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侵华战争历史上有几次,中国败了几次
日本正式的侵华战争有两次:
一、甲午918入侵东北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而此时的清朝,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此时的日本再也忍不住寂寞,将矛头指向中国。
1874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出兵打过台湾,侵占中国附属国流球,并将其改为冲绳。
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甲午战争开始,当时清朝的北洋舰队,可是亚洲第一的舰队,看似强大的北洋舰队实战中确实不堪一击。
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的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大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二、近代抗日战争
1900年,日本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4年至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侵犯了中国主权。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一战时,日军进攻驻山东的德军,其间屡犯暴行。
1926年,日军炮击大沽口,驱赶冯玉祥。
1928年,出兵济南,制造济南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3年,热河事变,攻占山海关和热河,并进犯长城其他各口。
1935年,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独立。
1936年,进犯绥远,被中国守军击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八一三事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总共八年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1)历史上日本侵犯过多少次中国扩展阅读:
失败的进攻,刚有念头就被拍死
一、唐朝白江口之战
唐朝统一中国后,皇帝治国有方,国力不断上升,但是东北边境的朝鲜半岛却仍然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百济、新罗、高句丽三国鼎足而立,于是爆发了以唐、新罗联盟为一方,而高勾丽百济与日本联盟为另一方,为争夺东北亚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战争。
中日历史上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唐新罗联军以170艘战船大破日本增援盟国百济的400余艘战船,取得决定性胜利。百济国灭亡。 之后唐灭高勾丽,朝鲜半岛落入对唐表示友好的新罗之手。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照搬照抄中国的制度文化,近乎千年内日本不敢再来侵犯中国。
二、明朝,沿海抗倭
十四世纪初叶,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卢镗、牛天锡也在宁波、温州大败倭寇。
三、明朝,日本欲以朝鲜为跳板,夺取中国与印度
日本历史上的一代枭雄丰臣秀吉(被称为日本战神)以武力统一了战国时代大名纷争的日本后,自认实力强大,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他“图朝鲜,窥视中华”的计划。
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悍然下令发动侵朝战争,朝鲜节节败退,直趋明朝边境。朝鲜王马上向明朝求救。
丰臣秀吉提出了大陆扩张的构想:在占领朝鲜之后,于1593年初占领北京,天正三年(1594年)日本迁都北京,然后再进军印度。
早在天正十八年(1590年),丰臣写信给朝鲜国王,“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皆入我俗”。文禄元年(1592年),日本首次侵朝初期进展顺利,丰臣秀吉就开始筹划迁都于北京,自己“居守宁波府”,以便“尊圣意,占领天苎印度”。
大家都知道,万历很多年不上朝,但是在他执政期间,对外战争几乎都胜利,他派出以辽东铁骑和江南戚家军为主力的中国军队援朝抗日。经平壤大捷一举扭转了朝鲜局势。
此后进入了消耗战,而弹丸之地的日本自然不是大明的对手。一代枭雄丰臣秀吉郁郁而终。丰臣之后的德川幕府意识到日本与中国作战的时机尚不成熟,于是又采取对中国表面上睦邻友好的政策。
四、元朝入侵日本之战
自从唐代后期到蒙古人建立元朝,日本和中国脱离外交关系长达4个世纪之久,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后,企图改变这种情况,使日本与其他政权和民族一样臣服于蒙古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忽必烈数次遣使前往日本,但均为日本政府拒绝。
1283年再次命令南方商人和东北女真人为他出征日本建造船只、高丽人为他提供粮食。但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每况愈下,忽必烈终于在公元1286年屈服于客观力量短缺的压力,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至此,元朝与日本的军事关系以元朝的失败而结束。
㈡ 中国近代史一共被日本侵略过几次
因为是近代史(1840-现在),答案是两次,一次是甲午中日战争,当时的中国输了,签了《中日马关条约》,第2次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胜利了,没要日本的赔款。
㈢ 日本人共侵略过多少次中国
16世纪中后期,日本西南部的大名和海盗组织部队,侵扰中国东南沿海,是为“倭寇”。
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欲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中国明朝出兵抗击。明朝援朝战争,也算一次。
1874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出兵打过台湾,侵占中国附属国流球,并将其改为冲绳。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同年,日军侵占我领土台湾。
19世纪末,日本强租中国旅顺口,大连湾。
1900年,日本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是八国中唯一没有将庚子赔款归还中国的国家。
1904年至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开战,侵犯了中国主权。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一战时,日军进攻驻山东的德军,其间屡犯暴行。
1926年,日军炮击大沽口,驱赶冯玉祥。
1928年,出兵济南,制造济南惨案。
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
1932年,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1933年,热河事变,攻占山海关和热河,并进犯长城其他各口。
1935年,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独立。
1936年,进犯绥远,被中国守军击退。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八一三事变,日本全面侵略中国。
日本侵略军约28万人,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大举进犯上海。中国军队毙伤日军4万多人,坚守上海3个月之久,粉碎了日本速决迷梦。
㈣ 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共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如果承认元朝是中国的话,那么就是五次。一、唐朝的朝鲜半岛对日歼灭战二、元朝的两征日本失败三、明朝的抗日援朝四、清朝的甲午战争五、民国的抗日战争。
㈤ 历史上日本人进攻中国共有几次
1894~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是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联合军队。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后以中国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中国付出庞大赔款为终。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派遣士兵23000人,军舰18首,陆战队540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人,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小只是象征性派遣75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日俄战争是指1904-1905年间(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当时俄国因国内爆发俄国1905年革命,无心再战;日本由于战争消耗,已筋疲力尽,也急欲结束战争。美国担心日本过分强大,就从中调停。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背着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
抗日战争(有时简称为“抗战”),狭义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止于1945年8月15日),即国际上所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广义上指二战期间东亚、东南亚各地抗击日本入侵的战争;由于日本入侵东亚、东南亚各国,战火蔓延至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称为大东亚战争。
㈥ 历史上中国和日本发生过多少次战争
总结上面的: 第一次,唐高宗时期,朝鲜半岛上的百济联络倭人共击与版唐交好的新罗,唐军权增援,在白江口一战大败日本水师,日军战船全军覆没,从此倭人对唐俯首,不断派遣遣唐使来学习。这是历史上第一战 第二次,忽必烈的三征日本,曾经攻入日本本土,但终因海暴和日军抵抗而失败。“神风”由此而来 第四次,明后期的抗倭运动,虽然也是大败倭人,但中国本土已受蹂躏,难比前时威风 第五次,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丧权辱国
㈦ 日本几次侵略中国
中国和日本军队第一复次交锋,是在唐朝制初年,在朝鲜附近海域进行的。当时唐朝将领刘仁轨指挥唐朝水军以少胜多,全歼日本海军,从此日本感到唐朝的强大,开始派遣遣唐使。
第一次侵略中国,应该是在明朝吧,那就是倭寇犯境了。后来被戚继光等明朝将领打败。
后来,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经侵略朝鲜,但被中朝联军打败。
再一次侵略中国,就是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了。清朝水师战败,被迫签定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岛,一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
之后日本人曾经在中国的东北和俄国人战斗,清朝竟宣布“中立”。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日本也有一份。
然后就到了民国时期,这个时期讨论日本哪一次侵略中国就没有意义了。因为自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但大规模的侵略活动,从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与其说1937年中国开始抗日,不如说1931年就开始了。但在1937年之前,中国政府、即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忙于剿共,消极抗日,导致东北轻易地陷入日本人手中。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㈧ 中国历史上与日本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中国和日本同是亚洲东部的两个古老国家,两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都很悠久,而中国的历史比日本更为悠久。中日两国在地理上的位置相距很近,现在经常被称作“ 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中日两国真的是世代友好吗?以我看来,实不尽然,中国和日本的历史充满着血腥和暴力,从一个方面说,中日关系史就是一部反侵略史。
中日第一战——白江口大捷
新罗、百济和高句丽都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上,新罗和百济占据了半岛的南半部,高句丽则不仅占据了北半部,还占有中国的东北和辽东半岛的一部分。公元六一八年唐建国之后,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三国先后与唐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与唐建交前,新罗和百济间关系紧张,一直互相攻城略池争夺不休。显庆五年(公元660 年)七月,百济为唐、新联军所灭。就在唐朝向朝鲜半岛派出援军之时,百济残余也向倭奴乞求援师,于是唐朝水军和倭奴水军在白江口遭遇,白江口之战就此展开。此战唐将刘仁轨采用以逸待劳的战略战术,以旺盛的士气,率战船阵列于白江,因而在第一次较量中,轻而易举地就使倭奴“不利而退”。接着在次日的战事中,又利用唐军之战船高大坚固的优势,将倭奴的船只左右夹住,使其不得回旋,再施以火攻战术,焚倭奴之战船400多艘,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抗日战争战争至此结束,日本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其入侵中国的野心也随之破灭。
明朝抗倭战争
15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封建主和寺院大地主为扩充实力,弥补内战损失,怂恿﹑支持海盗活动,因而倭寇逐渐猖獗。16世纪,特别是嘉靖年间,明廷内政日趋腐败,沿海卫所空虚,军备废弛。倭寇乘机与少数奸商相勾结,窜犯今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占据岛屿,攻城掠地,深入久踞。倭寇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给沿海民众带来深重灾难,成为明朝的严重祸患。沿海民众不甘倭寇侵略,奋起抗击。在民众抗倭斗争推动下,明军在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的指挥下同倭寇展开了一场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抗倭战争。明朝军民经过20年(明嘉靖二十六年至四十五年(1547~1566))的浴血奋战,基本消除了明代近200年的倭患,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
万历朝鲜之役
万历朝鲜之役是四百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日本史书把万历朝鲜之役分为两次战争,分别叫作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朝鲜史书则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开始进攻朝鲜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日军退回日本结束,历时七年。这场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历经战与和的反复,最终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军战略进攻阶段,在短短的时间日军迅速占领朝鲜全境。第二阶段是明军的反攻阶段,明军通过一系列战役,最终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第三阶段是相持和议和阶段。第四阶段是日军再次入侵,明军和朝鲜展开战略总反攻,最终日本军队被全部赶出了朝鲜。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逐渐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1874年,日本以琉球遭风难民被台湾牡丹社居民杀害为借口,出兵侵犯台湾。在当地居民的强烈反抗和清政府的交涉下,日军这次侵台的阴谋没有得逞。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军在朝鲜、辽东战场惨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马关条约》中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给日本,从此台湾开始了50年的被奴役史。
日俄战争
1904 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是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而争夺亚洲及太平洋霸权,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日本胜了,沙俄败了。在世界历史上,像日俄战争这样的“特殊”的战争极为罕见,即交战的两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远离本土,跑到第三国的土地上打仗;而第三国政府竟不顾自己国家人民的死活,宣布“局外中立”。经过这场战争,战胜国日本取代了战败国沙俄,继续强行“租借”第三国——中国的土地。进而长期霸占。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发动武装进攻,接着对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武装侵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当晚,日军攻占北大营,19日占领了整个沈阳城。接着,日军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东北军基本上不战自溃。1932年1月3日,日军占领锦州;2月5日,占领了北满最大城市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在长春建立起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它的殖民地,全面加强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使我国东北3000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随后,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经过中国军民八年坚苦卓绝的抗战,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军终于于1945年9月9日在南京投降。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日军在占领南京时,开始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万人。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共杀害中国军民达3500万,这是不可饶恕的,是我们要铭记于心的。纵观整个中日历史,中日之间的关系在绝大时间内是对抗、是战争,只有很少的时间是友好的。咎其原因:只要中国强大了,日本就会想狗一样地崇拜中国景仰中国;一旦中国衰落了,它立即就会扑上去狠命的咬上几口。
严格讲是五次:第一次在龙朔三年(663),唐大将刘仁轨大败援助百济的倭国军于白江口。第二次在元朝,日本龟山天皇文永十一年即至元十一年(1274年),日本史上被称为文永之役;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忽必烈命令元军兵分两路远征日本,此年为日本俊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日本史志称这一战役为弘安之役;第三次是明朝的抗日援朝战争(这是历史上打日本鬼子最惨的一次);之后就是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和日中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