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安化历史有多久

安化历史有多久

发布时间:2021-03-02 08:10:57

⑴ 安化县有多少个乡多少个村

2014年,安化县辖18个镇、5个乡:东坪镇、清塘铺镇、梅城镇、仙溪镇、大回福镇、长塘镇答、羊角塘镇、冷市镇、小淹镇、江南镇、柘溪镇、马路口镇、奎溪镇、烟溪镇、渠江镇、平口镇、乐安镇、滔溪镇、高明乡、龙塘乡、田庄乡、南金乡、古楼乡等。

安化位于资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主干带,东与桃江、宁乡接壤,南与涟源,新化毗邻,西与溆浦、沅陵交界,北与常德、桃源相连。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安化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1)安化历史有多久扩展阅读:

安华历史

安化一带古称梅山,为独特的梅山文化的腹地。春秋时期安化当地土著少数民族与楚国相互征战,战国时期开始归属楚国,秦朝属长沙郡,从西汉起至北宋中期属益阳县。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义。安化境内相继发现东周古村落与旧石器遗址,距今约1.5万年。安化历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有: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饶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

⑵ 安化黑茶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唐代

安化黑茶是中国黑茶的始祖,856年,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版片茶”,运销湖北江权陵、襄阳一带,进长安,这是最早记录安化茶叶的历史古籍。
也有专家推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产茶历史则是2300多年前的汉代。

⑶ 湖南的历史有多少年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类活动。

湖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距今1.2万多年前人类即在此种植稻谷,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开始在此过定居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设置长沙地级市、1956年设置株洲地级市,以及长沙、衡阳、郴县、常德、益阳、邵阳、永州7个直属专区,湘西行政区及所辖永顺、沅陵、会同3个专区。

截止2017年9月12日,湖南省共计划分为14个地区(13地级市和1自治州),12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35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63个县和7个自治县。

(3)安化历史有多久扩展阅读:

湖南历史沿袭: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

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

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

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长沙。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主要在荆湖南路。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

元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个长官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州)、县三级制。

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⑷ 安化县的安化名人

安化县的名人有陶澍、龚智超、龚睿娜、龙奔、陶昕然、罗饶典、黄自元、李燮和、李唐、姚炳南、卢天放、刘肇经、胡吉主、谭望初、邓克明、吴奔星、刘起、龙驭球、周新安、贺南昌、周宗瑞、李旦初、卢造勋、吴琨琪、夏赞忠、王众孚、李作成、杨智勇、黄穗、孟石源、唐九红等。

1、陶澍。字子霖,号云汀、髯樵。湖南安化人,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道光朝重臣。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陶文毅公全集》等。

⑸ 历史史料中最早有记载的安化黑茶是从什么时候开

最早是唐代的安化渠江薄片
安化黑茶名字最早是清代出现的,湖南安化黑茶命名的
安化黑茶工艺繁琐,这是所有黑茶中最复杂的

希望能帮到你

⑹ 安化县的历史沿革

古代地理著作《尚书·禹贡》,按自然区域把天下划为九州,以“荆及衡阳惟荆州”,今安化自在荆州之域。
春秋时期,湘境之群蛮与鄂境之荆楚常相争战。至春秋中期,楚国势力扩张至今湘北,战国吴起相楚悼王,始并蛮、越,取得洞庭、苍梧之地,此时湘境大部分并入楚国疆域,今安化当属之。
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化属长沙郡。
西汉初,置益阳县(一说秦置),属长沙郡。高祖五年(前202),改长沙郡为国,东汉光武时期改为郡。今安化属荆州长沙郡益阳县。
东汉建安年间,刘备借荆州,长沙郡一度为刘所据,今安化地当属之。三国时期,今安化属吴长沙郡益阳县。太平二年(257),吴分长沙郡为湘东、衡阳二郡,今安化属吴衡阳郡益阳县。
西晋因旧制,今安化属荆州衡阳郡益阳县。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析荆、广二州地置湘州,今安化属湘州衡阳郡益阳县。
南北朝仍沿用晋制,安化隶属关系无变。
隋初,废郡为州,长沙郡改为潭州,隶属荆州,今安化隶荆州潭州益阳县。大业三年(607),复改州为郡,今安化属长沙郡益阳县,仍隶荆州。
唐代,州郡并称,一地二名,长沙郡即潭州,史称潭州长沙郡。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10道,潭州长沙郡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东西两道,今安化属江南西道潭州长沙郡益阳县。
晚唐时,藩镇割据,梅山土著民族起而攻州县,反统治。光启(885—888)年间,梅山“为蛮所据”,不听朝命,不服州统、不为县辖,“不与中国通”。今安化县境史称“梅山蛮地”,经五代至北宋中期无变。
北宋熙宁五年(1072),朝廷遣章惇开梅山置县,六年敕名安化(取归安德化之义),隶荆湖南路潭州长沙郡 。县治初设伊溪东启安坪(今东华启安坪),南宋建炎四年(1130),毁于战火,县治迁伊溪西,即今梅城镇。
元世祖分华夏为1个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大德(1297—1307)初年,又分全国为22道,道下置若干路。今安化属湖广行省湖南道潭州路。文宗天历二年(1329),改潭州路为天临路。今安化随之改属湖南道天临路。
明初,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洪武五年(1372),改为长沙府。九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布政使司(即湖南省),省下分设四道,今安化县隶湖南省长宝道长沙府。
民国初年,废府保留道,改长宝道为湘江道,今安化属湖南省湘江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撤销道,保留省、县两级,今安化直隶湖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划分9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今安化隶第六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划10个行政督察区,安化改隶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6月28日,中共安化县工委率人民武装进入县城,宣布安化解放,8月,湖南成立益阳专区,安化属益阳专区。
1951年8月,安化划出部分区、乡归新建的蓝田县(今涟源市),并随县域变动,将县治迁至东坪。
1952年12月,撤销益阳专区,安化改隶常德专区。
1962年底,重建益阳专区(后改称地区),安化复隶益阳专(地)区。
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建立地级益阳市,安化属之。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安化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⑺ 湖南,安化,冷市镇,龙阳村,有多久的历史了

冷市镇位于湖南来省安化县自,1995年全县撤区并乡,原三洲乡、大桥乡合并建立冷市镇。镇境以中低山、丘陵地为主,人均山地7亩、稻田不足4分。全镇总人口3891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624人,镇财政收入3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8元。

⑻ 湖南有多少年的历史

湖南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有人类活动,古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区。西周时期为楚国南部。唐广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观察使,至此中国行政区划上开始出现湖南之名。

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周朝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纳入楚国版图。秦统一中国后, 实行郡县制,湖南地区设置有黔中郡、长沙郡。
西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与封国并行。湖南境内设有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 长沙国。王莽新朝曾废长沙国改立长沙郡,桂阳郡改南平郡,武陵郡改建平郡,零陵郡改 九嶷郡。东汉时恢复原郡名,但长沙不再立国而保留长沙郡。
三国时期,湖南地区为蜀汉和东吴角逐之所,零陵、武陵郡属蜀,长沙、桂阳郡属吴。 后零陵、武陵郡归入东吴版图,并增置南郡、临贺郡、衡阳郡、湘东郡、天门郡、昭陵郡 6郡。
西晋时,湖南分属荆州、广州。东晋偏安江左,湖南分属荆州、湘州和江州。 南朝宋、齐和梁前期,湖南分属湘州、郢州和荆州。陈朝时湖南分属荆州、沅州、湘 州。
隋朝裁并州、县,改州、郡、县三级制为郡县二级制。湖南省境设8郡:长沙郡、武 陵郡、沅陵郡、澧阳郡、巴陵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
唐初改郡为州,武德四年置潭州总管府,管辖潭州、衡州、永州、郴州、连州、南梁 州、南云州、南营州8州。武德七年改总管府为都督府,统辖潭州、衡州、永州、郴州、 连州、邵州和道州。太宗朝始设道,道下设州(或郡),州下为县。湖南分属山东南道、江 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广德二年又置湖南观察使,湖南之名自此始。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有湖南,立楚国,国都为长沙府。楚分其所辖地为28州1监, 在湖南境有13州1监:潭州、岳州、郴州、朗州、辰州、溪州、邵州、锦州、澧州、叙 州、衡州、永州、道州和桂阳监。
宋朝分全国为路,路下设州、府、军、监,各辖若干县。湖南分属荆湖南路和荆湖北 路。
元代实行行省制度。湖南属湖广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 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临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宝庆路、武冈路、 桂阳路、茶陵州、耒阳州、常宁州。元朝政府还在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土司制度, 置有10多个长官司或蛮夷长官司,分别隶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 省永顺等处军民安抚司管辖。
明朝行省设布政使司,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为府(州),府下设县,实行省、府 (州)、县三级制。湖南属湖广布政使司,辖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 长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顺军民宣慰使司、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权实行省、道、府(直隶厅、直隶州)、县(散厅、散州)四级制。康熙三年 置湖广按察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偏沅巡抚均移驻长沙。湖广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独立建 省。长沙、衡州、永州、宝庆、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抚直接管辖。 雍正二年,偏沅巡抚易名湖南巡抚。至此,现行的湖南省行政区域作为独立的地方一级政 权组织才基本确立下来。
清代湖南总计分4道、9府、4直隶州、5直隶厅(不辖县)。直隶州、直隶厅直接隶 属道与省,而不由府管辖。县以外设有散厅、散州,受府节制,相当县一级。湖南有散州 3个,散厅1个。作为基本行政单位的县和散州、散厅,包括不辖县的直隶厅和直隶州在 内,共有77个单位。
中华民国成立后,湖南的行政设置几经变化。民国3年(1914),分全省为湘江、 衡阳、辰沅、武陵4道,其辖区与清代长宝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和岳常澧道基本 相同,共75县。
民国5年(1916),裁常德道,所辖县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汉寿、沅 江、澧县、安乡、临澧、南县划归湘江道,桃源、石门、慈利、大庸划归辰沅道。全省存 3道,仍有75县。
民国11年(1922),撤销道制,仅存省、县二级。
民国24年(1935),在沅陵设立湘西绥靖区,将指定绥靖范围的19县划为慈石 庸、沅泸辰溆、永保龙桑、芷黔麻晃、乾凤古绥5个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 正式设立专员公署。将澧县、临澧、靖县、会同、绥宁和通道6县划入,与原19县组成 4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公署分别设在沅陵、慈利、乾城和黔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是由省政府派出机构,代行省政府职权。
民国26年(1937)12月,全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专员兼任驻在地 县长。全省划为9区:第一区辖浏阳、平江、临湘、岳阳、醴陵、湘阴、长沙、湘潭、宁 乡、益阳等10县,专员驻浏阳;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 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县,专员驻常德;第三区辖沅陵、大庸、桑植、溆浦、永 顺、泸溪、辰溪等7县,专员驻沅陵;第四区辖乾城、龙山、保靖、古丈、永绥、凤凰、 麻阳等7县,专员驻乾城;第五区辖衡阳、常宁、衡山、耒阳、攸县、茶陵、安仁、酃县 等8县,专员驻衡阳;第六区辖邵阳、湘乡、安化、新化、武冈、新宁、城步等7县,专 员驻邵阳;第七区辖黔阳、绥宁、会同、芷江、靖县、通道、晃县等7县,专员驻黔阳; 第八区辖郴县、桂东、汝城、永兴、资兴、宜章、桂阳、嘉禾、临武、蓝山等10县,专 员驻郴县;第九区辖零陵、祁阳、新田、宁远、江华、道县、东安、永明等8县,专员驻 零陵。 民国29年(1940)4月,又将全省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曾一度增置阳明县( 后改为阳明特别区),但不久即撤销。先后还增设2省辖市(长沙、衡阳)、2县(怀化、 隆回)。至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前,全省共有2个直辖市、10个行政督察 区,77个县。具体情况如下:
省辖市:长沙市(民国22年设,省会),衡阳市(民国32年设)。 第一行政督察区,治岳阳,辖8县:岳阳县、长沙县、湘阴县、临湘县、浏阳县、平 江县、湘潭县、醴陵县;第二行政督察区,治耒阳,辖8县:耒阳县、衡阳县、衡山县、 攸县、茶陵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第三行政督察区,治郴县,辖10县:郴县、桂 阳县、永兴县、宜章县、资兴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蓝山县、嘉禾县;第四行政 督察区,治常德,辖9县:常德县、澧县、桃源县、石门县、华容县、南县、慈利县、安 乡县、临澧县;第五行政督察区,治益阳,辖6县:益阳县、湘乡县、安化县、汉寿县、 宁乡县、沅江县;第六行政督察区,治邵阳,辖6县:邵阳县、新化县、武冈县、新宁县、 城步县、隆回县;第七行政督察区,治零陵,辖8县:零陵县、祁阳县、宁远县、道县、 东安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第八行政督察区,治永顺,辖6县:永顺县、龙山县、 大庸县、保靖县、桑植县、古丈县;第九行政督察区,治沅陵,辖8县:沅陵县、溆浦县、 辰溪县、凤凰县、乾城县、永绥县、泸溪县、麻阳县;第十行政督察区,治洪江,辖8县: 会同县、芷江县、绥宁县、黔阳县、晃县、靖县、通道县、怀化县。
此外,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湖南省境的平江、浏阳、醴陵、岳阳、临湘、湘阴、长沙、酃县、茶陵、攸县、郴县、 宜章、永兴、耒阳、资兴、桂东、汝城、安仁、桑植、永顺、龙山、大庸、石门、慈利、 华容等25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或者成为游击区,并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建立区苏维埃 政府17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910多个,成为湖南最早的基层工农政权。 省一级苏区政府,有1930年7月30日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10月成 立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1931年7月,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后改为湘鄂赣省工 农兵苏维埃政府);1931年10月成立湘赣省苏维埃政府;1934年11月成立湘 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以上均行使省级革命政权的职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 政权的先声。

⑼ 湖南安化大福镇古桥有多少年的历史

好像有几百年了,你去桥头那里看有记载的

⑽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多少年历史了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百年历史了,被称作中国唯一一座活态型黑茶博物馆。一直以来坚守茶叶生产,将“正统工艺、正宗配方、正源之味”延续下来,在茶厂行业尊是很有地位的。

阅读全文

与安化历史有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