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林省通化市在清朝和努尔哈赤起兵时叫什么有哪些历史事件
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卫都佥事努尔哈赤称汗,建立金(后金)政权,以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为都,通化地区为清王朝入关前的重要基地。
公元1646年,清定都北京,在东北前后设置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统帅官兵分地管辖,镇守边陲。公元1657年,置奉天府,通化为奉天府管辖。[1]
通化市于光绪三年(1877年)设治,始称“通化”。
1908年析置临江县、长白县、辑安县、柳河县,1913年划归奉天东边道,1931年为伪通化省省会,1937年属通化省,1942年析通化县通化街置通化市,属通化省。[2]
1945年为伪满洲国首都。
远古时代(约2—4万年前),通化地域已有人类生存。通化县大安镇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现大量的古生物化石、骨器,如尖状器、刮削器等遗物和人类用火遗迹,均证明这里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址。
新石器时代(约5—6千年前) 早在6000多年前,通化市浑江两岸已有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渔猎稼穑,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通化地方的古人类经过长期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华夏、肃慎、濊貊三大语族先世居住的地方。
西周初,通化为肃慎之南界,宣王时,在“肃慎、燕、毫吾北土”的“北土”境内封韩侯,主领当地濊貊民族。通化为韩侯领地。韩侯失国后,被商朝王族箕子建立的“箕子朝鲜”所统治的侯国并入,箕子侯国为周王朝册封的诸侯国,通化为周的领地。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时,通化为燕国辽东郡属地,座落在二道江区“北面是悬崖峭壁,下临浑江,东为桦树河渡口,南是桦树河,西是龙山山脉,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桦树河口古城遗址”。据考古专家依据出土文物测定,系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建筑。以王八脖子遗址为代表的青铜文化,反映了这一时期通化地域的文化风貌。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初,通化属辽东郡,秦统一中国后,燕人卫满亡命长白山以西,广收燕、齐、赵国躲避战乱的流民,建立“卫氏朝鲜”,通化属其辖境。
公元前108年(武帝元封三年),在辽东地区设玄菟郡,统高句丽、上殷台、西盖马三县。通化为幽州刺史部玄菟郡上殷台县。今通化市江北治安山城古遗址和通化县的赤板松古城遗址,皆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遗存。
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扶余贵族朱蒙(邹牟)率卒攻占玄菟郡高句丽县,更国号为高句丽。初期都城为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五女山城)。
公元3年(汉元帝元始三年),迁都国内,筑尉那岩城。浑江流域是高句丽民族及其早期文化的核心发祥地。
东汉时,公元32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丽遣使奉献,要求臣属玄菟郡,是汉王朝郡国,通化为其控制之地。
公元189年(东汉灵帝中平六年),辽东太守公孙康自立为辽东侯,领辽东、玄菟等五郡。
公元209年(东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孙康击高句丽,破其城,通化为公孙氏政权控制之地。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孙康臣服于魏,历三世约50年,通化为其辖地。
公元238年(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马懿率兵斩公孙渊,通化遂入魏之版图。
公元244年(魏齐王正始五年),因高句丽数次骚乱,叛服无常,幽州刺史母丘俭率步骑军万人征讨。大战于梁口(今通化县江口村),母丘俭陷丸都山城,并刻石碑留念。现石碑存辽宁省博物馆,自此通化复魏之管辖。
公元274年(晋武帝泰始十年),置平州辖辽东、玄菟、带方诸郡,通化仍属玄菟郡。
永嘉之乱后,北方先后出现少数民族割据的地方政权,通化曾为前燕、后燕之地域。座落柳河县境内的罗通山城,据考古专家依据出土文物推测,大约于此时期建筑。东晋之后,高句丽臣属中原各王朝。集安禹山墓区3319号墓出土的一批文物是这一时期的例证。
公元425年(北魏始光四年),高句丽迁都平壤。此时居住在长白山北部的肃慎族逐渐强大,建立勿吉国。通化地区北部为勿吉属地,南部为高句丽属地。隋朝,通化隶属关系不变。
唐朝,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太宗以讨弑逆、拯汉民、复旧疆、防后忧为由,诏谕天下伐高句丽。公元668年,总章元年灭高句丽政权。唐于辽东故地及高句丽旧壤设安东都护府,通化为河北道安东都护府哥勿州都督府管辖。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震国。公元713年,光天二年,唐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自此更名为渤海国。通化属渤海国西京鸭绿府正州,正州治所即今通化市境内。通化县四棚乡三棚村出土的渤海时期金钵是这一时期的例证。
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更名东丹国,通化属之。公元1017年,辽开泰六年,通化为东京道辽阳府正州所辖。公元1115年,辽收国元年,为牵制金兵南下,辽以六万军来攻照散城(今梅河口市山城镇一带),金将阿徒罕星夜弛援,夜渡益褪水大破辽军,乘胜攻占辽阳。为纪念这次大捷,在今梅河口市小杨乡庆云北山一块巨石上,镌刻了“大金太祖大破辽国于节山息马立石”的摩崖碑,即今梅河口市小杨乡的庆云女真摩崖石刻。
金时,金太祖灭辽,通化属金之东京路婆速府管辖。
历史事件,
㈡ 吉林的通化得名由来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简介】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南部,地处东经125°10' -- 126°44' ,北纬40°52' -- 43°3' 之间。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铁岭市、丹东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慈江道隔鸭绿江相望,北连辽源市、吉林市。南北长238公里,东西宽108公里。全境幅员15,195 平方公里。
【名称由来】
通化的名称于光绪三年(1877年)设治始称“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 “通”字,含有贯通之意,“化”字则为教化,也就是要用 所谓的“仁德、仁政”之类去教化百姓,含有通归王化的意思。快大茂是通化县政府所在地。快大茂地名的由来,众说不一,在百姓中流传的有,一说是,清朝的咸丰年间从京城 来了一个官人,当时这里时值隆冬数九,百姓脱帽跪拜,这 官人非常怜惜百姓,忙说:“快戴帽子”,从此便流传下来 做了地名;二说是,清本有人们在此开垦种地,当时这里山 林茂密,在屯的西侧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在转弯处木把放 排需要急打锚,人称“快打锚”,放流传沿用音转为“快大茂”;三说是,此山头西侧古时是风口,人们走到这里常常 刮掉帽子,故称“快戴帽子”,以后便做了地名;四说是。 快大茂是满语,因这里曾设台兵把守,意为前哨;五说是,是由屯北侧帽子山得名,说是每逢雨后此屯的山就被茫茫的 雾而笼罩着,远看山顶如同戴了一顶帽子一样,故而得名。 据《通化县志》记载;快大茂这个地方早为满族的政 乡。这里群山起伏,山林茂密,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次清太 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兵打仗路过此地驻扎,看到这里山清 水秀,郁郁青青,故在临行时说此地为“快当帽子”。此语 是满语,其意思是“常青的树林”。以后便留传为地名。后 逐渐音变为“快大茂”。从《通化县志》不同饭本中记载, 快大茂地名音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末板本记载,从清初到清末称“决当帽子”;民国年间的版本记载,民国初年 到伪满初期改“帽”为“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版本 记载,伪满时期改“当”为“大”;此后流传为“快大茂”,今仍之。
【气候特征】
2002年,通化市仍是一个高温少雨年份。全区年平均气温6.3 ℃,比常年高0.8 ℃,比去年高0.7 ℃;降雨量694mm,比常年少87mm,比去年多1mm;日照时数2,276小时,比常年少82小时,比去年少182小时。春季气温特高,降水正常稍少。平均气温9.2 ℃,比常年高2.3 ℃,比去年高1.6 ℃。降水量1.2mm,比常年少11mm,比去年多28mm;夏季气温稍低,降水正常稍少,平均气温20.8 ℃,比常年低0.3 ℃,比去年低1.1 ℃。降水量441mm,比常年少42mm,比去年少59mm;秋季气温稍低,降水稍少。平均气温0.1 ℃,比常年低0.7 ℃,比去年低2.3 ℃。降水量88mm,比常年少25mm,比去年多17mm;冬季气温特高,降水特少。平均气温比常年高2.0 ℃,比前年高4.4 ℃。降水量26mm,比常年少28mm,比去年少49mm。冬季气温之高,降水之少,在历史上均名列前茅。
【行政区划】
全市面积15,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61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市人口226.4万,其中市区人口45.5万。通化市下辖梅河口、集安两市、辉南、柳河、通化县三县和东昌、二道江两区,以及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集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化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通化市 面积15698平方千米,人口226万人(2004年)。
东昌区 面积 3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134001。
二道江区 面积 37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邮政编码134303。
梅河口市 面积2175平方千米,人口61万。邮政编码135000。
集安市 面积340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134200。
通化县 面积3729平方千米,人口24万。邮政编码134100。县人民政府驻快大茂镇。
辉南县 面积2277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135100。县人民政府驻朝阳镇。
柳河县 面积334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135300。县人民政府驻柳河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民族人口】
通化市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24个民族。全市总人口225.8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003万人;市区45.43万人;五县(市)180.39万人。2003年新出生16,923人,出生率为7.50‰,比去年上升0.0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0,119人,死亡率为4.49‰;全年净增人口5,53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2‰ 。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4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4.70元,比上年增长11.3%,城市人均消费支出5,222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85.59元,比上年增长17.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8平方米。
我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国企下岗职工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城镇享受低保的人数达到10.8万人;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2.5万人。
【历史文化】
6000多年前,通化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这里是东北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王国和满清贵族的发祥地,是高句丽文化、满族萨满文化的发源地。高句丽王国在这里设都425年,留存大量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全市各种文化遗址300多处,有4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发遗址是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通化市历史悠久,古称东边。早在元朝中叶就有这个名字。距通化郊区发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这个地方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息。大抵在周秦以前,东北最古老的肃慎族就在这里活动。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14年)设辽东四郡,通化包括在西部的真番郡内。清朝统治中国后,为维护封建统治,把通化当作祖宗发祥之地,以保护祖宗陵寝为借口,于康熙十六年发布禁令,把通化地区封禁起来。从那时起,这里就没有了人烟。直到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才开放了一部分禁地,同时根据现在浑江的原名佟佳江的满语译音,改东边为通化,正式在通化设县治。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伪满州国建立伪通化省。1942年设通化市。1985年升为地级市,1992年通化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边境城市。
通化民族众多,相互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通化满族剪纸是中国三大民族剪纸之一,有3位艺术家列入“中国十大民间剪纸大师”行列。
通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这里浴血奋战。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四保临江”的主战场。通化是中国空军的摇篮,中国第一所空军航校就创建在通化,建有高志航(中国空军之父)纪念馆。
2004年,被CCTV评为全国十大魅力城市。
【地势地貌】
通化市2/3以上的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南部是鸭绿江与浑江之间的老岭山区,中部是浑江与辉发河之间的龙岗山,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势地貌。海拔最高的老岭山脉东老秃顶子为1,589米,最低海拔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杨木村为108米。
【自然资源】
通化市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大小河流1,000余条,水资源总量29.37亿立方米。全市有大型水库1座,积水面积548平方公里;中型水库10座,积水面积1,070.32平方公里;小型水库295座;池塘9,006个。丰富的水利资源促进了水利经济的发展。全市有固定机电站1,017座,装机27,649千瓦。全年水产成鱼量10,362吨,鱼种生产完成1,111吨,鱼苗生产完成2.5亿尾,水利经济总收入1.2亿元。
通化市为吉林省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林业用地面积1,048,000公顷,占全市总面积1,530,793公顷的68.2%;有林地面积916,524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7.5%;森林立木总蓄积6,621.1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2.9%。
野生经济植物共13科,约1000余种。其中,人参产量占全国的40%,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绿色食品资源190余种,野生经济动物有100多种,是中国著名的中药之乡、葡萄酒之乡、人参之乡和优质大米之乡。另外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重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在境内分布较广。
通化市旅游资源丰富。列为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的有集安市的“洞沟古墓群” 和“丸都山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集安市内的“国内城”、“霸王朝山城”和“长川壁画墓”等。“洞沟古墓群”有高句丽古墓1万多座,最早的有2000多年历史,最大的“将军坟”被称为“东方金字塔”。高句丽遗址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通化主要旅游景点:靖宇陵园 ·罗通山城 ·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千叶湖滑雪场 ·集安·高句丽王城 ·三角龙湾 ·集安洞沟古墓群 ·辉发古城 ·古墓壁画·千叶湖 ·万发拨子遗址 ·玉皇山公园 ·云峰湖 ·三角龙湾 ·鸭绿江国境旅游区 ·金厂滑雪场 ·龙湾自然保护区 ·龙湾国家级森林公园 ·通化师范学院 ·辉南龙湾国家级森林公园
【友好城市】
北京朝阳区 上海卢湾区 江苏吴县 辽宁抚顺 青海西宁 黑龙江黑河 国际有 日本大阪,朝鲜满浦,韩国首尔等
㈢ 通化市多少年历史
历史由来
通化市于光绪三年(1877年)设治,始称“通化”。“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 “通”字,含有贯通之意,“化”字则为教化,也就是要用 所谓的“仁德、仁政”之类去教化百姓,含有通归王化的意思。快大茂是通化县政府所在地。快大茂地名的由来,众说不一,在百姓中流传的有,一说是,清朝的咸丰年间从京城 来了一个官人,当时这里时值隆冬数九,百姓脱帽跪拜,这官人非常怜惜百姓,忙说:“快戴帽子”,从此便流传下来 做了地名;二说是,清本有人们在此开垦种地,当时这里山 林茂密,在屯的西侧有一条水流湍急的河,在转弯处木把放 排需要急打锚,人称“快打锚”,放流传沿用音转为“快大茂”;三说是,此山头西侧古时是风口,人们走到这里常常 刮掉帽子,故称“快戴帽子”,以后便做了地名;四说是。 快大茂是满语,因这里曾设台兵把守,意为前哨;五说是,是由屯北侧帽子山得名,说是每逢雨后此屯的山就被茫茫的 雾而笼罩着,远看山顶如同戴了一顶帽子一样,故而得名。 据《通化县志》记载;快大茂这个地方早为满族的政乡。这里群山起伏,山林茂密,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次清太 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兵打仗路过此地驻扎,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郁郁葱葱,故在临行时说此地为“快当帽子”。此语是满语,其意思是“常青的树林”。以后便留传为地名。后逐渐音变为“快大茂”。从《通化县志》不同饭本中记载, 快大茂地名音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清末板本记载,从清初到清末称“快戴帽子”;民国年间的版本记载,民国初年 到伪满初期改“帽”为“茂”;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版本 记载,伪满时期改“当”为“大”;此后流传为“快大茂”,今仍之。
㈣ 通化的著名人物
王凤阁蒋亚泉杨靖宇高志航杜光华吴溉之郝蕾张晶晶刘成春大鹏
㈤ 吉林通化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通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您要问通过发生过的著名历史事件,那莫过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杨靖宇在这里浴血奋战!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
1932年11月,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南满地区巡视工作,推动反日武装斗争。从此,杨靖宇开始了领导南满抗日游击斗争的历程。
那是1938年10月,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寇重新部署了在东北的兵力,全力“讨伐”抗日联军。1939年9月,南满的抗日斗争形势恶化,日伪军纠集7.5万人的兵力,在飞机的配合下,采取“篦梳式”、“踩踏战法”、“陆空呼应”、“狗虱战法”对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路军进行“血腥围剿”。
杨靖宇战斗的地方
1940年1月,杨靖宇身边的警卫团、少年铁血队总兵力不足300人。1月11日,为了使部队免遭敌人围歼,杨靖宇派警卫旅政委韩仁和率警卫旅60人从?鹘?匚鞲诒鄙希???约涸蚵柿?00人继续留在西岗一带活动。1月21日,一直跟随杨靖宇活动的警卫旅第一团参谋丁守龙在?鹘?芈砑茏诱蕉分斜徊逗笈驯洌?虻腥巳?坦┏隽搜罹赣钤谖鞲诘木?禄?堋5腥说骷?站?笤?⒂新怼⒍杀摺⑿”酢⒂姓?等部队和伪军步兵第三团以及程斌、唐振东伪警察大队和一个伪森林警察队等4万余人,在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的指挥下,对杨靖宇展开“疯狂围剿”,抗联一路军总司令部陷入重围。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有人劝杨靖宇率部撤到苏联境内,避开敌人锋芒。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杨靖宇坚决不离开南满,坚持战斗在抗击日寇的最前沿。1月28日,杨靖宇率部突出重围,转战到辉南县马屁股山,与伪警察大队两度激战,身边只剩下了60多名战士。2月2日清晨,敌人在飞机的配合下,向杨靖宇及总司令部所在的那尔轰古石山发动进攻。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部队再次受到严重损失。突围后,杨靖宇身边只剩下30名战士。2月4日,为了解决部队给养,杨靖宇率队攻打新开河木场,在运粮途中与日伪军遭遇,身边仅剩15人。2月7日一早,杨靖宇率部进入?鹘?醋印M局杏钟肴?个伪警察大队遭遇,一边作战一边奋力突围。2月11日,杨靖宇身边只剩下6个人,他安排警卫员黄生发、司务长刘福泰等4名伤员安全转移,身边只留下朱文范和聂东华两名战士。2月15日,敌人在?鹘?匚褰锒プ游鞅狈椒⑾盅罹赣畹淖偌#?⒓淳兰?00余人的队伍跟踪追击。此时,朱文范和聂东华正在外面寻找粮食,杨靖宇只身一人且战且退。敌人越来越近了,杨靖宇利用有利地形,向敌人猛烈射击,把敌人打得趴在地上无法起身。天黑之后,他乘敌人混乱之机迅速进入密林,成功地甩掉了敌人。2月18日,朱文范和聂东华在?鹘?卮蠖?蹈浇?坏腥朔⑾郑??人与敌人激战半个小时后牺牲。敌人从两名抗联战士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鉴及手枪、表、钢笔、口琴等物品,断定杨靖宇就在附近。于是,敌人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切断粮源,封锁交通。2月22日,杨靖宇辗转来到了?鹘?乇0餐偷娜?道崴子。23日,杨靖宇遇到了4个进山砍柴的樵夫,便委托他们购买一些食物和一双棉鞋。他们当中的赵廷喜在返回途中受到了日本特务李正新的盘问,出卖了杨靖宇。根据赵廷喜的描述,伪警察队断定此人就是杨靖宇,立即派“讨伐队”出击。接着,又陆续从附近调集重兵,把三道崴子重重包围起来。当杨靖宇发现自己被敌人包围时,仍然顽强地与敌人周旋。敌兵拉网式地逼上来,当敌我相隔仅仅50米时,敌人开始不断喊话:“杨司令,你快投降吧,你投降了能享受荣华富贵,不投降,你马上就没命了!”在生死关头,杨靖宇毫无畏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回答敌人的只有仇恨的子弹。敌人见逼迫杨靖宇投降已不可能,便发出“打死他”的命令。敌人密集的子弹击中了杨靖宇。杨靖宇血洒?鹘??沉已彻??蹦?5岁。
如今以通化市区靖宇陵园、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高志航纪念馆、玉皇山烈士陵园、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集安市“抗美援朝第一渡”、通化县白家堡子惨案纪念地以及柳河县五七干校遗址等红色记忆为主,重点体验以抗联、抗日和抗美援朝历史纪念地为主的红色经典旅游。
㈥ 通化市名字的由来
通化市历史悠久,古称东边。早在元朝中叶就有这个名字。距通化郊区发现的版多处新石器权时代遗址证明,这个地方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生息。大抵在周秦以前,东北最古老的肃慎族就在这里活动。汉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14年)设辽东四郡,通化包括在西部的真番郡内。清朝统治中国后,为维护封建统治,把通化当作祖宗发祥之地,以保护祖宗陵寝为借口,于康熙十六年发布禁令,把通化地区封禁起来。从那时起,这里就没有了人烟。直到光绪三年(1877年)清政府才开放了一部分禁地,同时根据现在浑江的原名佟佳江的满语译音,改东边为通化,正式在通化设县治。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伪满州国建立伪通化省。1942年设通化市。1985年升为地级市,1992年通化市被国务院批准为边境城市。
知道了吧 这个名字是清朝就定下来的了,取意佟佳江的满语译音,就是这么来的
㈦ 通化玉皇阁立有哪几位历史名人像
此外,来在院中还有纸亭和香亭,源拾级而上便是一层殿,为9间。檐牙高挑,檐头雕有香炉、马、车轮、八卦图等图案。房脊上雕制有海豹、海猫、海狮,两端房脊上还雕制有咆哮的龙头。
周围两米高的绛红色的围墙上,镶嵌着记扇形、圆形、方形和梅花形等各式各样的小窗,别致典雅。殿内祀孔子、关公、岳飞像。
孔子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我国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关羽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始终跟随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忠心耿耿,才成就了蜀汉大业。关羽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深受人们的崇敬。
岳飞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昀杰出的军事统帅,同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将。
㈧ 于时雨烈士应该是通化历史名人,他是通化地区参加革命最早的一位,在通化市出生的人物好像没有比他更早的
我知道于时雨烈士,真的很伟大
㈨ 通化什么最有名
通化位于吉抄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幅员15195平方公里,人口230万,与朝鲜隔江相望,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通化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这个城市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4个百分点,有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4个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群,水资源特别丰沛。
正是有丰富的森林和水资源,通化便有了“立体资源宝库”和“四乡”的美名:通化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自然就是“中国中药之乡”;文明遐迩的通化野山葡萄,造就了“中国葡萄酒之乡”;长白山神奇的森林和山脉是 “中国人参之乡”;山泉水资源的优势,成就了通化“优质大米之乡”。这“四乡”具体诠释着“立体资源库”,但是还不能全面反映出通化物产和人文资源的全貌。通化仅药资源就有1100多种;绿色食品资源19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100多种,矿产资源76种。
此外,通化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这里是努尔哈赤创建清王朝的发祥地,也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在集安长达425年(公元3年至427年)都城故地。2004年7月1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㈩ 东北出了什么历史名人
1、爱新觉罗·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东北地区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民族关系方面,多尔衮首先继承了乃父乃兄的政策,对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科尔沁、阿霸垓、扎鲁特、鄂尔多斯、郭尔罗斯、土默特、苏尼特、翁牛特、喀喇沁、敖汉、奈汉诸部曾入关协助清军作战,多尔衮对他们优劳有加,封赏甚丰,后来双方的封贡往还长期不断。
2、李密
李密,字玄邃, 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东北地区辽宁省辽阳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李密的曾祖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司徒李弼,赐姓徒何氏,北周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为北周太保、邢国公。父亲李宽,隋朝上柱国,封蒲山郡公。
李密擅长谋划,文武双全,志向远大,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开皇中,袭爵蒲山公。于是散发家产,救济亲朋好友,收养门客,礼遇贤才,从不吝惜资财。后又折兵读书,尤其喜好兵书,常能背诵。
3、曹雪芹
曹雪芹 ,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东北地区辽宁省铁岭。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红学。
4、王尔烈
王尔烈,别名仲方,字君武,号瑶峰。祖籍河南,清乾隆、嘉庆年间辽宁省辽阳县贾家堡子风水沟村(今兰家乡风水沟村)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见称于世,乾嘉时期的”关东才子”。
乾隆三十六年四月,王尔烈以会试第一百零二名的身份参加殿试,果然中了个二甲一名的进士,就是排在状元、榜眼和探花之后的传胪。从此,王尔烈真正意义上开始走上仕途,直至正四品大理寺卿。
5、范文程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北宋名相范仲淹十七世孙。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文程还大胆地提出,治理天下首先在于会用人,他针对清朝重满族轻汉族和任人唯亲大搞宗派的弊政,建议朝廷各部院大臣都要推荐人才“不论满汉新旧,不拘资格,不避恩怨,取真正才守之人”去充当各级官吏。范文程这样选拔、培养人才,博得了顺治皇帝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