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读历史到底读什么

读历史到底读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03 08:56:36

⑴ 读历史书,我们到底在读什么

当然很多时候都是讨论影视剧的人和事,然而这些跟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多或少会有些出入。
目前各类网站很火的就是真相学。专门研究各类历史时间的第一次,第一人,第一时间或做一个与历史记录相悖的结论作为论点。有些人喜欢上做一件事,寻找充足的证据去证明这些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虽说看上去有哗众取宠之嫌,但里面引经据典,讲的也头头是道,让人看了觉得茅塞顿开。例如我知道的郝连勃勃大王,文裁缝是此类型的性情中人,专门研究常人所忽略的东西比如为啥皇帝老娘的爸爸为啥叫二狗子,为啥隋炀帝是明君,皇帝的第一次给了谁等等,刁钻古怪又吊人胃口,让人看后觉得终于弄明白了,脑瓜里又多了一个概念:我终于知道历史的真相。 不管历史书籍如何写,是否与真实的历史事件有出入,对于读者来说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如果摒除思考历史的沉重,只把历史书籍当作武侠小说看,也未必不是好事,但历史真的没有小说好看。如果一心只想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那么无疑是最后陷入矛盾的境地,除非你是职业的历史学家,因为历史记载的有很多存在臆想的成分,甚至部分有扭曲真实的嫌疑,后续的很多种传闻还可以影响不同人的推理和记载,因此二十四史的记载哪些是以讹传讹,我们就无可得知了。但我们打破砂锅问到底又是为了什么,难道是追求真理,还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其实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千姿百态都发生过,只是呈现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了解一个就够了,何必两个三个甚至N个? 我们读历史,到底是为了读什么?对于那些热衷于读秘史和怪力乱神的,仅仅是在看小说消磨时间而已;在我看来,真正读历史的人,在读的是人类的道德良心。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个真正热爱读历史的人,一定实在触摸人类发展史的良知脉络,并希望找到一条引导自己寻找真实价值观和做人准则的标准。从远古蛮荒的原始社会,经历奴隶社会,再一直过度到现在,人类的心灵一直在沿着道德人心这条干道上驯化,从淳朴变诡诈,再到现在返璞归真。其中过程有太多的悲欢离合,不得不发人深思,引导人们对美好品德,美好价值乃至美好生活的向往。说历史就不得不说战争,战争是一面镜子,历史为它流的血,即使是黄河之水怕是也洗不清,尤其是历史上种族屠杀最为惨烈。但在目前的情况,我们的历史课本,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带有强烈的感情,其中汉民族对异族的战争失败最突出,我至今想不明白,这些言辞向年轻人宣扬爱国主义合适吗?与时俱进吗?孩子们读历史,我们该让他们读的是历史的人物为百姓生民的的热爱,以及这些人的哪些行为符合道德社会的准则,不要写的得某个历史人物为国捐躯了搞得孩子的的也苦大仇深。

⑵ 历史学研究生读什么

如果你只是因为“于眼光不够远,胸怀不够大”,才要考历史的研究生,那你考了研究生之后,就会失望。
而且你的兴趣在文学,历史的硕士研究生大多只有两年,上一年课,写半年论文,找半年工作。几乎不可能达到你预期的目的。
历史学的研究生,考试要看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还有历史综合,史学理论。

至于学校,世界史方面,北师,天师,东北师大的中世纪史很强大,南大的英国史,吉大的美国史。中国近现代的工作现在相对好一点,因为大学都要开近现代的课了,就像高数一样。历史地理首推陕师大。考古一般不要跨专业的。除非你是学化学的。不管哪个专业,考历史,北大和人大几乎都是最好的选择了。
还有,不仅要选学校,更重要的是选导师。你的导师若是牛人,那是相当有优势的。但同样,也是比较难考的。

如果你想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视野,可以读一些外国的生活史,或是小说,散文。真的不一定非要考研究生。如果你不喜欢历史,你读历史的研究生对于你是一种折磨,也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推荐你看几本书

[德]里夏德•范迪尔门著:《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德]里夏德•范迪尔门著:《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法]伏尔泰著:《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威尔•杜兰著:《世界文明史》,幼狮文化公司译,(上、中、下)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比]亨利•皮朗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乐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法]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著:《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许明龙、马胜利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法]P.布瓦松纳著:《中世纪欧洲生活和劳动》,潘源来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美]汤普逊著:《中世纪社会经济史》(上册),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L. S. Stavrianos: A Global History, Prentice Hall, 2004.
跨专业考研,慎重,再慎重,再再慎重。

⑶ 历史要读什么史书

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也就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即“正史”,共有内25部,分别是《史记容》、《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

⑷ 你读历史读的是什么读出了什么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同时也给题主推荐一本书——《万历十五年》。首先我先说说,我读历史读的是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没错,以史为鉴看的就是得失,学习历史就是对比过去和现在,我们的得失,从社会、人文、物质乃至思想等方面都可以对比学习。

《万历十五年》主要讲的是明朝儒家传统思想发展到顶峰,封建官僚体制已完全僵化,以此来说明中国的封建历史本该结束,但由于儒家思想的约束未能实现,在阅读过这本书以后,对中国历史的看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我们这个世界里如何去看待一些变化和发展就是读万历这本书后的出来的新结论。

如果题主也爱读历史的话,欢迎一起探讨,总之,学习历史是一件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智慧和的事。

⑸ 想读通历史,应该怎么读,读的方法有哪些

钱穆在≪国史大纲≫序言里说凡一国之国民,需熟其国之历史。读历史需知历史是表,熟悉其文化才是本,政治,经济,学术思想都是文化共相下的分题,但每一分题侧重与所依附材料仍有不同,因此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亦有差别。
如果要读历史,应先读通史,中国历史不像西方,中国各时代联系紧密,非通读不足了解。读通史建议读取几家之言,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台湾学者傅乐成则从其他角度阐述,而像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则是从旁观者的角度阐述中国历史了。读完近人作品,则可阅读古人原著,推荐读≪史记≫与≪资治通鉴≫,这是接触第一手资料了。
熟悉了通史,就可以按照自己兴趣选择想深入研究的领域了。比如喜欢某朝代或某领域,则可按照自己兴趣读下去。
把自己放到历史之外,尽可能客观的去看待历史,对于历史书的记载辩证的去看去揣摩,不要刻意去探求历史书记载的真实与否,历史无所谓真实与否,差别只在于角度立场导致的叙述结果。
另外,在读通史前建议看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不算严格意义上学术著作,黄氏写史自有其独特之处,这本书可做引子,相信读完这本书,再读通史就不觉得是难事了。

⑹ 读中国历史,先读什么在读什么

先读正史来,比如史记,二十四自史,中国通史,对整个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再读古代人写的小说,散文,诗歌。注意:不要读野史,野史会误导你,野史通常是吸引人眼球的噱头。
根据我的经验,读古人所作小说,诗歌,散文是最真切了解实际的最佳选择。
以杜甫为例: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再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是唐盛世时期人物,却是这番惨景,可想而知当时是什么状况了。
类似的捕蛇者说,卖碳翁等等作品也反映草根生活。
红楼梦,水浒传也有很强的历史现实意义。
文艺作品往往是当时历史状况最一针见血的描述载体。其它作品推荐看三言二拍,笑林广记等等。在看文艺作品时一定把作者的生活背景拿来看一遍,与正史结合着看,你就能推论出历史的真正仑廓了。

⑺ 什么叫读历史

1、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内件的一门学科,多容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2、读历史就是看历史。
3、好处:
1.能以史为鉴,理解反思当下的问题;
2.人们应当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发展史,把优秀的名族传统特色代代传承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3.博古通今,知识渊博;
4.读史书,感慨万千,丰富精神生活,提升生活格调品味。

⑻ 读历史书要读出些什么

首先 以史为镜 可以知荣辱 ! 你读历史书 就可以知道 我们自己在整个历史长河专中 对社会有什属么贡献可以为荣 有什么东西是我们的耻辱 ! 一个人不能忘了自己民族的历史 就是要你记住这些!
其次 读历史 是要你从中学习经验 为什么会这样 怎么才能不这样 等等
再次 那就是望采纳了 呵呵 !

⑼ 想读中国历史方面的书,应该先读什么书先了解哪个朝代的历史

历史方面的书有很多种,不是太好推荐,主要是看你喜欢什么类型的。
你想知道比版较细致而正统的历史直权接看二四十史(不懂可以网络二十四史)。
喜欢野史方面的话可以读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不懂可以网络),例如唐史演义,宋史演义,五代史演义等等。
先读哪个朝代看个人爱好。看你喜欢哪个朝代的风格。当然可以按朝代顺序读。
例如秦朝风格就是暴政。
汉朝(古丝绸文化,对匈奴的和与战,这个时代政治主要特点是外戚,宦官,士族作为汉朝的三个大支柱)。
三国(这个时代本质上是由外戚,宦官,士族三个大支柱逐渐转变成宦官,外戚倒下,士族一家独大的过程)
南北朝(是士族的天下,士族狂妄到通常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一个士人狂放不羁的时代。)
其他朝代的风格就先不说了。不懂再问。

⑽ 为什么要让孩子读历史,读什么历史书

在历史之中,散落着各种各样的钥匙,有的钥匙是打开伟大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财富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艺术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文学之门的,有的钥匙是打开幸福之门的……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众多的钥匙之中,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那把,如此而已。
这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的第一点原因:读历史的孩子有志向,读历史的父母不焦虑。

历史最迷人的地方是什么,是真实发生过。它只记录名垂青史的人,能够留下历史痕迹的人物和事件,每一个,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对象,也是我们有可能超越的肩头所在。这就是智慧。
什么是智慧,就是有自己的思想。如果说孩子们学习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是掌握知识的话。那么,学习历史,则可以把人类时期所有的结晶汲取到自己身上。
很多在历史上做出杰出乃至伟大贡献的人都提及,他们的进步只是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够了一下——如果我们不知道过去有些什么样的巨人,不知道巨人的站法,我们如何才能站在其肩头呢?
这就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的第二点原因:读历史的孩子有格局,读历史的孩子有智慧。

历史很有意思,能够载入史册的无非两种人:大能量的好人和大能量的恶人。历史还能够记录的是,是大好人和大恶人的最后的下场,以及他的“身前身后名”。历史可以不说一句评价,就让孩子明了什么叫大是大非。
就以演讲和写作的表达来说吧,我们都知道肚里空空人,头脑也产生不了什么东西,嘴巴里说不出什么东西,手里更是写不出什么东西。那么,对于孩子而言,自己的生活积累还没有那么多的情况下,多读读历史,就是非常好的文化营养。
其实,就此而言,历史不仅仅可以帮助孩子能说善写,还对于他将来选择事业,说服他人、影响社会、影响世界都至关重要。
这是为什么要给孩子读历史的第三点原因:读历史的孩子心灵高贵,读历史的孩子有内涵。

阅读全文

与读历史到底读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