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寿县有什么历史典故

寿县有什么历史典故

发布时间:2021-03-02 16:30:29

⑴ 寿县有哪些古老的传奇的故事

在寿县一带的民居建筑内,常寄生着一种秃尾巴的无毒小蛇。老百姓一般对蛇这种动物没有好感,但是却例外地把这种蛇称为“家蛇”,并加以保护。这是为什么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孙叔敖在一个私塾里念书。一天早晨上学,他在路上看见一只红冠大公鸡,正在叨啄一条幼蛇,幼蛇已奄奄一息。

心地善良的孙叔敖快步走上前去,赶跑大公鸡,救下这条小蛇,每天放在书包里,用自己最好的食物喂养它。数月以后,这条蛇不但养好了伤,还被喂养得肥壮油润的。孙叔敖见书包里已藏不下它了,便对它说:“小蛇啊小蛇,你的家在田野里,快去吧!”小蛇摆了摆长尾,恋恋不舍地走了。

光阴似箭,一转眼数十年过去了。孙叔敖这时已是楚国的宰相了。为了造福百姓,解决人民种田插秧的用水问题,孙叔敖费尽全部家产,率领百姓开挖安丰塘,历尽千辛万苦,安丰塘终于建成了。可是,光靠老天下雨积水总不是办法。

孙叔敖经过实地勘察,决定在安丰塘上端开挖一条河,引来六安龙穴山之水,以保安丰塘永不干涸。可是,这时的百姓为建安丰塘均已精疲力竭,爱民如子的孙丞相实在不忍心再去惊动他们。怎么办?孙叔敖忧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这件事被曾受恩于孙叔敖的那条小蛇知道了。这条小蛇如今已得道修成了正果,其尾修炼得威力无比。这天夜晚它来到丞相府,爬近孙叔敖,托梦给他说:“我是你救活的那条小蛇,如今特来帮您解决难题。”说完就不见了。

小蛇来到安丰塘上游,将尾巴像把刀子似地深深插入地下,昂着首,缓缓地向南方游去。所过之处,地上现出一条宽宽的、深深的渠道。

众兴以北地带都是黄土地,没费多大的劲,小蛇便开通了河道,所以这段塘河至今还是笔直笔直;可一过众兴,先丘陵,后小山,再后高山顽石。

小蛇游迤过去,尘土飞扬,火星迸射,尾巴被磨得撕心裂肺得痛。它也知道,自己的道行都在尾巴上,尾巴如果磨秃了,自己也就是一条普通的小蛇了,但为了报答孙叔敖相救之恩,为了使当地民众免受旱灾,也只好豁出去了......

第二天一早,人们起床后惊讶地发现,一条塘河横亘在安丰塘南端,湍急的河水滔滔而来,不一时,安丰塘内便蓄满了水。

这时的小蛇已经磨秃了尾巴,疲惫地趴在地上。孙叔敖很感激它,便又将它捧起来带回家里饲养,并称之为“家蛇”。就这样,在人们的保护下,“家蛇”与人们住在一起,一代一代地繁衍至今。老塘河至今造福于人类,老百姓也没有忘记开掘老塘河的小蛇。

(1)寿县有什么历史典故扩展阅读

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第一批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之一,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

寿县东南部岗地属剥蚀沉积台地,地形波状起伏,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程25-75米。从炎刘区刘岗乡至陡涧河岸,具有明显的梯度,高差为8米,行政范围包括瓦埠、炎刘、三觉区及安丰区的谷贝乡、石集镇、荆塘乡的甲贝、竹兴、古堆、赵楼4村;众兴乡的黄圩、堆坊、傅岗3村(瓦埠湖沿岸23米以下洼地除外)。岗地面积191万亩,占寿县总面积的43.85%。



⑵ 寿县一共有多少年历史,不要分析。

寿县历史悠久。古复称寿春、寿制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战国后期楚国迁都于此。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博物馆内更有许多珍贵的收藏”。

⑶ 寿县历史典故小故事

鸡犬升天
西汉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刘安。继承了父亲的封位版为淮南王。
淮南王刘安权看了许多书,偏偏对道教的书籍入了迷。产生了炼丹成仙的念头。于是他四处去寻访有仙方神术的道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位仙翁名叫八公,有炼制仙丹的秘方,但是从不传给别人,于是就去寻找八公。没想到八公四处云游,刘安吃尽苦头也没能找到八公。可是刘安仍然一心一意的寻访,刘安的诚心感动了八公。一日,八公来到刘安家,把炼制仙丹的方法传授给他,并告诉他,仙丹炼成,吃下后就可升天成仙了。
刘安每天都虔诚的静心修炼,后来他“真的”炼出了仙丹。这时他觉得身体轻盈,飘飘欲仙。那些仙丹,晶莹剔透。他知道升天成仙的时刻到了,他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把仙丹吃了下去……刘安觉的身体轻飘飘的,低头一看,原来自己早已站在云端了。
刘安成仙后,洒落在院子里的仙丹被鸡和狗吃了,它们也都飘然升空,成了神仙。刘安在鸡和狗簇拥之中,慢慢的就消失了。
东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⑷ 寿县有怎样的历史与发展

寿县位于皖中腹地,淮河中游南岸,国土面积约2986平方千米,人口约124万人,东与合肥市相连,北与淮南市毗邻,与阜阳市隔河相望。作为战国古都,西汉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末期,楚考烈王迁都于此。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西汉时,淮南王刘安(西汉思想家、文学家,传说是豆腐的发明者)还曾在此立都。刘安墓便位于八公山下。

寿县文化灿烂,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尤以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广受欢迎。寿县胜迹宏博,现在的古建筑有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报恩寺、宋嘉定时期的古城墙、元代的黉学、明朝时期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典雅肃穆的孙公祠等;名人古墓星罗棋布,主要有蔡侯墓、楚王墓、淮南王墓、廉颇墓、宓子墓等;古遗址有古郢都遗址、安丰城遗址、淝水之战古战场等;其他还有春申坊、时公祠、斗鸡台、吕蒙正寒窑、陈玉成囚室、状元府、淮王丹井,以及早在清代就载于方志的寿州内八景和外八景等等。

目前全县存有古迹160多处,其中唐、宋、明、清建筑10多处,古墓葬多达80多座,古遗址29处。寿县文物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县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寿县人文荟萃。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修的安丰塘,与都江堰、郑国渠、漳河渠并称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寿县是世界管状射击武器、垂体激素药物、豆腐的发源地、“天下第一塘”安丰塘所在地,因而又被世人称为“四个世界之最”。

特别是豆腐文化的始祖——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人编著的鸿篇巨制《淮南子》,集自然科学、哲学、史学、文学价值于一体,博大精深,在亚洲和世界上都广有影响,现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专门研究《淮南子》的学术团体。“时苗留犊”的典故早在唐代就被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典范,“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成语脍炙人口,国人皆知。宋代政治家吕夷简、吕公著和诗人吕本中,清代一代帝师孙家鼐、民国英杰柏文蔚,以及抗日名将方振武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已名垂青册,万古流芳。

⑸ 安徽省寿县的历史背景

有个历史叫淝水之战

⑹ 与寿县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拼 音】:bā gōng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解 释】:八公山:山名.在安徽淮南市西.俯瞰平野;形势险要.把八公山上的草和树木都当成了敌兵. 【出 处】:《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⑺ 寿县在历史上的名字

寿县位于皖中腹地,淮河中游南岸,国土面积2986平方公里,人口124万人,辖32个乡镇,东与内合肥市相连,北与淮南容市毗邻,与阜阳市隔河相望,合阜、六寿、寿蔡、寿霍四条二级以上公路穿境而过,乡乡油路相通,村村程控相连,交通、通讯十分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县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是楚文化的积淀地,豆腐的发祥地,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寿县文化底蕴丰富,人才荟萃,楚国名相孙叔敖、清末状元孙家鼐、爱国名将方振武及其孙女陈方安生(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均祖籍于此,当今寿县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达500余人。
寿县自然资源丰富,属亚热带、温暖半湿润气候,境内河渠湖泊及库塘沟堰纵横交错,物产丰富。传统名品八公山豆腐、八公山酥梨、大救驾、银鱼、瓦虾、淮王鱼等享誉海内外,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灰石、钾长石、大理石、矿泉水等。

⑻ 寿县有哪些历史典故

寿县三眼井有着数百年的历史,至今井水清澈甘甜,据记载,明清延用元代制度,建立了驿站网络,明嘉靖年间,寿州有驿站10处,南过驿巷和北过驿巷,就是供应传递书信的邮差、军士歇脚、休息,给马补充饲料的地方,当然少不了有水井。即使是设驿站时建的井,三眼井亦当在四百年左右了。

在古城寿县,至少在20世纪70年代前,在人们用上自来水之前,井仍然是人们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每每在早晨或傍晚时分,在井边提水淘米、洗衣,成了街头巷尾一道必不能少的生活景观。即使时序走到了21世纪,水井仍和自来水一样发挥着作用。史料记载,战国时古寿春人就有陶圈井。到了宋代,城垣修固,为了解决居民饮用水,始凿砖制水井,并流行于明代。据统计,1958年以前,城区尚有宋、元、明、清时代砖井179眼。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的东大街、南大街,以及居民集中的北大街西北角、西大街西南角。据记载,位于西大街清真寺巷内的寿县清真寺——无象宝殿门前有一口古井,上有一座阿拉伯风格的井罩,井沿边一道道井绳勒出的印痕,可以让人想象出井的悠久历史。寿县清真寺 建於明朝天启年间,建寺当筑井,方便生活。据此推算,清真寺之井当在四百多年以上。寿县城区的穆斯林兄弟多居住在南大街西南角清真寺巷附近,所以附近回民多到此汲水,以示洁净。寺内二道门有一口井,已干枯淤实,不知是何缘故。

寿县三眼井是安徽寿县重点保护历史文物,位于东街南过驿巷内的民居旁,井边就是人来人往的菜市和小商品摊点。每天都能看到勒满绳印的井边围满了汲水洗涮的人,三眼井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能从三个井口汲水,着实为这片人口集中的地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眼井边说故事,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寿县城内的一口老井,听听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

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老井可能并不陌生,但是今天我们说的这口井,它比较特别,和别的井不同的是,它有三个眼,这还不算,在它的身上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寿县三眼井位于寿县县城东街南过驿巷内,有关这口井,流传了很多故事,它得名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的母亲,曾经要饭到了寿县这个地方,在极度口渴的时候,在这个井里打水喝,最后发现了一只三只眼的龟,于是赶紧把它放进井里。据说,后来人们在打水的时候,也发现过这只三眼神龟。这些故事也可以看出,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这口井是多么的不同寻常。在很多老年人的记忆里,这口井就像神一样。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有人来祭拜。

⑼ 寿县有什么美好的传说

有安丰塘的由来传说

阅读全文

与寿县有什么历史典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