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里所有皇帝年号
你在新华字典的最后几页找,上面有的
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叫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建元”。
在汉武帝之内前,中国的纪年只容有年数、没有年号,史家以王号纪年。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其中:建元为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35年。
Ⅲ 年号是什么及年号的由来.
历史的标志--年号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西汉以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某某帝的某某年。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渐改变了纪年的方式。
我国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汉武帝开始,正式建立“年号”作为制度传袭下来。年号实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建“年号”,即称为改元,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为止。辛亥革命后,所用的民国岁次和袁世凯的“洪宪”仍留有年号的遗迹。(杨颖升)
年号的起源和命名
年号是历代帝王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纪元”亦称建元,是纪录年度之始。西汉以前,一个皇帝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既不改元,又无年号,一元到底,概称XX帝的XX年。王号纪年比年号纪年方便一些。彼时,承袭王位者,也只采用王号纪年,不建年号,如周惠王元年。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封建帝王们出于政治的需要,便逐渐改变了纪年的方式。我国历史上正式改元是从汉武帝开始。正式建立“年号”作为制度传袭下来,则在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年号实行后,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建“年号”,即称为改元,一直延续至清末“宣统”为止。辛亥革命后,所用的民国岁次和袁世凯的“洪宪”仍留有年号的遗迹。
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等等。但也有很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三个字年号是从公元9年王莽的“始建国”开始的。之后的还有“中大同”和“中大通”等。四个字的年号就不少了,如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唐代武则天称帝后采用的“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宋真宗的“大中祥符”等。还有六字年号,如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惠宗“天赐礼盛国庆”等。
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中、永”等字开头。因此历史上历代年号的采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现象,如用“建武”作年号的有7个;“建兴”有11个;“太平”做年号的达9个之多;另外“中兴”、“永和”、“永平”、“永兴”、“建和”、“建平”,这些年号就分别各有6个皇帝使用过。究其原因,有的是皇帝大臣缺乏历史知识,有的是有意追慕摹仿前朝,因而导致年号重复。
相关内容见:
http://enjoy.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263/26/class026300001/index.htm
Ⅳ 历史上的主要年号
【明朝】
1.太祖 朱元璋
年号:洪武。即位时间:1368年。在位时间:30年。大事件:推翻蒙古统治,建立明朝。
2.惠帝 朱允炆
年号:建文。即位时间:1398年。在位年数:5年。大事件:建文新政、靖难之役。
3.成祖 朱棣
年号:永乐。即位时间:1402年。在位年数:23年。大事件:推翻惠帝自立、迁都北京、编撰《永乐大典》。
4.仁宗 朱高炽
年号:洪熙。即位时间:1424年。在位年数:1年。大事件:缓和社会矛盾。
5.宣宗 朱瞻基
年号:宣德。即位时间:1425年。在位年数:11年。大事件: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
6.英宗 朱祁镇
年号:正统、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年,共23年。大事件:土木之变。
7.代宗 朱祁钰
年号:景泰。即位时间:1449年。在位年数:9年。大事件:软禁英宗。
8.宪宗 朱见深
年号:成化。即位时间“1464年。在位年数”24年。大事件:重用宦官汪真、梁芳。弊政甚多“西厂、皇庄、传奉官。
9.孝宗 朱祐樘
年号:弘治。即位时间:1487年。在位年数:19年。大事件:弘治中兴。
10.武宗 朱厚照
年号:正德。即位时间:1505年。在位年数:17年。大事件:平凡三次叛乱、自封官位、俸禄。
11.世宗 朱厚熜
年号:嘉靖。即位时间:1521年。在位年数:46年。大事件:大议礼之争、庚戌之乱、壬寅宫变。
12.穆宗 朱载垕
年号:隆庆。即位时间:1566年。在位年数:7年。大事件:隆庆和议。
13.神宗 朱翊钧
年号:万历。即位时间:1572年。在位年数:48年。大事件:万历三大征。
14.光宗 朱常洛
年号:泰昌。即位时间:1602年。在位年数:8个月。大事件: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
15.熹宗 朱由校
年号:天启。即位时间:1620年。在位年数:8年。大事件:任用魏忠贤。
16.思宗 朱由检
年号:崇祯。即位时间:1627年。在位年数:17年。大事件:诛杀魏忠贤、李自成攻入北京、煤山自缢。
【清朝】
1.太祖 努尔哈赤
年号:天命。即位时间:1616年2月17日。在位年数:11年。大事件:萨尔浒之战夺得胜利。
2.太宗 皇太极
年号:天聪、崇德。即位时间:1626年10月20日。在位年数:17年。大事件:松锦之战夺得胜利。
3.世祖:福临
年号:顺治。即位时间:1643年10月8日。在位年数:18年。大事件:清朝入关、惩治死后的睿亲王多尔衮。
4.圣祖 玄烨
年号:康熙。即位时间:1661年2月17日。在位年数:61年。大事件:16岁智擒辅臣鳌拜。储位两立两废
5.世宗 胤禛
年号:雍正。即位时间:1722年12月27日。在位年数:13年。大事件:夺得皇位、幽禁兄弟、遭后世訾议。
6.高宗 弘历
年号:乾隆。即位时间:1735年10月18日。在位年数:60年,实际掌权64年。大事件:生母身世有异说。
7.仁宗 顒琰
年号:嘉庆。即位时间:1796年2月9日。在位年数:25年。大事件:惩治和珅。
8.宣宗 旻宁
年号:道光。即位时间:1820年10月3日。在位年数:30年。大事件:鸦片战争失败、签订《南京条约》。
9.文宗 奕詝
年号:咸丰。即位时间:1850年3月9日。在位年数:11年。大事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10.穆宗 载淳
年号:同治。即位时间:1861年11月11日。在位年数:13年。大事件:兴办维新诸事。
11.德宗 载湉
年号:光绪。即位时间:1875年2月25日。在位年数:34年。大事件:主持戊戌变法、甲午战争主战失败、戊戌变法后被囚禁、签订《马关条约》。
12.溥仪
年号:宣统。即位时间:1908年12月2日。在位年数:3年。大事件:仓促离开紫禁城、坐监狱15年。
Ⅳ 年号是什么意思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朝鲜、高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号。
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之一。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闽国、楚国使用后梁、后唐年号,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也因此,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人民起义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中国年号的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同一时期并存的政权,往往各有年号。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也有政权自己不建年号,而沿用前朝或其他政权的年号。例如后晋的天福年号用至九年,改为开运元年。3年后,后汉刘知远称帝,不自建年号,也不沿用开运年号,而是追承天福十二年。还有许多年号在不同时期重复使用。例如建元就有5个时期在使用。还有因为避讳或者其他原因,一个年号有不同写法,例如唐殇帝的唐隆年号,又写作唐元、唐安、唐兴。
年号的字数一般为两字。有少数三字、四字乃至六字者。比如王莽的“始建国”,武则天的“万岁通天”,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梁启超的统计是3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500多个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而爱新觉罗溥仪在担任满洲国执政和皇帝时分别使用过大同和康德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世界通行的公元纪年。
Ⅵ 历史书上面的年号,庙号,谥号究竟是什么意思
1)年号
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后来朝鲜新罗在6世纪、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古代越南、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曾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韩国、越南因为已经废除君主制已经全面废止年号。另外中华民国所用的民国纪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2)庙号
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1]
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
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3)谥号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根据对西周青铜铭文的研究,约周穆王时期,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谥的做法已比较普遍。
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年号是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据清朝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考证,使用年号纪年是在汉武帝十九年(西元前一二二年)首创的。在此之前的君王只有年数,而无年号。而年号是皇权的象征,是“家天下”的具体表现。
Ⅷ 历史中什么叫年号
以在位皇帝为标志的纪年法
Ⅸ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个年号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据统计数目在数百以上。梁启超的统计是316个;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历史纪年表》的统计是500多个。
中国的纪年,在汉武帝之前,只有年数,史家以王号纪年,鲁隐公元年等。从秦惠文王开始实行改元,即把十四年更为元年,是因为五国相王的活动。有的时候就把汉文帝前元和后元称为中国最早的年号,这是错误的,而且,这只是纪年方面的改进,不具备年号的真正意义。
改元后在位最短的国君:秦孝文王(3天)
改元后在位最长的国君:周赧王(59年)
改元后在位最短的皇帝: 金 完颜承麟(不到1天)
改元后使用年号时间最长的皇帝:清 康熙帝(1662——1722)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