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县城是哪一个,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在我们国家的过去的历史中,有一个可以出现很多名人的省份,那就是山东省,这个省份由于地处太行山东面,因此叫做山东,又叫“鲁”,济南是省会。这里主要发展的是儒家思想,其思想的主要领导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的墨子,军事家吴起都出生在山东,这里有2个副省级市(济南,青岛)15个地级市。以及不仅时间久远,其中一个县,叫做莒,这个名字,一般人很容易读错。看看你中招了吗?
最后,元朝这一历史阶段,茌平县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时期,茌平县属东昌府。“东昌”一词起于封号,现在,泛指山东鲁西的东昌府聊城市。到了1914年,茌平县属东临道。1925年,茌平县属东昌道。1928年,茌平县直属于山东省。1967年3月,茌平县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茌平县属之至今。
Ⅱ 曲阜的历史名人的详细历史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大部洲之一的徐州域。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是当时除周王朝首都镐京外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城市。特别是春秋末年,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鲁国聚徒讲学,鲁国俨然成了全国的教育中心。鲁国文化高度发达,所以,人们至今仍用“鲁”作为山东省的简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薛郡,郡治设在曲阜,隶徐州部。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皇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鲁王在鲁南宫泮水以北周鲁故宫废址上兴建规模庞大、雄伟豪华的鲁王宫建筑群,为在扩大王宫的面积,在拆除阙里孔子旧宅中发现孔鲋所藏《尚书》、《论语》、《诗经》《仪礼》等古文经书竹简,得以使孔子思想流传推广。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开皇十六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作为地理名词历数千年,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五代之时,曲阜虽不再是鲁南的行政中心,但因其为“圣人”孔子故里而依然受到重视。通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曲阜的文化、经济也空前发达。晚唐之际,仅孔家就出了六位状元和十四名进士。
宋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由于宋王朝崇儒重道,致使朝拜黄帝、少昊、周公、孔子的文武大臣和学者络绎不绝,文化气氛十分醇浓。期间赐孔庙文宣王殿名为“大成殿”,于孔子墓前造立石仪。大修少昊陵,立“万人愁”石碑。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入侵,将北宋王朝在曲阜建造的仙源县治及宫观、庙宇等建筑群及大批珍贵书籍化为灰烬,仙源县沦入金人统治之下,并恢复曲阜县旧名。
曲阜城在历史上曾有四次大的变迁。最后一次是在明代中期。正德六年(157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明武宗朱厚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县城,即现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略同。清皇帝累计10余次到曲阜“朝圣”,学者骚人竟相莅临曲阜,为曲阜留下难以胜纪的文化遗存。
Ⅲ 曲阜为什么被评为国家历史名城
曲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古史记载,炎帝神农氏都陈,徙曲阜;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少昊都曲阜;舜作什器于寿丘。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其中三人在此定都。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曲阜在商代为奄国,并一度为商王首都,周代为鲁国都城,两汉分别为鲁王、东海王国都。汉以后曲阜虽然只是郡县小城,但它作为孔子故里又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
曲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镇。西周初年,宰辅周公封鲁,周公因辅佐天子,派子伯禽就封,带来大量的文化礼乐典籍,形成了融夷、夏、商、周文化于一体的鲁文化。周公死后,为褒奖周公功绩,特许鲁国建立太庙,郊祀使用天子礼乐,曲阜成了当时除首都镐京以外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
即使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到春秋末期,孔子首倡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并删《诗》、《书》,订《礼》,补《乐》,赞《周易》,修《春秋》,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文化推向一个新高峰。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曲阜一直重教向学,学术发达,人才辈出,产生了著名的思想家颜子、孔伋(子思)、孟子,著名的文学家孔融、孔尚任,著名的经学家孔安国、孔广森、桂馥,可谓人文荟萃,灿若群星。
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为曲阜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89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就有文物古迹300处,其中6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现保存金元明清古建筑1300多间,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古树名木17000余株,库藏文物十万余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六万余件,它们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今天,曲阜也以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丰富的地下文物和雄伟的地上古建筑而享誉世界。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曲阜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0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Ⅳ 曲阜有几千年历史
曲阜,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在鲁西平原与鲁中山地的结合部上,北负泰岱,南引凫峄,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平野千畴。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古史记载,炎帝神农氏都陈,徙曲阜;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少昊都曲阜;舜作什器于寿丘。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其中三人在此定都。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曲阜在商代为奄国,并一度为商王首都,周代为鲁国都城,两汉分别为鲁王、东海王国都。汉以后曲阜虽然只是郡县小城,但它作为孔子故里又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
曲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镇。西周初年,宰辅周公封鲁,周公因辅佐天子,派子伯禽就封,带来大量的文化礼乐典籍,形成了融夷、夏、商、周文化于一体的鲁文化。周公死后,为褒奖周公功绩,特许鲁国建立太庙,郊祀使用天子礼乐,曲阜成了当时除首都镐京以外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
即使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鲁国仍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特别到春秋末期,孔子首倡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并删《诗》、《书》,订《礼》,补《乐》,赞《周易》,修《春秋》,集三代文化之大成,创立了重仁尚礼的儒家学说,把中国文化推向一个新高峰。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曲阜一直重教向学,学术发达,人才辈出,产生了著名的思想家颜子、孔伋(子思)、孟子,著名的文学家孔融、孔尚任,著名的经学家孔安国、孔广森、桂馥,可谓人文荟萃,灿若群星。
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为曲阜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89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就有文物古迹300处,其中6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列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孔庙、孔府、孔林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现保存金元明清古建筑1300多间,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古树名木17000余株,库藏文物十万余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六万余件,它们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今天,曲阜也以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丰富的地下文物和雄伟的地上古建筑而享誉世界。1982年,曲阜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曲阜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0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曲阜的旅游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明显的成绩,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各种旅游服务机构和设施完备,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也日益完善。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市内有104国道、327国道、京福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纵横穿过,往西15公里是铁路交通的枢纽兖州火车站,北依济南遥墙机场。
Ⅳ 曲阜的历史沿革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州之一的徐州。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
公元前249年楚国灭鲁,始设鲁县,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为薛郡,郡治在曲阜。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
隋开皇十六年(598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宋真宗时曾改名为仙源县。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南下,仙源县入金朝,恢复曲阜县旧名。
明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明武宗朱厚照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城,即现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接隶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兖济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与泗水并成为曲泗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曲泗分治。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隶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后改称尼山专区和滕县专区。 同年,曲阜解放。
新中国:1949年,曲阜隶属于滕县专区(专区驻地滕州市)。1953年,滕县专区搬迁到济宁,曲阜改属济宁专署。1962年,曲、滋分治,恢复原建制。1983年,济宁专署改为省辖市,曲阜仍隶属济宁市。1986年6月,改为县级市,始称曲阜市,属济宁市代管。2000年12月,撤销曲阜镇,以原曲阜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鲁城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曲阜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书院镇,以原书院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书院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书院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尼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辛镇。
Ⅵ 山东有多少年的历史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这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还不是一个准确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明代山东布政司(又称行省)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 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基本沿袭明代山东的版图,称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古人以左为东,故又称山东为“山左”。
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又简称“鲁”。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
Ⅶ 曲阜历史
早在上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在曲阜一带生息劳作,开拓了早期的物质文明,文物发掘中发现大量公元前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
孔子故里·中国曲阜
4300--前2400年间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迹。据古籍记载,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5]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继黄帝之后,少昊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5]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后,曲阜属上古尧舜时代九州之一的徐州。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5]
公元前249年楚国灭鲁,始设鲁县,596年初定县名为曲阜。[5]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鲁县入于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始实行郡县制,鲁为薛郡,郡治在曲阜。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帝刘启改封皇子、淮南王刘余为鲁王,以鲁县为国都。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诏改鲁县为“汶阳”,自鲁国灭亡改为鲁县,至是年止,曲阜以“鲁”为县名,历时长达833年。
隋开皇十六年(598年),诏改县名为“曲阜”,“曲阜”一名,一直沿用至今。
宋真宗时曾改名为仙源县。仙源县城是曲阜有史以来继周、汉鲁城之后的第三座古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金兵南下,仙源县入金朝,恢复曲阜县旧名。
明正德六年(1511年),河北刘六、刘七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破曲阜、焚官寺民居数百,县治为墟”。明武宗朱厚照诏令山东巡抚于鲁故城西南隅以孔庙为中心重筑新城,即现存明故城。
清代,曲阜地方建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接隶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兖济道。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与泗水并成为曲泗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曲泗分治。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隶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后改称尼山专区和滕县专区。[5] 同年,曲阜解放。
新中国:1949年,曲阜隶属于滕县专区(专区驻地滕州市)。1953年,滕县专区搬迁到济宁,曲阜改属济宁专署。1962年,曲、滋分治,恢复原建制。1983年,济宁专署改为省辖市,曲阜仍隶属济宁市。1986年6月,改为县级市,始称曲阜市,属济宁市代管。2000年12月,撤销曲阜镇,以原曲阜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鲁城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曲阜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书院镇,以原书院镇的行政区域设立书院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书院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尼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辛镇。
Ⅷ 曲阜管村有多少年历史
这历史比较悠久。
Ⅸ 山东曲阜拥有三千多年历史, 却为何地级市下
今天说的这个城市是山东曲阜,为什么说她比较“委屈”呢?虽然曲阜的经济并不是很强,不过也曾在全国经济百强县中,但其文化知名度在世界历史名城中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如今只是山东济宁下的一个县级市。济宁,很多朋友可能并没听过,但曲阜想必很多人就听过,毕竟作为孔子的故乡,东方圣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先简单说一说济宁,济宁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亮点也许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港口城市。但是其下辖的几个城市却都个个厉害,随便说几个,曲阜:少昊、孔子、颜子等等一大批名人的故乡;邹城:孟子的故乡(孟母三迁其实是从曲阜迁到了邹城,曲阜境内还存有孟母林);兖州:古九州之一,现在是很重要的铁路枢纽;梁山:水浒名城??等等等等。
济宁本身并没有太厚重的历史,但却把这几座城市收归名下。济宁自称孔孟之乡,而外人很多并不知晓,甚至曲阜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活动时,都会被冠以济宁曲阜的名义举行,而古九州之一的兖州更是成为济宁的一个区。曲阜师范大学在山东师范教育甚至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占有重要位置,后来济宁学院升为本科也搬到了曲阜。
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济宁有一个“济宁曲阜机场”却不在曲阜,也不在济宁市区,而在嘉祥。
再说说曲阜,曲阜之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道: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35个王牌旅游城市之一。
据记载,在四、五千年前,曲阜即是炎帝神农氏营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
大约公元前二十七世纪末叶,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对于黄帝出生地,一直存在争议,比如山东寿丘、河南新郑等)。
不过黄帝之后的少昊,确曾在曲阜营建都城,目前曲阜还比较完好的保护着古遗迹少昊陵。相传少昊在位84岁,寿百岁,崩葬曲阜城东北寿丘云阳山,与二帝三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并称万世享祀。
中国古史相传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开创了发达的古代文明。公元前十六世纪后的商代,曲阜为奄国国都,并一度成为商王朝的都城。
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将其胞弟、王国宰辅周公旦封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也可以说,山东简称“鲁”与曲阜也有莫大关系。
再说说曲阜的近现代史。
1928年民国二十七年,曲阜直接隶属山东省。1940年,属兖济道。1948年曲阜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曲阜几经辗转隶属于济宁市。
Ⅹ 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地球至今有45.5亿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