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济南有多少年历史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黄河中下游和环渤海经济带南翼的重要战略城市,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东政治、文化、经济、金融、教育中心,也是国家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济南军区和济南铁路局本部位于济南。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是“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和“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的城市之一。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举办城市,和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的主办城市。济南的名字来源于西汉时设立的济南郡,含义为“济水之南”,是地理方位形成的地名。济水即俗称大清河,古济水(音己,三声)发源于现河南省济源市,流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黄河山东段。后因黄河改道被其夺取河床,成为了黄河下游的干流河道。而济南、济源、济阳、济宁等地名还是保存了下来。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有一位原始部落的首领——舜(约公元前22世纪)就诞生与生活在济南一带。舜曾在历山耕作,而历山即现在的千佛山。趵突泉边有娥皇、女英祠(约创建于2000年前),又有祀尧、舜、禹的三圣宫。泉水流经之护城河,即是北魏时期的娥英河,河水东流,经过舜井街的南端,北为舜井。如果再往东北远眺,便可以指向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也令人想起了制陶能手大舜了。
济南历史悠久,是闻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济南孝堂山郭氏墓石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隋建四门塔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请问章丘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沿革】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高唐县为章丘县。1992年撤县设章丘市。
1992年3月1日,撤销章丘县,设立章丘市。1995年10月30日,撤销后寨乡、曹范乡、党家乡,设立圣井镇、曹范镇、党家镇。1996年12月25日,撤销章丘市白云湖乡、高官寨乡、宁家埠乡,设立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鲁政函民字〔1996〕61号)。
2002年底辖22个乡(镇、办事处),908个行政村:明水镇、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龙山镇、枣园镇、埠村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党家镇、圣井镇、曹范镇、黄河乡、辛寨乡、阎家峪乡、官庄乡、旭升乡。全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98.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7万人。
行政区划调整
2001年6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山东省长清县,设立济南市长清区,以原长清县的行政区域为长清区的行政区域。(详见“区县•长清区”分目〔长清撤县设区〕条)
年内,济南市辖部分县(市)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划也做了调整:
2月14日、2月27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市政府决定:历城区撤销洪家楼镇,设立山大路、洪家楼、全福、东风4个街道办事处。济阳县撤销青宁镇、崔寨乡,合并设立崔寨镇;撤销回河镇、店子回族乡、稍门乡,一并并入济阳镇;撤销姜集乡、三教乡,一并并入曲堤镇;撤销王圈乡,并入仁风镇;撤销索庙乡、唐庙乡,一并并入垛石桥镇;撤销江店乡,并入新市乡;撤销辛集回族乡,并入孙耿镇;撤销庙廊乡,并入二太平乡。
年内,市中区撤销经二路街道办事处,并入大观园街道办事处;撤销馆驿街街道办事处,并入魏家庄街道办事处;撤销经七路街道办事处、岔路街街道办事处,一并并入杆石桥街道办事处;撤销玉函路街道办事处,将六里山路以北区域并入四里村街道办事处;将六里山路以南区域并入舜玉路街道办事处;撤销七贤镇,设立舜耕街道办事处、白马山街道办事处、七贤街道办事处。天桥区撤销陈家楼街道办事处、刘家庄街道办事处,一并并入纬北路街道办事处;撤销北园镇,设立北园街道办事处、洛口街道办事处;撤销靳家乡,并入大桥镇。
章丘市撤销明水镇,在该镇胶济铁路以北区域设立明水街道办事处;撤销旭升乡,同原明水镇胶济铁路以南区域合并设立双山街道办事处。
【区划】 辖2个街道、16个镇、4个乡:明水街道、双山街道、普集镇、相公庄镇、绣惠镇、刁镇、水寨镇、龙山镇、枣园镇、埠村镇、垛庄镇、文祖镇、高官寨镇、白云湖镇、宁家埠镇、党家镇、圣井镇、曹范镇、闫家峪乡、官庄乡、黄河乡、辛寨乡。(出处)
章丘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济南日报》12月13日讯(记者 齐冬 通讯员 李晓文 吴俊旭)今天从市民政局获悉,省政府日前批复同意章丘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
这次省政府批复具体调整事项为:撤销龙山镇、党家镇,以原龙山镇、党家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龙山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龙山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枣园镇,以原枣园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枣园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枣园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埠村镇,以原埠村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埠村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埠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圣井镇,以原圣井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圣井街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圣井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阎家峪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官庄乡。
调整后,章丘共有明水、双山、龙山、枣园、埠村、圣井6个街道办事处,普集、相公庄、绣惠、刁镇、水寨、垛庄、文祖、高官寨、白云湖、宁家埠、曹范11个镇和官庄、辛寨、黄河3个乡。
3. 昔马镇从有人到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昔马镇地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西部,是祖国边境线上的一个高寒山版区镇,权位于东经97°44′55″——97°63′55″,北纬24°51′25″——25°16′23″之间。东南面与太平乡,南面与铜壁关乡、西面与那邦镇接壤,西北面与勐弄乡及缅甸毗邻,国境线长18.3公里。镇政府距县城55公里,距州府206公里,自古为南方“丝绸之路”的最后出境通道,是盈江县的主要边境口岸之一。
全镇辖3个村委会,23个自然村,37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为337498.5亩,其中:耕地20768亩,人均2.5亩;林地178758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2.5%。2004年末全镇总人口9317人(1900户),其中农业人口8306人(1683户),以汉、傈僳、景颇三种民族为主体。
旅居日本、美国、泰国、裴济及港、澳、台地区14000多人,1990年11月9日被德宏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华侨之乡”。
4. 章丘市有多少年历史了
章丘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潭国,都城今龙山镇城子崖。春秋时期,先后为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秦,属济北郡。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县(治回军镇,今绣惠镇回村)等。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管县、犭虎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犭虎县并入东朝阳县。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东安国。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洲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洲济南郡。宋、金,属济南府。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明、清,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府。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
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搏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治旧章丘城,今绣惠镇驻地),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8月,县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5. 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县城是哪一个,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在我们国家的过去的历史中,有一个可以出现很多名人的省份,那就是山东省,这个省份由于地处太行山东面,因此叫做山东,又叫“鲁”,济南是省会。这里主要发展的是儒家思想,其思想的主要领导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的墨子,军事家吴起都出生在山东,这里有2个副省级市(济南,青岛)15个地级市。以及不仅时间久远,其中一个县,叫做莒,这个名字,一般人很容易读错。看看你中招了吗?
最后,元朝这一历史阶段,茌平县属东昌路总管府。明清时期,茌平县属东昌府。“东昌”一词起于封号,现在,泛指山东鲁西的东昌府聊城市。到了1914年,茌平县属东临道。1925年,茌平县属东昌道。1928年,茌平县直属于山东省。1967年3月,茌平县属聊城地区。1997年8月,撤销聊城地区,设立地级聊城市,茌平县属之至今。
6. 山东有多少年的历史
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金代以前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这时,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还不是一个准确的地理概念。至唐代和北宋时代,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被称作山东,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东专指齐鲁之地。到了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明代山东布政司(又称行省)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 清朝初年,设置山东省,山东基本沿袭明代山东的版图,称山东省。“山东”正式成为本省的专名。古人以左为东,故又称山东为“山左”。
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存有齐、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又简称“鲁”。
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7000--4000年之间,这里先后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
7. 你去过最古老的城市有多少年的历史
埃及被称为“木乃伊之国”,而位于埃及的法尤姆城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8. 章丘的历史沿革
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谭国(都城在今龙山街道城子崖)。
春秋时期,先后为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赖邑、宁邑、台邑、崔邑。战国,属田齐。
秦,属济北郡。
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首次置县称阳丘(治回军镇,今绣惠街道回村)等。
东汉时,中部为阳丘县,北部为菅县、猇县,南部为土鼓县。后阳丘、猇县并入东朝阳县。
魏晋时期,东朝阳县属乐安国。
南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齐郡。
北齐,废朝阳县置高唐县(治回军镇)。北齐天保七年(556年),高唐县迁治女郎山(章丘山)南建城。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博州亦有高唐,改为章丘县”,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唐贞观元年(627年),属河南道齐州济南郡。
宋、金,属济南府。
元,属山东东路西南道济南路总管府。
明、清,皆属济南府。
民国初,属岱北道。民国3年(1914年),改属济南道。
1945年8月,划为章丘、章历2县,属泰山专区。1950年4月,两县划归淄博专区。1953年9月,章历县并入章丘县(旧治章丘城,今绣惠街道办事处驻地),划归泰安专区。1958年8月,县治迁明水。同年11月,泰安专区撤销,属济南市。1961年5月,泰安专区恢复,又划归泰安专区。1979年1月,复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9. 济南的趵突泉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北宋时期,曾巩以其卓异才思为这泓名泉起了日后四海传扬的名字——趵突泉。“趵”是回跳跃答的意思,“突”是突出的样子,“趵突’二字传神地表达了泉水日夜喷涌跳跃而出的景象。由此,名泉与泉名相得益彰,传颂不绝。
中古时期的史书没有记录趵突泉的名字,但它并不是没“娘”的孩子,济南人给它起了个直白的名字——“爆流泉”(《齐乘》中也写作“瀑流”“趵流”)。之所以说这个名字直白,是因为仅从名字就可知它的水势有多大。
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趵突泉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
趵突泉被誉为“第一泉”始见于明代晏璧的诗句“渴马崖前水满川,江水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洵称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