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什么是乡村历史进程

什么是乡村历史进程

发布时间:2021-03-10 02:31:29

1. 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历史进程说明为什么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或是正在解决.

文革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停滞。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下。抓资本主义尾巴是农村核心任务。长期的阶级斗争运动,人民公社运动等造成生产力的极度浪费。在一大二工的控制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压。1978年,从小岗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广,分田单干不再受限制。农民可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民可以进入城市打工,开展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0年后,三农问题被放在国家核心层面,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农副产品流通体制不断健全完善,菜篮子,米袋子不断健全。惠农政策不断出台。2008年,中国废除二千多年的田税制。2012年,中国开始同票同权,农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中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障不断提高。因此是过去农民想都不敢想的问题现在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
希望对你有帮助

2. 中央关注农村从什么时候开始

其实,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都在关注农村问题,只不过这几年比较明显而已。
2004年至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六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七个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准确把握保护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改革主线,加速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共同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
七个政策法规:
2004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的意见》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劣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3. 什么是历史的进程,历史的必然性

抱歉这个还真不懂,在我看来历史就是一个个的圈 ,一直在循环着,从春秋战国到秦朝的稳定在到西汉的大一统是一个圈,然后又开始了这种“分合统”的循环,可能这就是必然性吧

4. 什么是农村

农村(乡村),对应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

跟人口集中的城镇比较,农村地区人口呈散落居住。在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前,社会中大部分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5. 农村选举的历史过程!!!要详细点的~~~~~谢谢

我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我国的选举法诞生于1953 年,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

改革开放后,1979 年,我国对选举法进行了一次全新的修订。此后在1982 年、1986 年、1995 年和2004 年又进行了四次修改。而在历次修改中,以城乡人口选举比例的调整最引人注目。

1953 年的选举法对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中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的规定,即自治州、县、自治县为4 ∶1,省、自治区为5 ∶1,全国为8 ∶1。

1979 年修订选举法时,保留了对1953 年城乡人口选举比例的规定。在其之后经历的四次修改中,1995 年的第三次修改意义重大。这次修改将省、自治区和全国这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统一修改为4 ∶1。

在大多数法学专家和选举法立法参与者看来,选举法在制定之初之所以选择“城乡不同比例”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的,是与我国的国情及国体相适应的,强调的是“选举要着眼于实际的民主”。

张春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从1979 年就开始在全国人大工作,曾多次参与选举法的修改工作。他在前一段时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统一标准分配代表名额在那个时候不可能。”他说,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人口构成的工农比例、城乡比例相差非常悬殊,如果农民代表所占的比例大大超过工人及其他各界代表的比例,就会把人代会开成“农民代表大会”。张春生说,只有规定城市和农村代表分别代表不同的人口比例,才能保证工人阶级和其他各界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占相当比例,才能保证人大代表的广泛性,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1953 年,邓小平同志在作关于选举法草案的说明时就专门指出,“这些在选举上不同比例的规定,就某种方面来说,是不完全平等的,但是只有这样规定,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的现实生活,才能使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有与其地位相当的代表。”

“实行城乡不同比例的规定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主任沈春耀认为,这一规定体现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我国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但是城乡代表权的差异化配置是否意味着城乡居民在选举权上的不平等,是否意味着“同票不同权”呢?这也是长久以来外界讨论的焦点。“‘同票不同权’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副主任许安标向记者解释说,实际上不论是最初的8 ∶1,还是后来的4 ∶1,都涉及代表名额分配的问题,即我们在分配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和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的时候,按照一个什么样的规则来进行分配。“分配之后,在选举过程中,每一个人的投票权利、票的价值和影响力都是相等的。”

“简单说‘同票不同权’容易引起误解,好像选举人大代表有的是一票顶四票,有的是四票顶一票,这是不妥的。”许安标强调道。

民主政治建设的与时俱进

1953 年,在我国选举法诞生之初,邓小平同志就对我国未来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展望,他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将来也一定要采用……更为完备的选举制度”,“过渡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

有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截至2008 年年底, 全国城镇人口已达6.06 亿人, 占总人口的45.7%,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阔步前行对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各级人大已经历了十几届选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据记者了解,事实上,在上次换届选举中, 江苏、上海等地已经开展了按相同比例选举的尝试,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过渡到更为平等和完全平等的选举”时机已经成熟。

两年前,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扩大人民民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随后,选举法的修改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并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计划。

从2008 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即着手研究选举法的修改,一系列准备工作紧凑有效地开展起来。今年5 月以来, 法工委和有关部门共同组成调研组, 横跨东部、中部和西部,赶赴广东、河南、宁夏等8 个省( 区、市) 进行调研,先后召开19 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

8月下旬, 法工委又召开了31 个省( 区、市) 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座谈会和中央有关部门座谈会, 进一步就选举法修改的问题征求意见。

“各地和中央有关部门一致拥护中央的建议, 认为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十分必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在作修改说明时说。

他表示,“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是可行的。”“这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城乡人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 进一步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

纵观选举法的修改过程,许安标认为,这充分印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后,必然要调整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许安标说,从8 ∶1 到4 ∶1 的修改正是在科学分析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例的基础上作出的,是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现在提出1 ∶1 的修改方案,依然是考虑到我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所做的调整。

“这也说明我国的立法是从实际出发,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步发展,保持协调。”许安标说。

沈春耀认为,此次选举法修改的意义必须结合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结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来理解。他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在法律制度上作出适当的反映和体现,需要我们作出努力,必须在法律理念上不断与时俱进。”

确保更广泛的民主

伴随农村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三农”困局、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等一系列现实冲突与矛盾接踵而来,如何在民主政治权利的制度改良或创新上作出更深入的思考和呼吁,在参政权利上给予占中国人口一半以上数量的农民群体更多的尊重并提升其话语权, 意义重大。

“这次修改既体现了十七大报告讲的‘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的要求,也真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本质,所以它是重大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 作为法学专家的徐显明委员对这次选举法修改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它保证人民群众有平等的选举权、参与权、决策权、国家管理权,是民主范围的一次实质上的扩大,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大完善,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进。”

宪法所确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而人大代表的构成是否契合当下中国国情,直接关乎人大制度能否最大程度地实现公民参政议政权利的落实。因此,一步到位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后,将如何增大农村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呢?

许安标告诉记者,实行城乡同比,在各级人大代表中无疑会增加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这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代表结构。

据了解,近几届全国人大代表中的工人和农民代表比例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人数偏少。而这一代表构成上的变化也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就曾通过决定明确规定: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应高于上一届。

本次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吸取了决定的精神,强调人大代表的广泛性,进而明确规定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

“来自基层和偏远山区的工人、农民代表,即使把他们的具体工作、生活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讲,也是大事,这就是民生,不可能让所有的代表在人代会上都谈宏观经济。”

乌日图委员对这一条文的增加表示赞同。他说,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层工人、农民的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增加来自基层人大代表数量的规定将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结构比例。

在城乡同比规定之外,通过进一步完善选举法相关的制度安排,改革代表的产生机制,增强选举程序的透明度和规范化,保证选举真正体现选民意志,选出真正有代表性的人大代表也是本次选举法修改重点考量的问题。而我们也看到了立法机关这次在保障选民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如对选举机构进行专章规定,提出人大代表候选人应与选民见面,规定不可身兼两地人大代表,明确选举委员会职责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启评价说,“这些条文的增加和修改相互衔接、互为补充,更加尊重选民的选举权利,更加注重选举的公平公正,可以从制度上防止选举过程中不正常的现象,保证选民依法行使选举权,也使内容更加科学,操作更加便利。”

6. 美国农村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三个。

一阶段:乡村生活时代,-1929

本世纪前几十年的计划集中在农场生活,那个时代被看成是农村生活。尽管改善农村生活的动机主要源于“农村问题”的反对建议,但是双方观点都是乡村运动的一部分,一种主要基于城市对乡村生活条件的日益关切的表现。

二阶段:新政,1930-1945

在30年代的新政期间,农业发展政策是联邦政府应对大萧条的反应之一。但仍主要以农场和农民为中心。此间主要的农业计划包括《农业调整法案》(1933)和《土壤保护和国内分配法案》(1936)管理下的那些计划,成为此后整个世纪农业政策的核心。

这些计划通过直接支付生产者,土壤保护技术支持和成本共享实现了面积削减。

三阶段:战后时期,1945-1960

战后早期,在总统杜鲁门和农业部长Charles Brannan的管理下,贷款和技术支持计划仍致力于解决农村贫困和工业发展。比起新政时期更加注重联邦和当地政府的结合,与那些导致更直接的联邦农业支持计划的批评保持一致。

艾森豪威尔政府实施了一项新计划,专注于向当地社区发布经济发展信息。为数不多的得到联邦资助的计划被设计成示范试点,为当地领导依据自身资源和需要去学习和采纳树立了榜样。

美国农业部视当地政府积极性和草根阶层的控制为农业发展工作的关键。

(6)什么是乡村历史进程扩展阅读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7. 怎么描写一个乡村的发展历程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描写怎么去描写

说的空乏一点,环境,思想,人文。
这些点要连带起来,比如以前的专样子,现在的样子,人内属心的想法,现在的幸福度,对未来的憧憬。
如果是记叙文,你直白的写就好,如果是叙事文, 你可以从一个小故事开头,慢慢的牵引出来整体的村子面貌。
看你写这个是要放在哪里的。如果是学生我觉得这么写就足够了,涉及到其他的,那就带上伟大的党和党的政策思想以及人民内心那满满的感谢。

希望对你有用。
Time is luck .

8.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近年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游客前来我国旅游的动机,虽名目繁多,但仍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个重要热点,即是仰慕中国悠久的游牧、农耕文明史以及围绕此而产生的不胜枚举的名胜古迹。他们认为最能拿得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诗意绵绵、古朴淳厚的田园之美,以满足其反朴归真的愿望的“回归自然”的旅游意向应首推中国。由此,我们应认识到,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这是自然和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赋予我国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旅游事业建设若没有如此丰富的田园风光极浓的资源,简直难以想象能吸引国内外如此众多的游客。因此,笔者认为,乡村旅游资源堪称我国旅游大千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其潜在的优势不容忽视。旅游界的有识之士应该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足够重视。

一、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苏州是我国主要的旅游城市,以“东方的威尼斯”而著称世界,苏州周围的江南水乡,河网纵横,稻浪千重,新型楼式农居排排矗立,古代民居古迹散布乡间,乡情浓郁的吴歌依语,乡韵十足的吴女绣袋等,使苏州古城显得更加迷人。失去这乡村景观的烘托,苏州城将大失光彩。可以讲,在苏州的旅游业中,乡村是构成整个吴文化的宏大的地理背景,是发展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使苏州旅游更具有魅力。

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北京、西安、杭州、苏州等旅游热点情况更为突出,苏州旅游高峰时,每日游客已逾25万多人次,一些名园如拙政园、留园、西园等游人摩肩接踵,身置其间犹如进入拥挤的商场。西安的兵马俑馆、北京故宫、颐和园、杭州灵隐寺、西湖等处情况亦然。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的“农家乐”,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以及北京市郊利用广阔的塞上草原发展草原旅游,使游客通过旅游领略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莽原意境,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值得借鉴。

3. 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创汇的主要渠道之一。当前,由于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要求,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乡村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4.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发展乡村旅游可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5. 发展乡村旅游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乡村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议,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综合体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海乡依陆临海、海阔天高,阳光海浪沙滩迷人;内蒙古草原的牧乡,地势坦荡,羊群如云;大小兴安岭的林乡,莽莽林海、茫茫雪原,气魄宏大……另外,我国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在乡村自然景观表现上亦更加丰富,如广东、四川盆地的蔗乡,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果乡,长江中、下游的竹乡,江、浙、皖、闽的茶乡,华北平原的棉乡,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之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2.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我国民族众多;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就民族而言,我国有56个民族,如云南的傣乡、贵州的苗乡、广西的壮乡、湖南的瑶乡、海南的黎乡、新疆的维乡、浙江的畲乡、西藏的藏乡等都具有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景观。这些少数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游牧为生,或过着原始的渔猎采集生活,或以独特的生活习惯世代繁衍生存。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再以盛行于我国乡村传统的节日为例,汉族有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藏族有浴佛节、雪顿节,苗族有“赶秋”,彝族有火把节,壮族有歌墟,傣族有泼水节;伊斯兰教有开端节、古尔邦节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传统的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景洪族泼水节,贵阳苗族四月八,内蒙古蒙族的“那达慕”,丽江的龙王庙会等都是深受中外游客欢迎的乡村民情风俗旅游资源。另外,盛行于我国农村的游春踏青、龙舟竞渡、摔跤、赛马、射箭、斗牛、荡秋千、赶歌、阿西跳月等各种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 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我国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如盛行于我国乡村的舞龙灯、舞狮子,陕北农村的大秧歌,东北的二人转,西南的芦笙盛会,广西的“唱哈”会,里下河水乡的“荡湖船”等脍炙人口。我国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天津乡间的杨柳青年画、潍坊年画,贵州的腊染,南通的扎染,常熟的花边,以及各种刺绣、草编、竹编、木雕、石雕、泥人、面人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我国乡村自古以来流传有各种史诗、神话、传说、故事、笑话、轶闻,引人入胜,耐人回味。流传于云南民间的阿诗玛、壮乡的刘三姐、内蒙古草原上的江格尔、苏南水乡的沈七哥,都能使游客听之动情,如醉如痴。另外,乡村烹食风味独特。四川的麻婆豆腐以辣闻名,湖南的臭豆腐以臭著称,内蒙古草原上的涮羊肉味美肉嫩,新疆的羊肉串香气扑鼻,这些乡村烹饪文化对广大的外国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4. 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乡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给游人以奇趣,而且还可为游客提借憩息的场所。不同风格的民居,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由于受地形、气候、建筑材料、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民居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青藏高原上的碉房,内蒙古草原上的毡包,喀什乡村的“阿以旺”,云南农村的“干阑”,苗乡的“吊脚楼”,纳西族的“井干”,黄土高原的窑洞,东北林区的板屋等可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使游客耳目一新。另外,我国乡村中还有众多古代民居与建筑,如安徽黔县西递村有清代民居120多幢,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我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如纵贯苏北江淮之间的古邗沟为吴王夫差所开,沿河阡陌纵横、风车摇转、相映成趣;四川秦汉时所辟的蜀道,穿行于川北山乡崇岭,广植松柏,称“翠云廊”,壮观而幽美;广西侗乡有一风雨桥,桥上建亭,形态奇特,也是乡民贸易聚会之所,富有民族特色,为侗乡一胜景。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5. 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这些劳作诸如水车灌溉、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石臼舂米、渔鹰捕鱼、摘新茶、采菱藕、做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三、发展乡村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问题是怎样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而加以重视起来。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尽管乡村旅游业伴随着整个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

2. 乡村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一个县的范围内,还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如县内乡村旅游资源,应如何发展?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预测如何?资金如何筹集?

3. 乡村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市、县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餐厅、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等。又如乡村旅游业开发起来后,如何与当地市、县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网络,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

4. 乡村旅游业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

5. 目前乡村旅游业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旅游服务,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6. 缺乏商品意识。目前国内外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业本身,而是“旅游搭台,经贸唱戏”。而我国大多数乡村旅游景点都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尤其是对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

四、开发我国乡村旅游业的构想

乡村旅游业是一项新的产业,必要制订一整套发展计划,包括长远规划和近期组织实施计划。从长远规划来看,主题是大产业意识,把乡村旅游业与乡镇企业同等对待,也可积极引进外资,兴建一批度假村,参与国际旅游竞争。从近期组织实施计划来看主要是各地旅游决策者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循序渐进,办出特色。在全盘筹划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发乡村旅游业,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首先必须领导重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并具特色的地方,当地政府要把兴办乡村旅游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 因地制宜,重点建设乡村旅游基础。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全面开发是不可能的,应该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在旅游资源质量高,交通运输条件好、经济基础比较好、旅游热点附近的乡村应加速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开发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建设风格独具的乡村旅游基地。

3. 因陋就简,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资金来源是个关键。因此,广开财源、广集财路十分重要。但是,发展乡村旅游决不能东施效颦,与城市攀比,好大喜洋,以金钱铺路。笔者认为,“土”才是乡村旅游魅力所在。应该因陋就简,就土避洋,合理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以旅游旅馆为例,可利用乡村民居形式,以现代生活设备为内饰,与自然融为一体,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客店,平原水乡的草屋茅舍,山中古寨,林间幽禅、草原穹幕等都可利用作为旅馆。在湖荡水网地区,亦可憩息于船楼舟棚之中,水上住,水上吃,水上玩,戴斗笠、披蓑衣、摘新莲、采鲜藕等,耗资不多,受益可观。在乡村旅游点的开发建设中、亦应以土为本,避免与城市旅游点雷同,如草堂竹亭,竹栅栏、草径石道、独木小桥等都可体现乡村风貌。

4.注重特色,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如无锡市根据江南水乡风光和农家生活风情的特色,精心设计了乡村民俗旅游,让旅游者深入农村乡间,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这一旅游活动倍受日本和美国等国外游客的欢迎。

5. 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但必须保持卫生、舒适,并解决洗澡等问题,最好是兴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如“四合院”、“林间草房”等;从行来说,乡村旅游的交通工具应有别于飞机、火车等大型交通工具。它应该适应当地自然的环境具备的灵活轻便的特色,它的设主应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之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

6. 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重视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旅游产品大多是一些无污染的轻工产品和手工艺品以及土特产品。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产品能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发展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但由于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我国许多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强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多年来,古建筑、古迹失修,森林的砍伐、围湖造田、猎杀动物等人为破坏,严重破坏了乡村旅游资源,甚至使许多景观濒于绝境。由于现代耕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古老的农具、耕作方式已成为凤毛麟角,如不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保护,将会使乡村旅游资源逐渐失去最富魅力的光彩。

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起来的

9. 农村的历史沿革

乡下的人喜欢顶着烈日走,在地里背朝着青天白日默默地挥汗。他们手捧着黄土有时不免脸上荡漾着一丝无奈,但他们酷爱着他们苦苦守着的热土,在那里不停劳作感到乐此不疲。他们一旦丢弃一寸土就心里不是什么滋味,甚至很小心眼的为此争执起来。美丽的乡村土地里有他们不朽的希望,每一块泥土每一颗沙砾都堆积着他们几代人的感情。
相比之下,城里人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的感情和乡下人对他们居住的对乡村的感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城里的许多地方给他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譬如商品超市,上学就医,社交活动等等。但交通的拥挤,整治不善的水沟,弥漫在上空的烟雾和尘埃以及充斥在闹市里的噪音都使他们厌倦,甚至不时的脱口漫骂起来。我认识的几位住在城市里的朋友,每次和他们谈起对城市的看法时,总是表露出不同程度的埋怨。而乡下的老乡呢?跟他们谈到乡村时,很少有人指责自己的居住环境,也许没有太多的溢美之词,在他们眼里唯一埋怨的就是说交通不太便利。
乡下人白天劳作,晚上睡觉,生活很有规律的。月朗风清,他们享受着一方土地独有的自然恩宠。看月亮从树阴里筛下满地的光斑,闪闪烁烁,飘忽不定;听月光在树林里叮叮当当地飘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哗啦哗啦地拥挤;门口不远的田野,田里泛起细细的柔波,那里传来一阵阵如潮水汹涌着的蛙鸣,用心去倾听着这些天籁之音,会使你感触到月下乡村的深邃和美妙。 清新的空气实在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农村都充满了田园风光。
城市里则到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板、泊油路和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嘈杂声,灯红酒绿之余缺少农村特有的清新空气,缺少乡村才有的自然风光,缺少乡村拥有的宁静和惬意。虽然一些城市一直在努力创造和谐的自然生活环境和社区,但这点仍然无法与农村比拟。
对交通而言,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方便了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常常有堵车塞车的不便。农村交通网络稀疏,车辆少,去一些小地方不容易。
生活质量而言,城里人的压力远远大于农村人,除了空气较差外,其他饮食起居的环境比较好,到处是热闹的街市和购物广场,与高科技产物亦近在眼前。对于农村,却可以很方便的吃到最早最原始的“山珍海味”和自家特色制品,这点城里人是无法比的。
安全环境方面,农村的医疗水平设施较低,卫生安全方面较差。而城市里人杂车多,工厂林立,空气污染,交通安全,偷窃抢骗令人防不胜防。
教育环境,经济环境:这些都是农村无法比拟的,但城市里教育成本却也高得多,投资风险较大。

10. 什么叫做历史悖论的乡村叙事

什么叫做历史驳论的乡村趣事?就是农村的事情,嗯,是农村以前的历史。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乡村历史进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