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湖南提督有哪些是淮军将领
周盛波:安徽肥西人.淮军盛字营首领、盛军统领。甘肃凉州镇总兵,湖南提督专。以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属
周盛传:安徽肥西人.淮军传字营首领。广西右江镇总兵,湖南提督。以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❷ 谁能介绍一下淮军的历史详细点谢谢了。
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淮军出于湘军。1861年(咸丰十一年),太平军向上海进军,上海守备清军不能抵抗,外援英军未到,是时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湘军驻安庆,上海地方官绅派代表向他求援。曾国藩早有用湘军制度练两淮勇丁的计划,即命他的得力幕僚李鸿章招募淮勇,于1862年3月(同治元年二月)在安庆编成一军,称“淮勇”,又称“淮军”。其后,淮军乘英国轮船,闯过太平天国辖境,前往上海,与英、美各军合作对抗太平军。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军的支援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至1864年,淮军先与英、法军和常胜军相勾结,在上海附近对抗太平军,继配合湘军在苏、浙等地进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陷落后,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1865年至1868年间,作为清军主力,在曾国藩、李鸿章率领下,先后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江苏、直隶(约今河北)等地,与捻军作战。捻军被镇压后,淮军担负北自天津、保定,南迄上海、吴淞,南北数千里江海要地的防守。李鸿章以淮军势力为基础,掌握了国家外交、军事和经济大权,成为晚清政局中的重要人物。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每营五百人,用抬枪、小枪一百二十余杆。1863年,各营于营、哨官外别延西洋军官充任“教习”,训练洋操,并改抬枪、小枪等队为洋枪队;其劈山炮队亦改为开花炮队。因使用新式兵器需人较多,故每营人数连长夫在内增至七八百人不等。1877年(光绪三年),又参照德国营制,建立克虏伯炮队。因此,在中国近代兵制史上,由湘军创立的勇营制度,到淮军则发展为参用西法的制度。淮军虽承袭湘军制度,但训练用洋操,兵器是洋器,并聘有西洋军官为教习,这和当年湘军用土法土器与由书生自任教练者迥然有别,成为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开端。但淮军并未改变勇营旧制,因而体制本身存在种种矛盾和弊端,例如,营以上指挥困难,统领与统领之间各不相下。淮军延聘西洋军官仅用于平时教练,战时调度仍由将弁。淮军的统领、营官、哨官都未习西法,作战时由他们妄行调度,军队平日所学全归无用。 1884年中法战争时,淮军在广西战败,张树声、潘鼎新被革去督、抚职;中日甲午战争中,丁汝昌指挥的北洋海军和叶志超、卫汝贵统率的陆军遭到惨败,淮军势力遂逐渐衰落。袁世凯的新式陆军产生后,淮军即失去了国防军的地位,变为次要的巡防队。光绪、宣统之交,革命军图谋在长江起义,清廷乃调北洋淮军巡防队一部移防长江,后来张勋曾指挥这支部队在南京与革命军作战。淮军巡防队迄清亡而尚存。
❸ 合肥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啊
合肥名人
安徽合肥历代名人:
杨行密:长丰人。五代十国吴国开国皇帝。吴太祖。
包拯:肥东人。天章阁待制 、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任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 严峻,杜绝吏奸,不畏权贵。被作为“清官”
形象,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余阙:元合肥人.散文家.刑部主事。淮西宣慰使.淮南行省右丞,不会阿谀权贵,弃官归庐州。后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谏。明宋濂在《余左丞传》中说:“阙在位,知无不言,言峭直无忌。人劝阙少避祸,其曰:‘吾纵昏,岂不知披麟为危。委身事君,身虽杀,弗悔也’。”《元史》本传称余阙“留意经术,《五经》皆传注。”
吴复:肥东人。明代开国大将。安陆侯。
叶升:明代开国大将。镇辽东,修海、盖、复三城。
张德胜:肥东人。明代开国大将。蔡国公。
陈文:明代开国大将。东海侯。
濮英:明开国大将领。金山侯 进赠乐浪公。
濮子玙:明开国大将。西凉侯。
赵庸:合肥人。明代开国大将。南雄侯。
杨璟:合肥人。明代开国大将。营阳侯。追封芮国公。
龚鼎孳:明末清初名声显赫的诗人。与钱谦益、吴梅村并称“江左三大家”。
李文安 :李鸿章父亲。刑部主事。
李翰章:李鸿章长兄。 湖广 两广总督 。
李鸿章:肥东人。北洋军政首脑。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
龚镇洲:铁血军参谋长。领导了江苏清江起义。“铁血大将军”
龚照瑗:1893年11月谕命为驻英、法、比、意公使。
刘铭传:肥西人。台湾首任巡抚。
张树声:肥西人。镇压太平军及剿捻。署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任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署 北洋通商大臣。
周盛波:淮军“盛字营”首领,历任甘肃凉州镇总兵、湖南提督等职。以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周盛传:淮军“传字营”首领,历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湖南提督等职。以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聂士成:直隶提督。在天津八里台壮烈殉国。
叶志超:中日平壤战役清军主帅。“如日军合围,清军将会全军覆没.叶与众将商议后,下令乘夜出平壤,向北撤退.17日,北洋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失败,清军后路更为危险.叶志超率军突出重围,急行军回到国内”。
唐殿魁:肥西人。淮军铭字营总兵。谥“忠壮”。
唐定奎:肥西人。记名提督。实授福建陆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军侵台,奉命赴台抗日,迫使日军议和退走,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建立功勋。
章高元:淮军大将。署天津慎,后徒重庆镇。每临阵“率骑马前往,以率士卒,视弹子如无物”。
王孝祺:合肥人。淮军将领。署潮州、碣石总兵。北海镇总兵。
李经方:肥东人。出任钦差全权大臣,清廷商约大臣。以邮传部侍郎首任邮政总局局长。
李经羲: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李鸿章的侄子、曾任清末云贵总督。
龚心湛: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国务总理。
贾德耀: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曾任陆军总长。追赠上将。抗战初期曾拒绝为侵略军“维持局面”,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语。
段祺瑞:皖糸军阀首领。“北洋之虎”。国务总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段芝贵: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定国军前敌总司令。
王揖唐: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曾任安福国会从议院议 长、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
吴光新:北洋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曾任湖南督军。长江上游总司令。被国民政府追赠为二级上将。
龚友元:淮军旧将 北洋陆军将领。
阮忠枢:出身于淮军将领家庭,由李鸿章推荐入新建陆军,管理军制饷章文牍机务,成为袁世凯重要参谋人员。
吴新田:直系将领。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北洋陆军中将(1916年3月9日升
时为第七师第十四旅旅长)。第二集团军第五军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
吴 谷:长丰人。与赵声、倪映典等成立同盟会南京支部。后追赠为陆军上将。
倪映典:长丰人。1909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 ,他决定提前起义。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范鸿仙:与于右任等主编《民呼日 报》,《民吁日报》,《民 主日报》。“铁血军总司令”。被国民 政府追授以陆军上将衔。
刘和珍:烈士。她十四岁时父亲死在合肥,母亲何氏,江西人。“遗下她的母亲和两弟一妹在南昌生活,入女师大后改为江西南昌籍。”
卫立煌:国民革命军上将。“五虎上将”之“虎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东北战区最高司令长官。
吴忠信:国民党首都警察总监。贵州 安徽省府主席。国民党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党部秘书长等职。
余心清:策动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反蒋兵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常委。
董寅初:肥西人。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央名誉主席,著名爱国侨领、社会活动家。
张劲夫: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
柯武东:肥东人。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第三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徐百川: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长。
蔡炳炎:陆军少将。黄埔一期国民党18军67师201旅旅长。淞沪会战壮烈殉国。追为中将。
张义纯:中将。桂系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
史文桂:中将。国民党军炮校教育长、台湾炮兵司令。
刘和谦:肥东人。海军一级上将 台参谋总长。
罗本立:肥东人。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
郑为元:上将。国防部长。
郭寄峤:上将。国防部长。曾任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和第一、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亦曾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
刘和鼎:上将。驻闽绥靖司令官。国民党11集团军副总司令。
丁之发:上将。国防部督察部主任 联勤总司令。
汤尧 :上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王亚樵:中国暗杀王。“铁血锄奸”先后策划刺蒋、刺宋、刺汪暗杀,闻名于世。任淞沪抗日义勇军司令,积极配合十九路军抗日。派尹奉吉炸死日本派遣军司令陆军大将白川义则。沈醉先生曾风趣地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吴半国:肥东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张如屏:长丰人。黄埔军校六期毕业。曾任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合江省委秘书长。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人事部第一副部长、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湖北省第四界政协副主席等职。第五界全国政协常委。
杨振怀: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汪纪戎:女.肥西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叶厚荣:肥西人。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现任)
徐立全:安徽省副省长(现任)
柏苏宁:肥西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
周本立:肥东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
孙安华:长丰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九届政协副主席、省委政法委书记(现任)
王建煊: 台湾经济部长
蒯寿枢:佛学人物。“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弟子(杨为安徽石台人)。国民党政府驻日学务总裁。
亚明:新金陵画派后期代表人物。新金陵画派四大家之一。新金陵画派中坚组织者与推动者。
葛介屏:书法家。是中国当代仅有的几位书写篆隶高手之一。
张琴襄:合肥人 学习继承了邓石如、包世臣的书艺精髓,以篆隶称雄。
张充和:女 著名旅美书画家。曾担任美国昆曲学会的总顾问。《仕女图》
张元和:女 旅居美著名昆曲家。顾传玠之妻
张允和:女 昆曲家。《昆曲日记》。周有光之妻。
张兆和:女 民国女作家。《费家的二小》、《小还的悲哀》、《湖畔》、《招弟和他的马》。沈从文之妻。
梁小斌:朦胧诗六个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篇章是梁小斌的代表作。
唐德刚:旅美著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协助胡适、李宗仁等人作口述自传。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
刘文典:语言学家。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在校戡方面成绩尤为显著。国立安徽大学校长。
杨宝森:京剧大师。“四大须生”之一。
胡允恭:长丰人。前福建师范学院院长。
郑大章:著名化学家。师从居里夫人学习放射化学的第一位中国研究生。
获法国国家理化博士学位。镭学研究所副所长。首创的“水法”找矿,国外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
1938年底从大量铀盐中分离制出很强的新β放射源,发现了β射线的吸收系数随放射源周围物质的性质而改变,由此形成背散射法鉴别不同支持物质其及厚度的理论。
杨武之: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中国因数论研究而成为博士的第一人。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国际理论物理界权威。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盛纲:肥东人。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一纲: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本谦:建成全国高温热物性测试基地金属所部分。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正国:第三军医大学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家洋:肥西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牛维麟:肥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长年从事教学和行业教育管理工作,对该领域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郁道银:肥东人 天津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天津市光学学会理事长。现正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心血管造影图像中血管网的提取与三维重建"等项目。
黄德双:肥东人 工学博士、双博士后。纽约科学院院士。
郑永飞:长丰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主任。兼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Geochemical
Journal》Associate Editor、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史存直:语言学家。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瞿林东:北师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负责起草高等学校历史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工作。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网络全书·历史卷》等。
段开龄:美国著名保险学教授。被誉为“保险先生”。美国天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段祺瑞之孙。
吴光杰:军事译著专家。
吴新智: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中科院研究员。古人类研究室主任。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人类学学报》副主编。
李家同: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王唯农:台成功大学校长。
贾成炳:中央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现任)曾任机械工业部人劳司司长、办公厅主任、部党组成员。
沈荣骏:中将。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神舟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温光春:中将。肥东人。总后勤部副部长(现任)
徐承云:中将。肥东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现任)
徐法宽:少将。长丰人。海军装备部总工程师 (现任) 原二炮装备技术部特装阵地管理部长
刘正宗:少将 。原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龚澎:才女外交家。龚镇洲之女。建国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夫人。
龚普生:合肥人(生于上海)。联合国问题专家。龚镇洲之女。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副司长,1979年11月29日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驻爱尔兰大使,时年66岁。她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驻欧洲国家的女大使。
李道豫:生于上海。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前驻美大使。
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
赵经彻:肥东人。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贸促会煤炭行业分会(商会)副会长(皆为现任)
蔡永祥:肥东人。钱塘江大桥卫士。1966年仅18岁的蔡永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表彰他的英雄业绩,南京部队党委决定追认蔡永祥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
宋有明:前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总领事。现加拿大-
中国贸易理事会荣誉顾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特邀顾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高级顾问等。
吴世珊:女 第一个被批准进入美国的中国新娘
。美国华人妇女商会创会人、纽约皇后华人妇女会理事长、《妇女心声》总编辑、《美东时报》社顾问。
查明哲:中戏导演系79班毕业生.“残酷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代表作有《死无葬身之地》.《纪念碑》.《文化部2000年春节电视晚会》等.
王晓鹰:中戏导演系79班毕业生.中国第一个戏剧导演博士生,现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探索戏剧《魔方》、《浴血美人》.
雷国华:女 中戏导演系79班毕业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代表作品:《蛇恋》《原罪》《生死界》等.
吴静娴:女
台湾电视连续剧《星星知我心》《京华烟云》主演。1970年获选为台湾十大歌星,1971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歌星。1983年因参加电视连续剧[星星知我心]演出,于1984年获金钟奖最佳女演员。因[星星知我心]在大陆播出造成轰动,成为大陆最受欢迎的艺人,目前在正声公司及华卫电视台主持联播的节目[我为你歌唱]。
奚秀兰:女
曾获1978年国际演唱会最佳歌唱奖;她灌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获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奖";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湾被评为第一名;她唱的其他歌曲还获过两次"白金唱片奖"和五次"黄金唱片奖"。1984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地演唱了[我的祖国]等十多首歌曲。1985年在上海发行[大地回春]磁带,这是香港歌星第一个在内地发行的原声带。
田歌:女 北京电视台电视导演兼节目主持人。美国新闻文化署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电视主持人。
张恒:女 影星。主要作品:《还珠格格》中饰演塞娅公主,《红色康乃馨》等。
李琳:女 影视明星 主要作品:《历史的天空》《搭错车》《茶色飘香》、《弄潮儿女》、《大漠祭》等电视剧
《关中刀客之肉瓤子》。《25个孩子一个爹》等电影。
张燕:女
中国民歌四小花旦之一。《人间第一情》《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华满堂红》《新世纪艳阳天》《阿里山新歌》《月亮女儿》《采茶少女》《欢天喜地》曾获:97年迎香港回归"飞图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名."98全国声乐新人新作品比赛民族唱法"第一名.
01年CCTV--MTV音乐颁奖盛典获内地最佳民歌奖. 01年10月〈新世纪艳阳天〉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01年〈阿里山新歌〉获第六届康佳杯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02年获第八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唯一的"最佳民歌类歌手奖".
李娜: 女
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与队友桑雪合作获女子跳台双人金牌,10米跳台个人银牌。1998年在世界杯大奖赛中获10米跳台冠军。1999年在世界杯跳水比赛中,与桑雪合作获双人跳台冠军,10米跳台单人亚军。2000年在世界杯赛中,获10米跳台单人、双人(与桑雪合作)2枚金牌。
刘敏:女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界唯一一个在全国性舞蹈大赛中获"三连冠"的青年舞蹈家。
吴伯华:肥东人。淮军华字营统领。
吴毓兰:肥东人。淮军华字营副营。官至天津布政司。一品封典。
吴育仁:肥东人。直隶通永镇总兵。官至正一品。
吴中英:肥东人。中将。安徽布政司司长。
李铣:合肥人.国民党中将。陆军总司令部附员.
魏超:合肥人。现任合肥市安徽新长江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秦皇岛渤海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政工
❹ 李鸿章淮军人数
淮军是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军队。因为兵员及将领主版要来自权安徽江淮一带,故称“淮军”。淮军成立时有六千五百人。1862年4﹑5月间抵上海后,又以外国侵略者的支持和上海海关税收购置洋枪洋炮,扩编部队。1864年秋冬,淮军经过裁撤,尚存一百零四营,五万余人。
❺ 淮军是由哪些人组成请列举有关战例及其屠杀。
李鸿章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创办的一支勇营军队——淮军,在中国近代社会存在近40年,并深为清王朝所倚重,究其原因,除诸种社会历史因素之外,它本身的近代化(或称“西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就淮军近代化问题略抒浅见。
淮军的近代化,包括武器装备、组织编制、训练教育等方面,其中以武器装备近代化为先。
淮军成军时,一切均仿湘军,武器装备主要为大刀、长矛、小枪(鸟铳)、抬枪、劈山炮等旧式兵器。同治元年八月(1862年9月),淮军进驻上海还不到五个月,李鸿章就已令淮军各营添练洋枪小队,共有洋枪千杆。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淮军装备洋枪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治三年五月,李鸿章称:淮军枪炮最多而精,郭松林、杨鼎勋、刘士奇、王永胜四军1.5万人,洋枪万余支,刘铭传所部7000余人,洋枪4000支。在镇压捻军起义时,淮军陆师5万余人,约有洋枪4万杆,摒弃了旧式兵器的大部,而装备近代西洋枪炮。以后,淮军所装备的西洋武器,也随着西洋武器的不断更新而更新。洋枪由前膛更新为后膛;洋炮则由前膛短炸炮更新为长炸炮、后膛钢炮。
淮军的新式武器装备,最初主要是通过各种渠道购自外洋。但是,向外洋购买价格昂贵,又缓不济急。因此,在向外洋购买的同时,开始自设局厂制造新式军火,首先制造新式军火的兵工厂,有上海的三个炸弹(炮弹)局,统称“上海炸弹三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理、淮军将领丁日昌、韩殿甲负责,用机器制造开花炮弹。淮军攻陷苏州后,李鸿章把由英人负责的上海炸弹局迁至该地,并购买机器设备,成立苏州洋炮局,每周可生产1500至2000发枪弹和炮弹。同治四年五月,李鸿章在丁日昌、韩殿甲两炮局的基础上,又购买了美国的机器设备,组建了规模更大的江南制造总局。该局生产的新式军火种类繁多,有西式前膛来福枪、林明敦边针枪、林明敦中针枪、黎意兵枪、快到新枪,九磅子前膛炮、阿姆斯脱郎800磅大炮、100磅至380磅大炮,以及各种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等。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后,把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制造各种枪炮子弹等。同治九年,李鸿章调任直隶总督后,即接管由通商大臣崇厚督办的天津机器局,并加以扩大。以上几个兵工厂全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所制造的各种新式武器、弹药,全部或部分供应淮军,使其武器装备的近代化有了基本保证。
淮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变化,相应地在组织编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洋枪队的增设。淮军初起,以营为单位,每营由刀矛、小枪、抬枪、劈山炮等队混编。同治元年八月,淮军各营已编配洋枪小队;淮军程学启部于十月还组建了洋枪营。这在当时已算是一种新式编制。其次,是炮队的编成。同治三年五月,淮军由程学启和刘铭传所部炮队,组建成专门的炮兵部队。旋又接管常胜军炮队600人。次年,淮军共组建开花炮队四营,均装备了开花炸炮。到光绪三年(1877年)淮军仿德国炮兵营制,组建新式炮队19营,装备德国克虏伯后门钢炮114尊。第三,淮军增编了名为“长夫”的“工程兵”。长夫之制本于湘军,每营设180人,承担搬运弹药、军装、抬枪、劈山炮等杂役。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改变,淮军的长夫则主要担负修筑洋式炮台、营垒和疏河、修路等工程任务,与西方早期的工程兵相似。此外,淮军中编有骑兵部队。骑兵虽属清军旧有建制,但淮军的骑兵已与旧式骑兵不同,弁兵皆装备双响短洋枪。
淮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必然导致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淮军刚到上海,李鸿章就密令其将弁学习外国军队的“临敌布阵之法”。随后,淮军将领刘铭传聘请一名法国军官,在营中教练施放洋枪。从同治二年开始,李鸿章便令各营雇觅洋人,教练使用炸炮、洋枪之法。到光绪十年,李鸿章又令驻德公使李凤苞在德国选雇德军退伍军官24人来华,到淮军各营教练枪炮技艺和西方战阵新法。同时,又派淮军将弁卞长胜等7人赴德国,入武学院学习德国最新枪法、操法、设伏、绘图、布阵等军事技术。他们学成回国后,即担任淮军的军事教官。
新式训练需要大批掌握新式军事技术的教育人才,为此,淮军积极推行新式军事教育。李鸿章除派淮军部分将弁出国留学外,还自行创设军事学堂。光绪十一年,李鸿章奏准在天津仿照西方军事学院之制设立武备学堂,聘请德国军官10余人为教官,挑选淮军弁兵入堂学习。学堂设置的课程有兵法、地利、军器、炮台、算法、测绘等;学生除完成专业课程外,每天还要操练炮队、步队、工兵队及分合阵法。学生毕业后,回原单位传授所学军事技术。军事学堂的设立,对于新式军事技术的普及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淮军其他方面近代化的深入发展。
淮军的近代化之所以发生和不断深入,从当时社会背景来看,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清朝统治者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开始惊醒过来。面对西方的武力挑战,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认识到刀矛弓箭与枪炮船舰的差距,提出效法西方以求“自强”。咸丰十年,奕
❻ 近现代史中很多历史人物都是安徽人,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主要原因有:
a、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安徽是比较富裕的,经济上在全国处版于“强省”之一权。只是在改革开放后,安徽才逐渐落后的(不要听某些文盲的“穷山恶水出刁民”之谈)。就其原因我认为应该是近现代史中,农业是中国的经济基础,而安徽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平原多、土地多),所以在当时是比较富裕的省份。例如,李鸿章就是一个有权优势的“地主阶级”。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比较好,那么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较高的。所以,近代史中,安徽文人也出现不少与此是息息相关的。
另外,安徽的文化底蕴及中国政治的“裙带关系”也是其原因之一。不过,不是主要因素。
❼ 2012年肥西县人口多少
88.9万人。
基本县情:
全县辖个镇、4个乡:上派镇、三河镇(区级)、桃花镇、花岗镇、高刘镇(副县级镇)、官亭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紫蓬镇、高店乡、铭传乡、柿树岗乡、严店乡。有1个开发区、2个合作园区。县政府驻上派镇人民西路。 地跨江淮流域之间,临淝水之南,滨巢湖西岸。低山绵延25千米,大潜山海拔289米,为全县最高点。江淮分水岭横贯县境中北部。丰乐河、上派河向东南注入巢湖,东淝河北流入淮。其中属长江流域1503平方千米,淮河流域458平方千米;另有巢湖水面100平方千米。年平均气温15.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000毫升,平均湿度70%。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肥西县与合肥高新区、经开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政务文化新区和正在建设中的滨湖新城连为一体。宁西、合九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合叶高速、312、206、405国道和合六(安)、合安(庆)、合铜(陵)等公路贯穿县境。县城距骆岗机场12千米,建设中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境内。丰乐河、上派河、淠河总干渠均可通航,经巢湖直达长江。古迹有新石器晚期人类居住遗址4处,商、周时期人类遗址100多处;景点有紫蓬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水乡古镇三河、刘铭传故居(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等。 肥西县是中国百强县,中部十强县,是安徽省经济强县之一,位于安徽中部,江淮流域之间,东临巢湖,西接六安,南望舒城、庐江,北邻长丰、寿县。总面积1961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为90万亩。全县共有14个乡镇、2个管委会,共辖村295个,居委会29个,社区10个,总计334个基层自治组织,总人口88.9万人。历史悠久,商、周为“淮夷”之地,战国时为楚国地,汉为九江郡合肥、成德二县地,东晋后全属合肥县,1948年12月建县。人杰地灵,是全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省苗木花卉生产和家禽养殖第一大县,全省蚕桑生产十强县。2010.10.26日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我省肥西、霍山、繁昌、南陵、怀宁、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2011年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传来喜讯,肥西县在继获得“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全省首届环境优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称号之后,成功实现“三级跳”,再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同时也是合肥唯一一个获此称号的县。 肥西是淮军的发祥地,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里。
❽ 肥西有哪些名人
1、段祺瑞(1865—1936),民国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
2、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他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3、袁宏谟(1828—1886),字荫普,参加太平天国,被任命为杭州守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入山为僧,重修庙宇,求取真经,被尊为“中兴始祖”。
4、张树声(1824—1884),字振轩,廪生出身,清末淮军将领。历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通商事务大臣等职,是地主阶级开明派代表人物。
5、孙仲德(1902—1961),名家骥。先后任合肥市军管会主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省民政厅厅长、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安徽省副省长等职。
6、董寅初(1915.9—2009.6.23),爱国侨领,社会活动家。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致公党第九、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7、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安徽肥西人,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植物分子遗传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8、朱从玖,1965年3月生,安徽肥西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经济师,现任浙江副省长。
❾ 淮军将领中有姓余的吗祖籍是安徽的
皇军这边的话应该姓于的很多的,而且主机厂安徽的也很多人。
❿ 请问传说中的清末淮军五虎上将都是谁
淮军视乎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如果要个排名,就以当时的官职,在淮军的地位,以及历史知名度排名的话淮军第一将非刘铭传所属,早期刘铭传就带领以其命名的“铭字营”追随李鸿章,是旧淮军中的老牌主力营头,镇压太平天国后他也照例封为陕西督军,真正让刘在青史留名的是在中法战争中任台湾巡抚,在没有海军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只靠台湾土著武装击退法军,可以说他是极具有民族英雄色彩的人物。第二个我个人认为当为丁汝昌,丁早期对太平天国的战争中也无什么出彩之处,能让他的名字被历史铭刻的是丁与北洋水师的兴盛和没落,对于丁的历史功过在这里没有必要多说,但他无疑是个悲剧性的人物,我个人认为丁汝昌担的起民族英雄这称号,越对那段历史了解的深越为他和他的北洋水师感到悲愤和眼怔怔看着慢慢沉没的无奈。第三我认为是袁世凯,这位淮军的继承者或者说是终结者,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个很能让研究琢磨的人物,他很不好评价,袁世凯起家于朝鲜,篡夺淮军的庆字营,一手平定了朝鲜的壬午军乱。而当时袁世凯才23岁!的这情节看上去就像现在网上的穿越小说一样,之后的历史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不提了,总之他是一个一身都是传奇的枭雄。第四第五一把说了把,打字很累第四的话我认为是叶志超,这是以当时他的地位排的直率提督,李鸿章的嫡系中的嫡系,可惜欺负太平天国的农民军很是生猛,去朝鲜确是被赶了鸭子,也不怪李鸿章老眼昏花,叶子超可以说是淮军将领的代表人物,从兴到衰败到被历史遗弃的历程就是淮军的历史。第五不好评价了,就历史上的名声来说左宝贵吧,以生殉国当得起第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