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东莞历史文化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东莞属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时东莞属交州(南交)。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深圳南头)。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门)。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今深圳市和香港),东莞地域随之缩小。
清沿明制。清朝后期,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
(1)东莞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东莞的名称由来,历来众说纷纭,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相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闻名,故名东莞。“东莞”首次成为本地的名称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东莞人大都以做莞草为业,又在广州之东,故名东莞。这是学界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 。
第二种,因莞香而闻名,故名东莞。不过学界一般不采用这种说法。
第三种,山东省原有东莞郡,因北方战乱,衣冠南渡,北方士族大量南下,部分东莞郡的士族迁徙到东莞的位置,为了纪念北方故土,依旧把当地称作“东莞”。
广东历史久远,是太古时代“南海盘古国”所在地。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前境内已有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智人(马坝人遗址)。距今1.4万年前广东先民就驯化了水稻,或成世界稻作文明源头 。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
❷ 东莞的名胜古迹
虽然我是东莞抄本地人,但是也没有全部玩过。
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东莞为岭南古邑,历史源远流长,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
东莞是英雄的土地,鸦片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第一页,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吸引不少游客瞻仰。
人文景观丰富,有金鳌洲塔和榴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袁崇焕故居、黄旗古庙等。自然风景优美,有仙鹅湖、石排燕岭、东莞植物园、清溪山水天地以及珠江口滨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红荷香,旗峰胜迹等。
❸ 东莞历史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去石龙南社看看.
❹ 东莞的历史
东莞抄历史源远流长。史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辈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地。
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
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入晋,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
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❺ 东莞镇的文化遗产
东莞镇境内山峦起伏、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潍河如带,环绕苍翠险峻的九顶莲花山,有蜿蜒起伏的齐长城。沈刘庄村传为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故里。齐长城和沈刘庄汉墓群等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齐长城遗址
境内齐长城遗址位于莒城北50公里,东莞村北2公里处。齐长城东西长千余里,“遗址多能勘出”的莫过于东莞段。汉箕国东北1公里杨廷山上,是长城遗址之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地段。今登山远眺,西见小泰山、穆陵关、峨岣山,东望马耳山、琅琊山和大海。故城高高隆起,如苍龙腾越,宛然显目。东莞齐长城高5米左右,宽近10米,境内一段长10公里。齐长城是连接海岱的一道巨墙,莒县界内的东莞齐长城越穆陵、涉潍水,生色增险,蔚为壮观。
大沈刘庄汉代画像石墓
1985年,东莞镇大沈刘庄汉代墓出土汉画像石一组,共21块,显示画像28幅,其中第24幅画像属国内罕见。此画像高87厘米,宽37厘朱,浅浮雕,极为精致。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一妇人端坐正中,头发向上飘散,背后两条豹尾卷竖两边,左边4个不规则的尖状物,似羽毛状。下格中间一男一女拥抱亲吻,左边一女在推亲吻之女,上边一下垂物,似帷帐状。专家分析,上格画面中妇人为西王母。民间传说西王母有不死药,后羿曾求得此药,其妻嫦娥窃服后飘然奔月。汉代《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是年约30岁、风姿绰约的美妇人,住在昆仑山上,所居地有瑶池,故称“瑶池金母”,曾以仙桃赠武帝。西王母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集于殿前,随后在二青鸟的陪侍下款款而来。传说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职责是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汉《神异经》中还塑造了一个东王公,为西王母配偶。常与玉女做投壶游戏。《神异经》载,昆仑山上有大鸟,红嘴,目黄如金,面朝南,右翼张开可覆盖西王母所在的西方之域,左翼张开可覆盖东王公所在的东海之地。其背有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可一年一度经大鸟之翼与东王公相会。
石刻画像上格画面应是西王母经大鸟之翼前往东海与东王宫相会途中。画面左边4个不规则尖状物应是大鸟背部的羽毛被风吹起状。下格画面上边的下垂物应是帷帐。说明当时东王公与西王母两人已进入内室,为久别重逢正欲拥抱亲热之时,发现丫环玉女在场,顿觉尴尬。玉女善解人意,遂助一臂之力,将西王母推进东王公怀抱,二人激动不已,亲吻起来,表现得既浪漫,又幽默。作者构思奇特,具有罕见的艺术想像力。画面简朴生动,人物性格及心理刻画细腻。沈刘庄村传说为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故里,今留有校经“小楼”和“彦和巷”地名。东莞镇驻地南有风光秀丽的文心公园,园内屹立刘勰雕像。沈刘庄村南今有一株15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33米胸径6.4米,枝繁叶茂。
❻ 广东东莞历史
历史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已有蚝岗人在此生活。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越之地。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汉顺帝分番禺之地,设增城县,东莞于增城治下。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唐朝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的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明万历元年(1573年)以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今深圳市)。
东莞相传是东官的音转,亦有人说是因地处广州东面(今东南面)及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或曰昔日有侨东莞郡人居此,以为相似于其乡,故名。
清朝(1839年),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此后鸦片战争爆发。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9月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属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东莞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
(6)东莞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扩展阅读:
简述
东莞,简称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西临珠江口,与广州市、深圳市、惠州市接壤。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一,为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工业化城市,更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有“世界工厂”之名称。
外省人构成东莞城市人口的一半,其中港澳居民约120万人。
地理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珠江三角洲东江中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1′-114°15′,北纬22°39′-23°09′。
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大坦小组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
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萝岗区,北达广州市增城区、博罗县;四周共与穗、深、惠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东莞市海域面积为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狮子洋和伶仃洋。大陆海岸线长97.2公里,属南亚热带浅海区,长安、虎门、沙田、厚街、麻涌、洪梅和道滘等7个镇拥有海岸线。全市拥有威远岛、泥洲岛、木棉山岛、涌口沙、虾缯排5个海岛,海岛岸线长34.58公里,海岛面积24.13平方公里
文化艺术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
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东莞每年十分隆重地举行端午龙舟竞渡、醒狮艺术、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
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
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❼ 东莞市的历史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史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地。
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
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入晋,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
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
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东莞历史源远流长。据历史记载: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代,东莞属南交址。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中,分增城立东官郡。进入晋代,废东官郡,东莞分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为东莞。以东莞作县名由此始,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年,又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东莞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建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辖
对你有帮助可以采纳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