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历史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封国

历史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封国

发布时间:2021-03-02 13:57:21

中国历史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历史最早从夏朝开始的。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釐清。

❷ 中国封建社会什么时候开始的

现代人,但凡上过学就知道人类社会的几个简单分类,因为西方欧洲的部分思想家根据西欧的社会形态把人类的发展模式归类为几个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即使,后来秦朝崩溃,但是汉承秦制,前期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分封于郡县并存,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又颁布推恩令,此后的绝大多数时候,分封仅仅是爵位,在地方上没有实权。


所以呢,秦始皇才是封建社会的掘墓人,而不是封建社会的开创者!

❸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时期大封诸侯,都有怎样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大封诸侯有三次:
1.周代的分封。主要集中在西周初期。西周中后期和东周初期也有分封。目的是“封土建国,以藩屏周”。以诸侯地盘和兵力来拱卫京师。周代的分封是其他时代不能望其项背的。但正因为如此,后代吸取其教训,也是封国减少的主要原因。这次分封导致诸侯坐大,灭了周。
2.西汉初的分封。主要是刘姓诸侯王,只有个别的异姓王。目的是吸取秦未封王的教训,学习周代的传统(周代封建共传800多年)。但这次分封导致了七国之乱,最后削藩。还是实行了郡县制。
3.西晋的分封。都是同姓王。这是汲取往世的教训(主要是曹魏虽封王封国,但诸侯被高度监视,除了物质生活优异外,精神紧张,没有半分自由,连平民也不如。当权臣掌握中央朝廷时,没有诸侯有力量帮助朝廷)。但这次分封导致了八王之乱,造成五胡乱华,西晋灭亡。

--其他朝代所分封王,都是只食邑而不管军政,甚至连封国都不用去,只在京城居住,到达封国的要受到皇帝派员监视。所以诸侯权力极小,相对没有发生多大的政治问题。但个别王因权力过大时也会引发反叛:如明代燕王朱棣就是因兵多地险而以“靖难之役”夺得皇位的。
你提到项羽大封诸侯,诸侯都是被协从,并且是借楚怀王名义,并没有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所以不是根本意义上的分封;唐朝的节度使是中央任命的地方军事长官坐大,形成割据势力,并不是分封的诸侯,二者不可混淆。

❹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封关制国的

明朝 高中历史有学的

❺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

世界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是中国(秦朝)。

中国在战国后期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期,
也就是说封建封建社会在秦国的开始。

战国初期,奴隶制崩溃之势已不可逆转。新兴的地主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借助人民的力量,首先在几个大的诸侯国夺取了政权。如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世卿瓜分了晋国;公元前386年,齐国世卿田和取代国君,自立为诸侯。此后,原来许多诸侯国或灭亡,或被兼并,最后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这些诸侯国经过变法和改革,都逐步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但这个过程同样也遇到阻碍和反复。
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公元前221年)才确立封建社会全面、实际的在中国古代社会开始。
即使是这一时期,也遭到过激的儒家的非议,这些人还要复辟周礼,还怀念井田制(是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在关于郡县制的辩论中,丞相李斯斥责儒者依古制实行分封制的主张不合时宜),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这说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主要是靠法制完成的。

再看世界其他地区,7至12世纪是东罗马帝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其封建为帝国早期的封建因素和斯拉夫人农村公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11世纪末封建关系最终确立,大贵族独立性增强,寻至封建分裂倾向的加剧。

所以说中国是世界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

❻ 历史上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中国”这一国家

西周的初年。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铭文记载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并营建东都成周的史实,其涉及“中国”部分铭文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这篇铭文把“中国”指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中国”这一名称始于周朝。但最初“中国”并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国都。古代学者认为,帝王之所即为“中”,所建的城邑就是“中国”。至于把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和建立的国家称为“中国”,那就是后来的事情了

在上古文献《尚书·梓材》中(前六世纪汇编),记载道:“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是指当时周朝统治下的全国而言。诗经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时“中国”的含义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称谓,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蛮、夷、戎、狄。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自称“中国”,其中“国”就是各诸侯的封地,《孟子》记载了一次齐王的谈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此“中国”为都城之意。
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并不把“中国”作为国名使用,而是使用自己独特的名称,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

❼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出现诸侯国了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内者天子对封地容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予“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少数时期成为与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
所以可以认为秦代就没有所谓的诸侯国了

❽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了

中国的闭关锁国从明朝开始:
明朝洪武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内易"。这容种政策,当时称为"海禁"。《明太祖实录》里记载的禁令包括“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可以看出海禁相当严格。
永乐之后仍旧屡次重申“严私通番国之紧”,但实际上因为海防废弛,禁令范围不断缩小。到了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清朝的海禁政策是清初期实施的,主要是在康熙年间,时间大致在顺治末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复台湾)左右。清朝在收复台湾以前,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片板不许下海,犯禁者一律处死,货物没收入官。这种海禁政策地实施,主要是为了对付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势力,并不是针对外国的。因此,1683年清朝收复台湾后,逐步放宽海禁,准许对外贸易。
但是到乾隆前期,针对英国等西方国家贪得无厌的要求,清政府又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广州以外的其他通商口岸,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国商人的条例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闭关政策。

❾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国和诸侯国的概念一样吗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封国历代都有,传统历史典籍并没有在明确概念上与“诸侯国内”区别。按容现代历史研究定义,大概封国君主不享有封邑内的“行政权”,而诸侯国通常指先秦诸侯国,夏商周,尤其是有周一代,即便是西周诸侯国,在其封地享有行政权,可以封官、课税、国防。秦汉以后郡县制逐渐成熟,尤其是吴楚之乱和武帝推恩令以后,诸侯势力减小。诸侯在封邑内尽享受一定的食邑权,即通常听说的“万户侯”。当然,也有特例。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封到“魏公”公爵,即可开府,又有实际行政权。当然是君权旁落的情况下。尤其到了明清,亲王、郡王,大概都有食邑,但封邑内的行政权基本归零。国家总体上是郡县的行政体系。

❿ 中国最早的国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禅版让制朝代。同时期权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其年代约在青铜时代初期。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也被认为是夏朝遗存,新砦期文化被称为最早的夏文化。

(10)历史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封国扩展阅读

夏朝历史上惯称为“夏”,关于“夏朝”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司马迁记载“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的名号,以“夏后”为首,因此建立夏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唐张守节则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

中国中原地区从此出现“国家”的概念这便是不少历史学家所认为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的起始。据《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夏”意为“中国之人”。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封国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