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则天是历史上在嵩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仅有的一位帝王。 武周 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
自三皇五帝,天抄子五年袭一巡狩,封泰山,禅梁父
皇帝正式行封禅大典有:
秦始皇
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汉武帝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四月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四月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四月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三月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三月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
汉光武帝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
唐高宗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
唐玄宗
开元十三年(725年)十月
宋真宗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
共计6位(如计武后则为7位)皇帝,11次封禅
此为正式封禅大典数据,其余巡幸泰山一般性祭祀不算。宋真宗为最后一次。明朝朱元璋贬泰山,泰山在明朝失去至高无上的地位。清朝虽恢复了泰山的地位,多有封赠,康熙乾隆南巡亦至泰山祭祀,但未举行过封禅大典,一般祭祀在宫中象征性举行并谴官员至泰山代理。封禅大典在古代有特殊的意义,有严格的条件和要求,宋真宗是伪造天书才得以成行。所以并非皇帝亲自来泰山祭祀就是封禅。
2. 哪些皇帝登过泰山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唐高宗李治等。
1、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第一位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
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
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2、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中国古代的第二个封建王朝汉的皇帝,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景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41年登基。他是景帝第十子,母亲王娡是景帝第二任皇后。
刘彻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去世于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二月丁卯日)。
汉武帝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那一时期亦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
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
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礼。
3、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6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从东都紫微城出发,至泰山封禅。
4、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亲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累加谥号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赵恒好文学,擅书法。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励学篇》。有《御制集》三百卷,今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诗》录有其诗。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5、唐高宗李治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字为善,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从东都紫微城出发,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始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隆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泰山封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彻
3. 历代帝王在嵩山封禅都有哪些按年代排。
三皇五帝
周天子
汉武帝 西汉 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
汉宣帝 西汉
汉光武专帝 东汉
魏属文帝 三国·魏
北魏太武帝 北魏 太延元年 (公元435年)
北魏孝文帝 北魏 太和十八年 (公元495年)
唐高宗 唐 永淳元年 (公元682年)
唐睿宗 唐 垂拱四年 (公元688年)
武则天 武周 天册元年 (公元695年)
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
久视元年 (公元700年)
金宣宗 金
清高宗(乾隆) 清 乾隆十五年 (公元1750年)
清康熙
清咸丰
清雍正
4. 请问历史上是那个皇帝第一次登上泰山的
传说第一个到泰山封禅的帝王是秦始皇,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后一个到泰山封版禅的帝王是宋真宗.
秦始皇权封禅泰山,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西汉武帝封禅泰山,武帝雄才大略,扫除边患;
东汉光武帝封禅泰山,消除割据,平定天下,光武中兴;
唐高宗封禅泰山
(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也曾封禅泰山)
唐玄宗封禅泰山,开元盛世,国力昌盛,且一改封禅诰文秘而不传的规则;
宋真宗封禅泰山,导演了一幕“天书从天而降”的闹剧,自此之后,帝王泰山封禅的历史也就嘎然而止。
5.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在泰山封禅有多少
一、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
1、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
2、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这些君王总共121位,公217位,侯23位。若再把周朝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也算进去,中国帝王应该有829位。
3、历史上真正完成封禅大典的皇帝有七位: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周圣德神皇(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
其中女皇武则天是唯一一个封于嵩山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由亡国之君的封禅(武周只传一代)。其他六个男皇帝都是封禅泰山。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 正义 》解释:“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这种看来简易明了的仪式,何以成为历代帝王神乎其事、无比隆重的盛典,其中究竟有何奥妙?自《史记·封禅书》出,封禅始于秦始皇之说几成定论,南宋马端临更直斥“七十二家”封禅之说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而恰恰是司马迁在《封禅书》开篇就写得明明白白,封禅大典“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厥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须知《封禅书》之于司马迁有极特殊的意义:其父司马谈因病未能随汉武帝行封禅,作为太史官的终生遗憾,临终前“执迁手泣”,悲叹,“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边夫”(《太史公自序》)此言能不使司马迁刻骨铭心,剔抉搜罗封禅史料,“殚精竭虑靡辞”以赴?况且司马迁以刑余之身,完全靠“重于泰山”的精神力量从事他的“名山事业”,使他不敢对泰山封禅著述有丝毫懈怠。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对封禅起源作出清晰描述,但司马父子对一这问题的探索和肯定却明白无误。无视这一事实,该不该算做“陋儒之见”呢?
如果不抱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看到前人对封禅起源的追溯。那位孜孜不倦地追周礼,毕生以“克己复礼”为已任的孔老夫子,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封禅大礼的遗迹,“观易姓而王可得而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韩诗外传》),以至在向弟子们传授六艺的时候,尴尬地说:“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遗憾地留下了空白。比司马迁早五百多年的管子曾经谈到过封禅,可惜《 管子 》一书中的《 封禅篇 》早已亡佚,现存该篇是从《史记·封禅书》中补抄的。
它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齐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喾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路史》中记载,作为炎帝后裔的蚩尤“兴封禅”,也透出封禅起源的消息。以上诸说,显示了封禅起源的纵向系统。它虽开法构成信史,却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历代帝王泰山封禅
秦始皇封禅
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其实质则为巩固皇权,粉饰太平,带有一种君权神授的意味。
汉武帝封禅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之后,东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礼;第二天自岱阴下,按祭后土的礼仪,禅泰山东北麓的肃然山。封禅结束后,汉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贺,并改年号元鼎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县奉祀泰山,名为奉高县。此后,汉武帝又曾五次来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汉光武帝封禅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 1500 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二十五日禅梁父山,改年号为建武中元。
唐高宗封禅
麟德二年(665年)十月, 唐高宗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 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十二月云集泰山下,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次日登岱顶,封玉策于“登封坛”;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高宗行初献礼毕,武后升坛亚献。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三碑,称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坛为“景云台”,改元乾封,改奉高县为乾封县。
唐玄宗封禅
唐玄宗于开元十三年(726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 封泰山神为“ 天齐王”,礼秩加三公一等,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铬》,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 社首坛颂 》、礼部尚书苏?撰《朝觐坛颂》,均勒石纪德。
宋真宗封禅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撰《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各立碑山下。现唯王旦《封祀坛颂碑》尚存于岱庙院内。
参考链接:网络-泰山封禅
6. 都那些皇帝到过嵩山啊
三皇五帝
周天子
汉武帝 西汉 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
汉宣帝 西汉
汉光武帝版 东汉
魏权文帝 三国·魏
北魏太武帝 北魏 太延元年 (公元435年)
北魏孝文帝 北魏 太和十八年 (公元495年)
唐高宗 唐 永淳元年 (公元682年)
唐睿宗 唐 垂拱四年 (公元688年)
武则天 武周 天册元年 (公元695年)
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
久视元年 (公元700年)
金宣宗 金
清高宗(乾隆) 清 乾隆十五年 (公元1750年)
清康熙
清咸丰
清雍正
7. 历史上哪个皇帝被河南嵩山少林寺就了
很经典的故事 十八棍僧救唐王,这是属于演义的故事,历史上还真没有那个皇帝是少林寺救得。
8. 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来过嵩山
唐高宗与武则天实现了这一夙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四位登泰山封禅的皇帝。在此之前,回曾有三位皇帝登泰山封禅答:第一位是秦始皇,他在统一六国之后,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于秦二十八年(前219年)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显示他的成功;第二位是汉武帝刘彻,他在大展宏图之后,又获宝鼎,政局空前稳固,于汉元封元年(前110年)登泰山封禅,祭告成功;第三位是汉光武帝刘秀,他在消除割据局面的过程中,苦心经营30多年,终于换得了天下太平,于汉建武中元元年(56年)二月举行了泰山封禅大礼。在唐高宗封禅泰山之后,又有唐玄宗、宋真宗封禅泰山。若把武则天女皇封禅中岳嵩山计算在内,历史上仅有七位帝王行过此种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