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历史中司马议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中司马议最后是怎么死的

发布时间:2021-03-03 00:25:34

⑴ 历史上的司马欣是怎么死的

司马欣之死可以说是受到了曹咎的牵连,上面说到曹咎因为中了刘邦的激专将法本不该属出兵的他却率兵出击,最终被刘邦暗算,几乎全军覆没,兵败的曹咎和司马欣都心灰意冷,两人皆自刭于汜水之上。
虽然已经自刭而亡,但是自刭并不是司马欣的最后结局,在司马欣死后一个月左右,刘邦把司马欣的头砍下来带去司马欣的故乡栎阳,悬挂在城楼示众。如此屈辱在古代可是稍有,尸首分离不算,头颅还要被高高挂起示众,司马欣这结局可以说是非常悲惨。
司马欣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称得上是个英雄,从一个监狱审判官到秦朝将领,这样的发展足以说明司马欣有别人没有的机智和谋略。但是司马欣最终结局却不尽如人意,自刭之后还被斩首,这样的结局还要归咎于生前的所作所为,太过识时务的他叛秦投楚,后又叛楚投汉,背汉降楚,这几次三番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然而司马欣却因为太识时务最终让自己成为一颗墙头草,而最后这颗草被连根拔起。

⑵ 司马懿简介,历史上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内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容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全权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嘉平三年八月戊寅(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庚申,司马懿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谥文贞,追封相国、郡公。没有记录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只说了是什么时候死的。

⑶ 揭秘历史上曹魏大臣司马懿最后是怎么死的

病死,寿七十有二

⑷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病死的,他根本不是传闻中被诸葛亮毒死的。

关于说被诸葛亮毒死的故事也有所耳闻,说是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之后,让姜维把自己埋在生前选好的墓,还让把留下的奇门遁甲给埋到墓里面。然后司马懿听说了就去领兵去追,然后发现自己中毒了,石头上面写着司马老贼命丧于此。这个说法显然就是非常荒谬的,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当了好几年魏国的大都督,如果那个时候死了,怎么真正的掌握曹魏的兵马大权。

诸葛亮我们非常的喜欢他,但是编这样的故事,只会贬低诸葛亮。作为诸葛亮的劲敌司马懿,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正史里面都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物。他非常的会隐忍,跟诸葛亮对峙的时候,不管诸葛亮的部队怎么叫骂都不出来,等蜀国的粮草耗光了让他们自己退兵。而且在国内,他的势力一开始跟曹爽相比,也是处于下风的,但是非常的回隐忍,抓住机会除掉曹爽才独揽了曹魏的大权。司马懿死的时候,已经是73岁了,这在古人的年龄里已经是高龄了。所以我认为司马懿肯定是病死的。当时他在魏国也是权势滔天,但是他为人并不高调,不像他两个儿子。但是他这样独揽大权,肯定是会受到很多人嫉恨的。但是如果说,有人除掉了司马懿,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非常的不合常理的。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斩草除根,如果想除掉司马懿,那肯定要除掉他整个家族。单纯的除掉司马懿,还有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继续把持朝政。最后司马氏专权,在司马炎的时候也是取代了魏国。

⑸ 历史上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呢

嘉平三年八月戊寅(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当年九月庚申,司内马懿容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谥文贞,追封相国、郡公,司马孚秉承他的遗愿,辞让郡公和殊礼,遗命简葬,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谥号后改为文宣。但《三国志》和《晋书·文帝纪》]均记载谥号为“宣文”,故多以后者为准。同年十一月,有司奏请将各位已故功臣的灵位置于魏太祖庙中,以配享祭祀,排位以生前担任的官职大小为序。太傅司马懿因位高爵显,列为第一。
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给司马懿上尊号为宣皇帝,称其陵墓为高原陵,庙号高祖。

⑹ 历史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1.历史上司马懿是自然死亡的。
2.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回孝敬里(今河答南省焦作市温县)人。
3.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抗拒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⑺ 历史上曹魏大臣司马懿最后是怎么死的

司马懿,来字仲达,河内温县源(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出身于东汉以来累世为二千石的豪强家庭,其父司马防官至京兆尹。司马懿早年为郡小吏,建安十三年被曹操辟为文学掾。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太子,司马懿任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同列为曹丕的“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代汉,司马懿任丞相府长史,又为督军御史中丞。黄初七年(226年)曹睿继位,司马懿以顾命大臣迁抚军大将军,统领禁军。又任骠骑大将军,都督荆豫二州军事,坐镇宛城,主持荆州对吴攻战。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睿崩,太子齐王曹芳继位,司马懿、曹爽辅政。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夷三族。次年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司马昭辅政。公元265年,其孙司马炎以晋代魏,追尊司马懿为“宣帝 ”

⑻ 历史上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内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容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抗拒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⑼ 历史上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咸熙二年,司马昭病死,葬在崇阳陵,数月后司马昭被谥为文王。他的儿子司版马权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西晋建立后他被追封为文帝,庙号太祖。

(9)历史中司马议最后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景元四年(263年),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灭亡蜀汉,受封晋公。次年,进爵晋王。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庙号太祖。

⑽ 历史上司马懿真正怎么死的

晚年的司马懿体弱多病,最后病逝。曹芳策命司马懿为相国,封安平回郡公,孙及兄子各一人为答列侯,前后食邑五万户,封侯者十九人。司马懿固辞相国、郡公之位不受。嘉平三年八月戊寅(251年9月7日),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拓展资料


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中司马议最后是怎么死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