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历史上的胤礽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胤礽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1-03-07 07:20:29

❶ 皇太子胤礽是怎么死的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儒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版马骑射;长权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可谓功不可没;值得关注的是,皇太子胤礽在乃父影响下颇为欣赏西方文化与器物,与众传教士往来甚密。而且他谦和恭谨,结交贤才,康熙帝亦对这个唯一的嫡出子又是皇位继承人的儿子相当重视与宠爱,却因教子失当、兼之康熙朝后期党争纷乱,致太子人格分裂,陷入无穷尽的政治斗争之中,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王。

❷ 历史上的爱新觉罗·胤礽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被废

爱新觉罗·胤礽,一个以太子的身份为后人所知的人,其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虽然太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然地位,朝堂内外但闻其名无不尊之敬之;虽然太子离成为皇帝只有一步之遥,登顶至尊指日可待。

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太子却终生不得迈出那一步,最后落得个幽禁而死的下场。

雍正

关于胤礽在历史上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又为什么被废,从他的高端开局和悲惨收场就可以看出。

其人对亲父不尊,对兄弟薄情,狂妄自大,心怀不轨,虽是文武全才,却当不了一个好的儿子,更配不上一国储君,太子之位。

❸ 胤礽是如何病死的

胤礽出生于 清 康熙十三年五月三日,即皇次子、命为承祜。其母 孝诚仁皇后 所生。康熙皇帝嫡长子,胤礽立刻被立为大清皇太子。在生子当天,国母孝诚仁皇后不幸崩于坤宁宫。

康熙皇帝自从胤礽的出生就特别宠爱,但胤礽在失母的情况下再加上太子之位,与其他皇子与众不同。从小胤礽就被康熙向大清 皇帝 的地位重要培养。在这种孤独的情况下,胤礽被其他皇子孤立,这也成为胤礽以后暴力行为的出发点。

青年树敌
胤礽到14岁的时候,开始了与皇长子 胤禔 的不好关系。胤禔号称武力强壮,而胤礽在文学方面有些成果。形成习惯后,胤礽在每方面都要与胤禔交手与比较。

到了20岁左右,皇子里面都没有对胤礽交友,事实上,其他皇子已经在背后开始搞废除胤礽太子名分的运动。康熙三十四年,康熙皇帝听说了一些传言后,宣布自己想早早离位,让胤礽即位。可是,胤礽朝廷内树敌众多,防止了皇帝离位而所胤礽即位的下场。

康熙三十九年,皇子里只剩下皇四子 胤禛 和皇十三子 胤祥 保持了对太子的友好关系。

在以后的八年里,康熙对胤礽的进一步观察才把它的真面目露了出来。

太子被废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胤礽以“赋性奢侈”、“暴虐淫乱”、“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为由被废黜太子身份。从此开始了其他皇子为争太子之位而爆发的一场 政治 内战。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提人民大事,而每天只讨论谁应该被立为新太子。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展时解决了皇子争位的难题。

但是,康熙五十年皇上南巡过程中胤礽与不正当人士接触,要不顾一切强行让康熙离位,自己即位。康熙听说后大怒,立刻回到 北京 ,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的原因,再将胤礽废黜禁锢。

胤礽被圈入宗人府后,成为理密亲王。

胤礽于 雍正 二年卒。

❹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被废

爱新觉罗·胤礽的身份是非常特殊的,他是清朝唯一一个被公开册立的皇子。胤礽出生与康熙十三年,他在康熙十四年的时候,便已经被立为太子。他被立太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的生母:赫舍里皇后;康熙皇帝与他的感情是真挚的,可是赫舍里在生下胤礽后过了几个时辰便过世了。当然还有赫舍里家族的索额图等人,这些人都是康熙除鳌拜灭三藩的鼎力相助者。


一年后,康熙不想浪费自己半生的心血,因此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在胤礽下台的一年中,他看透了太多的人情冷暖,其中还有不少兄弟想要将他至于死地,他上台后,开始报复这些曾经在他落魄时欺辱他的兄弟们。他最让康熙可恨的一点是结党营私,这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可他居然对这种事情还是大张旗鼓。

康熙忍无可忍在不久后,胤礽被又一次废掉。禁足咸安宫,可在咸安宫中康熙并没有亏待胤礽。胤礽被禁足后的日子可以说比当皇太子的日子要过得好得多,从另一方面来看,胤礽在退出九龙夺嫡后,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他于雍正二年去世,他的四弟雍正也以亲王之礼安葬了他。

胤礽的两次被废与自己的嚣张关系非常大,可以说胤礽浪费了康熙半生的心血,相信这样的机遇给任何一个皇帝的话。他们都会认真把握的,可胤礽没有,他属于拉虎皮扯大旗。在康熙对他失去所有信心后,他的权势也随着康熙一张诏书随风飘去。

❺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

爱新觉罗·胤礽,一个以太子的身份为后人所知的人,其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虽然太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然地位,朝堂内外但闻其名无不尊之敬之;虽然太子离成为皇帝只有一步之遥,登顶至尊指日可待。

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太子却终生不得迈出那一步,最后落得个幽禁而死的下场。

关于胤礽在历史上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又为什么被废,从他的高端开局和悲惨收场就可以看出。

其人对亲父不尊,对兄弟薄情,狂妄自大,心怀不轨,虽是文武全才,却当不了一个好的儿子,更配不上一国储君,太子之位。

❻ 爱新觉罗·胤礽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他又为什么会被废呢

爱新觉罗·胤礽,一个以太子的身份为后人所知的人,其结局注定是悲惨的。

虽然太子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然地位,朝堂内外但闻其名无不尊之敬之;虽然太子离成为皇帝只有一步之遥,登顶至尊指日可待。

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太子却终生不得迈出那一步,最后落得个幽禁而死的下场。


面对出征染病的父亲康熙,这位太子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悲伤,这种近乎绝情的态度让卧病在床的康熙记恨了长达二十年,可见其矛盾之深。

但仅仅是如此还不足以让康熙狠下心来将他废弃,顶多是明里暗里给予胤礽一些打压罢了。

但是在此之后,太子“暱比匪人,素行遂变”的行为被爆出,索额图图谋政变的苗头被康熙察觉,如此种种的东窗事发,让高居九五至尊宝座的康熙帝对胤礽的忌惮与防备达到了一个顶点。

❼ 历史上的胤礽真的是因为太没能力,所以被康熙给废掉的吗

自古以来,成即王败即寇,一场战争大多数只有这两种结局,无论是在战场是还是官场上,特别是对于皇位的争夺,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关乎的不仅是几个争夺皇位的皇子,而是牵连着皇子们背后的利益集团,一旦这些大臣官员们所支持的皇子顺利登上了皇位,皆大欢喜,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权力地位自然是不用愁。

但若是另一种情况,就很危险了,有的人聪明可以尽早脱身免于惩戒,而有的所谓"忠心"的人,轻则流放边疆,重则丢了性命,甚至株连九族。

图片



胤礽也没有辜负父亲的众望,成功地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继承人,至少此时的他是这样的。后来皇帝御驾亲征命太子监国,他也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按照这种节奏下去,这皇位迟早是他的,没跑了。那是从什么事情开始太子开始失去皇帝的信任呢?

这件事的起因还是因为太子自己心里产生了压力。原本立太子就是为了稳定皇权,削弱宗室的力量,再加上他很早就被立为太子,难免就会有些骄傲、高人一等的感觉,直到这一年,皇帝册封了不少成年皇子,希望他们也开始学着参与政务,为皇室分忧,相对来说也削弱了太子的势力,这一波操作让原本没有什么顾虑的太子有了压力,其实感到压力才是正常的,太子肯定会觉得父亲开始重用其他兄弟,是不是想将皇位传于其他人。再等到皇子们在朝中的势力一步步壮大,那他的威胁就更大了。

❽ 历史上真实的废太子胤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胤礽是康熙在两岁时就确立的皇太子,并且在皇太子位置上干了长达40年,中间却被康熙两立两废。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康熙要这样对待他。

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有这几个问题。

第四,康熙当皇帝的时间太久,或者说,胤礽当太子的时间太久。因为太久,胤礽都在担心自己可能一辈子都只干太子,担心自己可能活不过他爹。所以第二次被复立为太子后,胤礽联合一些大臣,想劝康熙退位。康熙怎么会同意退位呢?所以他第二次废了胤礽。是一个悲剧,九子夺嫡也是一个悲剧。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皇帝集权制与皇权终身制,值得我们后人反思

❾ 爱新觉罗胤礽简介 胤礽是怎么死的

胤礽是康熙帝成年诸皇子中唯一的嫡出子,康熙帝首开清代“嫡长子皇位继承制”,选择胤礽作为他的继承者,并悉心培养,加之太子生而丧母,故倍受皇父宠爱。身为一国储君,胤礽有较高的政治才能。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亲征准噶尔部噶尔丹之际,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凡事俱著皇太子听理。若重大紧要事,著诸大臣会同议定,启奏皇太子”。太子心思缜密,无论巨细皆一一详询,直到皇父满意为止;其克尽厥职,不负众望,“举朝皆称皇太子之善”。康熙帝也很满意,他给太子的朱批说:“皇太子所问,甚周密而详尽,凡事皆欲明悉之意,正与朕心相同,朕不胜喜悦。且汝居京师,办理政务,如泰山之固,故朕在边外,心意舒畅,事无烦扰,多日优闲,冀此岂易得乎?朕之福泽,想由行善所致耶!朕在此凡所遇人,靡不告之。因汝之所以尽孝以事父,凡事皆诚恳敦切,朕亦愿尔年龄遐远,子孙亦若尔之如此尽孝,以敬事汝矣。因稔知尔诸事谨慎,故书此以寄。 ”
康熙为了培育太子,还打破自古以来封建国家有关皇帝和储君之间的规矩,破格树立胤礽的权威。如他让太子结交江南士绅的代表人物,让皇太子的声威远播南方,甚至还示意太子可以与外国的传教士往来,而大清皇太子的言行举止给众洋人留下极好的印象。由此观之,胤礽的个人修养很高,他很尊重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因此在这些传教士面前表现了一个大国储君应有的涵养与风采,既给皇父挣足了面子,又体现了礼仪之邦的风范,也难怪当时的欧洲人崇尚中国文明,尤其是儒家礼义。
胤礽是为清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康熙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后来康熙帝对他失望透顶之时仍予以承认。数次监国听政,多少减轻了康熙的负担,对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胤礽功不可没;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不可避免。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晚年的康熙帝心力交瘁,在第二次废太子后,虽然并非如他自己所说“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自康熙朝后,雍正帝鉴于太子立废、皇子纷争的残酷性,故另创秘密建储制度,此后沿用至咸丰朝。

胤礽两次被废,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从此之后再也没能东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凄凉地死在禁所内,终年51岁。

❿ 历史上的胤礽究竟是谁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康熙帝时的废太子。后避其弟雍正帝之讳,改名允礽。

清朝第一位享有公开立储的皇太子,亦是唯一一位康熙亲自公布天下拥有册封礼遇的皇太子。胤礽于皇太子位长达三十八年之久。尔后康熙不再公开建储大典立皇太子,恢复旧有祖制以遗诏的形式立太子。胤礽病逝后雍正追封为和硕理密亲王。

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胤礽被圣祖训谕成优秀的预备储君培养,幼年时就亲自教他四书五经。六岁时,圣祖令名儒张英、李光地为胤礽之师,并令熊赐履授以理学诸书。

康熙二十五年 (1686年),特召江宁巡抚、著名理学家汤斌以礼部尚书之位为詹事府詹事,直隶大名府兵备道耿介为少詹事,胤礽能熟练使用满语、蒙古语、汉语官话三种语言,马术出众,能左右开弓,儒家基本经典亦能粗通,并且时常听闻圣祖宣讲治国之道。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圣祖亲征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之战前夕,驻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圣祖患疾,召太子及皇三子胤祉至行宫。太子侍疾无忧色,圣祖伤心,遣太子先返北京,这件事是父子情份产生裂痕的起因。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圣祖再次亲征噶尔丹,命令时年二十三岁的太子代行郊祀礼,同时坐镇京师监国理政,各部院奏章听从太子指示处理,如发生重要之事,大臣议定后,奏启太子[5][6]。六月,战胜噶尔丹,圣祖回京,太子在诺海河朔亲迎,圣祖命太子先还。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圣祖出兵宁夏,仍然命太子留守京师。但是,此时已经有对太子不利的流言传至圣祖,权力与亲情之间的矛盾开始生冲突,自此圣祖对太子的眷爱渐渐产生了变化。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初四,圣祖在巡视塞外返回途中,在布尔哈苏台行宫,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胤礽被圣祖以“不法祖德、不仁不孝”等罪被废黜太子身份。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辛巳,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妃复为皇太子妃,暂时解决了皇子争位的难题,但是“父子君臣”之间却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裂痕。

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九月三十日,圣祖巡视塞外回北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皇太子胤礽自复立以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祖宗弘业断不可托付此人。朕已奏闻皇太后,著将胤礽拘执看守。”

胤礽废黜幽禁于紫禁城之咸安宫。十一月十六日,将废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废太子胤礽的大哥胤禔,康熙亦命令严加禁锢幽禁皇长子胤禔于府第内。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康熙快驾崩时传言于圆明园初见弘历得康熙最钟爱,但是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初期均不封弘历爵位世子、长子尊其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传位于雍正皇帝胤禛。


(10)历史上的胤礽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胤礽非常可惜,拥有如此优势的条件,很早就确定了将来要当皇帝的地位。只要他自己不乱,虽然是九龙夺嫡,最终的胜利者也必定是他。

而老四老十三算是他的铁杆,应该会予重用。可天算不如人算,包括胤礽在内,谁都没想到,皇位居然被老四给夺了去。

如果按序齿算,胤礽是康熙的第二个儿子,长子胤禔 (不按序齿算,胤礽是七阿哥)。但胤禔命不好,母亲纳兰氏的地位不如胤礽母亲赫舍里氏的地位高,赫舍里可是康熙最喜欢的皇后。

而且赫舍里是因为生胤礽时难产而生,更让康熙对胤礽有了一丝永远难以抹灭的歉疚。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的六月,胤礽出生,仅一年后,康熙就举行了册封太子的仪式,封只有一岁半的胤礽为太子。

胤礽被确定为帝国继位人,又是赫舍里以命相搏才生的儿子,康熙对胤礽那真是用了最大的心思,希望能把胤礽培养一个合格的皇帝。

康熙开始放手让胤礽处理国事,他出征期间,都由胤礽监国,类似明朝的永乐皇帝出征,让太子朱高炽监国。可康熙压根也没想到,这个将来的清朝皇帝竟是如此的不成器,白白辜负了自己对他的殷切厚望。

要论才学,胤礽接受了整套的儒家治国哲学,学术上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他的能力与胸怀,并不像一个未来皇帝,而更像是一个率性而为的阿哥。

让康熙对胤礽初生不满的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有人举报太子藏匿匪人,就是德住这些人,罪行是悖乱宫闱,胤礽在康熙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再加上康熙最疼爱的十八子胤祄在出行途中病死,而胤礽对老十八的死泠漠处之,这让康熙大为恼火。康熙一生讲的是个“仁”字,最瞧不上皇子们那个刻薄冷面样,康熙有次生病,结果胤礽见着老爹后,也没有过多伤心,康熙真的愤怒了。

这只能说胤礽太过天真,不会演戏,看看曹丕或是后来的咸丰,皇位是怎么来的?就是靠着哭给骗来的。如果胤礽也在康熙面前哭一通,会增加康熙对他的印象分,对巩固太子之位非常有利。

胤礽没这么做,可能是考虑到那一年(1690年),自己的弟弟们还小,暂时还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所以觉得没必要假哭。

胤礽当国时,肆意妄为,脾气暴躁,经常无故殴打王公大臣,纵容属下胡作非为。如果胤礽的身份只是个亲王贝勒,康熙训斥一顿也就算了,可他是将来的皇帝。这么胡来,康熙断然不会把清朝交给他。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的5月,康熙第一次废黜了胤礽。目的是再观察一下胤礽,同时让他不喜欢的老八跳出来。老八也傻,康熙在废胤礽后都说了:以后阿哥中谁再想当太子,那就是大清之贼,国 法不容。胤禩还跳出来被康熙无情敲打,政 治生命差点完结。

废胤礽的诏书中,康熙就给将来复立胤礽留下了尾巴。虽指出“胤礽不孝不义,暴虐慆淫”,但却是因为“有鬼物凭附,”所以狂易成了疾病。

一年后,康熙给自己和胤礽都找了台阶下,说胤礽果然中了邪,以前做的蠢事丝毫不知情,而现在胤礽的狂疾已除,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顺水推舟,恢复了胤礽的太子名位。

面对父皇的一擒一纵,胤礽要是聪明,应该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需要更多的在康熙面前体现“仁”、“厚”、“宽”、“雅”。而胤礽依然没有长进,所做所为和以前一样,甚至让康熙怀疑胤礽在精神上出了问题。

康熙都六十岁了,而胤礽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换了谁都会着急上火。胤礽还不知道康熙能活多久,万一活到一百岁,岂有八十多岁的皇太子。胤礽有些等不急了,就起了夺权的心思。虽然不如电视剧里,胤礽策划兵乱,准备废掉康熙夺位。

但胤礽也有自己的心腹马仔,如步军统领托合齐,尚书耿额,都统鄂善等人。有的朝臣也和胤礽暗中款曲,经常聚在一起秘密饮酒,不知道都在商议些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康熙虽然有心把江山传给胤礽,但那是在自己死后,而不是出现新的玄武门之变,自己被弄成太上皇李渊那样的老朽摆设。所以,康熙提前动了手,铲除了托合齐、耿额等人,还下诏指责胤礽不仁不孝,这等于提前宣告了要再次废掉胤礽。

果然,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从清朝的利益考虑,康熙不得不再次废黜胤礽,罢为庶人,这是胤礽在康熙朝的大致人生轨迹。

胤礽在最有优势的条件下大倒热灶,白白便宜了胤禛。胤禛成了君临天下的雍正皇帝,而自己只是封了个聊胜于无的理亲王,见着老四还要给老四磕头行君臣大礼。

胤礽不当皇帝,对他自己来说是个天大的悲剧。可对清朝来说,选择雍正则是天大的幸运。如果不是雍正及时扭转了日渐倾斜的清朝大船,清朝也将和元朝一样,在中原无百年国运,趁早卷铺盖回“龙兴之地”游猎去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胤礽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的胤礽是怎么死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