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的景区建设
从2000年开始以石评梅展馆为主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先后投资数千万元,对展馆古建筑群落和配套工程进行修缮,并在2002年2月20日石评梅女士诞辰100周年,举行了试开放仪式,石评梅展馆免费对外开放。正式接待受教育者和游客,收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应,累计受教育者以达到十余万余人次。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建设,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具备开展国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好去处。
评梅景区现有对外开放景点有石评梅纪念馆、石家花园、关帝庙、观音庵、水上乐园等。 建于80年代初,1995年“石评梅纪念馆 ”就被授予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荣誉;1999年被授予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的荣誉; 2008年被授予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荣誉。彭真委员长和王森浩省长于八十年代亲笔题写了“石评梅 纪念馆”、“高君宇、石评梅展览”。
纪念馆分为三个展室:
第一展室以“寻求真实生命的战士”为题,从参加反帝、反军阀活动,从事女权运动,文学创作教育、教学等诸多方面生动介绍了评梅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并用浓墨重彩祥尽讲述了她与高君宇圣洁凄婉的爱情故事;
第二展室以“亲情、乡情、友情”为题讲述了评梅与故乡,与友人那些娓娓动听的故事,从另一方面讴歌了评梅高尚人格和那颗善良的心;
第三展室以缅怀评梅为题,以告慰英灵,启迪后人;
石家花园, 是阳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主宅)。院中有窑洞65眼,起脊房112间,院中建一玲珑剔透的小花园,石家花园因此得名。
坐落在村南口西山坡上,为古建筑砖木结构,仅住宅面积1万余平方米,院中窑洞65眼,起背房112间。主宅院多,门多,台阶多有70余组400余级台阶似珍珠般把21个小院串联在一起,使大院格局变化有序活而不乱;此院墙高院大,高楼门,深门洞,神秘摸测的通道;屋面是清一色的硬山式 石雕,砖雕,木雕三雕艺术精美绝伦;院中有园情趣依然。
石家花园的建筑特点:
一、选址讲究:石家花园,坐落在村南口西山坡上,坐西向东,背山面水,既可防风沙之侵蚀,又可纳朝阳之瑞气,既可疏宅第之污积,又可受泊水之润泽。大院终年阳光灿烂;
二、呈阶梯式布局:石家花园建于半山坡。从进院第一台阶算起,要登76级台阶才能到达大院最上面的正屋。大院由一组组小院组成,这些小院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气势恢弘;
三、院多、门多、台阶多:石家花园主宅,由21个小院组成,大院有前后大门9座。小院间由72道过门相连。院中有院,院上有院。72道过门一开,院院相通,扑朔迷离如入迷宫;72道过门一关,个个小院自成一统,十分幽静。70余组300余级台阶似珍珠般把21个小院串在一起,使大院格局变化有序,活而不乱;
四、天井在中,四周合围:石家花园,墙高院大,高门楼深门洞,其中的小院多为三进或两进的三合、四合院。每个小院正面月台上为一明两暗的窑洞三眼,月台下配以左右陪房。小院间有宽窄不一或弯或直的通道,曲径通幽神密莫测;
五、屋面清一色的硬山式:石家花园,不论是宽大敞亮的过厅、倒座还是轩峻壮丽的前瞻、门楼,或是小巧别致的书房、绣楼、,其屋面为清一色的硬山式,充分显示了明清时北方民居的建筑特色;
六、“三雕”艺术精美绝伦:进入花园如进了艺术的殿堂。800余件精美的石雕、砖雕、 木雕作品设计寓意深刻,造型翩翩如生,雕刻敲夺天工,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七、文人墨宝画龙点睛:石家花园有许多匾额、楹联点缀其间。“急功好义”、“乐善好施”、“福萁延畴”、“爽挹西山”等抬头俯首皆可映入眼帘。这些墨宝无疑提高了这些民居的文化品位,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八、院中有院,情趣盎然:石家花园大院中专辟一处建有书房、绣楼、鱼池、假山,又配以小桥、流水、翠柏、鲜花,专供家人休憩、读书、抚琴、赏花,真是“院中有院,情趣盎然”; 观音庵建在虎岩壁山崖上,崖托庵,庵依崖,典雅瑰丽,雄奇秀丽。观音庵正殿不知建自何代,院中牌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灵官殿与送子观音殿建于道光四年。观音庵庵小佛众,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观音庵“三修”而成。正殿“背山环水倚悬崖石洞上”,“据一村名胜创建久远,不知仿自何代”,这是一修。当年,正殿前“道路蚕从林木阴翳”,清嘉庆二十一年(公元前1816 年)石君生宝(石氏七世祖之一)自筹资金建石坊一座,这是“二修”。八年后,即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 年),村民集资献地南立其阁,即灵官殿与送子观音殿。同时于“山门外仄缠绵砌石栏以图经久”,这是“三修”。 至此,一座端庄峻秀、精巧别致的观音庵便悬于虎岩壁上。
观音庵
占地面积不大,主体建筑为“三殿一坊”。正殿建在离地面十余米高的峭壁上。殿依着崖,崖托着殿,气势非凡。正殿实际上是一个拱券式窑洞,但窑洞顶部却建成硬山式屋面。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进深两间一间为前檐部分一间为殿堂,空间不大但结构严谨。殿中神台恰好建在一个天然山洞的洞口上。山洞原本很深,解放初开山采石已将山洞毁坏。正殿中供奉正观音及善财童子和龙女。灵官殿与送子观音殿同处一阁,阁的下层一殿三用,又是山门,又是灵官殿,又是过门。殿为拱券式窑洞,窑洞的西墙出木结构垂花前檐,前檐顶部三脊四兽,檐下为观音庵的山门;窑洞北墙又开一通向正殿的过门,过门上方有砖制仿木结构的垂花前檐,前檐上耍头,飞椽、禧椽应有尽有,设计华丽做工精致。窑洞东墙根正冲山门有一神台,神台上坐着一位凶神恶煞,这便是道教有名的护法神将王灵官。阁的二层为送子观音殿。此殿为起脊房,屋面五脊六兽。殿不大神却不少,神台上,中间为送子观音,两边为眼光菩萨和痘症圣母。神台下左右各立送子娘娘和老照爷。阁在下院,正殿在上院。上下院以台阶相连。台阶中段建一石坊。石坊结构简洁明快却十分精致,顶部为一石雕,瓦楞滴水样样俱全,横额镶有砖雕刻,正面四字为“慈云普荫”,背面是“神功永著”。整个观音庵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典雅瑰丽,雄奇灵秀,真不失为一个祈福禳灾的好去处。
Ⅱ 谁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共有几批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目录
共有四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Ⅱ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Ⅲ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Ⅳ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通常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一起公布。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0个镇;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34个镇;第三批2007年6月9日公布,共41个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评选依据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2003年10月8日发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进行。
根据各地评选推荐,截止2007年5月,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85座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2座。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Ⅰ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角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 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Ⅱ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
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
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
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
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Ⅲ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1. 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
2. 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3. 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4. 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
5.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
6. 江苏省高淳县淳溪镇
7. 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8. 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
9.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
10. 浙江省宁海县前童镇
11.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
12. 浙江省江山市廿八都镇
13. 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
14.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
15. 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镇
16. 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
17. 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
18. 湖北省监利县程集镇
19. 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
20. 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
21.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
22.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
23.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
24. 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兴坪镇
25. 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
26. 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
27. 重庆市江津市塘河镇
28. 重庆市綦江县东溪镇
29. 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镇
30.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仙市镇
31. 四川省合江县尧坝镇
32. 四川省古蔺县太平镇
33.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
34. 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
35. 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
36. 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
37.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昌珠镇
38. 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
39. 甘肃省永登县连城镇
40. 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
4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惠远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
1.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2. 河北省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3. 河北省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4. 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
5. 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6. 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7. 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8. 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9.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五当召村
1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
1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镇明月湾村
12. 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
13. 浙江省永康市前仓镇厚吴村
14.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
15. 安徽省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16. 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屏山村
17.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18. 福建省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19. 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20. 江西省高安市新街镇贾家村
21. 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
22. 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
23. 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
24. 湖北省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
25. 湖南省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26.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
27.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干岩头村
28.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
29.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
30.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佛子镇大芦村
32.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高山村
33. 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村
34. 贵州省黎平县肇兴乡肇兴寨村
35. 云南省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
36. 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Ⅳ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
2.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
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
4.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
5.山西省泽州县大阳镇
6.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王爷府镇
7.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多伦淖尔镇
8.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
9.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叶赫镇
10.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
11.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镇
12.上海市南汇区新场镇
13.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
14.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
15.江苏省江都市邵伯镇
16.江苏省海门市余东镇
17.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
18.浙江省仙居县皤滩镇
19.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
20.浙江省富阳市龙门镇
21.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
22.安徽省歙县许村镇
23.安徽省休宁县万安镇
24.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
25.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镇
26.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
27.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
28.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
29.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30.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
31.湖北省咸宁市汀泗桥镇
32.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
33.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
34.湖南省望城县靖港镇
35.湖南省永顺县芙蓉镇
36.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
37.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
38.广东省普宁市洪阳镇
39.海南省澹州市中和镇
40.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
41.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
42.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
43.重庆市巴南区丰盛镇
44.重庆市铜梁县安居镇
45.重庆市永川区松溉镇
46.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恩阳镇
47.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48.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
49.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
50.四川省合江县福宝镇
51.四川省资中县罗泉镇
52.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
53.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
54.云南省孟连县娜允镇
55.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镇
56.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
57.甘肃省秦安县陇城镇
58.甘肃省临潭县新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河北省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2.河北省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
3.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4.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5.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6.山西省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7.山西省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8.浙江省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
9.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10.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
11.安徽省黟县碧阳镇南屏村
12.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13.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14.福建省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
15.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
16.江西省浮梁县江村乡严台村
17.江西省赣县白鹭乡白鹭村
18.江西省吉安市富田镇陂下村
19.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
20.江西省宜丰县天宝乡天宝村
21.山东省即墨市丰城镇雄崖所村
22.河南省郏县李口乡张店村
23.湖北省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
24.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
25.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古排村
26.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
27.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秀水村
28.四川省汉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
29.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
30.贵州省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31.贵州省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马头村
32.贵州省石阡县国荣乡楼上村 (楼上古寨)
33.云南省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
34.云南省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
3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香山乡南长滩村
3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回城乡阿勒屯村
Ⅲ 阳泉市小河村什么时候庙会
农历四月初八和六月初八为冠山传统庙会。届时,香客、游客络绎不绝,商贸活动,气象内兴容隆。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冠山庙会日渐演变为文化盛会。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的十数年间,曾先后举办戏剧调演、歌手大赛、民间剪纸及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以及赛诗会、青春舞会、八音会等。为此,《人民日报》曾以《平定把传统庙会办成文化庙会》为题予以报道,从而使冠山这座文化名山声名远扬,成为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
Ⅳ 小河村的简介
小河村隶属于山西阳泉市郊区义井镇,位于城乡结合部,距市中心仅4公里,北与白羊墅火车站相距一公里,南与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相距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上世纪70年代,因河水干涸断流,出现水荒,吃水困难,遂动员全村力量挖地道打井,历十几年而成,建成我国北方地区罕见的逾七百多米的斜井,不仅满足全村人畜地用水,还可支援阳泉电厂用水,更留下了一段
蔚为壮观的地道斜井,成为小河村又一道旅游的亮丽的风景线。
小河村有较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文物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石家花园、石评梅纪念馆、关帝庙和观音庵,石家花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有270年历史。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主宅)。院中有窑洞65眼,起脊房112间,院中建一玲珑剔透的小花园,石家花园因此得名。
小河观帝庙始建于明崇祯八年,占地约2千平方米,是典型的中轴对称式建筑,它左挹桃河,右绕泊水,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殿叠院错落有致,古朴翳巍伟壮观。庙中主要建筑从下往上有戏台、庙场、端门及钟鼓二楼,南北精舍,过门无梁殿及左右配殿、文昌殿、虫工殿,最高处为武圣殿,俗称正殿,这些殿宇有卷棚式、有硬山式、歇山式、均飞檐桃角、舒翼若飞,雕梁画栋,巍峨壮丽,充分展示了我国建筑文化及道教文化的灿烂风貌。 观音庵建在虎岩山崖上,崖托庵,庵依崖,典雅瑰丽,雄奇秀丽。观音庵正殿不知建自何代,院中牌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灵官殿与送子观音殿建于道光四年。观音庵阉小佛众,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小河村是著名红色作家石评梅女士的祖籍地,山清水秀,民风朴实,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丰富,是阳泉市唯一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石评梅纪念馆、石家花园、关帝庙和观音庵已向游人试开放。“地下水宫”(人造700余米斜井)、阳泉第一师范和“石勒庙”正在整修,将逐步对外开放。
2003年首批被山西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 发展旅游事业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
Ⅳ 山西省太原市历史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2003年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国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始建于北齐、毁于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与巴米扬大佛和乐山大佛相媲美!此外还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刹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宫纯阳宫、多福寺等文物古迹。 历史发展 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2]“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太原形胜在晋祠,太原灵脉在晋祠。“叔虞百里,居之河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礼以成德,乐以歌薰。天子无戏,唐有其君。”这是南北朝时期流落北国的大诗人庾信写的一首《成王刻桐叶赞》。诗中描述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叔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叔虞传位于其子燮父,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因为在上古时代,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国,隋末起兵于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夺得天下以后,把新兴的国家命名为“大唐”,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太原,是我国北方的文明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十万年之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又告诉我们,在七、八千年前的母氏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史传太原的肇始者台骀,因治理汾水、开拓了太原盆地,被尊为“汾水之神”。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地区的无终及赤狄别族 咎(音皋)如,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晋阳古城在战国初期,曾做过赵国的都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汉代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亦来源于此。是时,太原已成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隋代,太原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强盛的唐王朝发祥于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唐朝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太宗赵光义灭北汉,焚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彻底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嘉祐四年,设太原府治。金、元时代,太原城饱经战乱。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明、清两代,太原经济迅速发展,其矿业、商业、手工业,对全国的经济影响很大,有“晋商执全国牛耳”之誉。
Ⅵ 小河村的介绍
小河村隶属于山西阳泉市郊区义井镇,位于城乡结合部,距市中心仅回4公里,北与白羊墅火车站答相距一公里,南与太旧高速公路平定出口相距8公里小河村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640余亩,现有662余户,纯家人口1245人,非农人口1100 人,1993年步入小康村行列,2006年经济总收入3600万元,人均收入3800元。小河村群山环境、依坡建村、小河穿村而过。山势高差使小河村的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山村街巷结构得以保持,许多古建筑依然保留,一派古村落气象,山清水秀,民风淳厚,素有礼仪之乡美称。保持完整的石家花园,堪称我国北方最具特色的大院民居文化,典型的代表了小河村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和品味。
Ⅶ 有关山西的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第一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 张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第三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历史名人
关羽、狄仁杰、裴度、卫青、霍去病、裴秀、罗贯中、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元好问、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傅山等。
史前(3人):尧、舜、禹
先秦(26人):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士丐、魏绛(魏庄子)、师旷、羊舌肸、董安于、尹铎、赵鞅、智伯、豫让、赵毋恤、猗顿、尸佼、荀况(荀子)、赵雍
汉魏(15人):卫青、霍去病、班婕妤、温序、郭泰、郭大、卫觊、王烈、关羽、贾逵、毋丘俭、乐详、王昶、王沈、裴秀、貂蝉
两晋十六国(22人):贾充、孙楚、王浑、王济、裴頠、贾南风、郭璞、邓攸、温峤、鲁胜、卫铄(卫夫人)、孙盛、孙绰、郭澄之、慧远、法显、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永
南北朝(18人):周续之、裴松之、王玄谟、裴骃、柳恽、裴子野、王僧辩、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王慧龙、王遵业、尔朱荣、贺拔岳、昙鸾、高欢、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让之、唐邕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巧”下“言”}、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彦远、吕岩、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荆浩、郭崇韬、李存勖、安重诲、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刘知远、刘崇、刘承钧、李筠、毋昭裔
宋辽(32人):王全斌、党进、王溥、刑抱朴、杨业、杨弘信、刘继元、呼延赞、毕士安‘文彦博、郭若虚、杨延昭、杨文广、高克明、狄青、孙复、刘羲叟、司马池、 司马康、王掘、王居正、王诜、王彦、马远一家、萧照、赵鼎、杨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国、郝天挺、胥鼎、高汝砺、杨云翼、陈规、雷渊、冯廷登、冯妙真、孙威、宋德芳、刘祁、刘郁、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张存惠、张德辉、陈赓、郝经、薛景石、许国祯、许扆、关汉卿、姚天福、孙拱、白朴、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刘致、乔吉、贾鲁、吕思诚、石俊宝、萨都刺、邓光祖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罗贯中、薛瑄、常伦、韩文、陈卿、乔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褚鈇、刘东星、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清朝(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
Ⅷ 阳泉市小河村的中心经纬度是多少呀
发射一炮
Ⅸ 山西的历史
【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遥(第二批)、祁县、新绛、代县(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第一批)、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县娘子关镇 (第三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第一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 张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 (第三批)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交城庞泉沟、宁武芦芽山、阳城莽河、五鹿山
【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五台山、壶关太行山大峡谷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
历史名人
关羽、狄仁杰、裴度、卫青、霍去病、裴秀、罗贯中、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元好问、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傅山等。
史前(3人):尧、舜、禹
先秦(26人):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士丐、魏绛(魏庄子)、师旷、羊舌肸、董安于、尹铎、赵鞅、智伯、豫让、赵毋恤、猗顿、尸佼、荀况(荀子)、赵雍
汉魏(15人):卫青、霍去病、班婕妤、温序、郭泰、郭大、卫觊、王烈、关羽、贾逵、毋丘俭、乐详、王昶、王沈、裴秀、貂蝉
两晋十六国(22人):贾充、孙楚、王浑、王济、裴頠、贾南风、郭璞、邓攸、温峤、鲁胜、卫铄(卫夫人)、孙盛、孙绰、郭澄之、慧远、法显、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永
南北朝(18人):周续之、裴松之、王玄谟、裴骃、柳恽、裴子野、王僧辩、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王慧龙、王遵业、尔朱荣、贺拔岳、昙鸾、高欢、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让之、唐邕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巧”下“言”}、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彦远、吕岩、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荆浩、郭崇韬、李存勖、安重诲、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刘知远、刘崇、刘承钧、李筠、毋昭裔
宋辽(32人):王全斌、党进、王溥、刑抱朴、杨业、杨弘信、刘继元、呼延赞、毕士安‘文彦博、郭若虚、杨延昭、杨文广、高克明、狄青、孙复、刘羲叟、司马池、 司马康、王掘、王居正、王诜、王彦、马远一家、萧照、赵鼎、杨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国、郝天挺、胥鼎、高汝砺、杨云翼、陈规、雷渊、冯廷登、冯妙真、孙威、宋德芳、刘祁、刘郁、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张存惠、张德辉、陈赓、郝经、薛景石、许国祯、许扆、关汉卿、姚天福、孙拱、白朴、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刘致、乔吉、贾鲁、吕思诚、石俊宝、萨都刺、邓光祖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罗贯中、薛瑄、常伦、韩文、陈卿、乔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褚鈇、刘东星、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清朝(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