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的有史记载的第一个王朝是怎么样建立的
夏朝
(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在钧台(在今河南禹州)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后为商朝所灭。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几经变更。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州)。
2、夏朝的建立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
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
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
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天下的“共主”之后,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老时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妺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贰』 历史上有没有朝代灭亡了又重新建立
首先说个比较明显的汉朝啊,公元8年被王莽篡夺改国号新,结果23年就由更始政权恢复,25年刘秀又建立了东汉。而220年曹丕称帝,东汉灭亡,六个月以后刘备称帝,作为汉朝的延续。也就是说汉朝总共灭亡了3次,但是前面的两次都成功复活了。
其次说唐朝,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唐其实算是灭亡了,但是到了705年张柬之发动政变,李唐复辟。
第三说宋朝,之所以把宋朝放在这里,是因为1127年靖康之变以后,金朝立伪楚,这期间名义上宋朝时不存在的。当年赵构称帝,张邦昌还政赵氏。这个比较特殊。
再说一个辽朝,这个就非常复杂了。1125年辽朝被金朝灭掉,我们比较清楚的是
一个,在此前一年出走的耶律大石在1132年称帝建立了西辽,算是辽朝的重建。但是其后还有三个重建的辽,一个是后西辽,1218年西辽灭亡,八剌黑·哈只卜于1222年重建,史称后西辽;一个是1213年耶律留哥在东北建立的东辽;一个是耶律厮不于1216在东北建立的后辽。这三个辽加上西辽,一共四个,都是在辽朝灭亡后重建的辽王朝。
最后说一个清朝,1917年张勋兵变,宣统复辟,虽然只有短短的12天,也算是重建了这个国家。
另外秦朝末年,曾被其灭掉的楚、齐、赵、魏、韩也都复国了(燕国虽然也重新出现,但是此时的燕和战国七雄的燕没有关系。)
最后要说,这些重建的国家,除了汉、唐、宋,其余大都微不足道。西辽算是国力不错的,不过已经不在辽朝故地了。秦汉之际,楚国在名义上虽然有正统性,但是其时世系在项羽手里,已经不在芈氏手中了,而且4年就灭亡了。
『叁』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它到底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清朝刚开始称为后金,其只是一个部落,因为明朝政府在处理后金与蒙古之内间的纠纷时容不公平,所以努尔哈赤发了一篇祭文,叫《七大恨》,随之发动和明朝的战争。明朝先后换了很多辽东经略,其中最有名的是袁崇焕,他是一名书生,儒将,从来没有参加过战争却打败了继成吉思汗之后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军事家努尔哈赤,甚至使努尔哈赤战死在战场上,可惜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疑心病太重,居然被皇太极用一招拙劣的反间计杀了袁崇焕。。。。。。
其实当初的后金政府根本没有统治中国的野心,他们只是要求平等的待遇,在和崇祯的国书中,皇太极只希望自己能够比中国的大丞高一及,而自愿尊崇祯为皇,当时后金政权是非常希望和明朝议和的,但是当时朝中大丞除袁崇焕之外全都反对,为什么,因为清朝是金人的后裔,当时满朝文武都觉的议和就是做秦侩,其实在当初明朝占了优势时议和,对明朝政权是大有好处,可惜无人能看透这点。
后来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祯自尽,吴三桂借满洲兵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清朝就这样建立了.
『肆』 历史朝代变迁
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楚、西汉、新莽、玄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
4、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
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5、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
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朝
『伍』 关于历史朝代问题
夏 大禹 夏启 大禹治水
商 姜子牙 伊尹 盘庚迁殷
西周 周幽王 周公摄政
东周 鲁班内 国人暴动
春秋 孔子 管仲 齐桓容公称霸
战国 孙膑 庞涓 围魏救赵
秦 嬴政 白起 长平之战
西汉 刘邦 韩信 七国之乱
东汉 刘秀 赤眉起义
三国 曹操 吕布 赤壁之战
西晋 司马炎 八王之乱
东晋 祖逖 谢安 淝水之战
南北朝 孝文帝 迁都洛阳
隋 杨坚 宇文化及 修大运河
唐 李世民 程咬金 玄武门
五代十国 朱温,石敬瑭 黄袍加身
北宋 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
南宋 岳飞 岳云 岳飞抗金
元 忽必烈 成吉思汗 忽必烈征战日本
明 朱元璋 袁崇焕 宁、锦大捷
清 林则徐 虎门硝烟
『陆』 关于历史朝代的变迁
嗯,通俗一点的说法阿
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因为最后一位君王桀残暴,导致商汤起兵推翻了他的政权,也就是夏朝,而商汤就是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开国君王,当时他身边最著名的人物是伊尹。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纣,纣王残暴,导致民怨沸腾,西歧崛起,起兵伐纣,(其实这段看过封神榜的都清楚),西歧地领导者就是著名的文王姬昌,和后来的武王姬发,也就是后来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建立了周朝,当时的功臣首当其冲的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周朝后期就是春秋战国,大小国并存,一个个说太麻烦了,请恕我跳到秦朝,话说秦朝出了个赢政并吞六国,当时人才备出,当时期秦有白起,李斯,蒙鹜,吕不韦,张仪等等等等人才全在,用连纵之计(合纵连横)等等(三十六计)及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不过由于秦始皇命万人修长城,挖渠道,总之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加上秦朝后期,秦二世胡亥,听信赵高谗言,指鹿为马,更是无道,于是有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不过没成功,后有楚霸王项羽,刘邦,刘邦文有萧何,武有韩信,推翻秦朝打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汉朝后期是个乱世,就是著民的三国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周瑜都在这时,太乱所以也不说了,见谅下,写这么多我也受不了,我不介意你到时找我细说,这边我就只说大的朝代了。然后进入南北朝时期,后进入隋朝,隋朝地第二个皇帝,隋文帝杨广荒淫无道,有李渊携子李世民,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说道唐朝是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之一了,人才无数,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推翻隋朝时有武有程咬金,秦琼,罗城等等,文有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等,贞观之治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魏征,尉迟敬德等等,多少人才啊!!
唐朝后期,由于安史之乱,衰败已经无法挽回,导致灭亡,分成了五个小国,然后五个小国中有个后周,后周里有个将军,叫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功臣有赵普等,,宋朝时常受到外族的骚扰,契丹阿,匈奴阿,到宋朝后期时,无法和日渐强大的匈奴对抗,拜于匈奴首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入关(就是进入中原)由其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后期,被推翻并不仅仅是衰败的原因,还有当时的汉人不满于被番人统治,及地位低下而起兵反抗这个原因,当时起义军非常之多,有徐福,陈友谅,张士诚等等,最后成功的只有朱元璋。朱元璋文有刘基,武有徐达,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明朝后期,朝廷腐败,被关外番人打败建立了清朝,明朝后期腐败时,起义军有李自成,太平天国,清军,领头的是努尔哈赤,也就是后来的清太祖
清朝后期,慈禧时期,腐败的不行,被国外觊觎中国的宝贵财产与领土,发动侵略,烧杀抢掠,无恶不为,所以中国丧权辱国
不说了,我头都昏了,以上
『柒』 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演变过程
1、夏朝(前2070-前1600年)。
夏禹死后,其子启担任王,从而由“禅让”转变而“家天下”。
夏桀,虽智勇兼备,但生性残暴,沉溺声色。武力征服不从部落,且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尽搜刮民脂民膏,加剧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商汤伐夏成功,夏灭亡。
2、商朝(前1600-前1046年)。
不务朝政,攻打黄土高原和东夷地区。这些加剧了诸侯的背叛,削弱了商的力量。
岐山地区的周部落,休养生息,闷声发财,最后商纣无奈自焚,商灭亡。
3、周朝(前1046年-前770年)。
周分为东西二周。
西周。这次要追溯到周宣王时期。周宣王时,土地改革中央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遭到大贵族的反扑。然后千亩之战大败,宣王的南国之师被摧毁。
到了周幽王,违背嫡长子继承制,废太子另立,引起诸侯不满。加上褒姒,上演烽火戏诸侯,诸侯愤怒。而后,被废太子联合外公申侯,犬戎入侵镐京,诸侯不救,西周灭亡。
东周。东周东迁后,大量土地分封与诸侯,控制诸侯的力量彻底消失,诸周天子成为傀儡,出现了春秋战国局面。
4、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秦末年,皇子胡亥与宦官和丞相勾结夺位,逼迫太子扶苏自杀。登基后重用赵高,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外忧。开疆扩土(岭南地区)使得关中人力不足;北匈奴南侵,大部精锐北上阻击;地方起义(陈胜吴广)爆发。巨鹿之战,章邯率残部被项羽击败,刘邦趁势入关中,秦灭。
5、汉朝(前202年-220年)
分为东西汉,中间有外戚王莽篡位,这不做说明。
西汉。汉武帝志在疆域,对外连年征战,国力消耗殆尽。
霍光死后,外戚王莽逐渐掌权,6年,杀平帝废孺子自立称帝,西汉灭。主要是外戚夺权政变。
东汉。刘秀起兵,大败王莽,称帝,国号仍为汉。末年,后宫干政。窦太后垂帘听政,窦氏家族将国库掠夺一空。而后,邓太后铲除窦太后,重用宦官和外戚,这些都孤立了皇权,使之成为傀儡。220年曹丕称帝,汉灭。
6、三国时代(220年-280年)
司马懿夺权,接管曹魏,此后司马家族代魏立晋打下基础,司马炎篡位,魏国灭。
蜀国阿斗宠信宦官黄皓,不勤政,不纳谏。因荆州孙吴杀关羽,蜀吴联盟开始破碎。诸葛亮和姜维常年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耗尽国库,军力下降。邓艾,钟会伐蜀。邓艾绕过蜀国前军,奇袭益州(成都),此时国内空虚无军可战,阿斗降,蜀灭。
吴国政局动荡,国主孙皓荒淫残暴,军心涣散;而此时司马炎隔江相对,招抚渡民,轻徭薄役,并在江边安营扎寨,训练水师。279年,攻破建业(南京),吴灭。
7、晋朝(265年-316年)
司马懿夺权,接管曹魏,此后司马家族代魏立晋打下基础,司马炎篡位,魏国灭。
西晋时期,出现了五胡乱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结合,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羌,契丹,氐)。大量土地荒芜,百姓战死,加上天灾大旱,国力极为虚弱。之后,匈奴首领大举南侵,攻入洛阳,西晋灭。
东晋时期,主要是军阀夺权。刘裕经过一系列战争,不断膨胀军事实力,领土面积,彻底控制了东晋朝政。最后逼迫司马德文禅让,东晋灭。
8、南北朝(420年-581年)
这是一个混乱时期,很复杂,参与的国家太多了(宋,梁,齐,陈,北魏,北周,北齐)。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魏,齐,周。
杨坚辅政,逼迫静帝禅位。
9、隋朝(581年-618年)
前期大兴土木,建大兴城、开凿运河;后期又修建洛阳城、隋炀帝肆意挥霍国库;军事上,三次远征高句丽,隋朝国力锐减,士兵消耗殆尽,阶级矛盾加剧。
群雄割据,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渊等起兵。最后李渊攻入长安。618年,称帝,隋灭。
10、唐朝(618年-907年)
期间有武则天政变,虽为周,纳入唐。
安史之乱:府兵制遭到破坏,士兵无地可耕,逃亡。府兵制改募兵制,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将权力交给节度使。安禄山与宰相杨国忠不和,联合契丹,突厥等民族攻入长安,夺取洛阳,玄宗出逃,军事力量完全丧失。
地方割据。中央薄弱,地方割据,全国混战。为了削藩,中央力量耗损一空。穷兵窦武,加剧阶级矛盾,激化黄巢起义。朱温在镇压起义时崛起,控制政权。907年,篡国,唐灭。
11、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923年,后梁北太原晋王李存勖灭,建立后唐,地方起义。
936年后唐被契丹灭(石敬瑭勾结),建立后晋,外族入侵。
947年后晋被契丹灭,建立辽,外族入侵。
947刘知远建立后汉。
951年郭威篡权,建立后周,政变夺权。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12、宋朝(960年-1279年)
北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宋失去屏障,金人长驱直入。1125年金完颜家族南侵,宋军失败,割地议和。宋朝军事力量大大下降,主战大臣遭挤压。1126年,徽钦宗被掳。1127年,北宋灭。
南宋。蒙古铁木真在北方完成大一统,积累了雄厚的军事实力。宋朝军事将领岳飞被杀,岳家军战斗力瓦解。由宁宗理宗开始,丞相都缺少治世之才,有的更是奸佞。1279年,崖山战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南宋灭。
13、元朝(1206年-1368年)
民族矛盾。疯狂扩张实行抢掠屠城;多民族的不平等(蒙古人最高等,由北往南逐渐降低,黄河长江流域的汉族最低等),引起其他民族不满,矛盾尖锐。统治上,因对中原(封建社会)认识不足,政治基础薄弱,失去汉族拥护。
地方割据。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纷纷起兵,天下大乱。后期,因蒙古南移,北方草原部落乘机发展,脱离蒙古。1368年,朱元璋北伐,常遇春徐达等能征善战,攻陷大都改为北平,元顺弟北逃,朱元璋南京称帝。
14、明朝(1368年-1644年)
经济上因为社会进步,资本主义等萌芽,经济发展明显,需要更多货币政策以防止通货膨胀或紧缩,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农商业手工业等波动较大,阻碍了生产力进步;连年东征(出兵朝鲜抗倭,鸣梁海战就在这时候),消耗了诸多军事力量;
政治上,张居正改革失败,阶级矛盾严重;三大奇案引起政局不稳,百官变动,人才流失。魏忠贤时期,政治极为黑暗腐败,捕杀东林党,党羽斗争加剧,朝政动荡,国库日渐空虚。军事上,袁崇焕回京被杀,失去关宁防线;加上中原地区旱灾严重,无粮可食。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煤山自缢,明灭。
15、清朝(1644年-1911年)
闭关锁国,禁锢思想,科技进步缓慢;社会制度上,落后列强的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生产力得不到解放。
外敌太过强大(八国联军),列强帝国的不断入侵一方面消耗的清军事力量,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中割地赔款国库空虚,丧失民族气节,民众大失所望,得不到群众基础拥护。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阶级矛盾爆发。
西方思想与传统思想冲击,资本主义救国热情空前高涨,为阶级矛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溥仪退位,清灭。
中国自秦以来,一共出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它们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
另外,在分裂割据时期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它们是:
1、三国鼎立时的魏、蜀、吴,共三个;
2、东晋时期五胡十六国:前赵(汉赵)、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辽西、代、成汉、前秦、后凉、仇池、后秦、前凉、冉魏、西凉、北燕、后蜀,共二十二个,不止十六个,东晋后灭于桓楚;
3、南朝的刘宋、萧齐、梁、后梁、南陈,共五个;
4、北朝的北魏(含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共三个;
5、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五个;
6、十国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共十个;
7、西夏、辽、金、西辽、北辽、吐蕃、大理,蒙古,共八个。
当然还有很多短暂的地方政权,农民起义政权不被正史承认。
『捌』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是重新崛起的
汉,西汉,东汉,蜀汉,成汉,刘汉,等等十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