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历史简介 > 教育在历史上有什么的起源说

教育在历史上有什么的起源说

发布时间:2021-03-02 00:35:37

『壹』 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哪些学说

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

1.代表人物:所有宗教

2.观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或顺从于天。

3.评价: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1.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物本能

3.评价:它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类行为的差异,因而是错误的。

4.地位: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口诀:“本能生利息”,本能—生存本能,生—生物起源说,利—利托尔诺,息—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说

1.代表人物:孟禄

2.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说”不区分人类教育和动物本能的庸俗观点。

3.评价: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虽然它将动物排除在外了,这一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它认为的“无意识模仿”仍然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是本能的,因而是错误的。

(口诀:“心理仿梦露”,心理—心理起源说,仿—无意识模仿,梦露—孟禄)

四.劳动起源说

1.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2.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的辩证统一。

3.评价: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劳动起源说是正确的起源学说。

(口诀:“米夫爱劳动”,米—米丁斯基,夫—凯洛夫,劳动—劳动起源说)

『贰』 历史上有哪几钟教育起源观

教育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们对教育的起源有不同的认识。目前,教育理论界主要有教育的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等众多说法。
1、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即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西方也有与东方相同的认识,认为教育起源于神话。
2、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是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以及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教育生物起源学说史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近代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并且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的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实质上,这种观点与生物起源说有相似性。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4、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下产生。它 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恩格斯看来,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基础。这种观点认为,因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5、 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学者提出了类似“教育生活需要起源论”的观点,认为生活与劳动是并列关系,教育不仅要传递劳动经验,还要传递生活经验,正是在适应和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教育。有学者指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便体现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论思想。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或者没有外在目的,如果教育有目的,那这目的就是在教育本身之中。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即教育促进儿童本能为核心的先天心理机能不断展开、生长的过程。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实现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6、 教育交往起源论
“起源”应说明该事物由何而生,从何演化出来。显然,要探明这一点,有必要对该事物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但又不能停留于此,还应该进一步教育从中脱胎的事物,或称为教育的原型。 这类特殊交往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和较为固定的教学关系是,教育活动也就此产生了。可见,人类教育活动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7、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需要起源说是劳动起源说的逻辑延伸,它包括三种略有区别的主张:生产劳动的需要说,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说,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说。
生产劳动的需要说主要代表人物是沙毓英等。沙毓英在《教育是特殊范畴》一文中讲:“ 教育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产生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既与生产力、又与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

8、教育的前身起源论 前身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古猿的教育,即古猿为了维持自己的类的存在而将自己固有的求生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的行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智华、陈晓菲等。
9、教育的家庭起源论 家庭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抚育即教育,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教育史学家凯姆佩尔等人。
10、教育的社会化影响论 社会化影响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产生了语言后的原始人类对年幼一代所施加的社会化影响,其代表人物是马兆掌等。

『叁』 历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观点

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家庭起源说.5.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肆』 简述教育起源的三种学说

1、生物起源说

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也存在教育;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2、心理起源学说

主要观点: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无意识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主要观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4)教育在历史上有什么的起源说扩展阅读:

教育的内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

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伍』 教育的起源

1 生物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也存在教育;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于动物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2 心理起源学说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教育心理起源说是在对教育生物起源说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主要观点:孟禄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教育起源问题,认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生活的无意识模仿。

3 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苏联的教育家米丁斯基、凯洛夫。劳动起源说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主要观点:

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第二,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三,教育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和生活经验。

(5)教育在历史上有什么的起源说扩展阅读: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

教育本质的多重审视

(1)内涵:所谓教育本质,就是指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它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它反映出教育活动固有的规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征。

(2)关于教育本质的四种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特殊范畴说;多重属性说。

(3)人类的教育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质区别。人类教育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关系。

宏观的教育的唯一特征是“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这表明判别某个活动是不是教育不在其结果如何。现实中,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会失败。而有些活动,如研究活动、宣传活动虽然可以影响人的素质、能力,却并不是人们所公认的教育活动。

当人们持不同的立场着眼于人的素质、能力时,能从正反两方面来对待人的素质、能力,正向的去开发、加强人的某些素质、能力,反向的则去削弱、抑制人的某些素质、能力。

人的素质、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的与其它动物一样,是大自然长期进化造就的。后天的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为人们不经意间获取的,或非刻意成就的;其二是人们刻意造就的,宏观的教育就概括了所有刻意于人的素质、能力而进行的活动。

在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前苏联及我国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家一般是从个体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二,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

(2)狭义的:指个体精神上的升华。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3)更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个主要指的中国校园的应试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陆』 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哪几种说法

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学说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我国的教育学一般都赞同劳动起源说。

具体的,如下:

(一).生物起源说

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等。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著作《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社会现象,大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与学生,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是教育的基础。动物正是基于生存与繁衍的天性本能才把“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幼小的动物,这种行为就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后来的人类教育不过是继承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新的性质而已。

(二).心理起源说

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孟禄从心理学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他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然而,在早期阶段中,教育过程却具备了教育最高发展阶段的所有基本特点”,即承认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便是最初的教育。

(三).劳动起源说

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前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米丁斯基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史》中提出:只有从恩格斯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著名的原则出发,才能了解教育的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他们在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同时,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教育的起源,特别是运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阐述人和人类社会起源的观点,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他们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很多,主要集中在苏联和中国。

『柒』 关于教育起源主要有哪几种学说

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目前比较常见的是四种说法: 

一.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

  1. 代表人物:所有宗教 

  2. 观点: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与神或顺从于天。 

  3. 评价: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 

二.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1. 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2. 观点: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物本能 

  3. 评价:它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类养育类行为的差异,因而是错误的。 

  4. 地位: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标志着在教育的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口诀:“本能生利息”,本能—生存本能,生—生物起源说,利—利托尔诺,息—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说 

  1. 代表人物:孟禄 

  2. 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说”不区分人类教育和动物本能的庸俗观点。 

  3. 评价: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虽然它将动物排除在外了,这一点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它认为的“无意识模仿”仍然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是本能的,因而是错误的。  (口诀:“心理仿梦露”,心理—心理起源说,仿—无意识模仿,梦露—孟禄)

 四.劳动起源说 

  1.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2. 观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的辩证统一。 

  3. 评价: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劳动起源说是正确的起源学说。  (口诀:“米夫爱劳动”,米—米丁斯基,夫—凯洛夫,劳动—劳动起源说)

『捌』 什么是教育史上三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

关于教育活动的产生,教育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主要包括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提出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地繁衍下去。生物起源论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说”。在原始社会,儿童通过观察成年人采集、狩猎、编织等活动,不断模仿成年人干活,积累生活经验,从而习得了各种生存技能。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三)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批判了生物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说否认教育的社会性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年长一代为了延续种族的生产、生活,有目的地把生产技能、技巧以及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教育就是在这种经验传递中产生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在共同的行为规范中行动,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表达意义和情感的语言产生了,人类的大脑、四肢进一步发展,活动能力和协调性不断增强。所以,劳动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可以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依赖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玖』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是什么

神话起源说

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人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它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

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主要观点是: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比起神话起源说来,是一个大的进步,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3、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教育史家孟禄。

主要观点是,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源学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以上三种教育起源学说大致反映了人们认识教育起源的历史过程:从神话起源到生物起源到心理起源,具有一定历史的进步性。但这三种学说没有能建立在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上,没有揭示出教育起源的内在动力和社会原因。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前苏联的教育史学家、教育学家以及我国的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大都认可这一观点。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

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人类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

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阅读全文

与教育在历史上有什么的起源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