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届春晚从哪一年开始
第一抄届春晚从1983年开始。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 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已故)、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届春晚的服装尽显浓重的时代气息。
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身着红色的连身裙,乌黑的披肩发,凸显出年轻、朝气,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特有的质朴笑脸。而男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这台晚会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不过,当李谷一唱完《乡恋》之后,立即引起“讨伐之音”。
⑵ 春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春晚正式开办于1983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春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综合性文艺晚会。起源于1979年, 正式开办于1983年 ,2014年被定位为国家项目 。
晚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 。
晚会于每年除夕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少儿频道等现场直播。
(2)春晚历史什么时候有的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晚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已故)、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一连唱了6首歌。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乡恋》在该届晚会上被解禁。
1984年,晚会让观众们认识了“小品演员”这一工种。马季在台上四处吆喝“宇宙牌香烟”;接着是陈佩斯被朱时茂折磨得一碗接一碗地吃面条;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内地观众了解到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蒋大为也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1985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将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但当年电视技术不足以支持,整场晚会拖了6小时才完成,事后晚会遭到了媒体的批评。央视于该年3月2日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并表示:“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⑶ 春晚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
1983 春晚诞生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版马季(已故)、姜昆、王景权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届春晚的服装尽显浓重的时代气息,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身着红色的连身裙,乌黑的披肩发,凸显出年轻、朝气,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特有的质朴笑脸。而男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这台晚会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不过,当李谷一唱完《乡恋》之后,立即引起“讨伐之音”。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乡恋》被描绘成“靡靡之音”,再加上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因此,才出现“讨伐之音”这种现象。
⑷ 春晚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年三十晚上20:00。
《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播版出的晚会,由杨东升权执导 。晚会采用“北京主会场+各地分会场”的模式,在河南郑州、粤港澳大湾区两地设立分会场。
北京主会场由任鲁豫、尼格买提·热合曼、佟丽娅、尹颂、张舒越共同主持,郑州分会场由张泽群、马跃、庞晓戈、米娜共同主持,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由陈星、胡杏儿、刘中志、许鲁南共同主持。
晚会以“共圆小康梦 欢乐过大年”为主题,荟萃多种艺术形式,集聚文艺名家的精彩表演,一如既往地在除夕夜陪伴观众辞旧迎新、守岁纳福。
整台晚会突出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呈现形式新颖多样,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艺术展示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生动场景,形象表达全球华人思乡爱国、心心相依的深厚情怀,激发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力量。
⑸ 春晚历史上播出开始时间,以及总的晚会时间有哪几次大的调整
如果是按照时间来说的话,一直都没有改变
总导演:黄一鹤说过,那时做春晚,为了让观众开心地回笑起来,答他请来了生理专家和心理专家:"我们请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一起帮我们研究,观众看一个节目看多久会疲惫。"黄一鹤说,“看每次笑他们会笑多久,连续笑多久他们会感到疲惫。我们根据观察测试出来的数据,来编排节目,让观众笑而不累。”所以从第一次到现在都没有调整过.
⑹ 春晚的历史是啥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 当时的春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已故)、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
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一曲《乡恋》让无数人留下深刻印象。首届春晚的服装尽显浓重的时代气息,主持人之一的刘晓庆身着红色的连身裙,乌黑的披肩发,凸显出年轻、朝气,还有上个世纪80年代特有的质朴笑脸。
而男主持人大多身着中山装,还有卡其布的工装,偶尔也会见到西装,但不打领带。这台晚会虽然略显稚嫩,但却是中国电视节目跨出一大步的标志。
1984年春晚是第一次采用直播形式的春晚,在那个时候如果家里有台电视,那算得上是富人家了,基本上春晚当天有电视的人,家里都是满屋子的人,那时候的气氛也是很是热闹。
广义上的春节联欢晚会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由张骏祥任总执导,谢晋、林农、岑范、王映东任导演、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
根据影片内容显示,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现场直播了当时的演出。当时的很多大师都曾经出镜,如越剧大师徐玉兰、王文娟、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巴金、表演艺术家赵丹等人。
央视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9年除夕开始播出。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正式播出。
起初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每年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在其第一套节目直播的综艺晚会,后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央视英语新闻频道、央视西班牙语国际频道、和央视法语国际频道都会同步直播。
(6)春晚历史什么时候有的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1983年 第一届春晚成功举办。标志着“春晚”这个新生文化事物的诞生。从此,中国老百姓有了看春晚这个“新民俗”。
1984年 吃面条小品语言节目正式与观众见面。春晚进入陈佩斯时代。1985年 春晚搬到北京工人体育场。由于技术所限,晚会最终失败。央视还在后来的新闻联播中特别道歉。
1986年 央视春晚进入成熟期。各种表演形式基本已经定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1990年 凭借小品《相亲》,赵本山第一次在春晚亮相。1996年 首次实现三地同时直播(在西安、上海、北京设立分会场) 。1998年 春晚正式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直播。
2000年 春晚舞台开始大改造,采用圆形舞台。2001年 舞台在2000年的基础上修改。2002年 春晚舞台采用长方形舞台。并且第二次使用分会场。(另外5个会场设在上海、深圳)
2003年 在2002年基础上修改,增加了两块大屏幕。2004年 继续使用圆形舞台。2005年 春晚迈出了改革步伐。“开门办春晚”初见成效。另外,春晚舞台有所简化,主体使用LED大屏幕。
2006年 大屏幕的面积增大,呈长方形。舞台进一步简化。2007年 采用高清晰LED大屏幕。2008年 舞台进一步简化。大屏幕旁边的8个立柱上面也铺设了LED屏幕。 在央视大楼外部也呈现特殊动画效果。2009年 春晚舞台借鉴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高科技“卷轴”,为观众呈现震撼性的视觉感受。
2010年 随着CCTV高清频道的开播,春晚实现高清直播。2011年 取消中插时段广告和语言类节目植入式广告,保障语言类节目纯粹性。2012年 地面、顶棚、侧面以及舞台上的背景墙使用LED屏幕,整个舞台地面由几十块LED屏组成,可单独升降,还可随意搭建多种形状。
2013年 在舞台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虚拟技术,突出3D效果。2014年 小彩旗作为“时间使者”,贯穿整场晚会,在主舞台旁边连续旋转4个小时。2015年 出现春晚史上第一个吉祥物“阳阳”,运用国外动画电影中的动作捕捉技术,将真人模拟和动画结合。
2016年 坚持“三不用”原则,即不用低俗媚俗节目,不用格调不高的节目,不用有污点和道德瑕疵的演员。2017年 晚会首次结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备播区4个花絮机位见证了演员们化妆和排练的瞬间。2018年 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演员、歌手、舞蹈家等,超过50人,占演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⑺ 央视春晚是从哪一年开始举办的
1983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成功举办。1983年的春晚还没有专业的主持人,赵忠祥当时只是简短的报个幕。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组成了最早的一届春晚“主持天团”。
节目背景
春节联欢晚会是现代媒体和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绝非偶然。1979年,中央电视台录制、播出了“茶座式”晚会,名为“迎新春文艺晚会”,执导晚会的是邓在军以及《西游记》的导演杨洁。不过,因为1979年全国的电视机不过485万台,没有产生社会影响。
1983年,中国的电视业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快速发展的阶段,电视业的快速发展,电视的普及,为春晚的产生提供了技术前提和保障。
而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但文化生活始终较为匮乏,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少,娱乐方式较为单一。基于此,中央电视台借助电视手段向全国人民演绎了春节这样一个隆重的文化事件,为全国人民奉上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从第一届春晚开始,春晚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从总体上说,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春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枝独秀、独占鳌头,到90年代的在探索中成长壮大,至新世纪的日趋成熟,接受巨大考验。
固定的收视时间,相对稳定的节目形态,有助于观众产生收视惯性。春节联欢晚会历经近30载的积淀,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春晚模式”,打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
春节作为中国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认同情怀,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中华文化传统的深邃厚重。
欢乐、平安、幸福是所有华人的共同心愿,春晚将这些心愿通过节目所承载的文化体现出来,满足了受众的需求。中央电视台选择除夕夜这一特别的日子,举办举国同庆的节日晚会,自然将“团结”、“欢乐”、“祥和”作为其不变的主题。
人民网 央视春晚走过35载
⑻ 新中国最早的“春晚”,是在什么时候
现在人们通常将1983年作为央视春晚元年。但其实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并非新中国影像史上的第一台春节晚会。
大合唱《向社会主义前进》领唱:周小燕
再次,《春节大联欢》体现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宣传教化功能。比如在儿童合唱《我们为你们歌唱》表演过程中,影片穿插了对过去一年国家工农业领域新成就的介绍,以此鼓舞全国人民的工作热情。但在具体节目中,春节的民俗特色却被淡化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最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晚会节目还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报告员郭振清介绍说:
今天晚上的节目还要播送到全国。(镜头转到转播台,穿插听众在不同地方收听的场景)现在在全国的各城市里和农村的俱乐部里,在国防的前线,在少数民族的帐幕里,从水天雪地的长白山,到海南岛的椰子林里,都有人在收听晚会的节目,和同志们在一起共同欢度这个春节。
《春节大联欢》以全国广播的传播方式形成在场与共时效应,产生对不同地域人群的凝聚作用,可以看做是春晚仪式思想的萌芽。
主创人员意图通过全国广播的形式召唤更多的收听群体,在共同的场域内同步感受春节大联欢、民族大团结氛围。但在传播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电视尚未进入大众生活之前,这种仪式观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是有限的。
⑼ 春晚最早是几几年开始的
正式开办于1983年。
历史——
1983年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从此每年农历除夕北京时间晚8时(早期曾经在8点之前开始播出),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节目时间持续4小时10分至5小时左右,直到凌晨1时。
节目最后以《难忘今宵》合唱结束(此曲是为1984年春节晚会创作的,后被1985、1986、1990晚会作为结束曲,并从1990年沿用至2011年,2012年改为《天下一家》,2013年又改回)。
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创了很多先例,比如设立节目主持人、实况直播、开设热线电话等,这些创新先例成为日后春晚一直沿用的“规矩”。
(9)春晚历史什么时候有的扩展阅读: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央视猪年春晚,癸亥年春晚是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于1983年2月12日农历除夕为庆祝猪年新年举办的综艺性文艺晚会,于当晚20:00播出,是首届现场直播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此次春晚总导演由黄一鹤、邓在军担任,主持人由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共同担任。
首届春晚就采取了开放式的做法,有四部热线电话,观众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演员演出节目。另外,晚会还首次加入了远程有奖问答环节,以写信的方式进行,所有参加者应当在大年初一之前,栏目组收到信件后才能参与。
限于当时的条件,这是一台青涩简陋的晚会,而姜昆在晚会上扮演了很多角色,包括演员、主持人以及场务人员。但就是这个相当原生态的晚会开启了一个演艺界的一个新时代,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大陆公众过春节的方式。这次春晚令人印象深刻的节目是李谷一演唱歌曲《乡恋》,她也是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
⑽ 春晚发展史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亮相。晚会没有专门的主持人,马季(已故)、姜昆、王景愚、刘晓庆成了首届春晚的当家。而李谷一则成为了春晚演唱曲目最多的歌手,一连唱了6首歌。被视为“靡靡之音”的歌曲《乡恋》在该届晚会上被解禁 。
1984年,晚会让观众们认识了“小品演员”这一工种。张明敏一曲《我的中国心》,让内地观众了解到港台歌曲也不光是“靡靡之音”;蒋大为也演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而由李谷一演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的《难忘今宵》也成为了每年春晚的固定结束曲 。
1985年,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把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体育馆,但由于电视技术不足以支持,整场晚会拖了6小时才完成,事后晚会遭到了媒体的批评。央视于该年3月2日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并表示:“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
1986年,蒋大为演唱了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全中国广为传唱。陈佩斯和朱时茂则继续搭档,推出了另一个让人捧腹的小品《羊肉串》,批判了部分不良商贩的丑恶嘴脸。从该年起,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不少小品和相声成为街头巷尾口口相授的段子 。
1987年,有着一半中国血统的高大歌手唱费翔演唱了《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叶丽仪的歌曲《送给你的太阳》朗朗上口。相声有马季、赵炎等人合说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姜昆、唐杰忠表演的《虎口遐想》演绎了一出新版“虎口脱险”。
1988年,相声《巧立名目》内容并不特别出色,但台词“领导,冒号”逗坏了观众。毛阿敏的《思念》登陆春晚。而赵丽蓉也在该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她与游本昌演出了小品《急诊》。而陈佩斯和小香玉的小品《狗娃与黑妞》也赢得了掌声。
1989年,赵丽蓉和侯耀文合作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韦唯演唱《爱的奉献》打出感情牌,晚会给了各方面的包装与支持。潘安邦献唱的《跟着感觉走》受到观众的喜欢;而童声演唱的《歌声与微笑》也为儿歌创作注入活力;小品《懒汉相亲》让大家记住了宋丹丹 。
1990年,晚会采用分组“擂台赛”的方式来调动观众的热情。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相亲》。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岳红和巩汉林的《打麻将》、严顺开和黄宏的《难兄难弟》也都各有风格。宋祖英演唱了一曲《小背篓》。
1991年,一首令人听了想哭的《我想有个家》,让观众熟悉了一身黑装、像男孩子的台湾歌手——潘美辰。香港歌手甄妮带来一曲《鲁冰花》则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赵本山小品《小九老乐》反映了“怕老婆”的婚姻家庭新现象。陈佩斯的《警察与小偷》、黄宏的《手拉手》等也反映了社会的多彩。
1992年,台湾组合小虎队、红孩儿登上春晚,“探戈就是趟啊趟着走,三步一摇两呀两回头”也是晚会的经典台词之一。《妈妈的年》里,赵丽蓉和巩汉林的合作开始了一对“母子”搭档的黄金岁月。唐装与西装的搭配加之色彩的变化,处处体现了春晚举办以来,观众对服装的重视。
1993年,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为晚会的亮点,他用“一张旧船票”登上了春晚这艘通往成功的大船。姜昆、唐杰忠表演的《楼道曲》,侯跃文、石富宽的《侯大明白》都成为日后大家点播率很高的相声段子。严顺开主演的小品《张三其人》把春晚的小品从一昧搞笑过渡到关注普通小人物的生活 。
1994年,小品《打扑克》把市场经济大潮下正在发生变化的人与事都牵出来溜了一遍,令观众捧腹。“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宋祖英以委婉的歌声,用教室、黑板、粉笔、讲台等意象深情赞颂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 。
1995年,晚会有个不算节目的节目,就是看看母亲河,请10几位在黄河流域有代表地区的群众用当地特色的器皿盛满黄河水样,把沿黄河不同河段取来的99瓶水排列成一幅黄河走向示意图。同时请到孟庭苇现场演唱了《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邀请刘德华演唱了《忘情水》。
1996年,郭达和蔡明搭档演出的《机器人趣话》而潘长江在该年正式登陆春晚,以一部音乐小品《过河》,让观众记住了身材不高、留着特殊发型的“豆包”。该年港台歌手反响平平,叶倩文几乎延迟一年演唱了《我的爱对你说》。
1997年,香港终于要回到祖国的怀抱,春节晚会里自然也少不了相关题材。董文华唱响了《春天的故事》,孙国庆、彭羚唱起《公元1997》,为香港回归,献上自己的一片心意。魏积安、高秀敏的小品《柳暗花明》推出“中国猛男”一词,并获晚会语言类节目三等奖。
1998年,《相约一九九八》的成功,除了旋律动听、歌词清新外,还要归功于王菲、那英两位歌手的支撑。范晓萱的《健康歌》带动中国人一起“屁股扭扭”。刘欢的《好汉歌》随着电视剧《水浒传》的热播而登上春晚。刘德华、张信哲、毛宁等两岸三地的歌手则演绎了歌曲《大中国》。
1999年,晚会让歌曲《常回家看看》广为传唱。依照央视访谈类节目《实话实说》为原型创作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成为了众多观众心目中最好的春晚小品之一。该年的春晚服装在搭配上有特色,晚礼服配唐装的搭配方式 。
2000年,冯巩相声《旧曲新唱》加入了诸多音乐元素,令观众耳目一新。该届春晚邀请的港台艺人众多,如张惠妹、林心如、黎明、谢霆锋等。赵薇成为了众多的主持人之一;而林心如也和崔永元上台演唱了《溜溜的她》。章子怡是晚会开场歌舞《把春天迎进来》的演唱者。
2001年,晚会反映了全球华人对21世纪的期待。小品《咱也试一把》、歌曲《大家一起来》都反映了中国人对北京申奥的激情;姜昆相声《踩脚》情节荒诞、直击社会热点,令人回味;黄宏、林永健的小品《家有老爸》反映了“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生活状况。
小品《红娘》、相声《戏迷》等在内容中加入了诸多戏曲元素。“千斤组合”在0点报时之前压轴出场,是该届春晚的亮点。“大忽悠”一词经过赵本山在小品《卖拐》中的演绎,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2002年,与“马”密切相关的很多内容自然反映在了该届晚会中。小品《卖车》中。李阳的歌曲《大家学英语》反映了申奥成功后,在全中国的“学外语热潮”。晚会继1996年央视春晚以后,再次启用了分会场。除央视总部主会场外,还在深圳设立了分会场 。
2003年,出自普通家庭的歌曲《让爱住我家》是该届春晚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唱出了普天下所有家庭的心声。尤其是一家四口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亲情,令人向往。因为在信息时代里,观众有时会忽略“情” 。
2004春晚由袁德旺执导,也是他最后一次执导春晚。该届春晚节目的反响普遍不佳,周杰伦的《龙拳》像杂耍,沙宝亮不唱《暗香》而唱《唐人街》,赵本山在小品《送水工》里演他不擅长的悲情,但小品颠覆了赵本山一贯的表演风格。
2005年开始,央视实行“开门办春晚”:通过众多渠道、面向全中国以及世界征集节目。众多来自民间的节目登上了舞台,使央视春晚与普通老百姓拉近了距离。邰丽华和她的20位聋哑姐妹在4位手语老师的指挥下表演舞蹈《千手观音》。
2006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布仁巴雅尔创作,并由他和妻子乌日娜以及7岁的小侄女英格玛上台演唱的《吉祥三宝》清新自然。小品《说事儿》继续了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赵本山与宋丹丹这对“夫妻”自上了央视《实话实说》节目后,双双登上当地日报头版,两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2007年,晚会中赵本山小品《策划》情节搞笑,结尾出乎意料、耐人寻味。而赵本山当然又不负众望地拿下“小品王”称号。打工子弟的诗朗诵《心里话》更是感动了中国 。
2008年,晚会以歌舞《飞向春天》作为开场,其中诗朗诵《温暖2008》作为一个临时添加的节目,成功地实现了化“寒冷”为“温暖”。在春晚的许多节目中,民俗意义上的春节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之中,把个人的、家庭的情感升华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
2009年,夺取抗震救灾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等大事,都以板块方式在春晚一一重现;歌曲《中国之最》把中国的“地理之最”与中国人民通过勤劳智慧勇敢;《水下除夕夜》、《吉祥三保》等小品反映了社会各个职业人群的生存状况,贴近生活;
由《天地吉祥》等歌舞节目和灾区人民视频拜年等组成的晚会抗震救灾板块,让观众回想起“512地震”后难忘的日日夜夜 。
2010年,“小虎队”在春晚重返荧屏,王菲复出演唱李健的《传奇》。在近景魔术《千变万化》中,刘谦也让观众大饱眼福。语言类节目反响平平,而且广告植入现象严重。郭冬临小品《一句话的事》贴近现实生活、冯巩相声剧《不能让他走》关注社会热点,且引用了网络流行语。
2011年,赵本山、小沈阳师徒的表演依然成为整场演出中获得掌声和笑声最多的节目。除了赵本山的小品,整场晚会的语言类节目笑点大部分都来自网络,如“神马都是浮云”、“小月月”、“常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杯具”、“让芝麻飞”等。
2012年,晚会围绕“回家过大年”的主题,以“龙年”、“家”、“春晚三十年”、“天下一家”四个板块,为观众呈现一个温暖、祥和、欢乐、喜庆的一晚,同时以“春晚30年”为主线,引发观众共鸣。表演形式取消民歌大联唱,增大歌舞杂魔类节目比重,
没有任何形式硬广告和植入广告,取消了念贺信贺电环节和敲钟环节 。
2013年,晚会以“新春中国”为主题,分为“新春到”“新喜来”“新意展”和“新篇开”四个节目群。坚持“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节俭办春晚”,在舞台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虚拟技术,提升艺术视听效果。宋祖英联手《我心永恒》演唱者席琳迪翁,两人带来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
2014年,晚会以“欢乐祥和迎新春,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唱响“梦想”的时代主旋律。艺术风格上,晚会定位于“真诚、温暖、振奋、欢乐”,围绕着“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更加强调晚会的联欢属性。快板、曲艺、戏曲等传统综艺元素被放大和强调 。
2015年,晚会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以 “吉祥过大年”、“团圆话家常”、“家和万事兴”、“中华全家福”四个节目群的结构方式,与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共同分享一年来的国兴盛世、家有喜事。使用一号和二号(1000平方米)两个演播厅,提升观众观看体验、便于演员贴近观众。
同时也设计了吉祥物“阳阳”,同时,刘德华、井柏然主演电影《失孤》的主题曲《回家的路》也成了晚会的预热宣传曲,刘德华现场演唱 。
2016年,晚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通过歌曲、舞蹈、小品、杂技、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回顾建设小康的可喜成就。晚会设立福建泉州、陕西西安、广东广州、内蒙古呼伦贝尔4个分会场,以实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的创作基调。
2017年,春晚以“大美中国梦,金鸡报春来”为主题,通过“欢乐中国年”“奋进中国人”“温暖中国情”“大美中国梦”4个篇章,在轻松愉快和欢声笑语中,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春节过年氛围。采用了上海、四川凉山、广西桂林、黑龙江哈尔滨四个分会场和央视主会场同步直播 。
2018年,晚会延续2016年、2017年两届春晚设立分会场的传统,除央视1号演播厅主会场外,四大分会场分别是广东珠海、山东泰安、海南三亚、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
2019年,晚会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分会场的数量由四个缩减为三个,分别是: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广东省深圳市、吉林省长春市 。全方位的科技驱动和技术创新是晚会的两点,在4K、5G、VR、AR、AI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实现了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4K高清视频结合VR技术向全国转播分会场节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