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苍梧多少年历史

苍梧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2 10:39:51

A. 苍梧曾经是哪个王朝的首都

苍梧郡,来历史上共有两处:自
一是楚战国时期设苍梧郡,郡治在郴县(今湖南郴州),辖地大致在长沙郡南、桂林郡北的地区即西汉的桂阳郡与零陵郡地区。
二是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郡治在广信县(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 。

B. 介绍一下广西苍梧县

苍梧县位于广西东部,处西江流域浔江、桂江汇合地区,紧靠桂东中心城市梧州市,“遥连五岭,总纳三江”,素有“广西水上门户”及“两广咽喉要地”之称。全县总面积3506平方公里,辖12个镇,总人口58万人。
苍梧县历史悠久,上古为舜游之地,秦汉时代已建郡县之制。自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县以来,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历朝历代均为州、道、路、府所在地,曾是岭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950年与梧州市分治,并于1952年将治所迁至现址:西江南岸著名的广西商埠名镇-龙圩镇。苍梧县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从汉朝的士燮到当代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沛瑶。
苍梧县地处东西结合部,东与广东封开县、郁南县接壤,距广州280公里,西距首府南宁380公里,是广西乃至西部大开放区域最靠近粤港澳的县份。全县水陆交通便利,邮电通讯发达。水路溯江而上可直通桂林、柳州、南宁,顺江而下则直达珠三角,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陆路有207、321国道和南梧二级公路在境内通过,正在修建的南(宁)梧(州)、广(州)梧(州)、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在县城附近交汇,属广梧高速路段的苍(梧)郁(南)高速公路将在2005年建成通车。已经开工建设的洛湛铁路贯穿我县南北,并将在2008年建成通车。梧州飞机场与县城也仅一水之隔。县内镇镇已通等级公路,村村都通广播电视,通信传输已实现数字化、光纤化和程控化且已覆盖全县。2004年开工建设的长洲水利枢纽,投资60亿元、装机容量62.13万千瓦,建成后将为我县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支撑。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及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建立,苍梧的区位优势将更为突显。
全县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年均无霜期331天,年均气温21.3℃,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特别适合亚热带及部分热带生物的繁衍生长。除主产稻谷、木薯等农作物外,还盛产松脂、肉桂、八角、荔枝、龙眼、香蕉、柑橘等南方水果及林产品,是广西的商品粮基地、中国的八角之乡以及全国八大产脂县之一。六堡茶、古凤荔枝、桂江蜜柚、沙头迟熟荔枝、大坡沙糖桔等特色产品闻名遐尔、享誉海内外。其他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电资源及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古郡苍梧焕发了勃勃生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城城区面积比改革开放初期拓展了6.5倍,一大批专业村、文明生态村、小康示范村不断涌现。近年来,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一年上一新台阶,修筑了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防洪堤,建成了宽畅亮丽的环城大道,建立起了大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苍梧县工业园区,在致力发展原有工业和民营经济的同时,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全力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苍梧,正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及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沿海开放区政策,积极推进“打造工业苍梧、建设城市苍梧、塑造人文苍梧”的建设步伐,全面实施开放带动和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向“富民兴县”新跨越的发展目标迈进。

C. 壮族的历史有多久(有多少年)

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 壮族聚居地区
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由此可见 壮族从先秦时期就有了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
就是这样啦

D. 三国中的“苍梧”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苍梧原是百越民族一个大部落的名称,后以区域名称延用下来,称为古苍梧。苍梧的地名可追溯到虞舜时期。《战国策·楚策》曰:“楚南有洞庭、苍梧。”《汉书音义》曰:“苍梧越中王,自命为秦王。”可见,历史上苍梧早已有之。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正式设苍梧郡,辖有广信、猛陵、谢沫、高要、端溪、临贺、冯乘、富川、封阳和荔浦等十县。《汉书》卷28记载:“苍梧郡,武帝元鼎六年开,莽曰新广,属交州,有漓水关。”漓水关即今梧州西面桂江入口处。郦道元《水经注》也记载:“漓水又南至广信县入郁水。”

梧州即处在西江、郁水、漓水三江交汇之处。广信作为苍梧郡治所达700年之久。其中,作为交趾刺史部,交州首府又有300年的历史,统领着岭南的南海、苍梧等九郡,即包括整个岭南和越南北方的大片地区,一度是西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史料证实,汉代广信包括今日梧州和封开两地。

古苍梧文化,即关于历史上古苍梧时期虞舜开拓岭南实现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及其名人辈出的文化现象,既包括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结合,也保留有瓯骆文化的特质。古苍梧文化涵盖范围包括桂东、粤西和湘南三省繁华富庶之地,内涵丰富,沉积厚重又特色鲜明,影响深远,是西江文化、岭南文化的发祥地。

E. 梧州的历史

位于广西东部,地处珠江流域中游,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1927年正式设立梧州市。现辖万秀区、蝶山区、郊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岑溪市,面积12585平方公里,人口273万,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其中梧州市城区面积307平方公里,人口32万。
梧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资源十分丰富。 全市森林面积81.18公顷,林木蓄积量 2256.36万立方米, 用材林主要有松、杉、桉等;耕地面积9.8万公顷, 粮食作物品种80个,经济作物品种32个,蔬菜品种236个, 饲养禽畜品种30个,主要农副产品有粮食、甘蔗、柑橙、荔枝、沙田柚、西瓜、茶叶、松脂、竹、桂皮、八角、木薯、粉葛、香芋及中草药材等,苍梧县、岑溪市分别是全国十大产脂县之一,藤县是全国无籽西瓜生产和出口基地;梧州各县(市)盛产猪、牛、鸡、鸭,其中尤以岑溪市三黄鸡驰名,蒙山县则是广西有名的猪花外销基地;梧州已探明矿产资源30多种,金属矿主要有钛、稀土、金、铁、铜、锌、铅、钨、钼等,非金属矿有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重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硫矿,此外还有稀有金属和镁矿。岑溪市花岗岩总储量2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最著名品种“岑溪红”占总储量的85%以上,其优良的质地可以与国际驰名的“印度红”、“巴西红”等媲美;梧州市山环水抱,风景秀丽,全市共有风光、胜迹、 文物点250多处,著名的有鸳江春泛、中山公园、龙母庙、西竺园、蛇园、白云山公园,以及苍梧县李济深故居、爽岛民俗风情旅游区和藤县太狮山、蒙山县太平天国封王遗址等。
梧州岑溪南渡镇,相传在唐昭宗时,在这江边住着一户木匠,姓祝名长寿,精通木工手艺,雇请者甚众,可惜其父辈前七代均不到三十而亡,其父也是二十八岁而终。当木匠出生时,其父为使儿子长命,自幼取名“长寿”,其父死后,祝长寿就过着凄凉的孤儿生活。眼看又到了父亲去世的年龄,长寿终日愁眉苦脸,怏怏不乐,担心自己很快就死去。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身披红衣,手拿一根竹的道人说:“长寿竹,需谨记,不要埋头制木器,屋房栽,屋后种,竹神自会祜你活期颐。”他想,这不是暗示要长寿就要种竹吗?于是木匠暂且抛下木工活,把江边一带都种上长寿竹。后来,木匠活到八十多岁。因此,这里面的世世代代居民都爱种竹。南渡居民,古时有一个独特的民俗活动,叫菩萨巡江--就是每年雨季洪水到来之前,人们便将菩萨的神像移到一艘彩船上,沿河来回巡游,通过“渡河放灯”、“杀狗祭江”等活动来保佑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虽然,有古语云:“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但是,这里的菩萨巡江,不但保了自己,还保了人们的平安吉祥,今天,人们沿着当年菩萨巡江所到之处,就是希望能借助菩萨的“灵圣“,保佑家人的无疾无疼,无灾无难,老少一生平安。
明朝督师袁崇焕即是藤县太平新马村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待王李进贤、亲王陆顺德,均出自藤县大黎镇 。
参考资料:梧州文明网

F. 至今已经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现代抄测定,地球的年龄袭是46亿年 而中国历史据记载是从元谋人开始,据今已有170万年了 顺序是:元谋人,北京猿人,山顶洞人,半坡与河姆渡人,大汶口,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的传说,接着是黄帝和炎帝,尧舜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这些都无文字记载,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公元前16世纪建立. 此外,应该还有史前文明. 历史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到底按照人类开始生产生活开始算起还是按照人类有了文明后算起.结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G. 广西钦州市有多少年历史

钦州,古称安州,具有1400年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朝统一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钦州市属象郡辖地。
南北朝宋代时期置宋寿郡,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为钦州。据民国《钦州县志》:“开皇十八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
民国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解放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15号】)撤销钦州县,设立钦州市,以原钦州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市的行政区域。
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和防城港,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划出防城县和上思县归防城港市管辖。
1994年6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62号:撤销钦州地区、钦州市,设立地级钦州市,新设钦北区、钦南区,市人民政府驻新兴路。
钦州市辖原钦州地区的浦北县、灵山县和新设的钦北区、钦南区。
名称来源

在先秦时期,钦州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钦州属秦设象郡所辖;从汉朝、三国一直至晋时期,钦州属交州合浦郡所管,于南朝末元嘉第一次建制,称为末寿郡,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易名为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之后一直沿用此名。
1949年12月7日解放后,钦州先后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东省钦州专区,广东省合浦专区,湛江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19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钦州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3行政区划

H. 苍梧路的历史变迁和由来。

上海市苍梧路是解放后新开辟的道路,由于其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根据当时的规则,便采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是桂、黔两地)的地名命名道路。苍梧是广西梧州的古称,也是其下辖县,故名。

上世纪50年代中,上海市规划拓展上海城市,加快上海建设,计划以中山环路为起点,开辟彭浦工业园区、桃浦工业园区、曹杨路工人住宅区等,在全线完成中山环路改造后,在环路沿线和外侧兴建或拓展了数以百计的马路,开始面临如何为众多新马路命名的困惑。最终确定以中国行政地名作为路名的基本原则,在具体实施中则将中山环路相近的地方划为若干“块”,以同方位的行政省的地方名作为道路名。
具体讲:
1、位于上海东部的浦东地区路名使用山东省的行政地名,如潍坊路、崂山路、栖霞路、荣成路、乳山路等;
2、控江路到宝山地区位于上海东北,则统一使用中国东三省地名,如控江路、凤城路、靖宇路、打虎山路、长白路、图门路等;
3、今曲阳街道则使用河北省地名,如曲阳路、密云路、玉田路等;
4、今彭浦地区位于上海市正北,则使用中国正北的山西省地名,如汶水路、闻喜路、万荣路、临汾路等;
5、普陀区中山北路以北的区域位于上海市正北偏西,就使用中国正北偏西的陕西省地名,如镇坪路、石泉路、延长路、子长路、岚皋路等;
6、天山路到桃浦位于上海的西北,则多使用甘肃省地名,如敦煌路、古浪路、祁连山路、武威路等;
7、长风公园一带位于上海的西面,则大多使用四川省地名,如金沙江路、大渡河路、丹巴路、中江路等;
8、桂林公园一带位于上海西南,则多使用中国西南的广西、贵州省地名,如桂林路、田林路、苍梧路、桂平路、钦州路等。

这种城市道路命名的方式有诸多的优点,除了为新道路命名提供方便外,还有较明确的指向性,你如多一点行政地名的知识,就能初步判断该马路在上海的大致方位,同样,你也能通过上海马路的名称,增加一些中国地理知识。

I. 古时候的"苍梧"在现在的哪里

古时候的苍梧在今湖南的永州!湖南永州的“苍梧”之名没有史书记载,但从史书中残存的只言片语可以确定古苍梧就在今湖南的永州。
一,永州有苍梧山。史书记载的苍梧山是今天的九嶷山,但其实是郭璞弄错了,古苍梧山其实是今天的永州阳明山,这才符合《山海经》记载的“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的方位。
二,《水经注》记载今天连云港的云台山(即花果山)是唐宋时期的苍梧山,是“是山自苍梧徙此”,证明永州的苍梧山被“搬”走了。其实是一个官府的除名改名的过程,即,将永州的苍梧山改名为舂山,同时将连云港的郁洲山改名为苍梧山,真正的山是搬不走的。
三,史书记载楚国有苍梧郡,苍梧郡的南大门是“厉门(《战国策》: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而厉门就是今天永州江永县与广西恭城县交界的龙虎关;史书没有记载秦有苍梧郡,但出土的秦简及早期汉简都明确记载秦汉之际有苍梧郡;《史记》为汉初八大异姓王中的六位异姓王写了传记,而最忠心的长沙王吴芮(唯一传了五世的异姓王)却没有传记,因为吴芮的长沙国包含原苍梧郡,为了抹掉原苍梧郡的记忆就连吴芮的传记也一块抹掉了;广西的苍梧之名始于汉武帝设立苍梧郡(更早可追溯至南越王赵佗封赵光为苍梧王),是在湖南永州的苍梧之名消亡之后。所以,永州的“苍梧”之名的缺失是“故意遗忘”的结果(开疆拓土民族融合社会稳定的需要)。
四,虽然正规的史书对永州的“苍梧”之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但后期的诗作中却有很多的痕迹残留。李白的《赠卢司户》里就说了“待我苍梧间”,卢象当时在永州等李白,而李白却用了“苍梧”二字,证明唐朝时大家都还知道永州就是古苍梧;柳宗元《零陵春望》中“万里苍梧阴”,明明写的是“零陵春望”,柳宗元却说“万里苍梧阴”,证明柳宗元也是知道永州就是古苍梧的。像这样在诗作中用“苍梧”代指永州或零陵(一地二名)的诗作还有很多。
五,被误称作苍梧山的九嶷山周围现在留下很多与舜活动有关的地名,应该是“舜南狩”时留下的记忆。永州留下的与舜有关的地名相当多,曾经的历山、诸冯(冯乘县即如今的江华县)等,流传至今的九嶷山舜皇岩等等,包括永州的母亲河潇水都与舜有关。潇水的上游支流之一叫“消江(永明河)”,潇水的名称就来自于“消江”,改字而已。而消江之名很可能来自于舜死于此处而归葬于九嶷。
种种迹象都表明,汉武帝之前的古苍梧之地就在今湖南的永州。

J. 苍梧历史县梨埠镇原地名

叫“梨木根”,来简称“自木根”,因成圩之时,附近有一颗很大的梨木根部。
民国初广东商人在此收购木材、竹、柴、炭等土特产,六堡等地都是通过木船经梨埠,在通过贺江往梧州和广东经商。解放后,圩场隔河分新旧圩,市场在南岸新圩。由于经商频繁,渐成商埠,叫“梨埠”,成为圩后叫“梨埠圩”,民国36年称梨埠乡。
1950年10月称第九区。
1952年5月改为第十一区。
1953年仍为第十一区。
1955年9月改称梨埠区。
1962年10月称梨埠区。
1966年1月称梨埠公社。
1984年9月改为梨埠乡。
1993年改为梨埠镇。
现在很多附近的村民(特别是梨埠村的),去街上都是说去“木根”的。
希望对你有用。
有问题再交流和探讨。

阅读全文

与苍梧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