SonicBBS.com
〔注一〕
如入缅作战的远征军中,第66军军部由四川的第1补训总处改编,新29师与新28师由别动队与第16补训处的补充团合编。陈诚带到云南的远征军中,新39师即由成渝师管区直接改编。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原来是陈诚上将,在鄂西会战前陈诚即调掌远征军,第六战区由副司令长官,西北军宿将孙连仲上将代理。孙上将虽出身行伍,但用兵以稳重著称,是台儿庄会战的英雄。第六战区的参谋群则是土木系参谋人材的菁华,参谋长郭忏将军,更是土木系的元老将领,这使孙长官对所辖各中央军精锐部队不至产生号令不动的情形。当局此一人事布置,可谓稳当。在鄂西会战后第六战区积极整补,战史称已屯枪弹至两千万发。军事委员会直辖的预备队精锐,王耀武将军所部的第74军及第100军也开往湘西,由战区直辖,战区战力提升至一定水平。甫于鄂西会战中获最高荣誉之长江江防总司令部也已整补齐全。第六战区在鄂西会战时成功围堵日军,歼敌逾万,士气高昂,这也是不容小觑的要素。
此时第六战区作战序列如下:
第六战区 司令长官 陆军一级上将陈诚
代司令长官 陆军二级上将孙连仲
参谋长 陆军中将郭忏
第十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中将王敬久
第66军 军长 方靖中将
第185师 石祖黄少将(李仲莘代)
第199师 周天健少将
第79军 军长 王甲本中将
第98师 向敏思少将
第194师 龚传文少将
暂6师 赵季平少将
第廿六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中将周碞
第75军 军长 柳际明中将
第6师 吴仲直少将
第16师 唐肃少将
预4师 王中柱少将
第32军 军长 宋肯堂中将
第139师 孙定超少将
第141师 林作桢少将
暂34师 吴啸亚少将
第廿九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上将王缵绪
第44军 军长 王泽浚中将
第149师 何保恒少将
第150师 许国璋少将(阵亡,追赠陆军中将)
第161师 熊执中少将
第162师 孙黼少将
第73军 军长 汪之斌中将
第15师 梁祗六中将
第77师 郭汝栋少将(韩浚代)
暂5师 彭士量少将(阵亡,追赠陆军中将)
第卅三集团军 总司令 陆军上将冯治安
第59军 军长 刘振三中将
第38师 李九思少将
第180师 董升堂少将
暂53师 翟子封少将
第77军 军长 何基澧中将
第37师 吉星文少将
第132师 王长海少将
第179师 许长林少将
长江上游总司令部 总司令 陆军二级上将吴奇伟
第18军 军长 罗广文少将
第11师 胡琏少将
第18师 覃道善少将
第55师 武泉远少将
第30军 军长 池峰城中将
第27师 许文耀少将
第30师 王震少将
第31师 乜子彬少将
第86军 军长 朱鼎卿中将
第13师 靳力三少将
第67师 罗贤达少将
暂32师 阮齐少将
战区直辖部队
第74军 军长 王耀武中将
第51师 周志道少将
第57师 余程万少将
第58师 张灵甫少将
第100军 军长 施中诚中将
第19师 唐伯寅中将
第63师 赵锡田少将
第43师 李士林少将
战区直辖部队
新23师 盛逢尧中将
第118师 王严少将
第5师 李则芬少将
第121师 戴之奇少将
暂35师 劳冠英少将
第六战区半数为中央军精锐部队,其余各杂牌在地方军系中也赫赫有名,实力坚强。
第六战区的防御地境,大约区分为二部。一部以石牌要塞为核心,死守自长江入川的门户。
此地在编制上有长江上游总司令部,以骁勇善战的吴奇伟上将出掌虎符,并配署土木系最精锐的部队,是整个第六战区的主力。其次为常德会战的主战场,湘西的洞庭湖滨湖区,此地在宜昌沦陷之后,为四川与华中连络之要道,贯连华中五省两大战区的交通命脉,也是第六战区江防主阵地的右翼。此地虽因第20集团军调离而显空虚,但仍有一定实力。孙代长官在此区之布置可谓井然有方:第29集团军始终布置于滨湖区第一线,与第10集团军广正面展开构成第一线兵团;江防军虽镇守长江正面,但视情况亦可选择为守势或南下应
第26集团军缌司令是浙江部队的领导者周碞中将。他的第75军是浙军所余的精华。浙江是蒋介石委员长的家乡,所以在北伐中投效北伐军的原浙江部队,都受到了蒋介石的青睬。第75军的底子是第6师,在抗战军兴之后,迅速扩编成军。武汉会战之后,这个军投入陈诚的怀抱,成为土木系的主要部队之一。[注2]陈诚认为第75军的战力足资倚重,所以将之布置于江防军之侧翼,为第六战区的骨干之一。
〔注二〕
台湾的国防部史政局这两年出了三本土木系部队的战史,第75军便列在第18军与第54军之后。这也许是因为这个军在国共内战之间,始终没有背叛的记录,而且一路追随政府到台湾,幷在1950年成为舟山防卫总部的主力。
第10集团军是常德会战主战场的主要防御部队。所辖的第66军与第79军是土木系部队中的精锐。第10集团军原来位在浙江,负责浙东海防,编制的暂9军与第88军为浙江保安团队改编的次级部队。1942年浙赣会战,这两个军损失惨重,王敬久总司令的整个集团军总部与暂9军的残部被调到湘西整训,暂9军的军部改称第66军,其三个暂编师在湘西被解散改编,第66军则自原第18军与第87军拨入两个主力师,平衡战力。这两个师一个第185师原是武汉警卫旅,一个第199师为湖南保安部队改编的土木系收编部队。第10集团军改辖第66军与夙负盛名的第79军。反而成为土木系的另一支中坚部队。
王耀武带的第74军,也许是抗战时期战绩最辉煌的部队。一般人浅为涉猎战史,也许以为这份荣誉应该冠在于缅甸出尽风头的新1军之流,但以笔者研读战史多年的浅见,抗战时期在本国战场上,以劣势装备与日寇死缠烂打的土部队,才是真正的英雄队伍。第74军正是其中翘楚。第74军是中央军中的精锐,其老军长俞济时将军,常年翊赞中枢,迭任要职,所以这个军装备补给与素质始终高人一等,但这个军在实战上也不含糊,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指所辖的第51师,第57师,第58师,皆以5开头)。
〔注三〕
所谓攻击军,指抗战中期在华中战场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个军级单位,直属军事委员会,充做总预备队。如大名鼎鼎的第13军、杜聿明第5军、丁治盘第26军、方天的第18军等。第74军则是个中翘楚。这些军都以当时国军最好的装配重新整理过,幷贯澈以军级为战略单位,配署庞大的军直属部队,基本上都有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兵团,骑兵搜索营,通信营,战防炮营与防空连。军部除完整的参谋单位外,本身便有强大的特种兵直属部队以及自行运补的能力,可以机动使用,独当一面,在战场上独立应战。此外最别致之处是这些攻击军还附有自己的师管区,司令由副军长兼任,以免征兵上受官僚主义的局限。这几个整编军在抗战历史上,都能不负国家重膺,写下辉煌的战史。
在1941年浙赣会战之后,原来刘广济第100军战败裁撤。第100军改归王耀武将军整理,以第74军副军长施中诚将军为军长,纳编常年于江浙作战的第63师与湘军精锐第19师,积极整训,在短期间获得成效,第100军从此之后与第74军并肩作战,成为兄弟部队,战功卓著。
风云将起
1943年夏末,日军大本营电令中国派遣军进行会战准备,消耗国军有生战力,以策应南方派遣军作战。日本的大本营总参谋长杉山在战后回忆这一个作战指令,声称当时整个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对于这个会战的战略意图都无从理解,不知战场远隔千里,如何策应?此时派遣军经初步规划,覆电强调至少应该有一个会战的重点,并具体建议以攻略要地为作战目标。在这个前提下,派遣军方面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一是由华北方面军打通平汉铁路,二是由第13军进掠广德,消灭当地行动活跃的忠义救国军,三为以第11军攻掠常德。意图重击第六战区的有生战力。对于中国派遣军的构想,华北方面军表示在华北地区的日军部队,应付八路军游击,已然捉襟见肘,暂无能力执行大规模作战,挑战蒋鼎文的廿万大军。驻华东的第13军则派出近2个师团兵力,于9月8日进攻广德。据日军自称这次作战虽然劳师动众,但仍未找到忠义军的主力,反而遭第三战区全面游袭进攻,使本身防区大为震动。派遣军空忙了一个月,根本没达到原订消秏重庆军的目标,对东京大本营无法交差,颇为尴尬。
9月28日,细俊六呈报大本营“昭和18年度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网”,将作战重心摆在华中战场:“第11军司令官应于11月初开始作战,进攻常德附近,而摧毁敌之主要战力,达成作战目的后归返原态势”。
在日本大本营的想法里,三不五时地在中国战场发动一次中等规模的会战,一面可以削弱国军实力,一面也可以牵制国军在滇南的活动,以防盟军对中南半岛进行夹击。不过即使表面的战略规划冠冕堂皇,但日军实际上的战略主轴却始终暧昧难度。理由很简单,因为日本人根本作不出象样的大战略。日军一方面缺乏足以一举击败“蒋军”的实力,一方面又不愿选择集中兵力于主要战场。所以对一个能更改战局的大型会战,力不从心。但日军又不肯放弃任何既有的成果,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之后,只见从中国东北到菲律宾,日军战力一线排开,漫无目标。在各战区除守成之外,只能发动一些中小型攻势。这些攻势与其说具有重要的战略用意,不如看成日军为证明自己的“依然存在”而为的兵力浪费。常德会战便是在这种狭隘的战略眼光下所产生的畸型儿。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陆军即无力集中兵力造成一决定性的局面,只有汲汲于类似的中小型会战,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在1943年一年之间,日军在第六战区便已打响两次中等规模会战。分别是二月的“江北歼灭战”与5月的鄂西会战。前者一举消灭了石首、华容一带的畸型军阀王劲哉,尚称得手,后者则偷鸡不着蚀把米,被吴奇伟的江防军打得灰头土脸。不过即使经此大败,中国派遣军依然对类似的中型会战,兴致甚高。
在细俊六手下的三个主将,华北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岗村宁次,华东的第13军司令官下村定与华中的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对中国派遣军的战略规划均嗤之以鼻。尤其是资历较老的岗村宁次,露骨直称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是一个低能,缺乏远见的指挥机构,只能应付日常事务与解决一些战术性问题,而对长期中日两军相持的僵局,拿不出办法,致使日军大部队长期在华劳而无功。不过岗村宁次认为细俊六与其司令部“能力平平”,所以连意见都懒得提。(事实上岗村宁次也拿不出什么了不起的战略方案。他认为日军应该对重庆军的大后方贵州、四川、陜西各省举行战略进攻,“击退由黄埔生掌握,国家观念极强的国民党军”。征诸1944年夏季的日军作战,这无疑又是一项痴人说梦)。
在这种古怪的战略思维下,东京大本营迅速核准派遣军的作战构想。派遣军在获得允准之后,便组织华中所有可用的机动兵力,包括第3、13、39、68及116等五个主力师团,以及抽调联队级兵力支持配署的第58、40、60师团等,配署于其华中战场的主要战略单位,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唯一的战略机动单位,恶名昭彰的第11军。司令官是薛岳将军的手下败将横山勇。第11军自从第一次长沙会战失利后,屡战屡败。两次长沙会战,几遭围歼,上高会战被罗卓英吃掉一整个师团,浙赣会战则冒着大雨沿浙赣路绕了半圈,打完了还不知道战略目标在那里。鄂西会战发动之初尚称顺利,但在石牌要塞前碰的头破血流,见丛山峻岭之中国军包抄之势将成,掉头就跑,伤亡近两万人。甚至至连军司令官冢田攻大将也不能幸免,1942年12月冢田攻的座机在太湖县被第173师试炮中的防炮连击落,当场毙命,成为侵华日军煌煌战果中的趣味花边。这个华中战场上的主要兵团,已经成为整个日本陆军当中,最难堪的一个军。而这次日军也有在华中雪耻图强的意思,细俊六所集结的兵力约八个半师团,14。5万人。直接用于进攻的兵力(包涵协攻部队)已几达其可机动调用之所有兵力总和,将近十万人。这还不包括用以助攻的伪军部队。另陆航部队提供第3飞行师团全部,各式军机一百卅余架,大致掌握了会战时期的空优。
在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后,横山勇总结之前历次作战的教训,决定改变日军一贯依赖单锋突进,钳状合围的作风。因为这种打法每次都被国军于开战之初识破日军的主力位置以及大概的战略目标,而被从容布置阻击。横山勇决定改采广正面之多路推进,多点突破,相互呼应。第11军所属四个师团于左翼滨湖区齐头并进,意图打散滨湖区之第一线兵团(日军战史中特别提出第44军,颇以于鄂西会战受其夹击为恨),第116师团为派遣军突进队,径行由右翼洞庭湖区突破,而后与一起左转的北面部队会师常德,期能以此包围国军的第一线兵团,并与进援常德之第二线兵团正面决战。达成消耗国军实力之目的。随后全军于国军包围圈形成前一起撤出。横山勇将部队分作五路,除第116师团预定水路进军,不作加强外,其余四个由陆路出战的师团均调整配署,并将武汉周围所有可用的野战单位都调入补强。所以这四个师团战力均大于一般单个师团。第39师团预计正面突破第10集团军,在作战上较为吃重,所以配署第58师团大部(以第138联队为主的加强旅团级兵力,并配署一个旅团司令部),兵力接近两个师团;第13师团以第34师团第216联队加强,第3师团以第60师团零碎抽来近一旅团的兵力加强,这些补充兵力预计用于占领任务;第68师团则以第40师团的第234联队加强。
平心而言,横山勇这个计划针对国军惯用战略之弱点提出反制之道,可谓上乘,比他的前任阿南唯几高明不少。这是因为派遣军对鄂西会战创痛犹存,殷鉴不远。但是因为大本营所指示之战略目标相当模糊,导至会战进行时日军战略目标混淆,争执激烈,几乎使第11军被围歼。战略目标之混淆始终为侵华部队之致命点。即使享有战术方面压倒性的优势,但因战略指导的无能,日军就是能在小仗尽胜的情况下,尽输大仗。常德会战便是一个典型。
此时日军的第一期具体计划如下:
第68师团沿南县,安乡开往三仙湖,汉寿,至常德南面为止。
第13师团在新江口渡河后,自暖水街,慈利,黄石市至常德右侧。
第3师团自公安,王家厂斜攻石门,桃源,至常德西侧为止。
第39师团自新江口渡河,与第13师团并进。
第116师团直接自澧县,临澧开至常德,为进攻常德主力。
进抵常德后,左翼四个师团在第116师团进攻常德时围点打援,期能重创驰援之国军主力。
第六战区自九月起观察敌方动态,判定日军有大举进犯企图,乃于十月策定战区守势作战计划。 方针如下:
战区以供卫陪都为目的,配置重点于石牌,庙河两要塞。先依第一线兵团纵深据点工事逐次予敌打击,最后固守常德、石门、渔洋关、资丘、石牌、庙河、兴山、歇马河、南漳各要点;再由第二线兵团之机动,协同第一线兵团转移攻势击灭进攻之敌。
蒋委员长一向喜欢亲任指挥,1943年5月鄂西会战最激烈之际,蒋委员长几乎要亲临战线节制前线各军,在当时的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上将苦苦恳劝之后才打消这个念头。常德会战时,蒋委员长正好远在开罗,参加三巨头峰会,所以此时的高层领导体系略显特殊。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上将全权指挥,所受牵制不多。一向亲自掌控第六战区战况的陈诚上将也在云南忙于远征军的整训,无暇北顾。最诡异的是军事委员会,在蒋委员长出国这段期间,军委会竟然号令不动前线各军。而且内部意见分歧,导致战略指导一团混乱。[注4]这在后段将有详述。
〔注四〕
军委会在战时幷没有一个能称完整的参谋本部,原来参谋本部的业务分散在军令部(抗战前的参谋本部改称)与委员长侍从室之间,甚至军委会设有光杆参谋总长与副参谋总长。这导致战时一切战略决策,均由蒋委员长亲身牵扯。一但蒋委员长出国,不能亲任统帅,则最高战略指导即无人有资格完全代理。名义上的参谋总长是何应钦上将,但何上将兼任的是军政部,真正的参谋本部业务由军令部处理。但军令
部部长徐永昌上将在指挥名义上只是军事委员会委员之一,不能独断专行,发号施令。两位主官前者有职无权,后者有权无职,指挥体系便乱了,所以军委会号令虽以何应钦总长出名,但实际决策则政出多门。甚至在石门战斗时期,军令部次长刘裴中将连这个名义也顾不上,勿忙间嬗自电令守军撤退,铸成大错。抗战前期发挥类似参谋总长功能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上将,则因兼任桂林行营主任,无暇兼顾。此时在中枢的副参谋总长是被视为庸才的程潜上将,毫无作用。军委会组织的极度落后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无从苛责,但在组织发展研究上则深富趣味也。
第六战区身膺巩卫陪都之重寄,在战略布署上自然以入川要道各关隘之守备为主。以此而策定的战略规划,理所当然偏向将精兵布署在石门以西,而视石门,常德等地为战区的右翼次要阵地。当时第六战区深信日军的攻势必然以直取巴万要塞为主要目的,即使在常德一面有动作,也不过是协攻或佯动。5月间的鄂西会战,日军先在石首,沙巿一带重创第73军,几乎使军委会误判日军的攻势重点。但最后日军还是转向,一头撞上江防阵地。
所以在常德会战前夕,第六战区以重兵屯驻入川大道,而对湘西方面腹地的防御,相对之下则显薄弱。
依据国军战史记载,战区在常德会战前夕所颁布的战区守势作战计划,列举了五种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式与国军的会战实施规划。其中两种规划准确地预测了日军于常德会战时的进攻途径。常德会战的过程,大抵不脱战区于战前判断的基调。摘录于下:
(1)敌以一部丘力由石首、藕池口向我攻击,企图占领南县、安乡、公安时,第29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依第一线守备团队之抵抗与控制部队之适时增加,求敌之侧背而击破之。
敌由宜都近渡江攻我公安,向西压迫我第10集团军于暖水街、聂家河以西地区,转取守势,再转向澧县、石门、常德攻击时:
第10集团军应以一部守暖水街、王家畈、聂家河各要点,主力向渔洋关附近地区集结,俟敌转向澧县、石门进攻时,求敌之背而攻击之。
(2)第29集团军以一部固守津市、澧县、石门,并尽可能保有南县、安乡、依常德、桃源方面机动兵团之参加,歼灭敌人于澧县、石门附近地区。依状况以石门为轴,将主力向石门以西地区转移。待敌到达常德附近时,协同常德守备部队击破敌人于常德附近地区。
单以这份作战计划而论,第六战区对于日军动向的预测可谓精确,但是与常德会战的实际状况相较,则显得过于低估日军的攻势规模。战区似乎认为日军不太可能针对湘西地区全力发动总攻,规模至大不过如打王劲哉时的两万人而已,所以在兵力的分配上,要求该线的王敬久、王缵绪两位总司令以所辖的十一个师独力逐退来敌(其中半数为国军中的次级部队)。但若日军以巴万要道为主攻对象,立刻会遭到十四个中央军精锐师迎头痛击,而且左翼第33集团军,右翼第10集团军依计两面夹杀,日军在第一时间内,马上就得在狭窄腹地中面对30个师的四面包夹。
1943年10月,第六战区与军委会鉴于日军前线动作频繁,相信日军的大规模攻势已经迫在眉睫,军委会并电令空军第4大队侦照华容、石首前线的日军动态,状况紧绷。在此同时,日军己集结完毕,包括列为总预备队之第116师团在内的五个师团在长江北岸沿线展开,待命渡江出击。
大战爆发
1943年11月1日,日军五个师团兵分三路,依原订计划,全线出击。第39师团(师团长澄田睐四郎)与第13师团(井上真卫)为左翼,直取第10集团军主力阵地,第68师团(佐久间为人)居中,准备自两个集团军交界中间穿过,径攻慈利;第3师团(山本三男)则在第29集团军前渡江,希望捕捉王缵绪集团军的主力。日军主攻常德的“奇兵”第116师团(岩永汪)则水运渡过洞庭湖,在第29集团军的右翼澧县一带登陆,一面包抄第44军,一面兼程直取常德。日军这个布置有其深意。细俊六集结了所有华中方面能动用的兵力将近十万人,除了五个师团外,再加上独立第17旅团、第34、32、58师团的一部,并安排第40师团协攻牵制第九战区,规模远远超过国军的预期,兵力上占绝对优势。所以第11军在规划上,希望能一举歼灭国军的第一线兵团两个集团军,并以两个善打攻城战的主力师团钻隙。第68师团由中境切入,第116师团则籍舟艇在洞庭湖面行“水上机动”[注5],将整个师团送到国军阵地右后侧翼。只要这两个师团其中一个能在国军第一线兵团混战之际攻下常德,前线国军进退失据,必然阵脚大乱。前后包抄,可获全胜。
〔注五〕
日军的"水上机动"非常有名,而且运输能量极大,技术成熟。安排如第116师团的短途水运,不成问题。在武汉会战时,日军有一个波田支队,利用大量汽艇与小轮,专门在长江流域的湖沼水面打国军侧翼,获得很大效果。国军痛定思痛,乃于各江面湖畔大量布雷,不过这终究是消极的防御战法,无从有效遏止日军凶焰。深究其因,一为机动力不足,河岸成为接敌之第一线后,防御正面立刻成倍扩张,兵力实无从分配;其次为炮兵不足,无法落实岸防火力。
11月1日当日,第10集团军长江南岸第一线前哨部队第98师首当其冲,战况激烈。正面敌军番号经判明为第3、13、39师团、第68师团的一部份及独立第17旅团。番号之多,颇出军委会与第六战区的预期。11月2日,第194师与向暖水街急进的第13师团接战。11月3日第44军南县阵地也遭第116师团主力冲击。第44军据河堤抵抗,日军则组成强大火网掩护渡河,第162师及第150师均被击退。敌第40师团(一部协攻)为第68师团开道,经南县向三仙口进攻,第68师团则迂回进攻安乡,第44军主动撤出。此线已属第九战区地境,薛岳司令长官令第92师迟滞防御,第九战区此时也整兵待战。最后渡河的第39师团则直接西向进军渔阳关,第185师奋起接敌,战况激
㈦ 常德会战的史实
http://ke..com/view/248097.htm
网络,希望对你有帮助,如不解欢迎追问,如满意望采纳
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 素有“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
1943 年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常德与日寇进行了一次大会战。这次会战,其规模之大,兵力之多,战线之长,仅次于台儿庄会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1943年11月初,日寇的大本营和派遣军总司令部为了挽救起必然失败的命运,悍然把矛头指向湘西北常德这一军事要地,出动了第11军5个师团和四个伪军师在内的16万多兵力,与国民党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2个师约21万人,在以常德为核心的十几个县市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血战。
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常德是湘西北门户,沅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川贵物资集结中心,1939年初,日寇企图南下,开始轰炸常德。1941年11月4日,日寇公然违反国际法,在常德使用细菌武器,空投了大量感染鼠疫的谷,麦,豆子,高粱等物,虽采取了紧急措施,前后仍有 600多人死亡。
在常德会战中,负责保卫常德城的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 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最后几乎全军阵亡,但给日军也造成了重大伤亡,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其战斗力大伤元气。师长余程万率部死守常德的战斗业绩,在我国抗日民族英雄的战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3年常德会战,“中国派遣军”9月28日下达的命令是:“第11军司令官应于11月上旬开始作战,进攻常德附近而摧毁敌人战力,达成作战目的后归复原态势”。至12月3日,日军占领常德,守军国民党军74军57师1.3万余人除师长余程万率300余人突围外全军覆没,日军阵亡1274人,伤2977人,另加上生病等非战斗减员,日军共损失1万人。日军11军占领常德后按原计划撤退,12日夜已退至澧水一线,但此时“中国派遣军”已计划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的1号作战,为此希望11军留在常德以进行下一步作战,但11军表示此次会战是按照占领常德后立即撤退而计划的,由于后勤和其他准备工作不足等原因不宜长期在常德滞留。“中国派遣军”与11军多次磋商后,同意了11军的意见,于18日下达了11军返回原驻地的命令。这就是12月12-18日日军11军数个师团从常德撤退后在澧水徘徊的原因。如此国民党军自然又顺利 “收复”常德。
日寇进犯常德的目的
一是因为常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常德是湘西重镇,川贵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汉失守后,这里成为重庆大后方的物资唯一补给线。
二是为了动摇重庆国民党的抗战信心,以战逼降,达到所谓“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
三是为了歼灭国民党守军力量,摧毁第六战区根据地,夺取洞庭湖粮仓,达到以战养战和巩固中国占领区的目的。
四是为了钳制国民党兵力,迫使集结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回师救援,以阻止或推迟东南亚盟军的联合反攻
在常德会战前夕,蒋介石电告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和第74军军长王耀武:“一定要守住常德,驻军须与城共存亡。”随后,蒋介石又下达了“不成功,则成仁” 的训令,再一次命令74军57师死守常德,企图把日寇吸引到常德,在战略上对日寇造成威胁,以便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开辟战场。
双方参战兵力
日寇兵力
第11军,下辖5个师团:第3师团,第13师团,第39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计28个联队,还有飞行第44战队及伪军,共计10万余人。
日寇攻城部队: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包括毒瓦斯部队),共计4万余人。
国民党兵力
第六战区:第29集团军所属第44军,第73军,第19集团军所属第79军,第66军,第18军,第86军,第30军,第32军;第33集团军所属第59军,第77军,第74军,第100军。
第九战区:第99军,第10军,第58军,第72军。
总兵力:2个战区,计16个军43个师,共计21万余人。
常德守城部队: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总兵力计8529人(大部分为山东人),代号:虎贲。
大战前夕
1939年武汉失守后,日寇南下进攻,占领安乡,华容,石首一带,给湖南造成了紧张的战争空气,常德决战日趋明显。1943年4月,国民党第74军进驻常德地区。该军第57师驻守常德城,第58师驻守石门,第51师驻守桃源。
1943 年10月,第74军副军长兼57师师长余程万将军召开会议,策定防御作战指导方案,制定了“以确保战略要点固守防御”为目的的防御作战计划。此方案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外围狙击战,以歼灭与消耗战为主;第二期为城垣守备战,严密封锁城垣,扑灭日寇破城企图;第三期为城内街巷战,拼死抵抗或短兵肉搏,以待援军,内外夹击,夺取胜利。
1943年11月,常德局势日趋紧张,为了民众生命安全,57师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员并强制城内外居民全部疏散,城内不留一人。为了使市民迅速离开城区, 57师还派出士兵帮助市民搬运物资出城,并发布纪律文告,不许士兵收取分文报酬,告诫全师官兵严守军纪,如有违反,就地枪决。一个向市民索要搬运费的上等兵被当场处决。11月15日,市民全部离开常德城区。
1943年 9月27日,日本大本营以“大陆令第853号”下达命令,“准予进行常德作战”,28日,派遣军总司令部下达命令“第11军于11月上旬发起此次作战,进攻常德及附近,摧毁敌人的战力。”国民党重庆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寇此次进攻目的后,制定了“以诱敌歼灭之目的,将敌人主力引到澧水及沅水两岸后,正面抵抗,再以外翼攻击,然后把敌人消灭在洞庭湖畔”的战略方针。
11月24日,日寇各军种形成了包围常德城郊之势,在飞机配合下,与国民党57师展开激战。
外围战斗
外围前哨战从11月18日日寇进犯徐家湖起,至23日河伏失守止,历经6天。
1、徐家湖狙击战
11月18日,日寇第68师团户田部队所属先头部队500多人,利用汽艇向徐家湖进犯,57师第169团第三营警戒哨两个排,转战30多里,击毙日寇200多人,打响了常德保卫战的第一枪。
2、河伏坚守战
日寇第116师团先头部队第120联队,加上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配合,向常德市郊河伏进攻。河伏守军系国民党57师第171团第2营,共500多人。11 月 20日,日寇步兵500多人,骑兵百余人,在三架飞机掩护下,与守军打了一天一夜,日寇一共发动7次进攻,不仅损兵折将,而且毫无进展。22日,日寇增至三千余人,集中大小炮十多门,对守军工事连续轰炸,紧接着采取整排整连波浪式密集冲锋的战术,对我阵地进行猛攻。守军官兵与日寇血拼肉搏,反复争夺,伤亡近三分之二。23日日寇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配合作战飞机已达12架,上午10时许河伏失陷。守军第2营营长袁自强殉国,全营500多守军阵亡,仅有少数几人侥幸逃出,但日寇也在此陈尸上千。
3、德山拉锯战
11月21日,日寇第68师团户田部队四千多人,分两路进犯德山,国民党守军原为临时配属57师指挥的第63师188团,团长在日寇进犯的时候擅自决定撤退,这样守军仅为57师169团3营 8连和188团余部。日寇集结于十倍守军兵力,发动多次进攻,经反复争夺,终因众寡悬殊,11月23日夜,德山失手,守军除1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德山失守后,使常德城守军失去犄角之力和退路,给守城战带来极大困难。
城基保卫战
11月23日,日寇第11军所属3个师团向常德城区全力进攻,国民党守军第57师也进行了重新布防:第171团守西门和江面:第170团守西北城角,第169团受东门兼东北角。
1、激战东郊
11 月23日,日寇第68师团所部五千余人,在九架飞机配合下,分五路每路各千余人,向常德东门进攻,守军57师第169团第1营死伤惨重,团长柴意新亲率预备队增援,才算暂时稳住阵脚。11月24日至25日,日寇116师团第133联队与驻守东门城郊的169团第2营发生激战,日寇伤亡惨重,当场击毙日寇 500余名,生俘7人,击落日机三架。使日寇攻城以来遭到了第一次较大的打击。11月26日,日寇步兵第109联队到达东门外,参与进攻,同样遭到惨败。
在这次战斗中,守军共打退日寇24次进攻,毙,伤日寇一千多人。26日下午,守军退守城后,据城垣一带防守。27日10时,东门的拉锯战达到高潮,六,七百名日寇向东门城垣发起了猛烈进攻,守军拼死抵抗,169团第1营副营长董庆霞和机枪连来汝谦连长带一排人冲出战壕,用手榴弹还击,炸死日寇100多人,董副营长,来连长为国捐躯,守军的无畏精神,令日寇胆寒,暂时停止了冲锋。
日寇参与进攻东门的军队先后达1万人左右,却没有取得进展,不得不转向攻击大河街,下南门。
2、固守大西门
11 月23日,攻下河伏的日寇第116师团步兵第120联队加上步兵第133联队等,共计一万五千多人,用大小炮几十门,开始向西郊全线攻击,逐步向大西门延伸推进。守军第170团第1营与日寇展开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第1营排以上军官全部牺牲,很多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官兵,都用刺刀或步枪自杀成仁。
11 月26日,57师因战斗大量减员,全师包括伙夫,勤杂兵,警察都编入了战斗队伍,炮兵团因此时已无炮弹,大部分改编为步兵,参与大西门守城战。坚守在大西门城墙的有两位团长,一位是171团杜鼎团长,他率领的是第3营残部,加新编进的几十名勤杂兵和二十名警察,共100多人。一位是军炮兵团金定洲团长,他率领的是炮兵编的步兵40多名,和新编进的勤杂兵40多名,共90多人,整个大西门的守军已不足300人。就是这些勇士,无论日寇的炮火如何凶猛,毒气如何威逼,他们坚守的大西门始终巍然屹立。
11月30日上午,日寇又一次从正面向大西门发动猛烈攻击,57师师长余程万亲率特务连督战。到12月2日止,日寇始终无法攻下大西门。
3、鏖战北郊
进攻北郊的日寇,主要是以步兵第109联队和第133联队为骨干,另外配备有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和迫击炮第四大队,包括工兵,后勤部队共计一万多人,分东,西,正面三路向北郊进犯。国民党守军左路为170团第2营,右路为169团第3营。经过三天鏖战,守军伤亡超过百分之九十。
4、南城恶战
常德南面是沅江,也是阻止日寇的唯一一道天然屏障,参与南面作战的日寇主要由第3师团第6联队主力,以及配属的野炮兵第3联队。11月25日,第6联队联队长在侦察途中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死。
11 月25日白天,日寇500多人,动用汽艇,民船20多艘,用炮火和四架飞机掩护,强渡沅江,57师第171团第3营猛烈开火还击,日寇船只被打沉一半,余下的退了回去。至26日,日寇共进行了四次渡江攻击,27日拂晓,城南外围阵地多处失守,城外守军撤退至上,下南门城楼,利用城楼及城墙坚固工事,继续狙击日寇。
11月27日下午,57师各部以成人自为战的局面。
11月28日,57师还有作战人员2400多人。
㈧ 湖南在抗日里有什么英雄铁事
有!那当然是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
1943 年中国国民党军队在常德与日寇进行了一次大会战。这次会战,其规模之大,兵力之多,战线之长,仅次于台儿庄会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相当重要地位。 1943年11月初,日寇的大本营和派遣军总司令部为了挽救起必然失败的命运,悍然把矛头指向湘西北常德这一军事要地,出动了第11军5个师团和四个伪军师在内的16万多兵力,与国民党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2个师约21万人,在以常德为核心的十几个县市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血战。
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常德是湘西北门户,沅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川贵物资集结中心,1939年初,日寇企图南下,开始轰炸常德。1941年11月4日,日寇公然违反国际法,在常德使用细菌武器,空投了大量感染鼠疫的谷,麦,豆子,高粱等物,虽采取了紧急措施,前后仍有 600多人死亡。
在常德会战中,负责保卫常德城的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在易攻难守,无险可凭的情况下,以八千之师,对付装备精良的常德会战纪念碑四万之寇,孤军奋战16个昼夜,最后几乎全军阵亡,但给日军也造成了重大伤亡,在常德城郊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其战斗力大伤元气。师长余程万率部死守常德的战斗业绩,在我国抗日民族英雄的战斗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日寇进犯常德的目的
一是因为常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常德是湘西重镇,川贵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武汉失守后,这里成为重庆大后方的物资唯一补给线。
二是为了动摇重庆国民党的抗战信心,以战逼降,达到所谓“结束中国事变”的目的。
三是为了歼灭国民党守军力量,摧毁第六战区根据地,夺取洞庭湖粮仓,达到以战养战和巩固中国占领区的目的。
四是为了钳制国民党兵力,迫使集结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回师救援,以阻止或推迟东南亚盟军的联合反攻
在常德会战前夕,蒋介石电告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和第74军军长王耀武:“一定要守住常德,驻军须与城共存亡。”随后,蒋介石又下达了“不成功,则成仁” 的训令,再一次命令74军57师死守常德,企图把日寇吸引到常德,在战略上对日寇造成威胁,以便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开辟战场。
双方参战兵力
日寇兵力
第11军,下辖5个师团:第3师团,第13师团,第39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计28个联队,还有飞行第44战队及伪军,共计10万余人。
日寇攻城部队: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包括毒瓦斯部队),共计4万余人。
国民党兵力
第六战区:第29集团军所属第44军,第73军,第19集团军所属第79军,第66军,第18军,第86军,第30军,第32军;第33集团军所属第59军,第77军,第74军,第100军。
第九战区:第99军,第10军,第58军,第72军。
总兵力:2个战区,计16个军43个师,共计21万余人。
常德守城部队:国民党陆军第74军57师,总兵力计8529人(大部分为山东人),代号:虎贲。
大战前夕
1939年武汉失守后,日寇南下进攻,占领安乡,华容,石首一带,给湖南造成了紧张的战争空气,常德决战日趋明显。1943年4月,国民党第74军进驻常德地区。该军第57师驻守常德城,第58师驻守石门,第51师驻守桃源。
1943 年10月,第74军副军长兼57师师长余程万将军召开会议,策定防御作战指导方案,制定了“以确保战略要点固守防御”为目的的防御作战计划。此方案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外围狙击战,以歼灭与消耗战为主;第二期为城垣守备战,严密封锁城垣,扑灭日寇破城企图;第三期为城内街巷战,拼死抵抗或短兵肉搏,以待援军,内外夹击,夺取胜利。
1943年11月,常德局势日趋紧张,为了民众生命安全,57师与地方政府合作,动员并强制城内外居民全部疏散,城内不留一人。为了使市民迅速离开城区, 57师还派出士兵帮助市民搬运物资出城,并发布纪律文告,不许士兵收取分文报酬,告诫全师官兵严守军纪,如有违反,就地枪决。一个向市民索要搬运费的上等兵被当场处决。11月15日,市民全部离开常德城区。
1943年 9月27日,日本大本营以“大陆令第853号”下达命令,“准予进行常德作战”,28日,派遣军总司令部下达命令“第11军于11月上旬发起此次作战,进攻常德及附近,摧毁敌人的战力。”国民党重庆军事委员会判断日寇此次进攻目的后,制定了“以诱敌歼灭之目的,将敌人主力引到澧水及沅水两岸后,正面抵抗,再以外翼攻击,然后把敌人消灭在洞庭湖畔”的战略方针。
11月24日,日寇各军种形成了包围常德城郊之势,在飞机配合下,与国民党57师展开激战。
外围战斗
外围前哨战从11月18日日寇进犯徐家湖起,至23日河伏失守止,历经6天。
1、徐家湖狙击战
11月18日,日寇第68师团户田部队所属先头部队500多人,利用汽艇向徐家湖进犯,57师第169团第三营警戒哨两个排,转战30多里,击毙日寇200多人,打响了常德保卫战的第一枪。
2、河伏坚守战
日寇第116师团先头部队第120联队,加上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配合,向常德市郊河伏进攻。河伏守军系国民党57师第171团第2营,共500多人。11 月 20日,日寇步兵500多人,骑兵百余人,在三架飞机掩护下,与守军打了一天一夜,日寇一共发动7次进攻,不仅损兵折将,而且毫无进展。22日,日寇增至三千余人,集中大小炮十多门,对守军工事连续轰炸,紧接着采取整排整连波浪式密集冲锋的战术,对我阵地进行猛攻。守军官兵与日寇血拼肉搏,反复争夺,伤亡近三分之二。23日日寇继续发动大规模进攻,配合作战飞机已达12架,上午10时许河伏失陷。守军第2营营长袁自强殉国,全营500多守军阵亡,仅有少数几人侥幸逃出,但日寇也在此陈尸上千。
3、德山拉锯战
11月21日,日寇第68师团户田部队四千多人,分两路进犯德山,国民党守军原为临时配属57师指挥的第63师188团,团长在日寇进犯的时候擅自决定撤退,这样守军仅为57师169团3营 8连和188团余部。日寇集结于十倍守军兵力,发动多次进攻,经反复争夺,终因众寡悬殊,11月23日夜,德山失手,守军除1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德山失守后,使常德城守军失去犄角之力和退路,给守城战带来极大困难。
城基保卫战
11月23日,日寇第11军所属3个师团向常德城区全力进攻,国民党守军第57师也进行了重新布防:第171团守西门和江面:第170团守西北城角,第169团受东门兼东北角。
1、激战东郊
11 月23日,日寇第68师团所部五千余人,在九架飞机配合下,分五路每路各千余人,向常德东门进攻,守军57师第169团第1营死伤惨重,团长柴意新亲率预备队增援,才算暂时稳住阵脚。11月24日至25日,日寇116师团第133联队与驻守东门城郊的169团第2营发生激战,日寇伤亡惨重,当场击毙日寇 500余名,生俘7人,击落日机三架。使日寇攻城以来遭到了第一次较大的打击。11月26日,日寇步兵第109联队到达东门外,参与进攻,同样遭到惨败。
在这次战斗中,守军共打退日寇24次进攻,毙,伤日寇一千多人。26日下午,守军退守城后,据城垣一带防守。27日10时,东门的拉锯战达到高潮,六,七百名日寇向东门城垣发起了猛烈进攻,守军拼死抵抗,169团第1营副营长董庆霞和机枪连来汝谦连长带一排人冲出战壕,用手榴弹还击,炸死日寇100多人,董副营长,来连长为国捐躯,守军的无畏精神,令日寇胆寒,暂时停止了冲锋。
日寇参与进攻东门的军队先后达1万人左右,却没有取得进展,不得不转向攻击大河街,下南门。
2、固守大西门
11 月23日,攻下河伏的日寇第116师团步兵第120联队加上步兵第133联队等,共计一万五千多人,用大小炮几十门,开始向西郊全线攻击,逐步向大西门延伸推进。守军第170团第1营与日寇展开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第1营排以上军官全部牺牲,很多重伤失去战斗力的官兵,都用刺刀或步枪自杀成仁。
11 月26日,57师因战斗大量减员,全师包括伙夫,勤杂兵,警察都编入了战斗队伍,炮兵团因此时已无炮弹,大部分改编为步兵,参与大西门守城战。坚守在大西门城墙的有两位团长,一位是171团杜鼎团长,他率领的是第3营残部,加新编进的几十名勤杂兵和二十名警察,共100多人。一位是军炮兵团金定洲团长,他率领的是炮兵编的步兵40多名,和新编进的勤杂兵40多名,共90多人,整个大西门的守军已不足300人。就是这些勇士,无论日寇的炮火如何凶猛,毒气如何威逼,他们坚守的大西门始终巍然屹立。
11月30日上午,日寇又一次从正面向大西门发动猛烈攻击,57师师长余程万亲率特务连督战。到12月2日止,日寇始终无法攻下大西门。
3、鏖战北郊
进攻北郊的日寇,主要是以步兵第109联队和第133联队为骨干,另外配备有独立山炮兵第2联队和迫击炮第四大队,包括工兵,后勤部队共计一万多人,分东,西,正面三路向北郊进犯。国民党守军左路为170团第2营,右路为169团第3营。经过三天鏖战,守军伤亡超过百分之九十。
4、南城恶战
常德南面是沅江,也是阻止日寇的唯一一道天然屏障,参与南面作战的日寇主要由第3师团第6联队主力,以及配属的野炮兵第3联队。11月25日,第6联队联队长在侦察途中被国民党的飞机炸死。
11 月25日白天,日寇500多人,动用汽艇,民船20多艘,用炮火和四架飞机掩护,强渡沅江,57师第171团第3营猛烈开火还击,日寇船只被打沉一半,余下的退了回去。至26日,日寇共进行了四次渡江攻击,27日拂晓,城南外围阵地多处失守,城外守军撤退至上,下南门城楼,利用城楼及城墙坚固工事,继续狙击日寇。
11月27日下午,57师各部以成人自为战的局面。
11月28日,57师还有作战人员2400多人。
日寇招降
11月28日,日寇攻城死伤惨重,战果不佳,便展开攻心战,向守军空投招降传单。其只要内容如下:
一,日军已全面包围常德城,后续部队,陆续到达,57师将被全歼。
二,救援汝军之渝军,仅空城而已,无再前进之意。
三,你们快停止无益之抵抗,速挂白旗,则日军立即停止攻击。
四,57师官兵,宜速停止为师长余程万等人之名誉而战。
五,日军对居民并无敌意,日军爱护汝等。
余师长在招降传单上批语:
一,余受黄埔军校教育,只知不成功即成仁,余确信全师弟兄也是如此。
二,污蔑友军,且文字欠通。
三,四,忠贞传自领袖,光荣属于国家。
五,其谁欺,欺天乎?
城内街巷战
日寇在围城战中,接连在东,南,西,北组织了多次大规模的进攻,都进展不大,陈尸遍野,后来,日寇通过侦察发现,守军过分依赖于外壕的阻碍作用,重视城门,局限于其附近的防守,而忽视离城较远地方的防卫设施,最终日寇选取了北门的东北角一线作为突破口。
11 月28日拂晓,日寇用大炮百余门和26架飞机,对北门城墙进行猛烈轰炸,同时施放毒气达三个小时之久,城基上下全部守军阵亡,守军被迫放弃北门,进入了更加残酷的巷战。57师剩余官兵把各条街道的房屋打通,每条街道口处筑好巷战掩体,与日寇逐屋争夺,使日寇进城后,付出惨重代价,仍然进展艰难。
11月29日黎明,日寇照搬进攻北门的做法,先用炮火猛攻,然后才是步兵冲锋,到30日22时,东门所有房屋全部烧光,守军宁死不退,进行寸土寸血拼杀,节节与日寇同归于尽,使日寇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鉴于北门和东门连日被敌人突入,守军损失惨重的情况,11月29日,师长余程万连续发出两则求救电文,随即严令各部坚守战斗岗位,与日寇血拼到底!
28日巷战开始,守城部队只有2440人,到11月30日,则不超过1800人,到12月2日,城内守军只剩下三,四百人。战至2日晚,仅剩文庙与中央银行两个孤立据点,守军不满200,师长也端着机枪上阵,援军未到,已处于弹尽粮绝的最后时刻。
㈨ 常德保卫战详细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并掠夺版战略物资,打击中国军权队的士气,对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发动的一场战役。日军第11军出动约9万人攻克常德,中国74军57师苦战16昼夜,几乎以全军覆没的代价为中国军队形成对敌的反包围赢得了主动,6天后中国军队收复常德。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