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南通狼山多少年的历史

南通狼山多少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02 01:31:30

① 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的景区历史


狼山,又名狼山、紫琅山、五狼山、白狼山、宝塔山。狼山得名,一传山中有白狼,二说山形似狼。
在唐天宝年间或更前,狼山已经定名。狼山之名最早见于记载鉴真和尚东渡的《唐大和尚东征传》。鉴真于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过狼山,六月二十七日发自崇福寿,乘舟下至常州界狼山,风急浪高,旋转之山,今黄泥山龙爪岩建有鉴真东渡纪念塔;《资治通鉴》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也提到狼山之名。
北宋淳化年间,州官杨钧认为狼字不雅,以琅字代之,又因狼山北麓石多为紫褐色,感于其烟光凝,暮山紫,故称紫琅山。
明末,包壮行《游军山记》中有“白狼山昔亦居水,而夸踞江浒”,因狼山山巅建有宝塔,又称宝塔山。 狼山建立佛寺是在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先建大雄殿。当时已有关于山顶浮屠的记载,说明当时狼山之巅已经建塔,狼山山寺的格局早在初唐就已经初步奠定了。
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984年),修支云塔。
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建僧伽殿;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建江海神殿和大圣殿;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建金刚殿;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建萃景楼、大观台;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建四贤祠。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建金刚殿;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建三仙祠。
经过北宋初年和明中叶的两次大规模兴建和清代的几次重修,狼山山寺格局逐渐形成。到清末民初,重建北麓观音禅院。新中国成立后,又在五山大规模绿化造林。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面修复狼山的古建筑及园林设施,紫琅禅院、支云塔院、骆宾王墓、金应将军墓、刘名芳墓、自雅雨墓、沈寿墓和石碑等修葺一新。在黄泥山、马鞍山景区新建了梅林春晓、龙爪园等,重新修建了虞楼、军山气象台等旧迹。
1989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景区的建设按规划逐步实施。
1990年和1995年,南通市人民政府成立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建设、经营、开发利用五山。
2000年后,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大规模整治景区环境,实施“香山”工程,在狼山种植桂花树,在黄泥山、马鞍山种植梅花树;新增绿地,疏浚护山河道,维修环山道路,拆除狼山老街,维修古建筑等。同时,为保护剑山、军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古迹,重新开发剑山和军山景区。在剑山,修复文殊院,新建重阳亭等景点。
2000年12月,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国家风景旅游区”。
2001年5月11日,南通市委以通委(2001)12号文,决定撤销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狼山办事处,建立狼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撤销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设立狼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处级建制,接受市狼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崇川区政府的双重领导。保留狼山风景名胜区,并将狼山镇15个行政村作为狼山风景名胜区规划区范围,规划面积由5.12平方公里扩大至11.61平方公里。
2001年6月,啬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命名为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10月25日,崇川区人民政府以崇川政发(2001)179号文,决定建立南通狼山风景名胜区景区管理处,正科级事业单位。
2006年和2008年,在狼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又新建滨江公园和南通园艺博览园。

② 南通这个城市有多少年历史

五、六千年前,南通除如皋、海安西北部外,大部地区还是茫茫海域。从汉代以后到公元11世纪,南通地区形成过程中,先后有扶海洲、胡逗洲、东布洲等沙洲与大陆连接,18~20世纪初,又有一批沙洲连上了大陆。四次大规模的沙洲并接,南通境域基本形成。汉代,在今如东一带有一块叫扶海洲的沙洲,南北朝时沙洲与扬州东部沙咀的并接是南通成陆史中的第一次沙洲连陆大并接。这次大并接使扬泰砂咀(旧称蓼角嘴),向东延伸了50多公里,可达今如东县长沙以东。当年这里是海陵县(今泰州市)东境。南北朝时,南通市区一带有一块沙洲,称壶豆洲,后又称之为胡逗洲。胡逗洲的东边还有南布洲、长沙、东社洲等沙洲。胡逗洲先后与这些沙洲并接,不断扩大自己的范围。公元10世纪初,胡逗洲与其西北边的如皋大陆并连,这是南通成陆史中沙洲连陆的第二次大并接,长江北岸延伸到今余西一带。10世纪中期,后周在这里设立通州。11世纪中期,东布洲的连陆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并接。唐初到五代,长江口有东沙、西沙、东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称顾俊沙。东洲与布洲是五代初长江口的两个较大的沙洲。东洲和布洲并接后称东布洲,东布洲与顾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称海门岛。东布洲与大陆连接后,长江北岸砂咀扩展到现在的启东市的东部一带,古称宋蓼角嘴,现在南通市的东部范围大体形成。元末到清初,通州东部江岸发生大规模坍塌。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从通州余西到余东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一个个沙洲纷纷出水。18世纪中期建立海门直隶厅,此后,海门厅及其以东、以南的沙洲,逐步与通州大陆连接,这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四次大并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南通的境域形成。南通的行政建制随着南通古代渔、盐业的发展,农业的振兴,南通的古代经济逐步繁荣,居民聚落随之出现,南通历史上的县级城市也逐步建立。唐代以前南通地区以县为最高地方行政单位,五代以后曾设有路、州、直隶厅、军、监、县几种地方行政单位。如静海军、通州路、利丰监等。军,是一种带有军事性质的行政设置,体现了当年南通一带的军事地位。监,是生产性的行政设置,南通的"监"主要管理盐业生产。明清时的"州"有散州与直隶州之分。明代通州为散州,亦称属州,是府的下属单位,其地位略高于县。清代雍正以来通州为直隶州,直属布政使司,其地位与府相当。直隶厅与直隶州地位相同。 东晋安帝统治时期,南通范围内曾有宁海、临江、蒲涛、如皋等县,后又增设海安县,到周、隋时期这些县多被撤并。 唐代,胡逗洲得到开发。僖宗乾符二年(875),南通已有狼山镇遏使的职位。后来,五代吴国曾设丰乐镇、大安镇、崇明镇及狼山镇。五代时直接统治静海与东洲一带的是姚氏家族。姚彦洪建筑城池官廨,号称"静海都镇",统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个大镇。后周显德三年(956),周军压境,姚氏政权控制东洲、静海约半个世纪的局面结束。显德五年(958)初,后周设立静海军,不久升静海军为通州(今南通市),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通州,按其位置来看,由海路北上可达齐燕辽东,南下可抵闽越,沿江南可至三吴,西可到楚蜀。四方通达,因以为名。通州宋代属淮南东路,天圣元年(1023)通州改名为崇州,又称崇川。政和七年(1117)通州一度称静海郡。元初至元十五~二十年(1278~1283),通州曾升为通州路,二十一年恢复为州,属扬州路。崇明县曾短时间归属通州,后又划属苏州。明初,静海县废,此后,通州只管辖海门一个县。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废,通州无属县,至雍正二年(1724),通州升为直隶州,划如皋、泰兴二县归通州管辖,这种隶属关系一直维持到清统治结束。乾隆三十三年(1768)设立海门直隶厅,直属江苏省管辖。 1912年,民国政府废州厅设县,江苏通州改称南通县,海门厅改称海门县;1928年,设启东县。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建立苏中根据地,今南通范围内曾为苏中四行政区辖地,民主政府建立县级政权。1941年初,设立如西县,1943年在海泰地区设紫石县。抗战胜利后,南通范围内曾为苏皖第九行政区及一行政区的一部分。1945年,改如西为如皋县,改如皋为如东县。1948年改紫石县为海安县。1949年南通城解放,南通县设市,驻南通城,南通市曾为苏北行署辖市,后又为江苏省辖市。南通设市后,于金沙镇另设南通县。南通范围内的六县属南通专员公署管辖。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南通市管辖六县二区的格局形成。1990年前后,启东、南通、如皋、海门四县分别撤县建(县级)市,其中,南通县改称通州市,六县(市)仍属南通市管辖。

③ 南通狼山由来

5000~6000年前,抄长江口的位置大约在镇袭江、扬州一带。现在繁华的长江口,当时还是一个大海湾呢!
五六千年来,长江口之所以不断东移,主要是由于泥沙的堆积。长江源远流长,水量特别丰富,每年都将大量泥沙带向河口,特别在隋、晋之后,长江流域山区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垦,刀耕火种,毁坏森林,使土壤遭到侵蚀,长江泥沙更是与日俱增,大量泥沙堆积在江阴以下的海湾里,越堆越多,渐渐露出海面,变成现在的三角洲,只留下埋在地下的贝壳沙带,做了古代长江口的见证人

④ 南通五座山的历史故事

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西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州牧杨钧觉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为琅山,后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后人又称之为紫琅山,南通市因而也得了“紫琅”这个雅致的别称。

⑤ 南通的历史有多长时间

5000余年前就有人类氏族部落,南通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南通境内成陆最早的西北部为扬泰岗地外缘,5000余年前就有人类氏族部落,南通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其余大部分区域为近2000年间海中沙洲逐步涨接而成。

隋以前,今南通市区一带逐渐成洲,始称“壶豆”(后又称胡逗洲),洲上多流人,以煮盐为业。稍东有南布洲,东北方向有扶海洲,各大沙洲均为海陵(今泰州)属地。

东晋义熙七年(411),在今海安、如皋一带置宁海、如皋、临江、蒲涛4县,属南兖州(今扬州)。南朝宋泰始七年(471),析宁海县西部另立海安县,不久撤销,辖境复归宁海县,后并入海陵县。

五代十国时期,今南通一带为割据政权南唐控制。南唐保大十年(952),升海陵县如皋场为如皋县。后周显德五年(958),设置静海军,后改通州,始筑州城,时领静海、海门2县。

宋代,通州一度称崇州、崇川,隶属淮南东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通州升为通州路;至元二十二年(1285),恢复为州,属扬州路,领静海、海门2县。

1949年1月,海门、启东全境解放;2月2日,南通全境解放;2月3日,南通市人民政府成立,驻建设路1号办公。1953年1月,重建江苏省,南通市改为省辖市,同时建有南通区。1983年3月,南通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行署所辖6县统一由南通市领导,实行市管县体制。

(5)南通狼山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南通,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线与长江交汇处,长江入海口北翼,与上海市隔江相望,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沿江沿海深水岸线城市。陆域面积8001平方千米,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山水旅游城市,以“中国近代第一城”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

下辖如东县,海安、如皋、启东、海门4市,崇川、港闸、通州3区及富民港办事处(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全国 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城市之一,为全国有影响力“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文博之乡”“长寿之乡”“平安之乡”“新侨之乡”。

先后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等荣誉。2017年,南通市常住人口 730.5万人。

⑥ 南通古城历史有多少年

南通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而成,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回6000多年前,长江水从上答游夹带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陆,并逐渐自西向东、向南延伸扩展。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状。分别由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平原区、南通古河汊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组成。
所以南通德县城有6000多年历史

⑦ 南通五山历史悠久,形成距今约多少年的历史

南通五山(狼山、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距今有3.5-4亿年历史。

⑧ 请问南通狼山名称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南通狼山的故事:

传说当时狼山为白狼精占据,大圣菩萨僧伽与白狼精斗法,以一袭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恶狼,白狼只得让出此山。

并无私心的僧伽,在狼山上建寺,为虽与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齐名却没有自己道场的大势至菩萨建了道场。从此这里香火兴起,成为佛教乐土。

僧伽是唐代高僧,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相传是观音菩萨化身。唐高宗时,曾到长安、洛阳游历,为人治病,名声大噪。

南游江淮时,医病治水,为百姓称道。唐中宗尊为国师。宋太宗加封僧伽大师大圣谥号,后世尊他为大圣菩萨,又称泗州大圣。

(8)南通狼山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自唐总章年间兴建寺庙禅院以来,经历代建缮,形成了依山而立的寺庙园林群。

狼山山坡上下,浮青叠翠之间,点缀着法乳堂、葵竹山房、碧云半天阁、萃景楼、大观台、魁星楼、支云塔等数十处名胜古迹和风景建筑群。

狼山佛教气息浓厚,每年吸引众多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有着最灵验名山和江海第一山的双重美誉。

同时狼山也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山顶的广教禅寺为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唐总章二,距今已有1341年的历史,因供奉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而闻名。

同时,广教寺还供奉着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位穿龙袍的菩萨大圣菩萨,相传大圣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而深入人心,民间有大圣菩萨有求必应,先照远后照近的说法。

⑨ 南通历史有多少年

南通是由长江北岸古沙嘴不断发育、合并而成,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6000多年版前,长江水从上游夹带大权量泥沙不断沉积在江口,南通由此成陆,并逐渐自西向东、向南延伸扩展。全境地域轮廓东西向长于南北向,三面环水,一面造陆,似不规则的菱形状。分别由狼山残丘区、海安里下河区、北岸古沙嘴区、通吕水脊平原区、南通古河汊平原区、南部平原和洲地、三余海积平原区、沿海新垦区等组成。
所以南通德县城有6000多年历史

⑩ 狼山的由来!

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州牧杨钧觉得狼山之名不雅,便改狼山为琅山,后又因山上的岩石多呈紫色,故后人又称之为紫琅山,南通市因而也得了“紫琅”这个雅致的别称。

狼山原在长江之中,唐代高僧鉴真第三次东渡日本曾在狼山停留避风,北宋时狼山才与陆地涨接。

狼山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内的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文物古迹众多,寺庙建筑林立,以佛教文化为特色,因灵验而出名,终年香火旺盛,信众络绎不绝。

(10)南通狼山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狼山”的风景名胜地位介绍:

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区内的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文物古迹众多,寺庙建筑林立,以佛教文化为特色,因灵验而出名,终年香火旺盛,信众络绎不绝。

园艺博览园依马鞍山、黄泥山而建,以“山水神韵·江海风”为主题,高度浓缩了南通山水兼备、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为江苏省园林艺术的精品之作,是观江景、赏园林的绝佳去处。啬园是清末状元、近代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的纪念性园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

与南通狼山多少年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