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国时期的城市
1、邺城,东汉末年(公元204年)曹操击败袁绍进占邺城,营建邺都,邺版城自此成为曹魏、后赵、权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所以临漳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2、许昌,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建安区、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许昌为魏五都之一。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县”。
3、建业,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
4、汉中,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5、巴郡,东汉兴平元年(194年),益州牧刘璋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忍至鱼复为固陵郡。
❷ 全国有哪些著名的红色旅游的景点
济源市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投资5000万元重点打造的一个集党性培训、红色旅游、商务会议、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流平台。
济源市愚公移山红色教育基地,位于济源市王屋镇中华愚公村,占地210亩。基地以“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愚公精神”为主旨,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以开展红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内容,设置了系统、丰富的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基地分为神话时代,革命年代,新时代三个篇章,重点建设了愚公村遗址院落、觉悟院、皮影馆、新时代广场、铁卷书、科技体验中心、“愚公”移山情景体验区、挑战自我训练区、餐饮住宿生活区等情景场区,可同时满足500余人开展红色教育及各类实践活动、生活住宿的需求。其中,真切的场景体验、现代多元的互动教学模式,使学员在感受愚公精神的同时,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倍受各级党员干部、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2018年5月被济源市关工委确立为“济源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2018年6月被河南省直机关确立为“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2018年7月被济源市总工会确立为“职工教育培训基地”;
2018年10月被济源市直机关确立为“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2018年11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2018年11月被济源市教育局确立为“济源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次年1月授牌。
❸ 南宋理宗(公元1234年),蒙古军大举进攻四川,第三年取成都,那南宋王朝又是什么时候从蒙古军手里夺回成
从年起,蒙古改变原先的战术,集中主力沿淮河逐一攻拔宋军城池。首当其冲的就是淮河北岸的军事重镇寿春。寿春与安丰刚好基本隔淮河对望,其关系有点类似于后来的襄阳与樊城。
1240年,蒙古派张柔等进攻南宋,南宋寿春守将李敏献城投降,由于蒙古并没有守城目的,于是迁移居民、拆除寿春城而没有在寿春驻军。
1241年,张柔渡淮进攻安丰,安丰告急,后来靠了余玠的紧急救援,才使蒙军解围而去。
1242年,张柔再次率蒙军渡淮而下攻扬州等地。
蒙军的多次南下,使南宋朝廷明白,淮河中游防线过于薄弱,而其中又以安丰附近最容易受到攻击和被突破,而要加强安丰的防御,就一定要控制寿春作为安丰的屏蔽。因此,南宋朝廷议决命两淮派兵收复寿春,为此,派李曾伯担任两淮制置使负责这个行动。
李曾伯到任后,派曾经驻守过寿春的都统王安,抽调扬州、庐州、镇江等江淮部队两万人于1243年底重建寿春城。
1244年春,蒙古获知宋军在寿春筑城,元帅察罕亲自率兵来围攻寿春,由水路经颍河而下。寿春宋军以水军到颍河口迎战,蒙军以骑兵护卫弩炮从两岸夹击宋军,水陆协同使宋军水军三面受敌,从而击败了宋军的拦阻,进围寿春。
南宋朝廷得知蒙军进围寿春后,紧急调动吕文德等部分路支援寿春。这时候,蒙军于包围寿春后在淮河上建了一道浮桥,以隔绝宋军水军救援寿春,同时在浮桥两边的岸上构筑多层土坝,驻扎军队以防止宋军攻击浮桥,为了进一步封锁淮河,在两岸的土坝上,还安放了许多弩炮。
吕文德等部到达寿春近郊之后,便与蒙军围绕浮桥的控制权展开多次的激战,根据李曾伯上奏朝廷的报告说,双方尽力抡夺,寸寸而上,是每一寸的得失都要经过一番激战来争夺。可是宋军虽然多次攻击到浮桥之上,却因蒙军的极力反扑而无法完全控制浮桥,宋军水军仍然被浮桥拦阻无法进入寿春,而蒙军对寿春的攻击也没有停止过,寿春城里军用物资和粮食都日见减少。
宋蒙两军于寿春相持七十多天后,吕文德部终于设法打破僵局,他的一个部将夏贵(此人后来也成为南宋大将)命令水军每人一前一后背负两个大背囊,里面装了砖石泥土,在又一次攻近浮桥时,将背囊都扔到桥上去,终于把构成浮桥的浮舟逐一压沉,宋军终于突破了蒙军的封锁,进入寿春城。第二天,内外夹击的宋军迫使蒙军不得不撤退。
寿春之捷,是南宋时期一个典型的利用水军由水路救援和蒙军利用陆军架浮桥试图封锁水军的典型战例,此战之后,宋军终于完善了寿春城防,寿春成了两淮战场上第一线的坚固堡垒。
当然,蒙军并不甘心在寿春的失败,而且试图再夺寿春,于是在这几年里,围绕寿春近郊以及南岸的安丰一带淮河两岸,宋蒙两军多次爆发激战,其中较有名的有,1245年察罕与张柔率兵来攻,1245年吕文德率水军于寿春近郊击败蒙军,1245年寿春守将刘雄飞守城击退蒙军,1246年吕文德、夏贵等率水军于安丰近郊击败蒙军,1246年蒙古万户史权率部来攻,1247年张柔率部来攻,1248年吕文德击败蒙军有功等大小战役散记于元史、宋史等处。
在蒙宋两军争夺寿春的同时,四川战场是余玠经营巴蜀的时期。说到这里,我要插叙一下孟珙的藩篱三层与宋朝时的骑兵大发展。
大家都知道,宋朝之前的骑兵,包括匈奴也好突厥也好,甚至整个欧洲直到后来很久,都是采用骑兵正面决战模式,虽然他们是骑兵,但是他们采用的是步兵战术,所以才有把骑兵也拿来列阵的做法。通常这样的战斗,都是骑兵对骑兵的交战,场面是很好看,拍成电影很吸引人,包括电视剧成吉思汗里面的许多都是这样。这种硬碰硬的战斗,会造成很高的损失,无论是敌人损失还是自己损失,除非双方将领水平相差太远,那某一方才可能损失得比较少一些。
到了契丹族建立辽国的时候,骑兵有了一个重大的发展,骑兵不再是利用速度来偷袭,冲击步兵阵等等战术而已,而更多的是迂回、夹击、诱敌等战术,这是契丹骑兵能够横行一时的原因,跟拿破仑时代的骑兵差不多。但是这些仍然是骑兵战术,他们是战术迂回、战术诱敌等等,对于整个战斗来说,仍然属于正面作战,仍然会造成极大的伤亡。拿破仑时代的骑兵通常是最精锐也是伤亡最重的军种的原因也是这样。
女真建立了金国,女真骑兵比起以前的骑兵又有了一个大不同。女真骑兵更注重于战略,他们的迂回是战略迂回而非战场上袭击敌阵背后的战术迂回,他们的诱敌是战略诱敌,他们的突破是战略突破。因此北宋与女真打仗的时候吃足了苦头,女真骑兵从燕云南下,北方的太原府等地还有大批宋军在守边境呢,女真骑兵已经直接突破黄河直捣汴京,后来追击赵构时也是从黄河流域附近出兵,过长江直杀到浙江海上,一次重点突破可以深入半个中国,虽然说是因为当时的黄河、长江的江防不够,但是其战略大纵深理论是前无古人的,匈奴突厥就算突破长城,也不会深入几百里以上,更不用说几千里了,所以秦始皇汉武帝收复河套地区,就觉得解除了匈奴攻击长安的威胁,换成是面对女真骑兵,那怎么可能,半个陕西省算得了什么防御纵深?这种重点突破,然后骑兵快速兵团从缺口迅速拥入,向敌后迂回包围进行大纵深作战的战略,各位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对啦,把骑兵两字换成装甲两字,那就是朱可夫首倡下二战中苏联的标准作战战略大纵深理论嘛。苏军的战役纵深一般为两百到四百公里,已经远高于德军的闪电战理论的纵深了,可是跟女真骑兵比起来,那还不够比,当然这也是因为当时北宋没有战略纵深理论。
但是正如苏德两军的二战各战役,女真骑兵也拥有同样的缺点而未能达到骑兵发展的顶峰,那就是过度重视于战略,而使战术发展落后于战略。也就是说,金兵可以突破宋军防御,可以包围宋军,但是他们没法击败宋军!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击败宋军,他们没有相应的战术理论。这就使得,女真的骑兵重回骑兵老路,发展出什么铁浮图、拐子马这类重骑兵,而且面对宋军的步兵阵时几乎经常受制,除了后来统治北方之后学汉人组建攻坚部队之外,初期的金兵在与南宋的诸大将做决战时,他们可以包围分割宋军,却在众多的决战中失败而无法吃下被他们包围和孤立了的宋军,因为即使包围了宋军,他们的战术模式,仍然是正面作战的钢流与钢流的对碰,因此即使胜利,自身的损失也非常大。二战中苏德军队的情形也正是这样,德军靠了单兵战术的优秀,就比苏军少损失许多了,而后期苏军靠优势的火炮武器来弥补战术的不足,才减少了损失。女真不是大民族,他们耗不起,所以只能长期对宋朝采取和平,因为假如女真与宋朝连续作战二三十年,那么最先损失大于补充而被拖垮的,必然是女真。
骑兵的最高峰出现在蒙古初期,特别是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这三代。我前面写过的三峰山之战还有蒙古西征欧洲战场(参考鄙人写的《三峰山》《蒙古二次西征第三战局》),正是这一特征的典范。蒙古骑兵也采用战略纵深作战,包围敌军部队,但是蒙古骑兵包围敌军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敌军决战,而是诱使敌军作出错误反应,而后利用敌军的错误来达成自己的胜利,这就是为什么蒙古骑兵与别人作战时经常假装撤退诱引敌人到不利地形,围敌时经常故意放个缺口让敌人逃跑而后在后面追杀等等战术。正是由于这些成功的战术,蒙古骑兵在战略与战术上都达到骑兵的颠峰,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三代的许多蒙古将领,都不在战场上与敌人意气之争,不着眼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但是战略上的名统帅,也是战术上的名将。可惜颠峰之后无以为继,后来的蒙古将领却学不到这套骑兵作战的精髓了。
总之,蒙古军队的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制造了许多冷兵器时代敌我伤亡最悬殊的战役。那么要如何来对抗蒙古的这套战法呢?
首先便是孟珙的藩篱三层,因为对于任何战略纵深突破来说,只有一层的防御是远远不够的,要层层设防(当然要有主次之分),互为屏障,才能确保即使某个地点被突破也不致造成全线的失败,假如法国人造马其诺防线时认识到这点,只要在防线后面加几道防线防御南北侧后被敌人战略迂回,那也不致于阿登山区被突破,马其诺就成了观赏性建筑了嘛。
但是只有藩篱三层还不够,因为这是纯防御的,而且也还容易被敌人诱引离开有利阵地而在运动中被消灭,这可也是蒙古的拿手好戏。那么除了严令守备部队坚守而不能随意出击,就是敌人城下骂你祖宗你也得当乌龟不要一时意气出战中伏之外,还得考虑如何去利用防御来进攻。了解过明清辽东之战的该知道了,袁崇焕在辽东前后七八年持的战略是什么?就是靠一站站向前筑城,以后面为前面的基地,一道道防线这么推进过去,正如即时战略游戏中的炮塔战术嘛,何况真实不象游戏,没有什么投石车啦、重坦啦那类超远距离攻击武器可以慢慢砸掉炮塔。所以余玠自从1243年出任四川制置使,8年之间先沿长江,后逆长江各支流北上,建筑了20个成体系的山城。
这20个山城体系是:(括号里的今地只是今天属于哪里,而不是说就是哪里)
1、重庆城(今重庆),2、嘉定城及附近(今乐山),3、钓鱼城(今合川),4、大获城(今苍溪),5、白帝城(今奉节),6、苦竹隘(今剑阁),7、赤牛城(今梁平),8、神臂城(今泸州),9、大良城小良城(今广安),10、运山城(今蓬安),11、云顶城(今金堂),12、瞿塘城(今奉节),13、多功城(今江北),14、紫云城(今犍为),15、天生城(今万县),16、小宁城(今巴中),17、青居城(今南充),18、得汉城(今通江),19、平梁城(今巴中),20、铁峰城。
这套防御系统的特点是,以长江为根基,沿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四条南北走向支流成叉状向北推进,同时各点之间又利用水网构成网状防御,重点突出,防御坚固,又有强大的水军可以依赖,扬长避短。
在这套防御系统的作用下,四川战场仅用当时残缺剩下的不足五万兵力,就能对蒙古大军达成有效的防御。当然这也是余玠指挥出色。
山城体系初步建成后,迎接的第一次战火考验就是1246年蒙军的四路攻蜀。蒙军的四路进攻在宋军的防御体系面前损兵折将,其中蒙军汪德臣部队在运山城下大败而归,汪德臣是汪世显的儿子,继承了汪世显的兵力和官位,也算是蒙军的重要将领和知名将领,在进攻运山城时被宋军依托山城所击败,汪德臣的坐骑都给宋军炮石击毙,弟弟汪直臣也被击杀。
四川局面的扭转,加上蒙古政局的动荡,为宋军在四川的局部反攻创造了条件,从1246年起,余玠便开始着手反攻,经过数年的谋划和准备以及派出小股宋军的侦察和试探,余玠终于在1250年率四川宋军反攻蒙军进攻四川的大基地兴元(今陕西汉中)。
蒙军自从1236年开始,便以兴元作为进攻四川的大基地,当初这个提议是女真人夹谷龙古带提出的,因此窝阔台任命夹谷龙古带为兴元安抚使,后来贵由汗又任命他为兴元行省。夹谷龙古带经营兴元十余年,把兴元建设得城高墙坚,堡垒相连,屯放了蒙军的大批物资,蒙军多次对四川的入侵就是以兴元作为后方大基地的。
兴元就是三国时代的汉中,周围关隘很多,而且北有秦岭,崭葱嗽幕埃纤尉涂梢郧俺龅角亓胍淮胛靼惨埠芙耍退悴怀霰脊刂衅皆郧亓胱魑老撸部梢灾叵掷飞系亩啻文媳倍钥沟母窬郑撬拇ň鸵资氐枚啵裨蛩拇ū阒挥惺芄セ鞯姆荩喃d的愿望就是收复整个巴蜀以还朝廷,因此进攻兴元是必然的而且是重点的目标。
经过谋划,在进攻兴元之前,余玠先派出几支宋军向川北另一侧的陇蜀边界发动进攻,以吸引蒙军注意力往西转移。之后,余玠亲率宋军主力,号称十万北伐,从金牛道北上秦蜀边界,击败蒙古利路元帅王进,接着又于罗村、西县(今陕西勉县)等地三次击败蒙军,到第二年1251年四月,包围了汉中。同时,派出军队烧毁栈道,阻止北方蒙军南下救援兴元,然后便展开对兴元的攻击。
夹谷龙古带在兴元城里的蒙军并不多,只能闭门坚守,不敢出战。但是由于兴元的防御坚固,而这部分蒙军又本来就是专门组建来防御兴元的,因此急切间宋军也攻打不下。
北方的蒙军紧急南援,蒙古都元帅秃雪率兵到达大散关,因栈道被毁而无法南下,正在着急时却意外抓到三名从汉中地区逃跑的蒙军。秃雪赦免他们的死罪,命令他们带路,从小路绕过栈道,实现了军事史上的又一次暗渡陈仓(今在陕西宝鸡),不过这次是自北向南。
秃雪部蒙军取道陈仓,经褒谷南下,突然抵达兴元城下,增强了蒙军在兴元的防御。与此同时,蒙军汉将郑鼎率兵抢修栈道,不久之后也修建完毕,使得北方的蒙军源源不断的南下,扭转了兴元地区宋蒙的军力对比。
面对这种情况,余玠乘虚夺取兴元的计划已经不能实现,宋军久攻兴元不下,师老兵疲,一旦给蒙军内外夹击必然全军溃败,所以余玠当机立断率部丢弃重型军械撤退,反攻兴元到此失败。
第二年,1252年,在蒙哥汗登上大汗之位后,蒙军一来是为了报复,二来是为了打击宋军,再次对四川发动大规模入侵,蒙军从金牛道入蜀,经成都附近直扑嘉定(今乐山)。
嘉定是南宋四川镇西之根本,加上这次是从1246年蒙军四路侵蜀以来最大规模的入侵,余玠紧急向南宋朝廷求援,请求调吕文德部两万人入川。在吕文德未入川的时候,余玠便已抽调四川的精兵赶往嘉定救援。
嘉定,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四川二十山城体系中的一个,是宋军四川防御的一个基本点,蒙军对它的多次进攻都未能攻下嘉定。余玠率援军到达嘉定城外之后,分配各路宋军轮流作战,白天由嘉定守军去消耗蒙军的攻势,到了晚上,南宋援军便多路出击袭扰蒙军,有大量使用劲弩恃险固守,使得蒙军损失极多,最后不得不退兵。
而在蒙军退兵的过程中,北方各山城趁机出来袭击蒙军,碰见蒙军大军到达则禁闭山城固守,碰见蒙军小股则趁机夜袭消灭蒙军,蒙军此次孤军深入而未能攻下嘉定,撤退时便处处受制损失更多,吕文德部援军尚未入川,蒙军便仓皇撤离四川,余玠的山城防御体系再次经受了考验。而蒙古也认识到,不逐一拔除北方的山城,是无法安心南下的。
可惜,此后不久,余玠因官场倾轧而被诬陷,被解除一切职务并随后郁郁而终,直到死后数年才得以平反,那时的四川局势已经大大恶化了。
与长江上下游的激战不同,这几年里的荆襄战场都没有什么仗打,孟珙于1246年死后,由贾似道接任京湖制置使三年,期间无好无坏,之后再由李曾伯任京湖制置使两年,李曾伯大大增加了襄樊地区的守备力量,使襄樊真正成为长江中游的最坚固军事基地。
就这样,宋蒙两家都渡过了这个战争间断期,1252年,蒙哥继任大汗,开始对南宋展开新一轮的攻击。
蒙哥的第一步国家战略,便是巩固蒙古前线,防止南宋反攻,同时靠前线这些新增强的军事基地,来作为入侵南宋的后方基地,使蒙军可以长期围攻宋军的第一线防御,也可以加快入侵南宋的战争频率。同时,蒙哥检讨了蒙古从窝阔台时期以来的南宋的战略得失,改正了初期那种处处进攻、兵力分散、缺乏配合、各自为战的混乱,将进攻的重点,放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地区。
为此,蒙哥封汗弟忽必烈领治汉地(原金国领地),命令忽必烈把驻地南移到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同时在原金国土地上划分行省制度。同时在靠近南宋边境的地区大量兴建军事基地和进行屯田,在四川战场有沔州基地、益昌基地等,特别是益昌基地,是蒙军在四川的第一个立足地,蒙军为了建设它、宋军为了摧毁它,双方前后围绕这个地方打了四年争夺战,最终宋军失败,嘉陵江上游、白水江一带全部成为蒙军南下的基地和粮仓。
四川战场的基地建设,蒙军主要是靠汪德臣的谋划和坚持。而荆襄地区,就是靠谋士姚枢的谋划了,在姚枢的谋划下,蒙军设置河南经略司于汴京,专门负责河南地区的屯田,同时驻军于唐州邓州作为前进基地,又修复了枣阳、光化、均州等地作为军事基地,与南宋的襄樊相对峙。
在两淮地区,由张柔支持修建了沟通汴京到两淮的河道,以方便军粮的运输,同时又在淮北以北沿线大量屯田,做好进攻的准备。这样,经过蒙哥初期的几年建设之后,与南宋接壤的蒙古边境,就是一道军事基地和后勤基地的长线,从四川北部直到淮河下游。
这第一步战略开始实施之后,蒙哥便实施蒙古的第二步战略,大迂回。派忽必烈统兵南征大理,虽然一时间将四川地区三十万蒙军抽调了二十万南下,使得四川战场上的蒙军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击,并且南征蒙军因为水土、天气、密林、疾病、战争等因素前后死亡七八万之多,但从长远来看,征服大理对整个宋蒙战场的影响,是有利于蒙军的。
其实早在1248年,蒙古大将秃懑便率军绕出四川宋境,试图从羌人部落中寻路南下攻击大理,当时还是余玠任四川制置使的时候,余玠知道蒙军战略迂回对宋军的不利,于是也果断连派两路宋军西征,出国境越过大雪山前后截击蒙军,结果三战三捷活抓秃懑。当然,忽必烈这次的是蒙军主力的南下,而且绕道更远,忽必烈于甘肃就进入吐蕃境内南下直到大理,因此自1253年八月自甘肃临洮出发,到当年的十二月便已攻破大理城。由于此段与我们的主题不切,所以我们就略过不谈。
就在忽必烈攻灭大理的时候,1254年的春天,四川北部遭遇大旱灾,嘉陵江水浅到无法行舟,当时正是蒙军汪德臣部在益昌兴建基地的时候,由于蒙军缺乏粮食,不得不提前对四川进行攻击抢粮。这时候的余玠已经被撤职查办了。
刚好新任的四川制置使余晦在四川乱征乱搞,弄得人心不满。四月,蒙军进入剑阁地区,宋将南永忠、高贵等献隆庆府投降蒙军,川北要隘苦竹隘等落入蒙军手中。余晦率宋军北上,意图抵御蒙军。
五月,奉了蒙哥汗的旨意率兵来攻打四川的蒙军都元帅帖哥火鲁赤等部到达利州,会合汪德臣部准备南攻。蒙军突袭驻扎在紫金山(今盐亭)的宋军余晦大营,宋军大败,军饷器械全部丢失,余晦逃回后方之后,便因紫金山之败被南宋朝廷解除职务,由李曾伯专职负责四川防务。
六月,蒙军进入合州、广安境内,一支部队再次包围嘉定达五十天,不过仍然未能攻下嘉定。由于南永忠等的投降,苦竹隘和周围的许多山顶城寨都落到了蒙军手里,只剩下几座孤城,在宋将王佐、王坚的坚守下得保不失。叛将南永忠曾率兵围攻,给王坚骂得哭鼻子而退。
李曾伯上任之后,宋军开始在这局部地区展开反攻,而蒙军也开始收缩退兵。八月,宋军收复安西堡,十月,宋军统制段元鉴收复隆庆堡,之后宋军以安西堡为基地,准备收复苦竹隘。十二月,叛将南永忠手下将领周德荣想从新效忠南宋,密约段元鉴收复苦竹隘,不料被蒙军发现,周德荣被擒不屈而死,接应的宋将马徽、白端等也战死。不过宋军整兵之后再次攻打,经过苦战终于收复失守了八个月之久的苦竹隘。由于安西、隆庆、苦竹等地相继被宋军收复,蒙军不得不撤出剑阁地区,退回益昌基地。
但是,到这个时候,蒙军已经在益昌初步建立基地,开始在四川站稳脚跟,而大理又已经平定,蒙军拥有对四川的战略优势,于是蒙哥汗又谋划了一次对四川的三路夹击行动,来作为对大举入侵的演习。为此,蒙哥汗命令益昌基地的蒙军、兴元基地的蒙军和大理地区的蒙军于第二年公元1255年攻打南宋四川地区,并在四川地区的宋军防御中枢重庆地区会师。
于是,1255年春,兴元地区的蒙古军队便开始沿金牛道南下,前锋万户刘七哥、阿剌鲁阿力等率蒙军进攻巴州(今巴中),不料反为宋军击败,被包围于巴州地区,直到蒙将速哥、忽都、扎里等率部援救,才突破包围并继续南进,这一路由于屡遭宋军抵抗,直到十一月才进到重庆地区。
另一路帖哥火鲁赤的蒙军在休整几个月后,于1255年五月从益昌出发,以南宋叛将南永忠等为前锋,再次兵破苦竹隘,击败宋将孟达,截获宋军的大批物资,之后进至运山城,遭遇宋军的坚强抵抗无法攻克,于是再转道南进,到十一月也到达重庆地区。
最后一路是从云南北上的兀良合台军,兀良合台是蒙军名将速不台的儿子,随同忽必烈出征大理,忽必烈于攻占大理城后先行班师,留下兀良合台部平定大理残余势力,并以云南为基地图谋进攻南宋西南地区。1255年的八月,兀良合台从大理出发,沿途征服西南各族,到十月进入南宋国境,攻破南宋边关石门关。兀良合台部原本计划直攻南宋在西南边陲的重镇叙州,但遭到宋军都统张实率部的抵御,张实是当时四川战场上有名的宋军将领,他用各种方法从水路陆路都给蒙军以打击,两军沿金沙江一带展开激战,蒙军最终无法沿金沙江前进,兀良合台便只能率军掉头东向,改变目标向重庆地区急进。
这样,到1255年的十一月,三路蒙军各历经艰苦抵达重庆地区会师,师老兵疲之余也无法对重庆地区的各坚固要隘发动攻击,只能达到战略分进目的的演习,之后各自沿原路退回,到1256年二月,全部退回原地。
蒙军这次三路会师,表面上来看是蒙军不利,然而蒙军通过这次进攻,验证了分路南北夹击四川的战略可能,为蒙哥汗的亲征四川做了战略探路的准备。同时,南宋朝廷也通过这次入侵,察觉到西南防务的不足。其实早在十年前孟珙还在世的时候,他在提出藩篱三层理论的同时,便指出南宋防务上的几个不足,其中之一就是广西贵州到川南地区面向西南的防御不足,这样蒙军虽然因藩篱三层的抵御而无法迂回荆襄战场,却可以绕道西南,从云南进攻广西湖南,做战略上的更大迂回,也即绕到宋军防御的后面。不过当时的南宋朝廷还未能重视这点。这次蒙军三路会师之后,南宋便不得不重视面对云南的防务了。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6-15 18:30
麻烦你仔细看我的提问,我问的是1237年后什么时候余介从蒙古军手里收复成都的?我在给你讲一下,余介是1253年就去世了也就是说在1237—1253年之间收回成都的。我没说要淮阴战场的资料,你在网上复制那么一大截过来干什么。不过还是谢谢你。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6-15 18:53
唉~~!本来想慢慢回答你的问题的! 只是太细啦!有多!大概有几十万字吧! 就拿一段给你咯!
我在看看有没有你要的吧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6-15 18:57 从1236年至1276年的40年间,巴渝军民仅以区区9万之众,与数十倍的蒙军发生战斗3400多次,击毙蒙古大汗蒙哥,击毙蒙军大将汪德臣,击毙击伤蒙军11万,仅钓鱼城一地就为宋朝坚守了36年的忠义江山.
主要战事:
1231年,蒙大将拖雷率20万蒙军犯川.蒙军入剑门关,攻陷三台阆中一带,四川制置使桂如澜弃成都,仓惶逃奔重庆,听说蒙军北撤,才在合川停步上岸.
1236年,蒙汗次子阔端率远征军,号称50万入蜀.九月攻陷阳平关,十月攻破成都.破成都后,蒙军大肆杀戮,《宋季三朝政要》记录仅成都城内被屠军民达140万人,房屋城邑焚毁殆尽.
蒙军继而陷破横扫四川54州县.在重庆、合川和奉节,蒙军却遭遇阻击反抗,死伤近万人,竟未攻克渝、合、夔三城,不得已撤出蜀境.
1237年,搭海率30万蒙军入川,攻陷广元、成都、遂州,在重庆与守军激战六个月,被水军重创撤离出川.
1238年,搭海率80万入川,按竺迩部沿嘉陵江南下,在合川激战三月,无功而退.
1241年,搭海、秃雪再次犯川,攻陷汉州、成都三十余城,在永川遭伏,再次失败而退.
1242年,宣渝使余介建立钓鱼城、多功城、天生城等20座抗蒙山城.
1243年,宋军依托山城与蒙军作战36次,20座山城无一失守.
1250年,余介率军收复成都、汉州.
1251年,蒙哥继承汗位,号宪宗.1258年,大汗蒙哥亲率80大军,分三路合围重庆.西路蒙哥率35万,中路忽必烈率25万,东路汪德臣率20万.
五月,汪德臣在钓鱼城被王坚击毙;七月,蒙哥大汗在钓鱼城东门被炮击伤,毙命于北温泉.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号元世祖
1276年,南宋亡.
1277年,渝、合、万、夔发生澈激战五十余次.
1279年,钓鱼城陷落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6-15 18:59
公元1236年,元两度陷成都,先后大屠杀。《成都录》“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蜀民就死,率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疑不死,复刺之”。元八十馀年,成都残破,终无起色。
❹ 古今中外的军事防御建筑!
棱堡 léngbǎo 棱堡是古代堡垒的一种,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 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 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在火药时代之前,要塞的城墙通常筑得很高大,并且用石或者砖进行加固, 还设置了一些塔楼或者马面来获得额外的火力输出。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 就是一些特别坚固的城市拥有不止一道城墙。 比如:西班牙Avila城堡 西班牙avila城堡
但是,在公元1453年拥有完善城防系统的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则宣告着城市 攻防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接下来的一个短暂时期是进攻方的黄金年代, 一个接一个的要塞屈服于大炮的威力。不过有矛必有盾,不过半个世纪一种 新型的城防体系——棱堡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棱堡的形制: 虽然意大利人一直有着热爱和平的名声,但是公平的讲,是他们发明了棱堡, 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大致是在16世纪初。最早的棱堡可视为塔楼的一种进化 版本,棱堡和棱堡间间隔很大,堡垒垂直于城墙,形状为钝角。其本身依然 为石砌而且高大,只有一个地方得到了显着提高,那就是侧射火力。布置在 棱堡上的大炮可以对护城壕进行纵向射击,从而达到有效封锁,但棱堡本身 仍然存在一些盲区。 这一时期的典型意大利式棱堡,如下图: 意大利式棱堡
几个典型的盲区: 意大利棱堡的射击盲区
随着时间的推移,棱堡各部分也逐渐完善起来,比如经典的沃邦1式体系: 沃邦1式棱堡俯视示意图
横截面示意图: 沃邦1式棱堡水平横截面示意图
实心棱堡是一个完全为土所堆起的高台,空心棱堡从架炮垒道后面就开始逐渐 倾斜(结构图中的主堡垒即为空心棱堡)。堡上配置胸墙,在其背后安置大炮。 棱堡是整个体系中的主要建筑也是主要火力输出。为了方便说明,结构图中的 两种棱堡都有,并不是说实际上必须按此布置。棱堡之间的部分称之为中堤, 也就是过去的城墙。在完善的棱堡体系中,中堤变得很短,以便确保步枪射程 能够完全覆盖这一区域。在中堤前修筑凹面堡是为了防止攻城炮对中堤直击, 同时也能配置一些火枪手加强战壕的防御。 三角堡的目的相同。它只比主堡垒稍低那么3,4英尺,以便于主堡垒上的火炮 进行超越射击,同时三角堡之上的火炮也构成交叉火力的一部分。 隐蔽路和屯兵所是反击前步兵的掩体,为了防止敌方的纵射,隐蔽路中设置有 许多横墙,有时候隐蔽路直接修成z字形,那么就不需要横墙了。 最外围的斜堤是交叉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其倾斜角度有助于防守方的火力发挥。 整个棱堡会尽量避免采用砖石建筑,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使用时,外侧也 要覆盖厚土。因为土层能够吸收能量,砖石不仅容易损毁而且容易产生跳弹, 继而引发严重伤亡。 在荷兰式的棱堡体系中,壕沟通常会有好几条,其中设有闸门。平时大部分的 壕沟是干的,在敌人越壕时便放水淹敌,这也是荷兰这个低地国家的特色。 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设施外,为了防止敌方掘洞爆破(通常会在进攻到达斜堤 之后再挖,否则距离太长是无法保证氧气含量的),防守方也会在地下开掘出 相应的地道。在通过专门的听音隧道确定方位后,便派人进入对应的地道消灭 敌方挖掘队,或者直接灌硫磺。这种黑暗中的战斗是非常残酷的。 棱堡地道示意图: 棱堡地道示意图
棱堡的造形远不止这一种,常见的还有角堡,皇冠堡等等,总得来说多边形的 边越多,射击方向也越多,相互掩护也就越好。 角堡示意图: 角堡
皇冠棱堡示意图: 皇冠棱堡
棱堡与战争: 公元1552年的一场战争使棱堡名声鹊起。该年5月份法王亨利2世攻占了洛林 地区的梅斯城。5个月后,神圣罗马皇帝查尔斯5世率4.5万大军开始围攻梅斯, 企图将其夺回。但是在这5个月中,5800守军在吉斯公爵以及工程师圣雷米的 指挥下已经在旧式城墙的背后重新修筑了一道新型防线。 11月27日,攻方一天内发射了7000多颗炮弹,轰塌了70多米的城墙,可是其 背后的棱堡防线依然完好。皇军进行了数次伤亡惨重的强攻均告失败。天气 也越来越冷,并开始下雪,这场围攻最终于1553年1月初结束。 皇军撤离后,出城的法国人惊讶的发现了一片惨淡情景——到处是坟地和伤兵, 武器和其他各种器械也被纷纷遗弃,似乎这里经历的不是一次围城战而是一场 大败。 梅斯战役布置图: 梅斯战役布置图
如果说梅斯体现的是棱堡的战术胜利的话,那么在尼德兰独立战争中则显示了 它的战略性胜利。由于荷兰人广泛的应用棱堡,西班牙人在尼德兰步履维艰。 西班牙军司令雷克森斯在1574年写给菲利普2世的信中说: “如果我们每征服一座城镇,都像已征服的这些如此耗时的话,世上绝对没有 足够的时间和财力,让我们用武力去平定在荷兰造反的20个城镇。” “我们已打赢了一场战役,征服了许多城镇,每一个胜利本身都足以带来和平, 在别的地方甚至能够建立一个全新的王国。但在这儿却一无所得…… 我相信 上帝已多次向我指出这儿的‘应许之地’,就像他对摩西做的那样,但却将由 别人成为进入该地的约书亚。” 1575年西班牙政府破产,雇佣军纷纷兵变,西班牙被逐出尼德兰大部分地区。 (虽然据荷兰最终独立还有很长时间,这毕竟开了个好头。) 在那个时代,一方即使在野战中失败,只要他有充分的棱堡保卫根据地,那么 他会获得足够多的时间卷土重来,因此战争的形式也就逐渐从野战转向攻城战。 虽然修建棱堡相当的耗费精力和财富,可是围攻它几乎同样的费时费力,一场 围攻常常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在每年有限的适合战争的季节里,指挥官若 能攻克1、2个要塞便算得上幸运。这种情况也反过来更刺激了各国修筑堡垒。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沃邦的法国边境筑垒地带,同时巴黎也成了一个大要塞。 这种围绕堡垒攻防的慢吞吞的战争模式一直持续了2个世纪。而沃邦攻城法的 出现稍稍加快了下战争节奏(在7:1优势下,攻克一座棱堡需要20~30天), 其后的拿破仑时代则有了更大的变化。由于组织了空前庞大的部队(指相对于 前几个世纪),即使分出一部分部队监视棱堡控制补给线,剩下的部队仍然能 强大到足以推翻一个国家。这就使大军能迅速拜托边境筑垒地带,直插核心。 野战再度流行起来。棱堡也因应新形势而产生了变化———堡垒的功能与兵营 的功能融合到一起,出堡反击成为主要的防御手段,这样就使棱堡的防御范围 超过了火炮射程,大大地延伸了。但同时由于火力配置的重要性降低,棱堡的 形状又重新变得简单起来,外围建筑逐渐被取消(后期有些堡垒已经很难被称 之为“棱堡”了)。 1870年代的Cyriaksburg堡: 1870年代的Cyriaksburg堡
不过棱堡的最终消失,还是要等到19世纪后半叶新型开花弹的广泛使用才行。 原先的开花弹壳体受压能力不足只能由榴弹炮或臼炮发射,弹道弯曲而且没有 穿透力,只能在工事表面爆炸,破坏力十分有限。 Paixhans型加农炮,是第一种可以打开花弹的加农炮。如下图: Paixhans型加农炮
棱堡的出现使战争的主要形式从野战转向围攻战达200年之久。在此期间战争 节奏缓慢,通常也不以灭国为战争目的,而是占据一两处要塞作为谈判资本。 战争形式上的这种巨大变化我觉得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例如襄阳城就是 一座冷兵器时代的城池,襄阳攻防战其实重点也不在城防,而在打援。之所以 拖那么久是因为蒙古军为了阻断援军,采用了堡垒对堡垒的策略,一路以筑垒 推进,宋军数次解围均无果而终。拖了5年后在1272年最后一次救援失败,在 1273年初开始总攻樊城,很快城陷,而隔江的襄阳在回回炮威胁下也投降了。 可以看出和棱堡防御策略的不同。
❺ 求三国时期所有的城市名称
1、洛阳
汉时首都,当时在全国的地位恐怕现在的北京也无法相提并论。不仅为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最强、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量御用文人云集于此,使其文化也相对繁荣。那时的文官自不可与现在的干部们同日而语,那可都是正经的文化人。
建安文学的几位重要人物也与洛阳密不可分。董卓造乱时洛阳虽有过焚城的痛苦经历,但后来曹丕篡汉,重新定都洛阳,洛阳便迎来了第二春,直至西晋,洛阳一直作为首都存在。
2、长安(今西安)
东汉末年,因董卓兵败之故,长安有短暂的首都史。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当时应是仅次与洛阳的。长安更重要的是它的战略位置。开始一直作为抗击西凉马腾、马超进入中原的咽喉。三国鼎立后,蜀汉北伐也是以长安为战略大目标的首要,诸葛亮梦中都想着这块肥肉。
长安同时也是汉人抵抗西羌异族进犯的堡垒。
3、建邺(今南京)
建邺,东吴孙权称帝后的首都。建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其文化,和经济都相当发达,有“江南第一名称”的称号。但是在当时的三国乱世中,由于全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中原地区,在加上南方人口比较少,所以建邺虽然也是三国都城之一,其经济发达程度也并不靠前!
建邺也是今天的南京,中国少有的六朝古都之一!
4、徐州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陶谦担任徐州刺史期间,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和灌溉。使得徐州之地百姓富足,谷米屯满粮仓。在加上当时陶谦很少参与三国纷争,所徐州在各路诸侯眼里一直是块“大肥肉”。
所以徐州绝对堪称是三国一线城市。徐州位于如今的江苏省,它不仅在三国时期比较富庶,如今的徐州也非常发达、
5、成都
成都,三国时期益州的政治中心,当时刘焉,刘璋父子偏居一隅,不参与三国纷争,苦心经营成都二十余年,使得成都成为三国时期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后来刘备取得益州后,又在成都称帝,所以成都的地位在南方显得更为重要。
刘备死后,诸葛亮,蒋琬,费祎等苦心经营成都,使得成都在三国时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6、许昌
曹操施行的屯田制度实施令许昌得到很好的发展,人口与经济都得到提高与生产。从那时起,许昌一直是中原的一个主要城镇。
7、益州
益州,中国古地名,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8、赤壁(武汉)
三国赤壁古战场,赤壁之战发生地,现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南岸(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依武汉,南临岳阳)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七大战役中唯一尚存原貌的古战场。
9、荆州
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击败曹操。刘备从曹操手里夺得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郡、零陵郡、长沙郡、桂阳郡。孙权打下南郡,以及之前占领的江夏郡南部。此时曹操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襄阳郡,以及后来划分的南乡郡,还有江夏郡北部。
刘备入川之前,从东吴手里借来南郡,入川后,孙权攻打蜀汉占领的荆州地区,刘备与孙权讲和,江夏、桂阳、长沙三郡归孙权,武陵、零陵、南郡归刘备。
10、长沙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 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
11、凉州(武威)
元封五年(前106年),分天下为13州,各置一刺史,史称“十三部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意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置凉州,一直到西晋,姑臧均为凉州治所。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及唐初的大凉,都曾建都与此
12、幽州(北京)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有个说法叫幽云十六州,也叫燕云十六州。这个范围也很大,北京也在其中。公元前221年,秦国灭六国,形成大统的局面,这时就在北京一带设了蓟县,隶属于广阳郡,也是其治所。
到了西汉时期,北京则属于幽州了,但是隋朝给改了名,称为涿郡。唐朝统治天下时,有把这里恢复为幽州,宋代也一直沿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古代的城市名称
❻ 什么才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什么不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那必须得是极优越的地理环境,必须是对多方同时有利的地理位置,就比如三国时期的荆州,曹操要它是想要南下攻打东吴的时候能够少废些兵力。孙权想要是因为这是北上攻魏或者放眼西北的一个绝佳突破口,否则江东既被长江保护得很好,又被长江给困死了。刘备想要自然是因为诸葛亮的隆中对,荆州时刘备打天下的基础,所以一开始刘备才会厚脸皮死死占着荆州。
另外还有汉中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中相当于四川的守门员,夺得了汉中,不仅夺得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四川地带,甚至四川往西过去,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这对于没有军事领地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最佳的军事基地。就像刘备以荆州为基要,向西夺取益州,就是必须要先夺得汉中。
❼ 三国时期各国防守的战略要地
三国时代四大战略要地
襄阳
襄阳所在的位置,就注定了它是分裂时期,各国必争的战略要地。古时的战略要地,无非就是交通要塞、富有、物产丰富、地势险要、山水能作为屏障的地方。襄阳,很不走运的把这些因素全占了。襄阳东面有大别山脉和桐柏山脉,再东面就是淮河,西面有秦岭山脉,再往西就是西川诸山脉,都是属于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如果想避开这些天然的山脉南下或者北上,襄阳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襄阳地处于平原之上,正好是桐柏山和秦岭之间的一个大缺口,谁占了谁就有优势,而且襄阳位于唐河与白河的交汇之处,两河合流之后又流入汉江,襄阳城就建在这三江交汇之上,前有江河阻挡,背有岘山,虎头山,等诸多小山脉的依靠,在整个襄阳地区,也只有襄阳城是唯一的攻击点。襄阳的地势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南方政权攻占襄阳,可以完全遏制北方从汉水南下的企图,同样,北方政权攻占襄阳,那就等于抱着发令枪了,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当年关羽率大军攻击襄阳,目的就是想占据襄阳北上的要道,伺机再进攻许昌地区。后来东吴放弃了攻打合肥的计划,转而冒背盟弃约的大险夺攻打关羽,目的也是要把襄阳这个咽喉要道控制在自己手中。虽然吴军没有攻打襄阳城,但是控制了襄阳南面的江陵和彝陵,打下了自己的西大门,孙权也有了安枕江东的资本。刘备起兵伐吴,为关羽报仇是一方面,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夺回襄南地区,完成进军中原之目的。而此时的魏军只需要占据襄阳就没事了,坐山观二虎相斗,结果刘备差点丢了老本,孙权也伤元气,为了襄阳,三国可谓是不惜血本。在赤壁大战之前,襄阳的战略价值不太高,不过曹、刘、孙刮分荆州后,襄阳成了三方的共同前线,因而成为争夺的重点。孙权称帝之后,也有过几次攻打襄阳的计划,不过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而魏军因为水军一直都不强,很难从襄阳南下,因而襄阳的价值在三国早期并不明显,起码没有达到南宋那种丢襄阳就灭国的程度。
江夏
东吴之所以没有血拼襄阳,是因为他们手中还捏着江夏。吴军只要守住了江夏,一样可以抵挡住魏、蜀的进攻。三国时期,江夏的位置大概在地图的正中央附近,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北临长江,西有汉江,四周有一些小山地。现在武汉的周围是富饶的江汉平原,但是在三国时期,江汉平原全部都是长江洪泛区,通俗点说就是沼泽地。古代军队即使再能战,碰见沼泽也肯定是要绕道的,问题是江夏这个地区几乎都是洪水可以淹没的地方,如果要控制江夏,就必定要用水军才行。蜀、魏水平实力都不强,吴军水师一家独大,这就注定了他们要占据江夏。拥有了江夏,东吴,向东北可攻打淮南,威慑寿春、合肥。往西北可以挺进襄阳,攻取樊城,如果能将合肥、江夏、襄阳三地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这个品字型的战略体系无疑就是南方或者北方威慑对手的最好酬码。可惜东吴一直无法拿下襄阳和合肥,往北扩疆的目的一直没有达到。不过能守住江夏,东吴自保的能力还是有的。当时孙坚和刘表之争,争的就是江夏,因为不拿下江夏,江东就没有安全感可言,刘表在江夏进可攻退可守,江夏就是荆州和扬州交接的位置,谁占了谁就有优势。东吴图谋江夏不是一两年了,孙坚战死,黄祖成名,后来靠了周瑜才打下江夏,刘备后来南逃不攻襄阳偏偏逃到江夏,主要原因还是襄阳没有防御纵深,如果占据了江夏,就有了可依靠的东吴。东吴建立之初,江夏一直是东吴的西线指挥部,为了对抗刘备,孙权在江夏的南面建都,修建武昌城,意为“以武昌国”。孙权将都城搬回建业后,江夏也一直是吴军的前沿主战场,陆逊的大本营就在江夏,吴、魏两军为了江夏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总的来说,江夏的战略价值就在于他是东吴的命根子,没有江夏东吴就不太平。
汉中
处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在三国时代可谓是决定蜀汉生死的战略要地。在中国历史上,南北割据对峙时,通常当汉中地区为南方势力所控制时,双方以秦岭为界;当汉中地区为北方势力所控制时,南方只能凭大巴山险要以作抵抗。汉中作为夹在大巴山和秦岭之间的盆地,它的防御价值自然是不多说。而且汉中还是夹在关中与四川之间的重要生产基地,谁占了都有优势,诸葛亮五次北伐,靠的就是汉中这个前沿基地,如果没有汉中,蜀军根本没有北伐的可能性。中国自古以来,关中为兵家必争的地方,谁占了关中谁就能称王称霸,而蜀中诸侯如果要抵御关中诸侯的进攻,唯一的方面就是守住关中南面的秦岭,秦岭山脉奇险无比,任何人从秦岭过路都是非常困难的,从关中突破秦岭防线,汉中就是唯一的选择。当年刘备听说就听说曹操攻陷了汉中后,不顾自己刚拿下西川所处于的混乱现实,掏空了老本和曹操争汉中,最后连成都的伙夫都上了前线。刘备此举,无非就是要拼下汉中,利用汉中的天然屏障做掩护,保护西川腹地。便蜀汉建立之间,汉中和荆州是刘备的两块心肝宝贝,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从汉中可以北攻长安,出潼关,攻打洛阳。占据二地,蜀汉可以处于对魏吴均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荆州失陷后,刘备不敢再有闪失,看看他派魏延镇守汉中,张飞在阆中做后应就可以知道,刘备就算拼空了西川老本,也是要守汉中的。而且还是全面防守,御敌于国门之外,绝对不让一个魏军进汉中。以一州之人力、物力、财力防守一个郡,这笔帐绝对是值得的。如果照这种打法打,依蜀军的实力,魏军起码也得损失十几万兵力才有可能拿下汉中,而且还必须连续攻击,让蜀汉没有喘息的机会,才有可能将蜀军主力全部消耗殆尽。只可惜姜维自大,企图用6万人围歼18万魏军,大打城市攻防战,这种单纯的城市攻防战,意味着汉中已经尽失天险,再也没有了据险而守的可能,各险关被全部占领,再守汉中就相当于瓮中之鳖了。姜维在围歼失败后才发现这个问题,6万蜀军反被魏军挤出汉中,白白损失了汉中这个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其后的剑阁之战也没有了意义,因为大巴山并没有汉中一带完整的防御体系。丢掉了汉中,也就等于丢掉了整个蜀汉。
合肥
合肥在整个中国历史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三国时期,绝对是重要的战略基地。合肥地处淮南,淮南之间一马平川,整个地带只有合肥建在高地上,具备俯瞰江淮的优势。而且合肥距当时淮南的中心寿春大约有200 多里,依正常行军起码需要三天。哪个主帅敢弃合肥直接攻打寿春?那就等于把自己置于背腹受敌的境地了。而且对于东吴来说,他们没有完整的骑兵,除了水师就是步兵,步兵作战完全靠的是士气。所以如果不拿下合肥,东吴不可能攻打寿春,如果不拿下寿春,那淮南就没有意义了。因为淮南对于南方政权的重要性自古就不重,淮河太容易突破,而且淮南一马平川,既适合步兵作战,也适合骑兵。淮南对于南方政权而言,要则全要,失则不如全失,守半个淮南是肯定守不住的。对于淮南,孙权一直都渴望全部归自己所有,而且孙权对徐州也一直有企图。愿望非常多,不过想要实现,首要任务就是攻下合肥。所以对于东吴而言,合肥的战略价值太大,逼得他们不得不玩命的去攻。作为另外一方,魏军大将满宠也看到了合肥的重要性,因为吴军多次从庐江合肥一带进攻淮南,满宠向魏明帝上表:合肥城南临江湖,北远寿春,贼来攻之,得据水为势;官兵救之,当先破贼大辈,然后围乃得解。贼往甚易,而兵往救之甚难,宜移城内之兵,其西三十里,有奇险可依,更立城以固守,此为引贼平地而掎其归路,于计为便。陈述了合肥对于魏国的重要性,经过辩论,魏明帝采纳了满宠的建议,在合肥旧城外30里建新城。相对于旧城,新城纯粹是一个军事据点,西晋统一之后,新城没有了前沿的价值,最后也就废弃了。不过在当时,合肥新城的战略意义非常明显,就在新城建成之后当年及第二年,孙权两次率10大军攻合肥,两次都被满宠打败。这两次加上被张辽打败的那次,孙权在合肥栽了三次跟头,而且这三次都是典型的以多打少,最后被打败的案例。(假想一下,如果吴军的统帅是孙策,战绩应该没这么耸吧?)孙权连栽跟头后对开疆扩土失去了信心,他死后不久,东吴权臣诸葛恪趁司马师废曹芳及头一年丁奉雪战之胜,大举攻合肥,魏军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固守。结果吴军攻城三个月,双方都打得疲惫不堪,眼看城要破了。这时张特耍了个花招,他派人跟诸葛恪说:“我们魏国法令规定,围城百日外降,不株连守城者家属。现在已经九十多天了,您再缓这么几天,满了百日,俺们就好降了。”诸葛恪一贯骄傲自大,也没细琢磨就答应了,下令停止攻城。没曾想张特玩的是缓兵之计,一见吴军后退,立刻连夜抢修工事,到第二天,他站在新修好的城墙上大骂诸葛恪弱智。诸葛恪给气得八窍生烟,吴军士气也极其低落,后来东吴军中流行瘟疫,东吴第四次围攻合肥也以惨败收场。诸葛恪回国后,被孙峻发动政变杀死,东吴陷于内斗,再也无力发动攻势,西晋建立之后,晋军沿汉水而下,破建业,东吴覆灭。合肥的战略意义也就此终结。
❽ 三国里的代州在在现在的哪里
代郡(代州中心所在) 河北蔚县
谯 安徽亳州
吴 江苏苏州
邺 河北临漳
鄂 湖北鄂城
武陵 湖南常德
寿春 安徽寿县
郁林 广西桂平
涪陵 四川彭水
葭荫 四川广元
颖川(阳翟) 河南禹县
小沛 江苏沛县
东莱 山东龙口
盐渎 江苏盐城
街亭 甘肃庄浪东南
涿郡 河北涿县
鄱阳 江西鄱阳
富阳 浙江富阳
剑阁 四川剑阁
子午谷 陕西秦岭中部
斜谷坡 陕西眉县西南
博望坡 河南方城西南
襄阳 河南襄阳
襄平 辽宁辽阳
豫章 江西南昌
零陵 湖南零陵
绵竹 德阳东北
桂阳 湖南彬州
九江(柴桑) 安徽巢湖
兖州 山东昌邑
常山(真定) 河北正定
荆州(江陵,襄阳)
幽州(北京)
宛(南阳) 河南南阳
官渡 河南中牟
临川 江西抚州
建业 江苏南京
下邳 江苏淮宁
九江 安徽巢湖
广陵 江苏扬州
许昌 河南许昌
山阳 河南焦作
长安 陕西西安
洛阳 河南洛阳
汉中 陕西汉中
巴郡(江州) 重庆
太原(晋阳) 太原
乌林 湖北洪湖
濮阳 河南濮阳
东莞 山东沂水
东海 山东郯城
北海 山东昌乐
天水 甘肃甘谷
辽西(阳乐) 辽宁义县
辽东(襄平) 辽宁辽阳
夷陵 湖北宜昌
会稽 浙江绍兴
华容 湖北潜江
上庸 湖北竹山
祁山 甘肃礼县
麦城 湖北当阳
陈仓 陕西宝鸡
武威 甘肃武威
苍梧 广西梧州
陈留 河南陈留
阳关 甘肃敦煌古董滩
阳平关 陕西勉县宁强镇
汜水关(虎牢关) 河南荥阳汜水镇
五丈原 陕西歧山
还没完全整理出来,以后你需要再说吧~呵
❾ 剑门关抗战景点简介
红星广场是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经过激战,一举攻克川北军事内要塞剑门容关,红军血战剑门关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例之一。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2009年12月22日,红星广场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广场上的铜像分别为剑门关战斗的总指挥徐向前和副总指挥王树声。纪念馆大门右侧,展示的是剑门战斗大捷的艺术墙,艺术墙前面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四壁为剑门七十二峰,千仞绝壁,地下为下沉式沙盘。整个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红军在剑阁发生的一些革命斗争和所留下的革命文物。第二部分是观看红军攻克剑门关的战斗场景,该馆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玻璃屏幕背投和投影仪多屏融合技术,通过多媒体生动地模拟出红军浴血剑门关的历史场景:1935年4月2日的剑门雄关,英勇的红军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将鲜红的军旗插上了雄伟的剑门关。
❿ 蜀汉在汉中的时候,防御体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汉中对于益州政权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相当于益州政权的门户。有了汉中这个介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平原地区,益州政权不仅可以将敌军阻截在连绵秦岭当中,拖垮他们的后勤补给,同时也有了一块进攻关中以及陇右地区的基地。可以说有了汉中之后,益州政权才有了立足以争天下的本钱。三国时期的蜀汉就是一个益州政权,汉中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军事基地。不过在姜维领兵时期,曾对汉中的防御进了过一些改变。后来的结果就是钟会的十万大军顺利入侵到剑阁,在姜维救火的时候,邓艾又从西边进入四川平原,消灭了蜀汉。那么姜维是如何改变汉中防御的呢?
蜀汉前中期的防御策略:实兵诸围刘备时期对汉中的防御建设蜀汉前中期的防御策略很简单,《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有一句话概括:“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在关中到汉中的道路的路口设立围守,实以重兵。这样一来敌人跨越秦岭之后,只能被堵截到汉中北部,无法进入汉中腹地。敌人也无法发挥兵力上的优势。这种策略可以说是大大减轻了汉中的防御压力。张鲁统治汉中的时候,就采取了这种防御策略,也为后来的蜀汉提供了一些便利。张鲁在汉中东部的黄金谷筑城守卫,被称为张鲁城,可以有效防守关中到汉中最东部的道路——子午谷。后来刘备从曹操手中抢走汉中,大概就是以张鲁城为基础,构筑黄金围。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黄金谷在县东八十五里……张鲁筑城守之。”汉中归入刘备的势力范围,刘备又进一步加强汉中的防御。仅能防御子午道的黄金围远远不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也就是“汉中之战”结束的那年,刘备在汉中北部的兴势山建营,可以防守傥骆道的进攻。并且诸葛亮也来到兴势完善兴势围的防御,建筑烽火台这样的警报工具。
姜维认为,“实兵诸围”的策略确实可以起到防御敌人的作用,但敌人打不过就跑,在后勤上损失可能大一些,本身遭受不了什么巨大的损伤。姜维用兵以险,认为光拒敌还不够,更希望能够杀敌。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经过长时间的经营,蜀汉北伐的重心已经逐渐从汉中向西偏移。汉中再留太多兵力的话,不利于北伐事业。所以姜维改变了汉中的防御体系,收缩汉中的兵力,削减黄金、兴势等围守的兵力,主要防御汉、乐二城,阳平关等关隘。
这样一来曹魏的大军可以在汉中整顿集结,但是无法攻克蜀汉的关城,得不到粮食补给,还是要退回去。在退军的时候,各关隘中守军出击,就能够达到大数量歼敌的目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总的来说,在蜀汉中前期,汉中的防御非常牢固。而在蜀汉后期,由于姜维的冒险的心理,加上蜀汉后期北伐的军事基地的转移,姜维削弱了汉中的防御力量。后来钟会、邓艾等人一举攻克蜀汉。虽然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很复杂,有双方兵力上的巨大差距、蜀汉守将接连投降、刘禅没有及时调动援军等原因,但姜维对汉中的防御的改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