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怀来县鸡鸣驿乡的来历
怀来县鸡鸣驿乡的来历:
鸡鸣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偏西北洋河北版岸的鸡鸣山下,又权称鸡鸣山驿。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鸡鸣驿是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
由于鸡鸣驿地处交通要道,在担负军、民驿站的同时,也成为商家的兴聚之地。当年的鸡鸣驿商贸发达、文化繁荣。大街两旁,店铺林立,买卖兴隆。驿中有当铺6家,商号9家,油铺4家及茶馆、马车店等,还有寺庙多座。其中永宁寺距今800余年,是驿城中最早的建筑。从寺庙的规模和布局可以看出当时鸡鸣驿是儒道佛三教会聚于一城。
村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现在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
Ⅱ 鸡鸣驿的大事记
■1982年9月,鸡鸣驿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怀来县文物部门按原样修复鸡鸣驿城四扇城门。■1990年,河北省文物局主持抢修东、北两面城墙和西城墙局部。
■1995年8月,原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两枚纪念邮票《古代驿站》,其中一枚即为鸡鸣驿。
■1999年,对城内城隍庙、财神庙、龙王庙进行局部抢修性维修。
■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鸡鸣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怀来县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制定《鸡鸣驿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规划分3期用10年时间,完成修缮工作。
■2003年,鸡鸣驿城被位于美国的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列为100处世界濒危文化遗产之一。
■2005年,再次被位于美国的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列为100处世界濒危文化遗产之一。
■2005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联合命名鸡鸣驿城所在的鸡鸣驿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6年6月,怀来县启动旅游项目专项建设资金50万元,同时政府财政拨款50万元,后又有企业捐赠600多万元,对鸡鸣驿城进行了第一次全民抢修工程。
■2008年12月12日,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鸡鸣驿城保护工程现场举行了“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仪式”。按照规模宏大的规划,今后3年,将有5亿元的资金注入鸡鸣驿的开发和保护——— 2009年,修复城墙;2010年,修复城内文物、建筑;2011年,进行开发。
■2013年11月,怀来县鸡鸣驿入选国家古村落保护试点。
■2014年8月,“中国鸡鸣驿邮驿博物馆”和“驿文化主题邮局”正式落成。
Ⅲ 探讨鸡鸣驿古城的形成,发展与哪些因素有关系。鸡鸣驿站为什么不能沿用至今❓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专,是一处建于明代(属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
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据专家考证,鸡鸣驿城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Ⅳ 鸡鸣驿的发展
邮驿事业的发展,给鸡鸣驿的各项建设都带来了契机,经济、文化繁荣,商贾云集,庙宇辉煌,公馆宏伟。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鸡鸣山庙会和腊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个集日,更是满街摊贩,大唱庙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直至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汰驿站,开办邮政”,鸡鸣驿这座古驿站才完成了它的历史重任。现今,无论从旅游还是从文物角度上看,鸡鸣驿这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古城仍不失当年风采,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它的城墙,除西城墙中部有段塌陷外,其余均整齐地矗立着,棱角分明,不歪不倾。它的城门,拱洞高耸,宽厚的大门洞开,门上镶着的铁板、铁钉依然牢牢紧钉在门上。城内的佛、道教寺庙和驿站其他建筑,不少仍保存完好。专供过往官员、驿卒就餐住宿的“公馆院”即驿馆,是一座明代建筑,这座三进院落的北屋,隔扇木插销头做工考究,各个木插销头分别刻有琴、棋、书、画、荷、莲、蝙蝠、蝉等不同的形象,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别有情趣,反映出中国古代匠人的高超工艺。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仓惶西逃时,曾在鸡鸣驿城内下榻,现其下榻的古建筑和遗址尚存。
在广泛宣传的同时,完成了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 ,由清华大学制定的鸡鸣驿城文物保护规划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评审,为古驿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家将投资2300万元用于古驿站的保护开发。
Ⅳ 鸡鸣驿的历史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至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把总署、公馆院、马号等建筑,还有戏楼和寺庙。距下花园五公里有一座山原名叫磨笄(jī)山。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恃其英武征辽,尝过此山,曾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一个帝王可以改变历史,改变一个地名更是颐指之间的事情。于是这座山从此叫鸡鸣山。于是在京张公路旁这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成为一系列传奇的发源地。
传奇英雄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又为鸡鸣驿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设置驿站。到忽必烈时,全国(不包括蒙古地区)已建有站赤1496处,其规模远超汉唐。
鸡鸣驿始建于何年未有确切记载。但它是中国古代邮驿功能最全的驿站,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交通与邮驿地位。蒙古语称驿站为站赤。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凡在属国,必置传驿。星罗棋布,脉路贯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置邮而传者,未有重于此者。凡站,路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在辽东地区的站赤甚至备有狗站。不但如此,元代的站赤有非常具体而又详尽的规定。而且几乎每朝对站赤的规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补,驿站的功能日趋完善。
例如元世祖时燕京至开平府、至京兆,设急递铺,每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关于所传件都有详尽具体的规定:
……其文字本县官司绢袋封记,以牌书号。其牌长五寸,阔一寸五分,以绿油黄字书号,若系边关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锁,于上重别提号及写某处文字,发遣时刻以凭照勘迟速。其匣子长一尺,阔四寸,高三寸,用黑油红字书号……感觉就像特快专递与加密急件。
到了英宗至治三年,对急递铺的规定更为细密:……凡铺卒皆腰革带,持枪、携雨衣,赍文书以行。夜则持炬火,道狭则车马者,负荷者,闻铃避诸旁,夜亦以惊虎狼也。响及所之铺,则铺人出以俟其至。囊板以护文书不破碎,不襞积,折小漆绢以御雨雪。不使濡湿之。及各铺得之,则又辗转递去。如此规范如此严格,令人叹为观止。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这样形容元代驿站: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三十迈耳,必有一驿……合全国驿站计之备马有三十万匹,专门使用。驿站大房屋又一万余所,皆设备妍丽,其华糜情形使人难以笔述也。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鸡鸣驿站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在东、西城墙偏南处设东、西两座城门,门额分别为“鸡鸣山驿”、“气冲斗牛”。门台上筑两层越楼,上面城墙均筑战台。北城墙中部筑玉皇阁楼,南城墙中部筑寿星阁楼,两座阁楼遥相呼应。城下的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宫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可以想像,当时每日马铃声声,飞尘滚滚,身穿邮服、腰挂“火印木牌”的驿卒,乘骑传递,风风火火,昼夜不停,何等热闹。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为加强驿城的防御,对城垣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在城东南角城墙上筑角楼魁星阁一座。为防止山洪浸侵,又于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
Ⅵ 鸡鸣驿古城怎么样
离北京不远,只抄有120多公里。走高速,若是不堵车的话,最多一个半小时。但八达岭一向是堵车的,所以照着两个半小时开,京张高速有“鸡鸣驿”出口,出口右转不用一公里,就看见城墙了。虽然饱经岁月磨砺但依旧巍然挺立城门,把我们带回那遥远的年代。鸡鸣驿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值得去看。
Ⅶ 鸡鸣驿的景点概况
目前在北京周边地区鸡鸣驿是规模最大的一座驿站,它始建于明代初期,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驿站,鸡鸣驿也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有500年历史鸡鸣驿城墙为正方形,每边约300米长,城墙为青砖砌垒,内夯黄土,墙高达十五米,上面垛口,四周城墙基本保持原样,个别地段有坍塌,城墙上现保存有东西两座城门,其间通有大道,可供人马车辆出入。城内有一些老房,住有人家。
从远处望去,几百米高大的鸡鸣驿古城墙矗立在尘土飞扬的公路边,灰突突地尽显岁月的沧桑。东去西来的汽车匆匆忙忙驶过它们的身旁绝尘而去。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就是这几段破败的不起眼的城墙把数百年的历史与现代相隔在咫尺之间。翰海蓝天,金光普照。东城墙、东门上的楼阁以及远处湛蓝色背景下的高大的鸡鸣山都沐浴在柔和的金色晨曦之中。而那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筋脉清晰,和泰安祥。稳稳地端坐在鸡鸣驿城身后,圣洁而又庄严,护佑着这座同样历经沧桑的古城。这座古城巍峨而又庄严,于苍凉之中透着生机。
从一面破败的巨大的影壁旁下坡走进瓮城,穿过深深的门洞,沿着一条坡道拾级而上,是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楼阁:立柱依然挺拔、依然结实,但那顶子上的木板条和椽子显然已经历数百年风吹雨打,似乎再难以承载历史的重负,斜垂下来,有的摇摇欲坠。但轻易不肯离开那已然坚守数百年的位置。在茫茫宇宙中,这些城砖楼板只不过是尘埃微粒,但它们似乎在向人们昭示它们曾经的辉煌。
从城楼向下望,一条宽约十五米的大道直通西门,笔直宽敞,无遮无拦。可以想见当年驿卒夜持炬火、飞马传驿,行人避让,铺人出俟的紧急壮观的情景。西城门上有一个同样高大的城楼,远远望去格外有味道。
晨霭笼罩中,那些黄的土坯房和灰的、红的瓦楞房顶,那在城的上空飘荡的炊烟,那间或伸出的老树枝桠,都显得苍凉、神秘而充满诱惑。进入城中,恍如隔世。全不像一个城,倒像一个古老的村庄。许多院子断壁残垣,衰草离披;有的小院柴门轻掩;有的房子已经倾斜,那残破的窗棂里,历史似乎瞪着深邃的眼向外张望。城里一直静悄悄的,很少人走,更见不到年轻人。这里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老城。
对于出身名门望族的人,岁月可以磨蚀其容颜,但却改变不了与生俱来的的气质与精神。鸡鸣驿就是如此。在城中央西偏北的一处明代砖木结构的古建筑让我领略了古驿站的沧桑风采。北房已被房主按照自己的意愿稍事修葺修,但风采依旧。旁边的西厢房于陈旧之中透着古朴和自然。它似乎是这个古代驿站几百年雨雪风霜的见证人,又像一个古稀老妪,虽然满面风尘却遮挡不住昔日的美丽。
接下来的城东另一处古建院子里的建筑遗址形制以及整体面貌保存完好,窗棂无一处缺损。屋里从房顶到所有木构件无一不是古色古香。因为有人居住,于古气之中平添许多温馨。
这两处古建筑被当地人指为驿丞署或公馆院,但未有权威机构的确认。
离它不远的武庙(泰山奶奶庙)保存较为完好。那个前廊很别具一格。里边壁画麒麟送子状元及第等皆清晰可见。抬头仰望,横梁上一行小字用长焦拉近依然难辨清,后来冲洗出来才看出上书]大清乾隆q次丁未仲夏月本堡武生孟年。(]:音shi 时的异体字)算来应该是1787年。但那横梁上的彩画色彩依然那么鲜艳,那龙身上的金箔熠熠闪光,仿佛是在半年前才画上去的。据看庙的人说,文革之中为了免遭破坏,有人在壁画上抹了一层泥巴。这些历史遗迹能幸免遇难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位于城中间的一条只可一人容身的狭窄的胡同里深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的传奇故事: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到鸡鸣驿落脚,在一个姓贺的人家住了一夜。《清史》记载:……已未,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联兵陷京师。庚申,上奉皇太后如太原……乙丑,次鸡鸣驿。驿城中两处禧、禧接福的砖雕都含蓄地映带出这段历史。想来有关慈禧住贺家大院的故事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且那段历史据今不过百余年。
一块被土埋住的拴马桩,扒开土,那上面刻的千c佳城阳文楷书字体清晰可见。只因太重而无法得知确切年代。和这个拴马桩一样,透过散落在鸡鸣驿城内一些建筑构件的只鳞片爪,都可以窥见鸡鸣驿往昔的繁华。鸡鸣驿采风给人的印象是那样原始而又真实,它把历史定格在一个久远的时代。而那些 残砖断瓦、危楼险墙传达出的信息,则帮助人们解读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的历史,了解它的沧桑之变。
成吉思汗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并不只识弯弓射大雕。他率领千军万马横扫欧亚大陆,在留下史诗般英雄传奇的同时,又把神话从马背演绎到陆地上。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遍及全国的驿站反映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吸纳汉民族政治文化的积极举措。粗览唐宋元明清史,元代对驿站的记述最为详尽具体。这个骁勇强悍的民族,又以其精细缜密的思考,在唐宋驿站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完善,为中国现代邮政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Ⅷ 鸡鸣驿城的历史文化
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水经注》里说,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地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鸡鸣山。《明·一统志》里则说,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
鸡鸣驿所处的驿路,也就是它旁边110国道的前身,早在先秦时代就以“上谷干道”闻名于世,这条千年古道,碾过汉武帝北击匈奴的滚滚战车;见过李自成大顺军攻取京城遮天蔽日的军旗;听过康熙帝剿灭噶尔丹的战马嘶鸣。这条古道不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当然,古道也曾送走过仓惶逃难的慈禧和光绪。这条古道上有很多著名的城镇和驿站,而第一大站就是鸡鸣驿城。当时的鸡鸣驿,在担负军、民驿站的同时,也成为商家发聚之地。据驿城里很多现存的碑刻记载,该驿在最繁华时仅当铺就有6家之多,同时还有商号9家、油铺4家及茶馆、车马店等等。
驿站在中国历史上曾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古代时传递消息和发放官文都用快马,后因马的体力和奔跑的距离都很有限,要完成数百公里的传递不得不中途换马,所以就在沿途建立许多马站,后来这种马站又演变成接待过往官员、商人的临时驿站,同时完成传递信息和邮件,也起着军事城堡的功能。可以说驿站在古代起着现代邮局和军事基地的作用。目前在北京周边地区鸡鸣驿是规模最大的一座驿站,它始建于明代初期,也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驿站,鸡呜驿也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有500年历史鸡鸣驿城墙为正方形,每边约300米长,城墙为青砖砌垒,内夯黄土,墙高达十五米,上面垛口,四周城墙基本保持原样,个别地段有坍塌,城墙上现保存有东西两座城门,其间通有大道,可供人马车辆出入。城内有一些老房,住有人家。
Ⅸ 河北鸡鸣驿古城几A
河北鸡鸣驿古城没有评为A级以上风景区。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是一处建于明代(1368年-1644年)的驿站遗存。
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据专家考证,鸡鸣驿城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9月,鸡鸣驿城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怀来县文物部门按原样修复鸡鸣驿城四扇城门。
1990年,河北省文物局主持抢修东、北两面城墙和西城墙局部。
1995年8月,原国家邮电部发行一套两枚纪念邮票《古代驿站》,其中一枚即为鸡鸣驿。
1999年,对城内城隍庙、财神庙、龙王庙进行局部抢修性维修。
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鸡鸣驿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7月,怀来县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制定《鸡鸣驿城文物保护总体规划》,规划分3期用10年时间,完成修缮工作。
2003年,鸡鸣驿城被位于美国的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列为100处世界濒危文化遗产之一。■2005年,再次被位于美国的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列为100处世界濒危文化遗产之一。
2005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联合命名鸡鸣驿城所在的鸡鸣驿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6年6月,怀来县启动旅游项目专项建设资金50万元,同时政府财政拨款50万元,后又有企业捐赠600多万元,对鸡鸣驿城进行了第一次全民抢修工程。
2008年12月12日,国家文物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鸡鸣驿城保护工程现场举行了“鸡鸣驿城抢修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仪式”。按照规模宏大的规划,今后3年,将有5亿元的资金注入鸡鸣驿的开发和保护。
2009年,修复城墙;2010年,修复城内文物、建筑;2011年,进行开发。
2013年11月,怀来县鸡鸣驿入选国家古村落保护试点。
2014年8月,“中国鸡鸣驿邮驿博物馆”和“驿文化主题邮局”正式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