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历史朝代中的“五代十国”指什么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回中原相继答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地图
⑵ 什么是五代十国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版洛阳的后梁、权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中国古代以正统史观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以正统自据,故后来的史学家著五代史。而十国及其余政权被称为割据势力。[1]除后梁、后晋短暂时期以及后唐都洛阳外,后梁、后晋大部分时期和其他两代都以开封为首都。五代为期五十四年,有八姓称帝,共十四君。后梁和后周的君主是汉族人,后唐、后晋、后汉的君主是沙陀族人。他们都建国于华北地区,疆土则以后梁最小,后唐最大。[1]十国仅除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境内,其余九国都在南方。
⑶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指的是什么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专960年)与十国(属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政权,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混乱,政权林立。朝代更替不迭,不过,五代十国上承唐末乱世,下顺宋代承平,后周时期,农业发展良好,人口增加。而位于长江下游的南唐经济发达,文学繁盛,唐后主李煜的诗词天赋极高,君臣皆善于吟诗作画,文学达到一个高峰。
⑷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是什么意思
五代(907年-960年)是五个朝代的合称。从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开始,五个朝代后梁,后回唐答,后晋,后汉,后周依次更替。后梁太祖朱温篡唐昭宣帝,建立后梁。及后,后唐庄宗李存勖攻陷开封,灭后梁,建后唐,后唐后来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所灭。13年后契丹军队南下,消灭后晋。此时,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后汉,4年后,后汉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篡,及后后周亦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篡。直到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共53年。 五代的主要位置在中原,后唐、后晋、后汉君主为汉化的沙陀人,后梁和后周君主则是汉人。除后唐定都于洛阳外,其余4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于开封(汴京)。
⑸ 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959年期间。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年北宋建立,历时共53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
五代是中原上的五个王朝,先后与之并存的十国(除北汉外)都在秦岭—淮河以南。其它并存的还有辽和西夏,但因为中国史书一般以汉族为中心,对其他民族政权常忽略。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欧阳修在他写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五代乱世出现的。
但这时期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在此期间,为后来的北宋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其他方面,如火药、印刷术的发展,词的出现,也是有所成就的。
五代十国
(907-979)
唐末,籓镇之祸,宦官之乱,黄巢起义,朋党之争令光辉灿烂的唐帝国终告崩溃。起而代之的是中国继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的另一次大分裂时期。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国号为梁,建都於开封。朱梁以后,继起的朝代,分别是唐、晋、汉、周,与梁合称为五代。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割据势力,即吴、楚、闽、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唐、荆南、北汉等十个王朝,统称为十国。史称五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止十个。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榷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榷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榷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郭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郭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⑹ 中国历史的五代十国是什么年代
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到宋朝之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大陆处于混乱状态,许回多国家先后独立。
其中五答代(907年~960年),十国(891年~979年)。
五代是指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这个是在中原地区。后周后来强盛有一统之势,被臣下赵匡胤篡位自立,建立了宋朝,五代灭亡。
十国是指的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这个是在中原地区以外。十国在宋太祖赵匡胤和弟弟赵匡义相继征讨下也逐渐灭亡。
施主,我看你骨骼清奇,
器宇轩昂,且有慧根,
乃是万中无一的武林奇才.
潜心修习,将来必成大器,
鄙人有个小小的考验请点击在下答案旁的
"选为满意答案"
土豆——为您服务
⑺ 五代十国分别是指哪五代与十国
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定难军(后来的西夏)逐渐独立,而静海军(交趾,后来的越南)自此脱离中央统治。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
五代十国的政治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唐朝的制度,但每个朝代都有许多变化。官方职位经常被废除,制度混乱不堪。法院有六个主管行政的部门,三个主管财政的部门和一个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由于五代十国战争不断,枢密院的权力往往比三省大,所以它经常使用首相和枢密使节。五代十代有许多使者。根据五代徽瑶的记载,使者有30种,如崇正、宣徽、飞龙、汉林、五方。
十国中有几个隶属于五代,但制度上仍然独立,政治结构与五代相同。五代十国大半是从禁欲开始的,支持五代十国的助手往往在新朝廷任职,而前朝的退伍军人则被空职,如三师、三锣、台湾省官。当官兵功勋卓著时,他们也得到了官员的称号。这些条件成为宋代许多冗长官员的来源。
在五代十国,许多官员都是“造”的。其中,五代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官职被废除。主要由三个省、六个行政部、三个财政部、一个军事枢密院组成。这一制度是宋代继承的。
⑻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哪十国
五复代十国,是“五代制”与“十国”的合称,有时也称为“五代”,一般认为是公元907年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统一中国为止。 在此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或同时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十国”只是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五代十国一共73年。
⑼ 历史上十国是什么意思
五代十国并非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五代指回的是后梁、后唐、答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政权。十国指五代之外相继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说为:北宋灭亡北汉时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国的历史时期为公元907年到979年。另一说为,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