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松潘县的历史沿革
周慎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设立县级建置湔氐县。
元朝时置松州和潘州。松州,因甘松岭为名,其山产甘松;潘州,因属吐番将潘罗支而名。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松州。
明朝洪武时期先后设“松州卫”、“潘州卫”并“松潘卫”,松潘由此而得名。
清置松潘厅和松潘直隶厅。
民国二年(1913年)改松潘直隶厅为松潘县。
1996年,松潘县面积8292平方千米,人口约6.5万人,藏族汉族人口较多,另有回、羌等民族。县政府驻进安镇。辖2个镇、23个乡:进安镇、川主寺镇、进安回族乡、十里回族乡、大寨乡、青云乡、牟尼乡、安宏乡、山巴乡、水晶乡、黄龙乡、施家堡乡、小河乡、镇江关乡、镇坪乡、岷江乡、白羊乡、大姓乡、小姓乡、红土乡、红扎乡、燕云乡、草原乡、上八寨乡、下八寨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松潘县常住总人口69079人,其中:进安镇8150川主寺镇6743人,进安回族乡5957人,十里回族乡2847人,青云乡3425人,安宏乡3973人,大寨乡1963人,牟尼乡1444人,镇江关乡3102人,镇坪乡3342人,岷江乡2970人,大姓乡1165人,白羊乡2318人,红土乡2354人,红扎乡1075人,小姓乡3109人,燕云乡1020人,山巴乡2350人,水晶乡1947人,小河乡2374人,施家堡乡2153人,黄龙乡810人,上八寨乡2166人,下八寨乡933人,草原乡1389人。
2004年,松潘县辖2个镇(进安、川主寺)、21个乡(大寨、青云、牟尼、安宏、镇坪、白羊、大姓、岷江、小河、黄龙、红土、红扎、小姓、燕云、草原、山巴、水晶、镇江关、施家堡、上八寨、下八寨)、2个民族乡(进安回族、十里回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松潘县常住总人口72309人,其中:进安镇9027人,川主寺镇6884人,进安回族乡7027人,十里回族乡3140人,青云乡3660人,安宏乡4033人,大寨乡1832人,牟尼乡1576人,镇江关乡3315人,镇坪乡3393人,岷江乡3021人,大姓乡1169人,白羊乡2018人,红土乡2306人,红扎乡1051人,小姓乡1581人,燕云乡1095人,山巴乡2081人,水晶乡1832人,小河乡3209人,施家堡乡2073人,黄龙乡1424人,上八寨乡2220人,下八寨乡1177人,草原乡1623人,松潘县国营牧场245人,松潘林业局297人。
⑵ 口述历史 松潘古城
潘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平面跨崇山,依山顺势略呈三角形,东部崇山之下河谷部份为长方形,外城毗邻内城南面的河谷下坝,有城门与内城相通,平面为长方形。城墙总长6.2公里,用本地烧制的青砖砌成墙身,内土石而成,高12.5米,厚12余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浆粕连勾缝,坚固如铜墙铁壁。各城门仅以大块规则的长方条石券拱而成。松潘古城规模宏伟,气势非凡,其城墙的长度、高度、厚度、浮雕石刻的精美在民族地区是首屈一指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时,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前往长安求婚。使者路过松州,被州官扣押,松赞干布大怒,亲率大兵二十万人入侵,唐都督韩咸战败,唐太宗命吏部尚书统军抵达松州,经川主寺一役,唐军大胜。松赞干布返藏后又遣使臣送黄金以求通婚和好,太宗晓以大义,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传为千古佳话。
进入松潘县城,方圆十里的城门、城墙高大古老,保存完好。
据《松潘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平羌将军丁玉在平定威、茂士官董贴里叛乱军,挥师北进,进驻松州之后,上书皇帝朱元璋,建议在松州设置军卫。
松州设卫时,丁玉调宁州卫高显来权负责筑城事宜,在西缘山麓,东傍江岸以上筑墙,历时五年,筑成一段城墙。古墙砖长50厘米、宽25厘米、厚12.5厘米,所用灰浆系用糯米、石灰、桐油熬制而成,每块青砖重达30公斤,砌成十多米高,6200多米长的城墙,工程艰巨。在松潘的“窑沟”、“窑坝”山上,遗留有为筑城烧制青砖而造的古窖遗迹。
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松潘发生民变。高踞西山之巅的变民,可观察到城中的布防情况。民变平定后,负责松潘兵备的御史冠琛,将西部城墙由山麓筑到山巅。嘉靖五年(1526年)松潘总兵又增修外城一千余米,历时60年,才使松潘城制初具规模。
松潘古城有门七道:东曰“觐阳”、南叫“延熏”、西号“威远”、北作“镇羌”,西南山麓者称“小西门”,外城两门,东西向称“临江”、南北向称“阜清”。各城门以大块平行六面之条石拱圈,使顶部呈半圆形,门基大石上镂有各种雕图案,别具匠心,耐人寻味。临江门旁石壁上,镌刻着崇祯十六年(1643年)关于减免苛赋的布告。
古城墙门堡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松州卫和潘州卫合并为松潘卫时。门洞厚十五丈,造工坚实,经数百年风雨而不蚀不坏。登上城墙可饱览周围的雄壮景色。
松潘城内,小桥流水,景观独特,一条湍急而清澈的河流从松潘古城的东端穿过环城路向西流,在经过中央大街后,转往南流,从南城门左侧流出松潘古城,使得整个松潘古城顿时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河两岸的人家,依着河岸在河面上架起古意盎然的竹楼,欣赏远山近水,非常写意。
松潘是一处重要的历史纪念地。清咸丰年间,税赋沉重,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藏、羌人民反清大起义。起义历时六年,领导这次起义的领袖是松潘羌族女英雄额能作。起义军曾攻下九关六堡,占领松潘古城(今松潘县城)两年,多次击败清军围攻,消灭清军数千人。
松潘还是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过5次重要会议,其中有两次(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在松潘境内召开。为纪念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弘扬长征精神,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在松潘川主寺镇修建红军长征纪念碑园。红军长征纪念主碑已高高耸立在川主寺镇元宝山顶,背靠雪山、森林,面向草地,主碑高41.3米,顶端的红军战士铜像14.8米,铜像一手握鲜花,一手拿枪,双臂高举成“V”字形,象征长征的伟大胜利。碑体用450块铜合金贴面,呈三角形,象征着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无坚不摧的雄奇胜利。碑座由汉白玉环线贴面,碑座周围铺垫绿色草坪,寓意为“雪山草地树丰碑”。园内建立起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艺术群雕,通过刻画艺术形象,展示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群雕长72米,宽8米,最高点12.5米,用1160立方米、1440块红色花岗岩精雕细刻组合而成,寓光荣的革命历史和现代艺术的魅力于一体,规模雄伟,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⑶ 历史的历怎么写
历字的笔画为:先写一横,再写一撇,再写横折勾,再写一撇。
⑷ 松潘草地的松潘县介绍
在四川省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这就是有着8400平方公里幅员面积的松潘县,6.7万藏、羌、回、汉各族儿女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发展在这里。松潘地理位置显要,有川西北门户、边睡重镇、战略要冲之称,历来为川西北高原的商贸集散地。松潘历史悠久,更有高原古城之林。早在 1991年,松潘古城既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松潘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岷江上游,幅员面积8608平方公里。距成都335公里,距马尔康431公里。当年红军长征曾三过松潘草地,在松潘谱写出了爬雪山,过草地的壮烈英雄史诗。为了彪炳英烈,昭示后人,中央军委于四90年在县城以北17公里的地处通往黄龙、九寨沟、大草原等风景区十字交汇处的川主寺镇建成了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碑园、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的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这里每年部会吸 引数十万计的中外游人瞻仰、游览。
松潘县境内约有13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是大熊猫、金丝猴、羚羊、梅花鹿等珍稀动物的乐园;巍峨的群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闻名遐迩的漳腊黄金,更是以高纯度、高品味而享誉中外;漫山遍野生长着的松贝、虫草十天麻等近百种名贵中药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松潘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松潘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以早在1992年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性所罕见的钙化奇观黄龙风景名胜区为代表,包括有天宇银瀑之林的扎嘎瀑布、有梦幻世界之你的二道海、有巨型山水长廊国画的丹云峡,以及雪宝顶、大草原等众多自然景观和以堪称全圆明代城门之冠的古城墙、以有中华第一金碑之称,表现红军长艰苦悲壮历程的我国目前最大的现代群雕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和各类军事设施遗址、庙宇书院遗址、大量文物所体现的数千年汉文化特色;藏、羌、回、汉多民族杂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建筑、风物、习尚日益趋同,又保持各自的个性,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人间的瑶池,梦中的天堂黄龙寺亦名雪山寺、白鹿寺,与九寨沟毗邻。为世界自然遗产。相传有“黄龙真人”修道于此而得名。另一说古代大禹疏导岷江,治水成功,百姓建庙纪念其功。黄龙寺景区长约7.5公里,宽1公里左右,以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蜚声中外。景区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的玉翠山麓的缓坡沟谷中。整个山谷铺满了一层层乳黄色的碳酸钙质,仿佛一条从雪山上飞腾而下的黄龙。数以千计的五彩池则象龙身上的片片鳞甲,千层碧水漫流其上,又若梯湖。黄龙寺的十里梯湖彩池,在地质学上叫“泉华台”。
牟尼沟风光旖旎,景点遍布,主要以彩池、瀑布和温泉取胜,其间兼有海子、溶洞、森林、峻岩、化石等自然景观。后寺彩池大大小小多达1000余个,密布于一条绿林掩映的约7公里长的山沟中,忽隐忽现,迷离幽深,池中景物比黄龙彩池更胜一筹;彩池间千层碧水,形成不同类型的瀑布40多个,尤以札嘎琪峡瀑布最为奇绝。 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⑸ 松潘古城墙的修筑历史
松潘古城位于己于人松潘县县政府所在地进安镇, 为川西北地区的门户之一专,自古以来就是属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深得厅朝重视。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平羌将军丁玉挥师占据松州后,两度上书朝廷请求设卫建城派兵驻扎,次年朝庭批准设“松州卫”,后将“潘州卫”(今若尔盖县求吉乡境内)并入称“松潘卫”。保存至今的古城墙即为此时 始筑。
据民国《松潘县志》载,松潘始设卫时,丁玉即调宁州(个甘肃宁县)指挥高显来松潘负责筑城事宜。高显在唐宋柔远土城基础上,西缘山麓,东滨江岸筑城,历时五年之外。明英宗上统年间,御使寇琛又将西部城墙内山麓顺山脊筑至山顶。嘉靖五年1520年松潘兵何卿又增修外城二里七分四百零五丈。松潘城制大体完成。
⑹ 历史怎么写啊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
请采纳,如不行,翻历史书
⑺ 松潘县的历史文化
佛教
松潘县有抄雍仲本波袭佛教、藏传佛教寺院15座。其中著名的有尕咪寺、 卡牙寺、山巴寺、林坡寺、元坝寺、较场寺、纳咪寺、龙头寺、对河寺、纳洛寺等10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有后寺、毛儿盖寺、肖包寺等3座;藏传佛教萨迦派有上泥巴寺1座;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有烟囱寺1座。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事实上是部落联盟),史称羌同、羊同; 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
西藏本土古老佛教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本教经书典籍的书写。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开始书写。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⑻ 松潘古松桥的由来
这座古松桥也是松潘城内的标志性建筑物,虽然也是新改建的,不过它横跨一专条绕城的小河,和映月属桥、通远桥、七层楼、光照拱北、隐仙拱北等众多古建筑以及历史上记载的“松州八景”(古桥春涨、金蓬晚照、炉峰晓烟、龙潭映月、风洞秋声、雪栏霁色、大悲梵钟、赤松古迹),成为游客拍摄的景点。
古松桥横跨城内岷江,连接古城南北两个街区。历史上松州地处边陲,商贾云集,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战乱之际,蕃兵时常围攻古城,导致城内断水。明嘉庆年间,松潘总兵何卿主持增筑外城时,将原本沿着古城东侧山脚流淌的岷江人工改道,将河道凿为“Z”形,使岷江穿城而过,及时解决了因来犯之敌长期围城,城内断水之困,同时也给古城消防取水带来了方便。此作法在中国古城建筑史上极为罕见。
⑼ 松潘古城是一座怎么样的古城可以简单介绍下么
松潘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气息特别浓厚的古城,这里的军事和经济都很重要,建造使用的材料极其简单,都是人们的口粮,是一座结合多名族的建筑,很有魅力。
⑽ 松潘茂县有什么历史英雄人物
:文治昌、杨松英、杨志荣、邱光华、李凤友 、何雨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