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文津桥有多少年历史

文津桥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8 05:48:47

㈠ 扬州文昌阁有历史意义

扬州文昌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也称文昌楼,是古代扬州府学的一处建筑。中国其他孔庙或文庙的性质都是学庙,重在“学”字,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直接管理的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扬州府学就是古代扬州府的学庙。

扬州府学横跨汶河,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建筑群。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于学庙中兴建文昌阁,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桥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学之意。

文津桥被埋于地下,文昌阁则立于地面。旧日扬州文庙的庞大建筑群,因战乱兵燹以及历史沧桑,已陆续圮毁,仅余文昌阁存世。因此,文昌阁被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文津桥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扬州文昌阁位于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为江苏省扬州市地标建筑。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群,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建筑,已陆续圮毁,现仅存文昌阁。

现存文昌阁为三级砖木结构,攒尖顶楼阁式建筑,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有些相似。上部是寰宇穹顶结构,为楼阁式的文庙建筑中罕见。

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攒尖后以宝瓶收顶,顶部为椭球。文昌阁底层为八角形,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

㈡ 万古长春坊的历史讲解

神道中段有桥名曰“文津桥”,平地突起。过桥北行,有一座精致的石质牌坊,坊额上刻“万古长春”四字,是中国著名的牌坊之一。这座牌坊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是曲阜现存最大、最精致的石牌坊。
此坊六柱五门,飞檐起脊,三层横梁,房顶呈瓦垅状。明间两石柱前后各浮雕两条盘龙,再外两石柱只有上部各雕一条龙,最两边的柱上部各雕一只立凤凰。明间额枋南面雕双龙戏珠,北面雕双狮戏球,次间均雕双凤朝阳,梢间前后雕双龙戏珠。明间枋前后均雕二龙戏珠,两次间雕双凤朝阳,梢间雕一条行龙,花板两面雕祥云、瑞草等图案。坊额刻于明间花板上,正书“万古长春”四个大字,笔势沉厚,字体端庄。石柱前后用石抱鼓,鼓上浮雕石狮子,两侧面上分别浮雕龙、鹿、牡丹等图案。此坊矗立于神道上,更显得雄伟精美。
在“万古长春”坊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碑亭。东亭内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此碑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冬十一月,山东巡抚郑汝璧、巡按连标立石款。碑亭为方形,明间南面洞开,东、西、北三面设立石栏,重檐绿瓦歇山顶。西亭内立《阙里重修孔子林庙碑》,碑文为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东阿人于慎行书。此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两碑亭分别建于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虽经几次重修,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孔子思想历两千年而不衰,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直到今天,人们还一直吸取孔子思想的养料。“万古长春”坊正对孔林大门,寓意孔子的思想犹如松柏长青,万古不衰。

㈢ 文昌阁是扬州市中心吧那么文昌阁的名字的起源是什么

是。

扬州府学横跨汶河,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建筑群。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于学庙中兴建文昌阁,建造在跨越汶河的文津桥上,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学之意。

斯阁后遭火焚毁,火后次年,江都知事张宁复建,即为今日所见之文昌阁,但焚毁及复建之年不详,有待考证。张宁复建之文昌阁悬“邗上文枢”匾额,因扬州的历史渊源来自邗国和邗城。

其他史料:

据《扬州城老街巷》记载:1916年,由于拆除新旧城间的城墙,大量砖块泥土进入汶河,河道逐渐淤塞。1952年至1959年,扬州清理整顿市容,全线填平汶河,建起了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汶河自此消失,汶河路成为扬州市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街道。

文津桥被埋于地下,文昌阁则立于地面。旧日扬州文庙的庞大建筑群,因战乱兵燹以及历史沧桑,已陆续圮毁,仅余文昌阁存世(有一种说法,称扬州文庙在1958年被拆除,待考)。因此,文昌阁被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扬州文昌阁矗立于将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道路中央,高24.25米,位于市中心,为扬州市地标建筑。文昌阁的高度,当是阁的宝瓶顶最高处的度量。

(3)文津桥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文昌阁之疑:

扬州文昌阁是独特的。因为历史变迁的缘故,有一些疑问有待考证。

名称之疑

扬州文昌阁有以下名称:

(1)文昌阁

(2)文昌楼

(3)文汇阁

(4)魁星楼

以上四个名称中,只有文昌阁这个名称有文献记载。

其余名称和文昌阁这个名称有何联系?何者为正式名称?有待考证。

时间之疑:

蔡时鼎所建文昌阁遭火焚毁,今日文昌阁为江都知事张宁复建,但焚毁及复建之年不详,有待考证。

㈣ 中国有哪些出名建筑被外国人摧毁

圆明园,团河行宫,茅山道院,文昌阁,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等。

1.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2.团河行宫

团河行宫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团河北村, 距离南三环15公里。团河行宫是清代皇帝前往南海子行猎时修建的四所行宫中最豪华的一座。南海子是元明清三代著名的皇家园囿,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210平方公里。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团河行宫内珍宝洗劫一空,宫殿也遭到破坏。七七事变时又被日军轰炸,团河行宫成为一片废墟,只有园林主体尚存。

3.茅山道院

茅山道院位于江苏省句容市东南部。茅山原名句曲山,又称地肺山,道教将其列为十大洞天中的第八洞天,名"华阳洞天",是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一福地。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干元观。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文化大革命"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4.文昌阁

扬州文昌阁位于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为江苏省扬州市地标建筑。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群,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建筑,已陆续圮毁,现仅存文昌阁,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津桥被埋于地下,文昌阁则立于地面。旧日扬州文庙的庞大建筑群,因战乱兵燹以及历史沧桑,已陆续圮毁,仅余文昌阁存世(有一种说法,称扬州文庙在1958年被拆除,待考)。因此,文昌阁被列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1999年5月7日(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使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或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参考资料网络-圆明园

网络-团河行宫

网络-茅山道院

网络-文昌阁

网络-五八事件

㈤ 扬州文昌阁历史资料

文昌阁在扬州汶河路与石塔路,三元路交会的广场中心。明弘治九年(专1496年),扬州府同属知叶元在府学之东的市河(即汶河)上建了一座文津桥。万历十三年(1585年),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在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祀文昌帝君。十年后毁于火,次年(1596年)江都知县张宁重建。现存建筑是清代遗物。
文昌阁高三层,三层重檐呈圆形。阁身八角形,底层外砌砖墙,四面开拱门。二、三层四周设窗栏隔扇,均可输转开关。顶为圆形攒尖式,上盖筒瓦。阁形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相仿。旧时阁上曾悬有“邗上文枢”匾额,并供有文昌帝君,寓昌明儒学文化之意。汶河游船原先可穿过文津桥,荡入瘦西湖。1952年,因汶河水道久淤,遂填河筑路,文津桥则埋于地下,文昌阁则立于广场地面。登楼眺望,远近景物历历在目。阁北与四望亭相望,西与唐代石塔相对,组成古朴街景。每逢节日之夜,阁上彩灯齐展,光耀数里,十分壮观。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扬州城市建设规划,在文昌阁广场上,将象征地恢复文津桥的景观。

㈥ 双流文津桥历史是什么

双语流利英文,牛津剑桥

㈦ 扬州的历史故事

扬州市的地标建筑,文昌阁在正市中心,两条主干道南北交叉于此,南北方向为汶河路,东西方向为文昌路。

汶河路本是一条河,而文昌阁本是建在桥上的一座阁楼。惊悚不惊悚,意外不意外。

扬州曾是著名的水上都会。隋唐时期,河道纵横,在城区内,除了小秦淮河、头道河、二道河外,还有一条南北向的河,从南水关一直到北水关。当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但由于它河道较宽,漕运的船只都从这里经过,民间把它叫做市河或官河。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这是唐人歌吹扬州的古诗词,可见历史上扬州的“官河”曾经十分辉煌。南宋的时候,这条河逐渐变得狭窄,其航运功能逐渐消退,最终演变为城内的一条小河。这条市河到明朝时被叫做文河。

明弘治九年,扬州府同知叶元为了进一步沟通市河两岸,以便让河东的人直达河西的府学,在市河上兴建了文津桥。明万历十三年,经两淮盐御史蔡时鼎发起,在文津桥上增建了文昌阁,以祀奉文昌帝君,以资“昌明圣学”。不料其后毁于一场大火。万历24年,江都知县张宁在原址重新修建了文昌阁,它高三层,三层重檐呈圆形。阁身八角形,底层外砌砖墙,四面开拱门。二、三层四周设窗栏扇,均可输转开关。顶为圆形攒尖式,上盖筒瓦。阁形酷似北京天坛的祈年殿。但更朴素俊秀。旧时,其上曾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此时,这条市河逐渐被人们称作“汶河”。游船原先可穿过文津桥,荡入瘦西湖。

㈧ 上津桥有什么历史

上津桥位于苏州市阊门外枫桥路东首广济桥西, 东与广济桥相望,西和永津桥、下津桥相对。跨上塘河(古运河段)。始建年代无考,明末重建。1984年重修。桥身西南侧金刚墙上刻有“丙寅年河道会重建”和“上津桥□北□公埠”,由此推测桥于清同治五年(1866)做过重修。现为半圆拱单孔石桥,南北走向。中宽3.70米,全长42.45米,净跨12.20米,矢高5.90米。赭色花岗石拱券分布并列砌置。南北踏步共60级。青砖桥栏,间以石望栏,上覆石条。因为“津”、“京”声音相近,所以被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进京赶考必走上津桥;金榜题名返回家乡,也必定会在上津桥上敲锣打鼓,热烈庆贺。
1982年10月22日,上津桥被市政府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㈨ 冶城的南京冶城

南京最早出现“城”这一字眼,是从吴王夫差筑冶城开始的。南京的冶城遗址,地处今天的莫愁路东、文津桥畔,如今的地名叫朝天宫。冶城虽是南京最早的土城,但只是一座大规模的冶炼作坊,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防守性质的城池。所以,冶城还不是南京“城”的雏形,而只是南京“城”的胚胎。 历史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继承王位以后,为抗衡楚国,进而为逐鹿中原提供军事上的保障,非常重视金属冶炼和兵器铸造。而当时南京西南铜井一带有丰富的铜矿、锡矿、铝矿,正是铸造青铜兵器不可缺少的好原料,南京由此才得以初露头角。
为了充分利用南京丰富的矿产资源,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主城区内朝天宫的一个小土山上筑起一座土城——冶城,在这里建起了较大规模的冶铸作坊,冶炼铜铁,铸造兵器。明朝陈沂《金陵古今图考》云:“金陵在春秋是本吴地,未有城邑。惟石头东有冶城。”传云:“夫差冶铸于此。即今朝天宫也。”
从南京地区出土的春秋末年的“吴戈”“吴钩”和齿镰,锄等兵器、农具来看,这一时期南京地区的冶炼技术和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吴国的这座冶炼作坊实际上是当时的一座兵工厂,属于军事重地,周围一土墙或竹篱环绕,壮若城池,所以这座冶炼作坊被称作冶城。城起于上的小土山,被称冶山,或者冶城山
到了战国时期,吴越两国争霸。最初越国战败,但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掉吴国。越国占领吴国所有领地后,在今天南京城南中华门外,修筑越城,冶城也随之换了主人。 吴王夫差继承王位以后,为争霸天下,非常重视金属冶炼和兵器铸造,而当时南京西南铜井一带有丰富的铜矿、锡矿、铝矿,正是铸造青铜兵器不可缺少的好原料,南京由此才得以初露头角。为了充分利用南京丰富的天然资源,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城西的一个小土山上筑起一座土城——冶城,在这里建起了较大规模的冶铸作坊,冶炼铜铁,铸造兵器。城起于上的小土山,也就世称冶山了。
相传在冶城山下也有一座与苏州虎丘同样的“吴王剑池”,更有传说认为“干将”和“莫邪”两剑是在南京的冶城铸就的。传说的真伪而今已难以详考了,但却为南京冶城增添了一层神秘美丽的色彩。

阅读全文

与文津桥有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