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溥仪是怎么死的
溥仪得的是肾脏病,刚住院时精神还好,除了脸上有些浮肿外,外表与健康人没什么不同。他爱活动,经常在病房里走动。他那个房间只住两个病人,另一个病人是西藏来的一位活佛,是个不太通汉语的胖老头。这个病人不仅在体型上与溥仪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在性情习惯上也与溥仪截然不同。他成天坐在床上,不哼不哈也不动弹,溥仪频频同他搭话,活佛总是应答得牛头不对马嘴,使溥仪大为扫兴。这样有来无往的谈话真叫人暗暗好笑。我明白,平时跟我对话满能应付的活佛是在装糊涂。可是这么一来,溥仪就更寂寞了。
溥仪住院期间,没有亲朋好友来探望,只有李淑贤经常来照料他。溥仪的视力很差,戴着厚镜片眼镜看东西还很吃力,经常可见李淑贤读一些可能是书信一类的东西给他听。相比之下,溥仪的记忆力比他的视力还糟糕,他多次发生上厕所忘了带手纸,不拿饭碗就去盛菜之类的事。最有趣的是,他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每当我通知他,某日某时要到某科室去作某项检查或治疗时,他总是赶紧把金丝眼镜扶正,嘴里说:“对不起,等一等,请您再说一遍吧!”同时急忙掏出那个小本子,把告诉他的事一一记上。
后来,溥仪的病情恶化,小便也发生困难。有一次我正跟着一位泌尿科专家在看门诊,李淑贤含着眼泪找来了,说:“再给他导个尿吧!”当时门诊正忙着,专家就让我去干。我准备好器具到病房一看,溥仪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李淑贤在一旁抽泣,活佛则照旧坐在床上无动于衷。就在这种气氛中,我给溥仪导了尿。排尿后溥仪轻松一些了,频频向我点头致意,李淑贤也连声道谢,而我心中很不是滋味,因为我知道溥仪在世的日子不长了。我也明白,护士出身的李淑贤不会不清楚这一点
过了不多日子,李淑贤慌慌张张地跑到值班室来说:“他不行了!”我们赶到溥仪跟前,作了轮番抢救,直到无可奈何地把白单子盖在他的头上……
我在主治医师身旁看着他写了溥仪的死亡证明。第二天,1967年10月18日,北京的报纸上都登载了一段溥仪去世的消息。叫我吃惊的是,这段消息是从溥仪的死亡证明上原文抄录的,一字未改,可见发消息的记者是十分谨慎的。我看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关于溥仪逝世的确切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通常的说法,即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这是来源于有关部门写给上级的正式报告;另一种说法是,凌晨2时15分。比较而言,后一种说法比较确切。
据我向医院和有关方面人员采访,溥仪逝世时,只有溥仪三妹的次子宗光在场。他见溥仪不行了,才临时喊来值班医生,而李淑贤是接到电话才从家里赶来的。所以,宗光的说法比较可信。他说:“溥仪逝世时间的前一种说法是大致估计出来的。”
80年代初,在我就溥仪和谭玉龄合葬之事采访小瑞时,他曾清楚地回忆说:“关于谭玉龄的骨灰,还有这样一个插曲:在‘文化大革命’中,溥仪逝世一星期后,我去了一趟溥仪家,跟李淑贤商量想把搁在自己家里的谭玉龄的骨灰与溥仪合葬。结果,遭到了李淑贤的坚决反对。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溥仪的一位亲友在1967年的日记上也曾简要地记载了此事,可作为佐证:
“10月24日。毓(即小瑞)来谈,大嫂不同意大哥与谭玉龄一同土葬事。”
Ⅱ 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2)历史上朝信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1.司马迁的评价:我曾经到过淮阴县,那里的人告诉我,韩信即使在一介平民时,志气也是和平常人不一样的。那时,他的母亲过世,家里贫穷,韩信无办法按照当时的礼节安葬母亲。但是,他却寻找到一个风水宝地——地势高并且宽敞平坦,可以容纳上万户人家居住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墓地。我,也到过他母亲的墓地,果然和淮阴父老说的那样。
2.司马光的评价:一般人可能认为韩信是最早提出统一天下的伟大战略的人,他和刘邦一起在汉中起事,平定了三秦之后,就和刘邦分兵攻取北方,擒了魏王,夺取代国,打败赵国,威胁燕国,乘胜向东攻击并占领了齐国,往南又在垓下消灭了楚国,汉朝所以能够得到天下,大抵说来都是韩信的功劳。看他拒绝蒯彻的游说,在陈迎接刘邦,怎么会有反叛的心呢?!实在是因为他失掉了王爵而心里不快,才做出背叛谋反的行为。
3.刘邵:“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4.何晏:“此两将者,殆蚩尤之敌对,开辟所希有也,何者胜,或曰:白起功多,前史以为出奇无穷,欲窥沧海,白起为胜,若夫韩信,断幡以覆军,拔旗以流血,其以取胜,非复人力也,亦可谓奇之又奇者哉,白起破赵军,诈奔而断其粮道,取胜之术,皆此类也,所谓可奇於不奇之间矣,安得比其奇之又奇者哉。”
5.苏轼:“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
6.何去非:“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武虽以兵为书,而不甚见于其所自用。韩信不自为书,曹公虽为而不见于后世。然而传称二人者之学皆出于武,是以能神于用而不穷。窃尝究之,武之十三篇,天下之学失者所通诵也。使其皆知所以用之,则天下孰不为韩、曹也?以韩、曹未有继于后世,则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未必皆能办于战也。”
7.陈亮:“汉高帝所籍以取天下者,故非一人之力,而萧何、韩信、张良盖杰然于其间。天下既定,而不免于疑。于是张良以神仙自托;萧何以谨畏自保;韩信以盖世之功,进退无以自明。萧何能知之于未用之先,而卒不能保其非叛,方且借信以为自保矣。”
8.洪迈:“汉高祖用韩信为大将,而三以诈临之:信既定赵,高祖自成皋度河,晨自称汉使驰入信壁,信未起,即其卧,夺其印符,麾召诸将易置之;项羽死,则又袭夺其军;卒之伪游云梦而缚信。夫以豁达大度开基之主,所行乃如是,信之终于谋逆,盖有以启之矣。”
9.杨维桢:“韩信登坛之日,毕陈平生之画略,论楚之所以失,汉之所以得,此三秦还定之谋所以卒定韩信之手也。”
Ⅲ 历史上的阿济格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阿济格自恃功高,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而且是一个性格粗暴的人。
阿济格在清军入关时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又以靖远大将军沿长城入陕西,又自陕西出河南、湖广、江西,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
(3)历史上朝信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多尔衮死后,阿济格对于摄政王之位起了心思。因此他召来身边亲信心腹密议,同时派人通知自己的儿子劳亲,让劳亲带领亲兵来助。这边调度兵将,那边下令封锁多尔衮病重去世的消息,在做了这些之后,又召来两白旗将领大臣,利诱不成,便兵戎相见,试图让两旗兵将为我所用。
两旗将士对于阿济格的拉拢并不看在眼里,不管是利诱也好,威胁也罢,最终都没有选择归顺阿济格。不仅如此,在阿济格多次相逼之下,两旗将士最终选择了“依皇上为生”,并且暗中向郑亲王济尔哈朗告发阿济格乘丧欲谋乱夺政。跟随多尔衮围猎的大学士刚林早已察觉阿济格的意图,抢先独自“策马行”,日夜疾驰七百里抵达京师,告发此事。
此事失败之后,经议政王大臣会议,阿济格被幽禁,劳亲被革去王爵,降为贝子。阿济格被幽禁之后,仍然极为凶暴,未免夜长梦多,许多大臣都认为应该立即处死阿济格。考虑到阿济格一生所做的贡献,顺治帝下旨阿济格自杀,以保留最后一点颜面。
Ⅳ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韩信在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 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
早年家贫,常从人寄食。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羽,后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未得到重用。萧何向刘邦保举韩信,于是,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对刘邦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形势,举兵东向,三秦可以夺取。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立即作了部署,很快占取了关中。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于是,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
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Ⅳ 历史上“钟馗”是怎么死的
正常死亡。
Ⅵ 在中国历史上韩信是怎么死的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屠宰功臣,是历代帝王都采用的手段。韩信是军事家,帮助刘邦打下江山以后,国家安定以后,就失去作用了,刘邦必然过河拆桥,为防止韩信造反,必然要除去韩信及其他功臣。
刘邦灭掉项羽后,就开始排挤异姓王,先后除掉英布、彭越,陈耳。
当他要除掉萧何时,萧何装疯。当他想除掉张良时,张良早已功成告退,逃跑了。张良临跑之前,劝韩信,说刘邦是个小人,只能与他共苦,不能与他同甘。劝他逃走,韩信不听。
刘邦除掉韩信采取三步走,第一步,杀了韩信的谋士李佐车。第二步,把韩信由楚王将为淮阴侯,并压送到京师,看管起来。第三步,以韩信谋反罪名把韩信杀掉。
陈耳造反后,刘邦去平叛陈耳,临走时让吕后办这件事情。吕后找来萧何,萧何为了保全自己,只有协助吕后把韩信骗到未央宫。于是萧何跑到淮阴府,说刘邦请他去开会,实际刘邦已经离开长安,韩信不知道。等韩信到时,吕后宣布韩信谋反。下令斩韩信。
韩信说,高祖赐我四个不死。1、见天不死。2、见地不死。3、见铁不死。4、见人不死。吕后把韩信装进木笼子,用布蒙上笼子,用绳子吊到空中,让宫女用竹签把韩信刺死(古人妇女不是人)。足以证明,一切都是预先安排好的。韩信之死,实为冤案。
韩信至命的错误,1、功高盖主。2、看不透形势,早就应当解甲归田,交权回乡为民 。3、为人高傲不谨慎。
韩信临死时说的明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悔不听张良之劝,我不及张良也!做人要留有后路,做事要留有余地。我悔以晚诶!
Ⅶ 历史上吕不韦是怎么死的
对于吕不韦这个人,没有人会陌生。吕不韦原本是商贾出身,因为辅佐秦始皇登基有功,被秦始皇尊称为仲父,并担任秦国相国一职,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在吕不韦的主持下,他还让府中的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当时间来到公元前239年,当时秦始皇也已经二十一岁了,但是此时朝政大权还是由吕不韦独揽,这让秦始皇非常不满。
不过,吕不韦并不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而是广交宾客,这也让秦始皇非常恐慌。在这之后,秦始皇下令将吕不韦发到蜀地,并写信斥责。后来,吕不韦担心被秦始皇杀,饮下鸩酒自杀了。
Ⅷ 秦桧是哪个朝代的人物怎么死的
秦桧是宋朝人,病死。
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汉族,江宁(内今江苏南京)容人。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康二年(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挞懒信用。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秦桧逃回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次年被劾落职,绍兴八年再相,前后执政十九年,历封秦、魏二国公,深得高宗宠信。绍兴二十五年(1155),秦桧病逝,赠申王,谥忠献。开禧二年(1206年),宋宁宗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秦桧在南宋朝廷内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间,他极力贬斥抗金将士,阻止恢复;同时结纳私党,斥逐异己,屡兴大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Ⅸ 历史上东方朔是怎么死的
看看史记吧.在滑稽列传里.是病死的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版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权子,无信谗言。 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 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 善。”此之谓也
记得采纳啊
Ⅹ 历史上隆科多是怎么死的
他最终为雍正所猜忌,屡遭打击,直至被圈禁而死。
佟佳·隆科多(?—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大臣。在有清一代,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大概只有隆科多一人。
就是这个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
这与他在雍正即位之后飞黄腾达、显赫一时有着直接关系;他最终为雍正所猜忌,屡遭打击,直至被圈禁而死,实际上其根源也在于此。
(10)历史上朝信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隆科多初入仕途,封一等侍卫擢銮仪使,兼正蓝旗蒙古副都统,虽然在康熙四十四年因为属下违法而被罢职,但是没有多久又授步军统领,掌握京师警卫武力。
康熙五十九年,隆科多被提为理藩院尚书,管步兵统领。隆科多在康熙朝后期受到康熙帝重视,康熙帝临终之时,王大臣受顾命者,惟他一人,由此可见隆科多当时的分量有多重。
佟佳氏后妃在康熙朝时,未曾留下一子,因为雍正帝曾经被孝懿仁皇后抚养,与佟佳氏一族算的上亲近,所以在夺嫡之时,隆科多成为了雍正帝不可缺少的助力。
世人皆说:“世宗之立,外得力于年羹尧,内得力于隆科多。”,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隆科多成功辅助雍正帝登基,因为拥戴之功,隆科多在雍正朝初期可谓显赫一时。
初时就袭一等公,授吏部尚书一职,后又以总理事务劳,加一等阿达哈哈番。甚至雍正帝直接称其为“舅舅”,而在清朝被皇帝公开以“舅舅”相称呼的,就只有他一人。
除此之外,雍正帝将其与年羹尧一道,加封太保之衔。“铨选官吏,不经奏请,任意为之,号为”佟选“。”盛极必衰,隆科多当时有多么的辉煌,后来就有多么的凄惨。
雍正三年,隆科多被雍正以“前以隆科多、年羹尧颇著勤劳,予以异数,乃交结专擅,诸事欺隐。”的罪名,撤步军统领职务,并收回先前赐予的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
雍正四年,隆科多家仆牛伦挟势索赇,事发,逮下法司。隆科多因为家仆一案,被罢掉尚书职位。雍正五年,正与沙俄商讨边境问题的隆科多,又因为私藏玉蝶,被逮捕归京,抄没家产。
同年十月,定隆科多四十一条罪状,判处监禁。后在圈禁之地去世,其子皆被撤职发配。显赫一时的佟佳氏,就这样湮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