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德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有怎样的军事理论
历史条件和客观原因的嘲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虽然在英国内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却在国外吃香,获得了德国将军古德里安和隆美尔等人的青睐。古德里安曾把自己描绘成是利德尔—哈特的“追随者和小学生”。二次大战爆发以后,利德尔—哈特的军事理论终于被西方军界普遍接受并逐步付诸应用了。1966年,他因在军事研究上功绩卓著而被授予爵士头衔。1970年1月29日,这位老人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在英国白金汉郡的梅德门汉去世,终年七十五岁。
2. 人类历史主要有几次世界大战各作战的双方是...结果如何
两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3. 第二次世界大战[速度]
1939~1945年,德、日、意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80多个(其中参战国61个),人口20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80%以上。这场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和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霸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地步的必然结果。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酝酿过程。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在英、法、美绥靖纵容下,推行侵略扩张政策,首先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发动局部战争,最后挑起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崛起和扩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新的国际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意、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按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调整相互关系,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建立在掠夺战败国、反对苏维埃俄国、损害中国主权、扼杀民族解放运动以及战胜国之间尔虞我诈的基础上,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以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它的制裁和限制,力图废除和约并实现重新武装,伺机重返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的舞台。意大利则嫌分赃太少,对未能得到英、法、俄曾答应给予的领土耿耿于怀。日本独霸中国和在亚太地区的扩张趋势,加剧了同中、英、美的矛盾。
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战争因素增长20世纪20年代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德国在美英垄断资本扶持下迅速恢复国家实力,重返帝国主义列强争霸行列;日本经济虽有发展,但对外贸易却低于世界平均增长率,为扭转局面,加紧向中国扩张;意大利国力有限,企图以炫耀武力确保其地中海霸权。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帝国主义各国遭受猛烈冲击,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失业激增。为摆脱危机,帝国主义各国展开关税战和贸易战,彼此矛盾激化。在这场较量中,美、英、法占有优势,德、日、意因经济力量薄弱处于不利地位,于是走上扩军备战、以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道路。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成为新的战争策源地意大利法西斯党1922年10月上台后,为建立横跨地中海、红海和巴尔干地区的“大意大利帝国”,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于1931年征服利比亚,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伙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德国纳粹党1933年1月上台后即制定扩张计划,企图首先在中欧建立“大德意志”,继而击败法苏,夺取欧陆霸权,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霸全球。为冲破凡尔赛体系,德国于同年10月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有关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增加军费,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公开扩军;1936年3月宣布废除《洛迦诺公约》,派兵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同年10月与意大利签订《德意轴心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德、意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1927年6~7月,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先夺“满蒙”,后取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总方针。1931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1933年3月退出国际联盟。1936年3月标志日本法西斯政权确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后,于8月在五相会议上确立保证其东亚大陆地位以及向南洋扩张的战略目标,把中、苏、美、英等列为假想敌国。日本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该协定,法西斯侵略集团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签订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见(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20世纪30年代德、日、意先后发动的局部战争,是它们走向世界大战的重要步骤。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1933年1月入侵华北,至1935年底控制河北、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区。中国人民举起反法西斯战争义旗,先后在东北各省、上海、长城各口、察哈尔和绥远等地奋起抵抗。由于美、英、法等国姑息纵容、中国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和日本法西斯化,日本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2月13日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当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拥有武装力量202.9万人,执行持久消耗战略,主张以空间换时间,等待国际形势变化,求得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拥有武装力量5.6万人,执行全民族全面抗战路线和积极防御的持久战战略。中国军民在淞沪、太原、徐州和武汉等战役以及敌后游击战争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迫使其停止战略进攻。1938年10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至1939年9月,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总兵力达32个师、16个独立混成旅、3个骑兵旅,包括海军在内共100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10月,意大利出兵入侵埃塞俄比亚(阿比西尼亚),遭顽强抵抗。1936年3月,意军发动新攻势,于5月5日攻陷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日,B.墨索里尼宣布将埃并入意大利。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反抗意大利侵略者(见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为控制西班牙,分别出动军队参战。国际进步力量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英法等国宣布中立,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并于1939年2月在西班牙共和国失利情况下,先后承认F.佛朗哥叛乱政权。同年3月共和国政府被推翻后,佛朗哥政府于4月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7年11月,A.希特勒在德国军政首脑秘密会议上提出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强调首先吞并捷克和奥地利,建立“大德意志”,为夺取欧陆霸权打下基础。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容忍德国变更欧洲秩序。1938年3月12日,德国入侵奥地利,接着利用捷克苏台德区“自治”问题制造“五月危机”;9月26日再次进行战争威胁,要求吞并更多领土。在其压力下,英法政府决定牺牲捷克以换取和平,于29日签订肢解捷克的《慕尼黑协定》。10月1日,德国占领苏台德区,次年3月15日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慕尼黑协定》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
日本对苏联进行战争挑衅日本为加紧与德意的军事勾结、迎合英法等国反苏倾向并迫使中国妥协投降,于1938年7~8月在中苏边境挑起张鼓峰事件,1939年5~8月又在今中蒙边境挑起诺门坎事件,均遭惨败。
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理论与大战准备总体战理论是法西斯国家军事战略的基础。德国军事理论强调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完成对国家的改造,加强军事法西斯专政;要求不惜使用任何武器和手段,消灭敌方的军队和平民;主张通过闪击战取得战争胜利,在主要方向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密集突击。意大利除仿效德国闪击战理论外,特别强调确立制空权和使用轰炸航空兵突击敌要害目标。日本效法德国的军事理论,强调建立总体战体制;先发制人,攻势作战;做好同多国作战的准备;力争速战速决,但准备持久作战。为适应战争需要,法西斯国家加速发展其军事经济和武装力量。1933~1939年,德国军费总开支900多亿马克,至1939年9月拥有武装力量460万人、坦克3100余辆、火炮2.6万门、作战飞机4000余架、主要作战舰艇100余艘。1939年,日本军费开支64.68亿日元,占国家预算73.4%、国民收入25.5%,至1939年拥有武装力量130万人、坦克2000余辆、作战飞机2400余架、主要作战舰艇200余艘。1938年,意大利军费开支7.46亿美元,占国民收入14.5%、政府开支1/3,至1939年夏拥有武装力量175.3万人、坦克360余辆、火炮1.2万余门、作战飞机2800余架、主要作战舰艇250余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加快侵略扩张步伐,企图首先确立对东欧和东南欧的统治,然后击败法国和苏联,把英国势力挤出欧洲大陆。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英法在东欧的盟国波兰提出最后通牒式的领土要求,遭波方拒绝。26日,波兰宣布局部动员。4月3日,希特勒下达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4月28日,德国宣布废除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和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5月22日,《德意同盟条约》在柏林签订。次日,希特勒在德国军事首脑秘密会议上强调:一旦时机合适就进攻波兰,如遭英法干涉,战争主要针对英法。与此同时,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日本对苏联进行战争挑衅。世界局势急剧紧张,出现严重的战争危机。
欧洲大国围绕波兰危机展开紧张而复杂的斗争。波兰向英法求援,于4月6日同英缔结临时互助条约,5月19日同法签署军事协定。英法与德意的关系骤然紧张。4~8月,英、法、苏为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在莫斯科举行谈判。同时,德英、德苏进行秘密谈判。希特勒企图利用德英密谈破坏英、法、苏谈判,同时对苏施加压力。为避免两线作战,德国决定缓和同苏联的关系。苏联考虑到英、法、苏谈判无进展,德国进攻波兰在即,与日本在诺门坎地区的武装冲突未见分晓,也决定与德国改善关系,暂时置身于战争之外,以争取时间加强战备。8月23日,苏德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些谈判和斗争以德国赢得避免两线作战的有利态势和英、法、苏未能实现联合而结束。
由于英法妥协退让和美国奉行中立政策,英法与苏联之间缺乏信任,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失去最后机会。德国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于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3日,英法等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结束,历时6年。战争进程可分为轴心国战略进攻和同盟国战略防御,双方战略相持和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战略进攻和轴心国战败投降三个阶段。
轴心国的战略进攻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意、日轴心国先后在不同战场上展开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城下、非洲战场的阿莱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西线战场德国进攻波兰,战火迅即燃遍北欧、西欧、东南欧和非洲。
德国进攻波兰和英法宣而不战:1939年9月1日,德国以优势兵力对波兰发动闪电式进攻,迅速突破波军防线。英法对德宣战后,法军和英国远征军并没有在西线对德军采取积极行动,致使波兰孤军奋战。16日,德军完成对波军主力的合围。17日,波兰政府流亡国外。同日,苏军越过边界侵入波兰东部,于25日进抵西布格河、桑河一线。华沙、莫德林等地波兰军民抗击德军,直到弹尽粮绝。28日,华沙陷落。10月6日,波军停止有组织的抵抗(见德波战争)。波兰战败后,西线顿时沉寂。法军静守马奇诺防线,英法联军沿比利时边界据守,德国则忙于扩充兵力和调整部署。这种宣而不战的局面,史称“假战争”或“奇怪战争”。
英法的军事理论与武装力量:英国因受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的影响,强调夺取制海权,保卫海上交通线和进行海上封锁;推行欧洲力量均势政策和战时军事结盟政策,防止低地国家落入敌手;主张建设一支以装甲部队为主力的强大陆军,保卫海外领地,履行在欧洲的同盟义务。30年代中期,英国开始重整军备,但由于政府奉行绥靖政策,最高军事当局执行消极防御战略,武装力量建设受到严重影响,陆军数量不足,装甲部队刚刚组建。战前,英国拥有本土武装力量127.3万人(陆军90万人、海军18万人、空军19.3万人)、作战飞机5100余架、主要作战舰艇370余艘(包括航母7艘)。法国推崇阵地战,企图依托筑垒阵地持久防御,待盟军到达后转入反攻,为此在法德和法卢边境构筑马奇诺防线,在法比边境构筑防御地带。这种消极防御战略直接影响其武装力量的发展。战前,法国拥有武装力量267.4万人(陆军243.8万人、海军12.6万人、空军11万人)、坦克3100辆、火炮1.4万余门、作战飞机3300余架、主要作战舰艇200艘。
德国入侵北欧:为打破英法海军封锁,在挪威建立威胁英国的海空军基地,德国决心抢在英法联军之前占领丹麦和挪威。1940年4月9日,德国入侵丹麦,迫使丹麦投降;同时入侵挪威,遭顽强抵抗。14日,英法联军在挪威登陆,但为时已晚,被迫退守北部纳尔维克地域。5月,德军闪击西欧后,英法联军于6月上旬撤离挪威,挪威国王和政府流亡英国。10日,挪威全境沦陷(见挪威战役)。
德国闪击西欧、意大利参战、法国败降:德国在北欧得手后,于5月10日闪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出动空军袭击四国机场,使用空降兵抢占荷、比战略要地,其地面部队迅速突破比利时防线,促使英法联军主力进入比利时。同日,W.L.S.丘吉尔接替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组成联合政府。14日,德军快速兵团通过阿登山区后,向色当、阿布维尔和加来方向实施突击,同时以部分兵力在马奇诺防线正面牵制。英法联军因判断和指挥失误,未能阻滞德军攻势。15日,荷兰军队投降。23日,德军坦克部队进抵距敦刻尔克20公里的运河区。28日,比利时投降。6月4日,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撤往英国。5日,德军向法国腹地发展进攻,突破魏刚防线后从东南和西南方向迂回巴黎,并进抵马奇诺防线后方。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进兵法国南部边境。14日,德军占领巴黎。17日,法国贝当政府宣布停止战斗,22日和24日先后同德意签订停战协定(见法国战局)。德国占领相当于法国本土面积3/5的北部和西部工业区,意军占领法国南部小块地区。非占领区建立以维希为首都的贝当傀儡政府。
德国对不列颠的空中进攻:法国败降后,德国乘机对英国进行和平试探并施加军事压力,遭英抵制。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下令准备对英国本土实施登陆作战(代号“海狮”计划)。为夺取渡海作战的制空权,德国从7月至次年5月对不列颠实施空中进攻,遭英国军民英勇抗击,损失惨重,未达预期目的(见不列颠之战)。
大西洋争夺战:战争爆发后,德国为迫使英国屈服,决定使用海军主力,采用小编队袭击战术,实行无限制潜艇战,破坏英国的生命线——大西洋海上交通线。至1941年12月,德意海军击沉盟国和中立国舰船1100余艘、760余万吨。美国参战后,德国将无限制潜艇战作战范围扩大到北美至巴西海域。盟国投入大量反潜兵力,加强海上和空中反潜,并建立联合护航制度。德国缩小潜艇活动范围,在盟国护航兵力薄弱的中大西洋,采取大艇群袭击的“狼群战术”,1942年击沉盟国舰船770万吨。1943年3月,盟国召开大西洋护航会议,建立以护航航母为主力的反潜部队并采用新的反潜战术。5月,盟国护航舰队击沉德国潜艇33艘,大西洋之战出现转折。
东非和北非争夺战:为抢占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1940年7月初,驻东非意军从埃塞俄比亚向东非英军发动进攻,企图控制红海南部出海口。至8月底,意军占领苏丹、肯尼亚部分地区和英属索马里,后因补给困难和遭游击队抵抗被迫停止进攻。英军抓住时机调集兵力,于1941年1月中旬向意军发起反攻。5月20日,意军残部投降。1940年9月13日,驻北非意军从利比亚东部向驻埃及英军发起进攻,企图夺占苏伊士运河。英军寡不敌众,迅速东撤。意军实施追击,16日进抵西迪拜拉尼,后因补给困难停止前进。12月9日,英军发起反攻,至1941年2月6日歼灭北非意军大部。德国为救援北非意军,派E.隆美尔率部驰援。3月31日,德意军重新发动进攻,4月中旬再次占领昔兰尼加,包围图卜鲁格英军,后因得不到补充而停止进攻。11月18日,英军为解救图卜鲁格守军,向德意军发起进攻。12月7日,英军同图卜鲁格守军会合,并于1942年1月中旬收复昔兰尼加地区。1月21日,德意军再次转入进攻,2月7日进至艾因盖扎莱、比尔哈基姆一线停止前进。5月26日,德意军恢复进攻,于6月30日进逼阿莱曼。8月4日,丘吉尔亲赴开罗改组英军中东司令部。B.L.蒙哥马利接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于9月初击退德军对阿莱曼的进攻(见北非战局)。
德意入侵巴尔干:为取得日后对苏作战的南方战略基地和争夺地中海、北非和中东地区,德国决心入侵巴尔干。1940年10月7日,德以派遣军事使团为名,出兵占领罗马尼亚战略要地和油田。28日,意军从阿尔巴尼亚入侵希腊,遭顽强抵抗,被迫撤退。墨索里尼为挽回面子,命令意军于次年1月和3月两次发动进攻,均被击退(见意大利入侵希腊)。1941年3月2日,德军进占保加利亚,25日迫使南斯拉夫签署加入轴心国的议定书。27日,南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拒绝加入轴心国,转而与苏联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4月6日,德意对南斯拉夫和希腊发起进攻。13日,德军占领贝尔格莱德。17日,南军投降。16日,希军主力被围,20日投降
4. 第1、2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被塞尔维亚族青年用手枪打死。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这事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许多国家也相继卷入战争。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决定乘机吞并塞尔维亚。俄、法两国表示支持塞尔维亚,英国暗中支持俄、法。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几天后,德、俄、法、英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战争进行的异常残酷……战争最初在欧洲进行,但是很快就超出欧洲范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双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战争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了四年多,最终以同盟国集团的德、奥等国战败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5. 两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其结果以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夺世界霸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面战争。
战争起因
德、日、意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所确立的法西斯政权及其侵略扩张,是这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法西斯政权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的意志确立了凡尔赛
6.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争先在8个欧洲国家 (德国、奥匈帝国及其敌对国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塞尔维亚和黑山)之间开始, 后来逐渐有38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争。战场遍及欧、亚、非三洲和大西洋、地中海、太 平洋等海域。欧洲特别是法国战场是决定战争全局的主战场。海上则以北海为主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其根源首先是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导 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 争阶段发展到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各国政府代表本国垄断资本集团为获取最 大限度的垄断利益,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老 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据了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而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急剧膨 胀的德、日、美等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拥有的殖民地却相对很少,这种经济发展和殖 民地分配的不均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强烈要 求瓜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 级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 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早在1882年5月,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形成了侵略性 的军事政治集团——同盟国。 1892—1907年,俄、法、英三国先后签订协约,逐步形成了与同盟国相对立的协约 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加速了双方扩军备战和争夺战略要地的步伐。巴尔干半岛和 地中海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从1905—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制造了一 系列国际危机,甚至引起局部战争。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加深,各帝国 主义集团迫切希望从战争中寻求出路。
战争爆发前,两大军事集团都加紧扩充军备。交战双方总的经济军事力量对比,协 约国占优势。1914年仅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就达7.045亿人,动员完毕 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只有1.3亿人,动员完 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在空军和海军力量上,协约国也明显强于同盟国。英国有 飞机258架,法国有156架,俄国有263架;德国仅有232架军用飞机。战争开始前,协约 国海军编制内有各种水面舰艇762艘和潜艇74艘;德国和奥匈帝国有水面舰艇403艘和潜 艇35艘。
各主要参战国的战略方针都是根据各自的侵略目的制定的,其共同点是:片面强调 战略进攻,轻视防御;都企图依靠一两次决战决定战争胜负;立足于依靠战前物资储备 打短期战争,没有挖掘经济潜力以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进行持久战争的准备。反映在战争 计划上,各国都把打一场速战速决的短期战争作为制定战争计划的前提。德国为避免东 西两线同时作战,按照著名的施利芬计划(或称施利芬一小毛奇计划),准备在6-8周 内首先征服法国,尔后挥师东进,几个月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鉴于法国极欲夺回阿 尔萨斯-洛林地区,德国对法作战的设想是:以部署在德法边境的兵力牵制和吸引法军 主力,同时以强大的主攻集团突然通过中立国比利时,向法国腹地实施深远迁回,从背 后打击法军主力。
在东欧战场,则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在海上,集中海军主力对付英国海军,同时 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国海军于波罗的海。
奥匈帝国的战争计划受制于德国,准备以主力与俄国作战,同时又对巴尔干地区的 塞尔维亚、黑山作战。法国的战争计划是以主力集结于法国东北部地区,视战局发展情 况进攻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反击德军入侵。法国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地中海的海上 交通,并封锁奥匈帝国海军于亚得里亚海。俄国的战争计划富有极强的进攻色彩,准备 对德国的东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同时发动攻势。英国计划把战争中陆上作战的 重担推给法国和俄国,只派遣为数不多的远征军配合法军行动。海军则用于保障英国及 协约国交通线的安全,破坏德国的海上交通线,封锁德国海军,伺机与敌舰队进行争夺 制海权的总决战。
综观各国战争计划,各国都过分夸大了纯军事因素的作用,而且都局限于争夺本国 利益,各自为战,各军种也是单独作战。因此,各国没有很好协调陆军和海军的行动。 盟国之间也没有制定总的联合作战计划。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为对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 亚检阅部队,在萨拉热窝遇刺。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俄 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8月1日,德国对俄宣 战。8月3日德国对法宣战。8月4日英国对德国宣战。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在欧洲大陆首先点燃的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其中欧洲 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参战国还 进行了多次海战,并把空军第一次用于实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阶段: 1914年,双方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 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8月21-25日,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 在法国东北边境进行多次交战,即“1914年边境之战”。德军突破法军防御,向法心脏 地区进军。9月,法军组织了反击德军的“马恩河战役”,迫使贸然南进的德军撤退, 瓦解了德军的速决战略。至此,西线大部地段的军事行动开始形成阵地战。
但9—10月,在法国北部地区,德军和英法联军相互迂回对方翼侧而实施连续机动 作战。在东线,东普鲁士德军挫败了俄国优势兵力进攻,迫使俄军退守涅曼河和鲍勃尔 河一带。但俄军在加里西亚打败了奥匈帝国的军队。德国为援助奥匈,对俄军发动了大 规模进攻,德军失利。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 了远东战场。土耳其于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国作战,在近东开辟了新战场。战局更 趋复杂。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在这一阶段,英德海军的海上军事行 动,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两次黑尔戈兰海战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兰群岛海战。 双方围绕着封锁与反封锁,进行了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海上战役。
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东部战场进入了对峙状态战争使双方人力物力消耗巨 大,军队的后备兵员和后勤补给发生严重困难,迫使各国加紧国民经济的总动员。英法 在西线基本上转入战略防御,以便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为了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它们要求俄国在东线加紧进攻。德国改变了战略方针,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 兵力进攻俄国,企图一举击垮俄国,尔后打败英法。1915年1—3月,俄军对德奥联军发 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冬季攻势,均遭惨败。德国抓住战机,集中优势兵力于5月初对俄国 战线中部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迫使俄军全线溃退,损失惨重。德军乘胜深入俄境, 企图迫使俄国退出战争。同年5月,原同盟国成员意大利转而对奥匈帝国宣战,在奥匈 东南部开辟了新战区。9—10月,整个东线也从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同年10月,保加利 亚参加同盟国作战,德奥保联军以优势兵力占领了塞尔维亚。
这一年,西线战局相对平静。英法联军利用德军兵力东调之机,发起了几次规模不 大的进攻战役,企图牵制德军,减轻俄国战线的压力。德军也发动过数次局部反击。其 中在4—5月的伊珀尔战役中,德军首次大量使用毒气。
1916年,战争重心再次转到西线,协约国逐步取得战略主动权。 1916年,德国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争打败法国。 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由于兵力不足,德军猛攻不 克,伤亡惨重,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 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此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东线俄军按照协约国协调一致进攻的战略方针,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对德军 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此间,意军也对奥匈军队进行了数次规模 不等的进攻战役。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1916年的海上战场,5月31日— 6月1日,英德海军主力在日德兰半岛以西,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德国转入全面防御,俄国爆发革命,美国参战。 经过两年半战争,德国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协约国方面却增强了实力,战场形势越 来越不利于德国。德军被迫在东西两线转入防御,同时寄希望于海上开展“无限制潜艇 战”,企图切断英法海上交通线。在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的美国借 口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和德国密电墨西哥企图结成德墨反美联盟,于1917年 4月对德宣战,成了协约国在财政和军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参战者。同时也使美得以参 与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线的主要战役是4—5月法军对德军发动的“尼维尔攻势”战役。由于德 军预有准备,法军的进攻遭到惨败,并引起法军大规模骚乱。为配合法军作战,英军也 单独发动了数次有限进攻,均未取得重大进展。东部战线,该年9月,德军发起里加战 役,这是东线最后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爆发了十 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俄国退出战争后,德国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机。1918年,德国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 在美军主力到达法国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则决定在西线固守阵地,待美军主力到 达后发动总攻。为实现统一指挥,法国将军福煦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军事统帅。7—9月, 英法军发动局部进攻,取得进展。9月,美国远征军在总司令潘兴率领下,发动了圣米 耶尔战役。9月26日,英法美联军发动总攻。在协约国军步步紧逼下,德国的兴登堡防 线全面崩溃。9月29日保加利亚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奥匈投降。11月 初,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 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 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 4218万人,损失2210万人,其中死亡515万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 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80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 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 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 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德国和匈牙利等 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1919—1920年召开的 巴黎和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苏俄遭到排斥和敌视;塞尔维亚等小国 受歧视。作为协约国一员参战的中国,在会上非但未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反而成为列 强宰割的对象。日本勾结英法美等国,妄图迫使中国承认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 予日本,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导致爆发伟大的“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 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 验的结果。
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爆发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05-08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希特勒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波兰与英法两国曾订有盟约,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但实际上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殊死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了二十多天的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波兰政府把本国的安全寄托在英法身上,没有认真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结果在危急时刻被英法出卖,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9月2日结束,历时6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编辑:李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2005-05-09 10:33:47 新华网
--------------------------------------------------------------------------------
相关新闻
·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05-08
· 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爆发 05-0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不平衡,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二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成为亚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由于侵华战争旷日持久而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日本决定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夺取其在远东的利益。
在欧洲,德国从1933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兵莱茵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8年至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年又占领阿尔巴尼亚。
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企图通过局部的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编辑:李琳)
7. 有关于二战的军事理论
闪击战——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英译Blitzkrieg或lightening war),也叫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古德里安
击的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通讯中心,把敌人的飞机炸毁在机场,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 闪电战就是将奇袭、快袭集中一起,像闪电一样打击敌人。可以使敌人在突如其来的威胁之下丧失士气,从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之下就会立即崩溃。理论根据
1、德国军事家A.von施里芬关于采取战略迂回和包围, 实施速决歼敌的观点; 2、意大利军事理论家G.杜黑关于集中空军力量打击对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而取胜的观点; 3、英国军事理论家J.F.C.富勒关于组织几路强大的快速坦克纵队,在航空兵强有力的掩护下,深入敌军纵深,直捣敌军司令部,使敌陷于瘫痪的观点。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 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 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 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 讲求速度。 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 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
战术层面
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 集结(Aufmarsch):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 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 展开(Gefechtsstreifen):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突破(Einbruch):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 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eitkeil 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进行突破。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 突穿(Durchbruch):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 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 击虚与钻隙(Die Flächen und Lückuntaktik):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的较快捷的方法。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蒐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 席卷(Aufrollen):这是“闪电战”最后一个阶段。现在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 除了1940的敦克尔克包围战是利用英伦海峡进行单翼包围外,几乎二战所有的“闪电战”皆是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目标推进。战例
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 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 3万余人。 二战初期,A.希特勒基于上述理论,主张先发制人,集中陆军和空军,象漆黑的夜里突然闪电一样地打击敌人,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闪击战占领了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兰西等国。具体是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1年他再次用闪击战进攻苏联,但在苏联人民的坚决抵抗下,最终遭到了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随着导弹核武器的发展,闪击战仍被超级大国视为一种有效的战争样式。弱点
闪电战的最大弱点有二: 与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 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 如果游击战、反击战和巷战使用恰当,则可能克制闪电战。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波兰军事理论的落后就是波兰军队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
也不能一味地认为波兰军事理论的落后,波兰是中欧小国,作为小国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战时期,波兰同时面临着德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在地域方面,又紧挨着德国!纳粹德国的扩张,就会想到当时的巴巴罗萨军事计划,所以波兰惨败收场是多方面的原因!
9. 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发展的高潮
因为当时无产阶级都军队少,形成的理论自然少啊。只有资产阶级的军队发展时间长啊,形成的理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