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考历史政治用什么复习资料好
我也是安徽的,我们用的资料是《书奇制胜》,历史政治都有。但是要等到四、五月份,市场上才有卖的。
❷ 中考政史用什么资料好
选择题要不看书做,不确定的做好后翻书确认一下。资料最好是比较贴近时政的(有命题预测和答案解答),再带教科书和课堂笔记,我中考政史满分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❸ 中考历史政治最好带些资料什么
平时的资料书都带去!会有用的!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考了68分!但平时也要积累…现在关键不是做题,而是看题记题!列出专题!标清在那一页!到时一下就找到了!
❹ 中考历史什么辅导书最好
“没有最好,抄只有最合适,合适就袭是最好。”这个我想你是知道的哈。所以别去寻求最好,找本适合的、好用的就行。
如果你没有把握,建议你参考老师的意见,请求老师的帮助嘛。再就是选大多同学都评价好的、著名的出版社、教辅公司的书。最后,不能太多,一本到两本就够了,多了是会起反作用的。加油啊!
❺ 中考历史政治带什么资料书去好
带历史书和政治书去好
❻ 中考历史总复习买什么资料
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
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
❼ 初中历史什么教辅最好(人教版)
如果是跟着教材复习,有一套叫“单科王牌”的辅导书不错,是全国九大名校分内学科编的,团结容出版社和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如果是到初三应对各种考试尤其是中考的话,老师应该让买“5年中考 3年模拟”那本练习册,那个可以以题带知识点复习。
❽ 初三中考历史要买什么教辅
历史的话,其实不用那么紧张啦。
像当年我们学校订的是《中考宝典》和专《深圳金卷》属
但是我觉得金卷比较好。
这个是学校安排的,
我想你们学校也会有的,如果订的不是我说的,
而你又还想做练习的话,那就试试《深圳金卷》吧
里面还有总结归纳,挺好的。
【注】
其实历史这门科目我认为不是很难,
而且也才初中嘛。
我觉得更要注重细节,书上的知识一定要牢记,细小的地方
的信息一定要知道。
❾ 中考政治历史用什么书好啊
2014历史中考易错易混点例举
1、 辛亥革命推翻2000多年封建帝制(不等于“封建制度”)
2、 反法西斯联盟(不等于“反法联盟”)
3、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能误写为“新政”,那是罗斯福的!
4、 1950-1952年“土地改革”不能误写为井冈山时期的“土地革命”
5、 《权利法案》不能误写为《权力法案》
6、 农奴制(俄国)不能误写为黑奴制(美国)
7、 孔子“仁”的思想不能误写为“仁政”思想(孟子的)
8、 《联合国家宣言》不等于《联合国宣言》
9、 一战中的“同盟国”(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4国)与二战的“同盟国”(英美苏中等)不同(德国属轴心国)
10、 两个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的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二战中的1942年1月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1、 “百家争鸣”不能写成“百家争呜”
12、 秦始皇“嬴”政不能写成“赢政”
13、 出使西域的汉朝张“骞”与民国初年的实业家资本家张“謇”要分清写对
14、 写《史记》的西汉司马迁与写《资治通鉴》的北宋司马光要分清
15、 古代西域指今新疆一带而不是指今西藏(唐时称吐蕃)
16、 江南经济发展原因之一“南方少战乱”而非“南方无战乱”
17、 唐朝的中书省和元朝的中书省职能不同(前者是草拟政令、圣旨;后者是最高行政机构,类似于唐朝的尚书省,现在的国务院职能)
18、 玄奘西行(唐太宗时)早于鉴真东渡(唐玄宗时),前者是学习外来文明,后者是传播中国文化(前为做学生后为做老师)
19、 雕版印刷为隋唐发明,活字印刷为北宋发明
20、 岳飞与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邓世昌等不同(前者为抵抗国内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英雄,后者为抵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21、 四大发明诞生顺序:造纸术(西汉)、雕版印刷术(唐初)、火药(唐末)、指南针及活字印刷(北宋)
22、 郑成功与郑和所起的历史作用不同(前者是民族英雄,后者不能称作民族英雄)
23、 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顺序: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乾隆建立金瓶掣签制
24、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不等于“禁绝”海外贸易(“阻隔了”中外联系不等于“完全断绝了”中外联系),换言之“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开始进入中国”是错误的!
25、 《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厦、福、宁、上五口(不含南京),《马关条约》开放的是苏、杭、沙市、重庆
26、 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而非八国联军
27、 洋务运动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而非鸦片战争失败后,其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以自强”而非“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的)
28、 戊戌变法最大的功绩是“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封建帝制”
29、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而非“打倒孔家店”
30、 武昌起义(1911年,即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不同于南昌起义(1927年,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从北京到北京)”即从五四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结束
32、 南京国民政府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创始人分别是蒋介石和孙中山,性质分别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政府、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府
33、 1935遵义会议和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纠正“左”倾错误的会议,分别形成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34、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抗日斗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战争(即全国性抗战)开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35、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最大的胜利,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36、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是指刘伯承、邓小平;文革中被批判的“刘邓司令部”是刘少奇、邓小平
37、 中共军队先后采用的番号名称有:工农革命军(1927秋收起义)、红军(1928年朱毛会师后)、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8月红军接受改编)、解放军(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至今)、志愿军(抗美援朝时期使用)
38、 解放战争重大战役顺序:1947年夏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秋---1949年1月三大战役(开始最早的是东北战场的辽沈战役,最后结束的是华北地区的平津战役,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1949.4.21—4.23日的渡江战役
39、 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非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宣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而非社会主义社会的开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时才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40、 1950-1952年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大私有制为小私有制,尚未建立土地公有制!那是1953-1956年的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41、 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公有制未变,变化的是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变为家庭个体经营)和分配方式(平均分配变为按劳分配,自负盈亏)
42、 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于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即“浮夸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追求公有化程度高,吃大锅饭,搞绝对平均主义即“共产风”
43、 1971年11月中国重返联合国或“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能说成“加入联合国”,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不能说成“改革开放促成国力提升”(当时尚处于文革中)
44、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不同于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即“北京公报”),前者签署于尼克松和毛泽东时代,后者签署于卡特和邓小平时代;前者标志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开始“解冻”,后者标志中美建交关系完全正常化;前者美国仍然与台湾建交,后者美国与台湾断交
45、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指导思想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前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产物,后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践结合的产物
46、 港澳问题是主权问题、外交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47、 英国革命中处死的国王叫查理一世,法国革命中处死的国王叫路易十六
48、 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都是“人权“方面的宣言,后者早于前者颁布,1776年,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前者是反对国内封建专制的成果,后者是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成果
49、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珍妮机的问世和西门子发电机的问世;
50、 美国内战避免了国家的分裂巩固了南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实现了统一(废藩置县)
51、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不能说成“民族危机”,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是民族危机的出现(“黑船事件”即佩里叩关);俄国改革加剧了其对外扩张,日本改革是开始了其对外扩张;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52、 “蒸汽时代”的“汽”与“电气时代”的“气”要分清;
53、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轮船、火车发明于19世纪初期(教材中列出的其他发明均为18世纪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飞机发明于20世纪初(教材中列出的其他发明均为19世纪晚期)
54、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都是德国挑起;德国都是战败国;日本是一战的战胜国,二战的战败国;中国是两次大战的战胜国;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同盟国协约国都是非正义的),而二战的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55、 著名科学家、发明家的国籍及成就:英国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的火车、达尔文的进化论;美国人---富尔顿的轮船、爱迪生的电灯、福特的汽车、莱特兄弟的飞机;德国人---西门子的发电机、卡尔本茨的内燃机和汽车(始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犹太人)
56、 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沙皇专制;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它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两个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
5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战争胜利却阻碍了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斯大林模式促进了工业化却不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尤其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58、 1783年英美巴黎和约(标志美国赢得独立战争胜利)与1919年协约国与德国等战败国的巴黎和约(含对德《凡尔赛合约》)内涵不同
59、 美苏“冷战”揭开序幕的标志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和华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形成和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
60、 当今世界政治局势的趋势是多极化,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
61、 三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果分别为蒸汽机、电的发明与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分别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