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吉县历史地名叫什么

吉县历史地名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1-03-03 08:07:28

㈠ 山西地名有哪些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11个市分别是: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吕梁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运城市。11个地级市共辖117个县级行政单位(25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81个县)。

1、太原市,辖6区3县1市,包括小店区、迎泽区、杏花岭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晋源区、清徐县、阳曲县、娄烦县、古交市。区(县、市)共辖街道53个、镇21个、乡31个,合计105个。

2、大同市,辖4区6县,包括新荣区、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左云县。区(县)共辖街道办事处46个、镇33个、乡66个,合计145个。

3、朔州市,辖2区3县1市,包括朔城区、平鲁区、山阴县、应县、右玉县、怀仁市。区(县、市)共辖街道4个、镇19个、乡50个,合计73个。

4、忻州市,辖1区12县1市,包括忻府区、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原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6个、镇59个、乡126个,合计191个。

5、阳泉市,辖3区2县,包括城区、矿区、郊区、平定县、盂县。区(县)共辖街道12个、镇20个、乡12个,合计44个。

6、吕梁市,辖1区10县2市,包括离石区、文水县、交城县、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岚县、方山县、中阳县、交口县、孝义市、汾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3个、镇81个、乡67个,合计161个。

7、晋中市,辖1区9县1市,包括榆次区、榆社县、左权县、和顺县、昔阳县、寿阳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介休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7个、镇59个、乡59个,合计135个。

8、长治市,辖4区8县,包括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区(县、市)共辖街道14个、镇68个、乡64个,合计146个。

9、晋城市,辖1区4县1市,包括城区、沁水县、阳城县、陵川县、泽州县、高平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0个、镇48个、乡26个,合计84个。

10、临汾市,辖1区14县2市,包括尧都区、曲沃县、翼城县、襄汾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吉县、乡宁县、大宁县、隰县、永和县、蒲县、汾西县、侯马市、霍州市。区(县、市)共辖街道20个、镇75个、乡76个,合计171个。

11、运城市,辖1区10县2市,包括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闻喜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永济市、河津市。区(县、市)共辖街道13个、镇81个、乡55个,合计149个。

(1)吉县历史地名叫什么扩展阅读

山西历史沿革

唐高祖李渊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山西被唐高祖认为是“龙兴”之地,封太原为唐王朝的都城。

宋代,山西是中国北方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在民国十年(1921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君宇在太原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展革命活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率领红军主力渡河东征,在晋西、晋中、晋南各地遍撒革命火种。

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山西,创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十四年抗战中,山西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山西地方党组织培养了15万名共产党员,根据地向八路军输送了60万热血青年。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山西全省解放。9月,成立山西省人民政府。

㈡ 吉县的历史沿革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
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
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城址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
战国时属魏之屈邑。
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
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称。
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北屈称朕北。
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
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县。
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
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
金天德三年(1151年),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
明昌元年(1190年),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
元大德九年(1305年),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
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称吉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南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
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
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为镇。
1961年7月,复置吉县。
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

㈢ 海吉县在哪

在电视剧《山海情》中海吉县是一个虚构地名,既可能是海原县和西吉县的合称,也可能是整个西海固地区的代称。

《山海情》是由孔笙、孙墨龙执导,黄轩领衔主演,张嘉益、闫妮、黄觉、姚晨、陶红、王凯特别出演,热依扎、黄尧、白宇帆、尤勇智、胡明、姜冠南、王莎莎、祖峰主演的脱贫攻坚剧。

该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3)吉县历史地名叫什么扩展阅读

《山海情》电视剧的开篇,一个生活环境艰苦、村民观念根深蒂固的涌泉村便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一秒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西海固。该剧以朴实、接地气的叙事风格,温情细腻的视角,描绘出扶贫路上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在体现主题的同时又串联起角色的亲情、爱情、友情等话题,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该剧画面中全体人物灰头土脸的造型、简陋的办公室与漫天黄沙的户外环境,高度还原了当地20世纪90年代贫困的生活状态与自然地域特征,更是通过“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蚊子都能把人给吃了”“饿得直吐酸水”等村民看似幽默实则质朴真切的抱怨。

全面立体地再现故事主角所处的环境,种种细节离不开一个“真”字,获得不少观众点赞。

㈣ 有关吉县的历史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春秋时为晋之屈专邑,又称北屈,城址属 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 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北屈称朕北。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 县。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金 天德三年(1151),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明昌元年(1190)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元 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壅 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 南专区。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 为镇。1961年7月,复置吉县。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至今。

㈤ 关于安吉地名历史变迁的详细信息

安吉建县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汉灵帝赐名“安吉”,源自《诗经·无衣篇》中诗句“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安吉更早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朝设置故鄣县。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东游会稽,“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当时故鄣县幅员辽阔,大致包括现在安吉县全境、长兴县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广德县全境、郎溪县一部。故鄣县开始属鄣郡,后来属丹阳郡。鄣郡以故鄣县治为郡治,治所在今安吉县境内,是浙江全省境内出现最早的郡级治所。直到西汉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改为丹阳郡,才将郡级治所迁往宛陵(今安徽省宣州市)。由于安吉以前在故鄣县南境,所以有人称安吉为鄣南。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属新设的吴兴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并县,安吉县被撤,并入绥安县。绥安初属宣州,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属湖州。义宁二年(公元618年)复置安吉县,属吴兴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属桃州。武德七年,安吉县又被撤销,并入长城县(今长兴县),属湖州。唐映德元年(公元664年),复置安吉县。安吉县经过七十多年的撤而复设,从此稳定下来。
由于安吉曾属桃州,安吉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关于桃州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皎然曾赠诗与安吉康丞,诗云:“君吏桃州尚奇迹,桃州采得桃花石”;安吉最早地方志撰写于明代,名曰《古桃志》;民国期间,安吉县城被称为“桃城镇”。
宋元两代,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为湖州路,安吉仍分属安吉州和湖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属长安州(后改为长兴州)。至正二十七年,又属湖州府。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因湖州府地方势力助张士诚长期抵抗,特加重湖州府赋税,以致民不聊生,据历史记载:“毙于桎梏,殒于囹圄,自投于沟壑者不可胜数。”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经湖州知府王瑄上疏奏准,分安吉县南境九乡置孝丰县,并将长兴县的荆溪、顺零、晏子三乡划归安吉。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朝廷升安吉为州,次年领孝丰一县。直到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降安吉州为县。安吉设州的时间有268年。
明清时期,安吉一直属湖州府。民国初年,废府设道,安吉、孝丰两县同属钱塘道;民国 16年(公元1927年)道废,直属浙江省;后又相继归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六特区行政督察区、浙江省吴兴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吉、孝丰两县属浙江省第九专区(即临安专区)。1953年,改属嘉兴专区。1958年孝丰并入安吉时,仍属嘉兴专区(1970年改称嘉兴地区)。1983年7月,撤销嘉兴地区设立湖州、嘉兴两市后,安吉属湖州市至今。

㈥ 关于历史地名

现俄罗斯欧洲的部分,满清政权统治中国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斡罗斯”和“鄂罗斯”。

㈦ 历史地名查询

kiopop

㈧ 吉县在那个省

地理资源
吉县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山西省西南部,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1777.26平方公里。吉县东接临汾、蒲县,西频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与乡宁县相连,北与大宁县毗邻。 吉县三面环山,一面滨水,东高西低,海拔从1820米的高天山至450米的黄河畔,高差大。
行政区划
吉县辖3个镇、5个乡:吉昌镇、屯里镇、壶口镇、车城乡、文城乡、东城乡、柏山寺乡、中垛乡。
气候特征
吉县属暖温带大陆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十年九春旱;夏季气温较高,降雨集中,多有伏旱;秋季多连阴雨,冬季寒冷干燥。
历史沿革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城址 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 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北屈称朕北。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 县。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金 天德三年(1151),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明昌元年(1190)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元 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壅 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 南专区。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 为镇。1961年7月,复置吉县。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至今。
文化渊源
吉县古称“屈”,实际上“吉”与“屈”乃一音之转,是后人为避其“短亏”、“困顿”等贬义壶口瀑布,才谐为“吉”的。公元前658年,晋献公为了实施其消灭虞国和虢国的计划,采纳了大夫荀息的建议,以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去贿赂虞君,请求借道南下伐虢。所谓“屈产之乘”便是屈地所繁育的良马;“垂棘之璧”是垂棘(在今泽州县,一说在曲沃县,一说在潞城市)所产的宝玉,这是两种晋国特有的珍稀之物。起初晋献公还舍不得送给虞君,荀息劝道:“只要虞国允许借道给我国,这两件宝物只不过是在外寄存些时候罢了”。果然三年后,晋国利用虞君的短视先后消灭了唇齿相依的虢国和虞国,良马和宝玉又重新回到了晋献公手中,只是“马齿长矣”。
几乎与伐虢战争同时发生的另两件与屈有关的史事便是“士

㈨ 河南吉县历史

吉县在商祖乙时属耿地,西周称翟城,城址在今文城乡一带。春秋时为晋之屈邑,又称北屈,城址在今县城东北10公里麦城村。战国时属魏之屈邑。秦朝时称为河东郡北屈县。西汉时仍沿用秦时旧 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北屈称朕北。东汉时复置北屈县,隶河东郡。三国时期属魏,称平阳郡北屈 县。五代十国时为河东道慈州治,辖3县。北宋时,为河东路慈州下团练,辖吉乡、文城、乡宁3县。金 天德三年(1151),废慈州称耿州,置文城郡军。明昌元年(1190)改耿州称吉州,辖吉乡、乡宁2县。元大德九年(1305)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吉州隶之。明朝期间为山西布政司平阳府吉州,辖乡宁1县。清雍正二年(1724)升直隶州,辖蒲县、乡宁2县。乾隆三十七年(1772)划乡宁县为平阳府,降吉州为散州。
民国元年(1912)废州称吉县。1947年10月吉县解放,隶属晋绥吕梁十专区。1948年12月划归西北区晋 南专区。1949年6月划归晋绥晋南专区。1949年10月,划归山西晋南专区。1958年并入乡宁县,降县城 为镇。1961年7月,复置吉县。1970年划归临汾地区至今。
参考:http://ke..com/view/705414.htm#2
望采纳!谢谢!

㈩ 临汾地名的来历

北魏时在今临汾市区建“白马城”,移平阳县于此。隋开皇三年内(583年),隋文帝杨坚嫌“平阳容”与“平杨”谐音,改平阳县为临汾县,取“滨临汾河”之意。

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陈称。有蒲州梆子、威风锣鼓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梅花之乡”、“剪纸之乡”和“锣鼓之乡”。

(10)吉县历史地名叫什么扩展阅读:

临汾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温的特点是冬寒夏热。

全市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暴雨,伏天旱雨交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48.4—2512.6小时,年平均气温9.0—12.9℃,降水量420.1—550.6毫米,无霜期127—280天。

全市平均降水量756.0毫米,年内分布特点为:前早后涝,冬季雪多,秋季连阴雨多。

阅读全文

与吉县历史地名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