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历史上的高湛一共有多少个妃子
北齐武成帝高湛有一个皇后,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胡太后,六个妃子。这是历史所记录下来的,当然,对于这样一个好色之徒来说,肯定不止这几个女人。
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皇后
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胡太后。胡太后,即后主高纬的母亲。天保初年,选为长广王高湛的王妃,生下高纬、高俨两个儿子,561年,高湛继承皇位后,胡氏被封为皇后,当时称为胡皇后。569年1月13日高湛逝世,太子高纬继位,胡氏被尊为皇太后,史称胡太后。北齐灭亡后,胡太后在北周沦为妓女,隋文帝执政的开皇年间去世。
李夫人:本是东魏孝静帝宫人,东魏灭亡以后因貌美被武成帝高湛召入宫中,深的其宠幸,并被封为弘德夫人。为高湛生下一子,即南阳王高绰,后来因发疯而死。
彭夫人:当初因父亲彭乐犯法而被收入后宫,后来受到武成帝的恩宠,被封为夫人,彭夫人没有为高湛生下儿子,于是便抚养齐安王高廓。
马嫔:本是一名宫女,因貌美被高湛纳入宫中,是武成帝所有妃子中最受宠的一个。因其极其受宠,遭到胡皇后的嫉妒与迫害,最终,被逼自缢而亡。
王嫔:本是武成帝哥哥文宣帝高洋的妃嫔,后来纳入自己宫中,成为其妃子。
网络配图
卢嫔:卢勒叉的妹妹,原为文宣帝高洋的妃嫔,后被武成帝纳入自己宫中,也是淮南王高仁光的养母。
任氏:任祥之女,为武成帝生下一子,即丹杨王高仁直。
Ⅱ 古代有多少个姓王的皇后
在王姓历史上,出了36位皇后,这样的累代帝后之族,在炎黄子孙中还找不出第二个。而王家的36位皇后,又集中在西汉至明12个王朝中。另外一些朝代,或者因缺乏史料无从稽考,或者由于民族习俗不立汉人为后。
Ⅲ 在历史上的皇后,姓王的都有谁
王娡,汉景帝刘启的第二任皇后,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皇后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女人,就是她的苦心经营,拉拢了长公主刘嫖共同运作,最后将儿子刘彻扶上了皇帝宝座。
Ⅳ 盘点古代皇帝后宫的妃子数量到底有多少
汉高祖刘邦,总抄共有5位妻子:高皇后吕雉、戚夫人、赵夫人、管夫人、孝文太后薄氏。汉文帝刘恒只有3位妻子:孝文皇后窦氏、慎夫人、尹妃;汉景帝刘启只有3位妻子:孝景皇后薄氏、孝景皇后王娡、栗姬;汉武帝刘彻只有6位妻子:孝武皇后陈娇、思皇后卫子夫、尹婕妤、李夫人、王夫人、钩弋夫人赵氏;汉宣帝刘询只有3位妻子:恭哀皇后许平君、孝宣皇后霍成君、王婕妤;汉元帝刘奭只有3位妻子:孝元皇后王政君、孝元皇后傅氏、中山太后冯媛;汉成帝刘骜只有4位妻子:孝成皇后许氏、孝成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班婕妤。另外,据正史记载,汉惠帝刘盈、汉昭帝刘弗陵、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都是一夫一妻。
Ⅳ 古代皇帝妃子姓王的有吗
汉景帝皇后王娡,汉宣帝第三任皇后巩成皇后王氏,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Ⅵ 有多少姓王的皇后
在王姓历史上,出了36位皇后,这样的累代帝后之族,在炎黄子孙中还找不出第二个。而王家的36位皇后,又集中在西汉至明12个王朝中。
王姓36位皇后的第一人是西汉景帝皇后王氏。她是右扶风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南佐村)人,生母是原燕王臧荼孙女。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陵田氏。及长,嫁金王孙为妇,生女一人,后迫于母命,与金氏离婚。景帝为太子时,她与妹儿姁同入太子宫,得太子爱幸,生三女一男;儿姁生四男。及景帝继位,她被立为皇后,所生之子也被立为太子。景帝死,太子继位,即汉武帝,她被尊为皇太后。三女分别封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儿姁四男,分别封广川王、胶东王、清河王、常山王。武帝尊崇外家,封外祖母为平原君,追封外祖父王仲为共侯,舅父王信为盖侯,族中男女无不荣耀于时。太后也居母后之尊25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去世时,又举行了极为隆重的葬礼,与景帝合葬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的阳陵中。
王家最后一位皇后为明熹宗生母孝和王太后。她是顺天府(今北京市)人,少女时被选为神宗太子(即光宗)才人,生熹宗。可惜红颜薄命,她在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去世,没有能等到被册封为皇后或皇太后的一天,她的太后名号,是熹宗即位后追封的,全称是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熹宗把天下所有的优美词语都加到了亡母的头上,其哀思之情,借此得到寄托。王家另外的34位皇后是:
汉宣帝母悼王皇后,涿郡蠡吾平乡人。
汉宣帝王皇后,长陵人。宣帝时立为皇后,元帝时称皇太后,成帝称太皇太后,又称邛成太后。居后位49年,年七十余崩,与宣帝合葬杜陵,称东园。
汉元帝王皇后,讳政君,魏郡元城人,王莽姑母。生成帝,成帝时尊为皇太后,哀帝时称太皇太后。至平帝时,因帝年方9岁,她垂帘听政。王家于是大兴,其后,王莽终移汉祚。
汉平帝王皇后,王莽女。平帝时立为皇后,刘婴时尊为皇太后,时年15岁。及王莽代汉,她自投于火中而死,时年18岁。
吴主孙权大懿王皇后,琅玡人,生太子和,薨于孙权时。及太孙孙皓继位,追尊她为皇后。
吴主孙权敬怀王皇后,南阳人,生吴景帝孙休。
晋文帝明王皇后,讳元姬,东海剡人,魏中领军王肃女。生晋武帝及辽东王司马定国、齐王司马攸、城阳王司马兆、广汉王司马广德和京兆公主。武帝时尊为皇太后,卒年52岁。
晋怀帝王太后,讳嫒姬,籍贯不详。初入武帝宫,生怀帝,拜中才人,早卒。怀帝时追尊皇太后。
晋哀帝靖王皇后。讳穆之,太原晋阳人。哀帝时立为皇后,在位3年崩。
简文帝顺王皇后,讳简姬,太原晋阳人。简文帝为会稽王时,纳为后,生世子司马道生,早卒。及道生子继位为孝武帝,追尊为皇后。
晋孝武帝定王皇后,讳法慧,哀帝靖王皇后侄女。年21岁崩。
晋安帝僖王皇后,讳神爱,琅玡临沂人,王献之女。初为太子妃,后立为皇后,年29岁崩。
南朝宋孝武帝文穆王皇后,讳宪嫄,琅玡人,初为武陵王妃,武陵王入京继位后拜皇后,生废帝及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临淮公主刘楚佩、皇女刘楚琇康乐公主刘修明。废帝时尊为皇太后,崩后与孝武合葬于景宁陵。
宋明帝恭王皇后,讳贞风,琅玡人。生晋陵长公主刘伯姒、建安长公主刘伯嫒。废帝时尊为皇太后。崩于齐初。
齐文帝安王皇后,讳明,琅玡人,初为文惠太子妃,至废帝郁林王时,尊为皇太后。齐末一度垂帘听政,崩于梁时。
齐废帝海陵王王皇后,讳韶明,琅玡人。废帝在位时立为皇后,及废为海陵王,亦降为海陵王妃。
齐和帝王皇后,讳蕣华,琅玡人。和帝时立为皇后,及齐亡于梁,降号为妃。
梁简文帝王皇后,讳灵宾,琅玡人。生哀太子萧大器、南郡王萧大连、长山公主萧妙■。薨于简文帝称帝以前。及简文入继大统,追崇为皇后。
梁敬帝王皇后,琅玡人。敬帝时拜皇后,及梁亡于陈,降号江阴王妃。
后梁宣帝王皇后,琅玡人,宣帝建国初为皇后,明帝时尊为皇太后。
陈废帝王皇后,琅玡人。废帝时为皇后,废帝被废为临海王,亦降为王妃。生太子陈至泽。
北魏平文帝王皇后,广宁人,生昭成帝。
唐高宗废王皇后,并州祁人。高宗初为皇后,后因与武则天争宠。败,被废。及武则天当权,尤恨之,改其姓为蟒氏,囚于别室之中,断其手足,投之酒瓮,遂不堪折磨而死。
唐玄宗废王皇后,同州下邽人,梁冀州刺史王神念之后。玄宗初立为后,后因预符厌之事被废。代宗时追复皇后之号。
唐德宗昭德王皇后,籍贯未详。生顺宗。
唐顺宗庄宪王皇后,琅玡人,生宪宗及福王李绾、汉阳、安、云遂安三公主。宪宗时尊为太上皇后、皇太后。
唐穆宗恭僖王皇后,越人,生敬宗。敬宗时尊为皇太后,文宗时称宝历太后,又称义安太后。崩,葬光陵东园。
唐武宗王贤妃,邯郸人,容貌颇似武宗。武宗初为颖王,后得嗣位,多赖贤妃之力。及南面登极,将立贤妃为后,因宰相李德裕进谗而止。及帝崩,自刭以殉。
唐懿宗惠安王皇后,籍贯未详,生僖宗,早卒。僖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后。
唐懿宗恭宪王皇后,籍贯未详,生昭宗,早卒。及昭宗立,追尊皇太后。
宋太祖孝明王皇后,邠州新平人,宋初立为皇后。生子女三人,皆夭。年22岁崩。
宋徽宗显恭王皇后,开封人,生钦宗及崇国公主,年25岁崩。
明宪宗孝贞王皇后,上元人。宪宗时立为皇后,孝宗尊为皇太后,武宗时又进太皇太后,上尊号为慈圣康寿。
明神宗孝端王皇后,余姚人,万历六年(1578年)立为皇后,正位中宫42年。
明光宗孝靖王太后,籍贯未详。生光宗,早卒。光宗即位,追尊为皇太后。
综上述可知,王家36位皇后是12个王朝32位皇帝的配偶,又是16位皇帝及4位太子、6位王爷、15位公主的生母。在其所配皇帝之中,有吴主孙权、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赵匡胤等盖世名主;在所生皇帝之中,有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北魏昭成帝什翼健等英明帝王。通过这种血缘上的关系,使王姓与历代帝王之间联系起来。王姓人的鲜血,同样在这些帝王身上流淌。
Ⅶ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姓王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共有两位姓王的皇帝,分别是王建与王莽。
一,王建-前蜀
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建立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前蜀的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847年)出生于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少年时代就是个无赖,以屠驴和贩私盐为生,后投了唐朝军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后来占领了成都,夺得了西川之地,897年又夺得了东川和渝地(今重庆),完全占有了两川之地。907年到来,这一年朱温灭了唐朝建立后梁,王建于是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二,王莽-新朝
王莽出生于西汉末年的贵戚王氏家族,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在朝廷中颇有威望,并且凭借家族的权势,逐步掌握朝廷大权,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立新朝,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7)历史上姓王的妃子有多少扩展阅读: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全国第一大姓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针对王姓的起源,存在起源姬姓、起源自子姓、起源自妫姓等观点。当然,从认同度上来说,一般认为王姓起源自黄帝的姬姓。
早在2500多年前的周朝时期,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或者姬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古时的王姓名人
一,王昭君:王昭君被誉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
二,王充:此公为后世称道的是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写出的《论衡》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杰出的无神论著作。
三,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认为是“天下第一行书”。
四,王安石: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不仅是富有声望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北宋富国强兵的一次积极尝试。
五,王阳明:王阳明也叫王守仁,作为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的阳明学说直到今天仍在影响着很多人。
Ⅷ 在历史上姓王的有多少明人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史书称“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史记·王翦白起列传》) 王昭君(公元前一世纪中叶)汉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莽(前45~后23年):新王朝的建立者,公元8~23年在位。 王充(公元27~约96年)东汉哲学家。 王龁 :号梁盖,战国末期秦国上将,初为战神白起的锋芒所掩盖,白起死后也未有大功绩,但是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与蒙骜王陵交替征战,始皇帝二年,王龁死 。 在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长平之战中,初期和后期的秦军统帅是秦军宿将王龁。 从《战国无双之魂断长平》一文中可以一窥王龁的风貌。 王符(约85~162年):东汉思想家。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王叔和(201—280年):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 王猛(公元325~375年):十六国时期苻坚的丞相。 王冰(约生于公元710~804年):曾任唐代太仆令。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经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删繁存要以及前后调整篇卷等整理研究工作,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王勃(公元649~676年):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之涣(公元688~742年):唐代诗人,《登鹳雀楼》久传不衰。 王维(公元701~761年):唐代诗人,画家。 王仙芝(公元?~878年):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王旦(957~1017) 北宋名相。 王小波(公元?~约995年):北宋时农民起义军领袖。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宰相。 王显政:五代时期著名孝子,蒲城义门王氏先祖,家资丰盈,乐善好施。义门王氏家族人才辈出,元延佑间曾有多人出任大夫、宣慰使、中军司马和地方官吏,被朝廷题匾“蒲城孝义之家”,列入国史,并得到县令“王氏孝悌,以兴民让”的表彰。翰林学士、国子祭酒虞集专门赋诗赞誉。记录王氏家族变迁与行孝的历史的《义门王氏先茔碑》,由“一代宗师”欧阳玄撰文,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危素书,赵期颐篆额,是全国著名石碑。元代御立的《蒲城王氏祠堂碑铭》也系危素书,赵期颐篆额,是元末碑刻代表作品。其中提到的韦村,又作苇村,即现在的蒲城县上王乡东苇村,至今王氏子孙仍聚居在前头、庄后、新庄三个自然村。 王重阳(公元1113~1170年):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王实甫:元戏曲作家。 王阳明(公元1472~1528年):名守仁,字伯安,明朝哲学家、教育家。 王二:明末的农民起义的发起者,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赋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高声问大家:“谁敢杀死知县?”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王二首义点燃了农民战争的星星之火,各地纷纷响应。最终间接导致明朝200余年的江山被农民起义所埋葬。 王士祯(公元1634~1711年):清初大诗人。 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师从张元素、李杲,为元代著名医家,主张脏腑辨证理论。著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斑论萃英》、《伊尹汤液仲景广为大法》等。 王维德(1659-?):清代外科医学家。字洪绪,号林屋先生或林屋山人、定定子。著有《外科证治全生集》,为全生派代表医家。 王清任(1768~1831)又名全任,字勋臣。富有革新精神的解剖学家与医学家。著有《医林改错》一书,对于中医学理论具有较大学术价值。 王孟英(1808~1867):名士雄,清代著名医家,又号梦隐,别号半痴山人,浙江海宁人,迁居钱塘(今杭州)。清朝温病学派代表医家之一,代表作有《温热经纬》、《医砭》、《霍乱论》等。复制不可耻,只要能帮助到提问者就可以!与其像你们凭自己记忆说出那么两三个人名我直接复制过来让提问者明白的多一些不是更好吗?
参考资料: 网络
Ⅸ 历史上有姓王的有几位坐过皇帝
中国历史上姓抄王的皇帝有:王莽、王审知、王延翰、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和王延政。
1、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人(今河北邯郸大名县),新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开国皇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
2、王审知 (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公元925年,王审知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谥号忠懿王。其子王延钧称帝后,追谥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