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朝鲜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历史原因分裂南北朝的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版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权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南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朝鲜)。
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政权移交北朝鲜人民,到12月苏军全部撤离。半年以后,美军也宣布从南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朝鲜半岛国土和民族的分裂,造成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跨过三八线实施军事行动。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10月1日,美国和南朝鲜共同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长期在朝鲜半岛南部驻军至今。
B. 朝鲜半岛历史 发展历程
朝鲜在公元前世纪,中国商朝的遗臣箕子带领部分商朝遗民在檀君朝鲜的北方建立了箕子朝鲜。
卫满朝鲜
在公元前195年,中国西汉的燕王卢绾北走匈奴后,其部将卫满带领旧部灭掉箕子朝鲜并建立了卫满朝鲜。卫满朝鲜的国力相当强大,故汉武帝于公元前109年派军远征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灭,汉武帝把其土地分为四个郡,史称汉四郡。
辰国
辰国是公元前2,3世纪位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政权, 定都于汉江以南. 辰国被认为是三韩(辰韩,马韩,弁韩)的前身。
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
汉四郡与前三国时代是公元前2世纪后朝鲜三国时代之前的朝鲜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铁器的广泛生产和运用。由于铁的应用,使得更加坚硬和锐利的武器与农业工具成为现实。 这加快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权力与财富的集中。
公元前108年,西汉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汉四郡,公元前82年合并为乐浪郡,历经中原西汉、东汉、魏国、西晋的统治管辖。高句丽于公元前37年建立于西汉玄菟郡,开始逐步扩展,在西晋末年(313年)吞并了乐浪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辰国已发展成了由马韩,辰韩和弁韩组成的松散的三韩联盟。根据《三国史记》,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弁韩被伽倻所吸收。 伽倻后来又与新罗融合。
三国时代
进入4世纪以后乐浪郡被高句丽占领。同时南部的百济、新罗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百济完全消灭了马韩54国。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慕韩、辰韩等数国。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三国时代”。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据好太王碑的记载,高句丽好太王迫使百济和新罗成服于高句丽,并且击退了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百济(前18年-660年)是朝鲜半岛古代西南部的国家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并且在3世纪末完全统一了马韩54国。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百济依靠向中国南朝各代朝廷遣使朝贡的方式,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以向唐朝称臣的条件与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唐朝大军于公元660年联合新罗攻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至此之后高句丽政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670-676年唐朝新罗战争后,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部分领土。新罗最终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 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
后三国时期
朝鲜后三国时期(西元892年-936年)是朝鲜历史上的时代划分之一。始于892年农民出身的甄萱起兵,同一时期新罗王族后裔弓裔亦建立后高句丽导致已衰弱的新罗分裂,终于936年高丽再度统一朝鲜半岛。
高丽王朝(918-1392年)
918年,后高句丽的的弓裔王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沙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1280年,元朝为了进攻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在高丽首都派遣“达鲁花赤”控制高丽国政,高丽国王只能住在江华岛上。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复设征东行省,并以高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朝鲜王朝(1392-1896年)
[朝鲜太祖像]
朝鲜太祖像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但他却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阳。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李氏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1591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现代中国称为“万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韩国改革派在日本政党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中国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 7月6日在仁川登陆,占领汉阳。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朝鲜停止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大韩帝国(1896-1910年)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同年,日本暗杀了有反日倾向的明成皇后。 1896年,高宗在俄国支持下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朝鲜改为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大韩帝国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韩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韩国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1907 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1910-1945年)
日朝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将朝鲜王室封为日本贵族,逼迫高宗退位,拥立纯宗。(日本的吞并与当时首相伊藤博文被杀有关)。
临时政府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宽顺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这些独立活动引起国民的反抗,并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史称“三一运动”。同年,韩国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获得中华民国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1939年上海沦陷后,临时政府几次迁移,最终于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韩国独立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 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
朝鲜共产党武装抗日
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党人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镇(普天堡战斗),1941年被迫退出到苏联。
南北分裂时期(1948-至今)
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
[打开可看到1950—1953个年代的朝鲜战争趋势]
打开可看到1950—1953个年代的朝鲜战争趋势
1948 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南韩军压制到釜山一带,于是美国决心介入,派兵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面临被美韩军队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压制到鸭绿江一带。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东北边疆的安宁,这使得成立才一年有余的新中国也被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抗美援朝。10月25日,志愿军首战歼灭南韩六师。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双方最终决定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联军同美国主导下的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 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而美国至今仍有军队驻扎在韩国。
C. 朝鲜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国名由来
“朝鲜”一词可能是檀君朝鲜首都阿斯达(Asadal/아사달)的古朝鲜语译文。在阿尔泰语中“Asa”意为“晨曦”(日语目前仍用此词缀表示晨曦之意); “dal”意为“大地”或“大山”。“dal”也是高句丽常见的地名。檀君朝鲜因此有“晨曦之国”的说法。
1392年,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为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参考了高丽古名“朝鲜”和李父就仕之地“和宁”,遣使请明太祖朱元璋裁定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1948年,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时,采用了“朝鲜”这一国号,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历史】
史前时期
考古研究发现,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一般观点认为朝鲜民族是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而衍变而来。
檀君朝鲜
传说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现在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神话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中。
辰国
辰国被是三韩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汉江之南。辰国被认为是像三韩一样的联邦制的国家。从辰国能与卫满朝鲜抗衡并能派特使到汉朝的角度上看,辰国应存在稳定的中央集权。三韩中的辰韩沿用了辰国的名字。马韩曾宣称自己是辰国之王。
箕子朝鲜
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朝鲜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形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朝鲜《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
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卫满朝鲜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前三国时期
这一时期铁器被广泛生产和运用,使得更加坚硬和锐利的武器与农业工具成为现实,加快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权力与财富的集中。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北部主要分布着扶余、高句丽、沃沮、东濊等部落国家。西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汉四郡,其中的真番、临屯二郡很快被撤消,玄菟郡也被转移到辽东。与此同时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后,开始逐步统一其周边国家,后又吞并乐浪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辰国发展成了由马韩,辰韩和弁韩组成的三韩联盟。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
三国时期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朝鲜三国时期”。
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强势的实力,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及中国东北的辽东半岛。此后,中国隋唐年间,高句丽不断与中国交战,开始不断陷落,668年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据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记载,高句丽好太王迫使百济和新罗臣服于高句丽,并且击退了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
百济由高句丽建立者朱蒙的两个儿子在今首尔的位置建立。百济吞并了马韩部落,并在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后受到高句丽扩张的进攻,都城被迫迁往熊津(今公州),后又再次迁往泗沘(今扶余郡)。
前57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且吞并了辰韩部族立国。6世纪中叶前,新罗吞并了伽倻。668年,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征服了百济后,灭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统一新罗时期
新罗从百济夺取到被高句丽霸占的汉江流域后,疆域抵达黄海。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共同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60年唐联合新罗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大将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至此之后高句丽政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670-676年新罗与唐朝的战争后,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小部分领土,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新罗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立[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政权,定国号“高丽”,史称“王氏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于935年被王氏高丽所灭,新罗时代结束。
高丽王朝时期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993年,高丽契丹战争后高丽按协议与宋朝断交,并获得鸭绿江以东故地。并在以后两次战争中击退契丹的入侵。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高丽蒙古战争,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蒙古则答应撤军。元朝建立后,不肯降元的三别抄继续发动抗元战争;1273年,元军占领济州岛,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朝鲜王朝时期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1591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36年,清军攻占朝鲜,朝鲜国王投降,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63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史称朝鲜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朝鲜改革派在日本政党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成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中国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即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内乱,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朝鲜停止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支持下,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1909年,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D. 朝鲜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历史原因分裂南北朝的
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7世纪中期新罗统一了朝鲜。公元918年,朝鲜国王王建定国号为“高丽”,建都于松岳。1392年,高丽三军都制使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第三十四代王,自称国王,并改国号为朝鲜。
2001年8月,高30米、占地10万平方米的朝鲜“祖国统一三大宪章纪念碑”在首都平壤落成
1910年8月,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南半部(1948年底苏军撤出,1949年6月美军撤出),朝鲜从此处于分裂状态。1946年2月8日,朝鲜北半部成立临时人民委员会。1947年,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成立,1948年8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进行选举,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与朝中方面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1958年,朝鲜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道加入联合国。
公正的说,朝鲜的分裂,是由于苏联和美国的共同介入,两大世界阵营的对抗结果。中国的抗美援朝,应该是苏联和中国共同利益驱使下,为了维持朝鲜的分裂的一种做法。于是在南韩压倒性优势的状况下,中国主动派兵增援北朝鲜,后来的和平协议,维持了38线的约定,中政府没有坚持攻占南韩,这个举动也表示了中国也不希望北朝鲜胜利,朝鲜分裂对于中苏来说,是一件好事。
值得纠正的是,韩国先建国,正式出兵却是北朝鲜在先。另外,重要的一点,中国抗美援朝军队,对抗的不只是美军,主要是韩国军队。
朝鲜的分裂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
朱明权
朝鲜的分裂及两个朝鲜的出现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外来势力无视朝鲜人民的正
当权益,实行粗暴干涉的后果,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三八线的确定
美帝国主义垂涎朝鲜半岛由来已久。早在1943年 3月2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向
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提出了战后立即对朝鲜实行托管的建议。1943年12月,在德黑兰会
议期间,罗斯福明确主张对朝鲜实行为期40年的托管。1945年2月8日,在雅尔塔会议
上,罗斯福又以“为那里的人民作好自治的准备”为借口,建议在日本战败后由美苏
中3国对朝鲜实行“也许要20年到 30年”的托管。虽然斯大林当时认为“托管期越短
越好”,并主张邀请英国参加,但还是同罗斯福就托管朝鲜的问题达成了谅解。同年
5月末,斯大林在接见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霍普金斯时又表示,苏联对4国托管朝鲜
的政策的态度不会因美国总统易人而改变。在波茨坦会议上,苏联方面进而提出就此
事展开具体的讨论。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 月10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波茨坦
公告”。当时,大批苏军潮水般地涌进了朝鲜半岛,而美国可调去的部队尚在数百公
里之外的冲绳。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尽可能地阻止苏军南下,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匆忙
拟定了以北纬38度线作为划分美苏在朝鲜分别接受日军投降的区域分界线的方案。8
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式批准了这一建议。次日,杜鲁门向斯大林发出了一封密
信,并附去由美国制订、指令由驻日大本营出面颁发的投降命令“总命令第一号”。
其中规定,在北纬38度以北的朝鲜境内的日军应向苏军投降,在北纬38度以南的境内
日军应向美军投降。根据这一划分办法,那些按实力来说美军尚不能到达的广大地区
(其中包括旧都汉城以及两个重要海港仁川和釜山),都被纳入了它的受降范围。因此,
当斯大林在 8月16日的复信中宣布了“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的
做法没有异议时,美国政府高兴得甚至感到有些出乎意料。白宫原以为,鉴于美苏两
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地位,苏联会坚持一条更南面的界线。在大国的意志影响下,在既
不为朝鲜人民知晓、也未经国际会议讨论情况下,这条日后分割了南北朝鲜的“三八
”线就被确定了下来。9月初,美军登陆南朝鲜前夕,苏军按照协议从已占领的汉城、
仁川等地撤退到“三八”线以北。
美国的反托管阴谋和在南朝鲜建立傀儡政权
在取得抗日武装斗争的伟大胜利后,朝鲜人民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独立
国家。但是,朝鲜人民的这一美好心愿一开始就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践踏。它竭力牢
固建立自己在南朝鲜的罪恶统治,并妄想进而将整个朝鲜置于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枷锁
之下。为此,一方面,在美军进驻南朝鲜以后,美国占领当局纠集当地的地主和买办
资产阶级等反动势力,疯狂镇压爱国人民;另一方面,又玩弄起从建议托管到“反对
”托管的手法。
1945年 12月16—26日,美苏英3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举行,朝鲜问题是其中的议
题之一。会上,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提出,首先应由美苏两国的占领军司令组成统一
的军事行政机构对整个朝鲜实行一定时期(无法估计其期限)的军管,然后由美苏英中
4 国进行为期5年的“托管”统治,必要时可再延长5年,而回避了朝鲜人民建立自己
本国政府的问题。这一建议显然是企图在国际托管的幌子下建立起美国对朝鲜的长期
统治。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表示拒绝贝尔纳斯的方案,主张应立即由朝鲜的各民主政党
和社会团体出面组建民主临时政府,而托管只能以 5年为限。会议最后以苏联的提案
为基础达成了协议。按照这项协议规定:为了重建朝鲜成一独立国家,为了创造各种
依据民主原则发展朝鲜的条件及尽速清除日本在朝鲜长期统治的恶果,特设立临时朝
鲜民主政府;为了协助组成临时朝鲜民主政府,并为了初步筹划适当办法,由美苏两
国占领军司令部的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联合委员会在谘商临时朝鲜民主政府后,应
将有关建议送交美苏英中4国政府联合考虑,“以便4强能就在朝鲜实行以 5年为限的
托管制的问题达成协定”。
朝鲜人民所希望的,当然是苏美两国军队在解除日本侵略军的武装后立即同时撤
出朝鲜,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尽早建立自主独立国家。但是,在
当时的情况下这一愿望是不现实的。莫斯科外长会议的有关决议如果真正能够得到执
行,对于阻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加速独立自主的国家的建设,无疑也是有益的。
因此,朝鲜的各个进步政党、社会团体和爱国人民都对这一决议采取了欢迎和支持的
态度。
但是,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协议却在美国统治集团中引起了强烈不满,特别是遭到
了驻在南朝鲜的美国军政官员的反对。在他们看来,如果该决议真正得到执行,美国
在朝鲜建立殖民统治的计划无异于南柯一梦。因此,他们主张放弃托管计划,直接起
用南朝鲜的右派势力组成傀儡政权,以确保美国对这一部分朝鲜领土的长期控制,并
藉此实现兼并北朝鲜的阴谋。杜鲁门赞成这种观点。1946年1月5日,他在白宫当面向
国务卿贝尔纳斯宣读了自己的一封信,指责后者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对苏的所谓“妥
协”过甚,声称应在朝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即与蒋介石政权相类似的
傀儡政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帝国主义除了通过自己在南朝鲜的官员对莫斯科外
长会议的有关决定进行公开的攻击外,还唆使和支持南朝鲜那些右翼政党和团体掀起
所谓的“反托管运动”。由他们拼凑了“反托管委员会”,组织反托管的示威游行,
并在各种集会和报刊上散布种种谎言,掀起反共的狂热。1946年 1月23日,斯大林在
接见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时,对美国的这种出尔反尔和别有用心的做法提出了指责,
但美国政府毫无改弦易辙之意,仍以各种手段阻碍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的实施。
1946年 3月20日,按照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成立的美苏联合委员会在汉城召开第
一轮会议,讨论同朝鲜各民主组织谘商建立临时政府等问题。讨论一开始,美国代表
就建议以反对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的所谓“民主议院”为基干,组成“协议委员会”。
该议院是不久前由美国占领军当局在南朝鲜网罗大地主、大买办和朝奸建立起来的,
李承晚即是其首领。美国代表还主张授予协议委员会以确定临时政府的成员名单和制
定临时宪法的大权。这一提案显然违背了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决议,因而遭到了苏联的
反对。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后,4 月18日,联合委员会通过了必须以拥护莫斯科外
长会议决议的民主政党和社会组织作为谘商对象的原则。但是,在随即讨论南北朝鲜
参加谘商的组织名单时,美国代表坚持要求列入南朝鲜的那些反对托管的右翼组织或
小得可怜的宗教团体,却将全国农民组合总联盟和朝鲜劳动组合全国评议会等真正具
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主社团排斥在外,并故意在民主组织的概念上纠缠不清。由于美
国方面的有计划的破坏活动,经过24次会议以后,5月8日,联合委员会宣布无限期休
会。
自此之后,美帝国主义与南朝鲜的右翼政客相勾结,加紧了进行分裂朝鲜民族的
活动。5 月12日,反对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的反动分子在汉城举行所谓“争取独立大
会”,公开叫嚣建立南朝鲜的单独政府。8 月,美国占领军当局设立了所谓朝鲜民事
行政机关,接着,为炮制反动的选举法又在12月12日下令成立了所谓“朝鲜人的立法
机关”——“南朝鲜过渡立法议院”。1947年初,美国国务院明确指示应由李承晚着
手拼凑所谓“南朝鲜单独政府”,并许诺向他提供6亿美元的贷款。1947年2月,美军
政府打出了“南朝鲜过渡政府”的招牌,从而完成了由立法到行政的过渡性的傀儡政
权体制。1947年 3月,美国宣布了杜鲁门主义,以遏制苏联为主要目的的冷战政策正
式出笼。在这种世界战略设计中,对于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帝国主义来说,朝鲜有了更
加重要的地位。因此,当美苏联合委员会在朝鲜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恢复工作后,
美国势必要为它设置更加难以逾越的障碍。
1947年5月21日,美苏联合委员会开始了第二轮会谈。到6月11日,双方就同南北
朝鲜各民主政党及社会组织进行谘商的程序和内容达成了协议。但是在审定作为谘商
对象的组织名单时,美国又重操故伎。北朝鲜方面仅仅只有38个组织提出了参加谘商
的申请,而南朝鲜方面申请参加谘商的组织竟达到 425个,其中除了那些参加“反托
管运动”的右翼组织外,还包括了一大批一夜之间捏造出来的“虚无党派”和“幽灵
社团”。按照美方和右翼势力的统计,仅这些政党、社团的成员人数就已高达5,600
万人,而当时整个朝鲜的人口不过 3千万,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针对美方的这一荒唐
举动,苏联方面建议,拥有 1万人以上会员的实际存在的团体才有被认作谘商对象的
资格。美国代表虽然认可了这一原则,但又以若干所谓反对托管的组织未包括在内为
理由,拒绝接受苏方提出的有谘商资格的社团名单(北朝鲜28个,南朝鲜 119个)。在
随后的讨论中,苏联代表又建议由南北朝鲜的相同名额的代表组成全朝鲜临时人民会
议。由于按照这一动议不能保证南朝鲜反动势力在其中的绝对优势,同样遭到美方的
反对。与此同时,美国占领军当局大肆迫害和威胁南朝鲜的真正的民主政党和社团,
以使其不能参与谘商。为了彻底阻挠莫斯科外长会议的决议的执行,8 月26日,美国
代理国务卿洛维特致函莫洛托夫,要求抛开联合委员会,将朝鲜问题提交美苏英中 4
国外长会议讨论。在苏联政府否决了这一建议之后,9 月17日,美国政府更径直将问
题提交第二届联合国大会。这实际上宣布了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的无效。10月18日,
出席美苏联合委员会的美方代表正式提议终止委员会的工作。
美国政府坚持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的做法,不仅是对莫斯科外长会议决议的公
开嘲弄,而且也是对联合国宪章的粗暴践踏。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某一国的内政
问题及已有国际协定的战后处理问题不属于联合国的职权范围,必须由有关国家解决。
因此,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朝鲜问题都不能成为联合国大会的议题。美帝国主义妄想
通过联合国来实现自己对朝鲜的控制。这一阴谋遭到朝鲜人民和世界进步公众的谴责。
在 9月26日的美苏联合委员会的会议上,苏联代表抨击了美国政府蓄意破坏莫斯科外
长会议决议的卑劣行径,同时建议苏美两国军队在1948年初同时撤离朝鲜,让朝鲜人
民在没有“盟国的协助和参与”的条件下自己组织政府。10月 9日,苏联外长莫洛托
夫致函美国国务卿马歇尔,重申了这一立场。金日成同志在不久以后的一次演说中庄
严宣布:“今天朝鲜问题只能由朝鲜人民自己来解决。除了朝鲜人民以外,任何人没
有能力,也没有权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美国依靠在联大中的多数地位,强行将
朝鲜问题列入了联大议程,并且否决了苏联代表团先后提出的邀请北、南朝鲜代表参
加讨论朝鲜问题的议案(10月28日),及美苏政府分别从南、北朝鲜撤出本国军队的议
案(10月29日)。11月14日,同样是在美国的一手把持下,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美
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议案。根据这一非法决议,将由澳大利亚、加拿大、
中国〔国民党政权〕、萨尔瓦多、法国、印度、菲律宾、叙利亚以及乌克兰等 9国的
代表组成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在这一委员会的监督下在朝鲜举行议会选举,然后
成立全国政府;如果可能,占领军在全国政府成立后90天内撤出。表决时,苏联、乌
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的代表拒绝投票。乌克兰还声明拒
绝参加临时委员会。
朝鲜人民强烈反对第二届联大关于朝鲜问题的非法决议。1948年1月8日以印度代
表梅农为首的临时委员会一行到达汉城后,北朝鲜方面拒绝了他们的入境。1948年 2
月20日,北朝鲜的民主政党、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北朝鲜民主主义民族统一战线
中央委员会发表了告全体朝鲜人民书,号召朝鲜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完全的自主独
立国家。该呼吁书强调,要在没有外来势力干涉的情况下,由朝鲜人民自己举行全朝
鲜选举,建立民主统一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临时委员会感到难以完成联大非法决议
所规定的任务,梅农被迫赶回纽约进行请示。在美国的授意下,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召
开了所谓“小型联大”。2 月26日,美国又一次开动表决机器,强迫“小型联大”通
过了关于只在朝鲜举行联合国监督下的单独选举的非法决议。以此为标志,美帝国主
义在朝鲜进入了公开推行民族分裂政策的阶段。美国的这一政策在临时委员会内部造
成了严重分歧。3月9日,委员会于汉城就5月9日在南朝鲜选举所谓“国民议会”的问
题进行表决时,尽管美国政府施加了压力,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代表仍坚持反对立场
,法国和叙利亚的代表弃权。最后这一建议勉强获得通过。美国允诺提供选举所必需
的“自由气氛”为条件。
朝鲜人民坚决反对这一势必造成祖国长期分裂的严重步骤。1948年 4月19日,根
据北朝鲜民主主义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在平壤召开了南北朝鲜各政党、社会团体代
表联席会议,南北朝鲜的56个政党、社会团体的 695名代表出席参加,其中包括毕生
以反共为业的右翼民族主义者金九和中间派势力的领袖金奎植等人。这次会议显示了
朝鲜爱国民主力量的大团结。4 月23日,大会通过了关于朝鲜政治形势的决议,给全
朝鲜同胞的檄文以及给苏美两国政府的要求书。决议和檄文指出,朝鲜必将得到统一,
坚决反对在南朝鲜进行亡国的单独选举和建立单独政府。要求书呼吁苏美两国政府同
时从朝鲜撤出自己的军队,让朝鲜人民在没有外国干涉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意志,
在全国自由地举行民主选举,建立统一的民主国家,使祖国获得真正的民族独立,成
为同全世界爱好自由国家平等的一员。4月30日,包括南北朝鲜的 43个政党、社会团
体的领导人的协议会在平壤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它宣布,在外国军队撤出之后,南
北朝鲜各政党、社会团体将联名召开全朝鲜政治会议,立即建立代表朝鲜各阶层人民
的民主临时政府;坚决反对南朝鲜的单独“选举”,也决不承认将要通过单独“选举
”成立的单独政府。
但是,美帝国主义却一意孤行。为了使所谓的“选举”能够按照它的意志进行,
在投票临近之时,美国军政府在南朝鲜大肆逮捕、迫害爱国人士,镇压人民爱国运动。
因5月9日正遇日蚀,美李集团恐不吉利,遂临时将选举改在次日举行。5 月10日,他
们在南朝鲜全境出动了用坦克、大炮和机枪武装起来的机动部队,利用所有警察、暴
力团和“乡保团”胁迫人民到“投票站”投票。尽管如此,参加投票者仍不及合法选
民总数的30%。在济州岛等地,人民甚至开展了武装斗争,破坏和烧毁“投票站”。
就在 5月10日南朝鲜进行非法选举的当天,南朝鲜民主主义民族战线发表严正声
明,拒绝承认这次“选举”和由此产生的“国民议会”。美军司令部按照这次无效选
举的所谓结果,在1948年5 月30日悍然拼凑了一个由地主、资本家和亲日派官僚组成
的南朝鲜“国民议会”。这个傀儡议会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吵闹又炮制了一部“宪法”。
同年 8月15日,以李承晚为首的所谓“大韩民国政府”在汉城登台。届时,美国政府
特派麦克阿瑟当天由日本飞到汉城。他在所谓的“贺词”中叫嚣要依靠“大韩民国政
府”拆除“人为的障碍”,实现朝鲜的统一。
在李承晚傀儡政权粉墨登场后,美国政府紧接着又主演了一场宣布结束军事占领、
撤销军政府和向“大韩民国”移交“政权”的丑剧。而实际上,根据1948年 8月到12
月间美李签订的一系列经济协定和军事协定,美国已控制了南朝鲜的所有的军事、政
治、经济等重要部门。同年12月12日,美国政府又挟持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
承认“大韩民国政府”及设立“联合国朝鲜委员会”的非法决议,该决议颠倒黑白,
将南朝鲜李承晚傀儡政府称之为“合法的政府”。声称产生这个政府的选举“乃是这
一部分朝鲜选民自由意志的真实表示并曾由临时委员会观察;而且该政府是朝鲜境内
唯一的这种政府”。这一非法决议还规定设立由澳大利亚、中国〔国民党政权〕、萨
尔瓦多、法国、印度、菲律宾、叙利亚等 7国组成的朝鲜委员会,并赋予它以广泛的
权力,包括“在朝鲜全境旅行、谘商与观察之权”。该委员会代替了原来的临时委员
会,成为美国继续在朝鲜进行干涉和侵略的新工具。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在美国占领军进驻南朝鲜后,客观形势表明,在一定的时期内,朝鲜革命在南北
两地不同的环境内会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为了“在北半部建立争取祖国统一和独立以
及全国性革命胜利的强有力的革命民主基地”,1945年10月 1日,在平壤就成立了北
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1946年2月8日,北朝鲜各民主政党、社会组织以及各道
各郡人民委员会的代表又在平壤举行会议,成立了北朝鲜中央政权机关——北朝鲜临
时人民委员会,金日成当选为委员长。在苏美联合委员会举行第一轮会议的整个过程
中,党和人民政权领导北朝鲜人民迅速展开了涉及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改革,建立了人民民主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统一的临时政府的成立。
为了发展民主改革的成果,继续推进革命,也为了粉碎敌人企图分裂和破坏民主力量
的阴谋,1946年 8月28日,北朝鲜的共产党和新民主党合并组成了劳动党。当南部傀
儡政权即将出场时,为了巩固和加强朝鲜北半部这一强大的革命民主基地,1947年 2
月17日在平壤召开了北朝鲜道、市、郡人民委员会代表大会。大会选出了北朝鲜的最
高权力机关——北朝鲜人民会议。2 月21日,北朝鲜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建立了以金
日成为首的北朝鲜最高执行机关——北朝鲜人民委员会。当美国强行将朝鲜问题提交
联合国、并操纵联大和“小型联大”通过成立临时委员会及在南朝鲜举行单独“选举
”的非法决议时,北朝鲜的劳动党及人民委员会在深刻揭露美国的帝国主义阴谋的同
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反击措施。1948年2月7日,在以抗日游击战士为骨干的人民武
装的基础上,朝鲜人民军正式建立。
在美帝国主义制造了南朝鲜的单独“选举”后,朝鲜人民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考验。
当时的局势要求他们采取果断的实际行动,任何犹豫和动摇都会给民族的前途带来不
可估量的损失。1948年 6月29日,南北朝鲜各政党和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协议会再次在
平壤召开会议。金日成在报告中指出,要毫不迟延地建立代表朝鲜人民意志的全朝鲜
最高立法机关,实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南北朝鲜各政党、社会团体的
代表组成全朝鲜独立国家的斗争方针的决议,重申反对非法组成的南朝鲜“国会”和
将以此为基础成立的南朝鲜傀儡政府,号召通过选举建立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由南北
朝鲜代表组成朝鲜中央政府,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和朝鲜中央政府应促使外国军队立即
撤出朝鲜。南朝鲜的傀儡政权“大韩民国政府”成立10天后,即1948年 8月25日,南
北朝鲜全境举行了最高人民会议议员的选举。在北半部,根据普遍、平等、直接的选
举原则,在自由的气氛中用秘密投票的方式进行选举。99.97% 的选民参加了投票,
选出了 212名议员。在南半部,鉴于反动派的阻挠,采用了“双层选举”的方法,即
先由选民以签名表示赞成或反对的非公开的方法选举南朝鲜人民大会的代表,然后,
在人民大会的会议上再由代表选举最高人民会议议员。尽管美李集团的暴力镇压和破
坏,仍有77.52%的选民参加了选举,选出了1080名代表。当选代表从8月21日到26日
在朝鲜北部的海州举行了大会,按照南朝鲜的人口比例,以秘密投票方式选出了 360
名议员。9月2日,在南北普选胜利结束的基础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
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在南北朝鲜选出的572名议员。9 月8日,
会议通过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产生了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推举
金日成为内阁首相及国家元首。9月9日,金日成首相向全世界宣告了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的诞生。翌日,金日成首相在发表政纲时说,共和国政府要从实现国家的完
全统一和建设一个富强民主的自主独立国家的目标出发,把全体朝鲜人民紧密地团结
在共和国政府的周围,动员他们参加争取祖国统一的斗争;并将竭尽全力实现苏美两
国的同时撤军,这是恢复国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的先决条件。会议据此通过了致苏美两
国政府的信函,要求它们同时撤退驻朝鲜的军队。10月 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政府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大会主席,要求给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代
表以出席联合国大会参与讨论朝鲜问题的可能性,并且宣布,在没有朝鲜民族合法代
表参加的情况下,联合国大会不能对朝鲜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加速了北朝鲜的革命和建设。在它的努力下,苏
联政府于1948年底将自己的军队全部撤离了北朝鲜。但是,美国不仅继续将自己的军
队驻扎在南朝鲜,并且与李承晚集团相互勾结,继续推行分裂朝鲜的政策。从此,造
成了朝鲜长期分裂并出现了两个朝鲜的局面。
E. 朝鲜在古代属于中国的领土吗,什么时候独立出去的
朝鲜在古代是属于中国的。
我们的邻国有朝鲜以及韩国,其实朝鲜跟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朝鲜在古代是属于中国的,而且这也是当时社会上公认的。关于朝鲜的领土,要从周武王大封的时候说起,当他推翻了商纣王朝之后就开始大肆分封。商朝后裔箕子就被分到了一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朝鲜,他们每年都需要向周朝送贡品。后来周王室慢慢衰败了,无法再控制诸侯,朝鲜领土就出现了其他政权。
在2014年的时候,德国总理还曾经送给中国一张地图,在这张地图明确标出了朝鲜属于中国,可见世界都认同朝鲜属于中国。
F. 古代朝鲜是谁建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20],公元前5千年进入新石器时代[21],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22]。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23]。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大同江流域的韩文化是世界古老的文明之一[24],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公元前35年[25]。而中国史书《尚书大传》是最早记载商周时代的移民箕子朝鲜方国的文献,同时也是最早提及朝鲜的文献,据推断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左右。
根据中国西汉史书记载,前三国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分布著夫余、沃沮、濊貊、东濊,朝鲜半岛南部为三韩部落。进入4世纪以后,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统一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汉四郡。在西南部,百济消灭了马韩54国。东南部的辰韩也由12国合并为新罗。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朝鲜三国时代”。公元7世纪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史称“统一新罗时代”。大同江以北的高句丽故地被唐朝渤海国等继承。904年,新罗僧人金弓裔建立“后高句丽”。918年,后高句丽大将王建建立高丽政权,亦称“王氏高丽”,并深受中国儒家思想以及佛教的影响。
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建立政权迁至汉阳,定国号为朝鲜,史称“李氏朝鲜”。1896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中协定了清朝承认朝鲜自主,当时日本控制下的朝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日本扶持建立了临时性、过渡性的大韩帝国傀儡政权。1910年朝鲜被日本吞并,日本方面称其为“日韩合并”,朝鲜全境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吞并朝鲜后,试图消灭朝鲜的文化和传统,并掌握工业、商业、贸易、矿业和农业等经济命脉[26]。同时,日本政府禁止朝鲜人民使用朝鲜语、学校也不能教授朝鲜语和朝鲜历史,又发动所谓创氏改名运动,强令朝鲜人使用日文名字,当地历史文物亦受破坏或转移至日本[26]。朝鲜民族为此曾试图推翻日本的统治,先后在1907年至1911年间发动义兵运动,又在1919年发动“三一反日运动”以及各种的罢工,但都未能成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日本也因而失去了对朝鲜半岛的统治权。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苏两国共同托管,并在三八线划地而治:北方的领土由苏联军政府主管,南方则由美军政厅管治。同年12月,美、英、苏三国又在莫斯科举行会议,试图解决由谁来组成韩国临时政府的问题。然而,美苏两国都不承认对方所支持的党派和人士,会议最终未能达到共识[29]。有鉴于此,苏联积极在半岛的北方建立政权:它们在1946年2月建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的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又于翌年成立北朝鲜人民委员会。在1948年先后创立北朝鲜人民最高会议及通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1949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随之成立。
北朝鲜立国后,金日成试图以武装力量统一朝鲜半岛,在得到苏联的支持下,朝鲜人民军于1950年6月25日越过三八线,发动对韩国的进攻,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于6月28日攻下汉城,并迅速攻到洛东江一带。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大韩民国国军抵御北朝鲜的进攻,联合国军司令由美国指派。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后,渐渐扭转了战争的局面﹕他们先于9月28日重占汉城,并在10月9日越过三八线进行反攻,打下平壤,使朝鲜中央政府一度北迁到江界。随后,金日成要求中国出兵支援,北京派遣人民志愿军参战,联合国军因而遭到击退,汉城再度失守。不久,联合国军又重夺汉城,并将战线重新回到三八线。此后,虽有联合国军的美军在平壤进行无差别轰炸,也有朝鲜人民军在喋血岭的抗战,但战争一直处于胶着状态。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北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在经历了几次的谈判后,双方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朝鲜半岛沿三八线非军事区划分为两个国家,亦标志着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形式上的结束
G. 朝鲜历史
请参考:http://..com/question/27454.html
[编辑]古朝鲜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编辑]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编辑]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编辑]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编辑]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编辑]三国时代
请参见: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编辑]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日朝韩三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为各方接受的结论,某一年的微软网络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伪造的。
[编辑]统一新罗时代
请参见: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此时代被某些朝鲜学者称为南北国时代。
[编辑]高丽王朝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编辑]李氏朝鲜
请参见: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馀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城,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和驻朝鲜的清军展开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至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在日本的统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闵妃。
1897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独立,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从此朝鲜改为韩国。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编辑]日本统治时期
[编辑]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将皇室封为日本贵族,暗杀高宗,强迫朝鲜人改用日语,企图消灭朝鲜民族文化。
[编辑]3·1独立活动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顺宽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3·1独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镇压,柳顺宽等学子被杀。史称“3·1独立活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上海沦陷后迁往重庆,成立独立战斗队对日宣战。
[编辑]现代
[编辑]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国。
H. 朝鲜民族有多少年的历史
朝鲜族有大约八百年的历史。公元十四世纪,李氏朝鲜建立,这个民族被称为朝鲜族。
朝鲜民族的主源,或者说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是韩和秽。他们的先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一直居住在朝鲜半岛。韩种族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居住朝鲜半岛的南部。秽种族属于北方蒙古人种,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及我国东北地区。韩、秽两种族早就人口众多,并创造了灿烂文化。他们是朝鲜半岛旧石器以至新石器时代诸文化的主人。
在我国商、周之时(公元前十一世纪),原来居住在我国辽东地区的东夷人,开始迁徙到辽东半岛。商朝贵族箕子东走建朝鲜的记载,应当是这一迁徙在史籍上的反映。辽东式石棚及青铜短剑的分布于朝鲜半岛北部,也应当是东夷族进入朝鲜半岛的遗迹。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 ,又制八条之教。”《三国志·东夷传》也有相同的记载。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东夷人的一支)和朝鲜半岛土著的秽人结合而成。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燕人占取辽东,并攻占了古朝鲜西部的土地,促使了居住在辽东的夷人和新牵来的燕人(华夏族的一支)融合成新的燕人,不久并入于秦,成为今汉族的一部分。而居住朝鲜半岛的夷人,则和当地的秽人融合成了古朝鲜族。
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燕、齐、赵民避地朝鲜者数万口”4。汉初,燕人卫满东走出塞,“度贝水,居朝鲜之西界秦故空地上下障。满诱亡党(中国移民)众稍多,乃攻准,准逃亡。”卫满建立了卫氏朝鲜。卫氏朝鲜的建立,表明了燕人的进一步迁入朝鲜半岛北部。
与此同时,箕氏的后代箕准南走马韩为王。此外在秦代还有一部分汉人,为逃避秦的徭役,逃亡到朝鲜半岛的东南部,与当地土著韩族结合形成了汉代的辰韩。北方民族进入了朝鲜半岛的南部。
公元前一O八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于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乐浪等郡县,汉民更进一步迁居朝鲜半岛。
汉魏之时,在朝鲜半岛南部,居住着韩种的三支,马韩、辰韩、弁韩。史载马韩有五十四国总十余万户。辰韩、弁韩各有二十国。共七十八国。共计为二十万户,约近百万人。
公元一世纪开始,原居住在鸭绿江流域的高句丽人逐渐南下占有朝鲜半岛北部,公元四世纪攻占了乐浪郡。部分汉人如张统等迁居辽西、退出了朝鲜半岛。部分汉人留居朝鲜半岛和古朝鲜人、秽人一起在高句丽人统治下,逐渐融合成新的民族。同时,高句丽人有部分南下与朝鲜半岛南部的韩人相结合建立了百济国。辰韩(由南迁的秦人和当地的土著的韩人结合而成)的苗裔建立了新罗国家。朝鲜半岛初步形成了三个并列的小民族。
公元七世纪,新罗和唐联合,攻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不久唐兵被迫撤出朝鲜半岛。新罗基本上统一了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上第一次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枣新罗民族。
但当时朝鲜的东北部还为渤海国所占,渤海族是以粟末摸和及高丽遗民为主融合其他秽百人形成的一个民族。高句丽民族一部分迁居我国中原地区加入于汉族之中,一部分加入渤海族之中,一部分加入新罗民族之中。
公元十世纪,辽灭渤海,将渤海人西迁,部分渤海人南投新罗,加入新罗族中。而同时,原居牡丹江流域的女真人南下,占有了朝鲜半岛的东北部。
也在公元十世纪初,王建创立了高丽王朝,新罗人改称高丽人。高丽人与新罗人不同是前者吸收了十余万渤海人,但主体是一样的。高丽人和高句丽人却根本不同。高句丽人是横跨中朝两国国土,但又不包括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古民族。而高丽人则是纯属朝鲜半岛上的一个民族。
公元十四世纪,李氏朝鲜建立,这个民族被称为朝鲜族。此后一个时期居住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女真人,部分北迁成为女真族枣满族的一部分,部分南徙加入于朝鲜民族之中。朝鲜民族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民族,但它的主体是秽和韩。
I. 朝鲜的历史
朝鲜是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之一。远古时期,半岛上即有人居住,近年已发现一些旧石器时代遗迹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公元前第 1千纪上半叶进入青铜时代,公元前 4世纪开始使用铁器。当时半岛南部的居民为韩族,半岛北部则居住着秽族,一般认为其语言近于通古斯语系。朝鲜很早就传入汉字,而“朝鲜”一词则始见于中国的《管子》、《史记》等古代文献之中。约在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5~前3世纪),“朝鲜侯”称王。是为朝鲜建国之始。当时已有“犯禁八条”和“礼义田蚕织作”,表明已有成文法,农业、手工业等也有相当发展。汉初,燕人卫满自立为王,是为卫满朝鲜。其统治中心在今大同江中游一带。公元前 108年,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于其地设乐浪等四郡。此时半岛南部居有3个部落联盟集团,即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公元3世纪左右,百济统一马韩地区,新罗统一辰韩地区,建立起国家。公元前后在中国东北兴起的高句丽,于427年迁都平壤,于是半岛上形成三雄争霸的局面,史称三国时期。三国之间战争连年不断。 7世纪中叶,新罗与唐朝结成同盟,灭亡百济 (660)和高句丽(668),735年新罗统一□水以南的领土。新罗统一朝鲜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向封建制过渡。为适应新兴贵族地主的要求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国王大力推行唐朝的典章制度,对具有战功的人赐以土地,实行租庸调赋役制度。改革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机构,确立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农业、手工业都有较大的发展,对外贸易兴盛。9世纪末叶以后,国力衰弱,农民起义频繁。900年,甄萱建后百济, 901年弓裔建泰封国。国家一分为三,史称后三国。
918年,王建杀弓裔自立,国号高丽,是为王氏高丽王朝。先后灭后百济和新罗,统一半岛南部。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高丽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军队实行府兵制。颁布“柴田科”法令,实行官员俸禄田和柴山制度,封建经济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对外贸易频繁。后期,官僚地主阶级兼并土地,加强剥削,致使农民和奴婢不断进行反抗斗争,使统治阶级受到沉重打击。高丽建国后,乘渤海国衰落之机向北扩张,把疆界延伸到鸭绿江下游南岸。此后,连续与辽、金两国发生战争。从1231年起,蒙古军多次进攻高丽,半岛遭受很大破坏。1258年,高丽国王降服,元朝在高丽设 “达鲁花赤”,监督国政。蒙军入侵和元朝的控制,遭到高丽人民的英勇反抗。元末农民大起义后,高丽始摆脱元朝的统治。
1392年,李成桂篡夺高丽王位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即李氏朝鲜。李朝是朝鲜封建社会由鼎盛到衰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重新调整了君主专制的国家机构,把军队的统率权集中于中央。李朝初期实行“科田法”制度,把全国土地按等级分授给文武两班,并规定可以世袭,使“私田”进一步趋于私有。地主阶级利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扩大私田,残酷地进行高利贷盘剥,引起农民不断反抗。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党争激烈,矛盾日益尖锐,国力渐衰。16世纪末叶,壬辰卫国战争爆发。朝鲜人民组织义兵,到处打击日寇(见反日义兵斗争)。李舜臣等爱国将领则给敌水军以沉重打击。明朝应朝鲜之请,派遣军队援朝御倭,最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17世纪以后,朝鲜的社会经济又有恢复和发展,同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活跃。19 世纪以后,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壬辰卫国战争—朝鲜军民据守城池抵抗倭寇
J. 朝鲜历史的三国时代是什么时候
由于汉抄朝解体,无力北顾,前1世纪中叶,辰国开始解体。新罗、百济日渐强盛,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 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 -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