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真正历史朱元璋杀了多少人

真正历史朱元璋杀了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1-03-02 11:17:11

『壹』 朱元璋杀了多少人,都有那些人

朱元璋一生杀的人抄很多,主要是因为他厌恶贪污腐败,后来又是为他的孙子杀人丞相 胡惟庸,
韩国公 李善长,满门抄斩
学士 宋濂(流配而死,可以说是老朱间接杀的)
凉国公 蓝玉,族诛
魏国公 徐达(看似善终,但有赐蒸鹅,病疽毒发死之说)
诚意伯 刘伯温(暗许胡惟庸将他毒死的后来胡惟庸替朱元璋背了黑锅)
南雄侯 赵庸,族诛
荥阳侯 郑遇春,族诛
颍国公 傅友德,被迫自杀
东莞伯 何荣,诸死
吏都尚书 詹徽,诸死
户部侍郎 傅友文,诸死
宋国公 冯胜,赐死
定远侯 王弼,赐死
靖宁侯 叶升,族诛
忠勤伯 汪广,诛死
永嘉侯 朱亮祖,鞭死
德庆侯 廖永忠,赐死
曹国公 李文忠,毒死
临川侯 胡美,赐死
延安侯 唐胜宗,族诛
吉安侯 陆仲亨,族诛
平凉侯 费聚 ,族诛
河南侯 陆聚,族诛
宜春侯 黄彬,族诛
江夏侯 周德兴,诛死
永平侯 谢成,诛死
崇山侯李新,诛死
景川侯曹震,诛死
鹤庆侯张翼,诛死
宁侯张温,获罪死
普定侯 陈桓,诛死
舳舻侯朱寿,诛死
怀远侯曹兴,诛死贪污。

『贰』 朱元璋一共杀了多少功臣

打下江山赐毒酒朱元璋思考元朝失败的原因,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元朝的武力,天下第一,然而这么快就失败,是因为朝廷没有权力。权力都在地方手上掌握着,导致国家出大乱子。
朱元璋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他1376年完成地方政治体制改革,4年后进行中央政治体制改革,把地方和中央的大权都抓到自己手里,防止权力旁落。他在法律上以猛治国,刑用重典,手腕稳、准、狠,跟秦始皇的严刑峻法差不多,以吓唬官员、百姓不敢犯罪。
想当年,君主何等融洽! 那是在1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6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他们是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精英中的精华、英雄中的勇士!

28位大将军被封为侯爵:汤和、唐胜宗、陆仲亨、周德兴、华云、顾时、耿炳文、陈德、王志、郑遇春、费聚、吴良、吴桢、赵庸、廖永忠、俞通源、华高、杨璟、康茂才、朱亮祖、傅友德、胡美、韩政、黄彬、曹良臣、梅思祖、陆聚、郭子兴(已去世)等。在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中,公和侯是最高的两级,地位十分尊崇。陆游的梦想——“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而这些人比陆游幸运得多,封公封侯,总可以光宗耀祖、名垂青史了。正是他们出生入死,东征西讨,才换来朱元璋的大明天下。
朱元璋也待他们不薄,给予高官厚禄,赐给他们大量土地,也算对得起他们。韩国公李善长做中书省左丞相,魏国公徐达做右丞相,曹国公李文忠做军队一把手(大都督)。 这34个人总共拥有38194户佃农,供养他们,人均达到1123户佃农。朱元璋还跟他们攀亲戚,把郭英的妹妹纳为自己的宁妃,把冯胜、蓝玉、徐达的女儿嫁给皇子,把公主下嫁给李善长、傅友德、胡海、张龙等人的儿子。 这些军事贵族战功大,享有很高的社会特权。
朱元璋还颁给他们一枚神物——铁券。有铁券,人就跟猫一样,好像有九条命,死过一次还能转世。本人或子孙犯罪,可以免死数次。 功臣多是朱元璋的安徽同乡。“徽官”掌握全国的军政大权,结成淮西集团,倾轧其他的政治集团。当时的诗人贝琼眼中看到的达官贵人多半是安徽人—— “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但是,铁券不是使人一次次复活的神药,而是引诱功臣加速犯错、加速自杀的速死铁牌。仗着有铁券,不少人迅速腐化变质。杀人伤人、恃强凌弱、霸占土地、逃税漏税、奸淫妇女、吃喝嫖赌、贪污纳贿,甚至造刀枪、穿龙袍的都有。只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常识:伴君如伴虎,功高则震主。功臣太强,让朱元璋感到害怕,梦里都担心部下造反、江山不保,子孙后代会做别人的阶下囚。 在朱元璋看来,这些功臣对王朝的长治久安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无情地清洗。
尤其对其子孙构成威胁的人,必须除之而后快。只有杀,才能确保他以及嗣君控制住军队,不丢宝座。他扣在功臣头上的罪名也非常模式化:谋反和连坐。只要想杀人,肯定有人站出来揭发他谋反。
因为没有什么罪名比这两条更毒辣、更方便,而且一查一个准。谁敢让他不爽,谁敢逾越雷池一步,那无异于找死。他一杀就是一家人,有的杀人手段十分残忍。
肃反运动一波接一波,朱元璋先后肃清胡党、处理空印案、郭桓案,逮捕为害百姓的官吏,几场大案,杀戮官吏接近10万人,试图用别人的鲜血浇灭自己心头的怒火。 德庆侯廖永忠的免死铁券,第一个成为空头支票。他在很多战斗中有功,特别是在鄱阳湖之战中殊死战斗。他还淹死小明王,扫除朱元璋称帝的障碍。1375年,朱元璋将其杀死,理由是他私自穿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穿皇帝的衣服属于逾制,等同于有篡国夺权的野心。
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父子被活活鞭打而死。朱亮祖原是元朝的一员猛将,作战非常勇敢,虽被明军多次俘虏,但从不求饶,誓死不降,一副要杀要剐全凭你处置的劲儿。
朱元璋非常欣赏他的勇敢,委以重任。他曾经参加平定四川的战役,因为擅杀部下,被皇帝取消奖赏。他镇守广东,仍然恶习难改,鞭打当地官员,接受富商贿赂,做了很多违法犯罪的事情。番禺知县道同给朱元璋写秘密材料,揭发朱亮祖的罪行。朱亮祖反咬一口,污蔑道同对他傲慢无礼。对大官傲慢无礼,就等于自取灭亡,将道同判处死刑。朱元璋将朱亮祖父子召到南京,用鞭子活活打死。

1384年,临川侯胡美因为犯禁被处死。 朱文正被鞭打而死。他是朱元璋的亲侄儿,坚守江西南昌城85天,阻挡住陈友谅的疯狂进攻,为朱元璋取得鄱阳湖决战的胜利奠定基础。他后来娇纵不法,公然抢夺妇女,玩腻了就投到井中淹死。还割人舌头,残暴不法。还用龙凤图案装修自己的寝室。
朱元璋亲自到江西将他逮捕,幽禁于安徽,将他的50多名部下割断脚筋,整成残废。 曹国公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勋。他能文能武,1383年任大都督(军队最高领导人)兼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南京大学校长)。李文忠曾经批评皇帝太依赖宦官,对待官员太苛刻。他居然被毒死(有的说是病死),理由是——礼贤下士,周围知识分子太多,难道你想搞小动作不成?临死前,他对朱元璋说,我给你一句忠告:要少杀人,防止宦官作恶。朱元璋听了,猜测是幕府教唆他这么说的,大怒,把所有的幕府全部杀了,李文忠身边的医生、奴婢60多人全部灭族。不过,朱元璋还是采纳他的部分意见:禁止宦官干政,不许他们读书识字,否则剥皮处死。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忠厚老实,和朱元璋从小玩到大,胆子很小。朱元璋还在当吴王时,故意把徐达灌醉,扶他到自己的大王床睡觉,试验一下他有多大的野心。徐达酒醒后,吓得魂不附体,在朱元璋面前叩头谢罪,如捣蒜一般。朱元璋看了哈哈大笑。
就是这个老实人,1385年,因为他老婆说错一句话,朱元璋派人把她杀了。徐达的妻子谢氏是谢再兴的女儿。朱元璋擅自作主把她嫁给徐达,没有通知谢再兴,谢再兴因此怀恨,投奔张士诚。朱元璋最痛恨叛将,对他的女儿大概也恨屋及乌。

『叁』 朱元璋当皇帝后杀啦多少人

明初,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于是进行了改革。
首先是废除行省制。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 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
在军事上,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在中央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威胁皇权。1378年,朱元璋对中书省采取行动。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结果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压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朱元璋十分生气。十一月又发生了占城贡使事件。占城贡使到南京进贡,把象、马赶到皇城门口,被守门的太监发现,报与朱元璋,朱元璋大怒,命令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抓进监狱。但是,两丞相不愿承担罪责,便推说接待贡使是礼部的职责,于是,朱元璋便把礼部官员也全部关了起来。
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朱元璋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
接着,朱元璋又于1393年杀掉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只好赶紧逃走。

『肆』 朱元璋杀了官员多少人

一万多

『伍』 朱元璋杀了多少蒙古人

朱元璋在击败多地的起义军后,就北上伐元,当时元朝的统治者已经被各地的起义军打的落花流水,所以当时伐元,是非常顺利的.

『陆』 朱元璋一生杀了多少人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将胡惟庸诛杀。事前,有人告丞相胡惟庸“谋反”,证据是此人在城外看到他家里刀枪林立。朱元璋立即逮捕胡惟庸,严刑拷问,逼他承认谋反。胡惟庸虽然最终也没有承认,但将其灭族的罪名仍旧是谋反。胡惟庸案可看成是朱元璋对功臣集团开刀的一个前奏。他之所以杀胡惟庸,是因为胡惟庸本人受到朱元璋的优待好几年,他独揽丞相大权,随便提拔人和处罚人,很多人奔走于他的门下,给他送的金银财宝多不胜数。甚至有时候,很多该让朱元璋知道的事情也没有让朱元璋知道。实际上,朱元璋对于胡惟庸最恨也最怕的是他的专权。而作为一个皇帝,不能随便杀丞相,所以才有了“谋反”这一罪名。不过,胡惟庸案所牵扯进来的功臣并不多,由于胡惟庸平时就自视甚高,与他来往的功臣很少,所以朱元璋把诬告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也没有杀掉多少功臣。但十年后,通过李善长一案,他终于有了发挥诬告才华的机会。李善长是如假包换的明朝功臣,朱元璋刚起兵时,他就跟随左右,可谓是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正是因此,所以当洪武二十三年(1930年),在李善长已经七十多岁还没有死掉的情况下,朱元璋开始焦虑起来。李善长在胡惟庸死后被封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朝廷中的名望颇高,朱元璋必须要把这个老功臣处理掉。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帝国都城南京有许多人因罪被迁往边地受罚,这些罪人中就有李善长比较亲信的丁斌等人,李善长舍出一张老脸向朱元璋求情,请求赦免他们。朱元璋立即找到了机会,先将丁斌下狱审讯。丁斌这个人背景有些复杂,他十年前是胡惟庸的一员幕僚。朱元璋所以要拿他开刀,就是因为他有这个背景。果然,在严刑与引导之下,丁斌回忆往事,突然就想起了十年前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常常出入胡惟庸府。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后,心花怒放,立即逮捕李存义父子。十年啦!李存义上了年纪根本记不起十年前的事情了,但这并不要紧。朱元璋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要他亲口说出来。严刑之下,李存义居然承认了这样一件事:当初胡惟庸想谋反,派我去说服我哥哥李善长,并许以事成之后封我哥哥为淮西王。审讯官问:李善长可曾答应?严刑之下,李存义回道:虽没有答应,但心已动。此人在朱元璋的严刑下已经变成了一位心理学家,能看得到别人是否心动。但是,朱元璋并不想就这样把李善长治罪,想要彻底来一次大清洗,就必须要有确凿证据不可。所以,询问官继续让李存义说出了下面这段话:后来胡惟庸亲自来劝说,李善长还是不答应,但他却说,等我死后,随便你怎么做。这是知情不报,明知别人欲谋反不上告,不但不上告,还暗示别人等自己死后再动手。朱元璋已经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可以把李善长绳之以法。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正视。那就是胡惟庸谋反案原本就是一种栽赃,这在近十年来的朝野已经隐约地有了议论。朱元璋当然懂得民心的道理,所以,他必须要拿出另一份证据来证明李善长和胡惟庸都是一丘之貉。果然就有人来诬告,据这名诬告者说,自己是李善长家的奴才,十几年前,胡惟庸的确与李善长有过礼物上的往来,并且二人来往密切。朱元璋狂喜,立即逮捕李善长,诬以与胡惟庸同罪,并将其家人七十余口全部斩杀,但这还没有完,他趁势把屠刀伸长加宽,因李善长案而被诛杀的有三万余人。李善长是否犯了谋反罪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朱元璋这种赤裸裸的诬陷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同时也让人感觉他是一个丧尽天良的动物。或许是李善长被诬陷得太过于暴露了,第二年,就有大臣上疏为李善长辩冤。这位大臣认为,李善长出生入死为皇帝取得天下,在勋臣中居首位,其子娶公主为妻,他绝不可能不为自己的儿子着想,去帮助胡惟庸谋反。况且即使他帮助胡惟庸谋反成功,所得到的也和在太祖朝中的地位差不多,难道胡惟庸还给他一个二皇帝当不成?以李善长七十多岁的高龄,他绝不可能这么做。蓝玉谋反案。蓝玉本是开国公常遇春的妻弟,在常遇春手下当兵,临敌勇敢,所向披靡,积功至大都督府佥事。明朝建立后,蓝玉清扫北元势力,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但就在洪武二十六年二月,有人揭发蓝玉串通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划在朱元璋出宫耕种时行不轨之事。朱元璋大怒,于是,蓝玉被族诛,牵连进来的一万五千多人被杀。朱元璋这个时候在诏书中说:“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经过这一次杀戮后,明初的功勋宿将差不多都被杀完了,各军府卫所被株连诛杀的军官达几万人。蓝玉和胡惟庸与李善长一样,都是被诬告的。蓝玉不可能谋反,明末清初的史家谈迁就这样评价这位功臣道:“蓝凉公非反也。虎将粗暴,不善为容,彼犹沾沾一太师,何有他望!⋯⋯富贵骄溢,动结疑网,积疑不解,衅成钟室。”他的意思是说,蓝玉就是脾气粗暴一些,骄傲跋扈,情商有点低,不善于讨好人,才引起了朱元璋的怀疑,终于招致灭门之祸。明朝开国,朱元璋一朝列爵公侯的功臣共五十九人,除一人封于洪武二十五年旋即被削爵外,其他五十八人均封赏于洪武二十三年前,也就是胡惟庸案发生前。在洪武二十三年前,因真正有罪被诛的仅三人,剩下的则多死于洪武二十三年以后的胡蓝之案。洪武二十三年至二十八年中,不计子嗣诛废和病死的,公侯被杀二十三人,其中直接死于胡蓝案中的有十六人。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当初被封的功臣中只剩下了兴侯耿柄文、武定侯郭英,可以说,整个洪武一朝功臣几近整体覆灭。在这些功臣里,廖永忠第一个被杀。廖永忠在诸多战斗中立有功勋,其在鄱阳湖之战中的骁勇让朱元璋刮目相看,并在建国后封其为德庆侯。洪武八年,朱元璋将其诛杀,罪名是“坐僭用龙凤诸不法事”,也就是私自穿着绣有龙凤图案的衣服逾制。在他之后,永嘉侯朱亮祖、曹国公李文忠、信国公徐达先后死于非命。关于徐达的死,有一种说法是:他患一种疽疮,最忌鹅肉。朱元璋偏偏送一碗鹅肉给他,并命送鹅肉的宦官在旁监视他吃掉,徐达一面吃,一面流泪,当晚就死掉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追胡党”,在“胡案”中,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大臣株连被杀,称为明初文臣之首的宋濂也涉案被流放,死于途中。案件前后株连三万余人,史称“胡狱”。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因“谋反”罪被杀,诛连死者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狱”。两狱合称“胡蓝之狱”。此外,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父子同时被绑赴刑场腰斩。大臣李仕鲁在金銮殿上辞请告老还乡,朱元璋哪里肯放过?当即命武士将李仕鲁摔下殿堂,脑浆迸裂而死。淮安侯华云龙、太史高启、右丞相汪广洋、户部侍郎郭桓、江夏侯周德兴、靖宁侯叶升、颖国公傅友德、定远侯王、宋国公冯胜、监察御史王朴等,都因各种“罪名”被处死或赐死。

『柒』 朱元璋杀了多少人

这那数的过来啊,毕竟他是个军阀出身,他所属军队杀的人哪有数啊。

建立政权后,仅洪武四大案杀人数量就超过5W了。

『捌』 朱元璋杀了哪些人能说的详细一些么

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来枉法的罪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朱元璋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李善长全家被杀。
接着,朱元璋又于1393年杀掉功臣蓝玉。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朱元璋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朱元璋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三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朱元璋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朱元璋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三天后,朱元璋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四万人。

『玖』 朱元璋到底杀死多少功臣

胡蓝案
空印案
郭桓案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过这样的话:“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回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答取天下 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赵翼的这种评价虽有过激之 处,却指出了朱元璋滥杀的事实。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兴起了几个大案,杀了许多人。

胡蓝案。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涂节、商嵩告发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旧元,意 欲谋反。朱元璋命羽林军将胡抓捕,审问得实,磔于市,牵连被杀达3万人。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情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赐死,并诛 杀其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兴蓝玉案。蓝玉以谋逆罪被杀,连坐被诛杀者达1

阅读全文

与真正历史朱元璋杀了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