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请问宋朝是怎么灭亡的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沦陷,国玺交出,太皇太后、皇帝投降,特别是国土基专本丧尽,元朝几乎拥有属全中华。
至于宋端宗、宋少帝南逃,其情形与齐康公被田氏迁到海岛之后、东周王朝灭亡之后的东周小国、赵王迁降秦之后的代王嘉、前赵灭亡之后的太子刘熙、北凉灭亡后的沮渠无讳及沮渠安周、吐谷浑灭亡之后的青海部、西突厥灭亡之后的咄陆五部及努失毕五部、吐蕃灭亡之后的五个王系、元朝灭亡之后的北元、明朝灭亡之后的南明、太平天国失败之后的捻军、民国灭亡之后的台湾,都是很类似的,都是不能作为前一个时代的延续的,尤其不能作为一个国家看待了,只能作为一支残余势力而已。
⑵ 宋朝怎么灭亡的
公元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将领只求自保,勤王之师甚少,最终,谢太后带领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军占领临安,宋朝灭亡。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2)历史上宋朝是怎么灭亡的扩展阅读:
灭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针,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2、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无法抵御外族骑兵;
3、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失误,只看到了辽(金)的强大,没看到金(蒙)的危胁;
4、统治阶层对军事的无知、无能、不作为,导致了开封防御战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败,政治内斗严重,以及军费开支较大,百姓负担过重。
崖山海战事件: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元军攻至崖门,元军浩浩荡荡陆续抵达崖山,对南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面对巨大压力,张世杰昼夜苦思破敌之策。有幕僚向张世杰建议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
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昺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
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
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
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六日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
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份,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
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元军假装奏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
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
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
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 祥兴二年(1279年)三月十九日,崖山海战结束,大宋王朝宣告灭亡。
⑶ 宋朝是怎么彻底灭亡的
1274年,宋度宗复去世,长子制赵显即位。1275年春,元军攻克南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不久,常州、平江相继沦陷,临安人心惶惶。1276年农历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在亡国之际,赵氏子孙赵昰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宋端宗。
1276年11月,蒙军逼近福州,11月15日,宋朝大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1278年4月15日,年仅11岁的赵昰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
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厓山,即今天的广东省新会。元军在北方汉人将领张弘范率领下紧追在后,对厓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800余人集体跳海自尽。世人不耻张弘范,特于此立碑嘲之: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至此,宋朝彻底灭亡。
⑷ 宋朝怎么灭亡的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元。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灭亡
宋端宗赵是和赵昺被元朝军队相逼南逃避难,途经香港九龙半岛一块估计约有300公吨的巨岩休息,后来附近的民众在那块可以容纳50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台”三个汉字。金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光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理宗两子早夭,因此最后理宗择其弟赵与芮之子赵祺为皇储。由于赵祺其母曾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堕胎药,因此赵祺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诏立赵祺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理宗去世,赵祺即位,是为度宗。
赵祺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右丞相贾似道因此擅权。贾似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终日在葛岭别墅中与妻妾玩乐,由于他好斗蟋蟀,时人称他为“蟋蟀宰相”。他禁止让前线战事让度宗了解。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拱、孟瑛、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贾似道借机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九日,度宗去世,终年35岁。
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即位。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德佑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德佑元年十一月廿日,常州沦陷,元军举行大屠杀。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赵?正式退位。但赵?之弟赵是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是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是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是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元军在南宋汉人叛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世人不耻张弘范,特于此立碑“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嘲之,宋朝到此宣告彻底灭亡。崖山海战极为惨烈,据估计,宋军在此役中阵亡十万,海上都是尸体。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⑸ 宋朝是怎么灭亡的啊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不敌北方邻国,先于1127年使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到1279年宋朝又在崖山海战中亡于蒙元。但相对而言,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灭亡 宋端宗赵是和赵昺被元朝军队相逼南逃避难,途经香港九龙半岛一块估计约有300公吨的巨岩休息,后来附近的民众在那块可以容纳50多人的巨岩上,刻上“宋王台”三个汉字。金朝灭亡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理宗意图据关(潼关)、守河(黄河)、收复三京(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光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下诏出兵河南。六月十二日,全子才收复南京。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但由于粮草不济,贻误战机,宋军进攻洛阳时被蒙军伏击,损失惨重。各路宋军全线败退。端平入洛宣告失败,宋在此役中损失惨重,大量精兵与物资付诸流水,也为之后蒙古侵宋提供借口。端平入洛之后,理宗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大坏。理宗两子早夭,因此最后理宗择其弟赵与芮之子赵祺为皇储。由于赵祺其母曾在怀孕期间服用过堕胎药,因此赵祺先天不足。景定元年(1260年)六月,理宗下诏立赵祺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十二月廿六日,理宗去世,赵祺即位,是为度宗。 赵祺即位后不理朝政,整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右丞相贾似道因此擅权。贾似道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终日在葛岭别墅中与妻妾玩乐,由于他好斗蟋蟀,时人称他为“蟋蟀宰相”。他禁止让前线战事让度宗了解。襄阳、樊城被围三年后,度宗才得知此事。端平二年(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拱、孟瑛、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征战合州时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贾似道借机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咸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九日,度宗去世,终年35岁。 度宗去世后,其长子赵?即位。当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德佑元年(1275年)春,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威逼建康,长江防线崩溃。朝野大震,各界都冀望贾似道能出征,结果宋军大败。贾似道被贬,在赴任途中被监押官郑虎臣所杀。德佑元年十一月廿日,常州沦陷,元军举行大屠杀。不久平江也告沦陷,临安人心惶惶。德佑二年(1276年)二月初五,临安城里举行受降仪式,赵?正式退位。但赵?之弟赵是和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赵是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1276年)。但是,小朝廷内部斗争不断,景炎元年十一月,蒙军逼近福州,十一月十五日,朝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是和赵昺乘船南逃,从此小朝廷只能海上行朝。景炎三年(1278年)春,小朝廷抵达雷州。四月十五日,年仅十一岁的赵是去世。陆秀夫与众臣拥戴赵昺为帝,改元祥兴(1278年)。在元军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迁往崖山。元军在南宋汉人叛将张弘范领军紧追在后,对崖山发动总攻,宋军无力战斗,全线溃败。赵昺随陆秀夫及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世人不耻张弘范,特于此立碑“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嘲之,宋朝到此宣告彻底灭亡。崖山海战极为惨烈,据估计,宋军在此役中阵亡十万,海上都是尸体。身在元营的文天祥亲自目睹惨状,作诗云:“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风吹鬓华。” 宋朝帝王谱
⑹ 宋朝是怎么灭亡的
宋朝灭亡的原因:
1.为防兵变,“重文轻武”。因出风头,“精兵简政”。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⑺ 宋朝是怎样灭亡的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北宋和南内宋,历十八帝三百容二十年。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北宋初期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使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⑻ 宋朝是怎么灭亡的
最大的原因有以下若干: 一. 军事制度跟不上高度发达的经济,注意,是军事制度,不是军事武器。 1. 当时,宋朝皇帝为更好的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模式——把国家的精锐军——禁军,一分为二,一半云集首都,一半分驻全国各地,这就有力削弱了地方的力量,有利于控制分裂。但是,地方军力量的削弱,却使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减弱; 2. 还有,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把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这样万一战事突发,就会指挥不灵。再加上采取更戍法(禁军轮流更换驻地,将军不随军调动),士兵没有什么被号召力。这就大大削弱了宋军的战力; 3. 另外,重视文官,而文官没有什么军事常识,打起仗来,自然会败给灵活剽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邻国军队; 二. 经济上,所谓财大气粗,宋朝皇帝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财大气粗,竭力削弱地方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削弱了、加上军事实力又严重削弱了,自然打不过外敌,就像快饿死的老虎打不过填饱肚子的大灰狼; 等等等, 以上这些原因都为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⑼ 宋朝是怎么灭亡的
一、灭亡原因
1、以文制武的方针,造成了军队内相互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版
2、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权云十六州”,使汉族江山的天然屏障失去,无法抵御外族骑兵;
3、联金抗辽、联蒙抗金决策失误,只看到了辽(金)的强大,没看到金(蒙)的危胁;
4、统治阶层对军事的无知、无能、不作为,导致了开封防御战的失利;
5、皇帝昏庸,朝政腐败,政治内斗严重,以及军费开支较大,百姓负担过重。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⑽ 宋朝是如何灭亡的
其实,来最大的原因有以下若干源: 一. 军事制度跟不上高度发达的经济,注意,是军事制度,不是军事武器。 1. 当时,宋朝皇帝为更好的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强干弱枝,内外相制”的模式——把国家的精锐军——禁军,一分为二,一半云集首都,一半分驻全国各地,这就有力削弱了地方的力量,有利于控制分裂。但是,地方军力量的削弱,却使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减弱; 2. 还有,为了防止武将专权,把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这样万一战事突发,就会指挥不灵。再加上采取更戍法(禁军轮流更换驻地,将军不随军调动),士兵没有什么被号召力。这就大大削弱了宋军的战力; 3. 另外,重视文官,而文官没有什么军事常识,打起仗来,自然会败给灵活剽悍,有丰富作战经验的邻国军队; 二. 经济上,所谓财大气粗,宋朝皇帝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财大气粗,竭力削弱地方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削弱了、加上军事实力又严重削弱了,自然打不过外敌,就像快饿死的老虎打不过填饱肚子的大灰狼; 等等等, 以上这些原因都为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